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客体的范围

物权客体的范围

发布时间:2020-12-14 13:48:37

物权客体的分类

物权的客体可分为:不动产和动产;主物和从物;物的成分,重要成分与版非重要成分;原物权和 孳息
一、不动产与动产
德国民法规定,不动产就是土地;日本民法、台湾民法则指土地及其附着物;在中国大陆,不动产包括土地、矿藏、水流、海域、地上附着物。除此之外的有体物,叫做动产。
区分动产不动产的意义在于:1 形成的物权不同 2 立法案例上,是否赋予物权公示以公信力不同 3 发生附合时确定所有权应该遵守的规则不同 4 诉讼的管辖规则不同。
二、主物与从物
按照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类。
并非主物 的成分,时常辅佐主物的效用,而与从物同属于一人的物,是从物;从物所从之物,叫做主物。
构成从物的要件:1 不是主物的成分2时常辅佐主物发挥效用 3 从物与主物同属于一人 4 交易上无特别习惯。
三 重要成分与非重要成分
根据成分的分离是否导致其毁损或者变更性质。
重要成分是指互相结合,费尽损毁或变更其性质不能分离时,则其中每个部分都是重要成分;重要部分以外的成分,为非重要部分。
四原物和孳息
根据数物之间产生和所出的关系。
原物,是指产生孳息的物,而孳息是指由原物所生的物或者收益。它可以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Ⅱ 物权客体的种类和范围,分别列举一项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1-03 21:36 在民法上,根据物是否具有可移动性而将之分为动产和不动产。[6]动产是指能够移动且不损害其价值和用途的物。而不动产则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即会损害其价值和用途的物。从物的分类意义而言,由于不动产的种类较为有限、具体,易于确定,而动产的种类繁多、范围广泛。所以一般认为,不动产之外的一切物都是动产。?ゲ欢?产一般是指土地及其定着物(主要是建筑物,还包括树木、庄稼等)。而作为用益物权客体的不动产,则限于土地和建筑物:

1、土地。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财富,“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7]在财产法上,它是公认的一类最重要的财产。因此,有关土地的法律制度,历来为立法者所重视,并成为任何社会形态的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

但是,“土地”一词却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人们可以从地理、生物、经济、社会、政治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之作出界定。正是由于土地涵义的广泛性,在各国民法及土地法中,大都未对土地作一般的定义:从一般社会观念上讲,土地作为地球表面的陆地的土地资源,是气候、水文条件作用下,由地貌、土壤、植被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8]但这种土地的概念与土地作为一种财产的概念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有的学者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其所使用的土地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即:(1)根据《宪法》第9条、第10条,土地的范围只是指已被开发的土地。尚未承载人们劳动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及水面,均是与土地并列的概念;(2)1986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第6条、第9条的规定,土地的范围既包括已开发的土地,也包括林地、草原、水面、滩涂等自然资源的土地;(3)在1950年颁布的《土地改革法》第16至19条、第21条、第25条、第26条中,土地的范围包括耕地、山林、鱼塘、茶山、桐山、桑田、竹林、果园、芦苇地、荒地、水利工程、盐田、沙田、矿山及湖沼、河港、牧场以及道路、护堤土地、飞机场等。[9]可见,在我国法律中对土地这一概念的使用并不是一致的。

从法律上看,土地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它必须符合民法上物的一般特征,即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据此可以认为土地是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利用的陆地地面及其上下空间和地身。那些尚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利用的沙漠、冰峰,虽然在政治、社会、公法意义上属于领土、国土的范围,但它们不是民法意义上的土地。在我国历次土地立法中,沙漠、冰峰等地面,也均未被列入土地的概念之中。

关于土地的范围,可以从“横”和“纵”的两方面观察。在横的方面,即土地沿地表伸展的范围,土地本为连绵无垠之物,似乎没有什么范围可见,但人们以人为的方法,划分疆界,以此确定其范围,从而土地权利人在横的方面的支配效力范围就以地界为限。

