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苹果唯冠知识产权

苹果唯冠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0-12-18 19:52:56

❶ 唯冠的商标不是有杨荣山的签字吗,全球的总经理不是你吗,下面的分公司不是也是你的吗

楼主说得对,所以说一个人的心不纯正最后的结果还是不好的,
不管如何后来的唯冠倒闭了,官司刚完就宣布倒闭;
为何法院会判唯冠赢,因为这个不是杨荣山一个人的事情,当时因为他的债务是三十几个亿,主要是银行和房地产商与保险公司还有全世界的代理商,银行是哪里的(中国的呀)所以法官当时肯定判他赢这样的唯冠可以用这一笔钱来还债(银行)唯冠尚欠这8家银行4亿美元(而8家银行或只能按出资比例收回部分欠款)
当时唯冠方面的底线价位为4亿美元
最终,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达成和解,苹果公司需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和解费
苹果与唯冠达成和解 六千万美元并不算多,算是在中国市场交了一笔学费。

其实我也是一直在骂他们心黑去坑苹果公司,,后来这个唯冠倒闭了我还是骂了很一阵子,今天看到你的提问我才来说一说这个想法的,因为今天也是无意来看到的,以前很少来网络
(觉得苹果公司有钱所以出几千万美元就如九牛一毛)
如果在收购早期苹果暂缓发布iPad产品,给知识产权团队以充分时间完成中国的商标过户,很可能不必支出这笔6000万美元费用
当时,台湾唯冠及深圳唯冠的老板杨荣山同意并授权台湾唯冠公司的一个法律事务办公室人员与英国IPADL公司签订了将IPAD商标转让给英国IPADL公司的协议,协议中列明包括IPAD的内地商标权。
IPAD在苹果的提升下,早已红遍全球,其无形价值也是天文数字。
而唯冠公司却经营不善,已走进死胡同。当时,杨荣山提出两个他认为苹果侵权的地方
一是从IPAD商权分属台湾唯冠及深圳唯冠,内地商标权在深圳唯冠。而当时签字的是台湾唯冠的人,不是深圳唯冠的人,所以转让的商标权也就不包括内地商标权在内。
二苹果当时“欺诈”了唯冠。杨荣山认为苹果在英国注册成立了IPADL公司,并让IPADL公司出面收购IPAD商标,他认为这是“欺诈”!
上述行为,……:
一、台湾唯冠与深圳唯冠的实际控制人均是杨荣山,杨荣山如果是授权某人将IPAD商标进行转让,不管该人是哪个公司的人或是无业游民,这个转让行为应当认定有效。
二、苹果通过在英国注册公司并收购IPAD商标的行业,符合法律及商业道德。这就象域名交易一样,你可以卖给需要的人上百万,你也可能只卖几百上千块钱转给另一个投资人。
三、如果内地法院因杨荣山的上述举证而判定内地IPAD商标权不归属苹果公司,则间接证明杨荣山构成诈骗罪。为何?既然杨荣山认为自身无权将内地IPAD商标进行转让,但他却实际进行转让并收取的转让款,这就是诈骗罪。并且,由于他的欺诈及起诉行为,造成苹果公司赔偿N元及影响IPAD销售,及带来对苹果形象的负面影响........给苹果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则我认为苹果公司可以对杨荣山及其授权人提起诉讼,要求赔偿上述损失金额。
四、不管授权方名义是杨荣山个人或是台湾唯冠杨荣山,杨荣山如果现在坚持认为内地IPAD商标不归属转让范围,则其本人也一样涉及诈骗罪
苹果:购买设局巧妙,诉讼策略失误
苹果与唯冠双方在与本案相关的一系列事件中均体现了较好的统筹规划能力,都能够较好地系统分析对方的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恰如现代战争中的海陆空立体协同作战,可以大幅提高作战效率。
苹果方面有四大经验值得称道:一是隐名购标,为购买相关商标专门在英国成立特殊目的实体——IP公司,声称该公司使用的缩写正是“IPAD”,由此取得唯冠的信任,大幅节省了购买成本;二是多地起诉,在深圳与香港二地法院分别以不同案由起诉,虽不见得都能胜诉,但至少已尽到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大努力;三是釜底抽薪,不断以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为由申请撤销“IPAD”中国商标,从根本上化解“IPAD”中国商标在法律上可能造成的障碍;四是公关配合,利用良好的公共关系(例如媒体、学者言论),着力塑造自身的受害者形象,博取公众同情。
尽管使用了上述四大高招,但是苹果也未将中国大陆IPAD商标权收入囊中,苹果方面的不足之处非常明显,如果当时在与台北唯冠签署《商标转让协议书》时更为细心和谨慎一些,将深圳唯冠加入协议并签字盖章的话,很可能就不会产生后续这些纠纷了。
在诉讼策略上,苹果也缕缕出现低级错误。首先在方案选择上,苹果方面基于现有证据的诉讼方案选择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本案一审起诉主体应当增加台北唯冠为共同被告,且案由增加商标转让合同纠纷一项,虽然这样也不能保证一定胜诉,但至少增加了在诉讼中的回旋余地。其次在出庭准备上,本案二审出庭环节准备不充分,例如苹果方面代理律师未能提前归纳需要证人出庭演示的邮件,导致当审判长要求指明演示几十封邮件中的哪一些时一度茫然失措。
必然当时唯冠的巨额债款银行占大头,所以为了不让中国的银行太吃亏也就判唯冠赢了官司,虽然几千万美元难以抵债,但也比没有好呀!
和解是最合理的结果,苹果为自己当初的疏忽付出了6000万美元的代价,而唯冠方面在细节方面做足功夫,最终为自己赢得了6000万美元的赔偿,再次印证了那句古话:细节决定成败

