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tml5常用标记及用法
HTML5 新增结构元素分为主体结构元素和非主体结构元素
1.主体结构元素包括 article、section、nav、aside、time
2.非主体结构元素包括 header、hgroup、footer、address
一、主体结构元素
article
article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文档、页面,其用法如下:
通常是一篇文章、一个页面、一个独立完整的内容模块
一般会带个标题,并放在 header 标签中
article 元素可以互相嵌套
使用频率极高,强调独立性,多注意下与 header 标签的使用。
代码如下:
<article>
<header>
<h1>是我标签</h1>
</header>
<p>我是段落</p>
<article>
<div>我的内容</div>
</article>
</article>
section
section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部分,其用法如下:
用于页面内容的独立分块,往往是文章的一段
通常由内容和标题组成,没有标题的内容不推荐使用 section
使用频率低,强调分段分块。
注:《HTML5与CSS3权威指南》这本书中说明:一个容器需要被定义样式或者脚本定义行为时,推荐用div而非section,不要将section用作设置样式的容器。
代码如下:
<section>
<h1>水果</h1>
<article>
<h2>苹果</h2>
<div>苹果是撒?</div>
</article>
<article>
<h2>桔子</h2>
<div>桔子是撒?</div>
</article>
</section>
<!-- article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种类的section元素,它比section更强调独立性 -->
<article>
<h1>中国人物</h1>
<p>三国、两晋、南北朝</p>
<section>
<h2>三国</h3>
<p>猛将猛将猛将猛将</p>
</section>
<section>
<h2>两晋</h3>
<p>猛将猛将猛将猛将</p>
</section>
</article>
nav
nav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导航,其用法如下:
通常作为页面导航的链接组
侧边栏导航
使用频率高。
代码如下:
<nav>
<ul>
<li><a href="">菜单1</a></li>
<li><a href="">菜单2</a></li>
<li><a href="">菜单3</a></li>
</ul>
</nav>
aside
aside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在旁边、侧边,其用法如下:
在 article 标签中使用时,作为主要内容的附属信息部分,如有关的参考资料、名词解释等。
在 article 标签外使用时,作为页面或者站点全局的附属信息部分,如侧边栏、博客的友情链接部分、广告区域等。
使用频率低。
代码如下:
<!-- 在article标签外使用时 -->
<article>
<h1>马云是谁</h1>
<p>马云,男,1964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p>
<aside>
<h1>参考资料</h1>
<p>网络网、维基网络...</p>
</aside>
</article></p> <p><!-- 在article标签内使用时 -->
<aside>
<nav>
<ul>
<li><a href="">老赵的博客</a></li>
<li><a href="">鬼哥的博客</a></li>
<li><a href="">彪叔的博客</a></li>
</ul>
</nav>
</aside>
time
time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时间,其用法如下:
代表 24 小时中的某个时刻或某个日期
表示时刻时允许带时间差
可定义很多格式的日期和时间
使用频率低。
代码如下:
<time datetime="2013-3-6">2014年3月6日</time>
<!-- datetime属性中日期与时间之间要用“T” 文字分隔,“T”表示时间 -->
<time datetime="2013-3-6T20:00">2014年3月6日20:00</time>
<!-- 时间加上“Z”表示给机器编码时使用UTC标准时间 -->
<time datetime="2013-3-6T20:00Z">2014年3月6日20:00</time>
二、非主体结构元素
header
header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文档的页眉,其用法如下:
一种具有引导和导航作用的结构元素
通常放置在整个页面或者页面内的一个内容区块的标题
一个网页内并没有限制 header 标签的个数
使用频率极高,比较容易理解。
代码如下:
<header>
<h1>我是大头</h1>
</header>
<article>
<header>
<h1>我是脖子</h1>
</header>
<p>我是身体</p>
</article>
hgroup
hgroup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标题组,其用法如下:
作为 header 标签的子元素
一个内容模块中包括了主标题和至少一个子标题才使用 hgroup
通常会将 h1~h6 元素进行分组
使用频率高。
代码如下:
<article>
<header>
<hgrounp>
<h1>我是刘备</h1>
<h2>我是关羽</h2>
<h3>我是张飞</h3>
