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钱钟书的学术著作有
主要著作有:
1937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论文)
1941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出版)
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出版)
1947 《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初版)
1958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出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79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初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出版);《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9月第1版)
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 《槐聚诗存》(三联书店3月出版)
1996 《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出版)
钱钟书 ,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主要经历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曾用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故而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兼讲座教授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两岸三地之作家如陶杰、宋淇,行文之时,亦多交许赞之。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
(注:“钱锺书”的“锺”字简化后本作“钟”,故本应称“钱钟书”,但锺,是“集聚”的意思,由此引申出“感情专注”之义,如“锺情”,“锺爱”等。钱锺书周岁抓周时,一手抓住了书,父母认为孩子爱书,便取名“锺书”,意思是“锺爱读书”。锺字简化后与钟(古代打击乐器)意义混淆,根据钱老生前意愿,故作“钱锺书”。)
钱锺书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文学士(B.litt)学位。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1945年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妻子杨绛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B. 钱钟书有哪些著作
【钱锺书主要著作年表】
1937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专《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属论文)
1941 《写在人生边上》(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出版)
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出版)
1947 《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初版)
1958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出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79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初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出版);《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9月第1版)
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 《槐聚诗存》(三联书店3月出版)
1996 《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出版)
C. 哪部作品是钱钟书早年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著作
《谈艺录》出版于1948年,是钱钟书早年最有影响的文艺批评著作。后来,经过回修订,共收论文答200多篇。采用传统诗话的札记形式。内容包括对历代文学及作家的评论,还有对文学原理的探讨。钱钟书成功地运用中外系统的理论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阐发和校验。克服传统诗话的弊病,构建了独特而完备的理论体系。被夏志清评价为“中国诗话的里程碑”。他以渊博的才学和独到的眼光,提出了许多超出前人的创见,在对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方面,开一代风气之先。
D. 钱钟书,字( ),学者,作家,著有小说( )和血术著作( )、( )等
字默存
小说围城
学术著作 《管锥篇》、《谈艺录》
E. 钱钟书的学术著作是什么
《管锥编》。
《管锥编》是钱钟书先生生前的一部笔记体的巨著。本书堪称“国学大典”,是钱钟书先生灌注大量心血而成的学术著作,是其主要学术代表作之一。
书名来自钱锺书的笔名。钱锺书曾用笔名“中书君”。而唐韩愈曾经以“中书君”指代“笔”,在韩愈所著《毛颍传》、《新五代史·史弘肇传》中,“管城子”、“毛锥子”也用来指代“笔”。所以书名就是钱锺书笔记汇编的意思。
《管锥编》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写成的,其中对于二十世纪的政治状况只字未提,这里也许有远离事端或者说明哲保身的动机,然而“文化大革命”对文化传统的破坏一定是他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他常常把古代中国的诗歌散文小说与古代西方的文学作品相并列,这就是要表示中国的文学传统与任何其他国家的文学传统一样丰富一样有价值,而不是什么封建毒草。当然他从来没有直接明言,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将之看成一种可能性。
《管锥编》是钱钟书先生于1960至1970年代写作的古文笔记体著作。全书约一百三十万字,论述范围由先秦迄于唐前,用文言文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此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
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管锥编》1979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一套四册。后钱钟书又出了一套《管锥编增订》增加改正原来的内容,共五册,均为中文繁体版本。200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又发行了一套四册的版本。
F. 钱钟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
钱钟书,生于1910年,卒于1998年,,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版用笔名中书君。权江苏无锡人。自幼饱读诗书,受到传统经史文化的教育。
钱钟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主要包括《谈艺录》、《管锥编》和《宋诗选注》。
《谈艺录》在沟通中西文化、旁征博引的基础上,包括着对中西文坛上貌异实同的诗歌内容的精微辨析、比较和阐发。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丰富而详尽的中西比较诗论,而且还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主要诗人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雅俗共赏、格调超拔的宋诗选本。文史批评巨著《管锥编》,针对《毛诗正义》等10部古籍做了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研究,自从问世之后,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除此以外,钱钟书还出版了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鬼、兽》。长篇小说《围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比喻,获得了广泛声誉。这部小说不但有多种外文译本,并且被改编成电视剧,引起了轰动。
G.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思念钱钟书的著作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抄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H. 钱钟书的著作有哪些好看的
比如《围城》,我就看过,你可以看看,经典作品。
I. 钱钟书书信案
答:(1)发表权不仅包括决定是否公开的权利,还包括决定何时、何地、由何人以回何种方式公开的权利。答
(2)侵害发表权的方式不仅包括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还包括以未被作者意愿的方式发表作品。
(3)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发表权的转移,作品原件所有人,如作者信件的收信人、艺术品原件的买受人等,擅自决定将作品发表,都会侵犯作者的发表权。
本案中,大连出版社擅自将钱钟书、杨绛的书信、手迹发表。也许经过了这些信件、手迹收藏者的同意。但不管其来源于何处,只要未经作者同意均构成对发表权的侵害。
J. 著作权保护期限
著作权复保护期: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制,人身权中除发表权外,其余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发表权(人身权)和财产权,作者为自然人的,保护期为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作者为法人的(以及电影和类电作品、摄影作品),保护期为发表之日起50年(截止第50年的12月31日,并非时点对时点),自创作完成超过50年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
本处的限制,应是出于鼓励作品发表,将优秀智慧成果传播,促进文化的进步。长期不发表的作品,无法实现作品的价值。对于保护期限的规定,我国《著作权法》与我国参加的版权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公约第七条)思想基本一致,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了细化。
在作者死亡后,其作品之财产权作为遗产,可以由继承人继承或者受遗赠人享有;作者之人身权,由于作者已经离世,无法再继续享有作为自然人而具有的人身权,但作品流传的过程中,又不得损害作者声誉,此时其应享有的人身权利则由其继承人等继续保护。如钱钟书书信拍卖侵害著作权案[(2014)高民终字第1152号],该案中作为书信作者的钱钟书已经去世,诉讼案件是由其法定继承人发起并最终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