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什么
物权的无因性可以结合债物二分原则来理解。比如我和你签订了一个房回屋买卖合同,按理来答说接下来就是正常办理登记过户房屋的程序。后来发现我和你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实际上也不会影响房屋所有权的变动,这就是物权的无因性。合同是债,物权变动是物,二者不影响。
㈡ 票据行为无因性 与 物权行为无因性 相同吗
物权行为无因性与票据行为无因性作为无因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既有各自的特点,更有密切的联系。从物权行为无因性入手,探索与票据行为物权行为无因性与票据行为无因性作为无因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既有各自的特点,更有密切的联系。
从物权行为无因性入手,探索与票据行为无因性在根源、内涵、特点等方面的关联,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空间。
物权行为;票据行为;无因性作为无因性理论的主要内容,物权行为无因性与票据行为无因性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二者关系的研究,借助全面、系统的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不仅能扫除无因性理论的众多歧义,加深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的理解,更好的实现制度创立的初衷,同时为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根源看票据行为无因性大陆法系民法理论中原因概念分为传统原因论和现代原因论。
前者认为原因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直接目的,特点是具有客观性,只有通过对合同性质的分析才能揭示,故称之为近因;后者认为原因除近因外,还包括远因,即当事人希望通过合同所要达到的目的。
所谓最终目的属于动机,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
同样,无论是德国民法还是法国民法,都将法律上的原因视为近因,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且只能是承担债务的原因。
由此可见,买卖活动中的基础法律行为属于债权行为而成为要因行为,但处分行为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当事人订立买卖合同的直接愿望,而是其最终目的。
因此,它与承担债务的原因是相分离的,属无因行为。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将物权行为与承担债务的原因相分离,从而是债权行为的无效,不能直接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
推而广之,票据行为无因性是否基于此产生呢?票据行为,是指发生票据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
与物权行为不同,其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原因债权导致的票据债权关系。
作为一种承担债务的方式,票据行为与原因债权并不存在目的性,而是可以归结为通过形式的改变,替代或者消灭原因债权,充当处分、支付行为的原因。
但是套用民法理论中的原因概念,并不意味着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复杂化。
从近因看,比照民法中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直接目的,它作为一种法律上的原因,只能是承担债务的原因。
订立合同的结果是原因债权的产生,那么,原因债权就是债务承担的实质原因,而票据行为仅能视作一种债的处分。
同样,票据行为的远因应当是当事人希望合同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由票据行为的债处分功能决定的。
其本身并不具有实现目的最终处分功能,只不过是合同目的实现的过程。
尽管,无论是原因行为还是票据行为都属于债权行为,但是前者作为合同订立的直接目的与产物,成为具有实质债权行为属性的要因行为;而后者,由于对原因债权的处分,并不是当事人订立买卖合同的直接愿望,而是其最终目的所指向的。
它与承担债务的原因相分离,属无因行为。
所以,我们认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将票据行为与承担债务的实质债权行为的分离,从而使原因债权的无效,不能直接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
二、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内涵看票据行为无因性所谓法律原因,梅仲协先生说:“法律上直接之目的,吾人均称为法律行为之原因。
”可见,它是具有法律意义的,直接的法律目的,是法律行为的内容。
进而,对有因与无因的论述,内涵为法律原因是否是法律行为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即法律原因和其他要件共同组成一个法律行为成立、生效的支架。
如果在有因行为中,抽离了法律原因,那么法律行为就丧失了一个要件,不得成立。
无因行为,反之。
但是,这种论述,对原因与行为的直接关系不能作出一个清楚的判断,无法将无因行为从法律行为中凸现出来,体现出自己的内涵。
为此梅迪库斯将无因性分为外在的无因性和内在的无因性。
外在的无因性是指处分行为的效力不以该行为以外存在的负担行为的效力为前提;内在的无因性是指处分行为本身在内容上也是无目的的。
对照物权行为无因性与票据行为无因性,物权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是指物权行为之有效性独立于债权行为的有效性,其发生及存续皆不受后者之影响;物权行为的内在无因性,是指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原因,系为清偿买卖契约所生之债务,但该原因却从物权行为中剥离,而不构成物权行为之内容。
