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张爱玲版权纠纷

张爱玲版权纠纷

发布时间:2022-06-26 11:32:32

A. 林式同 怎么认识张爱玲的

随着台湾学术界中“张爱玲热”的不断升温,喜欢孤独的张爱玲陷入了另专一种困扰,不断有学者、属记者慕名拜访她,给她的寓所打电话,给她写信,甚至是直接登门造访。为此,张爱玲不停地搬家,好在有朋友帮忙介绍新居,这是一个当建筑师的朋友,叫林式同。

B. 现在在喜马上读张爱玲作品算不算侵权

当然不算侵权了。但在喜马上阅读,有些文章是要付费的,如果不付费是读不了的。

C. 张爱玲,最后为何立下遗嘱,财产不留给亲弟弟

她孤独悲惨的过了晚年,她的一生,坎坷,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大作家,惨痛的童年,悲伤的爱情,冷漠的亲情,却有着珍贵的友情。她能遇到宋琪夫妇,是她的幸运,他们互相成就了彼此,互相帮助了彼此。

最后,她在自己的房间里,穿戴整齐,孤独的离开了世界。

D. 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 《易经》 《雷峰塔》 有没有什么联系

《雷峰塔》描写了张爱玲从4岁到18岁的少女时代,写到父亲迎娶后母,后母挑拨父女关系,将女主人公琵琶监禁阁楼,以弟弟的病死告终;《易经》则专注描写女主角18岁到22岁的生活,以香港沦陷,女主人公离开香港返回上海收尾。这两部英文小说加上用中文写成的《小团圆》,完整地展现了张爱玲的人生,媒体称为张爱玲自传三部曲的“大团圆”。张爱玲在1966年的一篇英文文章中,表达了写作《雷峰塔》的初衷:“这本小说就是写给美国读者看的,她努力接近美国人的阅读习惯。”《雷峰塔》和《易经》原属同一部小说,因为篇幅过长,分拆成上下两部。作品完成后,由于遭到书商拒绝,对美国市场充满期待的张爱玲心灰意冷,将书稿锁进抽屉,一锁就是四十多年。译成中文的《雷峰塔》和《易经》总共约60万字,评论界和读者看到的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张爱玲。说熟悉,是因为《雷峰塔》的故事和多处细节曾经在散文集《私语》和《对照记》里出现过,在张爱玲的其他小说里也有过片断描写;陌生,则是苍凉犀利的张爱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行文循规蹈矩、不无刻板的张爱玲。《小团圆》的失望之后,评论界对《雷峰塔》和《易经》的评价持续走低:“用英文说中国民间故事格格不入,一向擅长说故事的高明手法竟全不见了。”“她只是用另一种语言述说同一个故事,没有太多新意。”哈佛大学教授、现代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曾受香港大学出版社之邀为英文版的《雷峰塔》和《易经》写前言,他认为这两部小说是“很尴尬的英文作品”,但同时也肯定了这两部作品出版的积极意义:“每一次张爱玲的出土的确是要改变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而且间接地改变了我们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方式的认识。”王德威还从这两部作品中看到了张爱玲重复书写与双语书写的美学价值。在《雷峰塔下的张爱玲》一文中,王德威写道:“从散文到小说、从自传性的《流言》到戏剧化的告白,穿梭于中英文之间的张爱玲几乎用整个一生反复讲述《WhataLife!》的故事。”正因为张爱玲反复重述生命中最隐秘的创伤,并束之高阁,才有了今天已经死去的张爱玲始终以在世作家般的面貌出现。她的遗作接二连三出土,王德威把这个现象归功于宋以朗,称之为“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合作”。《张爱玲私语录》出版之后,《张爱玲书信全集》也将于近期出版。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还将推出怎样的张爱玲“新作”,也许比张爱玲的作品本身更值得期待和猜想。说不完的张爱玲还要继续说下去。大法师宋以朗的文化鬼话南方周末:张爱玲已经不在世了,但她依然不断有新作问世。