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译林出版社和江苏译林出版社是否为同一出版社
应该不是。
因为看看出版商两家都存在,就说明他们不一样。就像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都简称上大。
译林出版社
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
初版外文本图书,工具书,外语专著等
地址:南京湖南路47号 邮编:210009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科图书,促进社科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著作出版 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历史研究著作出版辞书、工具书出版 党史、教育读物出版等
地址:中央路165号 邮编:210009
译林出版社南京经营服务部
书刊、杂志批发、零售,音像制品零售。工艺美术品(金银制品除外)、文教用品、文娱用品、服装、鞋帽、冷饮批发、零售
地址:湖南路6-6号东 邮编:210009
江苏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前身为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编辑部。社址:南京市湖南路47号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1日。地址:南京中央路165号
江苏人民出版社建社至今,出版图书万余种,总印数 16 亿多册。仅 1990 年以来,就有近 400 余种图书获奖,其中《我的经济观》、《中国三峡》、《拉贝日记》、《中国现代化历程》、《走进马克思》等 12 种图书,先后 16 次获得国家级大奖。现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成员。进入“十一五”后,将努力打造成为集团内重点图书的生产基地,大众读物的创新平台。
出书范围: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著作,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时事宣传读物;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历史等研究著作,上述各门类辞书、工具书;
(三)以普及文史哲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读物;
(四)旅游、摄影、体育、音乐、保健、漫画等文化生活读物;
(五)各类教材和学习辅导读物。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以安排台港澳版哲学社会科学图书的出版。
出版期刊:
《畅销书摘》、《董事会》、《英语大课堂》。
译林出版社
介绍:
成立于1988年的译林出版社前身为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 编辑部。作为中国重要的专业翻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主要出版面向海外的外文版图书、外语工具书、外语学习教材及学习辅导读物、外国文学作品及外国社科著作、外国文学及语言研究论著等。拥有英、法、德、俄、日等语种较强的编辑力量和年富力强的高水准翻译队伍,年出版图书近500种,重版率为70%。年发行码洋超亿元。译林版图书屡次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等;封面设计多次获全国书籍装帧奖和华东地区书籍装帧双联展金奖等;书刊印制也多次荣获国家银奖、铜奖。
译林出版社本着"一流作家、一流作品、一流译者"的原则,在出书中形成"填补空白、全部从作品母语翻译、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的风格,"十年磨一剑",以前瞻性的眼光,以构想宏伟、反响强烈的图书在外国文学翻译出版领域独树一帜。就其书籍与《译林》杂志对当代世界文学潮流的敏锐回应和对当代中国文学与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而言,译林出版社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出版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92年中国加入两个国际版权公约后,译林出版社凭借超前的市场意识和丰富的信息来源率先投入资金购买有价值的版权,大量宝贵的出版资源在精挑细选中被积累起来。译林版"世界文学名著 "是国内同类丛书中最大的一套。其中一战及此前的古典名著中的大部分采用功底扎实的中青年译者的重译本,并着力于开掘新品种,填补文学翻译史上的空白。其精装本、平装本和普及本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至今已出版100余种。一战以后至今的世界文学名著经过精心遴选,已出版近100种,凡涉及版权的作品均享有中文简体专有出版权。所选品种均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如《第二十二条军规》、《麦田里的守望者》、《洛丽塔》、《五号屠场》、《印度之行》、《西线无战事》、《我的米海尔》等。国内知名作家和外国文学研究者普遍认为:译林出版社对一战后世界文学名著的出版及时填补了近几年来译介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的空白,对当前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创作和认识世界极富启示意义。 名著之外有畅销书,古典名著之外有现当代名著,文学书外有社科书。"当代外国流行小说名篇丛书"开风气之先,以最快速度把最精彩、最著名的流行小说独家介绍给读者,是迄今国内惟一一套大规模地系统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丛书。《荆棘鸟》、《教父》、《沉默的羔羊》、《天使的愤怒》、《汉尼拔》等尤受喜爱,迄今已出版100余个品种,拥有相当稳定的读者群。西德尼·谢尔顿、约翰·格里森姆、迈克尔·克莱顿、马里奥·普佐等著名畅销书作家及其作品由此走入中国读者的读书生活。"人文与社会译丛"作为纯正学术经典丛书,引入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国外有突破、有创见的理论;所选择的多为国外学界公认的当代社科权威著作,如《政治自由主义》、《自我的根源》、《俄国思想家》、《自由史论》、《文化的解释》等。该丛书已在思想界和学界造成相当影响,受到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译林少儿文库"为奉献给新世纪儿童的精神大餐,精选儿童文学经典以及国际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和当代国外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品。"万花筒译丛" 从不同角度介绍海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深受读者青睐。"世界英雄史诗译丛"近20个品种几乎涵盖了所有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包孕大量极有价值的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信息。其他如"外国文学最新佳作丛书"等也各具特色。
