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工作者事迹

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工作者事迹

发布时间:2022-06-27 02:51:09

A. 陈予是谁啊个人事迹有哪些

陈予
2013年7月新上任的广药集团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同时他又兼任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

个人事迹:
陈矛同志知贤善用,勇于改革与创新,为白云山确立了“三高一强”的企业愿景,创立了五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股份公司2010年在国家、省、市、区相关政府部门立项12项,共获得政府资助近1900万元。
在知识产权方面,2009年股份公司发明专利申请5件,发明专利授权3件。累计发明专利申请127件,发明专利授权61件,专利总量为232件。尤为突出的是头孢硫脒,该产品在工艺改进、专利保护、市场推广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0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目前为止我国医药行业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08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市场占有率达80%。而在头孢硫脒之后,总厂将合作研制一类创新药头孢嗪脒纳,这将是继头孢硫脒之后白云山制药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另一项重要成果

陈矛同志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白云山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不少征地用工问题,多年来悬而未决,引起了征地工的强烈不满。陈矛同志亲自主抓该项工作,投入69万元为195名征地工补缴了相关社保金,辅以耐心细致的解释沟通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白云山历史遗留下来的征地工问题,为社会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2009年,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举步维艰,纷纷减薪裁员,而获得“广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AA级”称号的白云山制药却在此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作为广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代表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减薪、不裁员”!
这些举动,无不体现了白云山制药承担社会责任的莫大勇气以及为构建和谐社会所作的努力。

以上回答希望对楼主有帮助,望采纳!

B. 企业知识产权人物主要事迹如何写

不好意思,还真没写过,求助一下万能的网络吧。呵呵

C. 巨晓林的人物事迹

巨晓林现为中铁电气化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接触网第六工程段职工、班组技术员,参加工作23年,先后参加了北同蒲线、鹰厦线、大秦线、京郑线、哈大线、迁曹线、京沪线等十几条国家重点电气化铁路工程的施工。
他喜欢写诗,喜欢画画,更喜欢将工作中的经验方法记录下来。23年的工作中,他整理了70多本、230多万字的笔记,创新施工方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他主编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被配发给数千名接触网工作者作为工具书。
巨晓林身上总带着三件宝:“图纸、工具书、笔记本”。有一年“中秋节”,工地放假半天,他和工友们出去逛街采购生活用品,同伴走着走着却不见了巨晓林踪影。大家一边喊他、一边找他,只见巨晓林正蹲在一个摩托车修理摊位前看人修车,向修车师傅请教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呢。跟他同住一个寝室的工友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感慨万千:“老巨学技术那叫玩命,每天他比别人早一个钟头起床,晚一个钟头睡觉。不管多么辛苦,他一点都不放松。他的枕头下面藏着一个小闹钟,他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老巨淡然一笑:“在那个年代,我一个农家子弟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很不容易,所以,我非常珍惜和热爱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从一开始就暗暗下决心要干好。”二十多年来,巨晓林就是凭借这股钻劲,攻破了一个个难题。他白天在施工中跟着师傅学,晚上放下饭碗又撵着师傅问,就连师傅喝茶聊天的时候,他也蹲在一旁,不厌其烦地问些接触网安装的技术要领。至今,他记了几十本读书笔记和施工日志,熟练掌握了接触网上下部施工技能,并具有解决接触网施工中的复杂问题和指导本工种高级工技能操作的能力,成为全国铁路电气化施工行业出类拔萃的能工巧匠。
农民工巨晓林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先后参加大秦线、京郑线、京沪线、京秦线、哈大线、石太线等几十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他爱岗敬业、勤于奉献,用忠诚和责任赢得了公司内外的一致赞誉,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的精彩乐章。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研发和革新工艺工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他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一书,在被称为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国家队”的中铁电气化集团中作为职工职业技能教育教材被广泛使用,并作为实用型工具书配发给每一位接触网工指导施工作业。他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实现了从一名农民工到“专家职工”的跨越,并先后荣获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京沪线建设功臣”、北京市“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巨晓林坚守“农民工也要懂技术”的信念,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掌握了大量从事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实现了由实干型向知识型农民工的跨越。至今,他记了70本230万字的笔记,熟练掌握了工程测量、机械制图、电力接触网软横跨的计算,能够解决电力接触网施工中的复杂问题,具备指导本工种高级工技能操作的能力,成为出类拔萃的能工巧匠。在中铁电化局一公司组织的电力接触网工技术比武中,巨晓林连续3次夺得个人全能第一名。
巨晓林常说:“当好工人,既要苦干实干,更要敢想敢干、巧干会干。”近几年,我国铁路电气化事业蓬勃大发展,在他看来,随着铁路电气化技术快速发展,原有的工艺工法必须不断地加以改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安全质量。巨晓林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参加技术攻关组。他凭着深厚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制开发出了具有本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计算软件,用“施工程序化、预配工厂化、计算微机化、检测科学化”确保了接触网支柱结构安装、软横跨安装、整体吊弦悬挂调整和承力所导线架设“四个一次到位”。技术的革新大大提高了接触网施工的生产率。 二十多年来巨晓林凭借着对企业的无限忠诚,对国家电气化事业的不懈追求,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D. 袁隆平的事迹,简洁一点,别太多