</hgrounp>
</header>
<p>吕布惊呆了</p>
</article>
footer
footer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文档的脚注,其用法如下:
一个内容块区的脚注
通常内容为联系信息、相关阅读、版权信息等
使用频率高,比较容易理解。
代码如下:
<article>
<p>吕布惊呆了</p>
<footer>
<ul>
<li>关于三国</li>
<li>地图信息</li>
<li>游戏攻略</li>
</ul>
</footer>
</article>
address
address 标签,从语义化上看为地址,其用法如下:
用于文档中呈现的联系信息
通常内容为作者、网站链接、电子邮箱、地址、电话号码等
使用频率低。
代码如下:
<address>
<a href="">作者:张三丰</a>
<a href="">地址:武当山</a>
<a href="">联系方式:1247</a>
</address>
B. css3 &的意思
©这个只是版权符号,与css3没有关系。
C. 版权字符 版权特殊字符如何输入有哪些方法
1、直接用搜狗输入法输入“版权”二字,可以看到第五个符号便是,如图,这也是打出版权符号最简便的一种方法。
2、搜狗输入法 - 特殊符号查找。右击搜狗输入法,选择“表情符号”—“特殊符号”,在弹出的“特殊符号”表里,输入“版权”,进行搜索,得到的符号便是。
3、Alt键+169数字组合查找。打开数字小键盘区,然后按住Alt键的同时,在数字小键盘区依次敲击1、6、9三个数字,放开Alt键后,版权符号自动就出来了。
4、字符映射表里查找。在电脑桌面,点击“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字符映射表”,打开字符映射表,就可以明显地看到版权符号了。
5、word表里插入。打开word表格,选择“插入”—“符号”,选择版权符号,然后再复制粘贴到需要的地方即可。
6、复制粘贴给你一个模板,© 哈哈哈
D. 标示个人版权的格式是什么什么all rights reserved能用吗
版权标记由版权符号©(即英文right(版权)一词的首字母外加一个圆圈),版权所有者的姓名以及作品首次出版或注册年份三部分组成。短语“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能用,但它并不是法律的硬性规定,只是有效地告诉他人你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
All rights reserved公司、个人均可以用这种句子标示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的著作权。格式是©+版权所有者的姓名+作品首次出版或注册年份。或者以说明和保障版权的文字为主,如:“有著作权,不准翻印”、“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请勿翻印”等字句。
版权标记须刊载在作品的显著部位。图书形式的作品有专页刊载版权标记,称版权页。中国图书版权页还常常刊载作品的版次、印次、印数、定价以及发行人等。
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
1、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
2、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
3、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
4、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
5、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
6、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
7、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
8、与地理、地形、建筑 、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 、地图、 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
E. 版权页每一项内容具体是什么意思
版权页的内容要素 1. 版本记录页: 提供图书的版钗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专。位于主书名页的背属面,即双数页码面。 2. 版权说明: 经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授权出版的作品,可标注版权符号,并注明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首次出版年份。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 3.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选取及编排格式执行GB/T12451的有关规定。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中部位置。 4. 版本记录: 提供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下部位置。 5. 出版责任人记录: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责任校对和其他有关责任人。 6. 出版发行者说明:出版者、排版印刷和装订者、发行者名称均采用全称。 出版者名下注明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也可加注电话号码、电子信箱或因特网网址。 7. 载体形态记录: 参照GB/T788列载图书成品幅面尺寸,列载印张数、字数。列载附件的类型和数量,如“附光盘1张”。 8. 印刷发行记录:列载第1版、本版、本次印刷的时间。列载印数。列载定价。
