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事实上的作者不一定享有著作权

事实上的作者不一定享有著作权

发布时间:2020-12-15 18:27:31

『壹』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2006—2007学年第 1学期

1.C?
2.D损失加合理费用
3.A展览权随原件转移
4.C
5.C作者声明优先
6.A貌似没有惩罚性
7.B
8.B人身权不得继回承答
9.C
10.B版式设计权10年保护
11.C
12.D
13.B我国仅视觉,外国有味觉等
14.D
15.A

『贰』 简述版权著作权,作者权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作者与著作权人的概念与区别
目前,很多人存在误解,总是认为作者就是著作权人。在著作权保护过程中,往往因为搞不清谁是作者,谁是著作权人而功亏一篑。所以,有必要对作者和著作权人这两个相似的概念进行区分。
一、作者与著作权人的基本概念
作者,即创作作品的人。著作权人,即享有著作权的人。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很清楚,该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作者未必享有。规定应该作者享有的权利,著作权人未必享有。这是在著作权保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 一般情况下,作者是创作作品的人,也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作者与著作权人是重合的。
二、相关法规
《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说明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可以依双方的约定由委托人享有。此时,受托人只是事实上的作者,而不是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也就是说,在存在委托协议的情况下,作者不一定是著作权人。
在现实生活中,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经常发生。如委托他人写回忆录,作品反映了委托人的思想、经历与生活,委托人提供的特定素材。委托人认为著作权当然属于自己所有,而受托人则认为自己参加了创作,当然享有著作权;又如某学校委托某录音像部门摄制录音录像教材,或者某名人委托某画家为其画一幅肖像画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著作权的归属问题。
因而,我国著作权法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采取合同约定的方法解决。委托人与受托人应当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在意思一致的基础上达成著作权归属的协议。双方可约定将著作权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分别归受托人和委托人所有,如合同约定由受托人享有署名权,委托人享有其他的著作财产权。双方也可以约定著作权归双方共有。委托合同可以采用书画形式,也可通栏用口头合同,但为了避免将来发生纠纷,应当尽量订立书面合同。
三、一般可能存在的情况
1、如果没有订立合同或合同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则著作权归受托人享有。该规定是从“直接创作作品的人是作者“这一原则来的,是为了保护作者的创造性劳动。
2、如果一开始著作权人与作者是同一人,著作权可以转让,转让之后,一般情况下新的著作权人就不是作者了。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著作权;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国家享有。”
3、如果一开始著作权人与作者是同一人,作者死亡(或者单位解散、终止)的,会发生著作权继承(继受),这种情况下,作者与著作权人产生分离,作者也就不是著作权人了。
四、总结
综上,著作权保护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分清楚谁是作者,谁是著作权人。在分清楚的基础上,看侵犯的是什么权利,是作者的署名权,还是著作权人的财产权。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诉讼请求。

『叁』 总主编、主编以及各遍作者著作权如何划分

爱读书的朋友会经常发现,在一个系列的书籍的封面上总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况,封皮左上角:总主编+++。书名的下方:主编+++。翻开书本又有很多编者,这些编者负责书籍每一章节的编写工作。这种情况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学类书籍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主编权的相关规定,因此有必要探讨。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如无相反证据,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是作者。针对一本书上既有总主编,又有主编,还有各编的作者,这单一作品的著作权归谁所有呢?总主编还是主编?抑或各边作者?这一系列的书本的著作权归谁所有呢? 第一部分,单一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针对这种情形,我认为这单一作品(只考虑某一本书)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 这一作品构成合作作品。我过著作权法十三条规定,合作作品是指两人或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与创作的,不能成为合作作者。构成合作作者的要件首先主观上要由共同创作的意愿,客观上有共同创作的共同行为。 一本书上既有总主编,又有主编,又有各边作者,我们说这种情况一般是由某一出版社或总主编主导组织起来的,首先他们有共同的合作意愿,而且客观上他们共同完成了一本书的编写。应该构成合作作品,共享著作权。 那么主编是否享有著作权呢,这就要看主编所做的工作了。 首先,主编若只是统筹,挂名,我想,不参与实质性的创作工作,即使是主编,仍不享有著作权。 其次,若是主编构建整个作品的框架架构体例,并参与了整个作品的创作,主编当然对这单一作品享有著作权。但若是主编参与某一章节的编写工作,主编是否对整个书本享有著作权呢?我想在现实情况下,主编会享有整个作品的著作权,因为一般情况下,主编都为所在领域的大家,影响力可能会大于作品内部其他编者,所以“理所当然”地享有整个作品的著作权。但事实上,我认为,这种情况下,主编只对自己编写的那一章节享有著作权,除非主编对作品的其他章节的编写也起到了创造性的作用。 最后,各遍的编者是否享有书本的著作权呢?标准依旧是“是否参与创作”,而且这个“是否参加创作”针对的著作权的范围依旧很有限,若是对整个作品都参与了创作,毫无疑问,对整个作品都享有著作权。但若只是对作品的某一章节参与了创作,那只能对那一章节的部分享有著作权,不能对整个作品主张著作权。 当然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3条第二款的规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也就是说,作品各章节部分的作者完全可以把自己编写的那一部分拿出来,行使著作权。 第二种可能: 这一作品构成汇编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问题,所谓汇编,即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体现独创性。汇编作品只存在各部分作者的作品虽共同存在于一个作品内,但这单一作品不是各作者共同的合意完成,即没有事先的共同意志。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行业协会等集体组织征文出版,集体组织的负责人等为主编,作品的各篇文章作者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协会的负责人只是简单把作品分为几类,把征集来的的不同文章放在相关的类别里,然后出版,我不认为这些主编对这本书享有著作权,因为他们从形式到内容,几乎不具独创性的参与,这种情况下,由协会或主办单位享有整部作品的著作权更合适。 当然,各篇文章的作者毫无疑问享有对自己作品的著作权,他们仍旧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单独使用,只要不侵犯整个作品的著作权。 系列作品(系列书籍)的著作权归属: 一,一般情况下,书本的内容,总主编不参与编写,只参与编写序言,而且序言针对的还不是这一本书籍,而是全套书籍,即使总主编参与到书本中,如果只是做一些校对,统筹系列作品的文字、用词等统一协调工作,总主编只是书本编写工作的组织者或协调者。合作作品的作者必须是参加创作的人,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品的作者。所谓“参加创作”,是指对作品的思想观点、表达形式付出了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或者构思策划,或者执笔操作,如果没有对作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就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因此我认为总主编并不享有整个系列作品的著作权。 二是,总主编对整套作品做了整体的规划设计,包括结构、体例,包括核心内容等,那么这种情况下,总主编就对整套书籍享有著作权。但,这并不影响整套作品里某一单一作品的权利人行使著作权。 第三部分,其他问题 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这种合作作品或者汇编作品,主编的修改权是否可以单独行使,即是否可以不仅总主编的同意,在再版是改变主编所编的那一作品的体例,内容等。我认为应该具体分析。 首先,若是总主编在整个系列作品中只是“统筹”“挂名”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创作,主编毫无疑问应该享有修改权。 其次,若系列作品的整个结构体例是由总主编设计创作,包括主编所编的这个作品的结构体例,即总主编是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他对整个些列的作品享有著作权,当然享有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的权利。那么,主编未经总主编许可,就不可以单独调整单一作品涉及整体涉及的部分。即不得侵犯整体作品的著作权。 当然,单一作品的主编并非不能行使著作权中的修改权,他完全可以脱离总主编的系列体例,另行出版自己的书籍。

