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2-07-03 11:28:20

❶ 2011一级建造师教材电子版(第三版),第三版和第二版什么区别,详尽点,无错漏的

法规新版考试用书与旧版的区别
2011年版考试用书与2010年版考试用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编排体系有较大的变化;二是内容有部分增删。这些在前面新旧大纲的比较中已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方便学员复习考试,下面以章为单位将新旧考试用书各章的具体变化情况细化表述,具体分为2部分,一部分是内容的增删,另一部分是原有内容中少量的位置变化,即编排体系变化所致。
第1章
一、新旧考试用书第1章内容少量的位置变化有哪些?
2011年版考试用书的第1章内容是“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在2010年教材中本部分内容分布于1Z301020法律体系和法的形式、1Z301030 民法、1Z301160 土地管理法、1Z301190保险法、1Z302080合同的担保、1Z304000建设工程法律责任中。

2011年 2010年
1Z30101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1Z301021 法律体系
1Z301012法的形式和法的效力 1Z301022 法的形式
1Z301030建设工程代理制度 1Z301033 代理制度
1Z301032 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和终止 1Z301033代理制度中的第五点
1Z301040建设工程物权制度 1Z301035物权制度
1Z301042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1Z301160土地管理法

1Z301050建设工程债权制度 1Z301034债权制度
1Z301060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 1Z301036知识产权制度
1Z301070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1Z302080合同的担保
1Z301080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1Z301190 保险法
1Z301090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 1Z304000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
1Z301092建设工程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1031 民事法律关系
1Z301032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1Z304010 民事责任
1Z301093建设工程行政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4020 行政责任

1Z301094建设工程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4030 刑事责任

二、新旧考试用书第1章内容有什么变化?
(一)2011年版本新增内容:
1、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中
1Z301012新增知识点:法的形式的具体分类
新增目:1Z301013 建设法律、行政法规与行政法的关系
2、1Z301020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中
1Z301021新增知识点:法人的分类
新增目:1Z301023 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3、1Z301030 建设工程代理制度中
1Z301031新增知识点:代理的法律特征
1Z301032新增知识点: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
4、1Z301040 建设工程物权制度中
1Z301042新增知识点: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新增目:1Z301043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和保护
新增目:1Z301053 建设工程债的常见种类
5、1Z301060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中
1Z301062新增知识点: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的申请和审批;商标权:著作权主体;著作权的保护期;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新增目:IZ301063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保护
新增目:IZ301064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6、1Z301070 建设工程担保制度中
IZ301072新增知识点:建设工程施工常用的保证种类
7、1Z301080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中
新增目:1Z301082 建设工程保险的主要种类和投保收益
8、1Z301090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中
IZ301092新增知识点:建设工程民事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

(二)2011年版本中删除内容:
1、删除目: 2010版1Z301031 民事法律体系
2010版1Z301032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2、删除目:2010版1Z301162 了解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3、删除目:2010版1Z304022 熟悉行政处罚程序

(三)2011年版本中扩展内容:
1、1Z301011 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此部分内容进行了展开
2、1Z301012 中法的效力层级
3、1Z301033 内容原来有所提及,现更为全面
4、1Z301040 内容扩充多
5、1Z301052 建设工程债的发生根据,原为小点,现单独列出
6、1Z301062 中专利权内容扩充
第2章
1Z302000施工许可法律制度
新旧考试用书第2章内容位置变化有哪些?
2011年考试用书中1Z302010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这部分在2010年考试用书中主要分布在1Z301040 建筑法及1Z301010建造师管理制度。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1版 2010版
1Z302010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1Z302011 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的适用范围
1Z302012 申请主体和法定批准条件
1Z302013 延期开工、核验和重新办理批准的规定 1Z301040 建筑法
1Z301041 施工许可制度
1Z30201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L302020 施工企业从业资格制度
1Z302021 企业资质的法定条件和等级 1Z301040 建筑法
1Z301042 企业资质等级许可制度
1Z302022 禁止无资质或越级承揽工程的规定
1Z302023 禁止以他企业或他企业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规定 1Z301040 建筑法
1Z301045 掌握工程承包制度
1Z301046 掌握工程分包制度
1Z30202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30 建造师注册执业制度
1Z302031 建设工程专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准入管理 1Z301040 建筑法
1Z301043 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1Z302032 建造师考试和注册的规定 1Z301010建造师管理制度
1Z301011 注册管理
1Z302033建造师的受聘单位和执业岗位范围 1Z301010建造师管理制度
1Z301012 执业管理
1Z302034建造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Z301010建造师管理制度
1Z301012 执业管理
1Z301014监督管理
1Z302035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新旧考试用书第2章内容有什么变化?
(一)2011年版新增内容
1、1Z302010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新增目:1Z302011 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的适用范围
新增目:1Z302012 申请主体和法定批准条件
新增目:1Z302013 延期开工、核验和重新办理批准的规定
新增目:1Z30201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11新增知识点:不重复办理施工许可的建设工程;开工报告审查的主要内容;开工报告制度与建设监理中开工报告的不同
1Z302012新增知识点:施工许可证的申请主体;已增加的施工许可证申领条件
1Z302013新增知识点:中止施工的解释
2、1Z302020 施工企业从业资格制度
新增目:1Z302022 禁止无资质或越级承揽工程的规定
新增目:1Z302023 禁止以他企业或他企业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规定
新增目:1Z30202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21新增知识点:施工企业的资质许可;施工企业资质证书的申请、延续和变更;外商投资建筑企业的规定
1Z302022新增知识点: 禁止无资质或越级承揽工程的规定,禁止以他企业或他企业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3、1Z302030 建造师注册执业制度
新增目:1Z302032 建造师考试和注册的规定
新增目:1Z302033建造师的受聘单位和执业岗位范围
新增目:1Z302034建造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新增目:1Z302035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32新增知识点:建造师考试的相关内容;二级建造师的注册;二级建造师注册的受理与审批;执业资格的考核认定
1Z302034新增知识点:注册建造师的继续教育
1Z302035新增知识点: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2011年版扩展内容知识点
1Z302014扩展知识点: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21扩展知识点:企业资质的法定条件;施工企业的资质类别和等级
1Z302021扩展知识点: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序列;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序列;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序列;
1Z302024扩展知识点: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33扩展知识点:建造师执业的范围
(三)2011版删除部分
删除目:1L301013 执业工程规模标准
删除目:1Z301044 工程发包制度
删除目:1Z301047 工程监理制度
1Z301042删除内容: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
1Z301043删除内容: 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的共同点
1Z301045删除内容: 工程承包制度中禁止转包
1Z301012删除内容:受聘单位的变更
1Z301014删除内容:建造师信用档案管理
(四)2011年版变化内容
1Z301041变化内容:不需要申请施工许可证的工程类型由5种变为2种(去掉2、4、5,第5条军用房屋建筑单独成条,改为另行规定的建设工程);
1Z302034变化内容:
①《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中注册建造师不得有的行为由原来9项变为13项
②注册机关的监督管理由原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5种措施减少为4种,去掉原第5条。

第3章
2011年考试用书中1Z303000 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分为三节,主要包含了2010年考试用书的1Z3010000建设工程法律制度中的1Z301044、1Z301045、1Z301046、1Z301050(一节)、1Z304041、1Z304042、1Z304046的部分内容。
一、新旧考试用书第3章内容的位置变化有哪些?