你以前说过,张爱玲最好的作品在194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现在看到这两部作品,要修正这种说法吗?王德威:她的作品层层出现,让我们理解到更丰富、更有人间烟火味道的张爱玲。她居然也写出了不很理想的作品。她后来很多作品不愿意发表,无论因为品质或个人生命情景的考量,你突然了解到,作家自己的这种踌躇和犹疑。也可能还有自知之明,知道作品不如过去好,这些都纳入我们的考量。后面作品不好,不必非要说得好得不得了。文学史本来就没有定论,尤其文学史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文学史?这是一个吊诡的词。张爱玲特别有趣,仿佛我们的祖师奶奶在哪一个地方操作,真的是把整个的时间顺序都弄反了。她活着的时候,我们以为她不见了;她死了以后,又源源不断地回来。所以魂兮归来,我用鬼魂的意象,真是有所为而为的。每一次张爱玲的出土真是很可怕,的确要改变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而且间接地改变了我们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方式的认识。“大法师”是宋以朗,他不断地作法,像灵媒一样,掌握了各种各样的资讯,每天晚上在一个神秘的小房间里,一盏孤灯,不断地挖掘、拼贴很多断简残篇,最后归拢拼凑起来,是生者和死者之间很惊人的合作过程。宋以朗在这个位置上,参与着文学神话的创作,他在招魂,或者用更确切的话来讲,是文化鬼话的创作。张爱玲的这种魅力,让我们眼界为之一宽。文学史上我们太习惯给每个作家定论,历史上我们也太习惯给人物“三七开”、“四六开”,大到盖棺论定。现在有一个最好的例子,盖棺而不论定,还原了文学史本身最不可测,虚拟、虚构、鬼魂的那一面。南方周末:不同意见也说,张爱玲不断被拿出来并非是最好的作品,违背了张爱玲的本意,是出版商的逐利。王德威:这一点我同意。但这是文学史风险的一部分。很多人已经讲过,卡夫卡过世之前,希望他的作品全部不要发表。但是后来发表了,出现了一位作家,真的是身后才有大名的。张爱玲这个事件再一次说明问题的症结,就是所有权的问题,放在文学史和出版史的观点来讲也是很有趣的话题。台大外文系的学者张小红写信严厉批评了宋以朗以及皇冠出版社。既然已经有白纸黑字,不管是哪个时期的白纸黑字,张爱玲已经表明意愿。出版是对张爱玲最大的不敬,所以最大的抵制是拒绝看《小团圆》。我们的意志都很不坚定的,《小团圆》出版,马上飞奔去买一本来看。拉锯战里牵扯到什么是作者、什么是版权的问题,延伸到后现代的观点———作者已死,或者从来就没有作者,从罗兰·巴特到米歇尔·福柯这一系列的评论者会讲的。既然如此,张爱玲有没有身后的问题,或者有没有出版义务,就不在话下了。回到出版机制的操作,当然是大家很熟悉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可以好好地思考,不见得只是一个闲话,或者谁是谁非的问题。

E. 张爱玲是怎么死的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F. 如何评价张爱玲

民国,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战争与铁血,似乎总是属于男人的浪漫

但在这方乱世中

你是否还记得那一抹俏丽的背影?

谁说女子不如男

来看看这些民国的女子都留下了怎样的故事

张爱玲

若论民国才女

那必须提到的人便是张爱玲

这位不世出的天才

创造了无数经典荧幕形象

大部分人觉得她应该是属于上海的

但她的童年,却是在天津度过

张爱玲在《私语》中写道:

“第一个家在天津。我是生在上海的,两岁的时候搬到北方去。”

天津给了这位才女无数的童年回忆

和弟弟在法国公园(今中心公园)玩耍、

起士林的面包和咖啡的味道、

都给她带来满满的回忆

(张爱玲与弟弟在天津旧居门口)

关于张爱玲的天津故居,有三个版本,

●法租界32号路61号赤峰道与山东路交口,张学良少帅府斜对面,与老照片中的建筑非常相似。

●英租界32号路61号张爱玲在《私语》中提到“32号路61号”,如果是英租界,应该是小河道,后一直叫上海路,32号路与现南京路(徐州路至营口路段)平行,70年代南京路扩建时合而为一。