『肆』 网上发表的文章有知识产权吗如果有人抄袭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怎么办

在网上发表的文章具有知识产权。他人抄袭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侵犯了你的著作权(不考虑合理使用等情形),你可以提起诉讼,也可以根据侵权的情况选择去工商局投诉或者去公安机关控告。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的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只要你发表的文章符合上述作品的要求,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的,都可以享有著作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提供发表文章的时间的证据,可能并不能充分证明你是作品的著作权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第四十八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不考虑合理使用等情形,他人未经你的许可,不得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你的作品,抄袭你的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侵犯了你的著作权,属于侵权行为,你可以对其提起诉讼,也可以根据侵权的情况选择去工商局投诉或者去公安机关控告。

『伍』 翻译他人著作是否享有著作权

翻译他人著作,对该翻译作品享有著作权。将朱自清的《背影》翻译成英文可以对该英语作品享有著作权。

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是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

未经作者授权,他人不得随意将作品翻译成其他语种。因此若想翻译已有作品,翻译人应当先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合理的报酬。翻译人可以对获得授权后进行翻译的作品享有著作权。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14项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朱自清逝世至今已有七十一年,超过了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保护期,因此其作品已进入公有领域。除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外的权利都对公众无偿开放,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

因此对其作品《背影》进行翻译不再需要著作权人进行授权,可以自由地对其进行翻译,并可以取得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

(5)事实上的作者不一定享有著作权扩展阅读

各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有多长:

  1.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14项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14项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4.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权法规定的14项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陆』 创作者是否一定是著作权人

一般情况下,作者是创作作品的著作权人,依法享有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但《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说明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可以依双方的约定由委托人享有。此时,受托人只是事实上的作者,而不是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也就是说,创作者不一定是著作权人。 在现实生活中,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经常发生。如委托他人写回忆录,作品反映了委托人的思想、经历与生活,委托人提供的特定素材。委托人认为著作权当然属于自己所有,而受托人则认为自己参加了创作,当然享有著作权;又如某学校委托某录音像部门摄制录音录像教材,或者某名人委托某画家为其画一幅肖像画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著作权的归属总问题。因而,我国著作权法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采取合同约定的方法解决。委托人与受托人应当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在意思一致的基础上达成著作权归属的协议。双方可约定将著作权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分别归受托人和委托人所有,如合同约定由受托人享有署名权,委托人享有其他的著作财产权。双方也可以约定著作权归双方共有。委托合同可以采用书画形式,也可通栏用口头合同,但为了避免将来发生纠纷,应当尽量订立书面合同。 如果没有订立合同或合同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则著作权归受托人享有。该规定是从“直接创作作品的人是作者“这一原则来的,是为了保护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同时规定:“按照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委托作品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的情形,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上;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

『柒』 人家写了一篇文章,就一定具有著作权吗

您好:
1: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作品业经完成,不论是否发表,都具有著作权。内如果您抄容他文章是为了自己欣赏当然不算侵犯,但如果为获利而抄袭就侵犯著作权了。
2:何为“没有版权的产品?”如果您说盗版,那复制它也侵犯了正版的权利,如果是根本没有著作权这一说的物体,那当然可以模仿复制。
希望答案对您有帮助
------------
哈哈,武器没有著作权这一说啊,那是专利权,和文章不一样的。

『捌』 关于著作权(版权)问题

1、以史实为创作素材而创作出的作品,作者享有著作权。当事人无权阻止作家的依据事实的创作行为。所以不需当事人授权。
2、但是一些事实最好和当事人求证,必要时可以征得当事人的书面同意,以避免侵犯他人名誉权的风险。
3、新闻报道不享有著作权。即使纪实作品享有著作权,你基于自己创作而创作出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即使描述情节基本相同,人物性格基本相似,也不构成著作权侵权。
4、如果别人已经有类似作品,千万不要三行以上和别人一抹一样,否则那就是抄袭了。

祝创作出好的作品。

阅读全文

与事实上的作者不一定享有著作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