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國防科技工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研究中心

國防科技工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2-04-20 12:30:00

⑴ 如何讓軍工產業更好發揮優勢

張良瑞介紹,國防科技工業在長期武器裝備生產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先進技術,也培養了一大批的高端人才,但很多科技成果依然處於沉睡狀態,沒有向民用領域轉移轉化。為此,《關於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從完善軍工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加大軍工科技成果推廣力度和發展軍工高技術產業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下一步舉措。

促進軍工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國防科工局將研究設立一批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基地,以重點和典型地區為載體,開展軍民融合政策措施先行先試的工作。

《意見》還提出了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龍紅山介紹,下一步主要採取三方面措施:一是修訂2008年出台的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分類指導目錄,把國有獨資和國有絕對控股的范圍進一步縮小,擴大社會資本參與的范圍;二是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三是繼續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上市。

⑵ 王西彬的科研的苦旅——記北京理工大學王西彬教授

對於王西彬教授自己來說,他的這條走得並不十分順暢的科研之路並非「苦旅」,這想法只是來自於其家人、朋友以及走在科研道路上而後迎難而退的人們。他自己在面對重重困難時只是微笑,然後執著前進。這精神一直伴隨他走到今天,並昭示著未來的成功。 王西彬教授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學先進加工技術研究室的前身為切削技術研究室,該研究室有著優良傳統,以於啟勛、王育民、仇啟源、楊廣勇等為代表的老一輩學者曾為我國軍用難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技術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老一批教師的相繼退休,以及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中年教師和青年研究生不願意留在高校從事金屬切削與加工工藝方面的研究而選擇到社會工作,研究室面臨人才斷層的窘境,當時的系領導和退休老教授普遍擔憂切削的大旗還能扛多久?此時剛剛從華中理工大學博士後出站來北京理工大學工作的王西彬受命擔任研究室主任,從此走向了一條重新創業的艱辛歷程。
王西彬首先走訪了多家軍工單位,通過調研了解到,企業在高新工程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過程中,金屬切削仍是重要手段,但普遍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問題,制約了經濟效益的提高。針對此種現狀,結合研究室已有研究基礎,以及高速切削技術這一國內外先進製造領域的研究熱點,王西彬提出了軍用難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技術這一全新的研究領域並獲得了上級機關的資助。經過課題組5年的研究與攻關,突破了高效切削工藝和刀具系統等關鍵技術,並成功的在兵器、航天等多家軍工單位進行了工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6年先後獲得了兵器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在繼續保持軍用難加工材料加工技術國內領先地位的同時,王西彬又緊緊把握先進加工技術的發展前沿,在北京理工大學開創了綠色製造和微小型製造兩個新的學科方向。
綠色製造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該領域的同類研究主要圍繞空調器、冰箱、汽車發動機、印刷線路板等典型民用機電產品展開,而在國防科技工業的研究和應用幾乎還是空白。受歷史條件和各種因素的限制,軍工生產較少考慮社會成本、生態成本和自然資源的耗費,不僅資源和能源耗費現象嚴重,而且其生產特有的高毒性有害氣體粉塵、高擴散液體污染源以及固體廢棄物對企業所在地經濟建設、生態環境和企業內部勞動者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針對這一情況,王西彬率先提出在國防科技工業開展綠色製造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在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基金和裝備預研項目資助下,組織課題組圍繞連續型的火化工產品和離散型的機械類產品的綠色生產工藝所涉及的製造基礎技術進行了研究。經過課題組的努力,以上兩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武器裝備研製生產過程中環境友好性較差的現狀。
微細加工是極端製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進加工技術的另一個戰略增長點。國內外同類研究大多採用刻蝕、強場加工等特種工藝方法,加工系統復雜並且加工工藝難以掌握。王西彬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在型號產品的研發過程中,為了滿足新的功能要求,許多情況下需要對零件和結構進行微小型化設計,但相應的加工工藝和方法遠遠滯後。為此,王西彬提出在已有金屬切削的基礎上,通過專用切削刀具系統的設計與應用,實現金屬切削工藝的微小型化。經過「十五」的努力,所在課題組開發出一種微小型車銑加工中心並獲得了國家專利,較好的滿足了微小型零件的加工需求。實踐表明,這一思路符合各軍工企業具體情況,是一項比較有推廣應用前景的微細加工方法。該研究成果受到了上級領導機關的高度重視,被列為國防科技工業「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 在搞好自身科研的同時,王西彬還擔任了所在系的科研副主任,積極組織全系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當時相當一部分教師主要從事教學工作,不願意或不知道如何從事科研工作,為此王西彬投入了大量精力組織大家申報各類科研項目,以及與企業聯合進行技術開發。在王西彬與全系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製造系的科研規模由「九五」期間的年平均100萬元,迅速達到了「十五」的年平均1000萬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談到從事科研工作的體會,王西彬教授深有感觸地說:「從事科學研究,只有從企業尤其是軍工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才能尋找到新的技術增長點;只有迎難而上,開拓創新,才能在學術和技術上有所突破;只有加強基礎成果的推廣轉化力度,所取得的技術成果才有用武之地。」
在王西彬教授的人生詞典里似乎沒有「退縮」二字,他說這條路是自己選的,在遇到困難時沒有其他想法,只想迎難而上。這就是王西彬,一個在執著間快樂閃光,將科研當作畢生事業的科研工作者。