●英租界31号路61号这种说法来自张爱玲弟弟张子静的记忆。有网友说:“记得有一次看张爱玲小时候的照片,后面的背景,很像睦南道花园附近,和平宾馆旁边逸阳小学西侧的那所宅子。

赵四小姐

赵一荻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天津度过的

良好的出身给了她更多接触上层社会的机会

在一次舞会上

她遇见了少帅张学良

从此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变化

(张学良)

在中西方文化、新旧时代交织的民国

接受过良好教育,思想开放的赵四小姐

深深的迷恋上了张学良

她甚至不顾家中的反对不辞而别

气得她的父亲与她断绝关系

她依然心甘情愿陪伴在张学良的身边

走过了一生那么漫长的时光

(张学良故居)

今位于赤峰道78号的张学良故居

1927-1932年,张学良曾居住于此

如今这里已经进行了修复

复原了张学良的书房、赵四小姐及于凤至的卧室

保留了他们当年使用过的物品

尤其是当年赵四小姐使用过的钢琴、沙发等物

无一不体现出张学良对她的宠爱

(赵四小姐弹奏过的钢琴)

吕碧城

这位女子可是堪称“民国第一才女”

她不仅中国女权的首创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更是中国第一位女编辑

虽然祖籍安徽

却与天津有个很深的联系

1903年,时年20岁的吕碧城不顾家人的反对

毅然来到天津求学

一个偶然的机会

吕碧城的才华得到天津《大公报》总经理的赏识

聘请她成为了编辑

(《大公报》旧址)

《大公报》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其在天津原有三处旧址

位于哈尔滨道42号与237号的两处旧址

已经在原址盖起了其他建筑

仅存一处

位于和平路169号

除了她们

在天津还曾有无数民国女子留下了足迹

圣功学堂(今新华中学)中叛逆的女学生

日后成了“电影皇后”胡蝶

居士林中皈依佛门的苦情女子

是与梅兰芳相爱的孟小冬

“交际女王”朱三小姐

嫁给天津海关职员的北大校花马珏

??

