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居住物权

居住物权

发布时间:2020-12-12 05:27:58

物权纠纷 如何证明本人并未在其房屋居住

第一个条件,该福利分房的房产权人为父母,有的福利房没有房版产证,只有居住权;第二权个条件,父母全已走了,还是尚在世,只有父母全已走后,并没有不让子女继承的遗嘱,也没有其它第一顺位继承人,即父母的父母,该房产才能确定为是子女的继承财产。第三个条件;物权法规定,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所以以上二个条件满足后,产权已归子女,但为了将来转让房产等方便,可以去房管局作继承登记。

Ⅱ 物权法:居住房屋是属于占有还是使用

居住房屋的占有人享有使用权,也就是使用,是否拥有房屋所有权并不影响占有,只是有权占有,好是无权占有的问题

Ⅲ 居住权的法律规定

居住权,用益物权的一种,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
第一、居住权作为一种独立的用益权制度,属于物权,是一种他物权。由于居住权人可以对房屋直接行使其权利,但房屋所有人并无为之有积极作为的义务,故居住权属于物权。同时,又由于居住权只有在他人所有的房屋上设定,因而居住权又属于他物权。

第二、居住权的主体范围限定为特定的自然人。因为罗马法设立该制度的初衷就是:随着“无夫权婚姻和奴隶的解放日多,每遇家长亡故,那些没有继承权又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就成了问题。因此,丈夫和家主就把一部分家产的使用权、收益权等遗赠给妻或被解放的奴隶,使他们生有所靠,老有所养。”故法人或其他非法人团体(如合伙团体)不可以成为居住权主体

第三、居住权的客体为他人的所有的建筑的全部或一部分,还包括其他附着物。如中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就明确规定:居住权的客体为他人的住房以及其附着物。故在自己的房屋上不能设立居住权。

第四、居住权是因居住而对房屋进行使用的权利,也就是为特定的自然人的生活用房的需要而设定的权利。居住权人只能把所取得的房屋用于生活需要,对房屋的使用只能限于为居住的目的,而不能挪作他用,比如用作商业房等。但也有学者认为当双方当事人有约定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居住权人可以将少量的房屋予以出租以获取收益。

第五、居住权具有时间性,期限一般具有为长期性、终身性。这点也是居住权的一项重要特征。居住权的期限可由当事人在合同或遗嘱中确定或约定,如果没有对期限作出明确规定,则应推定居住权的期限为居住权人的终身。这是因为居住权是用来供没有房屋的人居住的,所以权利人对房屋的居住权如果没有约定的话,应当理解为与其生命共始终。

第六、居住权一般具有无偿性,居住权人无需向房屋的所有人支付对价,所以被称为“恩惠行为”。这也是由居住权的性质、本质而决定了其应当是一种无须支付对价的无偿行为,即使居住权人在其居住期间可能需要支付给所有人一定的费用,但它必然要低于租金,否则也就无设立之必要。
?
第七、居住权具有不可转让性。在罗马法中,“人役权是不能让与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则可以转让,如转让某年对某土地的收获权。就人役权的性质而言,它不能与权利人相分离,故权利人死亡,其权利即行消灭。”目前,在中国,对居住权中是否包含租赁权,学者们意见还有纷争。

Ⅳ 房子到底是否可以居住,婚姻法物权法到底哪个大

这并不矛盾。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房产证上登记的产权人是该房屋的所有权人。根据版婚姻法的规定,在权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内,夫妻一方或双方所获得的收益,除双方约定归一方所有外,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物(财产)的归属问题上,物权法是一般法,婚姻法属特殊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来源找法网:网页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婚姻法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效力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别是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等。从调整对象的性质看,婚姻法既包括因婚姻而引起的人身关系,又包括由此而产生的夫妻财产关系。

Ⅳ 居住权与用益物权

该房是你朋友和其父共有的财产,其父不能私自处分该房,该合同是无权处分行为产生的合同,效力待定,你朋友有权起诉否认该合同效力或要求优先购买权~满意请采纳

Ⅵ 居住权是用益物权吗

我国物权法定,居住权不是用益物权

Ⅶ 离婚后,除了居住权还有何物权类型可以做到离婚不离家

离了婚之后除了这一些居住权其他的物件是属于你的你都是能够拿走,但是离婚不离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Ⅷ 居住权的法律规定

中国没有居住权抄,国际意义上的居住权是对人而非对物。而国内的物权法中所涉及的居住权是物而非人(物其中包括,以国家和企业还有个人为主体的物权。)在此种情况下,当以国家和企业为主体的物权大于以居住人为主体的公民权利时。强拆等一系列活动是受到除《宪法》外的其它相关法律保护,而无需赔偿的。唯一束缚此权力的,只有《宪法》中关于公民个人住宅权利不受侵犯的描述。但即便是实际侵犯,公民也很难依照《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诉讼。
可以明确的说明一点,当政府和开发商勾结在一起,骗取了你的住房权益后。即便你发现被骗,也无权提出索赔。因为依照《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规定,你的权益属于真空期。除非开发商愿意。否则,只要你维权,政府和开发商就是停掉你的过渡费和安置费,都是合理合法的。

阅读全文

与居住物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