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谈知识产权运营之一:谁是运营主体
知识产权运营主体分类
所谓知识产权运用就是全面发挥知识产权的战略、资产、信息等多种价值,实现知识产权的战略、经济、法律和社会功能,所以知识产权运用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产权运营在内。而知识产权运营,则主要指发挥知识产权的资产价值,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功能。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部署知识产权运营试点企业工作时,给出的知识产权运营的定义是:“知识产权运营指以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为直接目的的、促成知识产权流通和利用的商业活动行为。具体模式包括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专利标准化等,涵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经纪,以及基于特定专利运用目标的专利分析服务”。
我们可以将知识产权运营理解为:
知识产权运营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运营实现知识产权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许知识产权运营可能会带来社会、法律等其他意义,但不是知识产权运营应当主要考虑的。
知识产权运营的方式包括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专利标准化等,换言之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经纪是知识产权运营的重要环节和基础,知识产权运营并实现经济价值的关键在于让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产权流动起来、活跃起来、转化起来,归根到底就是用起来。
由于运营主体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也包括面向供需提供服务的中介与平台等,那么大家都在谈论着的知识产权运营,是不是在同一个语境(context)下讨论问题呢?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来自不同工作背景的知识产权工作者,各自理解的知识产权运营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笔者觉得,梳理一下不同的知识产权运营主体,对深化讨论知识产权运营理论与实践问题,乃至制定知识产权运营政策,都是必要的。
❷ 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提升了吗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募资总额超过42亿元。全国内布设10个国家容级版权交易中心。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720亿元,同比增长65%;商标、版权质押融资金额分别达369亿元、59.8亿元。专利保险金额99.85亿元,同比增长170.6%。
据申长雨介绍,重新组建以后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组织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负责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注册登记和行政裁决;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事宜,按照分工开展对外知识产权谈判。来源:经济参考报
❸ 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怎么样
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是2015-11-19注册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1号楼23层2301。
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302MA0020H301,企业法人北京亦庄国际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经营范围是:基金管理:非证券业务投资管理、咨询、股权投资管理(不得从事下列业务:1、发放贷款;2、公开交易证券类投资或金融衍生品交易;3、公开方式募集资金;4、对除被投资企业以外的企业提供担保。);投资、资产管理。(“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