❷ 唯冠为什么注册iPad商标

不是的,抄商标就是这4个字母“iPAD”,袭意思就是iPad(internet Personal Access Device)。中文意思就是:互联网个人访问设备。
那苹果生产的平板电脑就是需要这4个字母来缩写,原意思和唯冠{生显示器公司}对概念的设计
internet Personal Access Device(互联网个人访问设备)产品撞字了,只不过遗憾的是唯冠设计的(互联网个人访问设备)internet Personal Access Device最后没有上市,所以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唯冠有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其实就是唯冠设计的一体电脑,但是唯冠却很早就注册好这个概念设计的商标了,所以造就了这次6000万美金的官司!其实没有谁对谁错,知识产权本来就要明晰!在国外知识产权很重要。希望可以帮助你!

❸ 唯冠与苹果关于ipad商标侵权案,苹果一审败诉,唯冠要求禁售ipad,请谈谈你们的想法

说实话 我觉得这不抄是什么好事 其他的先不说 请注意 如果苹果公司应为这件事情而放弃在中国的工厂的话 给中国带来的回事将近百万人口的失业 别看这百万人口对于中国来说不算多 可是这件事情所引起的链锁反映是不可预计的 比如说其他国家对在中国投资的信心 以及怎么来安排这些将近百万人的工作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不过这些只是我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呵呵

❹ ipad商标侵权问题

指的是美国苹果公司(Apple Inc)与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iPad”商标权争夺案 。 漫画:iPad内地商标战
近日,回备受业界关答注的苹果状告唯冠索iPad商标权一案一审败诉,如果该判决生效,苹果在中国内地将丧失“iPad”的商标权。这意味着,一旦判决生效,苹果iPad在内地要么改名,要么支付给唯冠天价商标授权费。 2011年12月5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苹果一审败诉。2010年,苹果要求法院判“iPad”商标权归其所有,并向深圳唯冠索赔商标权属调查费、律师费所受损失400万元。该案在2010年4月19日受理,并于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开庭审理此案。然而经过一年多的诉讼,判决结果令苹果大失所望。前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4.56万元由苹果方承担。[1]

❺ 谈谈深圳唯冠公司和苹果公司纠纷案的法律看法,知识产权法的考试,,求解答

据公开的信息资料,苹果公司与唯冠公司关于商标转让协议的效力与商标权有效转移(即所谓的“过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双方法庭交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问题二:新旧商标法体系下商标流转制度的差异。

司法实践中,当商标转让的行政核准和公告程序未完成之前发生纠纷的,受让商标权的一方往往以转让协议为据,强调遵守协议的重要性;反之,转让商标权的一方却以商标转让未经核准即没有完成“过户”的事实状态为据,强调行政核准权的重要性,从而反过来否认商标权转让协议的效力。

那么,到底应当如何协调适用中国大陆地区的合同法制度与商标法转让规则就成为司法裁判权的一个重大任务。

笔者认为,要彻底厘清商标转让协议的效力与商标转让核准制度之间的关系,必须对新旧商标法体系下“转让协议”在商标流转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给予重新解读;对合同法制度与物权法制度的协调适用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大陆地区的商标立法体系以2001年12月1日为界,对商标转让法律关系的设立要件作出了重大修正。此前,我国的商标转让核准制度十分简单,只要求由受让人单方办理并提供转让申请表即可,而不要求提供任何“转让协议”。

