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人员主要做什么工作
你好,这个是要看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人员配置,有岗位做检索、分析,有做专利布局的,有做诉讼的。申请通常还是交给代理机构在做,不过有的企业会自己去写。知识产权部门主要是配合研发部和市场部的。
Ⅱ 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知识产权保护怎么申请
(1)专利权的行政保护:
主管机关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专利纠纷进行行政调处。专利纠纷主要包括:专利侵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等。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受理专利纠纷案件的条件如下:调处请求人必须是与纠纷和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有明确的被请求人;有具体要求和事实依据;属于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和受案范围;当事人尚未向人民法院起诉。
(2)商标权的行政保护:
主管机关为侵权行为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3)着作权的行政保护:
主管机关为国家版权局和地方着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侵犯着作权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二、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是什么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二条规定,“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如下:
(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2)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
(3)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
(4)科学发现;
(5)工业品外观设计;
(6)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
(7)制止不正当竞争;
(8)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创造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一部分第一条所规定的知识产权范围中,还包括“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这主要是指工商业经营者所拥有的经营秘密和技术秘密等商业秘密。此外,该协议还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列为知识产权的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不断涌现新型的智力成果,如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基因技术,植物新品种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公认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1)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企业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这些就是企业的无形财产,如果不予以保护,那么仿制假冒品越来越多,对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
(2)有利于促进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知识产权是大家的智力成果。只有对权利人的进行保护,才能让更多的人勇于创新,乐意创新。
(3)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无论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还是保国外企业引进来,他们的知识产权都需要予以保护,不然谁都不敢进入我国的市场。
Ⅲ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应该怎么
一、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构架
在现代管理中,企业战略是企业基于未来内外部条件变化作出的预先安排。不同企业,战略层次不同,一般分为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运营战略三个层次。公司战略是公司高层指导和控制公司行为的纲领,解决公司经营理念、产业范围、资源分配和国际化等问题。竞争战略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运营战略指上述两大战略的贯彻或流程。因此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构成企业战略的框架。
公司战略是总战略,可表现为:稳定性战略,指企业持续性地向同类型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增长战略,指提高销售额,扩大顾主和市场份额等。收缩战略,是减少经营规模或范围。组合战略,是指同时实行上述若干战略。以上战略由企业利用已掌握的资源,分析优劣而确立。
竞争战略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ichaelPorter提出,他认为,管理的成功取决于选择正确的战略,而正确的战略与组织和产业的形势相适应,也就是能建立起保持高于产业平均生产水平的竞争优势。他总结道:管理必须选择一种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战略,诸如成本优先、别具一格或专一化战略。成本优先必须是成本的领导者;别具一格战略强调高超的质量、非凡的服务、创新的设计技术专长或不同凡响的商标形象;而专一战略则集中在成本专一化和差别化的空间。不管采用何种战略,要保持竞争优势,一方面要跟上产业演变的步伐,另一方面必须阻挡来自竞争对手的侵蚀。企业建立某些障碍使仿制者难以得手,可利用专利或版权减少仿制机会,或与供应商订立专供合同来限制其向竞争对手供应渠道等。因此,竞争战略体现了公司战略的动态变化,也是公司战略确立和调整的核心。知识经济条件下,拥有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战略是21世纪企业战略的先导,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利器。
二、
知识产权战略要求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并将其上升为战略来设计,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知识产权对经济的增长不会自然产生,它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造热情,保持竞争力来实现。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知识产权特有属性在管理行为中的具体化,成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新形态。