据此,有人认为,票据行为与物权行为的不同,在于外在无因性一致,但由于票据关系的内容不包含原因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在无因性的区别。
外在无因性的一致,因为票据行为的效力同物权行为一致,不受原因关系有效与否的影响,而是取决于本身要件的成立情况。
而内在无因性的区别,它并不局限于内容上的异同。
物权行为之所以无因,很大程度上,正是行为本身上不包含原因行为的内容,这是由内在无因性的内容无目的性决定的。
物权行为只是一种纯粹的处分行为,尽管在债权行为中会涉及到于物权行为有关的关于物的转移等内容,但这并不是原因行为的组成部分,真正的原因行为是买卖或契约的债权合意。
只有导致债务发生并引起物权处分的行为才能构成原因行为,这一点,在票据行为内在无因性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由于票据行为是一种债的处分行为,并不为交易的必然手段。
它的目的是将复杂的实质债权关系,转化成一种简洁的程序关系。
这种转化源于实质债权,但票据本身具有的流通性与转让性,与程序化债权关系的“程序化”特性,决定了票据行为和原因债权行为的彻底割裂。
这正好印证了与物权行为内在无因性处分行为内容无目的性的相同之处,而非区别。
真正的区别在于,物权行为和票据行为在整个交易所处的阶段不同:前者作为物权的实质处分行为,将最终实现交易,而后者仅仅是一种债的程序处分,它仍然需要实质的处分行为,以期完成交易。
这就决定了在内在无因性上,二者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物权行为尽管与原因行为相剥离,但作为延续和完结,并不能单独存在和行使。
可以说,物权行为与原因行为是构成交易的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票据行为可以视作原因行为的替代。
当行使票据债权得到满足后,原因债权归于消灭;只有行使票据债权未果时,债权人才可转而行使原因债权。
这说明票据行为与原因行为不是并存的,不都是必然构成交易的部分。
三、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特征看票据行为无因性物权行为无因性,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物权行为独立性、物权行为的形式主义共同构成物权行为理论。
正是因为与后两者的结合,对物权行为无因性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并提供了铺垫。
物权行为独立性,调解了出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矛盾,;物权行为的形式主义,对双方的活动进行了规范,留给无因性的是一个相对良好的空间,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对出卖人利益的损害,达成调解出卖人与第三人矛盾的作用,最终实现整个交易的良性循环。
与物权行为不同,作为无因单独行为的票据行为,它的无因性似乎更有一定的独立性-只通过票据行为本身加以体现。
但是,从自身的特性,留存着许多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相类似的地方,其实质是值得探讨的。
首先,一般认为,物权行为无因性是在物权行为独立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票据行为与其基础关系的债权行为,无所谓独立性可言。
票据法意义的票据行为,是指同一票据上若有多个票据行为存在时,各票据行为各依票据上所载文义分别独立发生效力。
独立性原则的目的,在于将原因行为同后续行为加以区分。
同时对各行为效力作出肯定,避免各行为之间的无谓纠缠,从而确保交易各方利益的有利维护。
物权行为作为一种契约行为,主要涉及买卖双方,最多及于第三人。
运用物权行为独立性原则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隔断,正好为买卖双方矛盾的有效化解打开突破口,体现出通过对行为的分立,实现物权行为创立目的的作用。
票据行为与物权行为不同,它与基础关系的债权行为,本身就属于不同的法律行为,自无所谓独立性而言。
但这种独立性只是狭义上的如物权行为理论中将物权行为同债权行为加以区分。
从广义上讲,票据行为与基础债权行为分属不同法律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独立。
与物权行为独立性一样,将原因债权与票据债权相分离,就完成了对出卖人与买受人矛盾的调整。
同时,由于票据行为与物权行为不同,有更强的传递性。
通过背书等形式,票据行为的效力可以发生流通,这就形成了多个票据行为就一份票据发生效力的特点。
作一个大胆假设,这种情况可否看作第三人的无限延续?自票据第一次背书转让后,受让方既成为出售方与其上手交易的第三人,又作为本身交易的出卖人或买受人。
只不过他们交易的不再是同一物权,而是在不同原因债权衍生出的票据债权。
这就需要通过独立性本质作用的发挥来实现多个票据行为效力的独立,只不过由于票据各方身份的混同,造就了票据法上票据独立性的表示。
第二,物权行为的形式主义以交付或登记作为一种表象,是由作为契约行为的特征决定的。
票据行为不同,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形式主义色彩。
首先,票据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债权。
它本身不带有任何原因债权的属性,所记载的只是原因债权产生的结果关系。
其次,票据行为本身的信用需要形式主义加以维持。
从票据法中对票据形式的种种严格规定发现,正是形式主义实现了票据行为的信用。
再次,票据行为实质为货币债权行为。
与物权行为不同,它不能实现物权的转换,而只能是货币的交割。
这就决定了票据行为不能仅以交付、登记作为形式,更应该满足各种货币交易的形式要求。
由此,笔者认为,如果说物权行为独立性和形式主义完善了物权行为无因性,那么票据行为的独立性和形式主义则决定了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四、结论物权行为无因性与票据行为无因性尽管有着各自独特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创立有着共同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准确地把握法律行为的性质,正确适用法律,以判别民事主体之间法律关系所处的状态。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如梅仲协先生所说:“诚欲使一般社会上之交易,臻于安全而云尔。
