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共有物上设立抵押权 ,法律有哪些规定。
你好,我国物权法中的共有分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两者在对共有物的处置上规定有所区别。
一、共同共有是基于法律规定的一些特殊关系如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特殊情形下的合伙等,共同享受对物的所有权,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区分每个人占有的份额,只有在共有关系不存在后才可进行共有物的分割;如果共有一方擅自处置共有物,将之抵押,出卖,赠与等的,其他共有人可以主张行为无效,但须举证买受人或抵押权人存在恶意,即知道抵押物是共同共有且未征得全部共有人同意,买受人或抵押权人有证据证明自己在取得抵押权时是善意且无过失时,可以主张抵押权的善意取得。
二、 按份共有比较简单,就是数人共同所有,每人各自享有一定份额,依据份额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按份共有人在共有物的应有部分上有权自由设定担保物权,而无权自由设定用益物权,其关键在于是否会影响物的实际使用。
由于共有物在所有权上尽管对内可由各应有部分来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但对外则是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所有权,各共有人无论应有部分的多少均有权知晓共有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所有权客体所处的状态,也有权监督共有物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及时察觉自己的应有部分是否被侵犯。因此共有人在其应有部分上设定担保物权后,有义务告知共他共有人其在共有物应有部分上设定的负担,否则应承担由此给其他共有人在行使权利时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因抵押权属担保物权,在担保期间物之使用权并不发生转移,只是以物的交换价值作为债的担保,即使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也不当然地转移担保物的所有权或其中的任何一项权能(包括使用权),如他人代为履行或清偿,则抵押权消灭。事实上抵押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并不能自动地去占有、使用抵押物,而只能要求予以拍卖、变卖,并在价款中优先受偿。前说以“实际使用”为由而认为否认共有物上可就应有部分设置抵押权,未涉及担保物权的关键,理由不足。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司法实践中,设置抵押权后,均不会影响所有人对抵押物的正常使用。相反抵押权人是不能去“实际使用”抵押物的。共有人可分出、让与其应有部分,这是学理上的定论。则共有人当然可以共分出、让与所能期望产生的交换价值为债务设定担保,这样才能实现物权的充分利用,以“促进资源由较小价值用途向较大价值用途的转移”也合乎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只不过在债不能履行而变卖抵押的应有部分时,其他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在特定情况下,其他共有人也可以代为清偿债务,而使抵押权消灭,以维持共有关系。
2、对于超过应有部分设立的抵押,应属侵权行为,其理至明,无须多论,其法律效力应属效力待定,如经其他共有人追认,则为有效,如其他共有人拒绝,则按无效民事行为处理。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实在看不明白,就看看小标题吧,弄了半天,给个好评吧~
『贰』 同一不动产设置多个抵押权,按什么顺序清偿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回、变卖抵押答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
(一)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二)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2)一物上可以设置几个抵押权扩展阅读:
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抵押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主债权被分割或者部分转让的,各债权人可以就其享有的债权份额行使抵押权;主债务被分割或者部分转让的,抵押人仍可以其抵押物担保数个债务人履行债务。
但是,第三人提供抵押的,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未经抵押人书面同意的,抵押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在实现抵押权时,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低于抵押权设定时约定的价值的,应当按抵押物实现的价值进行清偿;不足清偿的剩余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叁』 一个物上是否可以同时存在3个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为什么有的话请举例说明
抵押权来和留置权,质权和留置权是源可能同时存在的。动产的质权、抵押权和留置权可以同时存在。
例如A以一项动产作抵押,合同生效时抵押权设立,但此后A又以该动产出质,质权交付设立。因为质权只是登记对抗善意第三人,而动产抵押质押登记均不是权利设立的必要条件。在出质后该动产可能因为合同纠纷被留置权人行使留置权。当一物上同时出现质权、留置权、抵押权时,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肆』 一物之上存在两个抵押权的问题
那个可能俱是不如人不如人是我的小号。如果给分,请给这个号,自作多情了,谢谢专……
1. 剩余价值应属该是30万。
2. 理论上看,这才是正解。但实际上,到底值多少钱是需要债权人评估的,是由他来看接不接受你的担保给你借贷,也就是说,你的担保在贷款人看来“值多少钱”。由于存在着优先受偿的问题,所以在债权人看来,用你的例子,二次抵押未必值50万,但也应该不止30万,是在这个范围中浮动的。
3. 根据我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同一财产上可以设定多个抵押担保物权。 债权人应根据抵押权设定登记光后确定抵押担保受偿次序,抵押权所担保债权的到期先后不改变抵押权的次序。
次序在后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先行到期,债权人可依据主合同和抵押担保合同,对抵押人主张抵押担保权利。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事实,判决抵押人承担相应的抵押担保责任。该抵押物上存在设定在先的抵押权,不影响法院就次序在后的抵押权作出相关判决。
『伍』 为什麽物权当中,允许同一标的物上可以设定两个以上的抵押权,却不能设定两个以上的质权
设定抵押权的时候抵押物还在你手上,但是设定质权的时候东西已经给了债权人,如何将不再你手上的东西在进行质押呢?所以不能设定两个以上的质权
『陆』 抵押人不得就同一物设定几个抵押权
在同一抵押物上设定多个抵押权,《担保法》第五十四条作了明确规定版,具体可按如下原则权处理:1.抵押合同登记生效的,按抵押物登记生效后的先后顺序受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受偿;2.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的,该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担保法实施前未登记的,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五十一条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超出其抵押价值的,超出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
『柒』 一个抵押物可以设立几个抵押权
一个。
『捌』 按物权法的规定,一物可以设置多个抵押权,,,如果理解
在一物上设置多个抵押权的前提是,多个抵押的数额不能超过物的总价值,如你抵押一套房子,该房价值100万,你可以抵押给甲20万,乙30万,丙50万。
『玖』 一物上先后设立两个抵押权,则怎么清偿
根据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袭》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
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
(一)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二)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拾』 一物之上可以设立数个()(多选) A质权B债权C抵押权D所有权E留置权
你的抄理解是错误的。
1、物权包括了所有权,两者不是并列的关系,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物权包括所有权、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而抵押权是属于在担保物权的其中一种。
2、按照你所说的案例,应该这样分析,签订抵押合同后(如果是法律规定需要登记公示的还需要去登记),抵押物的所有权在乙方,抵押权在甲方。
如果乙方到期未偿还欠款,那么甲方可以拍卖、变卖抵押物,对所得价款甲方享有优先受偿权。抵押物的所有权不得直接转移到甲方所有,这是法律明文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