通常,知识产权管理可从下列几方面展开:制定战略。根据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如专利战略要求确立专利开发、调查、申请或实施等制度;商标战略要求商标设计、注册、使用和保护常规化;版权战略把握版权的使用和保护。设立管理部门。在组织构成上按不同知识产权类型进行分组,并将其归属相关的部门,如将其隶属于研发部门或法务部门等。管理制度的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可细化成几个部分:新员工的知识产权背景调查制度;知识产权资料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奖励制度;知识产权培训制度;知识产权审检制度,包括产品、合同等的审查和检验;保密制度,如与员工订立保密协议,在规章制度内确立保密条款等;评估制度,主要指知识产权评估的标准和程序。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架,是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的要义。
三、知识产权战略的迫切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是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产品。谁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谁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的掌握量和先进度。其特征是创新导致价格倍增,资本追逐知识,知识对价值的贡献比重增加。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创新的产生和成长依赖知识的滋养和孵化。企业为追逐利润在此表现的更为突出和迫切。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世界五百强企业发展的进程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在国内,且看各跨国集团在我国的跑马圈地,占山为王,多半凭借知识产权优势占领市场。如,早在1994年,百事可乐与四川天府可乐合资,百事以参股60%控股,并停用“天府可乐”,使被认为民族饮料象征的天府可乐悄然退出市场,而百事可乐行销市场。1999年,北京亚都科技集团被微软以侵犯软件著作权为由起诉;继而思科公司对我国著名软件企业华为公司提出侵犯知识产权指控。微软则利用其技术优势,形成在我国软件行业的高端市场。2004年初,德国汉高公司收购上海轻工集团“熊猫”品牌,启用汉高牌并停用“熊猫”。这些案例凝聚了我国自有品牌痛失市场的教训,也是跨国企业成功发展的惯用模式。这种模式的背后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撑。在知识产权战略的引领下,这些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开发上循序渐进,先是放水养鱼,继而步步为营,最后达到市场通吃的目的。
我国企业要立足于市场,不断提升竞争力,必须确立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新要求,是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必然。就国内企业而言,海尔集团不断发展之路就是很好的证明。海尔借助自有知名品牌和不断创新的技术,研发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市场拓展于全球不同的地区,使其成为中国知名品牌的一面旗帜。相反,急功近利的模仿与复制,除了遭受侵权之诉之外,永远只能给别人做嫁衣,替他人打工。
此外,确立知识产权战略,也是市场的呼唤。“入世”以来,国际知名品牌大举进入我国。2001年,世界五百强企业对我国投资达468.8亿美元,其中已有400多家进入中国。世界五百强是代表了全球先进生产力水平及企业组织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的强势企业群体。这些企业在对我国进行投资的同时,大量申请取得知识产权,企图建立和维持对相关领域的独占。但是,近年
为跨国企业的有力竞争对手。跨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采用综合战略措施,用商标、专利、版权及商业秘密立体交叉地展开对我国市场的争夺攻势,使我国企业面临诸多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争讼。我国企业要在此环境下生存,必须寻求包括知识产权战略在内的各种途径,确保市场地位。在国内外企业云集的我国市场,市场呼唤企业尽快建立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保护我国经济良性发展,更为企业赢得一份竞争的席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
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纷争面前,我国企业只有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定位于知识产权的研发、取得、合法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若干方面。具体概括如下:
品牌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品牌战略要求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确立全面的品牌意识,打造自有品牌,制订和采取保护品牌的制度与有效措施。
首先,强化商标意识,着力打造民族品牌,争取市场;同时,落实自有品牌的合法使用和法律保障制度,建立一套商标开发设计、申请和保护机制。将品牌的开发和利用列入企业目标管理的项目之中,并由企业研发部门、法务部门等职能机构将其制度化进而监督实施。
其次,洞悉市场竞争动向,尤其是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掌握跨国企业在华的商标战略,修正自己的商标战略。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进行跨国经营,使品牌向全球发展,以商标的国际化带动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是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在我国,长期对知识产权缺乏了解,对商标的保护往往被忽略。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数百年来历炼了众多的民族品牌、字号,成为赢得市场的金字招牌,如“五粮液”、“同仁堂”、“吴良材”等等。其中一些是未经注册的驰名商标。一些投机取巧者在国内、外抢先注册,使这些品牌本应有的市场受到限制,甚至被扼杀。企业对驰名商标管理,一是形成制度化的使用机制;其二在遭遇被抢注时,快速反应,熟练运用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技术创新战略
创新才有发展。企业若要长远发展,首先要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开发研制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思路上,将跟踪和模仿为主的初级模式调整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在资源分配上,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研发机制,突出研发与技术升级的地位。
另外,在专利已经划地为牢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对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开发围绕核心专利的应用性专利技术,形成对原核心专利的包围,利用交叉许可,谋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企业还可以采取企业跟随战略,把握市场技术动向,注意新技术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分析新技术与企业产品的延伸可行性,认为有市场价值时跟随开发。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公有技术,结合企业特点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注意追踪了解新近失效的专利技术,发现有应用价值的及时利用加以开发。总之,技术创新可以有多种途径,但确定创新战略是第一步。