该社出版的双月刊《译林》久富盛名,系中国最大的外国文学杂志,历次被评为江苏省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并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另办有《外国文学动态》等多种杂志。本社出版的《尤利西斯》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7卷本《追忆逝水年华》获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和江苏省文学艺术奖。1999年第四届和2001年第五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评奖中,诗体《坎特伯雷故事》、《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和"世界英雄史诗译丛"中的《埃达》分获一等奖。《综合英汉文科大辞典》获第二届全国辞书奖二等奖。
迎接入世,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译林出版社强化品牌战略,加大内部改革力度,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它将继续发挥外国文学专业出版社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海外版权购买,加强国际合作,以品牌图书、名译精品奉献读者。
『贰』 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主要活动
第五届版博会将设立国际/国家展区、国内展区、产业展区三大展区,充分展示近年国内外版权业发展相关成果,促进交流合作。版博会展场规划、招展、组织布展等工作由执行机构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组织实施。
1. 国际/国家展区(1号馆)
本展区旨在推动中国与国际版权的全方位合作,增进中外版权文化产品的交流,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届时将邀请有关使领馆文化机构、海外协会、国际组织、在华企业代表处等参加,将有有关国家图书、音乐、戏剧、影视、动漫、软件等优秀版权作品展示。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展区
本展区将展示WIPO的发展历程、国际合作、知识产权战略与政策。展区还将展示WIPO自2013年来的项目进程与研究成果。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展区
本展区将展示近年来中国版权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成果。
(3)国际展区
A.主宾国展区
B.国际组织及协会展区
2.国内展区(1号馆)
本展区将联合国家版权局及各省新闻出版局和各示范城市,以版权示范城市携该地区与版权产业相关的企业组团展出。
(1)版权示范城市展区
展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文创企业产品和运用经验,促进城市国际化资源整合。
(2)集体管理组织展区
3. 产业展区
(1)数字出版互动交易展区(2号馆)
主要展示全国数字出版领域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让群众共享数字出版新成果,体验数字阅读新方式,探索产业赢利新模式,推动数字出版大发展。
展区以“数字中国、精彩生活”为主题,以“简洁、时尚、互动、体验”的形式为布局,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探索+新体验”为特点,从网络发行、互动创意、技术创新等三方面,全方位展示中国各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成果。
展区将重点推出电子书、电子书包、网络教材、阅读器、手机书城等智能服务;推出跨越传统媒体界限的多终端、全媒体、互动式数字新传媒为核心;展出体现传统平面媒体与数字新媒体优势互补的高科技发布平台;围绕“三网融合,传播正版”的网站、E刊、在线频道、手机杂志等数字出版服务。
(2)版权产业与科技创新新技术应用展区(2号馆)
本次展览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应用展,重点在云计算、数字版权保护、多媒体阅读/销售终端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集中展示。
本次展览加强数字、网络、移动、虚拟、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集成转化应用。本次展览将邀请国内外出版印刷、影视制作、报业传媒、演出会展业、艺术品、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新机构与企业,通过与数字化技术、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展现数字版权保护、高科技防伪、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等诸多高新技术将在本次博览会期间展出。
(3)中国原创动漫软件游戏成果展区(2号馆)
原创动漫游戏企业成果展示平台:汇集国内原创ACG作品,全新的互动体验展示方式,为中国本土动漫游戏企业和社团提供展示机会,推动中国动漫行业的创新型发展模式。提供专业的展示和交流合作平台和服务。
以互动体验为主要展示方式,加强动漫行业以及相关行业间的活动交流,爱好者与动漫企业间的互动交流、动漫爱好者与动漫企业间的互动交流;汇聚全国知名优秀同人社团的原创同人绘本和各种原创作品交易;汇集众多优秀动漫游戏企业,展示最新最酷的原创动漫和游戏作品,新型、大型游戏设备体验。
(4)中国民间艺术品(版权)交易展区(3号馆)
参展中国各大省市特色工艺品有:北京的象牙雕、古典家具、景泰蓝、玉雕品等;上海的老凤祥珠宝首饰、玉雕等;浙江的龙泉宝剑、青瓷、石雕、木雕等;杭州的刺绣、石雕、红木家私等;江苏的苏绣、水晶饰品、扬州玉器及漆器等;河北的唐山陶瓷、定瓷等;安徽的歙砚、竹刻等;江西的景德镇陶瓷等;山东的黑陶、内画、陶瓷、石砚等;广西的坭兴陶、根雕等;广东的牙雕、珠宝等;河南的禹州瓷、泥塑等;湖南的醴陵瓷、湘绣、竹刻、菊花石雕;四川的蜀锦、蜀绣、绵竹年画、成都漆器、糖画、青神竹编、藏羌织绣、江阳油纸伞等等;还有其他省市别具风情的工艺品等。预计将会有数以万计的观众和专业买家到会参观订货。
(5)中国创意设计版权交易展区(3号馆)
拟参展机构:中国(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
