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哪些意义
含义: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意义: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2、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
4、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
5、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1)供给侧改革对知识产权扩展阅读
具体内容
1、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的这一论述,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
就当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决策而言,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实供给基础的关键,是奠定中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
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
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激励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功能。
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化和“后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则开始进入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试点阶段,推动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长期滞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主。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为主。
2002—2008年进入以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新时期。当前,我国金融正处于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阶段,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局面。从国内来看,金融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由于改革不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金融抑制,需要加以改革。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但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素红利渐行渐远,投资驱动风光不再。
“十三五”时期中国要继续发挥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5、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促进供给质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创新一样,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对世界历史横、纵两个方面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内涵与制度质量是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经济长期绩效最重要的因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上找原因,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6、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推进配套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上述五大要素改革,还需要若干配套改革。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即为其中之一。
⑵ 中国专利利用率不高要怎么解决
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2017)》披露,当下中国产品供给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创新程度不足的情况。中国知识产权还存在量多质低,保护力度不足及保护成本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及产品质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供给侧改革目的的实现。
供给侧改革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上述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前述问题,蓝皮书建议完善知识产权评价制度,实现供给侧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在调整专利质量考评体系过程中,应当将原有专利量化的指标调整为专利对于提升产品供给的实际贡献值。无论是涉及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抑或是有关高新企业税收减免,或是专利申请费用减免,以及企业发明创造的相关奖励,有必要取消原有的关于专利量化的规定,而将专利是否实际使用、使用效果、对于产品供给的实际贡献值作为考评指标。在一系列需要企业提交的证明文件中,除专利证书之外有必要提交的是专利对于产品供给发挥实际作用的证明文件。
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和意义
含义: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意义: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2、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
4、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
5、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3)供给侧改革对知识产权扩展阅读
具体内容
1、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的这一论述,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
就当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决策而言,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实供给基础的关键,是奠定中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
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
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激励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功能。
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化和“后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则开始进入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试点阶段,推动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长期滞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主。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为主。
2002—2008年进入以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新时期。当前,我国金融正处于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阶段,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局面。从国内来看,金融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由于改革不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金融抑制,需要加以改革。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但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素红利渐行渐远,投资驱动风光不再。
“十三五”时期中国要继续发挥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5、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促进供给质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创新一样,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对世界历史横、纵两个方面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内涵与制度质量是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经济长期绩效最重要的因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上找原因,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6、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推进配套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上述五大要素改革,还需要若干配套改革。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即为其中之一。
