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白洋淀纪事》是属于小说集还是散文集
小说集,是荷花淀派小说家孙犁的代表作,常与山药蛋派小说做对比学习
『贰』 《白洋淀纪事》全文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集大成之作。
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
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内容:
从1939年到1950年,作者在抗日时期同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写下了这些小说散文性质的文集。
《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山地回忆》、《王香菊》。
『叁』 白洋淀纪事的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1913年生于河北省安平县,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孙芸夫、林冬苹、土豹等,芸斋、耕堂为其书斋名,亦作笔名。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6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说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员和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他经历了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过程。1949年1月,进入天津市,参与创办《天津日报》,并一直在文艺部(最初为副刊科)做编辑工作。曾任天津作协主席,天津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2002年7月去世。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文革”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文学理论、文艺评论、诗歌等;“文革”后,主要作品为《耕堂劫后十种》(从《晚华集》到《曲终集》共10个集子)。2004年出版《孙犁全集》(共11卷)。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本书具时代特点和风貌,通俗易懂,值得一阅 。
『肆』 《白洋淀纪事》是哪三部作品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散文选集,曾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特写,通讯等,其中共收录短篇作品近100篇,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荷花淀》与《芦花荡》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本书分为两辑,选录了芦花荡、荷花淀、光荣、嘱咐、采蒲台、采蒲台的苇等40余篇
『伍』 白洋淀纪事的创作目的是什么🤔
白洋淀纪事的创作目的是什么
目的
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白洋淀纪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为背景,用乐观从容的态度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战争的严酷和生活的艰难,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人物,尤其是女性们勤劳、善良、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陆』 谁知道能在网上看《白洋淀纪事》的网站
不要奢望了,要是有,你自己就找得到了。网上根本就没有。
『柒』 白洋淀纪事的作者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
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2019年9月23日,孙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捌』 《白洋淀纪事》来源自哪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
《白洋淀纪事》内容包括:一天的工作、邢兰、战士、芦苇、女人们(三篇)、"懒马"的故事、走出以后、琴和箫、丈夫、老胡的事、黄敏儿、第一个洞、山里的春天、杀楼、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村落战、麦收、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碑、钟、"藏"、嘱咐、新安游记、纪念、光荣、种谷的人、浇园、蒿儿梁……
『玖』 白洋淀纪事的内容简介
《白洋淀纪事》中记录了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历史,其中就有《王香菊》和《王香菊的母亲》两篇,在这两篇中,记录了普通农民王香菊和母亲的故事,两个人最后怎么样了?
为自己的女儿闯出一片天地,有一次她指着香菊说:她们这以后就好了。她比谁也明白:一切不幸,都是剥削所致,一切幸福,都会随翻身到来!
人们追求着理想,在解放的道路上,这理想逐步解除每个人切身的痛苦,寄托他那衷心的希望。因为这样,理想才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扩大。这就是她们的命运,也是她们自己抗争出来的结果。
『拾』 《白洋淀纪事》是谁的代表作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白洋淀纪事》一书是由名作家康濯编选的,包括孙犁自1939年到l950年所写的短篇小说、散文、特写。这些作品先后编在《荷花淀》、《芦花荡》、《采蒲台》、《农村速写》等集中和中篇小说《村歌》中。康濯在编后记中说:“书名《白洋淀纪事》是因为作者的家乡就在河北平原上的白洋淀附近。战争年代,作者在那一带参加斗争的时间也比较长,书中反映那一带人民生活的作品也比较多,作者为人熟知的短篇《荷花淀》等也曾以《白洋淀纪事》为副题,所以就沿用了这个名字。”
全国解放后,孙犁除发表一批短篇小说外,又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而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更成为他的传世之作。
这以后,中国文坛上形成的“荷花淀派”正是以孙犁的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它形成于50年代。孙犁的影响是“荷花淀派”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荷花淀派’’的骨干作家,如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也都是孙犁亲手培养和扶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