2011年 2010年
1Z303020建设工程承包制度 1Z301045 工程承包制度
1Z303023建设工程分包的规定 1Z301046 工程分包制度
1Z303010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 1Z301050招标投标法
1Z303011建设工程必须招标的范围、规模和招标方式 1Z301051 掌握招标投标活动的原则及适用范围
1Z303012招标的基本程序和禁止肢解发包的规定

1Z301052 掌握招标程序
1Z301056 掌握开标程序
1Z301057 掌握评标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和评标方法
IZ303013投标文件的法定要求和投标保证金 1Z301053 掌握投标的要求
IZ303015联合体投标的规定 1Z301054 掌握联合体投标
IZ303014禁止投标人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1Z301055 掌握禁止投标人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IZ303016中标的法定条件 1Z301058 掌握中标的要求
IZ303017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IZ304042 熟悉建设单位法律责任
IZ304046 了解招标代理单位法律责任
IZ30302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IZ304041 掌握施工单位法律责任
IZ304042 熟悉建设单位法律责任

二、新旧考试用书第3章内容有什么变化?
(一)2011年版本新增内容:
1、IZ303010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
1Z301012新增知识点:投标有效期、投标保证金的形式、投标保证金的
退还及投标文件的送达与签收
1Z303013新增知识点:《(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试行规定》中明确规定招标文件应包括的内容
1Z303015新增知识点:联合体投标保证金
1Z303016新增知识点:中标人的确定条件
2、IZ303020建设工程承包制度
新增目:1Z303021建设工程总承包的规定
1Z303022新增知识点:共同承包的适用范围,共同承包的资质要求,共同承包的责任
1Z303023新增知识点:分包工程的范围、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界定
3、新增节:1Z303030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二)2011年版本中删除内容:
1、IZ301050招标投标法
1Z301051删除知识点:投标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
1Z301052删除知识点:投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对招标文件的强制性要求和标底
1Z301057删除知识点:评标专家的选取、评标专家应当符合的条件、不得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情形、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保密义务、对招标代理机构行为的限制性规定
2、1Z301040建筑法
删除目:1Z301044 掌握工程发包制度

(三)2011年版本中改动及扩展的内容
1、 将2010年版本中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和规模标准在2011年版本中被扩展为为三条知识点。
2、2010年版本中1Z301040 建筑法1Z301045 工程承包制度改为2011年版本中1Z303000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中的第二节1Z303020建设工程承包制度,建设工程承包制度的范围变大。
3、2010年版本中1Z301040 建筑法1Z301046 工程分包制度改为2011年版本中IZ303020建设工程承包制度。
4、2010年版本中1Z301052 掌握招标程序中第二条招标方式改为2011年版本中IZ303011建设工程必须招标的范围、规模和招标方式中的第四条。
5、2010年版本中1Z301056 掌握开标程序这节改为2011年版本中IZ303012招标基本程序和禁止肢解发包的规定中一、招标基本程序的(六)开标。
6、2010年版本中IZ301057 掌握评标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和评标方法改为2011年版本中IZ303012招标基本程序和禁止肢解发包的规定中一、招标基本程序的(七)评标。
7、2011年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与2010年比有一些扩展。

第4章
一、新旧考试用书第4章内容位置变化有哪些?
2011年考试用书中1Z304000建设工程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这部分在2010年考试用书中主要分布在1Z301180劳动法和1Z302000合同法中。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1年 2010年
1Z304011合同的法律特征和订立原则 1Z302011合同法原则及调整范围
1Z302012合同的分类
1Z304012合同的要约与承诺 1Z302031合同的生效
1Z302021要约
1Z302022承诺
1Z30401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形式和内容 1Z302023合同的一般条款
1Z302024合同的形式
1Z304016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 1Z302032无效合同
1Z302034效力待定合同
1Z304017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撤销和终止 1Z302041合同履行的规定
1Z302051合同的变更
1Z302052合同的转让
1Z302033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1Z302061合同的解除
1Z304018违约责任及违约责任的免除 1Z302071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1Z302072不可抗力及违约责任的免除
1Z304021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
1Z304022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1Z301181劳动合同制度
1Z304024劳动保护的规定中 1Z301182劳动保护的规定
1Z304025劳动争议的解决 1Z301183劳动争议的解决
1Z304031承揽合同的法律规定 1Z302102完成工作成果合同
1Z304032买卖合同的法律规定
1Z304033借款合同的法律规定
1Z304034租赁合同的法律规定
1Z302101转移财产权利的合同
1Z304036运输合同的法律规定
1Z304037仓储合同的法律规定
1Z304038委托合同的法律规定
1Z302103提供服务的合同

二、新旧考试用书第4章内容有什么变化?
(一)2011年版本新增内容:
1、1Z304010建设工程合同制度中
新增目:1Z304014 建设工程工期和支付价款的规定
新增目:1Z304015 建设工程赔偿损失的规定
新增目:1Z304019 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的使用与法律地位
1Z304011新增知识点:第四点建设工程合同
1Z304013新增知识点:第四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承包双方的主要义务
2、1Z304020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制度中
新增目:1Z304023 合法用工方式与违法用工模式的规定
新增目:1Z304026 工伤处理的规定
新增目:1Z304027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4024新增知识点:第一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二点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与福利
3、1Z304030相关合同的法律规定中
新增目:1Z304035 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规定
1Z304031新增知识点:融资租赁合同

(二)2011年版本中删除内容:
1、删除目:2010版1Z302025 掌握缔约过失责任
删除目:2010版1Z302035 了解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
删除目:2010版1Z302042 掌握抗辩权
删除目:2010版1Z302043 熟悉代位权
删除目:2010版1Z302044 了解撤销权
删除目:2010版1Z302062 熟悉权利义务终止的其他情形
删除目:2010版1Z302081 掌握合同担保的规定
删除目:2010版1Z302082 掌握合同担保的形式
删除目:2010版1Z302091 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
删除目:2010版1Z302092 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
2、删除知识点:2010版1Z302011第二点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删除知识点:2010版1Z302023第三点格式条款
删除知识点:2010版1Z302033第四点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
删除知识点:2010版1Z30403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与设计合同
(三)2011年版本中扩展内容:
1、1Z304011:合同的法律特征和订立原则中第三条合同的分类,种类的扩展

第5章
新旧考试用书第5章内容位置变化有哪些?
2011年考试用书中1Z305000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这部分在2010年考试用书中主要分布在1Z301000建设工程法律制度中的1Z301120环境保护法和1Z301130节约能源法。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1年 2010年
1Z305011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
1Z305012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1Z305013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 1Z301123熟悉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
1Z305021施工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规定 1Z30113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的节能管理
1Z301130熟悉建设工程节能的规定

二、新旧考试用书第5章内容有什么变化?
(一)2011年版本新增内容:
1、1Z305010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中
新增目:1Z305011 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
新增目:1Z305012 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新增目:1Z305013 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
1Z305014新增知识点: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1Z305020施工节约能源制度中
1Z305021新增知识点:合理使用一般规定,施工节能规定
新增目:1Z305022 施工节能技术进步和激励措施的规定
1Z305023新增知识点: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1Z305030施工文物保护制度中
1Z305030新增知识点:施工文物保护制度
1Z305031新增知识点: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围
1Z305032新增知识点: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施工的规定
1Z305033新增知识点:施工发现文物报告和保护的规定
1Z305034新增知识点: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2011年版本中删除内容:
1、删除目: 2010版1Z301121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删除目: 2010版1Z301122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三)2011年版本中扩展内容:
1、1Z305011: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内容扩展说明
1Z305012:施工现场大气污染防治中扬尘控制的规定扩展
1Z305012:施工现场水污染防治中水污染控制的规定扩展
2、1Z305021:建筑节能规定的分类扩展

第6章

新旧考试用书第6章内容位置变化有哪些?
2011年考试用书中1Z30600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这部分在2010年考试用书中主要分布在1Z301000建设工程法律制度中的1Z301060安全生产法、1Z301070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1Z30108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1Z304000建设工程法律责任中的1Z304041掌握施工单位法律责任。
具体如下表所示:

❷ 对知识产权法的理解和体会

要写明知识产权法的重要性以及所带来的作用,实施知识产权法在社会的地位。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统一审判标准。制定完善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商标、专利侵权判断标准。规范司法、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不同渠道的证据标准。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建立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实施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建立重复侵权、故意侵权企业名录社会公布制度,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逐步建立全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案例指导机制和重大案件公开审理机制。加强对案件异地执行的督促检查,推动形成统一公平的法治环境。

(2)知识产权信用档案管理办法扩展阅读:

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要求规定:

1、完善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公证工作机制,培育和发展仲裁机构、调解组织和公证机构。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和信息沟通机制。

2、引导代理行业加强自律自治,全面提升代理机构监管水平。

3、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将知识产权出质登记、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涉企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一归集并依法公示。建立健全志愿者制度,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治理。

