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0-12-29 06:16:30

① 知识管理与能力构建的关系是什么啊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源成为最为核心的资源,它具有增值能力高、模仿难度大、动态性强的特性,所以知识管理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战略途径。企业组织和个人,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知识的创造、储存、分享、应用、更新,不断的为企业创造独特的价值,使得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知识管理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学习型企业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知识成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与保障。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知识已日益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利用、整合和创新知识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流通,增加企业内部知识的存量与价值,不断提升企业个体成员与整个组织的能力,才能达到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目的。
一、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米歇尔·哈默于1990年提出,他们在当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称,核心竞争力是组织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他们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集成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无论是“生产技能”、“技术流派”、还是“积累性学识”,都是“知识”的一种。核心能力的本质是组织的知识及知识管理。这是因为组织的知识存量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决定了组织开发产品、创造市场和为顾客服务的能力,也决定了对组织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对未来的洞察力。核心能力源于组织独特的知识和知识体系,从而形成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不易被替代的差别优势,也因知识具有较强的新陈代谢功能,保证了核心能力的先进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1.知识管理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知识的运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识管理活动的重点就是通过研究知识的这个动态过程,以及系统中的知识运动的辅助环境,来加快知识的转移与共享,从而帮助企业更快地创造新知识,实现知识创新,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核心竞争力又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由于知识具有难以模仿性和路径依赖性,知识积累可以延续与扩展企业的竞争优势。
2.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任何创新活动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要以已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和前提,吸收与借鉴前人和他人的知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资源和形成的知识结构可以促进企业开展一系列基础性研究、前沿性应用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承担着关键作用,是获取创新能力的源泉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利器。知识管理为知识创新活动提供保障,使组织内部的知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员工所拥有的重要隐性知识能够获得快速转化和共享。
3.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独特文化的形成 知识管理倡导共享性的企业文化,每个员工都认为贡献知识和分享知识是创新发展的需要,这种文化要求企业把个体创新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思想可以自由飞翔的宽松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有许多要素构成的,其中企业文化是核心,塑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美国学者巴尼早在1986年就倡导应以组织文化为增强竞争优势的工具,只有组织文化是不易被别人模仿的,也不可能轻易的移植,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因而可以令企业组织的竞争优势得以延续。
4.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形成持续的学习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求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组织,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隐性不可模仿的知识等。由于知识是知识型组织内部流动着的最为关键、最主要的资源,是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所以知识型组织可以通过获取知识整合的优势而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为企业做好知识管理工作、提高竞争能力的必要条件。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它以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使企业所有员工作为一个群体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习有利于开发和培养群体创造力,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换言之,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的整体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以知识管理为中心,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实施以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知识管理战略 实施知识管理并将之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需要系统的、有机的知识观,其中实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知识管理战略,将为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的基础,而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许多多因素对企业创新的过程、机制、模式、政策和绩效有影响。因此,在技术和市场剧烈动荡的环境下,企业只有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着力发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全面创新管理,才能快速稳健地提升核心能力。
2.注重稀有性知识的获取与存储 企业稀有性的知识可以被视为企业独特的、特有的知识,这些独特的知识能够为企业创造特殊的价值和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如何最有效的获得和存储这些稀有性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需要分析知识资源的类型和它的存在形式,获取的方法及存储的形式。由于知识的快速增长和知识的不断细化,组织可能开发它们需要的所有知识。因此,组织必须在知识市场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得到重要的专家和实用技能。
3.建立难以模仿的知识共享与整合型企业文化 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塑造一个知识共享与整合型的文化。知识分享通过分享机制将知识经验进行最大范围地传播,使知识、经验的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体现。知识整合则将分散于组织每个人、每个组织的知识进行挖掘,并将之整合到组织的知识系统中。有价值的、特有的知识在短期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但如果其它企业可以模仿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稀有的知识不再能够为企业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发展和培育出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形成的,独特的经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正因为如此才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才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西门子医疗解决方案公司(MEO)为了帮助创造、获取、分享、传播和应用与公司使命相关的知识,建立了“MED知识分享”计划。通过这个计划西门子MED已发展成为学习型组织并能快速做出变更,他们在内部分享最佳实践经验。并定期与最强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学习其创意和做法,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多元化的医疗保健行业供应商。
4.重视知识型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知识型团队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突出的高生产率和高协同性。高生产率特征表现为知识型团队具有不俗的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产出具有高增加值,能够为产品和服务带来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利益,是知识型团队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协同性表现为团队个体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互补和互动作用。由于知识型团队的个体人力资本拥有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共同的知识基础,在工作过程中更容易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激发创造性思维,是知识型团队持续发展的保障。
5.注重保护员工的知识产权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学习型企业要鼓励有用知识的应用,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员工和他人的知识产权,鼓励员工进行创造。目前,对于多数企业来说,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比较弱,它们拥有大量宝贵的客户资料信息,却只将它们存放在现有系统中而没有将其应用于生产决策,同时还忙于收集更多的资料,以致最终陷入信息海洋而无法自拔。更严重的是,在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过程中,国内许多企业都忽略了自主知识产权问题,既没有对员工的知识产权予以认可,也没有对他人的知识产权予以保护,这都导致员工传播知识和共享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② 如何寻找合作伙伴