”即维护法律交往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第三,有利于完善民事法律理论体系。
因此,无论是制度的上,还是特征上都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把握好两者的联系,不仅对无因性理论,乃至整个民商法体系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实践交易的更好进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注释: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9月版,。沈达明。梁仁洁。《德意志法上的法律行为》。北京:对外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版,。沈达明。梁仁洁。《德意志法上的法律行为》。北京:对外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版,。刘心稳。《票据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梅仲协。《民法要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尹彦。《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王泽鉴。《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之探讨》.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汪世虎。《论票据无因性》。汪世虎。《论票据无因性》。汪世虎。《论票据无因性》。
㈢ 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我国态度
2007年《物权法》第15条区分了导致物权变动的合同的生效和物权变动本身的效力,但内并未认可“物权行容为”的存在。相反,该条将买卖等德国民法列为“债权合同”的合同称为“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反而承认了买卖等合同的直接或间接物权效力。第25条至27条则采两可表述,未明确有关“法律行为”“约定”的性质。总的来说,《物权法》对物权行为理论持回避态度。
㈣ 我国物权法为何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
物权行为理论是近两百年来民法界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其影响横贯整个民法体系。随着我国近些年来民法典的起草,我国关于认物权行为理论的争论日趋激烈,明确我国民法是否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物权行为理论概述
所谓物权行为就是指以物权变动为目的,并须具备意思表示及一定形式要件的法律行为[1].
物权行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萨维尼在其1840年出版的《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提出来的。萨维尼在《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写道:“私法上的契约,以各种不同的制度和形态出现,甚为繁杂。首先是基于债之关系而成立之债权契约,其次是物权契约,并广泛适用。交付具有一切契约之特征,是一个真正的契约,一方面包括占有之现实交付,他方面包括移转所有权之意思表示。如在买卖契约中,一般人只想到债权契约,却忘记了交付之中也含有一项于买卖合同相完全分离的,以移转所有权为目的之物权契约。[2]”在这段论述的基础上萨维尼创造了物权行为理论。
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实际上包含了三个要点:
1、区分原则,实际上就是所谓物权行为独立原则,指在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中,作为债权法上的原因行为(如买卖合同)和作为物权法上的履行行为(如合同标的物的交付),是两种不同的行为,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而存在如在买卖合同中,除表达买卖合意的债权合同之外,还需要一个以交付为形式的物权合同,才能移转所有权。
2、抽象原则,实际上就是所谓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所谓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指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受债权行为的影响,原因行为即债权行为的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并不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物权行为一旦生效,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实际上,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仅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过是一个从逻辑体系方面论述,而另一个是从效果方面论述。
3、形式主义原则,指作为物权变动基础的独立的物权意思必须要以一种客观能够认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加以确定的原则,一般认为,此种表现方式就是不动产的登记和动产的交付。按照形式主义原则,当事人在设立、移转、变更或消灭物权时,如在提交不动产登记申请时,或者在移转动产的占有时,肯定要有意思表示,而且正是这样的意思表示使得双方当事人从各自独立的物权意思走向了“物权合意”[3].
