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定担保物权和意定担保物权区别
法定担保物权是依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产生的,意定担保物权是由当事人达成合意自行设立的
⑵ 动产不交付仅达成合意,物权能转移吗我国物权变动模式不是例外采用债权意思主义吗
应该不能
⑶ 关于物权对抗,以合意设立的物权,在合意的双方之间,被邀请者为优。被邀请者为优指的是在物权对抗之中可
物权在实现上是有有限顺序的
两句话
第一句:以占有为内容的物权优先于不是占有的内容
第二句:登记在先的优先于登记在后的
⑷ 无法定物权的时候,当事人可约定创设具有物权性质的合意。如何在物权法定下,合意物权性质可以举例子么
不是现在物权法定,就意味着以前无权可以约定,以前是债权物权不分,现在物回权分答离出来而已。这是回答的你标题的问题。
这是你正文中的问题,你所指的是情况,在善意取得制度没有出现之前,其实就是有效的,只不过在善意取得出现后,认为合同效力待定,在去年生效的买卖合同解释中,归回合同都有效。在法学人看来,只是正确观点的回归。
⑸ 合同的概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注1、上述是关于合同的传统界定,所关注的是合同的行为侧面,现代的学说则倾向于从过程的侧面把握合同,认为合同是一种从合同缔结前的阶段到履行完毕后的一个连续的过程。
注2、《合同法》中第43条关于合同缔结过程中的保密义务规定和第42条的缔结过失责任规定以及第92条关于合同终了后的义务规定等等如果借助合同过程论则可以获得较好的说明。
1.3《法国民法典》第1101条规定:
合同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某物、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这是大陆法系关于合同的经典定义。
1.4《德国民法典》第305条规定:
以法律行为发生债的关系或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者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必须有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合同。
1.5美国《法律重述:合同》(第2版):
合同是一个允诺或一系列允诺,违反该允诺将由法律给予救济;履行该允诺是法律所确认的义务。 学理上合同有广义、狭义、最狭义之分。
2.1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如民法上的民事合同、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国际法上的国际合同等。
2.2狭义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
作为狭义概念的民事合同包括财产合同和身份合同。
上述财产合同又包括债权合同(即下述的“最狭义合同”)、物权合同、准物权合同。
上述身份合同又包括“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第2款)。
2.3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则所规定的15种有名合同全部是债权合同。这15种有名合同分别是:
(1)买卖合同;(2)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3)赠与合同;(4)借款合同;(5)租赁合同;(6)融资租赁合同;(7)承揽合同;(8)建设工程合同;(9)运输合同;(10)技术合同;(11)保管合同;(12)仓储合同;(13)委托合同;(14)行纪合同;(15)居间合同。 制定《合同法》之时,中国的《物权法》尚未制定,故物权合同、准物权合同当时仅停留在学术探讨阶段。
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留置合同、探矿权合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承包合同等物权性质的合同在没有特别法规范的情况下仍然适用合同法总则或类推适用合同法相关分则。 3.1合同是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3.2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
3.3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双方的意思都表示一致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简单地说,就是你情我愿,然后我们把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固定下来,说明白,说清楚,那么我们达成一致的这个事项就是协议,在法律上就叫合同。
一般来说,生效的合同和协议法律效力就是相同的.除非没有生效或因为一些条件而失效。比如:合同或协议的一方是个7岁的小孩,这样的合同就没有效力。
需要公证的合同或协议只是把合同或协议的效力固定并强化,如果法律没有要求,合同,协议的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是不需要特别的公证的。 合同或协议一般两份就够了。合同当事人各持一份,如有第三份,很可能是给见证人或第三人,这个作用也是为了强化合同或协议的效力,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合同或协议一般只是名称,叫法的不同.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风俗,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合同或协议的名称,内容,形式,都是有效的。 5.1不是所有的合同或其内容都经由合意。