实验田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当然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袁隆平的第一块实验田在安江农校,在该校的中古盘7号田内。1968年4月30日,700多株不育秧苗,被袁隆平与助手们小心翼翼地插入这块田中。然而,18天后的夜里,这些不育秧苗被全部拔除,不知何人所为。
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时间更长,气温更适宜的南方。广东、海南、福建……不少适于耕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开辟了他的实验田,田埂上、小路间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迹。
1979年5月,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农业部种子公司送给他1.5公斤杂交水稻。威尔其带回国,当年就试种,立即获得增产。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而在菲律宾、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几内亚等一些国家,均已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但袁隆平仍然很“贪心”,他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台湾。
从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在实验田里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E. 丁建生的事迹简介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技术创始人、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兼总经理,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上,丁建生获得烟台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站在了科技金字塔的顶尖上。
为突破跨国公司对MDI制造技术的垄断和封锁,1993年9月,以丁建生为首席研究员、联合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共同攻关的“MDI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正式启动,三年后,烟台万华1万吨装置的MDI产能一举达到1.5万吨。
该项目获得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丁建生排名第一,而这仅仅是丁建生从事MDI制造技术开发研究的最初成果。在其带领下,烟台万华成功开发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具备国际综合竞争实力的16万吨/年的全连续化MDI制造技术,并将烟台的MDI装置改造为12万吨/年,使之成为亚洲综合竞争优势最强的MDI生产装置。
目前,年产16万吨MDI制造技术开发成果已成功实施工业化,我国也因此成为继德、美之后第三个拥有大规模MDI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据测算,丁建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后,累计直接新增销售收入100余亿元,利税超过30亿元,节省技术引进费近10亿元,其中16万吨/年的MDI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将直接新增销售收入近40亿元、利税10亿元。