她们就像是一只只玫瑰

在天津的历史中怒放

编辑整理|赵双

图片资料|来源于城市快报、文化天津、网络、新浪微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告知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G. 请介绍张爱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陈子善是被公认为最热心的张爱玲研究专家.文学研究者、美籍华裔教授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内地,使得张爱玲的名字和她的作品(包括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路翎等一批作家),像“出土文物”一样浮出历史地表。由此,才便有了《收获》刊出的《倾城之恋》以及文学界的相关评论。其后,张爱玲迅速走红,形成内地的第一次 “张爱玲热”。一批被尘封已久的作家,如钱钟书、沈从文等人,也因为夏志清的推崇而同期走红。夏志清用42页论张爱玲“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倾城之恋》如此写道,而沦陷的上海,是张爱玲的成名地。张爱玲,原名张瑛,笔名梁京,祖父张佩纶是清朝御吏,祖母是李鸿章之女。23岁时,张爱玲以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炮走红,成为当时文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对张爱玲研究产生推动的,是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曾与张爱玲当面交谈过的文学史家夏志清出版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张爱玲首次进入中国文学史。1979年,这部书的中文版在香港出版,并于 80年代初引起了内地学者的注意。此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内地与香港的交流逐渐增多,许多学者从香港带回了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此,张爱玲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作家止庵说,自己从一篇文章中看到,《中国现代小说史》用了26页论鲁迅,却花了42页论张爱玲,就很关注张爱玲, 1991年到香港,自己专门去买了夏志清的这本书。“夏志清在这本书里面推出了四个人,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和师陀,前三个人因此名声鹊起并在海外引发研究热潮,台港一些著名作家如李昂、白先勇等人都对张爱玲推崇备至,这股风潮回过头来影响内地。”写过《张爱玲传》的于青回忆,自己1978年在北大上研究生之前,从未听说过张爱玲的名字。“七十年代末正是门户洞开,思想解放之时,我们这批‘老学生’如饥似渴地找书读,越是开禁的,或未曾闻识过的,就越是有兴致。我们从图书馆尘封的‘库本’中找到张爱玲的《传奇》,当然还有钱钟书、沈从文、废名、路翎等一批作家作品,这骤然改变了我们的‘文学史观’。初接触张爱玲非常个性化描写所产生的那种艺术感受称得上是一种‘冲击’。不久,大概是1979年,我们磕磕巴巴读了夏志清英文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越发相信我们自己的艺术判定:张爱玲是不应被文学史遗忘的一位杰出小说家。”《收获》让张爱玲浮出水面真正促成张爱玲进入内地文学评论界和作家关注的还是《读书》和《收获》。1984年,《读书》和《收获》杂志同时发表了作家柯灵的《遥寄张爱玲》,又同时刊登了张爱玲的成名作《倾城之恋》。自此,张爱玲作品进入大众视野。《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回忆说,柯灵《遥寄张爱玲》在写完以后,被当时《收获》杂志的负责人肖岱看到了,当时,这篇文章已经被《读书》约走了,肖岱认为柯灵的文章写得很好,考虑到《读书》和《收获》的读者对象不同,加上当时《收获》有一个介绍作家的作品专栏,每期推出一个,在刊登一篇作品的同时,也刊登一篇有关作家创作的评论。就这样,柯灵的《遥寄张爱玲》和《倾城之恋》一起刊登在《收获》杂志上。程永新记得,“我们发表张爱玲作品,还是有一点点顾虑的。但是,她的小说确实很好,估计发出来即使有一些争议,问题也不大。”《遥寄张爱玲》发表后,看过文章的张爱玲的姑妈和姑夫一起找到柯灵,感谢他为张爱玲说了公道话。而作家阿城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一九八四年底,我在《收获》杂志见到《倾城之恋》,读完纳闷了好几天,心想这张爱玲不知是躲在哪个里弄工厂的高手,偶然投的一篇如此惊人。”作家苏童将张爱玲的一部作品选入“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称张的作品是“标准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苏童说,“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作家叶兆言甚至认为,张爱玲的作品让寝室的夜晚不再孤独。“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和我们一样,或是觉得张爱玲应该一心一意写小说。”贾平凹把张爱玲称作“会说是非的女狐子”,看了她的散文,叫好不迭,又去找她的小说,在香港访问期间单挑张爱玲的书买。“当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深。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要读。”贾平凹坦诚自己对张爱玲作品的迷恋。在研究领域,根据学者艾晓明的回忆,新时期最早重新评价张爱玲的学者是北大王瑶先生的研究生赵园,她写了《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这篇文章比《遥寄张爱玲》还要早两年,后来收入她的论文集《论小说十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地文学评论界内部对于张爱玲的评价也开始发生变化。 