F. 这个关于版权的标志
关于版权的标志:
1 © Copyright Reserved
2 ® Registered
3 T.M. Trade Mark
TM”常见于国外商标,它是英文“trade mark”的缩写,“trade mark”的中文意思是“商业标记”,所以“TM”的意思就是“商标”,它的作用就是告诉人们,这个它所标注的图形或文字是这个商品或服务的商标,不是名称也不是广告宣传。而“R”是英文“register”的缩写,“register”的中文意思是“注册”,商品或服务打上这个标记,就是告诉人们,它所标注的图形或文字不但是商标,而且还是注册商标,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未经授权,其他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擅自使用。现在知道TM和R的区别了吧,“TM”是商标标识,“R”是注册商标标识,二者受法律保护的力度是不同的TM 版权所有
R 注册商标《世界版权公约》(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是关于作品保护的国际性公约,于1952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在日内瓦签定,1955年9月16日生效。1971年7月修订,修订后的公约于1974年7月10日生效。公约不允许缔约国对某些条款予以保留。该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成员国不必交纳会费。1992年10月30日中国成为该公约成员国。
该公约保护的作品版权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和学术三个方面。维持了国民待遇和独立保护的原则。对要求版权保护须履行一定手续的国家,《世界版权公约》规定,只要在作品上标有“C”(英文“版权Copyright”一词的第一个字母)符号并注明版权所有者姓名、初版年份,即认为履行了手续。
公约由7条实体条文与14条行政条文组成。核心为关于C条款的规定,即作品受到国际保护的要件规定为:在作品各复制本的适当地方印上作者姓名,初版发行年月,同时标有C这样一种符号。一个缔约国对其他缔约国的作品,只要符合这一规定,即承认其著作权。公约的主要内容有:
1、受保护作品范围。对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给予充分有效的保护,各缔约国自行决定保护范围。
2、非自动保护原则。要求在出版的作品上有一定版权标记,即必须加注“版权保留”标记方予保护。
3、保护期。对作品的保护期限定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25年或作品首次发表之后25年。
4、无追溯力规定。该公约未明示保护作者的身份权,不具有追溯力。
5、以国民待遇为原则。公约对国民待遇的规定比《伯尔尼公约》要简单得多。但总的讲,也是兼顾作者国籍与作品国籍。公约第2条以及1971年的两个议定书中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可归纳如下:成员国国民的已出版作品,不论在何地出版,均在各成员国内享有该国国民已出版的作品的同等保护;凡在成员国中首次出版第一版的作品,不论作者是否系成员国国民,均享有各成员国给予本国国民已出版的作品同样的保护;成员国国民的未出版的作品,在每个成员国中均享有该国给予本国国民未出版的作品同样的保护。这里指的“国民”,也可以包括居住在成员国的外籍居民。
6、作者享有的经济权利包括复制权、公演权、广播权和翻译权;翻译,或是享受与一般著作权同样的保护,或是发行7年后按法定许诺制度处理,二者任择其一。
7、如与伯尔尼公约的条款发生冲突时,服从伯尔尼公约;如与美洲国家之间已经签定或以后将要签定的双边或多边协定的条款发生冲突时,则对参加世界版权公约的拉丁美洲国家适用最新签定的协定或公约;除上述情况外,各国之间已经达成的协定,如与世界版权公约发生冲突时则服从世界版权公约。
公约并不对作者的精神权利(或称“人身权”)提供一般保护,只是在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款”内,含有禁止篡改他人作品,以及作者有权收回已进入市场的作品等相当于保护精神权利的规定
G. 版权标志、注册标志和商标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可以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用
版权标志主要是美术作品,可进行著作权保护,保护的时限是50年,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注册标志和商标主要是用在商品或服务上,在哪些商品上申请成功就在哪些商品上受保护,未申请的商品不受保护。
H. 什么是版权符号