❸ 如何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

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写入了决议之中,这预示着中国的市场体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和成熟时期,而能否真正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氛围和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显得日趋重要。
一、信用秩序混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经济已基本上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交易方式。近年来,我国商品的“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为刺激市场需求的扩大,各种信用交易方式不断推出,银行信用贷款、企业赊销赊购和个人信用消费行为日趋增多。然而,在信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失信现象不仅普遍,而且相当严重。大量银行贷款逾期收不回来,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金融的系统风险加剧;企业之间三角债务链久拖难解,甚至拖垮、拖死了部分企业;商业交易中大量的欺诈行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屡禁不止;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虚假信息披露和恶桩炒作不乏其例;个人消费信贷中的一些恶意欠债行为也不断暴露出来。
信用秩序混乱已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正常发挥,使政府启动投资、扩大内需政策的效用大打折扣;大量的失信行为还破坏了经济主体之间以合同契约为基础的正常信用关系,造成了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滑坡等社会问题。在加入WTO之后,信用秩序混乱还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信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质量和进程。
二、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如何正确认识失信行为与信用体系之间的关系
近年以来,我国连续爆发“月饼失信事件”、“上市公司失信事件”、“注册会计师帮助造假事件”等失信事件,信用体系与失信行为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政府、企业和各界人士对树立信用观念、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信用环境等达成了高度共识。但是,前年底,号称市场经济最发达和信用体系最健全的美国也爆发了“安然”、“安达信”等失信事件。似乎,就有人“洋洋自得”、“夜郎自大”甚至“幸灾乐祸”起来。这些情况暴露了我们在认识中的两个极端问题。一个极端是:过去讲,我们是失信行为比较严重的国家,于是就有人认为我们国家是非信用国家、非诚信国家、非征信国家。另一个极端是:去年底在美国爆发了信用危机,出现了“安然”、“安达信”等失信事件,于是就有人认为美国人比中国人还不讲信用。两个极端认识引出一个问题:失信行为与信用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个国家会不会发生失信行为?可以讲,一个有着最严格和最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国家,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失信现象。中国仍在发生失信现象,美国也在发生失信现象,这两个国家的失信问题有什么特点和不同呢?我想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发生失信行为以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会迅速的加以反映,及时地披露和揭露失信问题,然后通过法律制裁失信行为。包括美国司法部之所以起诉失信者,不是说失信者做错了,而是失信者违法了,是失信者销毁了证据,是失信者造了假。如果是因为客观原因做错而成为失信者(如经营失败而申请破产),社会是会原谅这种失信者的,但是对于犯罪的失信者,社会和法律是不会原谅的。
在信用方面,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当我们的市场主体发生失信行为的时候,我们的政府、中介机构和社会各界往往不能够马上加以反映和揭露。比如说2002年“忠信”这家知名的上市公司引发严重的失信行为,那么多的银行、那么多的社会中介机构和那么多的投资者,都没有迅速地做出判断并披露失信问题,反而让一个大学老师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可以说这个失信现象充分反映出我们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加快建设速度,需要尽快完善。
(二)、制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个实践问题
1.是统一信用代码问题。统一信用代码有两个方案可以选择,一是政府强制的政务代码(如个人身份证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等),二是社会自愿的商务代码(如银行贷款证号码、邓白氏企业编码、中诚信编码等)。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是采用政府强制的政务代码,还是采用社会认可的商务代码,或者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对此,各界认识很不一致。我想首先要界定社会信用活动是政务行为,还是商务行为,在社会生活和市场交易中,信用信息的披露与其主体的法律地位密不可分:政府机关是公民选举产生的公共管理者,所以,必须强制要求政府部门依法公开披露所掌握的信用记录;市场主体(个人和企业等)是市场交易的当事人,应按照自愿签定的合约依法进行信用记录的披露;信用中介机构是特殊的市场主体,其从事的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经营活动是特殊的信用行为,所以,应按照国家的特殊规定和商务合约依法提供信用服务。不论是政府部门、市场主体,还是信用中介机构,在披露信用记录时,既要提高透明度,又要注意保护商业秘密。
2.是倡导信用观念问题。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特别是政府的信用观念,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倡导信用观念和加强信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全社会成年人特别是各级公务员必须首先“从我做起”,必须把讲信用作为每一个人最起码的和最低的社会道德底线。倡导信用观念,必须要首先形成社会风尚,同时要把信用观念作为一个道德价值,作为一个商品价值,或者资本价值来看待。
3.是培育信用需求问题。我国社会信用问题从1990年随着清理“三角债”工作开始萌芽,在经历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两个发展阶段并进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阶段的时候,社会信用中介机构仍然处于步履艰难的窘境。究其根源在于全社会缺乏信用观念与政府缺乏信用法制而伴生的整个市场的信用需求严重不足。特别是在结束计划经济体制之后,我们还是习惯于操作政府信用需求,不自觉地导致政府信用需求挤出企业特别是个人信用需求。其表现就是企业离不开银行贷款,银行个人储蓄居高不下和几乎没有真正的信用卡(借记卡)。因此,如何淡化政府信用需求,稳定企业信用需求,启动个人信用需求,就成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关键。
4.是加强信用管理问题。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不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企业有效的授信管理不仅有利于开拓市场和扩大需求,更有利于控制自身的信用风险。企业严格的获信管理不仅可以获得供应商的信任和信用额度,也有利于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费用开支。加强信用管理是企业自身的管理活动,但是,政府有责任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帮助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信用能力。目前,各地政府大力推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于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5.是发展信用中介问题。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是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包括信用调查公司、信用征集公司、信用评价公司、信用担保公司、信用咨询公司等。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立业的根本是以自身的信用和必要的资本承担经营责任,独立、公正、客观、平等地以第三者身份为社会各界提供信用产品或服务。所以,决定了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举办者不应是执法者身份的政府机构或在市场中居垄断地位的利益团体,应由民间投资者联合出资组建。各类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由于各自的业务属性不同,所以,也必须明确各自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定位。
6.是形成信用体系问题。 在上述五个方面工作基础上,必须首先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定位于:健全信用法制、培育信用需求和提高政务信用信息透明度,并推动四个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一是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公共披露体系、二是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体系、三是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独立信用体系、四是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商务服务信用体系。只有政府、协会、企业、中介同步发展各自信用体系,才能最终形成我们国家的“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社会信用体系。
三、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形势与存在问题及前景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
中国已经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必须借鉴国际通行的惯例和经验。为此,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以下形势:一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退出市场竞争领域,专司社会公共管理者职责已成大势;二是WTO要求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实行国民待遇,国外信用中介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已成定局;三是中国本土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已有十年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史,培育了一支兼具国内外从业经验的信用职业队伍,继续提升能力并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已成大局;四是国际知名信用中介机构自美国诞生以来,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欧洲模式也在总结经验,日本模式也在反思不足,客观要求我们不能再“从零做起”和重复别人的错误。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判断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们不仅缺乏社会信用中介机构,更缺乏国家的信用制度、公民的信用观念和企业的信用管理,特别是政府公务信用的透明度和由此形成的信用记录的公开披露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首先要解决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定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主体探索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公共披露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独立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商务服务信用体系。所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应是在政府、协会、企业、中介同步发展各自信用体系,最终形成不同层面的、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的社会信用体系。