中国(北京)国际设计周是由教育部、科技部等共同主办,已成功举办四届,每年吸引现场参会设计师以及机构代表、学术专家超过2000人,原创设计作品超过20万件,本次展览将展出历届原创设计精品近千件,涵盖服装服饰、珠宝、建筑、家居等行业领域。 1. 主论坛:国际版权论坛
时 间:9月15日 10:00-11:30 14:00-16:30
9月16日 10:00-11:30 14:00-16:30
9月17日 10:00-11:30 14:00-16:30
主办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国家版权局
规 模:150人。其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有关成员国代表30人左右,国家版权局领导以及版权相关行业代表120人左右。
地 点: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蜀都厅
主论坛也即国际版权论坛,是版博会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版权局主办的世界性版权论坛活动。国际版权论坛主题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版权局共同商定。
2. 省、市政府欢迎交流会
时 间:9月16日 17:30-19:30
(17:30-18:00省市领导会见主要外宾、嘉宾)
主办方:省、市人民政府
规 模:260人。主要由参加主论坛的外宾、嘉宾以及省市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地 点: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
3.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交流会
时 间:9月17日 14:00-16:30
主办方:国家版权局
规 模:100人。主要由相关省、市版权局及版权示范单位、相关行业企业代表等组成。
地 点: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蜀汉厅
国家版权局对全国版权示范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交流,通报推进版权示范工作的思路和政策取向,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4. CICE开幕式暨WIPO版权金奖颁奖典礼
时 间:9月17日 9:30-10:00
主办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国家版权局
CICE组委会
规 模:200人。其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有关成员国代表30人左右,国家版权局领导以及版权相关行业代表170人左右。
地 点: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
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幕式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颁奖仪式。在展会现场举办简洁庄重的版博会开幕式暨版权金奖颁奖仪式。
5. 版权产业与科技创新交流会(互联网)
时 间:9月17日 10:30-12:00 14:00-16:30
组织方: CICE组委会
四川省电子商务协会
规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单位相关负责人及版权相关行业代表组成。
地 点: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
本次会议领域涉及出版印刷、影视制作、报业传媒、演出会展业、艺术品、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新行业。通过与数字化技术、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探讨数字版权保护、高科技防伪、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等诸多高新技术将为版权产业带来的变革。
倡导版权保护与科技相结合,将高科技保护产品向文化创意企业、艺术品机构、设计师等做推介。同时,在文化创意产品与电子商务技术研讨环节中,电子商务运营专家、文创企业将探讨版权交易与电子商务的有效结合。
6. 中国音乐版权保护论坛
时 间:9月17日 10:30-12:00 14:00-16:30
组织方:CICE组委会
规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单位相关负责人及版权相关行业代表组成。
地 点: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
邀请国内音乐创作、运营,音乐版权交易等领域的知名人士和机构,着力探讨数字音乐版权保护和运营等问题,共同探寻促进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模式。
7. 中国数字版权交易会
时 间:9月18日 09:30-12:00 14:00-16:30
组织方:CICE组委会
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
规 模: 150人。主要由受邀单位相关负责人及版权相关行业代表组成。
地 点: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
本次交易活动将包括数字出版、音乐、影视动漫、软件游戏等领域的版权交流与交易。其中包括相关领域的主旨报告,产业报告,运营报告发布;以及各省政府、企业在数字版权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方案推广及合作交流。
届时将举办产品演示会以及各参展商组织各项交流演示活动,并进行国内外重大项目的签约仪式。
8. 第三届“CICE-MPA好莱坞电影大师班”
时 间:9月16日 09:30-11:30 14:00-17:00
9月17日 09:30-11:30 14:30-16:00
组织方:CICE组委会
美国电影协会
规 模:200人。主要由美国电影协会、受邀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影视学院师生、电影工作从业者等组成。
地 点: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
“好莱坞电影大师班”是由美国电影协会组织的国际电影版权产业发展与教育领域高端交流活动。大师班作为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配套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
来自亚洲各国的电影工作者优秀电影剧本的征集、评选,将有超过40部优秀原创剧本入围,最终评选出优秀剧本及优秀青年电影工作者,由美国电影协会送到好莱坞进行深造并对优秀电影剧本进行投资拍摄。
9. 版权产业与金融创新高峰论坛
时 间:9月18日 09:30-11:30 14:00-16:30
主办方:CICE组委会
