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混合所有制与知识产权

混合所有制与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2-07-05 06:49:54

1. 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和意义

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混合所有制的意义:

2. 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 而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
我国经济中的混合所有制是不同经济所有制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的形成机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营决策、收入分配和融资等方面存在机制上的摩擦,这种摩擦会导致一系列经济参数的扭曲。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要求机制上的统一,这就决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寻求联合的内在要求。改革初期,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基本上是孤立地并存,每一种所有制对应着国民经济的一块,各板块之间相互封闭。国家也根据不同的板块制定差别性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条例。但生产要素流动的本性注定会冲击板块之间的壁垒。我国的混合所有制就是在各所有制追求优势互补的动机支配下形成的。其形成途径有:组建跨所有制的、由多元投资主体形成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公有制企业出售部分股权或吸收职工入股,等等。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由其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从资产运营的角度分析,混合所有制已突破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界限,因为无论资本来源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已融合为企业的法人财产。在现代公司中,各利益主体通过治理结构形成一种混合的、复杂的产权安排。
我国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公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与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如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二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经济联合组成的企业。
(二)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是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3. 混合所有制的主要任务是开放竞争性业务,打破垄断吗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是我国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本组织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股份制经济,是一种富有活力和效率的资本组织形式。我国的股份制特点是不同性质的资本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经济,也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这样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推动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优化资本配置,使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依托多元产权架构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提高国有经济或公有经济效益;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更多领域,拓展发展空间。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来的。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除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有重大社会效益经及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的重大骨干企业,其他的都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它对明晰产权关系,深化所有制改革,提高认识,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无疑都是很必要的。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混合存在的一种经济,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联合投资,也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它们的联合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因而,不能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不能认为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不能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全部是私有制。

4. 什么是混合所有制改革

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5.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风险和难点有哪些

法律分析:1、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国有经济布局仍存在着数量过多、战线过长,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规模不经济,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等不合理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目前各界最担心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上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蚕食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引起市场较大关注并一度引发了学界的大讨论。

3、产权保护问题。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确保产权明晰、保护严格。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不仅明确“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还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4、外部经营环境的制约。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劲生机与活力,并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民营经济仍面临一些有形无形的障碍和困难,其外部经营环境仍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法律依据:《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第二条 试点企业条件:

(一)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企业。

(二)股权结构合理,非公有资本股东所持股份应达到一定比例,公司董事会中有非公有资本股东推荐的董事。

(三)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建立市场化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和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

(四)营业收入和利润90%以上来源于所在企业集团外部市场。

6.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风险和难点有哪些 定价问题

同业竞争实际上并非混改方案本身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是为了最终公司股票直接或间接上市需要解决的重大议题。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国有企业往往依托于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有着不少经营同样业务的兄弟单位,在某些产品上构成直言不讳的市场竞争。

若存在此情况,最好在混改时一并解决,参考同业竞争的诸多解决方案,可以对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或其法人主体采取剥离、股权托管、注销并不再经营、承诺在明确期限内条件合适时将业务出售或提请其他单位合并等方法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时至今日不少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下属很可能已经有一些上市公司。对于这些上市公司而言,其营业收入占比很小的某种业务很可能与准备进行混改的国企的主要业务一致。如果是这样,对于准备混改的国企而言,上市公司就与其构成同业竞争。

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可能因为这块业务的重要性不大,未在公开文件中披露同业竞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面临解决同业竞争方案的抉择,国企集团肯定会选择“保大弃小”,不可能为了未上市国企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而让已上市公司做出让步。



(6)混合所有制与知识产权扩展阅读:

意义

1、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公司组织形式变革

混合所有制是指界于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所有制结构形式,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混合体。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个经济组织中,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相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而言的。

显然,作为公司组织形式的股份制、有限责任、股份合作、合伙制、两合制等企业组织制度,和所有制结构是不同的范畴;虽然所有制结构不同,但公司组织制度大致相同。

2、混合所有制是经济后续改革的顶层设计

当前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思路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新界定,是对私有制和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作用和地位的重新认识。改革前,我国实行消灭“私有制”的政策;改革开放后,允许少量个私经济存在,私有制开始在中国出现。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对非公有制发展首次采用了鼓励的提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同等地位,并专门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7. 混合经济的社会影响