(三)、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与存在问题
2002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的要求以后,各地对信用环境和信用观念的改善大大推进了一步,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政府信用信息披露的程度大大提高。从课题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地都在建立相应的信用网络、信用平台、信用档案,甚至建立信用惩戒机制,比如失信黑名单制度,使得失信者无法在市场继续生存。第二,对加强信用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认识和观念也在逐步形成。第三,信用市场的竞争机制大大增强,在过去一定阶段中,有一些政府特许的业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这种情况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推进,这方面的现象会越来越减少。第四,信用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大大改善,信用机构的法律地位正在逐步形成。在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起草的《征信条例》已对信用机构的法律地位作出了界定。由于政府、社会各界重视信用,倡导信用观念,为信用机构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但是,一些地区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信用建设形势热火朝天、二是信用业务操作政企不分、三是信用机构行业难以自律、四是信用服务行为缺乏保护、五是信用产品市场需求不足。
(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景展望
由于深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要求突出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甚至以政府行为取代市场行为,以政府机构代替市场信用中介机构,起码在推动工作的初期由政府出资组建信用机构并垄断信用服务市场的个别声音,还是非常强烈的。由于,政府部门与社会信用中介机构、民间投资者不是处在平等的地位,因此,在一些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出现一定时期的政府部门对信用服务市场的垄断现象,是十分有可能或是无法难免的。但是,如果出现上述结果,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社会经济代价与历史上屡屡发生过的沉痛教训。但是,不论决策者做出何种判断和决断,不论出现何种曲折和挫折,市场对社会信用中介机构而言,总会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并做出客观选择。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与未来发展看,上述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目标模式将接受历史的验证。
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及近中期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目标
所谓社会信用体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由一系列与信用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的信用道德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组织形式、技术手段、运作工具和运作方式而构成的综合系统。对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建议如下:
近中期目标: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社会信用道德和文化环境;二是在法律规范下,建立起社会化的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努力减少社会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三是完善信用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违规成本;四是健全和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和相关制度。
远期目标: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再用大体上8-10年左右的时间,到2020年前后,形成比较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使社会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形成比较规范的市场信用秩序。
(二)近中期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
1.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识
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利用学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信用道德培养和教育。二是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维权知识,并能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三是引导和培养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程度的社会评价,努力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
2.引导企业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企业内部加强信用管理,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的企业信用风险和损失。在对企业的各种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应将是否建立健全了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作为评价企业治理和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研究分析国外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的经验,为国内企业提供信用管理方面的咨询,帮助企业建立起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
3.健全并完善社会信用信息的透明和开放制度
社会基本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开放、减少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前提。在这方面的政策建议是:
(1)建立社会基本信用数据的开放制度
应立即着手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开放、传播和使用程序。应明确规定政府、企业哪些信用数据必须开放以及开放的范围和程度。在信息开放方面,特别要强调政府的相关政务信息的开放,对于应公开而未能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的行为,有关政府部门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立“问责制度”。金融机构掌握的社会成员的部分信用信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也应通过合法的渠道和方式向有关机构提供并允许合法传播。
(2)鼓励和支持在重要行业内部建立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
支持和鼓励一些重要行业内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在行业内部开展联合征信活动。通过对行业内相关信息的收集、更新和规范传播,大大提高行业内的信息对称度,减少行业内的失信行为。在这方面应更多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协会为主,通过市场化方式建设信息数据库,并建立一套规范的更新、检索和使用程序。
(3)促进和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明确我国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市场准入规则。根据我国国情,建议信用中介行业应采取民营化、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政府原则上不参与投资和经营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个人征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资质条件应有比较严格的规定,防止个人信用信息被滥用。而对企业征信机构可设定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对资信评级机构的准入和管理应更加严格和规范。第二,在促进信用信息开放的同时,鼓励征信中介机构建立覆盖面大、信息内容完整的数据库,在建库初期政府应在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还应加强对征信和资信评级行业的代码和评级标准问题研究,以促进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第三,着力解决信用服务需求不足的问题,如对涉及证券市场的一些金融工具、品种应过渡到强制评级,如对欲上市发行的债券、对上市公司信用等级必须进行评估等;第四,建立对信用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度。
4.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健全失信惩罚机制
近中期立法的重点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尽快制订与公平信用信息服务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建议我国尽早出台《政府公共信息开放条例》、《个人征信管理条例》、《企业征信促进条例》、《商帐催收管理办法》等法规。第二,着手修改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冲突的部分现行法律和法规,例如,应着重研究《合同法》、《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担保法》、《档案法》、《保密法》、《统计法》、《民法通则》、《公司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对其中与建立信用体系有冲突的部分条款进行必要的修改或重新解释。第三,应尽快研究并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应明确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失信惩罚机制设计的出发点和重点、失信与犯罪的区别及法律边界、失信的惩戒形式和制裁程度、失信惩罚机制的操作和执行效果等等。对失信企业“黑名单”公示制度应有法定的征集、传播途径。
5.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体系和制度
第一,应明确政府的监管部门及其监管职能。二是明确监管部门的监督处罚权力和职责。例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受理消费者对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内容的投诉,对在信用服务中侵害消费者的行为有权进行查处等。三是建立成体系的制度化的监管制度,避免“运动式”的监管方式。
6.发挥行业协会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行业协会的工作重点是强化会员的守信和维权意识,引导行业内企业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制订行业信用发展规划,创造条件建立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并开展行业内的联合征信活动;提出有关的立法建议;建立行业内的失信惩戒机制,合法地对严重失信者施以惩罚,改善行业内的信用秩序。