综上所述,概括起来说,物权行为理论实际上包括三点:第一,物权行为是法律行为;第二,物权行为独立于作为其原因行为的债权行为;第三,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受作为其原因行为的债权行为的影响。
二、我国现行法律对待物权行为理论的态度
在我国学者们对我国现行法律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如学者孙宪忠认为“我国民法在不知不觉中承认了物权行为”[4]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民法通则》第72条第2款“按照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合法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以及《合同法》第133条“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另一方则如梁慧星先生认为 “我国现行法不承认有物权行为,以物权变动为债权行为之当然结果,并以交付或登记为生效要件。 [5]”
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律并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因为如果要认定一个国家的法律承认物权行为,那么这个国家的法律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上要承认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绝对性。具体到所有权移转上,第一必须强调形式,第二必须尊重所有权移转的效果把他和原因行为相分离。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我国法律承认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解除后有要求回复原状的权利。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法律并没有强调物权法公示公信原则的绝对效力,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具备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必要条件。
2、在立法细节上须严格区分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确认物权行为是独立的法律行为。其中最重要就是明确物权行为的发生时间。这一点往往被支持我国法律承认物权行为论者所强调。因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 73条第二款“按照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合法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与《合同法》第133条“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我国法律似乎给出了物权行为发生的时间,从而物权行为得以与债权行为相区别。但笔者以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因为持这些观点的人显然混淆了物权的变动和物权行为。正如崔建远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物权变动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民法上都会存在[6]”在不承认物权行为的法国日本都规定了物权的变动时间,但是“它是不是由物权行为引发的,从意思表示的角度观察,它是不是同时表现为一类法律行为,并且是物权行为,则取决于它所处于的民法所选择的立法目的、立法计划及物权变动模式[7]”。依反对物权行为理论学者的观点,物权移转的时间无论是什么时候,物权移转的合意早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就确定了,而之后的所谓交付仅仅是一个完成合同的事实行为,就它单独而言并没有法律效力。所以《民法通则》72条第2款和《合同法》的133条仅仅确定的是在双方没有明确约定时,物权变动的时间,而并非是物权行为发生的时间。
根据《担保法》第四十一条,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这条法律规定实际上将合同的生效时间与物权的公示行为进行了捆绑,可知我国民法并没有严格区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发生时间,而是简单将两者混为一谈,因此,这个角度而言,我国立法也没有承认物权行为理论。
3、在立法,司法实践中应主动适用物权行为理论解决遇到的理论难题。但我国却没有这种现象,如《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房地产抵押合同自抵押登记之日起生效。这些规定实际上是不合理的,登记过户是合同的履行行为,以合同履行为合同的生效要件,实际上是把这些合同作为一个实践合同处理,而对比其他合同,把房地产合同作为实践合同显然是严重不公平的。但这个问题如果套用物权行为理论就很好解决,把房地产买卖合同分为两个法律行为,没有登记,物权行为无效,债权行为仍然有效,这样既保证了房地产管理秩序,又可以避免没有过错的一方因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而颗粒无收。但是,我国的司法实践却没有这样做。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立法体系是不承认物权行为的。
㈤ 物权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关系 有时候又讲物权行为无因性,有时候讲物权行为来自于负担行为,到底物权行为与