什么是版权符号?什么是版权符号 什么是版权符号?我们在浏览网站的时候通常会在最底下有一个英文Copyright,或者是打开我们的手机时也会出现,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个符号的意思,其实他代表的就是版权。版权的英文名称为Copyright。我们经常会看到标有?的符号,指的就是版权符号。版权符号版权符号是通知他人此作品已受版权保护并注明权利人的一种方式。版权符号的规定来自美国版权法,在1989年3月1日之前,要在美国获得版权保护必须在发表作品的复制件上载有版权标记。从1802年开始,美国版权法要求作者或版权人在已经出版或公开发行的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并且以此为获得版权的前提。按照1909年的美国版权法,未使用版权标记,后果会很严重。如果作者或版权人没有使用版权标记或没有正确使用版权标记,作品会自动进入公有领域,人人都可以使用,作者或出版人也因此会丧失版权。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末期,在1976年的美国版权法中,保留了对版权标记的要求,不过放宽了要求,允许更正版权标记的非故意的错误或遗漏。到了1989年3月1日,美国正式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按照公约第5条第2款的规定:享有和行使版权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也不论作品起源国是否存在保护。也就是说,版权保护不能受标记之类的手续限制,所以当美国加入伯尔尼公约时,废除了强制性版权标记的要求。现在通行的国际惯例是标注版权标记,这样可以清楚表明作品受版权保护,也可以使他人明确版权所有人。在中国施行的是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即产生著作权。也就是说版权保护是随着作品的问世即刻就得到版权的保护的,并不需要声明。不过,我们在图书、唱片、软件上也可以看到版权标记,目的是提醒他人,该作品是受到版权保护的。
I. 如何用智能ABC打版权符号
打V加<1,2,3,4,5,6,7,8,9,0>后就有符号给你选择了
智能ABC技巧
智能ABC是一种在全拼输入法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常用拼音类汉字输入法。
智能ABC不是一种纯粹的拼音输入法,而是一种音形结合输入法。因此在输入拼音的基础上如果再加上该字第一笔形状编码的笔形码,就可以快速检索到这个字。笔形码所代替的笔形见下表:
1:横 2:竖 3:撇 4:捺 5:左弯钩
6:右弯钩 7:十字交叉 8:方框
例如输入“吴”字,输入“wu8”即可减少检索时翻页的次数,检索范围大大缩小。
多朋友在输入中文时,都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可是要想更快速、更方便,你就一定得了解其中“v”和“i”这两个字母的秘密。
“v”的妙用
用智能ABC输入含有英文的中文语句时,使用Ctrl+Space切换中英文输入状态十分麻烦
。其实智能ABC在输入拼音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输入英文,可以不必切换到英文方式。键入“v”再输入想输入的英文,按空格键,英文字母就会出现,而“v”不会显现出来。比如输入“venglish”按空格,就会得到“english”。
“v”也可输入图形符号。在智能ABC输入法的中文输入状态下只要输入“v1-v9”就可以输入GB-2312字符集1-9区各种符号。比如想输入“Δ”,就可以输入“v6”然后选择“4”就得到了“Δ”;想输入“&&”,输入“v3”然后选择“6”等等,非常方便。
“i”也神奇
表1 字母和量词的对应
a:秒 b:百 c:厘 d:第 e:亿 f:分 g:个
h:时 i:毫 j:斤 k:克 l:里 m:米 n:年
度 p:磅 q:千 r:日 s:十 t:吨 u:微
w:万 x:升 y:月 z:兆
智能ABC还提供了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小写数字的转换能力,可以对一些常用量词简化输入。“i”为输入小写中文数字的前导字符,“I”为输入大写中文数字的前导字符。比如输入“i7”就可以得到“七”,输入“I7”就会得到“柒”。输入“i2000”就会得到“二○○○”这几个困扰很多人的数字。输入“i+”会得到“加”,同样“i-”、“i*”、“i/”对应“减”、“乘”、“除”。
对一些常用量词也可简化输入,输入“ig”,按空格键,将显示“个”;“ij”得到“斤”(系统规定数字输入中字母的含义见表1)。“i”或“I”后面直接按空格键或回车键,则转换为“一”或“壹”;“i”或“I”后面直接按中文标点符号键(除“蓖?,则转换为“一+该标点”或“壹+该标点”。
“[和]”
有打时候一个字忘了拼写,我们就打词,然后去掉词里多余的那个字就得到我们想要的。其实可以:这样打出词的拼写以后,按“[”得到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按“]”得到这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比如打“yyh[”就得到“音”字。
“U”
“u”可以输入用户定义的词,如果你在定义新词中定义了词,比如:
定义:mop大杂烩 定义为bt
那么打"ubt"就可以得到“mop大杂烩”了。
其实大家仔细看看帮助就知道了~~软件工程还是很有用的~~
1. 中英文输入切换:
平时直接输入中文,想输入大写英文的时候按一下CAPS_LOCK键即可,等输完了再按一下就回来了。如果想输入小写英文,可以先按v,然后再输入你要输入的英文,回车后,就可以了。比如你想输入faint,直接按vfaint空格就可以了。
2. 全半角切换:
按shift+space(上档键加空格)就可以了。比如~和~,全半角不一样的。
3. 中英文标点符号切换:
按ctrl+.(控制键和句号)就可以了。比如.和。¥和$ 还有……和^。
4. 简单输入汉字数字:
先按i,然后再输入你想要输入的数字,空格,就可以了。比如一二三四五六,直接输入i123456空格,就可以了。
5. 简单输入特殊符号:
先按v,然后按1或者2或者3,就可以找到很多特殊符号了,比如输入v1,向下翻7次,再按2,就可以得到♂这个符号。还有v2,是所有的编号排版用符号,比如⒈ 、⑴ 、①、一什么的。v3里面全部都是常见字符的变体,比如@*{%E什么的。
6. 简单输入外语字母:
先按v,然后按4,就可以找到所有的日文平假名,v5就可以找到日文片假名。比如连续输入v41,就可以得到ぁ。当然了,这只是为了偶尔用到,如果要长篇大论地输入日文,你还是装个南极星什么的吧。
v6和v7我不认识,好象是俄语什么的吧?
