1. 著作权当中的展览权,适用于以下哪些作品文字作品 B、美术作品 C、摄影作品 D、音乐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八)项规定:“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答案不言自明,就是“B、美术作品”和“C、摄影作品”了。
2. “展览原件”的权利是著作权吗
我赞同展览权是一项物权,可以参考这篇文章http://mt.sohu.com/20160825/n465884342.shtml
3. 展览权、发表权的法律问题!
没有侵犯其发表权。因为发表权是指作者有权决定是否将作品公诸于世,所谓公诸于世就是为他人所知,在发表形式并没有特赦的要求,只要作者决定将作品交付给第三人就可以认定为发表权的行使。所以一旦作者将画赠送给了他人,就意味着他发表权的行使,而发表权属一次性的权利,一旦行使就没有了。所以,受赠人接受画以后,就意味着作者已将发表权行使完毕了,既然发表权都不存在了,也就不存在侵犯发表权的可能了。
4. 展览权表演权摄制权属于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吗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具体包括: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包括:
(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6)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9)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10)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11)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12)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这17项权利都是包括在著作权之内的,只要是著作权人,这些权利都是可以享受的
5. 展览权属于著作权吗
展览权属于著作权。展览权是指公开展出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和复制件的权利。主要是指对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和工艺品的公开陈列和展览。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
6. 什么是著作权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
著作权法中的人身权不同于民法概念上的人身权。这种权利是与作者人身密不可分的。中国的著作权法规定,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这自然也就承认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可以享有人身权。但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的版权法中存有很大的不同。
大多数保护作者人身权的国家,在版权法中规定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也就是只有自然人才能享有人身权。因为人身权是作者人格的一种反映,而承认法人有意志则是近些年的事情。
(6)展览权是著作权吗扩展阅读:
国内最早由来
中文最早使用“著作权”一词,始于中国第一部的著作权法律《大清著作权律》。清政府解释为:“有法律不称为版权律而名之曰著作权律者,盖版权多于特许,且所保护者在出版,而不及于出版物创作人;又多指书籍图画,而不是以赅刻模型等美术物,故自以著作权名之适当也。”
此后中国著作权法律都沿用这个称呼。如今华人社会通常还是使用版权一词,不过大陆地区及台湾地区对于著作相关权利的正式称呼均已不再使用版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凡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也依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
7. 著作权与所有权
1 如果你说的是我国大陆地区的规定,那么正如你所说,展览权归原件所有人专所有。这句话有属两层含义 其一 原件所有人可以将所持有的作品 进行展览;其二 作者不能以享有发表权为理由阻止原件所有人展览。
所以,发表权的确没有转移,但是作者的确可以进行展览,只是一个无法行使的权利实际上已经失去意义而已。
2 请注意, 伯尔尼公约 并没有约定发表权,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权利内部矛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各国的法律规定留有余地。
3 世界上,规定作者可以通过发表权限制原件所有人展览的国家虽然少,也是有的,例如 德国 法明确规定 发表权可以限制原件所有人展览或者影响发表权的行为。
所以很明显,这是我国立法不成熟的表现。
关于公开:
公开是指 让 不特定多数人,你说的 连续转让行为不构成发表。 你应该正确理解 不特定多数的含义。因为很明显 这个行为时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