⑶ 科工信局是做什麼的

科工信局機構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科技、工業、知識產權和信息化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定全市科技、工業、知識產權和信息化的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科技、工業、知識產權和信息化發展規劃、計劃,制定並組織實施相關行業的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組織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方案。

三、監測分析全市科技、工業、知識產權和信息化領域的經濟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措施,統籌協調經濟運行和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

四、對工業、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實施行業管理,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

五、執行有關固定資產投資政策,編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等專項資金年度投資計劃並組織實施,審核、上報和辦理需經國家、省、市審批、核准、備案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核、上報工作,提出促進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的措施和意見。

六、指導工業、軟體業和信息服務業的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工作,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指導企業質量管理和工業設計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和產業集群發展;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七、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能源節約、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和促進清潔生產的有關規劃和政策措施,組織協調以節能降耗為主要內容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八、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產業轉移總體規劃和政策措施,研究產業轉移重大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推進工業、信息化領域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九、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中的方案論證、綜合平衡、評估驗收和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對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中的重大調整提出意見。

十、承擔推進全市創新體系建設的責任,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全市創新體系建設規劃,擬訂促進全市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制定科研條件保障規劃和提出相關政策,推進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實驗室體系、重點科研基地、產業創新平台、重大創新基地建設和科技資源共享,擬訂科技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負責創新型企業和自主創新產品的申報工作,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化政策,指導高新技術產業化及應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推薦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認定,指導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各類科技示範推廣基地的建設。

十二、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議,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工作,審核相關科研機構的組建和調整,培育發展民辦科研機構,優化科研機構布局。

十三、負責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和服務,協調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十四、推進全市信息化工作;負責全市信息網路設施建設的規劃、協調和管理;組織協調和指導信息資源開發共享以及社會和經濟各領域的信息化應用,推廣信息化領域新技術、新標准。

十五、協助推進國家、省、市的重點信息化工程,負責信息安全的統籌規劃、組織推動和協調管理,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十六、配置和管理無線電頻譜資源,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工作,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十七、負責國防科技工業的綜合協調和管理,協調國防科技工業的軍轉民工作,協調民用部門軍品配套工作。

十八、負責組織協調全市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體系建設,統籌、協調、指導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工作,牽頭擬訂並協調實施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推進知識產權高層次戰略合作。

十九、負責全市專利工作;組織開展全市專利行政執法及市場監督管理工作;貫徹落實專利優惠、獎勵政策和措施,指導、協調企事業單位專利工作。

二十、組織科技工作者參與制訂科技政策、規劃,參與地方性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和民主監督工作;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二十一、開展科普工作,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全民科學素質;開展科學論證、咨詢服務,承擔科技項目評估、成果鑒定、專業技術資格認定。

二十二、指導協調科技、工業、信息化領域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二十三、承辦市人民政府以及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科學技術廳、省知識產權局、省科學技術協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3)國防科技工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機關黨委辦公室)。