F. 刘炯天的事迹介绍

落后技术和灾难激发了他无悔的人生追求
1983年,刘炯天从东北大学毕业,来到地处苏北的中国矿业大学工作,来学校报到后,他就被派往淮北的芦岭煤矿劳动与实习半年。当年仅20岁的他接受这样的工作安排时,心里是有情绪的,因为当时高校的年轻教师已掀起了学习外语出国的热潮。到现场后,有两件事深深地打动了他。一件是当时闻名全国的芦岭煤矿火灾事故,煤矿工人历险升井后那惶恐无助的眼神以及矿工家属被隔离在大门外那期盼哀求的目光,使他至今都历历在目。另一件事是他所在的选煤厂,由于技术落后再加上系统不完善,造成产品质量差,煤泥水到处流淌,不仅只有穿靴子才能进入厂内,而且附近农田也到处是煤泥水,既浪费了煤炭又污染了环境。当穿着笨重的靴子去上班时,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选矿人的愧疚,更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选矿人的责任。这两件事情的经历,使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并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劳动实习结束后回到学校,他经过认真思考,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向党组织表示要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煤炭科教事业。
求索路漫漫,辛勤耕耘才会有不凡收获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煤炭。但硫和灰份是与煤伴生的有害成份,如何脱硫降灰洁净煤炭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各国能源科学家研究的重点。面对我国煤炭杂质含量高、分选难的特殊情况,国家组织了“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并把这项艰巨任务交给了中国矿业大学。这是国家赋予中国矿业大学相关专业教师的职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细粒煤脱硫降灰的研究方向,开始了攻克这一难题的艰苦历程。
万事开头难。课题组成立了,但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缺经费、没设备自己想办法,没有场地他们自己开辟,搭建试验台他们自己割钢板、焊构架。切割和粘结有机玻璃放出的烟尘和难闻气味,使他常常感到头痛甚至呕吐,干一会儿就得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这样,经过两个月努力,他们建起第一个试验装置。也就是在这套因陋就简的设备上,他们完成了试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我国的煤炭集中在西部 ,他们的战场也随着煤炭开发战略的变化而转移。无论是在重庆的偏僻山区,还是在内蒙古荒凉的沙漠,他带领课题组住简陋厂房,与现场人员同劳动,一呆就是几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作为第一设计人获得了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共四项发明专利及六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十几年来,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国家重点科技推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2项国家、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项目,提出了梯级优化分选理论并研究出了旋流-静态微泡柱分选方法,完成了六乘六米国际上最大规格设备的研制任务,并使该研制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设备在国内近两百家企业应用,并出口印尼与越南,据不完全统计,其年效益超亿元。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还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优秀成果。
为完成好工作累了自己苦了家人
春节前,他们承担的鞍钢铁矿项目开始了工业试验,进行试验期间遇上了多年少有的寒冷,厂房不保温,滴水成冰,光阀门就冻裂了十几个。试验刚开始,系统不时漏水,稍不注意就会把棉袄湿透,而湿透的棉袄很快就结冰变硬,只好脱下来放在暖气片上烘烤,人靠在暖气片旁取暖。为检查设备状况,他下到七八米深的柱底,里面到处结冰,又暗又滑,上面的水滴到他的头上、脖子里,衣服上也结上了冰。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着试验任务。
东北项目刚告一段落,西北的工业试验又开始了,而这时已临近过年,课题组年轻同志长年在外奔波,应该让他们回去和家人团聚过个年,于是他安排其他人回家,自己转车去西北。在火车上他打电话告诉妻子自己的行程安排,到试验现场后立即投入工作,大年三十那天,直到晚上六点多钟他才被企业老总从现场请回来。回到住处,他望着窗外不断升起的焰火,听着不时响起的鞭炮声,思念远在徐州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母亲常年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父亲年近80还要照顾母亲,女儿独自一人到外地上学,平时顾不上他们,又不能陪他们过年,他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妻子听到他的声音半天没说出话,他妻子也是一名党员干部,为了能让他在外放心,最后只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用平静的语气对他说:“都挺好的,你多保重!”
刚结婚时,他爱人在徐州矿务局工作,没有房子各自住集体宿舍。为照顾他科研出差,爱人就带着小孩住到单位,孩子出生七个月就送进了托儿所。他与父母住得很近,但也常常是很长时间不能去看老人一次。为了事业,刘炯天同志真正是累了自己苦了家人。
把教师的责任尽到最大
他常常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参与科研是我的职责,而教书育人更是自己的应尽职责”。尽管科研和行政工作任务重,还指导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但他坚持每年都要给本科生上课,并注意把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了解到的新知识、新方法体现到讲课中。他主讲的两门课程,一门被列为省一类优秀课程,一门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
作为教师,他对自己提出了两个“过得硬”的要求:一是专业知识过得硬,二是做人过得硬。他在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要求他们修改十遍以上是常有的事。他也十分注重对学生在做人和提高实践能力上提要求。他有一个硕、博连读的学生,在派这个学生去云南做实验时,临行前,他对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个学生在实验现场一呆就是四个半月,他通过电话与学生保持联系,了解实验进展情况并加以指导。等学生完成实验任务返校后,他高兴地看到这个学生身体变健壮了,沟通协调能力也提高了,在做实验期间得到了现场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夸奖。还有一个学生,在科研现场因方言表达上的问题,与工人师傅发生了争执。他看到后,严厉地对学生说:我把做人看得比学术更重!人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必须学会与人沟通、与人为善!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亲自找到那位工人师傅,向他解释事情的缘由,并诚恳地向他道歉。他的这一举动,教育了学生也教育了其他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领导就要愿意尽职和舍得奉献
在刘炯天教授看来,当领导就要尽职和奉献。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2000年他担任化工学院院长职务,从他上任时起,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院的工作中。上任伊始,正值国家进行重点学科评审,而他们的矿物加工工程学科是有实力冲击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于是,他和班子成员一起共同推进学科方向凝练、学术团队整合等工作。在准备申报答辩的那一段时间,他满脑子是答辩的内容,以致在夜里做梦都在想着答辩的事。在把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建成了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后,他又和班子成员一起,以矿物加工工程这个优势和龙头学科为基础,努力构建以煤炭加工为特色的学科群。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该院的化学工艺学科也已成为江苏省培育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学科。
担任院长这些年来,他十分注意和院党委书记以及班子其他成员的沟通与合作,有难题大家一起攻关,有困难大家一起克服。在院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学院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学院本科教学一直保持学校评估优秀,科研经费连续两年排全校第一,博士点由1个增加到4个,硕士点由3个增加到9个,建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化学基础教学中心建成为省级基础教学中心。2003年底,学校进行院级领导班子届满考核,化工学院领导班子被评为优秀。
刘炯天同志担任院长期间,坚持把组织的需要看得比个人的需要更重要,把整体事业看得比个人名利更重要。2004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专题采访他时,问他为什么坚持在徐州工作?他说他的事业在矿大,他对事业充满感情也充满了激情。为了当好院长,他给自己立了两条规矩:一是不做主要以赢利为目的的横向项目,以省下时间投入到学院工作中来;二是涉及学科发展的科研项目,主要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日来做,以不耽误学院的工作。据有人估算,担任院长五年,他至少损失了个人横向科研经费1000万。这几年,他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一个星期六、星期日,晚上在实验室也常常一呆就到深夜。有人说他这样做很不值得。但他却认为,这样做收获了大家的信任与支持、收获了人生的快乐与好评,比做什么都值!
这些年来,刘炯天的劳动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关注,党和政府也给了他许多荣誉与奖励。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煤炭工业十大技术创新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首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江苏省青年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江苏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在南京举行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刘炯天作为五位报告团成员之一,作了题为《献身煤炭科教事业是我永恒的追求》的报告,所到之处,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受到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好评。2005年10月18日,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领导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开展向刘炯天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将献身煤炭科教事业作为自己永远的追求,刘炯天是这样说的,也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这样做的。