你寻找企抄业合作,不知是做渠道销售还是终端客户销售,2种做法不同
“渠道销售”是通过合作企业推广你公司的软件产品和服务,侧重点在于渠道建设和渠道维护,对最终用户可以很少关注,大部分业务是通过合作伙伴(代理商)完成的,特点是上手快、机会多、销售额大、利润薄、合作不稳定,适合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总代理产品销售。
渠道销售之“渠道建立”:首先要把你们企业介绍资料准备好,包括企业概况、主营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同行不同的地方)、你会给合作方带来的利益、合作协议等,定向发送给潜在的合作对象,通过谈判筛选确定合适的商家。
渠道销售之“渠道管理”:包括代理支持、执行督导、代理商间冲突管理等。
渠道销售是个系统工程,对你的谋略和管理能力是个考验。

最终用户销售比较简单,如何做好,可参考的资料很多,具体细节这里不讲了,但有个成功秘诀提示一下:“精、诚、勤”
精-一定要把好的精品卖给客户
诚-如果你们公司的产品算不上精品,那么要对客户以诚相待,在价格优惠和服务上给客户带来增值
勤-多努力工作,积少成多

③ 为什么说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举例说明下吗

不妨看看这些文章,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1、世界杯“中国制造”为何商业失利 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1061412749715/

2、阿里巴巴在台湾注册商标遭遇“三连败”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11751445159/

3、美国启动“专利屠宰” 中国企业成重点打击对象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8131193246/

4、风景名胜商标屡被抢注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81241626856/

5、姚明商标之争始末!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81241525532/

6、麦当劳在商标侵权诉讼案中败诉http://shunmi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429153200981294534456/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④ 请问4S店买车和综合店买车有什么不同

车行就是二级经销商的俗称了。通常车行可以给到你更低的价格。
车行与回4S不同的地答方是:4S是汽车品牌直属的服务单位,无论售后还是保养、维修都比较正规化,消费者相对更放心。
而车行其实与“团购批发”类似,他们大量问4S拿车,他们的拿货价格自然要远低于个人消费者直接从4S拿车的价格。因此车行中转之后还是能保证利润的。
从拿货价格来说,当然就是车行拿车更便宜了。但售后的正规程度自然是无法与4S相提并论的。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保有量大,维修保养非常方便的车可以从车行买,因为相对更廉价。而一般其他车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汽车维修技术的了解程度来考虑。

⑤ 地接社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个旅行社,组织一个旅游团,到某个地方,那么,就要和目的地的一家旅行社发生业系,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都由目的地的这家旅行社来负责(地接社,简称地接)。

地接派出导游叫做陪,组织这个团队的旅行社(组团社)派出的导游叫全陪(全程陪同),如果出国,组社派出的导游叫领队,负责在这个国家全程接待陪同的导游叫全陪。

(5)知识产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展阅读:

地接社在报价时,速度要快,因为一般组团社在寻价时,都是有客人在寻价,组团社也想在第一时间报给客人。我们在选择地接社的时候,在同等标准下,是不会选择报价最低的,因为车、房、餐肯定都是有所不同的(羊毛毕竟是出在羊身上的,这个道理我们都懂的)。

目前,我国“走出去”的旅游企业业务不断拓展包括旅行社、饭店、餐饮及景区等且多元化经营趋势明显,经营地区不断扩大涵盖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我国部分旅游企业已有一定的规模和资本实力,但相对发达国家,甚至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低,核心竞争力不强。

我国旅游业国际化程度低,具体表现在国内不仅缺乏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品牌、国际领先的专有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能力,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商业模式、产品开发等创新能力皆显不足。

国际市场知识和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的瓶颈,尤其是旅游企业跨国并购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对自己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比较模糊,海外投资的需求往往并不明确;我国旅游企业在核心产品开发和分销系统建设方面也与国际旅游集团存在较大差距等方面。

在给组团社做行程报价的时候,尽可能把行程做得详细(车程,门票价格等,含餐数量),规整(表格形式,让人一目了然),如有可能,再把返程大交通的航班或车次例出,并注明时间。这样给组团社提供了很完整的行程报价,方便组团社尽快整理报给客人,为组团社赢得时间。