7. 输入汉语拼音:
v8是汉语拼音和台湾人用的音标,比如ā e ǔ āㄅㄉ什么的。
8. 输入制图符号:
v9就是制图符号了,比如—│┅┏ ┓什么的。
中文的输入方法有好多种,比较几种用法,发现各有其优缺点,关键是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特点的输入方法。
对于从未学过输入法的人,我觉得还是用智能ABC比较好。如何发挥用拼音输入的优点,有些作者已经提到过一些,但不是最详细。本人使用下来,结合其他友人的指点和智能ABC自带的帮助功能,总结了一些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u—强制记忆词条输入
强制记忆,一般用来定义那些较长或较常用的词组。利用该功能,可以直接把新词加到用户库中。方法如下:
1.打开智能ABC(版本4.0),出现了智能ABC的输入法状态(如果输入法状态的框未出现,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左键单击智能ABC输入法的笔形图标,出现一个菜单,将“显示输入法”打钩选中)。
2.鼠标移至输入法状态的框上,单击右键,出现一个菜单,选中“定义新词”。
3.举例来讲,在“定义新词”对话框中的“新词”处输入“软件世界杂志社”,在外码处输入rj,按“添加”键,如果成功,新词就会出现在“新词一览表”中,最后按“关闭”键(注意:外码最好简单一些,容易记忆。如本文中的rj,就是“软件世界杂志社”ruanjian的拼音简称)。
4.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只要键入urj,就会出现“软件世界杂志社”这几个字。
注意:
1.u是控制强制记忆的开关,实际中并不会显示出来。
2.定义新词时,必须输入词条内容和外码两部分。新词处输入词条的内容,可以是汉字、词组或短语,也可以由汉字和其它的字符组成;外码处输入可以是汉语拼音、外来语原文或者是使用者所喜欢的任意标记。
3.允许定义的非标准词最大长度为15字,输入码最大长度为九个字符;最大词条容量为400条。
4.你可以一次加入多个词条。特别是一些地名或是你的同学、同事的名字或是你家的地址甚至电话号码,用强制记忆的方法将大大加快这些字的输入速度。
5.不过,笔者发现如果输入的词条中有中文和数字混用的话,有可能顺序会变化,不知是不是“BUG”。举例:在“定义新词”对话框中,“新词”处输入“北京3844信箱”,外码处输入xx,,(xx为“信箱”的拼音简称。)按“添加”键,如果成功,新词就会出现在“新词一览表”中,最后按“关闭”键。但当要用时,输入uxx,却出现了“北京市信箱3844”。
6.要删除所定义的词的方法:把光标移动到“新词一览表”中,选中需要删除的词条后,按下“删除”按钮。再按“关闭”。
二、v—中文输入过程中的英文输入
1.输入中文文章时,最怕其中有英文单词,如果是一段文章也就算了,一个一个的单词最麻烦。实际上,你完全可以不必切换到英文方式。键入“v”作为标志符,后面跟随要输入的英文,按空格键即可,英文字母就会出现,“v”本身并不会出现。
2.例如:在输入过程中希望输入英文“sun”则只要输入:“vsun”,再按空格键即可。
3.在这种方法中,直接输入大写字母无效,如果输入“vSun”(此时的S用[Shift]+[s]键来控制),则还是显示sun,此处大概又是一个“BUG”。建议先不要管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到最后全部输入完后,再用Word自带的更改大小写即可(在“格式”菜单中的“更改大小写”选项)。这个方法适合单个英文较多时用。也可以先用[Caps Lock]键控制输入“S”,再输入“vun”,则显示Sun,这个方法适合英文字母较少时用。
三、i、I—中文数字的简化输入法
1.智能ABC提供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小写数字的转换能力:
“i”为输入小写中文数字的前导字符。
“I”为输入大写中文数字的前导字符(注意此时的I用[Shift]+[i]键来控制)。
2.方法:
输入“i1”,按空格(或回车键),将显示“一”;依次类推输入“i2000”,按空格,将显示“二○○○”;我已经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输入二○○○,往往输成二000,记住这个方法将十分有用。
输入“I1”,按空格(或回车键),将显示“壹”;依次类推“I2000”,按空格,将显示“贰零零零”。
3.对一些常用量词也可简化输入,输入“ig”,按空格(或回车键),将显示“个”;系统规定数字输入中字母的含义为:
g[个]、s [十,拾]、b[百,佰]、q[千,仟]、w[万]、e[亿]、z[兆]、d[第]、
n[年]、y[月]、r[日]、t[吨]、k[克]、$[元]、h[时]、f[分]、l[里]、
m[米]、j[斤]、o[度]、p[磅]、u[微]、i[毫]、a[秒]、c[厘]、x[升]
说明:
26个英文字母中,,输入“i”+除“v”字母外的其余字母,都有相应的中文量词可以得到。
四、把握按词输入的大体规律
1.以下的27个单音节词,可以只输入声母(或声母的最前的一个字母)就显示出来。
如直接输入“a”,则显示“啊”。相对应的:
a b c d e f g
啊 不 才 的 饿 发 个
h i j k l m n
和 一 就 可 了 没 年
o p q r s t
哦 批 去 日 是 他
w x y z
我 小 有 在
zh sh ch
这 上 出
说明:
用笔者这样的排列顺序来记忆,将特别容易。
2.特别好用的是,如果你想输入“的”,直接输入“d”,会比输入“de”更方便。如果你想输入“是”,直接输入“s”,同理如果你想输入“上”,直接输入“sh”。
3.上面的词,数量虽然少,但是使用极其频繁,应当记住。要注意的是“年”这个字,输入“in”,可以得到“年”,输入“n”,效果一样;对“日”、“个”也是相同的道理,你可以自己试用一下。
五、朦胧回忆[Ctrl]+[-]键
对于刚刚用过不久的词条,可以使用最简单的办法依据不完整的信息进行回忆,这个过程称为朦胧回忆。朦胧回忆的功能通过[Ctrl]+[-]键完成。