負責有關會議、文電、檔案等機關日常工作;承擔信訪、信息、機要、保密和安全保衛等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勞動工資、內部審計以及離退休人員服務工作;承擔規范性文件、重要文稿及對外協議的起草或審核工作;承擔行政復議與行政應訴工作,對相關行業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經濟運行科。

監測、分析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服務業經濟運行態勢;提出工業、高新技術產業、信息服務業近期主要經濟預測性指標和調控建議,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承擔重點企業監測、收集、整理、發布、分析工作;提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融合發展及管理創新的政策建議和實施方案;擬訂和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方案。

(三)園區與技術創新科。

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組織實施企業技術創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創新能力建設;指導技術創新體系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指導企業質量管理;負責市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工作。承擔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綜合協調工作,指導推進工業園區合理布局、工業進園和產業集群發展,承擔市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四)工業與技術改造科。

負責通用機械、汽車、民用飛機、民用船舶、鋼鐵、有色金屬、稀土、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輕工、紡織服裝、食品醫葯、家電等行業管理;擬訂相關工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編制實施省、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企業重點技術改造投資計劃,審查、上報和辦理需經國家、省、市審批、核准、備案的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承擔國防科技工業的綜合協調和管理。

(五)能源與循環經濟科。

指導節能降耗工作,制定節能降耗相關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推動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推動企業開展自願清潔生產工作;牽頭協調以節能降耗為主要內容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工作;組織節能監察和考核;推動循環經濟系統工程建設;依法實施電力行業管理。

(六)高新技術與科技發展科。

會同有關部門認定創新型企業、自主創新產品;負責民營科技企業的申報認定工作;組織擬定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會同有關部門認定專業鎮、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負責國家和省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編制實施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的規劃;組織實施高新技術領域科技攻關及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協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組織申報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組織實施國家、省、市創新基金(資金)項目;負責科技統計和承擔科技裝備動員辦公室日常工作。

(七)產學研合作科(陽江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示範基地管委會辦公室)。

編制產學研合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實施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項目;組織產學研創新聯盟、示範基地、創新平台建設;推進企業科技特派員計劃;編制和組織實施年度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和重點新產品計劃;負責陽江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示範基地的日常管理、發展規劃、招商引資等工作;承擔科學技術獎勵和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

(八)農村科技科。

研究提出促進農業和農村科技發展的戰略和政策措施;研究制訂農業和農村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組織實施農業科技攻關計劃、星火計劃和科技扶貧計劃;負責星火龍頭企業的認定和考核工作,指導農業和農村科技產業示範、星火培訓;會同有關部門推進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建設;指導農業科技園區、產業基地建設的有關工作。

(九)知識產權科。

承擔牽頭擬定並協調實施知識產權和專利工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的申報、管理和使用,承擔專利優惠、獎勵政策及措施的組織落實工作;承擔組織協調全市保護知識產權的有關工作;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組織開展專利行政執法及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提供知識產權政策法律咨詢;指導和監督知識產權社團、專利中介機構;承擔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

(十)信息產業科。

組織編制信息產業規劃並組織實施;推進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信息產品及信息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准;推動軟體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負責組織實施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各類別項目;承擔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行業管理;承擔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十一)市無線電管理辦公室。

承擔無線電頻率的規劃、分配與指配工作;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承擔無線電監測、檢測及干擾查處工作,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組織實施信息網路設施建設的規劃和管理;協調通信管線、站點、公共通信網規劃。

(十二)科研條件與財務科。

擬訂社會發展領域科技發展和基礎研究政策和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科技、工業、知識產權和信息化資源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並組織落實;負責市科技三項經費安排、使用以及各項資金、有關經費的劃撥和預、決算,監督經費的使用管理;負責組織開展資金使用績效評價;負責本局機關的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工作;對本局所屬和歸口管理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指導、監督。

(十三)市中小企業局。

貫徹實施國家有關中小企業的政策、法規,協調相關部門對中小企業進行指導和服務;提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指導中小企業改革與創新,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和擔保體系建設;指導創業基地建設;指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指導中小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學研結合、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調整。下設2個職能科室:

