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样才能在网络上维护自己的版权
在网络版权维护中,网络公证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证据收集手段。但是,网络公证如何能达到真实、公正?近日,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规范网络证据保全会议上,与会专家对最近七学者诉某IT企业侵权所举的网络公证书提出了质疑,并期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网络公证。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北京报道
每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一系列难题,在互联网上似乎更能立竿见影,在互联网发展度过其泡沫期后,各种纠纷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去年年底,郑成思等七位学者诉北京书生公司网站“书生之家”(下称书生公司)侵权的案件(本刊2004年第49期曾予报道),着实让IT界热闹了一番。在法庭上,一份网络公证书在当事人质疑是伪造的声音中,按照司法惯例,仍被采信了。随之而起的是在今年2月27日,由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主办的关于《书生公司版权官司中的公证书问题》,“网络公证”问题浮出水面;此后不久,4月7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版权联盟组织的《网络证据保全技术鉴定会》,再次把网络公证问题推向了高潮。
公证书何以遭质疑?
随着书生公司侵权案的发展,最近,七份原告出示的公证书又成为了案件的焦点。
由于被告方书生公司认为他们从未有过这一侵权行为,因此,他们认定这几份公证书必然是伪造的。于是,书生公司试图从公证书中找出伪造的蛛丝马迹。
首先是书生公司总经理姜海峰发现,公证书中所称的证据保全日期的实际股市指数与公证网页中显示的当天股市指数不相符合。与此相对应的是,网页显示的当天天气预报也与网页保全当天的日期不相符合。
除此之外,网页上有明确的信息表明,其网站属于山东烟台图书馆。而且几份声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采集的网页内容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诸如此类的技术性漏洞,引起了一些法学专家和技术专家的关注。这样一份公证书,是否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
2月27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江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利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旭东在对上述案件涉及的七份公证书审阅后,认为该公证书在制作程序上确实存在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证程序的公正性。
此后不久,4月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组成的专家鉴定组在有关网络证据保全的鉴定会上,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何川,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徐祖哲,新浪总工程师严援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络多媒体中心主任黄铁军等专家也提出了同样的结论。
对这样一份疑窦丛生的公证书,在一审的判决中,为何能被法院采信呢?“从法院的角度来看,采信公证书没什么不对,因为公证书是权威机构做出的证明,所以公证书一向被认为是案件中的铁证。”就此问题,北京中盛律师事务所律师邹瑾向《中国经济周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眼见”并不“为实”
与西安宝马案中恶意做假公证不同的是,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公证中,即使公证员认真执行公证程序,如果其缺乏相当高的技术水准,也有可能被人利用了,还蒙在鼓里。
“稍懂点技术的人想让你在电脑里打开一个网站上看到的不是真实网站的内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比如,电脑对于一些曾经打开过的网页可以从暂存的网页中打开,如果有人对暂存的网页作恶意的编辑修改,公证员实际看到的很可能就不是网站的实际内容。当然,更高水平的人可以利用代理服务器等各种手段让公证员公证的网页是他所期望的网页内容。这意味着对于一个不太懂互联网,或缺乏足够技术能力的公证员很容易被蒙蔽。”IT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传统的公证基于“眼见为实”的基本认识和对公证处的信任,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所暴露的问题却对公证这两大基础都提出了质疑:以西安宝马案为典范的事件动摇了人们对公证处的信任,以七学者诉书生公司的侵权案在动摇人们“眼见为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在网络公证中,公证员看到的本身也不一定是真相。即使一个网络专家常常也很难轻易地判断网页来自于哪个服务器,这个服务器是否真的是公证对象的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并非网络专家的公证员就像雾里看花,如何分得清孰真孰假?
“出现这样问题的根源在于网络的高速崛起,在这个连IT技术专家也常常觉得难以追赶技术脚步的网络世界里,公证员的脚步已经远远地落在互联网之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络多媒体中心主任黄铁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
“作为这种落伍的一个明显例子是如何在网络公证过程中保证公证员知道其正在干什么,而在传统环境下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在互联网时代,每一次网络公证都需要公证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准确地判断真假,所以要求公证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水平,取得相应的技术资质。这是网络环境下的新问题,在传统公证中缺乏相应的规范。”邹瑾直言。
网络证据,可以相信多少?
近两年来,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纠纷形形色色,抢注域名、非法链接、网上人身攻击等等,但占最大比重的则是有关著作权的,比如去年就有浙江图书馆被诉侵犯父子著作权案,七学者诉书生公司侵权案,以及上海父子作者诉超星数字图书馆侵权案,等等。
打官司证据是关键,于是在网络环境下,网上证据也就不可避免地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七学者诉书生公司侵权案折射出网络证据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易变性。所以,网络证据必须及时地进行证据保全。现在大部分的被侵权人都会在起诉之前就通过公证机关对纠纷涉及的内容作为证据进行下载和公证,这就是“网络证据保全公证”。
那么,网络证据保全该如何操作才能保证过程真实、有效呢?
“一般,网络证据保全过程非常简单:由两位公证员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监督操作人员按申请人的需要进行用电脑登陆有关网页并进行实时打印,将操作结果存盘封签后保存,并对全过程进行录像即可。随后制作的公证书会对此过程进行描述,在最后部分加注:×年×月×日,通过上网从×网站上得到×内容网页,过程真实、有效。”邹瑾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介绍说。
如此操作的确能够证明该内容可以作为真实有效的证据,但很多人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公证员了解计算机多少?如果不是他亲自操作,被操作人暗中动了手脚,他能够发现吗?如果因为不懂技术而导致公证书公证错误,那该怎么解决?
