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城镇籍子女可继承一事
我感觉是很正常得一件事情,因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子女都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现在农村家里的人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当孩子考上大学去城里工作,就有机会把自己的户口迁到城市去,但是自己父母的户口依旧还在村子里边。所以这时候就会出现村里边只有老人的户口,所以老人去世之后房屋就会空置。这个时候这个房屋不能够归别人使用,导致土地没有很好的利用,所以国家才会颁布城市户口的子女可以继承农村的宅基地,当父母去世之后,孩子继承了房屋的所有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将房屋变卖给他人。同样这条规定也是符合我国《财产法》。那么,国家颁布了这件事情都会有哪些受益者呢?
1、户口在城市的子女。
子女在城市,父母年迈去世以后,房产转到孩子名下,可以使土地资源不浪费,同时也符合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还会给子女的资产上增添不少财产,还会减轻子女的生活负担。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已分家单独生活的子女,能否对父母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继承
农户家庭中部分子女与父母分家另过;部分子女与父母共为一户且未新分宅基地。父母死亡时,已分家另过的子女不能主张对相应宅基地上房屋进行继承,但可对相应宅基地上房屋折算价值主张继承。也就是说,只能要钱,不能要房子。
但是,分家另过子女仍为本村村民且未取得宅基地的,可以主张相应宅基地上房屋权利。
3. 父母死亡后未成年子女对农村宅基地享有使用权吗
宅基地属于家庭,未成年孩子还是这个家庭的人,使用权是一家之主以家庭名义行使,随便脱离家庭论个人是违法的
4. 给子女后有权处理该房屋宅基地使用权吗
一、什么是农村宅基地?
答:宅基地作为与房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指专门用于建造房屋(住宅)为目的的那部分土地。也就是说,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不能居住的土地及准备建房屋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
根据我国农民的长期生活习惯,农村居民宅基地一般包括居住生活用地,如住房、厨房、牲畜房、仓库、农机房、厕所用地;四旁绿化用地,如房前屋后的竹林、林木、花圃用地;其他生活服务实施用地,如水井、地窖、沼气池用地等几部分。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宅基地就是一家一户的农民居住生活的庭院用地。农村居民宅基地的所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归集体所有,农民对宅基地依法只享有使用权,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群众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
二、什么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答: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居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宅基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虽然农村居民住房全归私人所有,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农民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因此,农村居民新建住宅应当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过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且不得转让、出租或抵押。
但如果国家建设需要征用土地,或者乡村的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需要改变土地用途,或村民宅基地的实际使用面积过大,远远超过当地规定的标准,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报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基本核算单位有权调剂或重新安排使用。但应对原有宅基地的建筑物和树木等给予合理赔偿,不得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