首先,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其“开放式”的社会融资机制,取代“业主制”私人企业和“独资制”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封闭式”的融资机制,有力地克服了“封闭融资、自我积累、贷款扩张”不能适应市场扩张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企业发展“窠臼”,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扩张,而且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私人企业靠自己投资和自我积累,国有企业靠国家投资和自我积累,集体企业靠集体投资和自我积累相比,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融资没有“身份限制”,摆脱了“投资能力和积累能力”的束缚,把蕴藏在社会中大量的闲置资本为我所用,这就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有所作为提供了“广阔天地”。
对股份制的这种好处,马克思曾经给予高度评价:“积累,即由圆形运动变为螺旋形运动再生产所引起的资本的逐渐增大,同仅仅要求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的集中比较起来,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对于随后股份制扩展到其他工业部门时,马克思又指出:在工业上运用股份公司的形式,“不仅成为社会积累的新的强有力的杠杆”,而且“它们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中国已有境内外上市公司(包括A、B、H股)1298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223家,境外上市公司75家。1998—2002年,境内外市场筹资6094亿元,占累计筹资的69.5%。
其次,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可以克服私人企业的“家族管理”和国有和集体企业“政企不分”而导致“治理能力不足”的弊端,实现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最稀缺资源”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企业治理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从现实经济生活来看,一方面,民营企业逐渐走过了靠胆量、靠经验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并积累相当的财富,但是由于自身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不足,民营企业很难持续发展,有的企业即使雇佣了一些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者,但仍然摆脱不了“无限责任”和家族式的干预,进而无法有效调动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的热情。应该说,以有限责任、“两权分离”和规范的“委托代理关系”为根本特征的股份制企业,可以有效调动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方面积极性。另一方面,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缺陷就更明显,不仅它们的所有权主体的权责利都不明确、政出多门,而且其经营权主体也具有相当强的“行政色彩”。所以国有和集体企业内部更难实现“物尽其用和人尽其才”。只有从根本上对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克服国有股和集体股一股独大的弊端,才能保证让有能力的经营者治理企业,进而保证国有资产和集体财产保值增值。
第三,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借助“股份制的路径”,实现职工持股、居民持股、知识产权入股、管理能力入股,促进“知、劳、资一体化”,“内在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8. 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及其作用是什么

一、混合所有制首先具有生存的顽强性与社会形态演变的过渡性

混合所有制形式比起公有制和私有制形式来,一样有着自身演变与发展的规律。混合所有制首先具有生存的顽强性与社会形态演变的过渡性。

从生存的顽强性上看,一当它的产生就可以一直生存下来而不会被其他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湮灭。如前所说的小农经济、个体经济与股份制经济,它们在原始社会后期与奴隶社会时期就存在了,仅管人类社会的形态已经更新了多次,原始的公有制、奴隶主私有制、封建主私有制己不复存在,但就是这种看似缺乏生命力的所有制形式还在生身不息顽强生存。混合所有制形式生存的顽强性还表现于它在社会形态变更的剧然动荡中能处变不惊泰然处之。在历史上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经历了巨大的革命,仅管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但每一“革命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生产力、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当新的所有制形式尚未出现的时候,生产力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形式可以不被社会形态的剧烈动荡所震撼。

混合所有制的顽强性是与自身不断变化与完善分不开的。个体经济、小农经济与股份制经济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自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说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与现在我国及发达国家中存在的小农经济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既有生产资料内容上的变化,小农经济从只有劳动工具到有一定数量的土地等是发展的。再说个体经济从依赖自身劳动,到有少量的雇工剥削,也有一个嬗变过程。就是股份制也有组织结构与管理形式的变化,股份制经济从单凭信誉合股、合作劳动,到信用制度的发展、组织结构的完善与股东参与的社会化管理,都是有明显的不同。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混合所有制开放性的特征。正是它的这种开放性才使的混合所有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自我完善力。

从演变的过渡性看,混合所有制形式,是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产生新的典型的所有制形态的一个催化剂。混合所有制形态中可以产生出新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私有制形态的更替过程中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的生产关系中形成,在原社会形态中存在着混合所有制形形式。混合所有制形式为什么能产生或蕴育新的所有制形式呢?列宁曾说到小农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随时有可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危险,就是说资本主义是可以产生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既然资本主义私有制可以产生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那么封建主义要更接近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就更容易产生封建主义的所有制关系。将小农经济看作是封建社会所特有的经济形式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在封建社会以前小农经济就已经存在了。我们总不能说封建社会的性质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我们最多可以说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就象股份制在资本主义得到较大发展一样。封建社会这一社会形态的存在是由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部分占有劳动力的这样一种特性决定的。小农经济可以产生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所有制,甚至它还能产生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我国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就是将小农组织起来而形成的,中间没有其它新的环节。那么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是否也有这样的功能呢?按照斯大林的说法公有制是不可能从私有制中产生的,公有制与私有制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制度形式,(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42-543页),那么资本主义私有制又是如何延续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呢?就是靠那些混合所有制形式!这一点下面我们有专门的论述。从这个角度看也说明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简单地归入私有制经济是不合适的。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又是一种开放型的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又是一种开放型的所有制经济。所谓开放型的所有制经济主要是指它可以吸纳旧的生产关系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可以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产生出新的所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他人劳动这样一种所有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已经很难与它相适应了。但要进入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公有制,各种条件也还不具备,那样作为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就比较宽容地接纳了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式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使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链条又宽松许多”。所以人们看到的就是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份制会得到如此快的发展的原因,根源在于股份制不失为公有制与私有制兼容的一种好形式,是资本主义典型的生产关系形式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形式。

混合所有制能够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形式,“股份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第760页、796页)的必要阶段。从资本主义股份制过渡过去的就是社会主义因为混合所有制与公有制和私有制都不是绝然对立的,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以后,资本主义时期的混合所有制就能产生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来,要必然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就成了无源之水了。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过渡的条件。