1、改革發展科。

負責局綜合協調工作,承擔信息收集和對外宣傳工作;制定中小企業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的有關問題;研究提出制定有關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指導中小企業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

2、技術進步科。

負責市發展中小企業扶持資金的有關管理工作;組織申報國家和省有關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研究制定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政策措施;指導中小企業產業轉型、結構優化升級和與大企業配套發展等技術進步工作;指導中小企業技術支持服務平台建設和推動產學研合作;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和擔保體系建設。

(十四)學會與科普部。

負責科協常委會秘書處日常工作。負責所屬市級學會、協會的監督和管理;學術期刊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國內學術交流、國際及港澳台民間科技交流與合作;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組織表彰優秀科技工作者及舉薦人才;負責規劃、組織、協調、指導全市科協系統的科普工作;負責組織機關和市級學會開展「四大重點人群」的科普行動;組織開展「廠會協作」、「村會協作」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做好科技培訓工作;組織開展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科普基礎條件和科普組織隊伍建設等工作。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根據主要職能,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內設17個職能機構(司、局):
(一)辦公廳組織協調機關的政務工作;負責國防科工委新聞宣傳、出版工作的行政管理;組織起草重要綜合性文件。
(二)政策法規司
研究擬定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軍轉民的方針、政策;制定行政規章;指導軍工行業的法制建設。
(三)體制改革司
組織研究和實施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組織國防科技工業的結構、布局、能力調整工作。
(四)綜合計劃司
組織編制行業發展規劃和計劃;安排相關投資項目。
(五)經濟協調司(民口配套辦公室)
組織科研生產資格審查和許可;指導軍轉民科技開發和技術改造工作。
(六)財務司
編制各項費用的年度預算、決算;負責國有資產管理、財務監督。
(七)科技與質量司
組織科研成果、專利的保護和推廣;制定質量、計量標准和安全、技術規范並監督檢查;組織質量保證體系認證。
(八)系統工程一司(國家航天局)
組織實施航天工業軍轉民發展規劃和重大民品項目;指導軍工電子的行業管理。
(九)系統工程二司(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核電辦公室)
組織核電建設;組織實施核、兵器工業軍轉民發展規劃和重大民品項目;承辦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十)系統工程三司(船舶行業管理辦公室)
組織實施航空、船舶工業軍轉民發展規劃和重大民品項目。
(十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民爆器材監督管理局)承擔重點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負責民用爆破器材生產、流通的行業管理;
負責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銷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
負責民爆器材行政許可項目的審批。
(十二)安全保密局
組織管理國防科技工業保密工作,指導協調國防科技工業的國家安全、保衛工作。
(十三)國際合作司
組織管理對外交流與國際合作。
(十四)人事教育司
組織人才教育、培訓和交流;歸口管理社會團體。
(十五)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十六)離退休幹部局
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的管理工作;對直屬單位和軍工集團公司離退休幹部工作進行指導。
(十七)機關服務中心(機關服務局)
負責國防科工委相關辦公條件保障和後勤服務工作。

