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内的知识产权权威有哪几位
学术界来的一般常说北郑南吴,即中国源人民大学的郑成思(已故)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吴汉东。然后还有刘春田(人大)、张今(政法)、郭禾(人大)、冯晓青(武大)、陶鑫良(同济)、张玉敏(西南政法)、李明德(社科院)等。郭寿康老先生现在差不多处于退隐江湖阶段... 实务界的就不好讲了,宋柳平(华为)和陈锦川(北京高院)这是我个人稍微了解一点的,另外专任知识产权局和商标局的相关专业高级领导,以及超大型和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主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应该也都能算是本领域的权威。
② 知识产权专业的著名学者
知识产权圈里的人都知道,南吴北郑,中原二王,吴说的是吴汉东,郑说的是郑成思,二王说的是王锋和王肃,绝对是知识产权界的权威。还有就是刘春田和冯晓青、张平。陶鑫良等等。
③ 知识产权方面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这个比较多了,学术方面的比如有吴汉东教授,企业实战派的有华为的副总裁宋柳平等等~
④ 版问▌汪海林编剧作为专家辅助人为什么会受到质疑
此次琼瑶、于正案中,专家辅助人给我们带来了新鲜与话题,但汪海林编剧说明的是专业问题吗?客观吗?法律程序有问题吗……虽然案件公开审理已经结束,但话题继续,尤其对于专家辅助人的思考。
琼瑶、于正的著作权纠纷案审判中,编剧汪海林在法庭上作为专家辅助人参与庭审,就“情节、桥段、思想、表达”等作出“说明”。庭审结束后,又发表“琼瑶诉于正案的庭上故事,以及编剧界的多事之秋”,重申与补充庭审过程被法官询问的问题解释,表达未按照法律解释“表达”的遗憾等,其也被相关媒体如《北京日报》称为知识产权案首位专家辅助人,一时,引爆各位看官和懂点门道者的眼球。
有观点认为,专家辅助人说明的应当是专业问题,类似“有些人抱怨琼瑶的剧本拍摄时语气词都不许改,这个是行业内都知道的,剧本与电视剧是高度一致的。琼瑶和于正都是这样的”,是“针对本案相关事实的Personal Knowledge,不是针对专业问题,不应采信”。
有人质疑汪编剧是否真的懂版权法。小编倒以为,懂不懂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行业问题的说明是否专业与客观。
有人表示庭审过程中,汪海林编剧的表述与后面的发文“琼瑶诉于正案的庭上故事,以及编剧界的多事之秋”不一致,认为后文“有律师在背后斧凿的痕迹”。那么,小编“引申”一下,在庭审过程中,专家辅助人是否客观、公允进行行业说明,也许也是可以怀疑的。
专家辅助人自2002年出现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2012年被正式纳入《民事诉讼法》,到目前,运行了12年,仍旧规定笼统,从专家辅助人的主体资格到权利义务、出庭程序等依旧不具有规范性。因此,琼瑶案中专家辅助人被争议与质疑,有制度的因素,也可说是“情有可原”。
下面,根据海淀区法院李涛法官在2014年12月1日在北京大学进行的“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应用”,小编带大家了解这一“神秘”的主体。(小编根据“君梦律业编辑部”的整理而整理;补充部分来自:蔡慧慧“新民事诉讼法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之不足与完善”,见红色字体。)
什么是专家辅助人?
2002年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1条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这样做有利于强化对庭审中涉及鉴定意见的实质性质证,规范质证程序,从而提高对科学证据的质量要求。
专家辅助人不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概念,学者普遍把"具有专门知识的人"称之为"专家辅助人"。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门知识或经验的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聘请并经法院准许,出庭辅助当事人对诉争的案件事实多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或发表意见和评论的人,被称为专家辅助人 。
专家辅助人的分类
1、未经鉴定程序:经当事人申请出庭,代表一方当事人针对专门问题,具备专业知识的人(费用多,无专家来源)。举例:医患纠纷,医生和患者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在知识上是不平等的。
2、未经鉴定程序:人民法院认为有专门性问题,需要聘请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或出面质询(有专门的专家库,不需要当事人出费用)。
3、在鉴定意见作出后,经当事人一方申请,进行质证。
4、在鉴定意见作出后,双方专家质证,法官不懂后,专门聘请专业人士。
12种可定性为结论性意见。34定性为主张型意见。目的会形成当事人的一种主张,帮助法官认证:具有法律身份,环境是必须是出庭。
实践应用及思考
专家辅助人不是证人,不是鉴定人,不是代理人
与证人对比:
证人:特定、有义务、内容。
辅助人:非特定、无义务、具备专业知识。
与鉴定人对比:
鉴定人:不能以个人名义委托、需要担责任(中权利代表)。
辅助人: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目前无需承担责任。
与代理人对比:
代理人:从诉讼地位上,能完全代表一方当事人,有法定代理等。
辅助人:仅代表一方当事人专业知识。
备注:
专家辅助人:功能是“辅助”,限定范围“专家”。
专家辅助人的作用
1)专家辅助人所作出的效力不是自始产生,强化证据属性,采纳既有效,由法官认证后决定(经过程序,决定效力)。
2)专家辅助人提出的指示主张上的驳异,即用你专业知识提出理由让法官产生怀疑后去找鉴定人给出鉴定意见。
专家辅助人制度操作程序
1)启动程序
法官准许:当事人申请、法院自主
2)资格审查
专业知识(和鉴定人持平或者高于鉴定人)
行为能力(完全行为能力人)
本人意愿(自我选择、没有法定义务)
3)庭审中的参与范围
出庭接受质询、用专业知识回答
专家辅助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了解案情权利、查阅有关案情资料
独立发言的权利
向相关人员提问的权利
有法院的通知,通知单位和个人
义务
证人具有的义务都得具备,譬如:如实陈述、不作伪证、保护隐私等
专业知识操守义务
专业的职业道德
专家辅助人是否收费
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自己聘请自己出费,不计入诉讼成本内。
法院聘请,不宜高过同等鉴定人的收费标准,外地的还包括基本食宿。
上述讲座内容更多是主讲人个人的总结,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目前,据编者了解,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年7月11日发布的《关于印发<关于专家辅助人参与民事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纪要>的通知》中关于专家辅助人的规定,可说是区域内司法指南。特附上。也许,汪海林编剧的此次专家辅助人之行,与案件的专业问题说明、客观方面,可能是有遗憾的。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专家辅助人参与民事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纪要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就专家辅助人参与民事诉讼活动有关问题组织了专题研讨,形成纪要如下:
第一条 本纪要所称的专家辅助人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中的“有专门知识的人”,是指受当事人委托,出庭就鉴定意见或者案件涉及的专门问题提出意见的人。