你好:物权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其一,依据事实取得(继承事实、合法建造实施,回生效行政行答为事实、法院判决事实等),大陆法系人为,上述方式取得物权为无因取得,但是我国物权法并不这样认为,仍属于有因取得。但是这样的取得方式并不基于原权利人处分物权行为完成的,因此,不是负担行为是物权发生的变更。其二。依据行为取得物权(合同——该行为时原权利人自己的意思表示的结果)行为人的合同行为即可是有偿的、也可是无偿的;在有偿行为条件下,必须给物权负担对价,物权的新主人不支付负担的对价,不能取得物权,因此是负担行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行为被撤销、确认无效,依法解除,会发生返还财产结果,因此无论是那那种方式取得的物权,原因关系不合法,物权不发生转让——这是中国特色的物权变动原则。
㈥ 结合新物权法,论述物权行为无因性。
代表性的设计方案是社科院梁慧星先生、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西南政法李开国教授以及人大法工委的物权法草案。他们对所有权体系的设计不尽相同,尤其体现在对国家所有权的态度方面。 具体而言,1、梁慧星先生物权法草案中,第二章对“所有权”进行了规定。该章共分六节,即关于所有权的一般规定、土地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动产相邻关系、动产所有权和共有。该体例的特点是按照民法基本理论,以所有权的标的为标准将所有权分为不动产所有权和动产所有权,以此为基础再做进一步划分。这有别于《民法通则》对所有权的分类。(《民法通则》以所有权的主体为标准,将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有权,反映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他认为,包括《民法通则》在内的中国现行民事法律以所有权的主体为标准,将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分类,更多具有政治意味而不是法学意味;民法中所有权的主体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其所有权的性质都相同,保护的手段并无差异,对合法财产应予一体保护。[1] 2、王利明教授建议稿第二章“所有权”分节对“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在第二节“国家所有权”的“一般规定”里分条规定了国有土地所有权(第103条)、国有自然资源所有权(第104条)、矿产、水流资源所有权(第105条)、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第106条)、公用财产(条107条)、文物(第108条)、国家的财政收入(第109条)、国家投资形成的财产(第110条)、罚没的财产(第111条)、所有权不明的财产(第112条)。[2]王利明认为,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权及集体所有权十分必要。物权法作为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必须反映所有制关系的现实,因为“一定所有制关系所特有的法的观念是从这种关系中产生出来的,”[3]在物权法中,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所有制类型作出确认。如果物权法中对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制度缺乏规定,则现实中迫切需要法律作出规定的问题将在物权法中缺乏法律依据,这不仅会使一些财产权的纠纷因缺乏规则而难以解决,同时也会使一些财产关系因不能获得法律的调整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物权法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物权法存在着明显的漏洞。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于2002年1月出台。第二部分规定“所有权”,包括第四章至第十一章。第四章“一般规定”。第五章专门规定“国家所有权”。第六章专门规定:“集体所有权”。第七章规定:“私人所有权”。4、西南政法大学的李开国教授等则坚持折衷说。他指出,在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问题上,既不赞成梁氏建议稿所作的过分淡薄的处理,也不赞成王氏建议稿和人大征求意见稿专章专节地分别规定,主张采俄罗斯民法典的立法例,在所有权通则部分进行简明扼要的规定。[
㈦ 物权行为无因性,什么叫无因性
所谓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又称物权抽象原则,指物权行为在其效力和结果上不依赖其内原因行为而独立成立容,即原因行为的无效或者被撤销不能导致物的履行行为的当然无效和撤销。根据无因性原则,当原因行为被撤销或者无效时(比如买卖合同被宣告无效),依此原因行为所为的物的履行行为(比如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并移转所有权的行为)却不会当然无效。因为当事人物的合意并未失效,物的取得人因此而取得之物权不能因之而被撤销。此时,已为物的交付的当事人可以向物的取得人提起不当得利返还之诉,但不能行使物上请求权,更不能向第三人行使物上追及权(如果买受人已将标的物再次转让给第三人的话)。
㈧ 物权行为无因性的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无因性理论妨害了交易的公正,理由有:
(1)在买受人将物出卖给第三人,而第三人为恶意时,出卖人也无法要求第三人返还原物,而只能返还不当得利,这一点违背公正原则。