⑷ 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2017)》说了些什么
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2017)》披露,当下中国产品供给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创新程度不足的情况。中国知识产权还存在量多质低,保护力度不足及保护成本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及产品质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供给侧改革目的的实现。
蓝皮书还建议,增加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实现供给侧从模仿向创新转型。虽然专利法在2008年修订时将法定赔偿限额从50万元提升到100万元,但现有赔偿制度对于知识产权侵权依然不具备足够的威慑力,对创新而言也难以发挥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在知识产权法中全面引进“惩罚性赔偿制度”。
同时,降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为供给侧持续创新提供法律保障。为给专利申请人明确的预期,减少预期不确定而带来的成本和风险,专利法有必要就专利申请周期作出明确规范。与其他类型相比较,发明专利因涉及实质审查,其流程最为复杂。专利法有必要针对申请实质审查的期限以及审查结果的期限作出明确规范,其中如涉及提交补正的材料的,也需要就补正时间作出规范。同时,针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结果期限作出明确规范。这样,企业在技术升级转型过程中对未来风险就会有相对明确的预期和评估,最大程度减少知识产权申请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⑸ 供给侧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供给侧改革: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改革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供给侧改革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3、供给侧改革强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短期的政策调整。
二、改革涉及的重点领域: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
一则形成新主体,即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等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约束政府的“有形之手”,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则培育新动力,即通过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则发展新产业,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顺应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及时淘汰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等,让市场及时出清,避免资源浪费,及时化解经济泡沫,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如下:
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这意味着,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三、改革成效的决定因素:
制度因素、组织创新能力能否突破束缚,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也决定着“供给侧改革”的成效。
事实上,在制度因素方面,能否改进供给是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比如,在人口红利衰减的趋势形成后,应当制订什么样的人口政策保证充足和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供给;在中小企业天然缺乏高等级信用的情况下,应当制订什么样的金融政策让中小企业得到资金供给;在放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预期中,应当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既能让房地产行业发挥经济引领作用,又避免形成过大价格泡沫。
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调控历史表明,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必须跳出短期利弊的思维视野,从长远利益考量,让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的长远目标相匹配。让“供给侧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制度供给的创新是最重要的前提。
此外,组织能力的优化对供给侧改革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推进或正在部署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等,既涉及政府组织,也涉及政府资金主导的大型企业组织,这些都属于组织能力优化的新探索。当前,大量微型组织生存发展困难较多,优化这些组织的能力,为其提供宽裕的市场进入空间,通过减税等措施减轻其压力是当务之急。如此才能提高其生存能力,创造鼓励创新的应有环境。
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供给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侧重于企业微观机制的重构,提高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经济效率。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包括三方面:
1、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减少“僵尸”企业,让资源要素重新流动起来。
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煤炭等上游产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必须及时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3、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加强产权保护,营造一个企业家能够有创新、创业激情的激励机制和环境。
供给侧的改革是一个中长期定位,需求侧的调整是一个短期定位。如果没有短期定位,中长期定位也会失准。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不能放松需求侧的调整。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在存量退出的进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外溢效应,引发总量性的需求不足和结构性的萧条。这些现象一旦出现就需要全面启动需求侧管理。
进行供给侧改革,必须加快推进新一轮财税、金融等配套改革。经济继续低迷,决定了未来一个周期将以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为主,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要么减收,要么增支。因此不管是从发展的角度讲,还是从改革的角度讲,本轮调整都存在着大量的减税空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应该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整体发力,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推进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实施减税降费和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积极推进新一轮财税、金融等配套改革。
⑹ 供给侧改革长利短痛 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在哪
最高领导层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 一说。
这一概念本身并无定论。无论是学术上的供给主义经济学,还是80年代以供给主义名义实施的美国经济政策,都与中国目前的国情不相同。但如果将供给侧理解为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力、资本、土地这三大要素投入,那么则符合目前国内经济面临的困难——产业结构不合理,僵尸企业借新还旧、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结合其他高级政府官员使用这一概念的语境来看,总书记说的“供给侧改革”更像是加快引导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针对上游产能落后、产能过剩行业,要减少支持,同时将资源配置到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业以及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当中去,重塑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要素市场的改革有其必要性,但冲击大,见效慢。特别是在企业部门债务负担较高的情况下,财政需求刺激和要素改革应当相互平衡,以免在短期内失业与金融风险有过快增加。此外,供给侧改革在“破旧”的同时确保如何能“立新”立得起来,如何避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将是制度建设和收入分配层面需要思考的长期问题。