中国金融协会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规 模:100人。主要由受邀单位相关负责人、具有投融资项目的单位负责人以及版权相关行业代表组成。
地 点: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
本次博览会带来多个中外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将组织近100家银行、投行、风投等各类资本机构,连续举办版权产业化与金融资本高峰论坛、“投融资成交签约仪式暨文化项目路演推介会”、“文化资本对接会”、“国际新媒体交易推荐会”、原创动漫游戏企业参与的“动漫游戏产业与资本运营”等主题活动。
全力推动有关银行、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支持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场将举行获得了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一批有前景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
10. 中国民间艺术品版权保护与授权交易会
时 间:9月17日 10:30-11:30 14:00-16:30
组织方:CICE组委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规 模:150人。主要由受邀单位相关负责人、民间艺术品有关人士及版权相关行业代表组成。
地 点: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
本次民间艺术品交易会的与会专家和民间艺术家将参与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保护与授权、原创艺术品版权保护和衍生品的繁荣等主题研讨,并进行现场艺术品版权保护与授权签约仪式。
与交易会配套的中国特色地区民间艺术以及西南非遗文化综合展,通过在美术、舞蹈、戏曲、音乐、剪纸、绣花、陶瓷、丝绸等艺术发展中具有优异贡献的年度事例中评选出2014年度中国传统艺术贡献人物进行宣传。
同时,将邀请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精品参展。博览会中业内专家现场鉴宝,提供专业收藏意见,权威采购平台。同时,举办多场高峰论坛、专题讲座。
11.中国创意设计版权保护论坛
时 间:9月18日 10:30-11:30
主办方:CICE组委会
支持方: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
承办方: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
地 点: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
本次活动将利用设计周的专业平台优势,汇聚中国以及国际优秀设计师、专家、设计机构资源,就中国在设计领域的版权保护及设计版权交易的成功案例进行分享。同时,现场将对优秀作品进行设计版权认证服务,并为已认证设计作品举行签约授权仪式。
除此之外,展区将举行设计版权拍卖会,通过拍卖推介优秀设计作品,以达成国内外设计版权交易。
12. 闭幕式(接旗仪式)暨“金慧奖”颁奖仪式
时 间:9月18日 19:00-21:00
主办方:CICE组委会
下一届主办城市人民政府
参与方:各获奖企业、机构等
地 点: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
拟以酒会等形式举办本届版博会闭幕式暨金慧奖颁奖仪式,仪式中将颁布“最佳组织奖”“版权名企奖”“创意作品奖”等奖项,以鼓励在2014年度版权领域的优秀文化创意企业、机构,以及本次博览会中的优秀参展企业及个人。
同时,将举行版博会交接旗仪式,既为本届版博会画上圆满句号,又为下届版博会的举办做好铺垫。
『叁』 有没有人知道江苏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旗下的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啊资质怎么样
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
Phoenix Legend Films Co.,Ltd
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原江苏出版集团)与南京传奇影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为6000万元,实际运作资金1亿5千万元,主营业务为出品(投资 制作 发行)影视作品
简历:
凤凰传奇影业的前身南京传奇影业有限公司是中国近年来成长性最好的影视制作机构,拍摄了多部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优秀电视剧作品,如《玉卿嫂》、《中年计划》、《小城往事》、《牌坊下的女人》、《血脉》、《国家机密》、《新萍踪侠影》等等,其中多部作品获得江苏省优秀电视剧金凤凰奖;2009年拍摄制作的《牌坊下的女人》成为安徽卫视2010年开年大戏,并获09年中国电视剧排行榜收视贡献奖。2010年拍摄的40集古装武侠电视剧《新萍踪侠影》目前尚在后期制作阶段,已被中央电视台买断了全国播出版权。
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起始于1953年组建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在江苏省出版总社的基础上成立江苏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由江苏出版集团更名而来。集团融图书、报刊、电子音像、网络等出版物的出版、印制、发行、物资供应、对外贸易于一体,是中国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注册资本7.2亿元,2007年总资产118.86亿元,销售收入超过90亿元。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等各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注册资本7.2亿元,2007年总资产118.86亿元,销售收入超过90亿元。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9年位居全行业榜首,在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出版集团中排名第一,位居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出版发行类之首。在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两个出版集团被评为先进单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名列其中。
现如今凤凰集团积极进军电影电视传媒领域,凤凰传奇作为凤凰集团其下唯一一家影视出品(投资 制作 发行)单位,在为凤凰集团拓展新领域的同时,也必将在影视界中成为一支经久不衰的传奇战队.
