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的追及效力

物权的追及效力

发布时间:2020-12-13 03:34:40

1. 关于物权的追击效力,案例如下:

此问题属于拾得遗失物问题,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脱离物不适用),A有权回向受让人答D追回遗失物(手表),但是要向D支付他拍得手表所支付的费用。
理由:
拾得人对遗失物予以有偿转让的后果要看权利人如何选择。
一、向受让人主张追回遗失物。
由于遗失物原则上不适用善意取得,故受让人即使善意且无过失,也不能依善意取得主张对标的物的所有权;权利人当然有权向受让人追回遗失物,期限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就受让人已经支付给拾得人的费用问题,处理规则有二:
第一,受让人通过拍卖、向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情形下,权利人追回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以保护此类受让人的合法权益。此谓“有偿回复”制度。当然权利人支付给费用后有权依据不当得利或者侵权赔偿规定向拾得人这个无权处分人追偿。
第二、除此之外的情形下,权利人追回的,不须支付给受让人所付的费用,这就意味着标的物被追回后,受让人只能在符合法定的条件下向拾得人主张费用返还请求权。
二、权利人也可以不向受让人追回标的物,而向无权处分的拾得人请求不当得利返还或侵权损害赔偿。

2. 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和物权的追及效力

简单的说,就是你妈妈虽然是出钱得到的这个勺子,而且不知道你爸爸并不是勺子的所有人,但是这个勺子仍然不是她的,你是可以取回来的

一、善意取得的物不应仅仅限于动产

通常认为善意取得仅限于动产,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不足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维护第三人对公示公信力的信赖。

公示原则要求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公示的作用在于昭示物权的变动,保护交易的安全。通常认为动产以交付占有为公示方法,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方法。公信原则的基本要求指物权变动以登记和交付为公示方法,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即使登记或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其目的在于保护交易的安全,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在动产所有权转移方面,第三人善意而无过失地相信动产的占有人即为合法占有并拥有合法处分权的所有权人,从而与其缔结合约,支付相应对价后应当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即使该占有人实际上并没有所有权和处分权,也应当承认交易的有效性。但对如赠与等无对价存在的第三人,即使第三人为善意,也不宜认定其合法取得动产的所有权。因为善意取得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交易的安全,而赠与等无偿行为不属于交易的范围,不在保护之列。而对于从受赠与人处有偿取得该动产的,则应当认为交易有效,由受赠与人在受益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对于不动产,第三人善意无过失地相信行政机关登记的公信力,或者确信不动产登记的所有权人的代理人有权处分,从而与其发生交易行为,并进行了产权变更登记的,应当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确认其依法取得的产权为有效。即使该行政机关的登记有误或代理人实际并无代理权也不例外。财产所有权人的损失可以由无权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故而,善意取得的财产不应仅为动产,也包括不动产,如此才能全面保护交易的安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二、 善意取得只要求取得财产时为善意

通过对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分析,应当认定只要求第三人在取得财产时为善意且无过失即可,即使事后第三人知晓与其交易的人并无合法处分权,也不影响先前交易的效力。

但取得财产的时间如何界定呢?有人认为应当是合同签订时,有人认为应该是第三人交付钱款时,有人认为是标的物实际交付时。笔者认为应该界定为实际交付时为妥。

如果是动产,自该财产交付给第三人实际占有前,第三人始终善意且无任何过失,该财产交付即所有权转移,即使第三人尚未支付价款也不影响所有权的转移。如果确未支付价款,仅在交易双方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而并不导致所有权移转的无效,因为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以交付为公示方法。

如果是不动产,交付并由第三人实际占有并不构成所有权的转移。这是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应当认为,只有合法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之后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效力。因此,只有第三人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之前为善意且无过失,才可以构成善意取得。否则,应当不影响不动产实际所有权人的追及权的行使。

所以,对善意取得的成立应当以第三人取得财产前为善意且无过失,才发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三、 盗赃物产权的变动

按照通常的观点认为,对盗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无论几经转手,国家机关主要是侦查机关都可以从第三人处追回。且通常的观点也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仅限于动产,不动产并不适用。但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

(一)盗赃物中动产的善意取得

如果以不正当的低价与非法占有人进行交易,无论任何情况均不得构成善意取得,更无须说无偿取得,即使是善意也不能产生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而如果第三人善意且无过失并支付了相应的对价的话,应当产生善意取得的效力。原所有权人包括国家机关也不得向第三人行使坠及权。原所有权人的 损失可以通过侵权之诉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解决。