用法:
1.如果:你刚才输入了“教师”、“教学”、“教课”、“教育”,你现在又想输入“教师”,则只要输入“js”然后按[Ctrl]+[-]键,则刚才输入过的“教师”又会出现了。朦胧回忆在输入内容较为单一、输入内容频繁重复等情况下使用非常有效。
2.如果要重复刚刚输入过的词,只需要连续按两次[Ctrl]+[-]键即可。第一次起“朦胧回忆”的作用,第二次起恢复现场的作用。如:刚用智能ABC输入过“软件世界”,只需要连续按两次[Ctrl]+[-]键,再按空格键,就会显示“软件世界”。
六、[、]—以词定字
无论是标准库中的词,还是用户自己定义的词,都可以用来定字。
方法:
用“[”取第一个字,“]”取最后一个字。
例如:
键入“shijie”,若直接按空格键,则可得到“世界”;
键入“shijie”,若按“[”,再按空格键则得到“世”;
键入“shijie”,若按“]”,再按空格键则得到“界”。
七、《 》号的转变
在输入过程中经常发现,要用《 》,时却出现了〈 〉,要用〈〉,却又出现了《 》,有时甚至不得不用“插入”菜单中的符号。
实际上,书名号的输入键为[Shift]+[〈 ]和[ 〉]键。第一次按[Shift]+[〈 ]键时,对应的输出字符为《,再按[Shift]+[〈 ]时,则出现〈 。此后如果输入的〈 与〉能够匹配上,则再次输入 〉时,则出现 》。总之《 》、〈〉一定是一对一对出现的。
此处又发现一个问题:当输入“[”再输入“《”,如果再输入“]”,你会奇怪地发现出现的是“》”,而不是“]”。这是与自动更正有关,还是“BUG”,望能和大家交流。
1.在中文输入过程中轻松输入英文
在输入含有英文的中文句子时,其实不必切换到英文方式,我们可以借助字母“V”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智能ABC输入拼音的过程中,键入“V+英文”,按空格键即可输入英文,而“V”不会显现出来。例如输入“vwindows”,就会得到“windows”,非常方便。
2.输入字母和符号
如果要输入GB-2312字符集1~9区的各种符号,只须在标准状态下键入字母“V+数字”图1。具体对应如下:
V+1:标点符号和数学符号
V+2:数字序号
V+3: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和一些标点符号
V+4:日文平假名
V+5:日文片假名
V+6:希腊字母和一些符号
V+7:俄文字母
V+8:拼音和一些日文
V+9:制表符
3.输入强制记忆词条
智能ABC为我们提供了强制记忆功能。为了方便输入,可以将自定义的非标准词语添加到用户的词库当中。首先右键单击智能ABC输入法状态条,选择“定义新词”,然后在弹出的“定义新词”对话框图2中输入需要记忆的内容。例如键入“国家建设工作委员会”,外码定义为“gjjw”,单击“添加”按钮,则自定义的新词会出现在“浏览新词”列表框中。按下“关闭”结束自定义。以后需要输入“国家建设工作委员会”这个词,只要键入“ugjjw”即可。
J. 网页设计怎么设置同意字体格式样式
一、文字样式设置的基本标签—<font>
设置字体样式的基本标签是<font></font>,被其包含的文本为样式作用区。在初学者的HTML代码编写中,<font></font>容易被多重嵌套,如<font 属性1=值1><font 属性2=值2>文本</font></font>。还有一种情况是标签嵌套错位,如<font><p>文本</font></p>。为了规范代码的编写,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读者在初学时一定要谨慎。
二、设置文字的颜色
color是<font></font>标签的属性之一,用于设置文字颜色。在D:web目录下创建网页文件,命名为font_color.htm,编写代码如代码4.7所示。
代码4.7 字体颜色的设置:font_color.htm
<html>
<head>
<title>字体颜色的设置</title>
</head>
<body>
浅红色文字:<font color="#dd0000">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深红色文字:<font color="#660000">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浅绿色文字:<font color="#00dd00">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深绿色文字:<font color="#006600">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浅蓝色文字:<font color="#0000dd">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深蓝色文字:<font color="#000066">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浅黄色文字:<font color="#dddd00">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深黄色文字:<font color="#666600">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浅青色文字:<font color="#00dddd">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深青色文字:<font color="#006666">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浅紫色文字:<font color="#dd00dd">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深紫色文字:<font color="#660066">HTML学习的本质就是该是什么就用什么</font><br />