土地的范围在纵的方面,即土地沿地表向上、下伸展的范围,也就是地表上面的空间、地表下面的地身的范围。从土地的利用角度而言,无论是因哪种目的使用土地,都不可能仅仅限于对地表的使用,而必须延伸到对地表之上、下之一定范围的使用。否则,对土地的利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土地的纵向范围到底有多大呢?在古代罗马法,有“土地所有权及于土地之上下”的法谚,后来经过注释法学家将这项原则绝对化,解释土地所有权上达天空、下及地心。《法国民法典》贯彻了罗马法的这一原则,在其第552条中规定:“土地所有权包括该地上及地下的所有权。”法律对土地的纵向范围不作任何限制,可以延伸至地上及地下无限的空间。依该法的规定,最初飞机飞越私人土地的上空也被当作是侵权行为。后来由于这一规定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才由航空法、矿业法等对其进行了限制。《德国民法典》也基本上贯彻了这种土地纵向范围的绝对主义,但已有所限制。在其第905条中规定:“土地所有人之权利,扩充到地面上之空间与地面以下之地壳。所有人对于他人在高空或地下所为之干涉,无任何利益者,不得禁止。”《日本民法典》则对土地的纵向范围作了明确限制,其第207条规定:“土地所有权于法令限制的范围内,及于土地的上下。”《瑞士民法典》更将例外作为原则,在第667条规定:“土地所有权的行使,在其利益范围内,及于地上及地下。”我国现有法律中对于土地纵向范围问题尚未作规定。但这种纵向范围是土地满足人们需要的性质并对之加以利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土地作为财产,其纵向范围不仅包括地表,还包括地上和地下,自为当然之理。至于土地纵向范围的确定,依据我国有关土地立法的意旨及实践,参照其他国家立法例,应以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参照《瑞士民法典》,将土地纵向范围规定为权利人在其利益范围内,及于地上和地下。这首先符合民法上对物的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一般要求,把土地权利人的权利的支配力限于其行使有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的范围。在此范围之外,他人在其地上和地下的干涉,土地权利人不得排除之,例如地下开凿隧道、地上通航飞机。另外,土地纵向范围决定于权利人的利益范围,这种利益范围则因不同的权利具有不同的支配力而有所不同。例如采矿权人对于土地的支配,比地上权人对土地的支配范围及于地下要深得多。农地耕作权(承包经营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其土地上散步,但田野荒地所有权人则不得禁止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土地的纵向范围只能是相对的、具体的,它还要随着经济生活、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变化而发展。法律上不可能规定一个明确的、一般的纵向标准;(2)法律上可以在一些特殊问题上对土地的纵向范围作出明确限制,将其排除于土地权利人的支配效力之外。我国法律对于土地,从国防、电信、交通、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很多限制。例如,根据《水法》,水资源与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是分开的。《水法》第3条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再如,依据《矿产资源法》第3条的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Ⅲ 物权法按照客体分为哪几种

你好:
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大,可以写论文,简单的说,物权法的客内体就是物,容所谓物,《物权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可见,物权法中所称的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动产是指能够移动并且不至于损害价值的物,比如桌子、电视机等物;不动产是指性质上不能移动或虽可移动但移动就会损害价值的物,如土地、建筑等。
在理论界,主流观点将物分成3类:1、动产和不动产2、主物和从物3、原物和孳息。至于其他分类方法,各种各样,你可以参考其他文献。

Ⅳ 物权的客体是物,债权的客体是什么

概念:
物 权--指权复利主体在法律规定的制范围内,对物的直接管理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债 权--是权利主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请求相对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性质、特征:
物权--对世权,具有独占性、排他性,反映物质财富的静态所有关系
债权--对人权,不具有排他性,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

法律关系主体:
物权--是特定权利主体和不特定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债权--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客体:
物权--物
债权--物、行为、智力成果

内容:
物权--对物的直接管理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
债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权能
物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债权--请求权和受领权

