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国际强制实施原则

知识产权国际强制实施原则

发布时间:2021-08-05 22:44:08

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

我国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
(1)保护作者权益原则。保护作者权益既指著作财产权又指著作人身权,作者的辛勤创作是整个社会文学艺术和科学进步的源泉,加强对作者权益的保护,承认作者对其作品理应享有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正是为了保护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增加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
(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传播连接作品的创作和使用,传播虽不直接创作作品但仍需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对它的法律保护在复制技术发展使得侵权极为便利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著作权法第四章明确规定作品主要传播者的权利即是鼓励优秀作品传播原则的直接体现。
(3)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当今作品都是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虽然可以视为作者的人格标志和财产权利,但更是整个社会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任何人包括作者都不应对之绝对垄断,以免妨碍全社会文化、艺术和科学事业的整体进步。。
(4)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所有文明国家实施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目的。虽然著作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版权贸易的扩大,许多优秀作品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加强国际著作权的协调,在尊重各国国情的前提下尽力促使各国著作权保护水平基本一致就显得尤为重要。

⑵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规则

a.国民待遇原则
b. 最低保护原则
c. 独立性原则
d.优先权

⑶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

当前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有着其自身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勐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也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应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变革,全力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已成为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当前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有着其自身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趋于复杂;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导致涉及知识产权的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其结果是,知识产权的国际协调不断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摩擦有增无减。发达国家主要强调保护,发展中国家则积极倡导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应当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知识产权问题上的这种局面,必然要求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进行变革。

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的趋势为:知识产权保护呈现不断强化趋势;知识产权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呈扩大趋势;国际规则变革呈多元化趋势

当前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产权保护呈现不断强化趋势。由发达国家极力推动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知识产权最低保护标准的方式,规范各国知识产权立法,统一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要求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都必须将其原则和标准体现在各自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之中。发达国家为更大限度地保护其知识产权,采用外交和贸易的手段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敦促发展中国家修改国内相关法律,使之符合该协议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定,竭力推动和督促发展中国家按照协议的规定修改和调整其专利制度,力图通过双边、多边协议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承担的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义务给我国带来了严峻挑战。发达国家通过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等手段,利用其拥有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压缩我国在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中的创新和发展空间,给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安全形成了很大压力。

知识产权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强。发达国家为了发挥其在知识产权上的优势,强化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从而占据在国际分工中的主导权,因此致力于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化。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继续主导世界专利协调和制度安排的进程和方向,它们借助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平台,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改革、《专利法条约》生效和推进《实体专利法条约》制定等措施,不断推动专利国际化进程,旨在建立统一实体授权标准的一体化世界专利体系。

我国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较美日欧有较大差距。一体化世界专利体系一旦成为现实,将打破传统专利制度的地域性原则,对我国的现行法律、国家主权等构成现实的挑战。另外,在专利一体化的统一标准之下,我国申请人获取专利权的难度无疑将会增大,将极大地限制我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进而影响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呈现不断扩大趋势。随着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拥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等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以本国的资源优势作为牵制甚至对抗发达国家的筹码。将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民间文艺保护等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已经成为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中的一个趋势。

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基因资源,但相应的国内立法还很不完善,社会各界对其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这一变革趋势,为我国加强在相应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机遇。如果在国内不能及时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有效保护我国的优势资源,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不能充分反映我国的立场,将使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蒙受损失。

国际规则变革呈多元化趋势。发达国家从维护其根本利益出发,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调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凭借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强势,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大幅度提升保护水平,并不遗余力按照该目标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愿也更趋积极、主动,强烈主张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应当与其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主张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强调知识产权与发展的协调。这些利益冲突、矛盾以及国际协调的需要,催生和加快了呈多元化趋势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变革。由于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独特地位,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调整与变革过程中,我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变革中所表现出的多极化趋势,为我国争取发展空间、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充分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我国处于一个比较独特的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及早制订预案,妥善应对