供给侧改革不是自由主义
首先要明确的是,国内所说的供给侧改革并不是西方的倡导自由主义的供给主义经济学,与曾经流行的供给主义经济政策也有明显距离。
以美国为代表的“供给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它的核心学术理念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其具体含义是在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供需双方通过价格调节可以自动达到均衡。
在供给主义经济学家看来,关注生产活动和总供给是经济繁荣的关键,而需求只不过是一个次生现象。
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共和党总统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经济面临滞胀,供给主义经济学曾经被认为是解决方法。“拉佛曲线”成为了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支撑,这一理论认为在高税率的时候降低边际税率,可以带来总产出增长和税收总额增长。
“供给主义”政策乍一看起来也是以自由主义为核心,即政府最大限度减少干预,尤其是税收和管制,认为企业在不受外部干预的情况下会发挥最大活力。让这一经济思想成为社会潮流的最主要原因是它鼓励政府对工薪阶层实施大规模减所得税,提倡尊重财产私有制。这不仅很容易赢得美国民众支持,也与共和党“小政府”的形象相符合。
但是实际上,这一政策的实践最终脱离了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原理。克鲁格曼则形容这种政策“虽然比货币主义更好,但并未达到它承诺的效果。”
一方面,美国官方数据显示,从1945年至2010年间,美国经济增长与边际税率高低并无明显相关性。再者,所得税减免之后总税收虽有所增长,却是依靠其他方面加税,且政府支出增长更快。因此,美国的财政赤字急速上升,政府债务从1980年占GDP的26%扩大为1988年的41%,总国债从7000多亿美元增长到2万多亿美元。在2003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分析也表明,减所得税不会提升税收收入。
也就是说,真正带领美国经济走出滞胀的供给侧政策其实是借鉴了凯恩斯理论的扩张财政政策,而不是供给主义经济学和理想化的“拉弗曲线”。
回到国内,多位“学者型”高级官员都曾经公开使用过“供给侧改革”这一说法。结合他们的语境,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目的,首先是为了加速产业调整,是对实体产能过剩、金融体系高杠杆、高收益率自我循环的强力纠正。
中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10月份到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强调让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僵尸企业不应得到政府扶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则撰文指出,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他在谈到去产能之外,还提出了建设性的四个政策,分别是“要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精致生产;尊重创新规律基础上培育创新环境”。
因此,供给侧改革会是政府在经济领域有退有进,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同时强化政府对关键产业的控制。这与西方曾经的“供给主义”政策也不相同。
供给侧改革的难点
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新塑造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来看,供给侧改革是必要条件。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也是向重化工业投入大量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才完成了初期积累和飞跃。目前要素市场的改革,至少存在三方面的难点。
首先,除了劳动力、资本、土地投入之外,流行着的依靠生产函数中“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总供给的说法。海外有工业革命,国内有安徽凤阳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些分别是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但“全要素生产率”本身实际上是难以量化的要素投入的代名词,获取它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或是单位劳动力的投入,例如研发蒸汽机,种地的农民在激励下增加工作时间和强度。
然而,如今成本低廉的技术进步越来越难以获取。技术进步总是伴随着越来越高昂的研发支出,而且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则主要指向针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低效运作,需要简政放权以及推进国企改革。这些中央政府虽在做,但无疑都是改革深水区,而且指望凭此对冲短期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困难。
其次,劳动生产率增长需要超过工资增长率,才能维持经济增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5月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就明确指出,以2007年为拐点,中国的工资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也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间相符。那么中期来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缓慢的情况下,工资和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就不太可能加快,甚至不排除出现宏观税负的进一步提高。
最后,仅凭借供给侧改革并不能够自动产生总需求扩张,消除债务风险。企业部门债务率偏高,资产负债表衰退会带来总需求的萎缩,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而试图通过鼓励居民部门、尤其是普通工薪阶层借贷消费以及投资资本市场,刺激总需求和补充企业资本金,则是鼓励宏观经济中抗风险能力差的一方承担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且是在未富先老的中国。这也是为什么大萧条中凯恩斯倾向于扩张财政赤字,让抗风险能力强的政府部门承担更多不确定性。
可能增加金融与失业风险
既然供给侧调整的主战场是要素调整,那么在重新配置资本与劳动力的过程中,就可能增加金融与失业风险。
金融风险可以分两方面来看。在债务方面,僵尸企业的清退必然是会加快的,但违约风险在目前债务人、金融中介、投资者分担机制不明确,尤其是P2P暴露出不少中小个人投资者不知不觉介入其中。而在新产业方面,权益投资面临着失败后较大的损失。目前民间资金蜂拥进入互联网创业企业,以及部分投资者抱着暴富的心态进入侧重融资功能的新三板市场,前景需要谨慎观察。政府的合理引导与法制保护至关重要。
失业风险则更容易理解。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本来就会令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下降,而且从建筑与落后制造业到科技密集型制造业与社会服务业,这里是需要职业培训与长期教育的。解决这种结构性失业风险,需要政府做好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对中下阶层的冲击。如南欧国家在欧债危机当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剧烈调整,以及日本过于僵化的劳动力市场,都是中国本轮改革应当避免出现的两个极端。
如果再去看里根政府时期美国经济脱离滞胀,除了提高财政赤字以外,还借助了时代背景,使得改革较为顺利。
首先,当时美联储的高息政策力挺美元,这支持了美国引进资本。美元国际地位和东亚国家发展出口经济则帮助美国用贸易赤字支持内需。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冷战背景下全球武器交易达到了巅峰。美国及北约国家通过与苏联的军备竞赛给财政支出以及寻找外需拓宽了渠道。
中国虽不完全具备当时美国的背景,但在要素改革与时间赛跑的时候,仍可以适当借鉴。比如人民币市场国际化,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一带一路”输出产能,还有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将是对冲供给侧要素改革风险的重要手段。
⑺ 知识产权界聚焦如何推动供给侧改革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认为,知识产权不仅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制度供给,还可以提供技术供给,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
“这些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出台知识产权领域的新战略、新政策、新举措,依靠知识产权助推经济创新发展。”申长雨表示,中国作为一个知识产权大国,近年来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实践和探索,包括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高效运营、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等。特别是在专利领域,实现了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两个一百万件”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