G. 关于创新的人物事迹有哪些

刘建国中共党员、南开区人民政府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主任

他带领团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2004年,成立全国首家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超时默许”行政许可审批新机制,2006年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首推“告知承诺制”,在全市推广。实行“并联审批”电子政务,效率提高10余倍。首推“一表通”,效率进一步提高。首推“五个十”管理模式。提出拓展“第四产业”。首推“政府文化”新理念,在全国联合发起承办“全国行政许可服务机构论坛”。被授予2006年度“中国百名改革创新风云人物”。

孙云南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

从事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器件、工艺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是我国光伏领域和真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有影响的专家。先后自主开发研制了“多元化合物半导体四室成膜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完成了“高真空化合物半导体热处理系统”的研制。“十五”期间,组织科研团队完成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试验平台与中试线”一期任务。研制的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超过14%;转换效率在9~13%范围内的成品率达到85%以上,这一成果已实现产业化。

李忠献中共党员、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桥梁与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

从事工程结构抗震抗爆、减灾控制与健康监测等前沿性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完成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8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研究项目、3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8项国家各类重点工程建设委托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26篇。获200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舒中共党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开区政协委员

他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多项研究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第一完成人,他的“针刺对实验性脑梗塞大鼠基因转录影响的研究”、“针刺对实验性脑梗塞(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SAM鼠脑细胞端粒与端粒酶的增龄性变化及针刺的影响”处于国际领先。他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天津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等。