专利、商业秘密保护战略
“入世”以来,美、日等技术大国屡屡利用知识产权大棒对我国提起专利侵权之诉。据报道,近三年来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圆。面对跨国企业来势凶猛的知识产权策略,实施专利保护成为企业发展的护身符。
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开通专利文献检索渠道,了解最新专利信息;对相似技术由专业人员进行侵权分析,避开侵权技术;了解本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确保企业技术研发的方向和合法性。
普及知识产权常识,增强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遵守列入员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项目,使之成为日常的工作规程。
加大专利申请力度,对专利及早申请,并在基本专利四周设置大量技术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权利要求范围的权利,以增加专利申请的数量,扩大专利保护的权利范围。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就2003年,华为公司申请专利达1551件,中兴通讯达640件,占了我国IT行业专利申请的半数;在数字电视行业,康佳和创维也突破跨国企业的专利围困,申请一批核心和外围专利。
商业秘密往往不被重视,一般只在发生损失时,才仓促应对。事实上,商业秘密的分布非常广泛,不仅指技术秘密、技术诀窍,更大范围地存在于企业商业运作中的各种经营信息,如客户名单、货源渠道等;而且,在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初级技术尚不足以专利来保护的,往往成为商业秘密保护对象。如软件企业的源代码等。
近年来,因企业员工流动而造成商业秘密泄露案件时有发生,显示出企业的战略盲区。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严密的保密制度,订立保密协议;并将商业秘密保护作为企业保卫工作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项目之一。其次,强化对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落实泄密后的处置方案,构建企业安全防范网络。同时,在引进人才时,除了解其教育、技术等背景外,还应审查其带有的技术或秘密的知识产权状况,在掌握其合法性的条件下再决定是否引入,也是商业秘密战略的内容之一。商业秘密保护战略更大限度的构筑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总之,知识产权战略成为21世纪企业的鲜明特征,是知识经济对企业提出的客观要求。知识产权战略要求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树立品牌意识,洞悉发展趋势,立足技术创新,健全保护机制,构建起立体化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Ⅳ 我想知道知识产权专员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面试官问我怎么理解这个工...
公司知识产权专员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任务:
1、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定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积极促进企业科技成果和其他智力成果的开发、转化及其规范管理;
3、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4、建立和完善公司知识产权方面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二、职责:
1、负责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制定和完善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
3、组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教育,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项研究工作;
4、组织开展公司知识产权的分析、申请、登记、注册、评估等管理工作;
5、收集、建立和分析公司知识产权文献数据库,提出解决方案;
6、审核、参与签订和管理公司知识产权方面的各类合同;
7、协调解决公司内外部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
8、组织开展公司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国内外交流和合作;
9、其他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
了解去面试的企业,企业的主要知识产权工作在哪个领域,专利?商标?著作权(例如打假)? 专利:一个优秀的专利专员是应当具有法律、理工技术的复合背景知识。
企业中一个成熟、完善的专利管理流程也很重要。
商标:同样要知道最基本的商标申请流程及商标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商标和版权保护工作很多都是打假工作,工作中要细心、谨慎,不怕苦,要灵敏,要随机应变。
去面试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企业现在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Ⅳ 知识产权公司的工作
总体来说,目复前专利代理公司数量还制是较少,由于你是初入这个行业,所以不要太在意起底薪资,公司虽然只有几个人,但一定会有从事专利代理行业时间较长的代理人,所以只要自己勤奋,就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专业知识,这对你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建议选择一家公司后就坚持干一年再说。另外这个工资的话,如果是在一线城市,确实比较低,而且即便转正了你也不见得可以独立撰写,所以基本这个行业想立马拿高薪,是不太可能的。
Ⅵ 企业如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有能力创造并管理知识产权宝库的企业。”说这话的是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高级副总裁兼董事麦维德。前不久,麦维德带着BCG的一份最新报告来到了中国,报告的题目是《为中国企业度身定制: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几年前,BCG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专项组,对众多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认为,一个国家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大体要经历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导,靠的是廉价劳动力成本和低成本原材料;第二阶段通过加大研发投资,推动了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出口;第三阶段遭遇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壁垒,被迫付出高昂代价;第四阶段吸取教训,加大在收购、自主开发和管理知识产权方面的投资力度;第五阶段则开始享受知识产权的互惠互利,有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企业的知识产权拥有量有着密切关系。麦维德举例说,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申请专利,1976年数量为6000项,到1991年达到了2.2万多项。过去日本曾经向外国企业支付了高昂的知识产权使用费,随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日本企业如今一方面仍在支付专利使用费,另一方面也向外国企业收取可观的专利使用费。韩国1990年在美国申请专利的数量几乎为零,但到2002年已经有4000多项。通过自主创新,韩国改变了知识产权交易只进不出的局面。