</body>
</html>
不但可以从代码4.7中学到color属性在font标签中的用法,还可以熟悉各种颜色的表示方法。
三、 设置文字的尺寸
size也是<font></font>标签的属性,用于设置文字大小。size的值为1-7,默认为3。我们可以size 属性值之前加上“+”、“-”字符,来指定相对于字号初始值的增量或减量。在D:web目录下创建网页文件,命名为font_size.htm,编写代码如代码4.8所示。
代码4.8 字体尺寸的设置:font_size.htm
<html>
<head>
<title>字体尺寸的设置</title>
</head>
<body>
size为1:<font size="1">HTML学习</font><br />
size为2:<font size="2">HTML学习</font><br />
size为3:<font size="3">HTML学习</font><br />
size为4:<font size="4">HTML学习</font><br />
size为5:<font size="5">HTML学习</font><br />
size为6:<font size="6">HTML学习</font><br />
size为7:<font size="7">HTML学习</font><br />
</body>
</html>
可尝试在size值前面加上“+”、“-”字符,更灵活地设置文字尺寸。
四、设置文字的字体
face也是<font></font>标签的属性,用于设置文字字体(字型)。HTML网页中显示的字型从浏览端的系统中调用,所以为了保持字型一致,建议采用宋体,HTML页面也是默认采用宋体。在D:web目录下创建网页文件,命名为font_face.htm,编写代码如代码4.9所示。
代码4.9 字体字型的设置:font_face.htm
<html>
<head>
<title>字体字型的设置</title>
</head>
<body>
字型为宋体:<font size="5">沁园春·长沙-毛泽东</font><br />
字型为楷体:<font size="5">沁园春·长沙-毛泽东</font><br />
字型为黑体:<font size="5">沁园春·长沙-毛泽东</font><br />
字型为隶书:<font size="5">沁园春·长沙-毛泽东</font>
</body>
</html>
五、 使文字倾斜
用双标签<i></i>可使被作用文字倾斜,达到特殊的效果,例如文章的日期。<em></em>被称为强调标签,也是斜体,目前使用比<i></i>标签更频繁,其编写方法如下:
<i>这是斜体文字</i>
<em>这也是斜体文字</em>
六、 使文字加粗
用双标签<b></b>可使被作用文字加粗,是文字更加醒目,例如文章的标题部分。<strong></strong>被称为特别强调标签,也是文字加粗,目前使用比<b></b>标签更频繁,其编写方法如下:
<b>这是粗体文字</b>
<strong>这也是粗体文字</strong>
七、给文字加下划线
用双标签<u></u>可添加下划线到被作用文字。以下为文字倾斜、加粗和下划线的综合示例。在D:web目录下创建网页文件,命名为font_style.htm,编写代码如代码4.10所示。
代码4.10 文字修饰的设置:font_style.htm
<html>
<head>
<title>字体修饰的设置</title>
</head>
<body>
<font size="5">斜体:<em>沁园春·长沙-毛泽东</em><br />
加粗体:<strong>沁园春·长沙-毛泽东</strong><br />
下划线:<u>沁园春·长沙-毛泽东</u><br />
斜体 加粗体 下划线:<em><strong><u>沁园春·长沙-毛泽东</u></strong></em></font>
</body>
</html>
— 注意:在多个标签包含同一块文字时,其包含顺序不能错位。
八、 多种标题样式的使用
网页的文章中,为了凸显标题的重要性,标题的样式比较特殊。HTML技术保护了一套针对标题的样式标签,分别为双标签<h1>到<h6>,文字尺寸从大到小代表不同级别的标题。标题标签有一个特点,独占一行、文字加粗、文字居中。这样,在设置标题的时候就很轻松了,并且可设多级标题。在D:web目录下创建网页文件,命名为font_h.htm,编写代码如代码4.11所示。
代码4.11 标题的设置:font_h.htm
<html>
<head>
<title>标题的设置</title>
</head>
<body>
<h1>一号标题</h1>
<h2>二号标题</h2>
<h3>三号标题</h3>
<h4>四号标题</h4>
<h5>五号标题</h5>
<h6>六号标题</h6>
<h1>财富杂志:谷歌为何不会盛极而衰</h1>
<h3>遭遇潜在问题</h3>
<p>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长期垄断互联网搜索和广告市场谷歌可能会盛极而衰。...与此同时,谷歌近日推出的多项新计划,例如开放手机联盟、社交网站通用平台OpenSocial、以及可能投资数十亿美元竞购无线频段,也遭到了广泛的质疑。
<h3>将继续垄断搜索</h3>
<p> 最近有一些文章称,如果出现更好的搜索引擎,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谷歌。但是,即使真有更好的搜索引擎出现,谷歌仍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屹立不倒。...在这种情况下,网站速度往往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p>
</body>
</html>
九、学会处理网页中的特殊字符
在HTML中,有一些字符有特殊含义,例如“<”和“>”是标签的左括号和右括号,而标签是控制HTML显示的,标签本身只能被浏览器解析,并不能在页面中显示。那么,该怎样在HTML中显示“<”和“>”呢?
