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形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如何区分
有形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区别:
1、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对生产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方法和结果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利。
2、使用权,释义为不改变财产的本质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权利。通常由所有人行使,但也可依法律、政策或所有人之意愿而转移给他人。如我国国家财产的所有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授权,对其所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有使用权
从民法关于所有权的相关原理来看。完整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而使用权是实际利用的权利。所有权人与使用权人并非必然是同一主体,因为通过一定的契约,非所有权人也可获得使用权,比如房主可将房屋租给他人使用。因此,楼宇屋面的使用权经全体业主同意,可以让给开发商来使用。
(1)会计项目所有权使用权扩展阅读
有形资产产权是人们对实物形态的物品的使用权,而无形资产产权是人们对非实物形态的信息、知识等的处置权、拥有权。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存在过许多不同的产权制度,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创新激励效应。
由上面分析可知,在西方国家,产权经历了由原始公有产权向排他性公有产权继而向排他性私有产权的转变。在原始的公有产权制度下,任何财产、资产都是公共性质的,谁都可以占有和使用它们,因此,人们毫无创新动力可言。
㈡ 关于会计无形资产转让使用权的问题
无形资产的来累积摊销额,其自性质类同于固定资产的累积折旧额,属于资产类的贷方冲减科目,既然已经摊销了2万,那么在转让使用权之前,该科目贷方余额就已经有了2万。所以这笔分录中存在两个错误:
1、转让使用权不涉及累积摊销的调整;
2、更不应该在原有摊销额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
只有一种可能性会解释的通,那就是:通过这次无形资产转让,企业上判断该专利权的价值受到较大的影响——既然原独家使用的专利权现在两家共享,那么就相当于之前的累积摊销额需要翻番,直接结果就是专利权的账面净值骤然减少……大概编制这个分录的人就是这个意思。
但这种做法并不规范——如果真是上面这种可能性的判断,那也应该通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调整该专利权的价值,而不是通过累积摊销翻番的方法来做。
㈢ 所有权,使用权和控制权这三者的区别在哪,请会计或其他相关专业的人士回答,需要专业回答
所有权是指固定资产的所有人,使用权是指固定资产的所有人将固定资产出租专给他人或企业使属用,承租方拥有使用权。而控制权一般指的是股份公司的大股东对董事会拥有绝对控制,能够间接实现对公司的控制。也有解释,投资方拥有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㈣ 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在会计处理上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出售后者是出租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版资产减值准备
贷:权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损失
出租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累计折旧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㈤ 知识产权使用权和所有权在财会入账时的区别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
所以保护知识产权是使用权和所有权,都包括
㈥ 在财务处理上转让固定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有何不同
转让固定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有本质不同,转让固定资产使用权,该资产版属企业所有,转让所权有权后,该资产已不属企业所有。
在财务处理上,一个属其他业务收入范畴,一个属资产增减范畴。
转让固定资产使用权后,该资产应该继续计提折旧,收益做其他业务收入等相关处理。
转让固定资产所有权,应先按批复将该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再按
具体情况做相应的会计处理。
㈦ 出纳对企业现金有所有权、使用权还是什么权名称什么
出纳怎么可能拥有企业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呢?货币资金是企业的不是个人的。更不可能是出纳的。出纳的岗位是管理货币资金的,他可以根据审批好的票据支付给对方现今或支票,他有资金收付知情权,管理权。
㈧ 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相互分离带来了什么新的会计问题
明确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权限范围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