❹ 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的国家工商总局就《办法》答记者问

1. 问:制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答:制定《办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坚持两个促进和两个维护”。
“两个促进”是指,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发展,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网络市场虽然发展迅猛,但总的来看,尚处在发展的初期,特别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创新速度非常快,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每一项技术变革都会带来网络市场较大程度的变动,许多问题难以准确进行量化定性分析。网络市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代表着未来市场交易发展的方向。网络经济是国家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因此,必须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扶持、促进网络市场的发展,努力为网络市场主体的发展创造、提供良好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工商行政管理只有全力服务科学发展,才能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地位。
健康发展是网络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保障。坚持促进健康发展,就是要通过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依法查处网络欺诈行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在发展中求健康,在健康中求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个促进”的思想贯穿于《办法》始终。《办法》第一章专门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发展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办法》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从市场主体准入、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网络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保护、行业和企业自律、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保护、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方面做出培育、扶持、服务、促进、规范网络市场发展的规定。
“两个维护”是指,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信任网络市场是网络市场发展的基础,经营者信任网络市场是网络市场发展的根基。能否有效保护网络消费的合法权益、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关系到网络市场能否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是要处理好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买卖关系,努力为消费者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就是要处理好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好市场主体公正公平的经营关系。只有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商行政管理才有群众支持的根基;只有切实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工商行政管理才会得到市场主体的拥护。“两个维护”的思想贯穿于《办法》始终。
2. 问:《办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答:《办法》的立法依据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现行规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从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市场商品、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确立了市场行为准则。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是传统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在网络上的延伸,同样受国家现行规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法律法规的调整。
第二,国家专门规范网络经济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电子签名法》、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
第三,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三定”方案。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印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三定”方案,明确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
3. 问:《办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办法》共分为六章四十四条,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主要规定了立法依据、立法宗旨和原则、立法调整对象、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经营原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发展的职责和任务以及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主要规定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规范。规范的内容覆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主体准入、商品准入、交易信息、交易合同、交易凭据、交易竞争、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企业名称权等权利的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第三章:主要规定了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主要规定了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在平台交易主体准入,商品准入,交易信息检查监控、使用、保存,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保护,经营者商业秘密和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平台服务合同签订,网络平台规章制度制定,协助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网络违法行为等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制定了鼓励、提倡网络交易平台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交易信用评估服务自律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主要规定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督管理职责。一是规定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及分工;二是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基本方式;三是规定了网络违法行为管辖权,按照有利于维护权益、便于查处的原则,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发生违法行为的网站的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四是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国家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之间配合协作工作方面的内容。
第五章:主要规定了违反《办法》的法律责任。一是规定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凡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二是规定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依照《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4. 问:在促进发展方面,《办法》规定了哪些办法和措施?
答:服务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落实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本要求。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健康发展,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创造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因此,《办法》在制定过程中始终高举发展的大旗,并将促进发展、促进健康发展的原则贯彻到《办法》始终。
《办法》规定了促进发展的原则、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并支持实施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办法和措施。该条款将促进发展明确规定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首要职责。
第二,为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提供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是网络商品交易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是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办法》第五条将为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提供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规定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促进发展的基本职责,并在第二章、第三章有关条款中具体规定了提供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的方式方法,包括规范交易行为、提倡和实施信用管理、倡导和鼓励行业和企业自律、维护交易权益,查处违法侵权行为等方面。
第三,营造放心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消费者的信任是网络市场发展的基础,经营者的信任是网络市场发展的根基。能否有效保护网络消费的合法权益、保护网络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关系到网络市场能否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只有切实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因此,《办法》将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规定为促进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性办法和措施,并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从交易主体资格、交易商品、交易信息、交易合同、交易凭证、交易纠纷的调解处理方式方法、途径和程序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第四,鼓励支持自律。网络市场的规范有序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对秩序的要求产生了自律和他律两种不同形式的维护秩序的方式,其中经营者、行业自律是基础。只有经营者和行业自觉维护秩序,网络商品交易健康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办法》将经营者和行业自律作为维护网络商品交易秩序、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鼓励和倡导经营者和行业自律。第一,鼓励和倡导行业自律。《办法》第九条规定,鼓励、支持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成立行业协会,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信用建设。第二,鼓励、支持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自律。其中,重点鼓励、支持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自律。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是维护网络交易平台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在网络商品交易平台主体准入、商品准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把关和检查监控的重要责任。提供网络商品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确实承担起维护网络市场秩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因此,《办法》将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经营者的自律作为重点内容,在第三章中分别从经营者资格审查、商品和服务信息检查监控、消费者权益保护、信用评估与披露等方面鼓励和支持自律,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5. 问: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办法》规定了哪些方法和措施?
答: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既是制定《办法》的重要指导原则,又是《办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办法》根据网络消费特点,从消费者有效识别网络经营主体真实身份、网络商品和服务经营行为规范、交易合同、交易凭证、交易信息保护、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维护消费者权益应当履行的义务、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定。
网络商品交易是在交易双方事先不了解、其间不见面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条件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虚拟主体”还原为真实的主体。否则,网络交易主体真实身份无法界定,交易各方的责权利将无法界定,保护消费者方合法权益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6. 问:《办法》对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的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答:网络交易平台是网络商品及有关服务集中交易的场所和空间,网络交易平台交易秩序是否规范、有序,直接关系到网络商品交易能否健康发展。在维护网络商品交易平台秩序方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负有重要管理责任。为此,《办法》单列一章(《办法》第三章)规定提供网络商品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义务,其主要义务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交易主体经营资格审查、登记、公示。《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对申请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自然人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查。
二、合同约责。
三、制定实施管理制度。《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建立网络交易平台管理规章制度。
四、交易商品或服务、交易信息检查监控。
五、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的保护。
六、经营者商业秘密和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
七、消费者权益保护。
八、制止违法行为,报告、协助、配合查处违法行为。
九、交易信息保存。
十、统计报送。《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的内容定期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经营统计资料。
7. 问:《办法》中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网络商品交易的哪些职责?
答:《办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网络商品交易监管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发展。促进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健康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监管的第一要务。只有全力服务科学发展,工商行政管理才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地位。
二、规范行为,即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根据《办法》规定,规范的行为主体一是网络商品经营者的行为,二是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行为。规范的内容包括交易信息、交易合同、交易信息、交易方式、交易程序、交易信用、交易方式、交易权益、交易凭证、交易竞争、交易平台规范等十几个方面。通过规范行为,达到促进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保护权益。消费者信任是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发展的基础,经营者信任是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发展的根基。只有切实维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网络商品交易才能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只有切实维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工商行政管理才有群众支持的根基。对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方法,《办法》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从不同方面分别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四、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及时、有力查处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中的违法行为是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创造提供良好的网络市场发展环境的重要基础。因此,及时有力查处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的违法行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从另一个方面检验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促进发展、规范行为、保护权益的职责是否履行到位。
8. 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中将实施哪些监管措施和手段?
答:根据《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中将主要实施三项监管措施。
一、信用监管
当前制约网络商品交易发展的主要瓶径是信用体系的缺失。因此,抓住了信用监管就抓住了规范和促进网络市场发展的关键,抓住了维护网络市场秩序的关键。《办法》将信用监管作为主要监管措施和手段,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用档案,记录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信用档案的记录,对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二、网络信息化监管
网络商品交易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产生的新型交易活动和方式,监管好网络商品交易行为必须紧紧抓住网络信息技术这个环节,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努力实现“以网管网”的目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的监管将以网络信息化为手段和依托,对网络商品交易行为全面实行以网管网的监管措施和手段。
三、全国一体化监管
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无地域限制的特征决定,过去实行的以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为主要特征的监管措施和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交易的要求,必须以网络信息化为手段和依托,实行全国联网一体化监管,通过全国一体化监管的措施和手段实现监管目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组织开发网络监管信息系统和平台、统一组织开发监管软件的要求,正在全力推进网络监管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工作,力争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全国一体、统分结合、功能齐全、上下联动的网络监管信息系统和平台,为促进服务网络经济发展、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网络市场秩序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

❺ 私有企业资格证评定规定是什么

第一条 总则

1、 为了推进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信用度和竞争力,特制定本企业商务信用评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2、 本规范充分吸取了国际商务信用评定管理的经验,结合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真实和非营利性原则。

3、 本规范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等相关法律,评定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二年以上(含香港、澳门、台湾),从事有价商务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第二条 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1、 企业商务信用评定等级分为ABC三等二十七个级别。

2、 A等分为AAA+、、AAA、AAA-、AA+、AA、AA-、A+、A、A-九个级别;B等分为BBB+、BBB、BBB-、BB+、BB、BB-、B+、B、B-九个级别;C等分为CCC+、CCC、CCC-、CC+、CC、CC-、C+、C、C-九个级别。

3、 A等信用资质,是信用度最高的等级。体现为管理规范,严格守法经营,信用承诺和履约能力强,综合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信誉优良,企业经营基础牢固。A等信用资质的综合得分为75-100分。

4、 B等信用资质,是信用度中等的等级。体现为管理规范,守法经营、信用承诺和履约能力一般,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信誉正常,企业经营基础稳定。B等信用资质的综合得分为55-75分。

5、 C等信用资质,是信用度最低的等级。体现在企业管理不规范,不守法经营、履约意识和履约能力差,社会信誉度低,没有稳定的生产经营人员,企业经营基础不稳定。C等级信用资质的综合评分为35-55分。

第三条 申报受理
1、 申报企业必须填写《中国企业商务信用评审报告书》,并按要求提交相关资料,由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商务信用认证中心指定授权的机构受理执行。自受理之日起四十个工作日完成评审工作。

2、 申报企业必须提供以下基本资料:

(1)《中国企业商务信用评审报告书》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法人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最新贷款证的复印件

(3)法人代表简历及身份证复印件

(4)企业股权结构图

(5)最近二年经权威机构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6)其它资料(如相关证明文件等)

第四条 评审服务费用

1、 申请参加中国企业商务信用评审的企业必须向受理机构交纳评审服务费用(含受理、评审、公告、证书、牌匾和信用档案管理费用等)。

2、 收费标准为:基本费用人民币三万元整。如资产总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部分,另需按万分之三加收评审费用,最高限额不超过人民币十万元。
3、 第二年以后的年审费和复评费按首次评审费的百分之三十五收取。

第五条 评审认证办法

1、 中国企业商务信用评定的程序为:(1)受理申报;(2)企业公信度征信;

(3)实地信用核查;(4)企业资产绩效测评;(5)公告评审结果等五个步骤。

2、 企业公信度征信、实地信用核查、资产绩效测评采用百分制量化评分,对《企业公信度评分》,《实地信用核查评分》,《财务资产绩效评分》的得分,按不同权重综合起来确定信用资质等级。

3、 信用等级评定中所涉及相关指标的权重及行业平均值,参照国家财政部2002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评级方法采用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信用指数评估系统》完成评级。

4、 如发现申报材料有疑问时,核查人员有权责成企业向有关主管部门取得相关证明材料作为评定依据。

第六条 评定结果与复评

1、 执行机构完成受理评定后,中国国际商务信用认证中心,根据最终评定结果,发给相应的《中国企业商务信用资质评定证书》,对A等级信用资质的企业,授发“中国国际商务信用企业”称号的信用标志牌匾。企业可以公开宣传,发挥其信用资源的价值。

2、 信用等级证书和信用牌匾使用统一标识,信用等级证书和信用牌匾由中国国际商务信用认证中心统一制作管理。

3、 评定结果在国内主流媒体(报纸、网络、期刊)的固定栏目长期公示,以扩大信用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信力。