在1983年3月10日国务院首次颁布的商标法《实施细则》中的流转制度,是申请转让注册商标的,每一宗商标转让应当交送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书一份,并交回原注册证。经商标局核准后,将原证加注发给受让人,并予公告。此后,国务院于1988年和1993年对该细则进行的两次修订中,均保留了转让人对原《商标注册证》的“交回”制度和商标局在原《商标注册证》中“加注”后发给受让人并公告的制度。但到1995年第三次修订细则时,取消了对原证的“交回”和“加注”制度,仅规定申请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向商标局交送《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书》一份。转让注册商标申请手续由受让人办理。经商标局核准后,发给受让人相应证明,并予以公告。

商标法在2001年10月27日修订时,在商标转让法律关系的设立要件方面有了重大的制度性变革,增加了“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的规定。可见,转让商标既要有转让协议,又要共同申请。

但是,由国务院颁布并在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的《商标法实施条例》却并未充分注意到这一立法上的重大变化,仍然原文“抄袭”了旧商标法在1995年第三次修订版中的规定,只是照旧法规定商标转让“由受让人办理”,而没有按照新商标法的要求设置“双方共同申请”并提交“转让协议”等核准要件。

在商标转让核准的实务中,国家商标局亦只注重《条例》这一小法而忽视了商标法本身的严格规定,使商标法在事实上被下位法架空。应该说,我国商标行政立法的上述严重疏漏是一项重大的制度性瑕疵。
可以假设:如果苹果公司受让iPad的商标是在旧商标法体系下,则苹果公司有权直接办理商标的行政核准和“过户”手续;问题是,苹果公司的受让行为发生在新商标法体系下,显然苹果公司与唯冠公司必须遵守“协议转让”和“共同申请”两项规则。

问题三:商标转让协议的效力是否受商标核准行政行为的制约。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转让方或受让方任何一方不履行申请过户义务的,则该如何确认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在合同法和物权法制度下完全可以解决。

商标权是一种财产性权利,类似于不动产。其流转制度应受物权法中的“所有权”制度和担保物权制度的规范。物权法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也就是说,转让方如持有“未过户”理由来否认商标转让协议本身效力之主张的,除非商标法律制度要求转让协议必须经登记、核准后才生效的方可成立。那么,大陆地区商标转让制度又是如何规定的呢?商标法关于商标转让制度的唯一一个条款就是该法第三十九条,即“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显然,商标法没有将转让协议的效力与登记、核准制度关联起来。也即,商标转让是否“过户”并不影响转让协议本身的法律效力。商标转让未经行政核准程序的,只是受让方暂时没有取得商标权,但不能就此反向否认商标转让协议的有效性和可履行性。事实上,合同法“解释一”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商标转让法律关系正是这种制度的一个典型代表。

笔者认为,在商标的有偿处分中,受让方有权要求另一方承担对转让合同的继续履行义务,并根据此类判决向商标主管机关直接申请过户。因此,在“未过户”且商标转让方持有商标注册证的情形下,司法机关完全有权用确权判决的方式对商标权属进行重新确认,并不受商标注册证所记载的权利状态的限制。此时,法院的司法确权判决效力必然高于商标注册证,其具有直接否决和剥夺注册人商标权的法律效力。

此外,国家商标局对法院的司法确权裁判负有协助执行义务,不得以商标权属确认权“专属”于商标主管机关为由而拒绝协助执行。事实上,商标主管机关只有正常的商标行政核准权,对涉及商标民商事权益纠纷并不享有确认权。
摘自《“iPad”商标案引发的规则之问》师安宁

❻ 从侵权责任法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苹果与唯冠公司对于ipad商标之争事件,最好专业一些的

侵权责任的承担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侵权行为存在
2、造成了损害后果
3、损害结内果与行为存在容因果关系(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侵权行为人存在过错(故意、重大过失,法律归定某些情况下比如重度危险作业,只要存在危险行为就推定为存在过错)

就苹果与唯冠商标争议,从侵权责任法的角度看:
1、苹果公司对ipad商标的使用是不是侵权行为?前提就是看,这种使用是不是符合法,苹果是不是对广发商标拥有合法的权益,依商标法规定,商标权以注册在先为保护原则,所以谁先合法注册了商标,谁就拥有在法律上的权益
2、苹果公司对ipad商标的使用是不是造成了后果,在知识产权侵害后果的计算中,常常是拿侵权方的获利作为标准的,显然不合法使用ipad商标是造成损害后果的;
3、4、类推;

❼ 淘宝Apple Logo - class 9 知识产权侵权

违规行为: 不当使抄用他人权利计分类型: 一般违规 扣分记录: 2 删除违规产品属于一般的违规 累积扣12分屏弊限制发布一周左右 不当使用他人权利,是指用户发生以下行为,每次扣两分:
(一) 卖家在所发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店铺名、域名等中不当使用他人商标权、著作权等权利的;
(二)卖家出售商品涉嫌不当使用他人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权利的;
(三) 卖家所发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其他信息造成消费者混淆、误认或造成不正当竞争的。