(2)买受人如果以此物为其债权人设置担保物权,按照物权优于债权的原理。出卖人也无权取回原物 ,而只能要求赔偿损失,这对出卖人不利。
(3)法院如果对该物强制执行,出卖人也不能提出执行异议,这也对出卖人不利。
(4)如果买受人被宣告破产,那么出卖人也无法提出别除权。
(5)如果继承人为上述处分后,第三人根据继承人的处分取得了物权。根据无因性理论在继承有错误的情况下,财产无法从第三人处适用。
(6)如果物权在第三人处灭失,买受人也可不负责任。
他们认为,物权行为无因性在保护交易中第三人的同时,过度损害了出卖人的利益,违背交易活动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在他们看来,善意取得制度能够达到无因性保护第三人合理信赖的目标。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对交易中的第三人是否进行保护,取决于第三人对前手的交易瑕疵是否知情,不知情的则为善意取得,否则不能。
物权行为理论的支持者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本身有许多固有的缺陷难以克服,是不能替代“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他们提出了以下理由:
(1)主观善意的要求与物权公示原则的基本功能不协调。物权行为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的首要缺陷是在于它弱化了物权公示的效力,弱化了不动产登记和动产占有交付在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根据物权公示原则建立的物权,在客观上具有正确性推定的效力,即以登记的物权为正确的不动产物权,以占有的物权推定为正确的动产物权,从而实现对物权上权利秩序的司法保护,并达到保护第三人利益的目的。根据这一原则,第三人在取得物权时对前手交易的瑕疵不负担保责任。但善意取得制度恰恰违背了这一规则,要求第三人对其前手交易的瑕疵负担保责任。这一责任对物权公示原则损害很大,它使得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的推定作用基本上无从体现。
实际上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判断“善意”与否,一项重要标准就是是否存在可合理信赖的占有或登记表象。对于物权变动需登记的财产,只要存在登记表象,则除非对真正权利状况明知,均为善意。对于不需登记的财产,如果存在占有表象,则除非对真正权利状况明知或有其他交易上的重大疏失,也为善意。这比物权行为理论支持者主张的“客观公示完全等同于实际权利”的僵化规则要合理得多。因此,上述理由明显不能成立。
(2)不动产物权变动不适用善意取得规则。物权行为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不动产物权制度中的不动产登记簿,建立起了对一切人公开的法律基础。因为不动产登记簿是国家建立的法律文件,而且它同时是一个公开的法律文件,在这样的法律基础上的权利取得,当然是一种善意的取得。既然登记簿是向社会上所有的人公开的,那么任何人都不能以没有看到登记作用为抗辩理由。因为善意制度是以第三人不知情为抗辩理由的。现在登记簿已经向社会公开了,第三人因此失去该抗辩事由。法律就是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不动产交易次序,即使登记过程有瑕疵或登记的权利有错误,那么针对第三人而言是应该发生法律效力的。所以在建立了完善的登记制度后,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以不复存在,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物权法制度中间不再发挥作用。
该论点实际上是对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判断标准完全不了解的结果,在第一点里已有充分说明,兹不赘述。应当指出的是,所谓“善意取得不适用于不动产,不动产适用公信原则”的论断,系源自中国台湾省《民法典》和《土地法》对动产善意取得和不动产登记“绝对效力”的分别规定,本无丝毫法理根据,顾为两岸学者辗转注释,竟成共同的学术教条,汉语法学界理论能力之有待提高,可见一斑。
(3)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实践作用逐渐消退。物权行为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善意取得实际上是依法赋予第三人一个针对原所有人追夺的抗辩权,然而第三人抗辩是否能成功,则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其善意。但第三人依照什么标准来确定呢?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正是根据这一点,德国法学家认为,虽然善意取得原则曾经发挥过很好的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有时还要利用这一原则的价值,但该原则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只能越来越小,它必须从以往广泛适用的角度中退出来。在动产制度中,有些场合下虽然要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达到强化对第三人利益保护的目的,或者说以此为出发点的话,就必须强化动产交付的公信力,或者说强化占有的推定作用。依次观点,善意取得制度在动产物权变动中的作用肯定会越来越小。法律只能按照“占有的权利正确性推定作用”原则来处理无权处分问题,即使处分人无处分的权利,但在第三人根据其占有的情景取得物上权利时,法律应该保护第三人的取得.这就物权行为理论的作用。
该观点对于善意取得制度在现代民法中作用退化的论断,纯属主观臆断,不足为凭。除开存在具有公信力的登记的情况,第三人善意的判断,本来就必须按照不同情形具体判断,没有一刀切的模式,这正是善意取得制度灵活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的根源,强行要求善意第三人的判断必须有“统一标准”,不过是概念法学“法律自动售货机”思维模式的残余。