1985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人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是首次将张爱玲写入内地的文学史。在这本影响极大,被全国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使用的文学史著作中,吴福辉负责撰写了张爱玲的部分。在论及“孤岛”与沦陷区文学时,本书用了大约800多字来写张爱玲,指出张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有“市井小说色彩”,展现了“洋化”环境中仍存留的“封建心灵”和人们百孔千疮的“精神创伤”。尽管有人后来认为本书评论张爱玲“笔墨相当经济” ,但是无数的大学生从这本书中知道了张爱玲,按照陈子善的说法,在高校中文系学生的论文中,研究张爱玲的一直名列前茅。“涉张”图书达到近百种80年代学术界的研究带动了张爱玲著作的出版。出版者一开始比较小心,出版其作品大都打着“研究和教学”的名义,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1986年2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排印,前面还附了作者像。1987年3月,《流年》的影印本出版;《十八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重印;《半生缘》由花城出版社重印。此外,张爱玲翻译的《爱默森文选》由北京三联书店重印出版。”1992年,出版界摸准了大众阅读取向,出版张爱玲著作。当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张爱玲文集》。花城出版社、浙江文艺社、台海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四川文艺、三联等都出版过张爱玲图书,总数超过50种。1995年9月,张爱玲在美国逝世,张爱玲再次引起瞩目。一些国内报纸均做了重点报道。由文学研究界开始的“张爱玲热”,此时扩散到公众领域。据陈子善教授统计,内地众多出版社,总共推出了近百种有关张爱玲的图书。另外,一些研究张爱玲及其作品的书籍,也顺势走红。在“张爱玲热”中,张爱玲研究者金宏达、于青主编的《张爱玲文集》影响最大,这套正版发行量达五六十万套的书,更引来了遍地开花的盗版。时任安徽文艺出版社编辑的江奇勇说,盗版远远超出正版,数量无法估计。《张爱玲文集》是1992年出版的。起初,安徽文艺出版社认为这书很可能卖不出去,把它当作赔本项目,在出版进度上略有延迟。当时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粱长森到中央党校学习,于青特地找到他,说明这套书的价值和意义。最后,粱长森拍板推出。这套书首印5000套。不久,他们发现,必须加印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1995年和1996年,这套书迎来销售高峰。各地发行商和书店先把款打入出版社账户,排队等着发书。由于印刷厂忙不过来,拿不到货的客户非常着急,一再催促,有些书直接就被发行商从印刷厂领走。因此,《张爱玲文集》盗版书“应运而生”。江奇勇说,不仅外面的人盗版,就他知道的情况,出版社内部有人和外面勾结起来盗版。因为排队等着发货的客户迟迟没有拿到书,而有些书直接就从印刷厂发走了。“张爱玲、李泽厚、傅雷作品,当时是安徽文艺出版社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三块项目。”江奇勇说。1995年,张爱玲逝世。此后一两年时间里,读者对张爱玲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张爱玲著作被改编成电影和话剧。而在上世纪80年代被批判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2005年7月终于与内地读者见面。爱死了张爱玲陈子善表示,张爱玲热兴起和持续的原因,有很多因素。比如,张爱玲人生经历奇特,富有传奇性,她罕见的文学才华,与胡兰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她独特的个性都很有传奇色彩。在内地学者和“张迷”中间,广泛流传着台湾的张爱玲研究专家唐文标先生“爱死了张爱玲”的故事。从1973年决定研究张爱玲后,唐文标10年之间“足迹几乎遍及诸大洲自由世界各大学图书馆”,1984年,他将收集到了所有上海沦陷时期有关张爱玲的出版资料,包括张爱玲的照片,张爱玲画的插图、扉页、漫画、书籍封面,第一次发表文章的刊头及发表过张爱玲作品的各杂志的封面及目录页等等,汇总原样影印,印成一册16开,383页厚的《张爱玲资料大全集》,在时报出版公司出版。张爱玲知道以后,认为此事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便让拥有自己作品版权的皇冠出版公司跟时报出版公司交涉,于是,时报公司就停止了这本书的发行。1985年6月初,时报出版总经理柯元馨打电话给当时住在台中的唐文标,说仓库还有四百本书,你如果要,我就雇一辆车给你送去;如果不要,就准备销毁。因为编这个书很费劲,他说要,于是,出版公司把几百本书拉到楼下,卸在那儿就走了。因为夫人不在家,患鼻咽癌多年的唐文标就自己把书往上搬,鼻咽癌伤口因承受不住重力压挤而出血不止,第二天凌晨三点在台中病发身亡,时年58岁。一位台北文艺界朋友听闻消息后痛哭失声,频频叹息,最后骂道:唉,唐文标,爱死了张爱玲!止庵说,“真正因为喜爱一个作家而死,这样的事情在别的现代作家身上没有发生过。另外,陈子善先生特别可爱,这么多年来不断发掘张爱玲作品,他在别的作家身上没有用过这么大的劲。像《郁金香》被发现,在全国的媒体上就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个作家到这个份儿上,真的是她莫大的光荣。”陈子善认为,80年代,中国出现了琼瑶热,但是,人们读多了之后,发现琼瑶的作品只是空中楼阁。90年代之后,文学被边缘化,市民社会开始逐渐形成。而张爱玲的作品耐读,有一种历史的价值,她写的人和事,好像就发生在人们身边,她讨论的感情、婚姻、家庭等问题,依然是人们所关心的。当然,张爱玲热兴起后,对其人其作一直存在争议。《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认为,“张爱玲的作品确实不错,但是现在对她捧得太高。她的作品在题材上还是有一些局限,像《色戒》,实际上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但是,因为李安执导的电影的走红,有人也评论说这部小说很好。”