同一权利人在三天内对同一卖家的投诉视为一次投诉。

❽ 唯冠IPAD商标是否经过了3年未用

他只要提供使用证据就可以啦,撤销别人的商标也要看具体情况,网络下凯东知识产权,里面有介绍的。

❾ 苹果IPAD在中国大陆的侵权时怎么回事

在苹果的“果粉”眼里,iPad就是苹果的产品,怎么商标一下子又变成别人的了?声称商标所有权人的唯冠在这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商标法遵循的原理基本都是“注册在先”,即谁先注册了这一商标,谁就拥有这一商标的权利,这也才有了“中国百年老店的商标被国外知识产权机构抢注”的事件。但为弥补“注册在先”原则可能在实务中产生的纰漏,商标法还规定“使用在先”的原则,即使用在先的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对抗注册在先的商标权利人。

在苹果与唯冠的案件中,苹果2010年在市场上推出iPad产品之前,并没有使用过iPad这一标识,所以不存在“使用在先”的情况。

从“注册在先”来看,成立于1995年的深圳唯冠公司在2001年取得了“iPad”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唯冠的主营业务是显示器等。此后,2001年到2004年,深圳唯冠的母公司台湾唯冠分别在欧盟、韩国、墨西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共计获得8个“iPad”相关注册商标专用权。

但苹果方面不想对iPad名字有所更改,于是一家英文名称为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imited(缩写:iPadL,以下简写为IP)的公司于2009年8月11日在英国伦敦注册成立。

2009年12月23日,IP公司与台湾唯冠公司签署协议。协议第1条约定:台湾唯冠以35000英镑对价向IP公司转让包括涉案商标在内的共10个商标;协议第2条约定:IP公司在其收到台湾唯冠正当授权的董事代表签署的本协议和各国转让协议正本后7日内,按照台湾唯冠的指示支付对价。

同日,台湾唯冠与IP公司签订《中国商标转让协议》,约定台湾唯冠以1英镑的对价将涉案商标转让给IP公司,该份协议的签署人为麦世宏和IP公司董事HAYDN WOOD。

此后,2010年4月7日,IP公司与苹果公司签署协议,转让所有其取得的“iPad”商标相关权益。同时,苹果公司和IP公司向中国商标局申请大陆iPad商标的转让过户,被中国商标局驳回。

然而,就在按照中国法律iPad商标权属并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苹果公司在其生产的平板电脑产品上使用“iPad”商标,并向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市场销售了上述商品。

而此时的唯冠,由于债务问题纠缠被外界认为要进入破产边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唯冠的最大客户美国宝丽来破产,造成应收货款未收回,加上美国对多家液晶屏生产企业提起反垄断诉讼引发的巨额赔偿,唯冠陷入债务危机。

根据唯冠公告,彼时的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另对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2009年底,以8大银行为代表组成的债权人会议最终决定对唯冠进行债务重组,和君创业公司临危受命,担任了唯冠科技的债务重组顾问。

然而,和君创业发现唯冠科技几乎没什么值钱的资产,仅有iPad商标最有价值。据公开报道,2010年10月开始,和君创业总裁李肃推动唯冠的8家债权银行联合起来向苹果公司索偿100亿元人民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4月,深圳唯冠获悉苹果公司销售标有“iPad”商标的平板电脑的消息后,向苹果公司提出深圳唯冠为涉案商标的真正权利人,并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但是,苹果公司没有理睬唯冠的要求,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印有iPad商标的产品, 2010年6月,苹果公司、IP公司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苹果公司依法取得了涉案商标的专用权,要求确认其为涉案商标专用权人,并以此为由申请查封保全了涉案商标。

2011年底,一审判决苹果败诉。苹果不服,向广东高院提起上诉,案件目前还在审理过程中

❿ 苹果跟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深圳唯来冠,一个破产公自司,假如打赢官司没用能力推出自己的IPAD,得到些赔偿算是小赢家吧;
苹果绝对的输家,先把是否侵权放在一边,光在大陆的宣传推广费用也用了不少吧?官司输了以后更改名称又是一笔费用,再加上从肚子里吐出来赔偿和各地罚款,真够苹果喝一壶的了。并且侵权这个帽子永远盖在他的头上了,不管他认还是不认。
最终的赢家莫过于深圳唯冠的几家债权人——唯冠8家债权银行,本来深圳唯冠欠的钱没打算要回来已经进行清算程序了,谁知道在深圳唯冠的账目里竟然还有个商标权,又竟然发现一个大款在用这个商标,又竟然发现深圳唯冠和这个大款有争议,……最终发现自己放出去的钱可以从这个大款口里挤出来。

阅读全文

与苹果唯冠知识产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