(4)善意取得制度自身不周密的缺陷。物权行为论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设计中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它不能把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与事实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最终区分开来。比如,甲将一物出卖给乙,而乙又将其出卖给第三人丙,各自均以发生交付。在甲和乙之间的合同有瑕疵,而甲提出撤消合同并主张返还原物的情况下,第三人丙因为其物权取得为善意取得,丙所取得的所有既受到保护而不受甲的追夺。善意取得对丙的保护的缺陷恰恰就发生在其保护的理论基础上:丙此时取得物权的法律基础是事实行为而不是法律行为。如依次说,则中断了丙取得物权的法律关系,即丙与乙之间的法律关系,这样,就在法律上剥夺了丙在其与乙之间的法律关系有瑕疵时的撤消权。因为,丙的取得是事实行为取得,而事实行为是不能撤消的。所以善意取得制度对第三人的利益保护的设计是不周密的。但是,如果坚持丙与乙的法律关系仍然的存在,就能够保护丙的利益。在坚持该法律存在的情况下,就又恢复到了物权行为理论的交易结构分析,即按照区分原则和无因性原则处理上来:丙与乙之间债法上的法律关系存在,其瑕疵仍然可以救济。救济的方式。即根据无因性原则确定的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方式。
该观点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必然会导致取得人与无权处分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无效,这是不正确的。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和善意取得适用与否的问题没有丝毫联系。在承认善意取得的情况下,既可以认为无权处分合同因前权利人不追认而无效(如中国现行法),也可以认为其无效仅可由取得人主张(法国法),也可以认为其完全有效(德国法、日本法、英美法),还可以认为其部分有效(违约责任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物权变动部分无效)。
(5)善意取得制度只能在物权公示原则下发挥作用。如上所述,善意取得制度具有一定得积极意义,但是其根本缺陷是根据第三人的主观心态来确定其应否得到保护,这一点在法理上和实践上均有所不足。因此,在德国民法典以及后来的一些民法典中,均在首先明确物权公示原则的大前提下,肯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同时这些法典还根据公示原则对罗马法以来的主观善意的标准进行了更新,使其能够符合公示原则的要求。
该观点指出了善意取得原则和公示原则存在密切联系,是正确的,但认为善意取得只能在公示原则下发挥作用,则夸大了公示原则的功能。实际上,善意信赖所涉及的不仅有权利表象的“公示”,还有权利表象在具体交易情境下的可信赖度,即“私示”,只有既考虑公示又考虑私示,一般和个别兼顾,才能设计合理的规则。
对无因性理论的支持者进一步认为,对无因性的上述批评是不合理的,违背了物权变动的基本规则,理由如下:
(1)违背了物权公示原则,企图绕过物权公示的法律事实,将债权变动当作物权变动的直接原因,其本质仍然是把债权法上的原因当作物权变动的原因。
实际上,这一反批评意见是明显不合理的。在债的内容为变动物权义务的条件下,债权意思表示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物权变动的意思内容,将债权变动作为物权变动的直接原因、决定性原因,无任何不妥之处。倒是不分情况不分场合,纯从概念分割出发,硬要在任何情形下都搞一个“独立”的物权变动原因的思维方式,不可理喻。
(2)这些批评忽略了对没有任何过错的第三人的保护。他们看不到第三人常常没有过错而原权利人常常有过错的客观事实,对第三人保护提出了违背交易常规的要求。原权利作为物权的所有权人,应当尽到一定的注意义务。
该反批评意见将“第三人”等同于“善意第三人”,并以某些主观臆断的“事实”(第三人在交易中“常常”没有过错而权利人“常常”有过错)为由,将交易中的注意义务和交易风险全部从第三人身上转嫁到权利人身上,实际上使物权人处于比非物权人还劣的地位,极不合理。
综上可见,物权行为理论的硬伤甚多,无法成立。
㈨ 我国不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那么无效的债权行为 +登记是否发生物权变动
是这样,不承抄认无因性意味著继受取得必须以有效的债权行为为前提,但是原始取得跟债权是没有关系的。
你所说的情况,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受胁迫订立的房屋买卖契约,由於可撤销,出卖方享有撤销权,这个撤销权是一个形成诉权,通过起诉,法院判决胜诉,契约归於无效,这时买受方自然不能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登记也无效,以判决书为准。
第二个,如果是出卖他人房屋的无权处分行为,买受方不知情,则可能构成善意取得,此时原房屋所有者即使不追认买卖契约使该效力待定的契约归於无效,也不影响善意取得的成立。此种情形属於法定缘由的取得,而非基於权利或原所有者的意思,是原始取得。第二个如果不好理解就将房屋视作夫妻共有,房产证上只有丈夫的名字,丈夫不经妻子同意而出卖房屋,同样是无权处分。
㈩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与区分原则什么区别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说物权变动不因负担行为的无效而无效。而物权区分原则是说物权无效,但合同若无其他效力瑕疵,合同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