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将依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丰富的文学资源、作家资源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结合南京传奇影业有限公司成熟的影视剧制作发行团队,必将成为影视业界翘楚。
主要作品
2006年《玉卿嫂》 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
根据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同名小说改编
主演:蒋雯丽 范植伟 潘虹 罗海琼 导演:黄以功
2006年 《中年计划》二十二集都市情感剧
主演:张丰毅江珊陶慧敏牛犇 导演:陈武建
2006年 《男人本色》二十六集都市青春偶像剧
主演:杨溢邵兵戴娇倩杨欣 导演:何念
2008年 《小城往事》(原名《罪孽》)三十四集电视连续剧
主演:保剑锋寇振海戴娇倩叶一茜李明启 导演:陈伟祥
2009年 《双凤楼》 三十集大型史诗电视剧
主演:丁海峰 何琳 王茜华 程前 导演:王强
2007年 《再婚女人》(原名《幸福来敲门》)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
根据徐站夫小说《爱了又爱》改编
主演:陈瑾李明启张秋歌战卫华 导演:陈武建
2010年 《牌坊下的女人》三十五集电视连续剧
根据台湾著名剧作家李顺慈同名剧作《贞女、烈女、豪放女》改编
主演:邓萃雯寇振海马娅舒苗乙乙 岳跃利 导演:陈伟祥
2010年 《血脉》三十集当代都市情感电视连续剧
主演:朱泳腾苗乙乙岳跃利 刘思彤 导演:陈伟祥
2010年 《新萍踪侠影》四十集大型古装武打电视连续剧
根据香港著名武侠作家梁羽生代表作《萍踪侠影录》改编
主演:董洁潘粤明刘松仁米雪 导演:李惠民(香港)
最新近况
目前投拍的由朱泳腾 马雅舒 杜志国 岳跃利 杨洁玫主演, 陈伟祥
导演的《郎本无情》即换子成龙2,正在横店紧张拍摄当中,预计2月底杀青.
『肆』 江苏省文化厅的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文化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打造文化扬州、建设文化大市为中心,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艺术创作、加强文物保护、推进产业发展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艺术创作获得丰收。重点创排公演了扬剧《史可法》、《柔福公主》,与央视戏剧频道合作拍摄了戏曲片扬剧《女县令》,扬州评话《挺进苏北》、《扬州小巷》在央视《曲苑杂谈》栏目播出;创作、出版了长篇评话《陈毅》(10回本),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市木偶剧团新创的木偶剧《三个和尚新传》在“金狮奖”全国第二届木偶皮影艺术大赛获金奖,《扇韵》、《天女散花》分别获银奖、铜奖。创排了校园音乐剧《夕歌》,市文化艺术学校排演的群舞《荷塘语丝》在第七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铜奖;全市共有6幅美术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漆画《中国红》、年画《春暖万家》获铜奖;全市各专业剧(院)团在中国曹禺奖小品赛、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16个、省级奖项60个。
——文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青年扬剧演员李政成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曲艺表演艺术家惠兆龙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市文化系统现有在职高级职称人员108人、中级职称人员185人。
——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基础性、群众性文化设施。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市博物馆新馆(“双博”馆)建成开放,江都市博物馆、仪征市博物馆、高邮市博物馆、宝应县博物馆等4个县(市)博物馆先后建成开放;扬州市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全市3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通过省厅验收并正式挂牌投入使用;仪征市少儿图书馆等4个图书馆和宝应县、邗江区文化馆新馆建成开放;高邮市邮都文化广场、仪征市文化馆动工兴建;“十五”期间,扬州市图书馆、邗江区图书馆等4家被评为国家一、二级图书馆,江都市图书馆被评为省文明图书馆;扬州市文化馆通过了国家三级馆的检查验收。
——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举办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少儿艺术节、老年艺术节、群众文艺新作调演等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承办了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多次组织送文艺下乡、进社区活动,营造了城乡的文化氛围,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各县(市、区)文化活动有特色、有创新,群众参与性强。高邮的中国邮文化节、仪征的 “月月喜相逢”广场文化活动、江都的龙川艺术节、宝应的“九九艳阳天”文艺巡演、荷藕艺术节,广陵区的扬州清曲研究等展示了本地区文化形象;江都市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仪征市、广陵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群众文化先进市(区)、维扬区城北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民间艺术之乡;江都市丁伙镇、市文化馆京剧票友联谊会、汪琴家庭等6家分别被省文化厅评为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和特色文化家庭。群众文艺创作日趋活跃,新创作品千余个,有12件作品获全国大奖,100多件分获省级大奖。少儿文学《石头剪刀布》、论文《论农村孩子的第二课堂——儿童文化园》等作品获全国“蒲公英奖”;扬州评话《整容趣事》等获全国“群星奖”;《渔鼓声声》等一批优秀作品分别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省“五星工程”奖、省音舞节和省民间艺术节等重大赛事金奖。
——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对市区各级、各类文保单位的保护与使用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进行了重新确认,并落实了相关保护责任。参与了《扬州老城区控制性详规大纲》的编制和论证工作,制定了一批文保单位的维修方案;普哈丁墓园、龙虬庄遗址被列入国务院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解读工程。采取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方法,启动了博物馆城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汪氏小苑、吴道台宅第、个园住宅、准提寺等一批建筑得到了维修保护与合理利用。配合城镇建设、古城改造和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开展考古和发掘工作,发掘遗址面积10000平方米、古墓葬600余座,出土文物4000余件;配合公安部门加大对盗墓等文物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文化市场繁荣规范。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大监管力度,文化市场繁荣规范。文化市场结构合理,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全市共有综合性娱乐场所12家,歌舞厅296家,电子游戏室329家,保龄球馆9家,音像制品零售点257家,音像批发单位8家,音像制品出租点374家,网吧503家。全市从事娱乐业人员约有2万余人,年营业额超过5亿元,已经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