4、 对评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执行机构申请复评并提供新的申请资料,受理复评后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做出结论。复评费用按初评的百分之八十收取。复评是最终结论,如果对复评结果仍不服,须在一年后重新申请。

第七条 评审认证管理

1、 信用评审执行机构应当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监督、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 企业商务信用等级每年需要进行年审、换证,通过年审调整信用等级。逾期未进行年审核证的,其资质等级自动取消,今后须重新评审。

3、 信用等级评审一律采用上一个年度为信用时效期,按照国际规则,信用等级不能跨年度评审。

4、 对获得A等级信用资质的企业,在今后的一年里若有重大失信行为的,信用评定机构有权通报并撤消其信用资质等级,并给予摘牌处理。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

1、 中国企业商务信用资质评定专家委员会,由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商务信用认证中心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代表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企业商务信用评定审工作,并对评审程序和标准的权威性、严肃性、公正性进行监督。

2、 中国企业商务信用评定专家委员会的成员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业领导、媒体负责人和信用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德高望重,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信用理论知识。

(2) 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职称。

(3) 国家经济政策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机构的领导。

第九条 评审执行机构

1、评审执行机构是经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考核,由中国国际商务信用认证中心授权的信用服务机构,其主要责任是:

(1) 负责本地区的企业商务信用资质的评定及相关的培训工作。

(2) 负责本地区企业商务信用资质评定的年审和复评工作。

2、各地具有信用服务资质的机构可申请加盟“企业信用评定”活动,经审核合格者可以成为评审执行机构。

第十条 相关术语定义

本规范中使用的相关术语的定义及内涵如下

1、 商务信用:是指企业在市场活动的过程中,履行约定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是企业守法经营,社会信誉状况的综合体现。

2、 信用等级: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经济往来活动中,守信或失信程度的标识,是企业信用水平高低的量化尺度。

3、 信用评定:是指信用评审执行机构,依据企业提供的各类资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信用资质作出的最终结论。

4、 信用评审:是指企业从申报开始到最终评定结果下达的全部工作过程。

第十一条 附则

1、本评定规范从2005年7月1日起试行

2、本规范中如有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时服从现行法律法规执行;本评定规范的不完善之处,可以在试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本规范的著作所有权、修改权和解释权归属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与中国国际信用认证中心

❻ 档案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

这 8项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6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

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6)知识产权信用档案管理办法扩展阅读

档案管理要素

1、档案与工龄:

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

2、档案与福利:

毕业生在个人办理养老保险、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要用到档案。

3、档案与因公出国政审:

因公出国政审也必定要依据人事档案进行政治审查,如果档案材料不全,政审机构就会拒绝审查。

4、补办档案与原始材料:

虽然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但以前的经历、工资、职称等历史原始材料将不复存在,势必造成一定损失。

❼ 2011一建考试教材有哪些变动

2011年版一级建造师教材《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变化内容
2011年版考试用书的第1章内容是"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在2010年教材中本部分内容分布于1Z301020法律体系和法的形式、1Z301030 民法、1Z301160 土地管理法、1Z301190保险法、1Z302080合同的担保、1Z304000建设工程法律责任中。
2011年 2010年
1Z30101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1Z301021 法律体系
1Z301012法的形式和法的效力 1Z301022 法的形式
1Z301030建设工程代理制度 1Z301033 代理制度
1Z301032 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和终止 1Z301033代理制度中的第五点
1Z301040建设工程物权制度 1Z301035物权制度
1Z301042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1Z301160土地管理法

1Z301050建设工程债权制度 1Z301034债权制度
1Z301060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 1Z301036知识产权制度
1Z301070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1Z302080合同的担保
1Z301080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1Z301190 保险法
1Z301090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 1Z304000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
1Z301092建设工程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1031 民事法律关系
1Z301032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1Z304010 民事责任
1Z301093建设工程行政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4020 行政责任

1Z301094建设工程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 1Z304030 刑事责任

第1章内容变化
新增
1、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中
1Z301012新增知识点:法的形式的具体分类
新增目:1Z301013 建设法律、行政法规与行政法的关系
2、1Z301020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中
1Z301021新增知识点:法人的分类
新增目:1Z301023 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3、1Z301030 建设工程代理制度中
1Z301031新增知识点:代理的法律特征
1Z301032新增知识点: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
4、1Z301040 建设工程物权制度中
1Z301042新增知识点: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新增目:1Z301043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和保护
新增目:1Z301053 建设工程债的常见种类
5、1Z301060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中
1Z301062新增知识点: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的申请和审批;商标权:著作权主体;著作权的保护期;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新增目:IZ301063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的保护
新增目:IZ301064 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6、1Z301070 建设工程担保制度中
IZ301072新增知识点:建设工程施工常用的保证种类
7、1Z301080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中
新增目:1Z301082 建设工程保险的主要种类和投保收益
8、1Z301090 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中
IZ301092新增知识点:建设工程民事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
删除
1、删除目: 2010版1Z301031 民事法律体系
2010版1Z301032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2、删除目:2010版1Z301162 了解建设用地管理制度
3、删除目:2010版1Z304022 熟悉行政处罚程序
扩展
1、1Z301011 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此部分内容进行了展开
2、1Z301012 中法的效力层级
3、1Z301033 内容原来有所提及,现更为全面
4、1Z301040 内容扩充多
5、1Z301052 建设工程债的发生根据,原为小点,现单独列出
6、1Z301062 中专利权内容扩充
2011年版一级建造师教材《建设工程管理》变化内容
2011年考试用书中1Z302010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这部分在2010年考试用书中主要分布在1Z301040 建筑法及1Z301010建造师管理制度。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1版 2010版
1Z302010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1Z302011 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的适用范围
1Z302012 申请主体和法定批准条件
1Z302013 延期开工、核验和重新办理批准的规定 1Z301040 建筑法
1Z301041 施工许可制度
1Z30201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L302020 施工企业从业资格制度
1Z302021 企业资质的法定条件和等级 1Z301040 建筑法
1Z301042 企业资质等级许可制度
1Z302022 禁止无资质或越级承揽工程的规定
1Z302023 禁止以他企业或他企业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规定 1Z301040 建筑法
1Z301045 掌握工程承包制度
1Z301046 掌握工程分包制度
1Z30202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30 建造师注册执业制度
1Z302031 建设工程专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准入管理 1Z301040 建筑法
1Z301043 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1Z302032 建造师考试和注册的规定 1Z301010 建造师管理制度
1Z301011 注册管理
1Z302033 建造师的受聘单位和执业岗位范围 1Z301010 建造师管理制度
1Z301012 执业管理
1Z302034 建造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Z301010 建造师管理制度
1Z301012 执业管理
1Z301014监督管理
1Z302035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2章内容变化
新增
1、1Z302010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新增目:1Z302011 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的适用范围
新增目:1Z302012 申请主体和法定批准条件
新增目:1Z302013 延期开工、核验和重新办理批准的规定
新增目:1Z30201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11新增知识点:不重复办理施工许可的建设工程;开工报告审查的主要内容;开工报告制度与建设监理中开工报告的不同
1Z302012新增知识点:施工许可证的申请主体;已增加的施工许可证申领条件
1Z302013新增知识点:中止施工的解释
2、1Z302020 施工企业从业资格制度
新增目:1Z302022 禁止无资质或越级承揽工程的规定
新增目:1Z302023 禁止以他企业或他企业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规定
新增目:1Z30202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21新增知识点:施工企业的资质许可;施工企业资质证书的申请、延续和变更;外商投资建筑企业的规定
1Z302022新增知识点: 禁止无资质或越级承揽工程的规定,禁止以他企业或他企业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3、1Z302030 建造师注册执业制度
新增目:1Z302032 建造师考试和注册的规定
新增目:1Z302033 建造师的受聘单位和执业岗位范围
新增目:1Z302034 建造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新增目:1Z302035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32新增知识点:建造师考试的相关内容;二级建造师的注册;二级建造师注册的受理与审批;执业资格的考核认定
1Z302034新增知识点: 注册建造师的继续教育
1Z302035新增知识点: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扩展
1Z302014扩展知识点: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21扩展知识点:企业资质的法定条件;施工企业的资质类别和等级
1Z302021扩展知识点: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序列;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序列;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序列;
1Z302024扩展知识点: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Z302033扩展知识点:建造师执业的范围
删除
删除目:1L301013 执业工程规模标准
删除目:1Z301044 工程发包制度
删除目:1Z301047 工程监理制度
1Z301042删除内容: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
1Z301043删除内容: 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的共同点
1Z301045删除内容: 工程承包制度中禁止转包
1Z301012删除内容:受聘单位的变更
1Z301014删除内容:建造师信用档案管理
变化
1Z301041变化内容:不需要申请施工许可证的工程类型由5种变为2种(去掉2、4、5,第5条军用房屋建筑单独成条,改为另行规定的建设工程);
1Z302034变化内容:
①《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中注册建造师不得有的行为由原来9项变为13项
②注册机关的监督管理由原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5种措施减少为4种,去掉原第5条。
2011年版一级建造师教材《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变化内容
一级建造师考试网 更新:2011-6-2 编辑:流云飞瀑
2011年考试用书中1Z303000 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分为三节,主要包含了2010年考试用书的1Z3010000建设工程法律制度中的1Z301044、1Z301045、1Z301046、1Z301050(一节)、1Z304041、1Z304042、1Z304046的部分内容。
2011年 2010年
1Z303020建设工程承包制度 1Z301045 工程承包制度
1Z303023建设工程分包的规定 1Z301046 工程分包制度
1Z303010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 1Z301050招标投标法
1Z303011建设工程必须招标的范围、规模和招标方式 1Z301051 掌握招标投标活动的原则及适用范围
1Z303012招标的基本程序和禁止肢解发包的规定

