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学方法属不属于著作权
教学方法是属于著作权的。
一、必须认识到著作权的范围很广。
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
不管是否声明,几乎所有私人及原创的作品都申请了著作权并受其保护。
在网上公开传播的东西也并不意味着不受著作权保护。即使是通过Email传送的东西也不是说你就一定可以自由使用。
因此,当我们想使用的作品,不知道其是否具有著作权时,我们必须假定其具有著作权。
二、如果我们制作课件纯粹以教学为目的,一般不会侵犯著作权。
三、即使是在教学中使用,我们也可能侵权。
著作权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因而,当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而影响到著作权人的利益时,肯定就造成了侵权,为了达到“合理使用”而不造成侵权,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具体情况。
结合美国“教室准则”以及香港、台湾的“非牟利教育机构影印印刷作品指引”,教学中的合理使用(指免费使用版权作品)需要考虑下列情况:
1、出于非赢利性的教学目的。
2、仅在最急需时使用。
3、按要求标注原作品的作者、作品名称、出版时间等信息。
4、使用通过网络发布的新闻。
4、如果将课件发布就必须征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即使是网上自由传播也是如此。
5、一定是“少量复制”,著作权法只给予我们少量复制的权利。
少量复制,也就是我们只能使用片段,而不能是整个章节;不能影响原作品的权益(主是要经济利益);不能用复制品来代替各教材、教辅材料等。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你提供了相应的副本,所以你的学生不必花钱买作品(或一些原始素材)。具体要求各地并不相同,就美、港、台的规则来看,美国的限制最紧,而香港与台湾限制较宽松。
B. 学习著作权法需要读的书籍
入门:推荐司考里的教材《老钟讲知产》 这本书言简幽默 案例丰富 实用性强
提高:推荐高教版的《知识产权法》刘春田教授编著 这本书很系统 理论加深
C. 、某位学者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英文本)》是否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
不适用于著复作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制国著作权法(2001修正)
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故即使译成英文也不受保护,就像外国法典译成中文也不受保护。因为其客体是法律,本身就不被著作保护
D. 简述我国著作权法中为教学与科研目的合理使用的条件
34.合理使用复的条件。制
答:第一,使用的作品已经发表,未发表的作品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
第二,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者为了教学、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
第三,使用他人作品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并且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E. 了解 学过 知道关于著作权 版权等法律的朋友帮个忙~~
你的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必须要经著作权人同意并支付一定报酬才能使用。原因如下:
首先,因为内容一模一样,即使你改变了表现形式再出售,仍属于侵犯他人著作财产权的复制权。
其次,虽然你指明了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不属于五项法定许可使用范围,所以,肯定是要经对方同意才能使用。
再次,虽然你指明了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不属于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合理使用的范围,因为你用作商业目的了,所以肯定要支付一定报酬后方可使用。
如果该著作权人已经死亡,其发表权和财产权仍有50年的保护期,保护期截止到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在此期间,他的继承人可以向你进行侵权诉讼。
附:(1)合理使用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2条
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
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
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
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纪录影片中
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
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
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
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
像;
(十一)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以上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
利的限制。
(2) 权利的保护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
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是合作
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F. 著作权和版权有什么区别
“著作权”与“版权”这两个术语从词源来看存在很大差别。 “版权”是英美法系的概念。从其英文原词可以看出,版权的最初意思就是“复制权”,是为了阻止他人未经许可复制作品、损害作者经济利益而由法律创设的权利。英美法系国家从未将版权看成所谓的“天赋人权”或“自然权利”,而是将它视作鼓励、刺激创作作品的公共政策的产物。与此相适应,版权的侧重点也在于保护作者的经济权利。作品长期以来被单纯视为作者财产,而与作者的精神、人格关系不大。因此,版权可以像其他有形财产那样自由转让。同时,雇员在受雇期间为了完成雇主交付的任务而创作的作品,也被视为是雇主而非雇员的财产,其版权由雇主享有。有的英美法系国家甚至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视雇主为作者。 “著作权法”是大陆法系的概念,其原意为“作者权”。与英美法系的版权法相比,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将作品更多的视为作者人格的延伸和精神的反映,并非普通的财产。因此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更为注重保护作者的人身权利。对著作权的转让施加较多限制,对人身权利则一般不允许转让和放弃。有的大陆法系国家甚至不允许著作权转让。同理,对于雇员为了完成雇主交付的工作任务而完成的作品,一般情况下雇员仍然能够原始取得著作权,雇主只能通过合同受让或者被许可使用其中的著作财产权。 但是,随着两大法系的主要国家均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以及两大法系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和,“著作权”和“版权”在概念上差别也在缩小。……不过,版权制度与著作权制度的诧异毕竟没有消失。
G. 求著作权法的学习提纲,急急急。。。
第一章 总则
一、著作权保护范围(一)
(一)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均享有著作权。
(二)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
1、依条约(互相签订的条约或共同参加的条约):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依照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条约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保护范围(二)
2、依出版:
(1)首次在中国出版: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2)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成员国出版: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或者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作品的形式(一)
一、依照内容划分:
文学艺术作品:
自然科学作品
社会科学作品
工程技术作品
作品的形式(二)
依照作品的表达方式可分: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公序良俗原则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不受保护的作品
1、公权力文书: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民间艺术作品的保护另行规定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一、性质:非营利
二、职能:
1、作者授权
2、独立参加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1、发表权
2、署名权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权的内容
一、人身权
1、发表权
2、署名权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权的归属
一、归属的原则
1、作者
2、本法的另有规定除外
作者判定
1、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2、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3、若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
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1、部分职务作品(第16条第二款之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1)主要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2、依照委托合同约定享有著作权的委托人。
3、依照继承取得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各类作品的权属规定
电影作品的权属
1、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
2、编剧、导演、作曲、作词等作者享有署名权;
3、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其作者有权单独行使著作权。
职务作品
定义:公民为完成法人、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创作的作品为职务作品。
一般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例外规定:1、产品设计图、工程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主要依靠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体现单位意志,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2、法律、行政法规或合同约定由单位行使著作权的职务作品。
美术作品
著作权不随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
作品展览权所原件所有权转移。
委托创作的作品
委托人与受托人可以约定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由受托人享有。
权利的保护期
一、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是限制。
二、发表权与财产权:
1、公民的作品,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作品,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自作品完成后50年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3、电影作品、摄影作品,保护期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完成后50年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著作权的限制
一、合理使用的限制(注明作者,不付报酬):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不可避免地再现或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文章,但作者声明不得刊登、播放的除外;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得刊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翻译或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但不得出版发行;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10、对设置或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的;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著作权的限制
合理使用的限制:
1、个人使用:
2、适当引用
3、媒体的转播或转登
4、新闻报道
5、公开讲演
6、教学与科研
7、公务行为
8、五馆复制
9、室外作品
10、免费表演
11、国内汉语言作品改编成少数民族语言在国内出版、
12、盲文出版
著作权的限制
强制许可:
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得使用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邻接权
请接纳,谢谢合作
H. 我国著作权法中为教学与科研目的合理使用的条件
按相关法律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I.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体有__________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C.独创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