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业主实现共有物权有哪些形式
您好:
业主的专有物权
《物权法》第七十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权。
这个专有权部分主要是指住宅或经营用房的套内面积。所谓的套内面积是房产产权管理部门通过测量后登记在产产权档案中的建筑物实际有效面积,这个面积不包括分摊的公共面积。而设置在房产套内面积中的相关生活设施或经营设施也属于业主的专有物权。如室内卫生间、厨房、室内的上下水设施和供暖设施等、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位于套内面积的这些设施虽然物权属于业主专有,但与建筑物内其他业主相连、相通的设施的使用管理不属于专有物权。《物权法》第七十一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物权享有占有、使用、 和处分的权利。但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现在经常发生的是业主在入住前对建筑的装修往往是以牺牲建筑物安全和损害其他业主利益为代价的,根据本法规定,一旦发现其他业主的装修对建筑物的安全或其他业主利益造成损害,其他业主和业主委员会有权要求其停止损害行为,恢复原状或予以修复。如果对其他业主造成了损失,其他业主有权要求行为予以赔偿。
二、业主的共有物权
共有物权是指全部业主专有物权以外的建筑物其他部分的物权。主要有以下内容:
1、公用面积、如毗连的墙壁、公用的屋顶、楼上与楼下之间的楼板、楼梯通道面积等。
2、建筑区划内的公用道路及设施、绿地及绿地上植物。
3、区划内的公共场所。
4、区划内的停车场或停车位。
5、物业用房及设施
6、共用设施。如上下水管道、供暖管道、建筑物内的电力系统、通讯设施、视听线路等。
Ⅱ 物权法共同共有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很简单:1甲和丙合同效力待定,原因是无权处分,因为甲并非是房屋完全所有人
2丙可以取得房屋所有权,根据物权法,不动产可以适用善意取得,此处丙取得房屋的方式完全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
Ⅲ 怎样理解物权法相邻和共有
物权法对相邻关系原则的规定,揭示了相邻关系的本质特征。首先,相邻关内系是法定的。一是体现容在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避免妨害之注意义务;二是体现在不动产权利人在非使用邻地就不能对自己的不动产进行正常使用时,有权在对邻地损害最小的范围内使用邻地,邻地权利人不能阻拦。但是如果这种使用给被使用的邻地权利人造成了损害,则应进行赔偿。这就是“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要求。
共有是指多个权利主体对一物共同享有所有权。共有的主体称为共有人,客体称为共有财产或共有物。各共有人之间因财产共有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称为共有关系。
Ⅳ 物权法 共同共有的基础指的是什么
《物权法》第103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根据本条规定,共同共有的基础一般指的是具有家庭关系。
Ⅳ 物权法中专有权、共有权、共同管理权之间的关系
共同管理权是与建筑物的共同使用有关的权力。国家尚未有明确的定性。
其实质与核心是回成员答权 ,成员权是建筑物业主作为整栋建筑物所有人团体成员之一所享有的权利。
怎样管理,这是一个方式问题,这里就不细说了,比如业主大会啊、物业管理啊。
业主对于建筑物的专有部分有专有权。对共有部分有共有权,比如小区的绿地、街道等等。内容很多,没法全说明白。
Ⅵ 在物权法中,共同共有人与合伙的区别是
两者是包含关系:共同共有不一定是合伙,但合伙人(一般合伙而非有限合伙)对版合伙财产是共同共有。它权们的共同点是连带性。
共同共有往往在从所有权方面来讲的,表示一个所有权由多个人不分份额地享有。
合伙关系比共同共有要复杂些,“对合伙财产的共同共有”只是合伙关系中的一方面,合伙还包括合伙事务执行,损益分配,债务承担等内容。
Ⅶ 共用和公用的区别
一、使用对象不同。
1、共用需要指定的对象,如:这个房间你和小红共用。
2、公用一般是没有确定的使用对象的,如:这个卫生间是公用的。
二、使用范围不同。
1、共用范围较小,人数少,如:几个人共用一台电脑。
2、公用范围较大,社会全体成员都可以得到或分享,如:公共厕所、公用电话亭。
三、引证释义不同。
1、共用
谓为国所用而死。共,通“ 供 ”。
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二年》:“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
白话文:“死得不义气,这不是勇敢的表现。共同为国所用而死。”
2、公用
公共所用;共同享用。
现代巴金《探索集·世界语》:“世界语一定会成为全体人类公用的语言。”
Ⅷ 物权的共有与物权的一物一权原则是否有矛盾
是不矛盾的。
物权的共有是指对该物权的物权人有多少 ,这些人一起对物权享有的权利
而一物一权是指该物只有一个所有权 ,而非两个或者更多 ,这个是对物的权利的描述。
举一个例子,比如一辆汽车, 该汽车的所有全只有一个,而享有该物权的人可能有两个三个 甚至更多。
Ⅸ 物权法中共有部分是什么意思
1.共有:一个东西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人。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1)按份共有:双方按照份额共有,如甲出资 70 万,乙出资 30 万,二人共同买了一套房,房产证上写了二人的名字。二人对这套房子可以分份额,甲占 70%的份额,乙占 30%的份额,这就是典型的按份共有。
(2)共同共有:不分份额、不分彼此、不分你我的共有形式,典型的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有财产,夫妻之间所赚的钱大部分都是共同共有。比如甲和乙结婚后,甲告知乙把工资卡交上来,是可以的,因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二人赚的钱都是共有的,不分彼此、不分你我。
2.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比如甲出资 30 万,乙出资 70 万,共同买了一套房。乙想出售自己 70%的份额,在同等条件下,甲不买这 70%的份额时,乙才能卖给外人,这就是按份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出资数额、方式都是相同的)比照外人享有优先购买权,若外人出的条件更好,可以卖给外人。若甲和乙把房子租给了丙,丙是承租人,法律规定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比外人享有优先购买权,甲是按份共有人也享有优先购买权,此时同等条件下,
需要优先卖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