1Z301052 掌握招标程序
1Z301056 掌握开标程序
1Z301057 掌握评标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和评标方法
IZ303013投标文件的法定要求和投标保证金 1Z301053 掌握投标的要求
IZ303015联合体投标的规定 1Z301054 掌握联合体投标
IZ303014禁止投标人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1Z301055 掌握禁止投标人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IZ303016中标的法定条件 1Z301058 掌握中标的要求
IZ303017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IZ304042 熟悉建设单位法律责任
IZ304046 了解招标代理单位法律责任
IZ303024 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IZ304041 掌握施工单位法律责任
IZ304042 熟悉建设单位法律责任
第3章内容变化
新增
1、IZ303010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
1Z301012新增知识点:投标有效期、投标保证金的形式、投标保证金的
退还及投标文件的送达与签收
1Z303013新增知识点:《(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试行规定》中明确规定招标文件应包括的内容
1Z303015新增知识点:联合体投标保证金
1Z303016新增知识点:中标人的确定条件
2、IZ303020建设工程承包制度
新增目:1Z303021建设工程总承包的规定
1Z303022新增知识点:共同承包的适用范围,共同承包的资质要求,共同承包的责任
1Z303023新增知识点:分包工程的范围、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界定
3、新增节:1Z303030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删除
1、IZ301050招标投标法
1Z301051删除知识点:投标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
1Z301052删除知识点:投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对招标文件的强制性要求和标底
1Z301057删除知识点:评标专家的选取、评标专家应当符合的条件、不得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情形、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保密义务、对招标代理机构行为的限制性规定
2、1Z301040建筑法
删除目:1Z301044 掌握工程发包制度
改动及扩展
1、 将2010年版本中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和规模标准在2011年版本中被扩展为为三条知识点。
2、2010年版本中1Z301040 建筑法1Z301045 工程承包制度改为2011年版本中1Z303000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中的第二节1Z303020建设工程承包制度,建设工程承包制度的范围变大。
3、2010年版本中1Z301040 建筑法1Z301046 工程分包制度改为2011年版本中IZ303020建设工程承包制度。
4、2010年版本中1Z301052 掌握招标程序中第二条招标方式改为2011年版本中IZ303011建设工程必须招标的范围、规模和招标方式中的第四条。
5、2010年版本中1Z301056 掌握开标程序这节改为2011年版本中IZ303012招标基本程序和禁止肢解发包的规定中一、招标基本程序的(六)开标。
6、2010年版本中IZ301057 掌握评标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和评标方法改为2011年版本中IZ303012招标基本程序和禁止肢解发包的规定中一、招标基本程序的(七)评标。
7、2011年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与2010年比有一些扩展。
2011年版一级建造师教材《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变化内容
一级建造师考试网 更新:2011-6-2 编辑:流云飞瀑
2011年考试用书中1Z304000建设工程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这部分在2010年考试用书中主要分布在1Z301180劳动法和1Z302000合同法中。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1年 2010年
1Z304011合同的法律特征和订立原则 1Z302011合同法原则及调整范围
1Z302012合同的分类
1Z304012合同的要约与承诺 1Z302031合同的生效
1Z302021要约
1Z302022承诺
1Z30401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形式和内容 1Z302023合同的一般条款
1Z302024合同的形式
1Z304016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 1Z302032无效合同
1Z302034效力待定合同

还有的填不下了

❽ 非公经济36条的具体条款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3号 2005年2月19日)

(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4篇 部门规章22篇 地方法规251篇 相关论文4篇)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一)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对需要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事项,政府部门必须公开相应的制度、条件和程序。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要尽快完成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工作。外商投资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除国家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外,允许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鼓励非公有资本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

(三)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支持非公有资本积极参与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在规范转让行为的前提下,具备条件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可向非公有制企业转让产权或经营权。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

(四)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管,维护公众利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社会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通过税收等相关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捐资捐赠社会事业。

(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六)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非公有制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参与其分离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在资产处置、债务处理、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参照执行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应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并购集体企业,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应政策。

(八)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吸引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建设和参与国有企业重组。东部沿海地区也要继续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二、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九)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省级人民政府及有条件的市、县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研究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

(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方式,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吸引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增强资本实力。政策性银行要研究改进服务方式,扩大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范围,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政策性银行依托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等业务。

(十一)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在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和推进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健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为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中小投资公司的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

(十二)鼓励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对符合有关规定的企业,经批准可开展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改进保险机构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吸引国际金融组织投资。

(十三)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担保业自律性组织。
三、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十四)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十五)积极开展创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等各类人员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各级政府要支持建立创业服务机构,鼓励为初创小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对初创小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限额,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减免登记注册费用。

(十六)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各级政府应给予适当补贴和资助。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

(十七)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化服务。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鼓励国有科研机构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试验室,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支持非公有资本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研开发机构。鼓励有专长的离退休人员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切实保护单位和个人知识产权。

(十八)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改进政府采购办法,在政府采购中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推动信息网络建设,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出口和“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兴业,在对外投资、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外申报知识产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利用好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十九)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有关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备案等手续。要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自律机制。
四、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

(二十)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要严格执行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按照宪法修正案规定,加快清理、修订和完善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二十一)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依法保护企业主的名誉、人身和财产等各项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的行政复议等,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二十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要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并健全集体合同制度,保证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必须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或变相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必须尊重和保障职工依照国家规定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超时工作,加班或延长工时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给予补休;必须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要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禁止使用童工。

(二十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部门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量大面广、用工灵活、员工流动性大等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制度。

(二十四)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要保障职工依法参加和组建工会的权利。企业工会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法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企业必须为工会正常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依法拨付工会经费,不得干预工会事务。
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二十五)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非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国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加工贸易、社区服务、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十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非公有制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法获得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质量、土地使用、资源开采等方面的相应资格和许可。企业要强化生产、营销、质量等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环保、卫生、劳动保护等责任制度,并保证必要的投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如实编制财务报表。企业必须依法报送统计信息。加快研究改进和完善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的会计、税收、统计等管理制度。

(二十七)完善企业组织制度。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规范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有利于个体工商户、小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

(二十八)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要自觉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开展扶贫开发、社会救济和“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性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各级政府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人才队伍建设,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政策。建立职业经理人测评与推荐制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进程。