如,附随义务作为合同的内容即未经当事人约定。
再如,事实劳动关系的内容也未经当事人合意。
再如,合同只要就其最低限度的内容达成合意即可,其他内容可以根据合同法第61、62、63条等等规定确定。
5.2不是所有合意都能作为合同。
如,情人间约定的约定,朋友之间一起吃饭的约定等等。
因此,“合同”=“合意”只是一个粗略的界定,并没有全面准确揭示合同概念的内涵。 合同曾有契约与合同之分。契约是双方当事人基于相互对立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契约。合同是双方或者三方以上当事人基于方向并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如合伙合同。我国现行法律不再作这样的区分,把二者统称为合同。
⑹ 合意为什么是物权行为
1、要看什么合意了,并非合意都是物权行为
2、只有关于物权变动的合意才构成物内权行为
3、你要看容物权行为的定义——直接导致物权变动效果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物权行为是一个双方法律行为,所以需要意思合致,即合意
4、具有物权变动的合意,仅仅代表物权行为成立,但不一定生效。如果像在日本那样采用物权意思主义的国家,(有争议),具有物权变动的合意,原则上物权行为就生效并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但如果在德国那样采用物权形式主义的国家,具有物权变动的合意后,不动产还需要登记,动产还需要交付作为生效条件。
5、有句名言,交付是一个真正的契约,实际上就是说的在移转动产占有的过程中,本身包含着变动物权的合意。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交付包含了物权行为和占有移转的事实两者,而第4点的交付,则是从狭义地角度,只包含了占有移转的事实。登记其实也可作同样的解释。
⑺ 质押和留置的区别
质押权和留置权都属于担保物权,两者区别如下:
1.质押权属于意定担内保物权,基本当事人的合意容而产生。留置权为法定担保物权,在符合了法定的构成要件后自动产生。
2.质押权的标的包括财产性的权利和动产,而留置权的标的仅能为动产。
3. 占有的条件不同。两者都移转标的物的占有。但在质押关系中担保物权成立时才移转标的物的占有,不要求标的物与所担保的债权具有法律上的牵连关系。而留置关系中,因债权的存在,在留置权成立前,留置权人既因合法的债权关系而取得对标的物的占有,且要求留置物与债权存在牵连关系。
4.两者权利的实现不同。质押权在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时,就可以当然行使;而留置权则在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时,还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程序,才可实现。
5.消灭不同。质押权不因债务人另行提供担保而消灭;而留置权则在债务人另行提供担保时消灭。
⑻ 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经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时间到底是达成合意时还是交付时啊,
合同生效时间以双方达成合意作为标准,无论是否交付,什么时候交付,只要达成合意,合回同就发答生法律效力。交付并不是合同生效的必要要件。并不是说我不交付,合同就不生效,也不能说我的东西早就由你占有了,合同就从你占有时起算,出题者在刻意的混淆概念,他把合同生效的时间和物权变更的时间偷换了概念给你出题。。这是个坑啊。。早年我也迷茫过。。后来一想。。被绕进去了。。
法律依据:
《合同法》
第二十五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条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物权法》
第二十五条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⑼ 不动产物权的变动通常以什么公示方法A合意B交付C占有
公示方式,对不动产来说,应以登记为主要方式,但本题没此选项,而根据司法解释,则C“占有”为优先的顺序。
如果是多选题,那么本题中可以选A、 B、C。
⑽ 特定物所有权转移
《物权法》
第二十三条【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生效时间内】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容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动产物权受让人先行占有】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二十六条【动产物权指示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第二十七条【动产物权占有改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一般来讲,物权转移交付时生效,但有三种特殊情况:
(1)若受让人已经占有动产,只需双方合意。即合同生效时,物权转移。
(2)若动产为第三人占有,原权利人对第三人有返还请求权,则原权利人只需转让该请求权给受让人,物权即转移。
(3)转移物权时,双方约定物权转让给受让人,但由原权利人继续占有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