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IP后普遍口碑不佳
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个角度来分析:网文与影视;网文读者与影视观众。
网文与影视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成本。简单的说,网文作者在网文中就像上帝一样,他说“有光”就会“有光”(《圣经创世纪》),恣意想象无所不有、无所不能——完全靠作者敲击键盘来得到,如果不考虑网文作者的阅读积累与自由意志创作之类的成本(这就是只是知识产权的核心了),那么其成本不错就是网费、电费以及电脑硬件的损耗而已;然而,转变成影视作品却是每分每秒都是钱堆出来。具体其实可以参照前一段时间上映的吕克贝松的《千星之城》,12万元(人民币)/秒的特效成本——就是直接拿火来烧钱都不见得能打到这个速度。
网文与影视之间,最大的障碍是内容。虽然现阶段对于网文的审核趋向于严格,但是事实上如果对比套在影视作品上紧箍咒,网文的限制还不算什么——随便举几个网文改编作品就可以知道了,前几年非常热门IP《鬼吹灯》就改编出了两个兄弟:《九层妖塔》和《寻龙诀》,这两部作品孰优疏劣一目了然,但是抛开诸多主创的干扰因素,作为原作粉丝,我绝对相信:这么高热这么成熟这么大投资的作品,只要忠于原作拍摄票房和口碑绝对不会差到那里去,至少不会赔钱——然而,制片和导演没有这样做(哪怕《寻龙诀》都做了比较大的规避调整),这充分说明“有不可抗力”限制着“影视作品忠实于网文”——电影《老炮》中冰湖决斗前的举报信,就是艺术创作内容于现实中的妥协结果。
网文读者与影视观众之间更是有着巨大差别。
但是,从过往各类机构关于“网络阅读习惯”与“传统(纸质)阅读习惯”的普遍结论来看,我们能够知道,网络阅读存在着“碎片化”、“浅阅读”(思考不深入)、“泛读快读”等特点,这就表明网文读者大部分属于“直观型”、“视觉系”——这对CG技术、CG制作、道具化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这些都是钱啊,这些都是我国影视工业的短板啊,尤其对于演员的要求非常高——无实物表演能力——这是中国影视产业的通病:小鲜肉当道……这就使得人们网文IP转化成影视作品最终“票房扑街”的原因。
浩大的网文,转化成90分钟(娱乐片标准时长)的电影或者40集的电视剧,很难讨好并转化数量庞大点击阅读量变成为收视率或者观影票房——毕竟在内容上阉割、形式上受限投资成本与制作技术水平。综上所述,票房差是理所当然,票房好就要靠主创的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