(二十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有条件的可向跨国公司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争创名牌产品。支持发展非公有制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关于企业技术改造、科技进步、对外贸易以及其他方面的扶持政策,对非公有制企业同样适用。

(三十)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通过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发展专业化市场,创新市场组织形式,推进公共资源共享,促进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六、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三十一)改进监管方式。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完善相关制度,依法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能。各有关监管部门要改进监管办法,公开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监管信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十二)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关系协调。各级劳动保障等部门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问题,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法规、政策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时化解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三十三)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行为。进一步清理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向非公有制企业强制收取任何费用,无权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费或接受有偿服务。要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企业有权拒绝和举报无证收费和不合法收费行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各类收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
七、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三十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要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配合,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的助手作用。统计部门要改进和完善现行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

(三十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和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三十六)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订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认真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❾ 企业档案管理具体要求有哪些

档案管理制度一、 为规范公司档案管理,增强公司档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二、 归档范围公司的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财务审计、会计档案、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定、委托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三、 公司的档案管理由总经理办公室档案室档案管理员负责。四、 档案管理员的职责:保证公司及各部门的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安全保密和使用方便。 五、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 公司的归档资料实行“季度归档”及“年度归档”制度,即:每年的四、七、十和次年的一月和每年二月份为公司档案资料归档期。2. 在档案资料归档期,由档案管理员分别向各主管部门收集应该归档的原始资料。各主管部门经理应积极配合与支持。3. 凡应该及时归档的资料,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及时归档。4. 各部门专用的收、发文件资料,按文件的密级确定是否归档。凡机密以上级的文件必须把原件放入档案室。5. 档案管理员根据公司的《文书立卷归档管理制度》实施档案归档整理。六、 资料的分类与归档1. 公司档案资料的分类依据《文书立卷归档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2. 公司档案资料的归档每年一次,属于平时立卷归档的不在此规定范围内。七、 档案的借阅1. 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借阅非密级档案可直接通过档案管理员办理借阅手续。2. 因工作需要,公司的其他人员需借阅非密级档案时,由部门经理办理《借阅档案申请表》送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核批。3. 公司档案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级别,绝密级档案禁止调阅,机密级档案只能在档案室阅览,不准外借;秘密级档案经审批可以借阅,但借阅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秘密级档案的借阅必须由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总经理因公外出时可委托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批,具体按委托书的内容执行。4. 档案借阅者必须做到:① 爱护档案,保持整洁,严禁涂改。② 注意安全保密,严禁擅自翻印、抄录、转借、遗失。八、 档案的销毁1. 公司任何个人或部门非经允许不得销毁公司档案资料。2. 当某些档案到了销毁期时,由档案管理员填写《公司档案资料销毁审批表》交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3. 凡属于密级的档案资料必须由总经理批准方可销毁;一般的档案资料,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销毁。4. 经批准销毁的公司档案,档案管理员须认真核对,将批准的《公司档案资料销毁审批表》和将要销毁的档案资料做好登记并归档。登记表永久保存。5. 在销毁公司档案资料时,必须由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指定专人监督销毁。

❿ 关于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的服务

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条款等含有该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第五十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清晰、全面、明确地告知用户订立合同的步骤、注意事项、下载方法等事项,并保证用户能够便利、完整地阅览和下载。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保证用户在提交订单前可以更正输入错误。
第五十一条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五十二条电子商务当事人可以约定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商品。
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为电子商务提供快递物流服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并应当符合承诺的服务规范和时限。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在交付商品时,应当提示收货人当面查验;交由他人代收的,应当经收货人同意。
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在提供快递物流服务的同时,可以接受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委托提供代收货款服务。
第五十三条电子商务当事人可以约定采用电子支付方式支付价款。
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为电子商务提供电子支付服务,应当遵守国家规定,告知用户电子支付服务的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相关风险和收费标准等事项,不得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确保电子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可跟踪稽核和不可篡改。
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免费提供对账服务以及最近三年的交易记录。
第五十四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提供电子支付服务不符合国家有关支付安全管理要求,造成用户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用户在发出支付指令前,应当核对支付指令所包含的金额、收款人等完整信息。
支付指令发生错误的,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纠正。造成用户损失的,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支付错误非自身原因造成的除外。
第五十六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完成电子支付后,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用户提供符合约定方式的确认支付的信息。
第五十七条用户应当妥善保管交易密码、电子签名数据等安全工具。用户发现安全工具遗失、被盗用或者未经授权的支付的,应当及时通知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
未经授权的支付造成的损失,由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承担;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未经授权的支付是因用户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发现支付指令未经授权,或者收到用户支付指令未经授权的通知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对损失扩大部分承担责任。
第四章电子商务争议解决
第五十八条国家鼓励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协议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双方应当就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提取数额、管理、使用和退还办法等作出明确约定。
消费者要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承担先行赔偿责任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赔偿后向平台内经营者的追偿,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五十九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投诉、举报。
第六十条电子商务争议可以通过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
第六十一条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平台内经营者发生争议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第六十二条在电子商务争议处理中,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提供原始合同和交易记录。因电子商务经营者丢失、伪造、篡改、销毁、隐匿或者拒绝提供前述资料,致使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有关机关无法查明事实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可以建立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制定并公示争议解决规则,根据自愿原则,公平、公正地解决当事人的争议。
第五章电子商务促进
第六十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电子商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第六十五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推动绿色包装、仓储、运输,促进电子商务绿色发展。
第六十六条国家推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加强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建设。
第六十七条国家推动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支持电子商务与各产业融合发展。
第六十八条国家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互联网技术应用,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第六十九条国家维护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护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鼓励电子商务数据开发应用,保障电子商务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国家采取措施推动建立公共数据共享机制,促进电子商务经营者依法利用公共数据。
第七十条国家支持依法设立的信用评价机构开展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向社会提供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服务。
第七十一条国家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立健全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特点的海关、税收、进出境检验检疫、支付结算等管理制度,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各环节便利化水平,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等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仓储物流、报关、报检等服务。
国家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
第七十二条国家进出口管理部门应当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申报、纳税、检验检疫等环节的综合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优化监管流程,推动实现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高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和监管效率。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可以凭电子单证向国家进出口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十三条国家推动建立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流合作,参与电子商务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电子签名、电子身份等国际互认。
国家推动建立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争议解决机制。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未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从事经营活动,或者销售、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服务,或者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信息提供义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采取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或者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六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中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一)未在首页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信息、行政许可信息、属于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的;
(二)未在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终止电子商务的有关信息的;
(三)未明示用户信息查询、更正、删除以及用户注销的方式、程序,或者对用户信息查询、更正、删除以及用户注销设置不合理条件的。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违反前款规定的平台内经营者未采取必要措施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七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提供搜索结果,或者违反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搭售商品、服务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八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向消费者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或者不及时退还押金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九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或者不履行本法第三十条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网络安全保障义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八十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核验、登记义务的;
(二)不按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报送有关信息的;
(三)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违法情形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或者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
(四)不履行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义务的。
法律、行政法规对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八十一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在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平台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的;
(二)修改交易规则未在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未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公示修改内容,或者阻止平台内经营者退出的;
(三)未以显著方式区分标记自营业务和平台内经营者开展的业务的;
(四)未为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或者擅自删除消费者的评价的。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四十条规定,对竞价排名的商品或者服务未显著标明“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第八十二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或者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三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或者对平台内经营者未尽到资质资格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四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规定,对平台内经营者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未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的,由有关知识产权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实施侵犯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第八十六条电子商务经营者有本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记入信用档案,并予以公示。
第八十七条依法负有电子商务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在履行职责中所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八十九条本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 1 2
分享到
纠错 打印 责任编辑:于春
继教
上一篇文章: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下一篇文章: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相关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房地产交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财政部关于修改《注册会计师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19年深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一批税务证...
编辑推荐
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关于开展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代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关于增值税发票管理若干事项的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令第...关于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
财经视野

实务天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4...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房地产交...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
4​财政部关于修改《注册会计师...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19年深...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一批税务...
7关于继续实施支持文化企业发展...
8关于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
9关于进一步加强代扣代收代征税...
10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

阅读全文

与知识产权信用档案管理办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
转让翻转犁 浏览: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