李玮共青团员、天津市第43中学学生

初中,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彩虹玉米栽培研究,培育出优种甜糯玉米,获得了天津市亿利达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在天津市进行推广。高中,在辅导老师指导下研制出“日地时空仪”,帮助同学加深太阳与地球之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理解,获得了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代表天津市参赛,获得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以及万户创新奖。参加亿利达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全国亿利达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曹常在中共党员、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从事塑料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先后主持完成心脏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管路研制开发,产品累计创收2000多万元;与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合作“心脏温血灌注装置”研制并应用临床,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长寿命、多功能PE棚膜的研发,通过国家科委验收;研发“塑料复合变径管挤出工艺及主动脉插管”项目,填补国内塑料加工变径工艺空白。曾获得国家专利20项,荣获天津市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天津市专利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
孙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
他承担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创造性地完成了新型空间用太阳电池的开发生产。“微太阳电池研究”国内领先。他主持研究生产的GaAs/Ge单结太阳电池和GaInP/GaAs/Ge多结太阳电池,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完成“大功率卫星电源技术
GaAs/Ge太阳电池研究”、“微太阳电池研究”等科研项目,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丰硕成果。他主持的项目先后获得部级科技奖三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顾正天津久荣车轮技术有限公司执行经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轮分委会委员
他研制的“轮胎耐久/高速性能试验机”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2005年国家重点新产品,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南开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成为我国车轮/轮胎检测行业最大的研发制造基地、车轮/轮胎实验中心,成为国内此项领域最大的供应商。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高成长型创业企业500强”。他被评为“天津市2004年度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南开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H. 王胜利的生平事迹

1974年10月至1976年10月就读南京化工学校(现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支边赴西藏;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就读吉林工业大学,1982年毕业,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1月至1987年5月间,任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期间于 1985年2月至7月参加辽宁省委党校第五期青训班学习;1988年4月参加首届全国专利代理人统考,获专利代理人资格;1987年7月至1995年5月,任锦州市专利事务所所长,期间于1987年晋升为工程师,1993年晋升为专利代理副研究员;1995年5月至今在锦州市科学技术局工作,历任专利管理处处长、科技管理处处长、综合计划财务处处长; 2001年被辽宁工学院(现辽宁工业大学)聘任为教授;还曾受清华大学聘任为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校外导师;编著有《经贸专利知识词典》和《图解专利法-专利知识12讲》等著作;在中国专利报和《中国专利代理》等杂志上发表有“第一审查员、第二发明人”、“如何搞好专利代理服务”、“药品专利保护综述”等多篇有影响的论文,经常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宣讲与科技管理和专利有关的课程,授课特点是知识点多,逻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亦可案例教学,与现场形成互动。
1988年被辽宁省科委和辽宁省专利管理局评为“专利工作辽宁省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辽宁省专利管理局和辽宁省人事厅评为“辽宁省专利系统先进个人”;1991年-1993 年连续3年被中国专利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并被特邀到中国专利报社全国专利通联工作会上专题发言;1995年,在庆祝专利法施行10周年之际,被辽宁省专利管理局和辽宁省人事厅授予“辽宁省专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在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后又获得市政府嘉奖;同年度被评为锦州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辽宁省科技家企业家法学家联合会评为“九五功臣”,2003年被所在工作单位提名推荐“辽宁省模范公务员”,2005年被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评为全国优秀民营科技工作者,授予“民营科技促进奖”。
现退居二线,将于2013年8月退休,退休后将重返专利代理工作岗位,全心全意为发明人和创新型企业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服务。

I. 商务系统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1李官奇事迹简介
李官奇是滑县华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师。1988年,他研发的油菜子饼脱毒工艺,获国家第四届科技博览会银奖。1990年至2001年,他研究成功了唯一由中国人发明的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载入世界人造纤维史册。2001年,该项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3年12月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金奖;其工艺技术成果于2003年在江苏常熟、浙江绍兴实现年产万吨以上的产业化转化,2004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贡献奖”。目前,他已申请各种发明专利21项,其中8项已获专利证书或授权证书,同时在60余个国家申报了国际专利。他个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技术创新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专家,并被评为“感动安阳十大年度人物”。

阅读全文

与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工作者事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