据经合组织专利数据库2005年的统计,中国在过去十年来的研发投入在GDP中所占比例差不多翻了一番,国内专利申请的复合增长率近年达到19%,进展明显。但是这一增幅比起美国的44%、欧洲的42%和日本的42%来,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国际专利申请上,这一差距更为明显。以2004年为例,中国企业在美国申请的专利为2000项,只占各国在美申请专利总数的0.18%,排在第21位。当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申请专利数量排在第16位,日本排在第18位。
麦维德认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及保护,否则可能面临三大风险。第一是产品因国外知识产权壁垒而被关键的出口市场排除在外;第二是产品出现无差异的同质化风险,即因为缺乏知识产权资产而被打入低档产品和低档技术市场;第三是产品利润可能会经由专利权使用费和一些不利的合作协议流失到海外企业。
那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提升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能力呢?麦维德提出4点建议:与其他企业合作以获得知识产权准入;并购外资企业以购买知识产权;内部投资创新和研发,创造知识产权;参与标准设定的工作以确保知识产权使用的平衡。此外,中国企业还应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首先是确定自己在知识产权发展五个阶段中的位置;第二步是确定在关键的技术和市场上自己的知识产权地位;第三是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产权的方法;第四是制订一项与企业战略紧密挂钩的知识产权战略。
Ⅶ 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工作包括什么,请详细说明。
主要代理 1专利申请 2商标注册 3版权登记 4高企认定
Ⅷ 知识产权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有何意义
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保证企业回的经营安全。企业,尤其是答科技型企业大多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通过科技研发,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使企业独享知识产权带来的市场利益,免于知识产权的流失,规避侵权风险,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
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能够保证企业研发投入的安全。企业在进行科研立项和自主研发时,通过对知识产权信息的分析利用,及时了解所属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避免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造成“无效”研发,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提高产品市场附加值。企业通过生产、销售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甚至取得市场定价话语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提升企业在合资合作和商务谈判中的地位。企业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增资扩股、质押融资、许可使用、建立产业联盟等,提高企业在合资合作和商务谈判中的地位。
Ⅸ 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专利管理工程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月07日11:18 大洋网
“我”是谁?即使是国内一些高科技公司的研发骨干也不知道。这得去问专门窃取别人专利的无耻之徒,当然,知识产权局也能具体定义“我”的身份。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帮助过许多研发人员将其研发成果申请为专利,有时,“我”也会站在法庭上为公司辩护,保护属于公司的专利。这就是“我”,捍卫知识产权的战将——专利 管理工程师!(有些也称“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
“专利”,较为文雅的说法就是知识产权,这可是企业称霸市场的“硬通货”。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希望为自主研发的成果申请专利。华为则是大陆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绝对老大,其2005年专利申请量达三千多件(日均近10件)。而“我”正是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帮助企业把技术发明转化为专利。此外,外企在中国申请专利必须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这也给“我”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去年,中国的知识产权申请是47万起,而和“我”一直捍卫知识产权的队伍只有3000人,在广东,“我”这支队伍则显得力量不足,仅有300人。有关专家说,在广东,“我”这个行业1000人都不够用!
在国内,专利行业被《中国知识产权报》称作为我国专利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已经成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在上海及武汉,“我”还可以申请专业技术职称系列,这样,各企事业单位专利管理工作人员均可申报,从而成为“我”的兄弟姐妹。而由于“我”在市场上正逐渐变得紧俏,收入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如果你问起“我”在国内的出场费?一年最起码也得要十万元左右吧!
目前,科技厂商、律师事务所或专利代理机构都需要“我”担任研发工程师与法务人员或律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我”必须具备“技术背景+法律功底+外语水平+管理才能”。一般而言,理工科毕业的人较有机会加入“我”这行,经过培训,他们也有机会成为专业的专利管理人员。
与过去相比,“我”们已不仅仅从事幕后辅助、咨询工作,当面对专利诉讼时,“我”有时也必须站在法庭上为公司辩护,因此除了法律、研发的专业,谈判技巧亦不可少。而随着经验与历练的累积,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我”始终与最先进的技术接触,一点也不担心年老体迈——知识结构老化、技术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相反,“我”这行是愈老愈吃香。
企业专利工程师一般是在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技术人员。
企业专利工程师不需要考取专利代理人资格,当然也有一些是有资格的。
主要工作是负责企业内部的专利检索、专利申请、专利管理、专利战略的制定和检测专利是否被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