在当前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中,我国处于一个比较独特的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密切关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变革趋势,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及早制订预案,妥善应对,趋利避害。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通过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效利用好国际国内的两种知识资源,从而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科发展、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在关系国家核心安全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推进重点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关键领域高技术研究,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高技术研究,努力形成一批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充分、合理地利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有关规定,在公共健康与药品制造等领域,利用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解决涉及公共健康等影响国家利益的问题。加速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护我国优势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防止我国优势资源丧失、流失。健全知识产权执法体系,确立经济、科技、贸易中知识产权导向政策,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有效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知识产权竞争能力。企业是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体,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质量和在国外的知识产权拥有量的提升、增强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知识产权竞争力,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帮助和推动企业提高其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的能力,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指导和帮助企业有效维护其海外的知识产权权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我国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权益中的积极作用。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要提升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努力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继续加强“适应国情,积极参与,有所作为,合作共赢”的原则,继续拓展知识产权领域对话、交流与合作,加强双边、多边以及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努力提升处理知识产权国际事务和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与调整中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变革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争取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环境。

⑷ 知识产权协定的基本原则

您好,《知识产权协定》还规定,成员方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一)国民待遇原则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一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于给本国国民的待遇,但《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及《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约》另有规定的可以例外。给予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传播媒体的国民待遇,仅适用于《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权利。某些司法和行政程序也可以成为国民待遇的例外。
鉴于世贸组织“成员”可以是主权国家的政府,也可以是单独关税区政府,《知识产权协定》专门对协定中有关“国民”一词做了注释。当世贸组织成员是一个单独关税区时,应被认为是指在那里有住所或有实际和有效的工业或商业营业所的人——自然人或法人。当世贸组织成员是主权国家政府时,“国民”应理解为“符合《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及《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约》所列明的保护标准项下的自然人和/或法人,是那些条约成员国和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国民”。因此,《知识产权协定》中的“国民”不仅可以适用于上述公约的成员国,而且一定适用于世贸组织的成员。这样,世贸组织中的单独关税区就可以在不加入上述四个只允许主权国家加入的国际公约的情况下,按照《知识产权协定》国民待遇原则解决其国民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问题。这对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的知识产权获得国际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一) 最惠国待遇原则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一成员提供给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的国民。但这个原则有许多例外,具体表现在:
1.来自有关司法协助或法律实施的国际协定的优惠等,但这种优惠并非专门针对知识产权保护,而是一般性的优惠。
2.来自《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的互惠性保护。
3.《知识产权协定》未规定的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传播媒体的权利。
4.《知识产权协定》生效前已经有的优惠等。
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还有一个总的例外,即这两个原则不适用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下订立的、有关取得或维持知识产权的多边协定中所规定的程序。
(三)权利用尽问题
所谓“权利用尽”是指某一产品所含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一旦出售了该产品,就对该产品此后在特定市场的流通失去(用尽)了权利,即他不能控制卖方是否在该市场上再出售该产品。
《知识产权协定》不允许成员国在解决彼此间发生的知识产权争端时,用该协定中的有关条款来处理知识产权权利用尽的问题。
(四)其他原则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行使应有助于促进技术革新、转让与传播,促进技术知识生产者与使用者互利,增进社会、经济福利和保持权利与义务平衡。
成员可以在制定或修订国内法律、法规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公众健康与营养,维护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等重要领域的公众利益,成员可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知识产权权利持有人滥用知识产权,或对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进行不合理的限制。
根据这两条原则,发展中国家成员可在自身的知识产权立法中或相关法律(如技术引进条例)中对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中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或在国际技术转让中采取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加以限制,以维护自身的经贸利益。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⑸ 什么是有关知识产权的财产法律适用原则

有关知识产权的财产法律适用原则是人们在对一般财产法律适用原则批判的基础上版,针对知识产权的权特性提出的替代法律原则,其适用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主要有知识产权的申请、权利的无效、权利的范围(包括内容与权利的限制)、权利的终止、权利的有效性和可转让性(包括商标是否必须与企业一起转让或与标志所具有的信誉一起转让)。对于知识产权财产法律适用原则。
现在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有关知识产权财产法律冲突都适用一个准据法,即请求保护国法(lex loci protectionis)。
二是认为这些问题都适用起源国法(the law of country of origin)。

⑹ 简述国际知识产权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国民待遇原则,最低保护标准原则,保护公共利益原则