——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十五”期间,新闻出版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新闻出版业有出版社1家、报社5家、期刊社16家(文学性期刊1家、科技类期刊15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21种、只读类光盘生产企业1家、出版物发行企业648家(二级批发单位10家、试办综合性市场1家)、印刷企业495家(出版物印刷企业12家、出版物专项印刷企业7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59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317家),经济总量达2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古籍出版、印装和现代高科技光盘生产为特色的门类齐全、开放统一的新闻出版产业格局。加强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建设,仪征、宝应、高邮、江都、邗江在文化局增挂了新闻出版(版权)局牌子。加强了新闻出版市场日常管理,积极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促进了新闻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博会展等已成为扬州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群。“十五”期间,全市文化部门直属产业机构456个,从业人员3111人,从业范围包括艺术、文物、电影、出版、网络、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等。建成社会文化娱乐机构2100个,从业人员约2万人,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文化产业结构。
——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举办了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中韩崔致远学术研讨会、扬州八怪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扬州木偶团、歌舞团赴拉美、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我市学者与境外学者的访问交流活动增加,接待了日本、德国、瑞典、韩国、朝鲜、香港等多个国家地区的艺术团体来扬州演出,丰富了扬州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扬州的国际知名度。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启动市直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4家经营性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二、“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基本形势预测
“十五”期间是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关键期,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文化投入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消费将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能力、文化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都必须有效提升。文化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扬州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较快,全市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各项经济指标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向全面小康迈进。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将会有较大改变,精神消费需求会迅速增长,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这对我市文化发展将起到较大的引导、推动和支撑作用。
2、文化的发展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十一五”期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文化发展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更加受到重视。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护文化遗产先后发出了三个文件,体现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大省建设制订规划、出台政策、投入巨资。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发展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文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十五”期间就提出了打造文化扬州、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文化博览城、打造博物馆之都的任务,并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实施,这些都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3、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了全面分析,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部署了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的改革,对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必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上,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将继续推进,文化产业政策将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健全,文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
4、文化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竞争。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阵地的争夺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和更加激烈。这些要求我们进一步重视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流通,推动扬州文化走向世界。
三、“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创新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力争苏中第一”和“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建设。坚持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跃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两个率先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的原则。继承弘扬优秀的民族和地方文化传统,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和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建设富有时代精神、地方特色的新时期的扬州文化,实现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认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
四、总体目标