(二)盗赃物中不动产的善意取得

通常认为不动产不能成为盗赃物,但现在理论和实践中对此都已经有了突破。比如某人以暴力或胁迫等非法手段,使不动产的所有权人到登记机关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登记到了行为人或他人的名下,尔后登记后的权利人与第三人订立合约,并重新变更登记,应当认定合同有效。至于原所有权人的损失,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向行为人追偿。

再比如,由于登记的行政机关的过错造成登记的错误,被错误登记为所有权人者与第三人交易的,同样应当认定善意取得的构成,即使是盗赃物也不例外。

宗上所述,善意取得构成对物权的追及效力的合法限制,甚至以牺牲原所有权人的利益来保护交易安全和第三人权益,这是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符合现代的价值趋向。(D)

3. 物权中涉及到追及效力与善意取得的问题怎么区分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内人有权追回容。”在此种情况下所具有的追及效力显然属于物上请求权的一种形式,但它是一项独立的物权效力,不能等同于物上请求权。另外当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给第三人时,抵押权人得追及至抵押物之所在行使抵押权。
物权的追及效力不是绝对的,法律在确认善意取得制度之后,物权的效力应当受到善意取得适用的限制。换句话说,善意取得制度就是对物权追及效力的限制,但并不是说物权的追及效力与善意取得制度矛盾。物权追及力说的在我有物权的前提下,无论物被谁占有控制,我都可以追及至物的所在地行使权利。善意取得说无权处分权人未经我的许可把我的物卖了,第三方不知情又支付了对价,那么第三方即善意的第三人就对该物取得了所有权。关键是一物一权,你有了所有权我就自动丧失了所有权,没有了所有权,自然没有办法再追及了。

4. 物权追及效力中的即时取得制度和时效取得制度是什么

所谓即时取得就是指物权理论中的善意取得制度。是指当物被无权处分人处分,专而受让人属善意的相信处分人有处分权,受让人即可取得物的所有权。善意取得可以阻断物权的追及效力,也即此时原权利人无权向善意取得人主张物之返还请求权,而仅可向无权处分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时效取得制度也即取得实效制度。它是指无权利人以行使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地继续占有他人的财产,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间,即依法取得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制度。我国目前的《物权法》并无规定实效取得制度,学者认为,此为一项重大立法缺漏。

5. 什么叫物权的追及效力

为什么抄不直接网络搜索袭呢?网络就有额。
通俗来说就不管物到哪里,到谁那里,你都有权利可以拿回来。
但是现代法律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无权的追及效力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算了,你还是直接搜无权的追击效力吧。。。。

6. 关于民法时效利益和物权的追及效力的问题啊 我都查了好久 呜呜 没洞

我来回答看看,居然楼主看过理论应该对定义比较了解:
1。时效利益就是,债权人因诉讼时效的经过而丧失胜诉权,债务人则从中获得不会败诉的利益,这部分利益就是时效利益。比如甲欠乙1万元,约定2000年1月1日还,结果2002年1月1日前,双方都没有跟对方提起这件事,在2006年,甲找到乙并写下还款约定书,约定2007年1月1日还款,甲的这个行为就称为时效利益的放弃,因为这个时候乙有获得了2年的诉讼时效。(这个东西好像在司法解释有条文的,民法通则里没有)
2。时效利益抛弃的后果就是,债权人的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但是不得超过20年的大限啊~)本来过了诉讼时效的债可以不用再还了,现在有要还了。
3。以动产手机为例。动产物权的转移以交付为准。A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B手机,约定后天付款取货,而第二天C不知道A已经卖掉手机,想以2000元买下,A于是就卖给了他,并当场收款交货。这个时候C就获得了手机的所有权,而B没有拿走手机,因此与A之间只有债权关系。而A因把手机卖给了别人不能交货,无法履行与B之间的合同因此要承担违约责任。因为这里有1000元的差价,而违约金必然没这么多,所以A何乐不为。
好像还是比较繁琐哦,见谅了~

7. 物权的优先效力和物权的追及效力有什么区别

优先效力物权的优先效力,也称为物权的优先权,其主要含义指同一标的物上有数个利益冲突的权利并存时,效力强的权利排斥效力弱的权利的实现。这种效力的强弱既体现在物权与债权之间,也体现在物权与物权之间。

8. 请问法律界前辈:物权的追及效力在特殊情形时如构成善意取得,追及力中断。能否给举个具体的例子谢谢

简单的来说,A丢了手机,B捡到了,然后借给C,这时不管手机在B还是在C手里,A都可以主张追回。再后来,如果C按市场价格卖给了不知情的D,D构成善意取得,然后A就不能向D主张物权的保护了。

9. 物权法》关于物权的追及效力有何规定

十月一日以后适用《物权法》第66条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阅读全文

与物权的追及效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