⑺ 在中国有无必要实行知识产权国际耗尽原则

照目前中国的状况来看,个人认为不能实行知识产权权力国际用尽。我们的关税过高,国内生产商普遍缺乏诚信、法律执行不彻底的情况下,我们不敢相信国内货。不同国家生产条件、经济状况政策不一样,一样的商品价格各异。我们需要大量进口,平行进口。如果我们采用知识产权权利国际用尽的话,我们就享受不到代购的好处了。

⑻ 什么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公共利益原则该原则在相关法律文件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同学你好,我是你们的老师,网络和谷歌搜索结果的前100页我都已经看过了,现在仍在继续专,本次作业出属题难度适中,题量也不大,且是前几个星期课程的总结,希望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本门课程,以上的回答内容我已经记录,若出现程度较高的雷同,则本次作业以零分计,也请你引以为戒,我不希望再次看到我布置的作业出现在网络知道或者其他的地方上。
希望同学们能有更多新的思路完成作业。
另外,本周课程取消,请互相通知。

⑼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征求对《专利实施强制

专利强制实施许可,是指专利行政部门依法定条件和程序颁发的使用专利的许可。申请人获得这种许可后无需专利权人同意即可得以实施专利,并可以不支付专利使用费。强制许可的对象指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不包括外观设计。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种类包含以下几方面:
1.不实施的强制许可
据《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第五条,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3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4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专利法第四十八条第一项的规定,请求给予强制许可。
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的,为消除或者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专利法第四十八条第二项的规定,请求给予强制许可。
2. 为了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
据《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第六条,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专利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给予其指定的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强制许可。
第七条
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可以根据专利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请求给予制造取得专利权的药品并将其出口到下列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一)最不发达国家或者地区;(二)依照有关国际条约通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希望作为进口方的该组织的发达成员或者发展中成员。
3.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
据《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第八条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该专利权人可以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请求给予实施前一专利的强制许可。国家知识产权局给予实施前一专利的强制许可的,前一专利权人也可以请求给予实施后一专利的强制许可

⑽ TRIPS新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

您好,“TRIPS”的宗旨是期望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扭曲和障碍,促进对知识产权充分,有效的保护同时保证知识产权的执法措施与程序不至于变成合法的障碍。包含如下原则:
(一) 国民待遇原则
这是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首先提出的,在TRIPS协定中再次强调,各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成员法律必须给予其他成员的国民以本国或地区国民享有的同样待遇。如果是非成员的国民,在符合一定条件后也可享受国民待遇。如在著作权保护方面,某公民的作品只要在某成员国首先发表,就可在该成员国享受国民待遇。
(二) 最惠国待遇原则
该原则最早仅适用于国际有形商品贸易,后被TRIPS协定延伸到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其含义是:缔约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予某缔约方或非缔约方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缔约方。国民待遇原则解决的是本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平等保护问题,而最惠国待遇原则则是解决外国人彼此之间的平等保护问题,其共同点是禁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实行歧视或差别待遇。
(三) 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是是指各成员颁布实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普遍适用的终审司法判决和终局行政裁决,均应以该国文字颁布或以其他方式使各成员政府及权利持有人知悉。
(四) 独立保护原则
该原则是指某成员国民就同一智力成果在其他缔约国(或地区)所获得的法律保护是互相独立的。知识产权在某成员产生、被宣告无效或终止,并不必然导致该知识产权在其他成员也产生、被宣告无效或终止。
(五) 自动保护原则
这是仅适用于保护著作权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含义是作者在享有及行使该成员国民所享有的著作权时,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注册登记、交纳样本及作版权标记等手续均不能作为著作权产生的条件。
(六) 优先权原则
优先权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授予缔约国国民最重要的权利之一,TRIPS协定予以了肯定,解决了外国人在申请专利权、商标权方面因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其含义是指,在一个缔约成员提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或商标注册申请的申请人,又在规定期限内就同样的注册申请再向其他成员提出同样内容的申请的,可以享有申请日期优先的权利。即可以把向某成员第一次申请的日期,视为向其他成员实际申请的日期。享有优先权的期限限制视不同的工业产权而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为向某成员第一次申请之日起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6个月。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阅读全文

与知识产权国际强制实施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