参考资料:地接社-网络

⑥ 请简述为什么说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抄下,企业的核心竞袭争力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而构建的。而在核心竞争力的这几大构成要素中,最容易为消费者所感知的就是技术和品牌。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某个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而是其生产的产品,更确切的说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的品牌。不管你的组织结构有多合理、战略有多科学、企业文化有多好,如果你的产品技术太落后或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消费者依然不会购买。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和品牌上来。活动推荐:2015中国(深圳)知识产权商业运营峰会

⑦ 为什么企业国际化

1、扩大出口,开拓海外市场。过去20多年来,开拓国际市场始终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要动机。近年来,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各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加工贸易大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海外投资办厂,带动我们的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了我们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在东欧、东南亚、拉美和非洲设厂生产纺织品和服装。随着对外投资的增加,特别是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立,每年形成的出口和产能转移规模更大。

2、促进产能转移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地需要的成熟技术,转移部分产能,既解决了国外市场的需要,又提升了我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实现双赢。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按照“立足国内,发展海外,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海外石油资源的开发,初步形成了中东及北非、中亚及俄罗斯、南美三大战略区,这其中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加强境外资源能源开发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取得新进展。我已与30多个国家建立资源能源长期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苏丹、澳大利亚、印尼等国的大项目和中长期合作取得突破,在西欧、北非、南美、东南亚、中亚-俄罗斯等海外战略区域建立了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原油生产基地;铁、铜、铝、铬、锌等矿种均在境外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另外,我企业在境外开展森林资源合作开发、渔业合作也取得较好成效。

4、加快形成中国的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近年来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显现,全球竞争、销售网络正在构建。中海油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者之一,海尔、联想、华为、中兴、TCL、海信、万向等研发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端产业领域的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逐步形成了国际品牌,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6、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巴基斯坦海尔家电经贸合作区及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两个合作区已经揭牌运行,泰国罗勇经贸合作区等其他合作区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7、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我企业在周边、拉美、非洲以及南太一些国家的拓展,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巩固和发展同这些地区国家的关系、寻求双方利益交汇点的重要途径。我与有关国家在重大项目上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双边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解决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需要加大企业国际化力度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能源、资源、环境和土地等方面的严重制约。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靠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需要加大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力度,更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参与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程度。

第一,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约束需要更加大开发海外资源的力度。我国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如我国人均拥有石油、天然气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8和1/20,在已探明的45种主要有色金属资源中,我国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一些重要大宗能源资源供给矛盾加剧,对国际市场依赖加深。未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相当一段时间内重化工业的扩张,能源资源矛盾可能还将持续或加剧。需要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强海外资源的合作开始与利用。

第二,是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的需要。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投资扩张加大了产能过剩,据估计目前制造业产能闲置率已经较高,需要加大参与全球产业重组和对外产业转移的力度。同时,我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在不断加强,具有多元化的比较优势,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是产业升级的需要。

第三,是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的需要。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未来,在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较长时间持续条件下,国内市场竞争还将不断加剧,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消费品对国外最终需求的依赖也将持续,企业迫切需要开拓国际市场,但却遭到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束缚。而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加大对外投资合作力度,有利于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缓解与有关国家的贸易不平衡,是化解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

第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目前,发达国家都是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芬兰、瑞典等新经济典范其自主创新也都是建立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基础上,如芬兰只有500万人口却拥有一个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我国也必须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通过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设立产品设计和研发中心、开展海外并购等,提供利用外部智力和研发资源的水平,招揽国外高端人才,锻炼培育自己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第五,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非价格竞争力不强。要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中的位置,关键是提高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一是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现代经营模式,在全面深化外部分工作基础上优选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业务环节,走上基于创新的差异化竞争之路;二是学习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在国内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三是通过对外投资合作与并购,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网络,既改变目前单纯依赖国外中间商的局面,更为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设计和研发体系创造条件。

第六,稳步开展服务业国际化经营,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升级。“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特别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今年出台的国务院7号文件对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升级做了全面部署,并将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世界服务业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的新趋势,我国在着力推动服务业引进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走出去”。要逐步创造条件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引入国外服务供应商先进的管理系统、经营理念、软硬件技术以及新的业态,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加快服务业现代化。

第七,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在国际贸易、投资、研发、技术交流以及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而国际知名品牌则是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加快从经贸大国向强国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全面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必须加快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相应的战略和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过程中提高跨国经营企业的实力、能力,孕育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第八,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也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到今年三季度末已超过14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而直接投资项目净流入是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来源。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直接投资项目净流入减少的阶段,已有能力和条件逐步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以企业为主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投资,达到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效果。

⑧ 怎么利用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而构建的。而在核心内竞争力的这几大构成要容素中,最容易为消费者所感知的就是技术和品牌。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某个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而是其生产的产品,更确切的说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的品牌。不管你的组织结构有多合理、战略有多科学、企业文化有多好,如果你的产品技术太落后或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消费者依然不会购买。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和品牌上来。

阅读全文

与知识产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