H. 如何评价张爱玲

今年9月8日,是张爱玲去世十周年纪念日,拥有张爱玲版权的台湾皇冠出版社宣布,一本张爱玲的“新作”即将出版。据悉,继2004年推出张爱玲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后,天津人民出版社在第一时间获得该书中文简体字版权,将与台湾同步出版此书。

绝调文字收录《不了情》

据张爱玲“新作”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介绍,这本新书首度收录了张爱玲散佚多年的电影剧本《不了情》,一并收入的剧本还有《太太万岁》、《一曲难忘》和广播剧《伊凡生命中的一天》。编者称是偶然间在一套“百年经典电影”的VCD中发现了《不了情》,然后根据影像资料整理而成对白本。当记者问到这样简易的方式是否能还原张爱玲剧本的原貌时,陈子善解释说:“《不了情》是张爱玲编写电影剧本的首次尝试。

1947年2月,《不了情》作为文华公司的开山之作正式开拍,导演是桑弧,当时上座率很高,坚定了张爱玲从事电影剧本创作的信心。但这毕竟是散佚多年的电影剧本,这次能够从影像制品中整理出版实属不易。”

《忆〈西风〉》回忆写作生涯

即将出版的这本新书还收录了7篇散文,其中《忆〈西风〉》是张爱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陈子善介绍说,此文披露了张爱玲写作生涯开始的“公案”:1939年春,读大学一年级的张爱玲向上海《西风》杂志投稿,题目是《我的……》,限五百字。她写了一篇《我的天才梦》寄到上海。不久她得到杂志社的通知,说她得了首奖,但第二次寄她一纸获奖名单,首奖成了别人的作品《我的妻》,三千多字,她的《天才梦》获得“特别奖”。最后征文结集出版,书名也用她的《天才梦》。

遗物照片首度曝光

据台湾皇冠出版社总编卢春旭表示,本书的另一看点是收入了诸多张爱玲遗物的照片,其中不乏眼镜、鞋子、服饰等非常私人的物品。

众多张迷对这位作家的个人生活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她晚年几乎与世隔绝的隐秘生活,读者能从其中的小物件中感受作家真实的一面。

目前,这本新书正处于紧张的编辑过程中,尚不能确定能否赶在9月8日面世。鉴于张爱玲的作品一直被盗版困扰的现状,新作书名未最后确定。目前正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向读者征集书名。

另外,据陈子善介绍,10月21日至23日将在上海举行张爱玲作品国际研讨会,届时全球各地研究张爱玲的专家,包括刘绍铭等在内的学者在作家去世十周年的时候济济一堂,研究探讨张爱玲的价值和现代影响。
她所有的书我都有了
就是喜欢她的才气

I. 张爱玲有270万的遗产,为什么宁愿留给朋友,也不救济弟弟一分钱

大家对张爱玲的了解我想已经并不陌生了,张爱玲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难得一遇的才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是难得具有独立女性思维的女子了。张爱玲从小就接受高等教育,这和她的出身是分不开的,张爱玲的原生家庭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所以她从小接受的教育也自然是高于其他女子的,可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引以为傲的地方,就一定有灰暗的地方,张爱玲从小就是生活在并不幸福的家庭中。可以说算得上是悲惨,所以她对家人并没有那么亲切。

后来在美国生活的期间,张爱玲偶然间认识了宋淇夫妇,与他们非常投缘,宋淇夫妇也在张爱玲最痛苦的日子里给她温暖,这也是张爱玲喜欢他们夫妇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张爱玲死后,就把自己的著作版权,以及当时的全部身家存款,一并赠与宋淇夫妇。所以并没有留给张爱玲自己的家人。

阅读全文

与张爱玲版权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