第二条 本纪要所指的专门知识,是除法律知识和经验法则外,只有医学、建筑、审计、专有技术等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员才能熟知、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术。
第三条 以下情形当事人可以申请一至二名专家辅助人出庭:
(一)需要专家辅助人出庭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的;
(二)需要专家辅助人出庭就案件涉及的其他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的。
第四条 当事人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专家辅助人出庭申请书应附专家辅助人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能够证明该专家辅助人具有相关专门知识的证明材料,如职业资格、专业职称、从业经验等。
人民法院可根据案件审理需要,要求申请人补充有关专家辅助人的材料。
第五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或者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时一并提出。
第六条 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申请后,应当就专家辅助人的证明材料及出庭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并在三日内决定。
第七条 人民法院准许专家辅助人出庭的,应当在决定作出后三日内通知申请人、专家辅助人;同时通知案件的其他当事人,并附上专家辅助人的相关资料。
不准许专家辅助人出庭的,应当在决定作出后三日内通知申请人。
第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三日通知专家辅助人出庭,并告知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
专家辅助人无正当理由未按期到庭参加诉讼的,视为当事人自动撤回申请。
第九条 当事人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后,不得申请更换。但以下情形除外: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全部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三)有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第十条 专家辅助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阅卷了解鉴定意见或者其他专门性问题的相关资料;
(二)就鉴定意见进行质证;
(三)就其他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发表意见。
第十一条 专家辅助人应承担下列义务:
(一)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如实回答法庭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发问;
(二)不得在同一案件中同时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专家辅助人;
(三)保守诉讼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第十二条 专家辅助人不得单独出庭,应当与申请方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共同出庭。
第十三条 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对出庭的专家辅助人进行询问。
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方申请的专家辅助人就案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对质。
专家辅助人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第十四条 专家辅助人只能就鉴定意见或者案件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质证或者说明、发表意见。
第十五条 专家辅助人在法庭上就鉴定意见或者专门性问题发表的意见视为当事人陈述。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要求专家辅助人提交书面意见的,专家辅助人应当庭或者在法庭指定期限内提交书面意见。书面意见应就鉴定意见或者其他专门性问题提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书面意见观点及理由应当与当庭发表的言词意见保持一致。如出现不一致的,以专家辅助人在法庭上发表的意见为准。
第十七条 专家辅助人出庭时的座位,设在法台侧前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座位,与申请人同侧。
第十八条 专家辅助人出庭的报酬等有关费用,由申请该专家辅助人出庭的当事人负担。
第十九条 本纪要如与新的立法、司法解释不一致的,以新的立法、司法解释为准。
⑤ 中国知识产权法界有哪些有名的教授
很多了,比如:
社科院:郑成思老师(已逝)、唐广良、孙宪中、李明德、李顺德等
中南财经政法:吴汉东、胡开忠、曹新民等
人大:刘春田等
中国政法:冯小青、张今、张楚、来小鹏、费安玲等;
北大:张平、郑胜利、陈美章等
其他不列了,还有很多很厉害的中青年学者,比如薛虹、冯晓青等,这些都是看过他们的书或者论文的,具体你可以到有关知识产权网站去找,肯定有更全面的。
⑥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专家有哪几位
郑成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全国人大 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内知识容产权研究会会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员。已逝世。是我最崇拜的知识产权专家。吴汉东,蒋志培,李顺德,唐广良,刘春田,江镇华,陶鑫良~~~还有不少。
⑦ 知识产权代理助理是做什么的
代理助理,如果你是来普源通的代理人助理,一般做一些文案性工作,文字校对啊,排版啊等工作,但如果是专利代理人助理,可能会教你写案子啊,写技术方案等技术性工作。
但是要看你去什么样的知识产权公司,如果去一些营销型的公司,我看你去做的是销售了,祝好运
⑧ 在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做助理好吗
还可以吧,本人就在知识产权公司,每月4000左右平均,也有1万多的时候。看自己啦,属于电话销售,多大电话,多积累客户。
⑨ 知识产权顾问做些什么工作
知识产权顾做的大概工作有:
1、审查、制作申请专利的文件。
2、审查商标设计并申请注册。
3、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本单位所在地的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设的代办处建立联络关系,负责本单位在该处的知识产权事务工作。
5、审查、分析本单位引进的知识产权成果(专利、注册商标、技术秘密或称专有技术)的质量和实施的可行性。
6、设立本单位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机构,及时把最新技术成果信息提供给单位先观部门。
7、制定本单位科研计划和技术攻关计划,推动智力成果转化。
8、处理和协调本单位内部和对外的知识产权纠纷,代理本单位知识产权纠纷诉讼。
9、制定本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10、做好本单位知识产权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