产生方式
物权--种类及内容均由法律创设
债权--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实现方式
物权--物权所有人自己行使权利
债权--实现权利须凭借债务人履行义务

效力
物权--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权
债权--无追及效力和优先权

Ⅳ 物权客体与物的关系是什么

物权客体包括民法上的物与财产权利,其中主要是民法上的物。但民版法上的物与自然界权的物还有区别。如民法上的物,或者说是能成为物权客体的物必须处于人身之外;必须对人有用;必须能够为人所控制与支配;须有一定稀缺性;必须是物质实体等。但现在也把网络虚拟产品视为物。而明月清风、星辰阳光等,尽管也是物质实体,但由于还不能为人所控制支配,也不具有稀缺性,就不是民法上的物,也不是物权客体。

Ⅵ “物”为何物:物权客体的界定

捐献的血液、胎盘、提取的精子、移植的肾脏、义肢、尸体、“百年老汤”、股票、楼花……,能不能一概以“物”论之?这促使我们用法眼透视—— 常鹏翱(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以下简称常):物权,望文生义,就是人对物的特定权利。物是物权的客体,物之不存,权将焉附?故而要想认知物权,就必须先看清“物”为何物。 李富成(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李):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之中,但是,“物”为何物的追问,天然地包含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命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问题。我考虑,这个命题的展开应当依照三个递进的逻辑层次,即人与物的界分,客观物与法律物的界分,法律物与民法物的界分。 常:没错,“物”里藏着大乾坤。我们可以在法理上展开这三个层次。首先是人、物的界分。在当代“法律人”看来,这种界分似乎天经地义,普洛泰戈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的正当性也似乎毋庸置疑。历史却并非如此。在现代民法的老祖宗古罗马法的视野里,人、动物和自然界在宇宙中平等共居,人对自然和万物君临一切的主体态度尚未建立起来,人和物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晰,比如,在生理形体上属于人的奴隶,在罗马的万民法中不过是与土地、衣服、金钱地位相同的有体物。这种状况一直到15、16世纪才有了改观,法律把自然人和其他物明确予以划分,规定只有自然人才具有法律上的人格。至此,民法中的人与物才有了井水不犯河水的疆界。后世民法基本上沿袭了这种人与物的二元划分。 常:是的。为了维护人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划清物与人的界线,将法律上的“物”限定为人之外的物质,人体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但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挑战着人体与物之间的界分。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体向物的转化,即在不损害人体正常形态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脱离人体的器官和组织不再承载主体价值,在法律性质上就转化为物,比如被剪落的毛发、捐献的血液、摘取的器官等。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医院卖胎盘的现象就与此有关。胎盘在母体内构成人体的一部分,其自然脱离母体后就转化为物,所有人是产妇,除非她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包括医院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得任意处分,否则就是侵害所有权。 李:由人体转化的物比较特殊,其毕竟曾经负载过人的主体价值,与一般的物不同,法律应另眼相看,否则就会引发诸如器官买卖、血液黑市、胎盘宴等有悖公序良俗的行为。而且,并非所有脱离人体的器官或者组织均立即转化为物,还要看原主的意志。如果原主还有使该器官或者组织将来再进入原主身体的目的,那么它们就仍然是身体的一部分。德国联邦法院的一则判例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位男子将自己的精子提取出来,冷冻在某医院中,以供自己将来生殖的需要。但后来医院不慎遗失该精子,双方为之发生诉讼,法院认定医院侵害了该男子的身体权。 常:这种见解有道理。另外,还有物向人体转化的情形:第一,当脱离人体的器官或者组织被植入他人身体后,就构成新主身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不再是物,原主不能再对其主张所有权。第二,原本在性质上属于物的东西(如连接关节的医用钢材、心脏起搏器等)进入身体,成为身体机能正常运行的必要组织时,就属于人体而不再是物了。 常:以上是人与物的界分。不过,并非万物均能入得法眼,要成为法律世界的物,必须符合一定标准,这就涉及到客观物与法律物的界分,这里的法律包括了公法与私法、国内法与国际法。不过,很难确立一个普适的法律物的标准,规范目的不同的法律所确认的物可能并不相同。即使勉强抽取出一个法律物的公因式,它与客观物的区别可能已经很微薄,徒劳无益。 李:你说的不无道理。客观物要想成为法律物,首先必须具备可控制性。可控制性因为主体的控制能力的差别而不同,如宇航员能踏上月球,而普通人只能“举杯望明月”。其次,物还应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因主体需求的层次不同,客观物进入法律的渠道、领域、深度也不同,比如土地在国际法上属于国家领土,在民法上则是土地登记簿中记载的特定地块。 常:这也表明,法律物与民法物有区别,因为民法物具备有体性与特定性,在可控性方面也有其特殊性。首先,有体性的标准要求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形体或者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据此,物权客体应当是有体物,它的物理形态可以是固态、液态或者气态等。没有物理实体的无体物,如商誉、信用、商业秘密、思想等,就不是物权的客体。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商家宣称的“百年老汤”虽然具有有体物的基础,但其中更多的表明了一种较高的商誉,它能不能单纯地归属于物的范畴,还需要认真考虑。这个标准让我们知道,物权与财产权不是一回事,后者的范围更宽泛,它既可以是存在于有体物之上的物权,还可以是依附于无体物的债权、知识产权等其他财产权。不过,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无体物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我国担保法第七十五条就规定了权利质权,票据、债券、股票等权利能够负载质权。 李:而特定性要求物独立存在并能与其他物相区别。沧海之一粟不具有特定性,其上无从成立物权。特定性标准也使物权与债权相区分,物作为债权标的可以是非特定的,在特定化并交付之前,债权人对其不享有物权。此外,可控制性表现为人们为了通常的社会生活需求所进行的控制。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愈来愈强,电力、天然气、光波、磁波等没有特定形体但能为人力控制的物也成为了物权的客体。再比如,随着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与普遍运用,人类对能够形成降水的云层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从而有必要合理分配其中的利益,就可能使其进入物权法的调整范围。 常:这些界定标准是很有意义的,能帮助我们改变许多习见的错误观念。比如,与房产商签订了预售房销售合同,很多人认为此时购买者就是房屋所有权人。其实,其所购买的不过是“楼花”,只是一种预期的利益,并非现实而特定的存在,之上不能负担物权,买受人也就不能成为“房屋所有权人”。