到2010年,通过实施精品带动战略、人才兴文战略、公共文化推进战略、产业突破战略、文化创新战略,努力把扬州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大市。做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基本齐全、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全省上游,苏中第一。
——文化事业进一步提升水平,文化竞争力显著增强。文艺精品力作明显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化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创出特色、创出品牌,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显著增强。
——充满活力的文化新体制和新机制初步形成。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新的运行机制显现活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文化创新不断推进,初步走出一条具有扬州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覆盖城乡、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努力建立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效益增长。以市场为基础,政策作导向,加快科技创新力度,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新的增长点,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特色产业规模壮大,文化产业门类较全,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长。
——文化市场繁荣活跃,开放有序。积极引进外资、民资,坚持放开搞活,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管理法制化,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人均文化消费水平居全省中上游。
——文物保护良性循环,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各类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保单位保护责任落实,保护完好率在95%以上,有效利用率达60%,其中半数以上可对市民开放。古城风貌风情得以延续,名城建设良性发展,城市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
——文化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文化交流丰富活跃,推出一批扬州文化艺术产品走向世界。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艺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文化经纪人队伍和能干事、会干事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全社会关心、重视文化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五、主要任务
(一)努力繁荣艺术创作
1、艺术创作。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国家和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创作一批扬州地方戏剧、曲艺、歌舞、木偶等优秀剧目。“十一五”期间,新创作2台大型扬剧、1-2台校园音乐剧、创作1台木偶剧、整理1-2台传统剧目;扬州曲艺力争创作5个中篇、10个短篇评话和弹词开篇,将长篇评话《一代儒将——陈毅》搬上书台;结合“三州”(扬州、徐放、苏州)中国画联展,创作一批有影响的国画新作;创作一台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大型歌舞和一批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
2、艺术队伍建设。引进、培养一批编、导、演、舞、美优秀人才。“十一五”期间,引进10-12名拔尖艺术人才;加强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建设,办好中国舞示范专业,培养500-600名具有中等艺术表演水平的舞蹈演员;培养一批扬剧、曲艺、木偶等地方传统艺术表演人才;着力培养各艺术门类的领军人物,使一批艺术人才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中脱颖而出。
3、加强地方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制定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文化理论研究规划及课题,编辑、出版一批唱集、理论文章及学术专著;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对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等传统艺术进行挖掘整理,编辑出版《扬州艺术丛书》,修订、续编《扬州文化志》;建立“艺术人才库”。对有杰出成就的老艺人、著名演员的艺术成果进行编辑整理。
(二)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乡镇文化阵地建设,解决无房文化站,开展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组织乡镇文化站干部培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素质。继续开展“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双服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办好三年一次的全市少儿艺术节、老年艺术节和群众文艺新作调演;协助市委宣传部办好两年一次的社区艺术节和农民艺术节;开展全民读书月、“一地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活动。
3、繁荣群众文艺创作。鼓励群众文艺创作,推出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力争在全国“群星奖”、省“五星工程奖”等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
4、加强基础建设。建成扬州文化艺术中心,使市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建立和完善基层文化工作网络,引进一批文化馆、图书馆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强化小区群众文化工作,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完成普查、建档工作,普及试点经验,建立市级保护名录。积极申报全国、省级重点保护项目,做好重点项目的保护工作,并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开展“三百”工程,即建成一百个业余文化团队、组织一百场群众文艺演出和一百次送文化下乡活动。
5、积极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区)活动。“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全部达到省先进标准,两个县(市、区)创建成全国先进;推进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社区公益文化活动用房建筑面积力争达到人均 0.04平方米;
6、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扬州市图书馆基本建成数字化图书馆,市、县、乡三级公共图书馆和大专院校图书馆藏书量达到人均0.7册,达320万册,各县(市)建成独立的少儿图书馆,图书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持证读者占全市人口的1%。
(三)培育发展文化市场
1、音像市场。继续打击违法音像制品,使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十一五”期末,正版音像制品占有率达95%以上,同时优化经营结构,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资本投资音像业,把全市音像市场经营状态从依附、游击状态和家庭式、作坊式向专营化、超市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
