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天鲲号自主知识产权

天鲲号自主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1-08-05 19:55:18

Ⅰ 造岛神器“天鲲号”,究竟是怎样完成填海造陆的

天鲲号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自主研发的一艘自航绞吸挖泥船。目前算得上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也是我国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一个突破

陆地在地球上大约占总面积的29%,为了扩大陆地的使用面积,很多沿海地区都会使用人工填海技术。

目前的人工填海方式主要是主要是将陆地上的泥土运输到海边进行填充巩固,从而达到扩大陆地的使用面积。人工填海难度虽然很大,但与“人工造岛”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人工岛

天鲲号自下水以来,在实战性检验中表现良好,是我国的国之重器。作为我国填海造陆的神器,从有钱也买不到技术,到如今技术的限制出口,中国的挖泥船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第一的突破。

天鲲号的成功完全说明了我国在创新方面并不是落后于人的,相信有这样的尽头。我国的可是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一个创新大国,不再受制于人。

Ⅱ 亚洲超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首次出港海试了

6月8日下午16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超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缓缓驶离位于江苏启东的船厂码头,经由长江口北角开往浙江花鸟山海域进行为期3天的海试。该船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等将在此次出航中首次接受真正海洋环境的考验。

2017年11月3日,“天鲲号”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历时7个月先后完成全船液压管系安装、船舶舾装涂装工作、构建分布全船电力系统等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完成船舶倾斜试验,为保障本次海试的成功奠定基础。

根据计划,“天鲲号”将于2018年6月11日结束此次海上试航,并于当天19时前返航至船厂码头。试航结束后,还将进行航行试验意见整改,并继续进行疏浚设备调试,为后期挖泥试验做准备。

来源:中国新闻网

Ⅲ 古有“精卫填海”,今有“天鲲号”造岛,造岛神器有多牛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29%,为了扩大陆地的使用面积,很多沿海地区都会使用人工填海技术。

主要是将陆地上的泥土运输到海边进行填充巩固,从而达到扩大陆地的使用面积。人工填海难度虽然很大,但与“人工造岛”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古时候有“精卫填海”,而如今就有“天鲲号”造岛!



总结

天鲲号作为我国填海造陆的神器,从有钱也买不到技术,到如今技术的限制出口,中国的挖泥船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第一的突破。

其实不难发现,中国挖泥船的发展与如今我国华为芯片面临的境遇极其相似,技术是买不来的,经验值只能依靠我们自己。

你们看现在,通过这么多年的自主研发,我们不也掌握了挖泥船的核心技术,也有自主的研发能力,这是一个传奇,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

Ⅳ “天鲲号”的诞生是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吗

从2011年起,由中交天津航道局牵头,联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等单位历时5年完成了“天鲲号”的研发,上海振华重工启东造船厂建造。

据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回忆,“天鲲号”的研发在工信部立项时,设定的绞刀功率为5000千瓦,当时仍有争议,认为“没必要那么大功率”。如今功率达到6600千瓦,一方面是技术上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建设的推进,也提出了更高需求。

3日下水之后,“天鲲号”将进入调试试验阶段,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Ⅳ 造岛神器“天鲲号”有多牛

该船监造组船体工程师孔凡震曾用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挖掘填满一座‘水立方’,只需要6天半。”

现役亚洲第一大绞吸挖泥船“天鲸号”在执行吹填作业时,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最远6000米外。

天鲲号模型

如此强大的能力,正是来自于科研设计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组建于1950年的708研究所正是其中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所共有职工近7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600余名,覆盖了20多个专业。

他们有多牛?或许从一个个例子之中可以管窥一二。目前正在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任务的“向阳红01号”、10月刚刚下水的千吨级海监船“中国海监1001”、 3000吨级出口护卫舰都是他们设计的。

我的国越来越历害了。

Ⅵ 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有多牛

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完成了首次试航。这次试航成功,标志“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了关键一步。

与以往挖泥船相比,“天鲲号”在技术上有许多创新之处。它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有了这个“大脑”,便可实时显示疏浚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等,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自动定位,开始挖泥作业。

为了适应各种恶劣海况,“天鲲号”重达1600吨的桥架配置了世界最大的波浪补偿系统,通过起升、收缩液压缸,可以降低波浪对绞刀桥架的影响,即便是在大风浪工况下施工也能确保安全。

“天鲲号”的先进之处不仅限于施工作业,在船体上层船员居住区域和主船体甲板之间,还安装了一套气动减震装置,能大幅减少和隔绝船舶施工期间的低频振动,保证船员居住生活舒适和设备运转的安全。

从整船进口,到国外设计国内建造,再到国内自主设计建造……“天鲲号”的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天鲲号”的成功坚定了我国重型疏浚设备国产化的信心。

来源:环球网

Ⅶ 造岛神器"天鲲号"有多牛

造岛神器"天鲲号"有多牛?一周即可填满一座水立方。

11月3日,被网友誉为“造岛神器”的亚洲最大铰吸挖泥船“天鲲号”将在江苏启东下水。

它完全是国内设计制造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设计者正是中船集团708所等国内单位。

其中,副总设计师丁勇,正是来自于708所。今年7月,他刚获评首批全国疏浚行业专家。

708所职工

2005年,他先后担任国内首艘3500立方米/时大型绞吸挖泥船“新海鳄”号的机械专业主任设计师、多艘3500立方米/时绞吸挖泥船的机械专业主任设计师或兼副总设计师的工作。

在大型耙吸挖泥船领域,他担任天津航道局13000立方米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旭号”机械专业联系人,担任中港11888立方米、南通港闸船厂12000立方米等大型耙吸挖泥船设计的副总设计师兼专业联系人。其中,“通旭号”荣获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

Ⅷ “天鲲号”是我国新一代造岛神器吗

重型挖泥船属于高技术含量、资金密集型国家重要基础装备。无论是世界最大人工深水港天津港的开挖,还是长江深水航道的疏浚,都离不开重型挖泥船的身影。全世界只有荷兰、比利时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自主设计、建造的核心技术,重型挖泥船也多作为国家战略装备统一管理。

天航局新近下水的“天鲲号”是“天鲸号”的姊妹船,在自主创新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是首艘国内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实现了该船型关键技术的突破。”船舶设计大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8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费龙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用自己的设备和技术疏浚航道、吹填造地的国家之一。来源:经济参考报

Ⅸ 天鲲号能让中国在南海通行无阻吗

近日,

又一款国之重器,

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

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

Ⅹ 造岛神器天鲲号作文

商务部禁止出口的造岛神器“天鲲号”通过“大考”,即将变身为真正的“地图编辑器”。据新华社消息,当日12时30分,经过近3个月的挖泥、挖岩试验,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投资建造的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顺利返航回到船厂,标志着“天鲲号”完成全部测试,正式具备投产能力。
“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其挖泥能力超过了同样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投资的现役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天鲸号”
试验期间,“天鲲号”的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和智能挖泥系统等施工关键设备性能均成功通过了实际施工的考验,各项测试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

阅读全文

与天鲲号自主知识产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