Ⅶ 物权的客体() 选哪个,请解析下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债权的客体可以是财、物、行为和智力成果,而物回权答的客体则只能是物。这是一个法学概念。物权客体应当是有体物,它的物理形态可以是固态、液态或者气态等。没有物理实体的无体物,如商誉、信用、商业秘密、思想等,就不是物权的客体。
请及时采纳,谢谢!

Ⅷ 按物权的客体进行分类,可以将物权分为

以物权的客体为标准所作的分为: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专
1). 以动产为客体的物权,称属为动产物权,如动产所有权、动产质权和留置权等;
2). 以不动产为客体的物权,称为不动产物权,如不动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抵押权等;
3). 以权利为客体的,则称为权利物权,如权利抵押权和权利质权等。

Ⅸ 物权的客体() 选哪个,请解析下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债权的客体可以是财、物、版行为和智力成果,而物权的客体则只权能是物。这是一个法学概念。物权客体应当是有体物,它的物理形态可以是固态、液态或者气态等。没有物理实体的无体物,如商誉、信用、商业秘密、思想等,就不是物权的客体。

请及时采纳,谢谢!

Ⅹ 物权标的和客体的区别

客体就是标的,不过客体是相对于物权来说的;而标的是相对于债权来说的。标的版物是标的或者客权体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举个例子:你和别人签订一个买卖水果的合同,你的债权标的就是对方交付水果的行为,而标的物就是水果。

阅读全文

与物权客体的范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