2、演出市场。大力发展民间艺术团体、演艺场所,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十一五”期间,争取发展民间艺术团体30-50个,对有色情、内容低下的演出加大打击力度,对内容健康的演出放开、放活,进一步建立公开、公正的演出市场竞争机制。
3、娱乐市场。做到繁荣、健康、有序,鼓励发展大众化娱乐形式和场所,引导高档娱乐场所调整经营策略,面向多层次消费群体,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并向自助化、超市化、综合型娱乐方向发展。
4、网络市场。继续控制总量,规范经营,同时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利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整合,使零散的“网吧”经营企业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总量压减10%,机台数扩张250%。
(四)壮大规范新闻出版业
1、出版业。以广陵书社为重点发展图书出版业,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强化选题策划,加强内部管理,多出书、出好书,创造一流品牌。加强对传统雕版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制定优惠政策,培养专业人才。报刊出版业认真贯彻中央报刊治理工作精神,在加强新闻出版管理的同时,推进组建《扬州日报》报业集团,做大做强《扬州日报》,办好《扬州大学学报》等重点刊物。
2、出版物发行业。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图书、报刊发行网络,“十一五”期间,全市图书发行网点保有量控制在700家左右;发展大型书城2座,发展乡镇发行网点100家左右;优先发展新华书店、专业书店、连锁书店。
3、印刷复制业。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在培养规模企业和提高科技含量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出版物印刷业,大力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发展出版物印刷企业5-6家,总数控制在30家以内。新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业100家左右,行业年增长率力争达到12%,至2010年该类企业达到260家。光盘复制业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线增加3-5条,产值实现翻番,力争达到1.5亿元。
4、扫黄打非。继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依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收缴非法出版物,净化出版物市场。
5、版权业。强化社会监管,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巩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成果,推进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鼓励、引导建立版权中介机构、社团组织,促进行业自律,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全社会版权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五)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
1、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积极申报全国重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善已公布的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工作;公布1-2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控制单位。
2、加强扬州城遗址保护。积极配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扬州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编制《扬州城遗址保护规划》,完成扬州城遗址新一轮国保档案编制工作,增设文物保护标志牌,配合城市建设,做好遗址的考古、科研工作,保护、展示重要遗迹。
3、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与管理。重点维修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加快吴道台宅第三期工程、重宁寺、匏庐、汪姓盐商住宅、小盘谷、阮家祠堂及故居、铁佛寺的维修;加强文物资源整合力度,对维修好的古建筑积极创造条件,作为文物旅游景点对社会开放。利用天宁寺建设文化博览馆,利用天宁寺库房,建设广陵琴派史料陈列馆等,使扬州的古代文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4、开展地下文物的调查、发掘和展示。配合瘦西湖新区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和城市基本建设,做好地下文物的勘探、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工作;对已发掘的地下文物遗址进行整理和恢复展示,配合做好唐、宋城、北门、南门等遗址展示工程。
5、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程。配合做好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保护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解读工程;编制实施《扬州博物城建设专项规划》;做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准备工作,加强运河文化带的保护和建设。
『伍』 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于2011-09-09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周勇,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闻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文化艺术产品及创意设计等。
法定代表人:黄东彦
成立时间:2011-09-09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00000010175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南京市中华路50号
『陆』 小狐狸发明记的主要荣誉
2011年5月 《小狐狸发明记》入选2011年度第一批优秀国产动画片。
2011年5月 小狐狸叮咚荣获第二届深圳文博会“第二届十大卡通形象评选”提名奖。
2011年8月 入围第八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金恐龙奖”国际动画作品大赛。
2011年9月 第三届漫博会中国年度最具产业价值影视动画形象奖。
2011年10月 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国产电视动画片”,“最佳卡通形象”提名奖。
2011年10月 入围第四届中国国际漫画节第8届金龙奖原创动漫艺术大赛。
2011年11月 入围第四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
2011年11月 中国动画学会“美猴奖”最佳动画形象奖。
2011年12月 优漫杯江苏首届动漫艺术大赛最佳动画形象奖。
2011年12月 入围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
2012年1月 《小狐狸发明记》荣获2011年苏州优秀版权奖。
2012年2月 《小狐狸发明记》获得江苏省优秀原创国产动画片一等奖。
2012年4月 《小狐狸发明记》获得广电总局2011年度少儿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
《兔子镇的火狐狸》
2011年8月,《兔子镇的火狐狸》获得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
2011年9月,作为中国CG电影的代表,入选 “巴黎中国电影节”。
2011年12月,《兔子镇的火狐狸》获得优漫杯江苏首届动漫艺术大赛最佳动画电影奖。
2012年1月,《兔子镇的火狐狸》获得2011国产动漫精品工程,优秀动画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