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是中国音乐版权的唯一保护机构吗 除此之外音乐人还有其他的法律保障和保障机构吗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音著协)不是中国音乐版权的唯一保护机构。它成立于1992年12月17日,专是由国家版权属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大陆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
我国与保护音乐著作权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路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保护机构主要有:行政机关,即各级版权局,主要管理损害公共利益又纳入行政保护的有关行为);司法机关,即各级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三者的联合主要管理的是侵犯著作权的刑事犯罪行为;各级法院,主要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的审判工作;还有就是上述谈到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㈡ 音乐著作权协会有多少签约会员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目前拥有会员超过6000人,其中出版商会员有30多个。版
其会员为具有中国国籍权的音乐著作权人,包括作曲者、作词者、音乐改编者、音乐作者的继承人以及获得音乐著作权的出版者和录制者。
协会管理音乐著作权,其权利来源为:
1. 会员的授权;
2. 与海外同类协会签署相互代表协议,从而获得对海外音乐作品进行管理的权利;
3. 经国家版权局授权,协会还承担音乐作品法定许可使用的使用费收转工作。
协会于1994年5月加入了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在CISAC的框架下,协会已与58个国家和地区的同类组织签订了相互代表协议,包括美国的ASCAP、BMI、SESAC, 英国的PRS,法国的SACEM,德国的GEMA , 日本的JASRAC , 香港的CASH,台湾的MUST等等。并将协会会员名单和作品资料分别汇入CAE(国际作者、作曲者、出版者名录)和WWL(世界作品目录),从而将中国音乐著作权人的作品纳入国际识别系统。一旦中国作品在海外被使用,其权益便可及时得到保护。
目前,音著协在中国大陆可以管理超过1800万首的世界范围的音乐作品。
㈢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有什么区别
中国音乐家来协会是由音乐家组成源的专业性社会团体,主要领导、指导和管理音乐领域的相关事务,行使部分政府管理职能。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大陆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音乐家协会管理所有音乐界和音乐艺术领域的事务,包括音乐著作权,更具有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只是管理与音乐艺术和音乐领域相关的著作权事务。
㈣ 快看看国外经验是怎么处理音乐版权问题
一般来说,在那个国家或者地区使用音乐,就需要找当地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解决播放音乐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如果是原创作品,且没有在本国加入本国的音乐著作权协会,需要做好版权登记,证明自己拥有权利。
㈤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国际合作
在国际合作方抄面,协会于1994年5月加入了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在CISAC的框架下,协会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类组织签订了相互代表协议。
协会会员名单和作品资料已分别汇入IPI(国际权利人数据信息系统)和ISWC(国际标准音乐编码),从而将中国音乐著作权人的作品纳入国际识别系统。一旦中国作品在海外被使用,其权益便可及时得到保护。
㈥ 美国选秀节目 选手所唱歌曲 ,要交版权费吗
不用啦..
所有的选秀节目 选歌都是自由啊
而且你又不是盗用人家歌曲干嘛 只是 参加比赛
没有拿歌曲做什么赚取利益的行为啊
㈦ 世界上第一个管理音乐作品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成立于哪里
起源与发展
世界上的作者协会起源于法国。1777年,著名的戏剧家博马舍(《费家罗的婚礼》的作者)创立了法国戏剧作者和作曲者协会(SACD)。但是,在著作权集体协会的发展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则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歌剧《卡门》的作者)于1847年在巴黎爱丽舍田园大街的一家音乐咖啡厅里喝咖啡时,发现该咖啡厅正在免费演奏他的作品,于是拒绝支付咖啡费,并到法院起诉咖啡厅,要求咖啡厅赔偿使用费。法院最终判决比才胜诉,咖啡厅支付比才音乐使用费。随后,在比才和其他一些音乐家的倡导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管理音乐作品著作权的组织,这就是现在的法国音乐作者作曲者出版者协会(SACEM)。此后,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英国以及北欧、东欧各国纷纷成立了类似的组织。1926年,18个国家的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联合组成了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到2004年,CISAC的会员协会包括109个国家的208家集体管理组织,代理超过200万名各类音乐作者,成为真正世界性音乐著作权人的组织。同时,其他作品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也相继设立,如德国文字与科学作品集体管理协会、法国多媒体作者协会等。其管理作品的范围从最初的文学、音乐等领域逐步扩大到美术、摄影、电影、多媒体等领域,管理的权利也从传统的表演权、复制权扩大到了广播权、出租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组织与任务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著作权法的重要手段。它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获得著作权人授权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名义向作品的使用者行使著作权。主要包括向使用者发放作品的使用许可并收取作品使用费,将使用费分配给权利人,对侵权者提出诉讼法律等。从世界各国的著作权保护实践看,著作权人行使权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权利人个人可以控制和操作的情况下自己直接行使权利。例如:个人的作品由出版社出版,个人的戏剧在舞台上演出。另一种情况,是在权利人个人无法或难以控制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组织行使和主张权利。例如,作者行使音乐作品的表演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一些发达国家规定的复印权、公共借阅权、制作多媒体的权利等等,使用者使用作品与邻接权客体、作者获得创作回报,均是通过集体管理组织的运行来完成的。所以,如果没有集体管理组织替作者主张权利、替使用者转付报酬,法律规定的这些权利就很难实现。
随着国际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各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逐渐建立起国与国之间的集体管理组织的相互代表协议制度,即两国的集体管理组织根据协议各自代表对方在本国范围内管理对方权利人的权利。CISAC就是管理各国集体管理组织的非政府组织。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于1994年经国家版权局和外交部批准,参加了CISAC。到2004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已经与42个国家的集体管理组织订立了相互代表协议。
相关链接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
1、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于1992年,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是我国第一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其会员主要是词、曲作者和部分音像制作者和创作团体,主要管理音乐作品的表演权(包括现场表演和播放背景音乐)、广播权和录制发行权(包括制作广播电视节目、背景音乐制作、音像制品制作、网络下载等)。
2、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筹)
该协会是1999年11月向国家版权局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于2000年5月成立的,但尚未经民政主管部门批准。该协会的筹备工作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作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共同负责。协会管理的权利主要包括文字作品的法定许可报酬收转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数字化复制权等。
3、中国音像著作权协会(筹)
国家版权局2001年11月5日批准中国音像协会负责筹备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工作。主要管理音像制品的公开表演权、广播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经权利人特别授权的部分复制权、发行权。(中国知识产权报)
㈧ 我在美国注册了音乐版权,但是我人在中国,这时候我的版权保护是按照美国的版权
保护。在我国公民的作品创作完成即自动获得保护,外国人在我国也是一样的,美国和中国都是伯尔尼公约的成员,依据互惠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中国人在美国创作的作品应受到保护的
㈨ 音乐著作权协会是什么组织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简称音著协(英文:Music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成立于1992年12月17日,是版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权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大陆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总部设在北京,下设会员部、作品资料部、许可证部、法律部、分配与技术部、财务与总务部,共6个职能部门,效力工作人员已逾50人,他们拥有法律、音乐、市场营销、IT等多种不同专业背景,从而支撑起协会专业化、多层面、高水准、高效率、系统化的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