混合所有制它不是简单的公有与私有的融合,而是一种非公非私的独立形式。或许有公与私融合所产生的混合所有制,但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一种非公非私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你很难发现个体经济、小农经济或股份制经济是一种公有制与私有制相融而生存的。就是看股份制形式本身,到了近现代已不乏公有制经济参与其中,但这种参与其中的经济只改变的是股份制经济的股本结构,而不改变股份制自身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性的特质。到目前为止混合所有制经济还不能说成是一种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我们要说它有公有与私有的性质,那是它自身具有的规定性,来自外部参与的公有或私有的东西,只能改变混合所有制形式量的界限,而对质的变化还不十分明显。

三、混合所有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就混合所有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而言,它是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润滑剂,是一块可以减轻因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更替而造成的对生产力破坏的缓冲地带,在社会经济更替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力具有保护作用。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需要砸碎旧的生产关系和它存在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连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泼掉的情况。暴力革命的实施过程,对生产力的破坏是难以避免的,无论是最初的私有制取代原始公社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内部几种社会经济形式的更替都是这样。(戴文标:《再论骡经济形式的客观存在》,《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但混合所有制因其兼容了新旧生产关系存在的部分条件,在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间隙中,依然可以用来发展生产,而成为革命时期的主要经济支撑。

小农经济、个体经济,在历史上出现的“革命过程”中,还没有哪一次是直接将矛头指向它们。作为混合所有制形式人格化的阶级成员,在革命斗争的关键时刻,往往会成为对立双方争取的对象,这也使他们有了生存的空间,可以摆脱双方的争斗,以求得一方平安,而保存了发展生产力的条件。封建革命是要革奴隶主的命,打破的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及奴隶的经济关系;资产阶级是要革封建主的命,要推翻的是封建主的占有形式。这样小农经济、个体经济也就一直被保存了下来。

从另一方面说,混合所有制形式没有成为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因为它一直处于社会的从属地位,没有取得决定社会经济形态的资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它们是原始的、奴隶制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这五种社会经济形态都是由鲜明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所有者的身份明确,或是原始公社成员公有或是奴隶主、封建主、资本家私有。而混合所有制形式在每一社会形态中只是处在社会的附属地位,不能决定某一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这也使它避免了成为革命对象的可能性。

关于混合所有制形式一直是处于社会从属地位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在论及小农经济与小农时指出,小农因其有一小部分土地资源,所以在革命时往往具有一定的软弱性,他们自身革命的要求有一点,但并不强烈,对革命的态度是处于摇摆不定状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页)。小农经济这种含混不清的特性,决定他们既不愿革命也不反对革命,斗争性有一点但又不坚定。这样的阶级怎么可能作为领导阶级呢?

混合所有制的作用除了在社会变革中起到保护生产力的作用外,由于它的开放性,起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需要生产关系的主动调整才能实现,混合所有制因其不断地调整与完善自己,适合了生产力发展的特性。我们以股份制为例,股份制这一产生于古罗马时期的经济形式,最初是由包税人组织的股份委托公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世纪出现了自由民之间或手工业者之间的,以人、财、物各项生产要素中的一项或几项为联合内容的合伙经营方式。当初在合伙内容、经营方式、分配方法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其入股者不仅包括商人,而且包括王公、教授、廷臣等,业务管理由官方实行监督。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股份制的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14世纪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产生。在意大利和德意志的一些商业中心,出现了先是同血族人和亲属共同经营,后来吸收亲属以外的人参加的商业团体和公司。参加商业团体和公司的人,通过契约集中财务并把公司财产和各自拥有的其他财产分开而独立,所得利益按资本股份大小分配。

当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超越了一国范围,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以后,股份制形式又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如1600年在英国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就是采取股份集资,合股经营的。合股人已从收入挂钩进一步变演为投资、经营、管理与分配挂钩。股份制企业逐渐趋向于稳定,股东趋向于长期投资,股息定期发放。到了十七世纪中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股份公司中出现了有限责任制形式。有限责任制形式的出现避免了经营者、投资人的更大风险。再以后公司内部的管理引进了选举法,有了股票上市及二级市场的出现,这样初步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公司的更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则是在产业革命出现以后。产业革命的出现,国际市场的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组织之间的相互协作越来越紧密,企业规模也日益扩大了,作为单个私人资本己无力承担起巨大的生产经营投资。于是,几个乃至几十个私人资本,以资本入股或以发行和认购股票的形式组成的股份公司便迅速增长,并普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用股份制形式组织企业成为资本主义时期企业制度的基础。

现代股份制经济由于筹资、管理、股本结构等多方面都具有高度社会性,适应了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它能够随着生产力社会化程度的延伸,而相应延伸其组织形式与职能,能较好地反映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体现出这一经济形式顽强的生命力。现代经济生活中,跨国组建股份制形式的广泛发展与迅速增长就是证明

9. 混改是什么意思

混合所有制改革

阅读全文

与混合所有制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