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采取哪些救济途径
如果物权来受到侵害,《物权法》自第三十二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本条是关于物权保护争讼程序的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物权人有权选择和解、调解、仲裁、诉讼途径救济。和解是当事人之间私了。调解是通过第三人调停解决纠纷。仲裁是当事人协议选择仲裁机构,由仲裁庭裁决解决争端。诉讼包括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物权保护的诉讼主要指提起民事诉讼。
② 财产损害赔偿判决适用法律条款有哪些
财产损害赔偿判决适用法律条款有:
1、《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2、《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3、《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法律问题的有关司法解释也可以作为法律规定直接在判决时予以引用。
(2)仲裁物权扩展阅读:
一、损害赔偿纠纷如何处理
(一)协商
协商是指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对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人、义务人以及具体赔偿方式所达成的协议。
(二)调解
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诉讼
诉讼是指自然人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二、损害赔偿纠纷诉状怎么写
原告: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
被告: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
诉讼请求:
1、要求被告赔偿原告(费用名称如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补偿金等)损失××元。
2、本案诉讼费由全部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
应写明侵害行为的事实和侵害后果的事实。若是人身伤害的,应写明受侵害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就医情况等,作过法医鉴定的也应写明结论。若是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应写明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
此致
甘肃省××人民法院
具状人(本人签名):
××年××月××日
③ “生效的判决、生效的仲裁裁决不包含给付判决和确认判决”请问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生效的法律文书包括三个类型,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及形成判决。根据《物权法专》第属28条规定,生效的法律文书不包含给付判决和确认判决。
第一,不能包含给付判决,因为生效的给付判决是请求权人胜诉的生效判决,请求权人的时限具有间接性,它依赖于义务人因请求权人的请求作为或不作为请求权人的内容才能实现,请求权人胜诉的判决虽然生效,但如果义务人尚未依照生效的判决去履行相应的义务,请求权的内容就还没有实现,也就没有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
第二,不能包含确认判决。确认判决是对已经发生的物权效果的变动确认,因此在逻辑关系上,应当先有物权变动效果的发生,后有生效确认判决,因此,生效的确认判决所发生的时间和物权变动所发生的时间在逻辑关系上不能是重合的,必须先有物权变动效果,后有生效确认判决。只有形成判决才属于在权利人胜诉的判决生效的时候产生形成力,发生权利变动效果的特点。
因此,属于《物权法》第28条规定的,在法律文书生效时,不动产不需要登记、动产不需要交付即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的生效法律文书仅限于生效的形成判决书、裁定书,不包括给付判决和确认判决。
④ 经翻建的抵押物其抵押权的效力是否及于抵押物生效的仲裁裁决书能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某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设定抵押的情况下,如果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仍未履行债务,抵押权人(债权人)就可以与抵押人(债务人或第三人)协商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抵押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抵押权人在通过起诉或仲裁来实现担保物权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 一般来说,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但是担保物权在性质上属于物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因此现行担保法司法解释规定,担保权人可以在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该“二年”应为担保物权的法定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债权人可以就主合同纠纷和抵押合同纠纷一起提起诉讼,但应遵守主债权诉讼时效的规定,此时以债务人和抵押人为共同被告。 3、抵押权人可以在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内单独就抵押权的实现提起诉讼,此时以抵押人为被告。 4、抵押权人提起诉讼应及时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抵押权人自抵押物被扣押之日起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 孳息用于支付收取孳息的费用、主债权利息、主债权,但抵押权人未将扣押抵押物的事实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孳息。5、抵押权人享有的只是将抵押物折价、拍卖、变卖以得价款并就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所得价款如无特别约定应按先后顺序偿还: 实现抵押权的费用、主债权利息、主债权。
⑤ 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导致物权变更的,该物权变动何时生效
现实问题
包某与裴某因一辆轿车所有权纠纷诉至法院,后经法院审理,判令内包某拥有容该轿车的所有权,判决生效后,包某并未办理变更登记,那么该轿车的物权何时归包某所有呢?
律师解答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因此,对包某来说,法院判决书生效之日即为其拥有该轿车物权之时。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二十八条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三十一条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⑥ 依据仲裁裁决房屋过户后腾房诉请案由是物权保护还是排除妨害
应该是申请强制执行,是物权保护也行
⑦ 物权法仲裁是哪个部门管
特权法第二十八条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仲裁是仲裁机构以及纠纷当事人的自愿协议以第三方的身份对所发生的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对各方均有拘束力的裁决的活动。仲裁是解决经济纠纷的有效方式,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其基本原则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独立原则、一裁终局原则。仲裁法规定的仲裁机构,主要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设置,主要是在省、自治区的市、县设立,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设立。仲裁法第1条 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4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5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第6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第10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⑧ 不动产物权争议可不可以仲裁
你好,民事纠纷如选择仲裁需双方都同意,不能单方决定要求仲裁。但法院诉讼案,一方可以依据相关的证据单方提出起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