特殊符号
HTML代码
特殊符号
HTML代码
<
<
™(商标符号)
™
>
>
®(注册符号)
®
“”(英文半角)
"
×
×
§
§
©(版权符号)
&;
在D:web目录下创建网页文件,命名为string.htm,编写string.htm代码如代码4.12所示。
代码4.12 特殊字符的设置:string.htm
<html>
<head>
<title>特殊字符的设置</title>
</head>
<body>
<font size="5">
标签的显示方法:<HTML><br />
引号的显示方法:"英文半角双引号"<br />
商标的显示方法:™<br />
注册符号的显示方法:®<br />
版权符号的显示方法:&;<br />
显示§<br />
显示×
</font>
</body>
</html>
— 说明:单独显示符号&必须用代码&。
十、如何更方便地忽略浏览器对部分HTML的解析
如果在网页中作一个类似本书的HTML代码示例,恐怕得把所有的<和>转换成<和>,显得比较麻烦。HTML代码中的<plaintext>和<xmp></xmp>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plaintext>是单标签,它插入到HTML代码中时,其后面的所有HTML标签全部失效,即浏览器对<plaintext>后面所有的HTML标签不作解析,直接在页面上显示。
<xmp></xmp>是双标签,它只使其包含的内容中的标签失效,<xmp></xmp>的使用更为普遍。在D:web目录下创建网页文件,命名为html.htm,编写代码如代码4.13所示。
代码4.13 忽略标签的设置:html.htm
<html>
<head>
<title>忽略标签的设置</title>
</head>
<body>
<h2>沁园春·长沙</h2>
<xmp>独立寒秋,<strong>湘江北去</strong>,橘子洲头。 <br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r />漫江碧透,<u>百舸争流。</u> <br /></xmp>
鹰击长空,<strong>鱼翔浅底,</strong> <br />万类霜天竞自由。 <br />怅寥廓,<u>问苍茫大地</u>,谁主沉浮?<br />
<plaintext>
携来百侣曾游,<br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r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r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r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br /> 粪土当年万户侯。 <br /> 曾记否,<strong>到中流击水</strong>,浪遏飞舟!
</body>
</html>
十一、其他文字修饰方法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HTML还有其他修饰文字的标签。比较常用的有上标格式标签和下标格式标签。某些场合甚至要用到删除效果,即可用HTML的中划线标签。
— 上标格式标签为双标签<sup></sup>,多用于数学指数的表示,比如某个数的平方或立方。
— 下标格式标签为双标签<sub></sub>,多用于注释,以及数学的底数表示。
— 中划线标签为双标签<strike></strike>,多用于删除效果。
在D:web目录下创建网页文件,命名为other.htm,编写代码如代码4.14所示。
代码4.14 其他修饰标签的设置:other.htm
<html>
<head>
<title>其他修饰标签的设置</title>
</head>
<body>
<font size="5">
沁园春<sup>长沙</sup>!<br />
数学指数的表示:2<sup>3</sup>=8、100<sup>2</sup>=10000<br /><hr />
沁园春<sub>长沙</sub>!<br />
数学底数的表示:log<sub>3</sub>81=4、log<sub>5</sub>125=3<br /><hr />
删除效果:<strike>我被删除了</strike>
</font>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