“其实网络证据保全是否真实有效,关键问题就在技术上。即便是一个计算机技术人员也未必能解释、解决所有的问题,而目前我们的公证队伍中,既熟悉计算机又熟悉法律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以公证员们目前的计算机水平来讲,要鉴别出网络信息内容的真伪及是否被篡改就很困难。即便他是眼睁睁盯着操作员在进行网络证据保全,也可能因为不懂技术,而将修改证据内容的行为当成了正常的取证行为。”
权威鉴定提升公证公信力
当专家的意见与公证处相左时,到底应该相信公证处的公证,还是相信专家的鉴定?
事实上,专家看法与公证的矛盾体现了公证缺乏严谨的技术鉴定的缺陷。应该说,大多数公证程序中,公证处从一贯的公正程序出发尽到了职责,技术专家则从技术的角度搓到了公证领域的软肋—公证行业技术鉴定水平的落后与公证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落后。
“要想使‘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真正做到公正,应该从其根本因素—技术上抓起,”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版权联盟秘书长王斌向《中国经济周刊》阐述了解决之道,“从目前我国公证队伍的现状来讲,要想练到确保网络证据取证过程中一丁点小动作都难逃其法眼的道行,这是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走出这一困局,既要公证队伍自己的努力提高,以及更多吸纳计算机人才入行之外,还要针对公证领域的软肋—技术,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同级别的、被国家认可的、具有权威资格的技术鉴定机构,在公证程序中的技术环节发挥他的协助和补充作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弥补公证人员除法律外其他技术层面的不足,最大程度地降低因技术落后而导致公证错误率,提升公信力,让公证重新回归到百姓心中最公正的天秤。”
网络时代带来更加复杂的公证环境对公证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意味着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公证资格的认证体系,以提高公证人员的技术素质。
对于网络公证而言,公证过程如果没有严格的技术鉴定相配合,它就很难真正做到“公正”。近来发生的网络侵权案例暴露出的网络公证问题让人深思:如果公证书的可信度遭到质疑,那么,传统的公证是否还能适应新的环境?公证是否已经到了变革的边缘?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人们期盼《公证法》尽快出台,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⑵ 原创音乐申请著作权
在这里,笔者介绍目前三种比较有效的保护方式:
一、通过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回各地有分会)答对原创音乐作品进行登记。
经过登记的作品可以作为对抗日后雷同作品的初步证据。据笔者了解,该会是不收登记费的,但是需要创作者将作品以信托方式授权给协会行使(从信托一词法律意义上讲,一旦作者入会,则丧失了对音乐作品的自主权利,除非先退会),将来产生的收益与协会八二分成。这一方式使得广大音乐作品作者望而却步,笔者建议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对这一机制进行改革。
二、通过公证处进行著作权公证。
据笔者了解,北京的公证机构不太愿意做这一项业务,道理很简单,公证处工作人员没有亲自经历作者创作过程,不能确认申请公证的作品是否一定是作者原创。
三、通过律师见证。
这一方式比较灵活,也是中国律师业放开遵循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但是同样道理,律师没有经历创作者的创作过程,也不可能对著作权进行直接见证,这里见证的效力等同于著作权协会的作品登记,只是可以产生对抗后登记雷同作品的证明力。
⑶ 哪个城市的公证处对著作权侵权的公证费用最低哇
做公证的费用在300---1000元不等
⑷ 请教一个专业问题:软件著作权的证书怎么办理有人知道呗
《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软件著作权证书是对相关软件享有著作权的证明,无需办理公证。
北标(北京)知识产权希望能帮到你
⑸ 中国出口电影版权如何公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之规定版,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权据系在我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亦应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如果所在国与我国无外交关系的,则该证据材料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与我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再转由我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认证。因此,境外音像制品制作者除提交版权认证证明外,还应提交对版权认证证明的公证认证材料。
⑹ 如何对微版权的区块链存证数据进行在线公证
在微版权进行区块链存证和网络取证的电子数据,都能进行在线公证。
如有公证需求,用户可直接通过微版权在线申请由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和公证保管函,方便快捷,快速公证,且公证书不受公证地域限制,全国法律效力一致。
⑺ 公证处能不能登记原创音乐版权
公证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公证是指对民事行为真实性、有效性作内出证明,公证可以有容效解决民事纠纷,公证书具有一定的证据效力,那么公证处能不能登记原创音乐版权?公证处能不能登记原创音乐版权公证处能不能登记原创音乐版权依据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的规定,作品版权的登记机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或者国家版权局,而不是公证处。相关法律规定《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第一条为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作品实行自愿登记。作品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第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负责本辖区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国家版权局负责外国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第四条作品登记申请者应当是作者、其他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和专有权所有人及其代理人。
⑻ 有关商标、专利、版权。办理许可/转让的官费多少各地办理公证的公证费是多少等待急救!!!
种类不同
商标、专利、版权
种类不同价格不同。具体要根据登记什么确定
。空间有详细登记流程。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专业代理知识产权
⑼ 公证处能对小说、电影剧本等作品做版权公正吗
根据我国<公证法>相关规定,公证处可以办理各类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的公证。包括法人资专格证书、公司章属程、资产负债表、董事会决议、资信证明、商标注册证书、存款证明、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单、结婚证书、离婚证书等。你所说的版权可以在公证范围之内.
⑽ 著作权公证费如何收取
做公证的费用在300---1000元不等,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