⑸ 中航工業綜合技術研究所的簡介

301所——全稱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是我國航空技術標准化的倡導者和開拓者,在標准化、質量工程、信息化、適航性與安全性等領域,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持,為軍方提供技術指導,為企業提供高技術服務解決方案。
他們是:
1、標准化全價值鏈服務的引領者
服務領域:標准體系規劃、核心技術識別、標准相關檢索、標准適用分析、標准制定、標准驗證、標准體系集成、標准轉化、標准技術培訓、標准貫徹實施、標准認證、標准咨詢服務。范圍涵蓋國家標准化、國際標准化、航空工業標准化以及國防工業標准化。
2、行業、企業、裝備全方位質量工程技術與平台的支持者
服務領域:質量策劃(產品質量保證方案策劃、產品質量解決方案策劃)
質量生成(五性設計與分析、軟體工程設計)
質量控制(供應商質量控制、質量波動控制、先進質量工程方法集成、數字化環境下的質量控制)
試驗與評價(環境試驗、可靠性試驗、軟體測評、元器件檢測、無損檢測)
企業質量咨詢與培訓(質量管理體系咨詢、質量能力提升咨詢、質量人員培訓、質量文化咨詢)
行業質量分析與規劃(質量形勢分析、質量規劃制定、質量政策制定)
3、行業信息化的引領、組織、實施者
服務領域:信息化咨詢、IT運維與管理、系統集成與信息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
4、軍民用航空器適航性與安全性的守衛者
服務領域:適航性戰略規劃、安全性關鍵技術研究、適航性設計與驗證技術服務、適航性製造與保持技術研究、(適航培訓、服務、咨詢)、適航性通用技術研究
5、工業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
服務領域:數控機床機電一體化改造、國內外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及維修服務、國內外機電產品及備件代理銷售、西門子產品代理銷售、自動化工程項目、數字化製造集成控制系統
6、企業管理研究、培訓、咨詢服務的提供者
服務領域:管理創新咨詢與培訓(綜合平衡積分卡、精益生產)
技術基礎培訓與咨詢:(標准化、質量工程、環境與可靠性、適航、信息化、檢測技術)
航空工業生產力促進:(航空科技成果獎勵與推廣、科技成果轉化、新技術推廣應用)
7、產品質量發展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服務領域:質量水平和管理經濟性的研究、建模與評價
國內外質量監管模式和政策法規的理論研究與效能分析
質量風險評價和預警機制的研究、建模與組織實施
工業產品質量和信譽建設相關工作的組織推進、診斷評價與指導改進
全國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的制度研究與考務實施
8、公開、公正、公信認證服務的提供者
服務領域:中航工業質量審核
中航工業質量管理體系達標評價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國防科技工業質量技術人員認證
民用航空與航天製造領域無損檢測人員國際宇航標准符合性認證
軍用航空維修系統無損檢測人員認證
9、文化創意產品的系統供應者
40餘年,綜合所已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標准化專業研究機構。質量工程在環境與可靠性、質量管理、質量審核等專業基礎上,拓展了宏觀質量評價、軟體測評、測試性、裝備綜合保障、檢測等專業,集質量管理、質量生成、質量控制、試驗與評價於一體,形成了「大質量」的整體格局和集成能力,在國內首先推出了環境工程的理念,針對航空電子產品的高可靠性要求提出了基於故障物理的可靠性設計分析方法和可靠性綜合評價技術,服務領域從航空延伸到國防和國民經濟大市場。
40餘年,綜合所發展成為了國內最大的航空裝備環境與可靠性鑒定試驗室;信息化成功與金航數碼公司整合,成立了新金航,秉承推進產業信息化,實現信息產業化的發展宗旨,形成了管理信息化、工程信息化、綜合保障信息化、IT運維與管理、系統集成與信息安全、信息化咨詢六大主營業務,實現了研發、咨詢、實施、營銷、運營「一條龍」。
40餘年,綜合所建設成為了國內適航性的權威研究機構。適航性1980年起步,經歷了發展、輝煌、萎靡,進入21世紀,把握住了民機發展的有利時機,奮力開拓民機適航性業務,成為了工信部和國家民航局的「民用航空器適航技術研究與管理中心」。成功實現將適航性技術向軍機領域拓展,用新思路、新方法保證裝備安全性。
40餘年,綜合所從航空行業內規模實力較小的研究所發展成為航空行業中等規模的研究所,已經成為國內技術基礎領域規模最大的研究所。

⑹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的實驗室級別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是國防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國防科技自主創新研究,培養與吸引高水平研究人才,進行學術交流、合作與科學實驗的重要基地。
國防科技實驗室體系由國防科技國家實驗室、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三類實驗室構成,分別對應科技部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其中,國家實驗室是綜合型的實驗室,主要從事國防重大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是專業型的實驗室,主要從事探索性、創新性和重大關鍵技術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學科實驗室是基礎型的實驗室,主要從事國防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研究。三類實驗室定位和功能不同,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當前,國家提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科工委提出建設創新型國防科技工業;我國大飛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和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等重大專項的陸續啟動實施,為國防科技實驗室創造了新的機遇。同時這些重大專項有許多重大關鍵技術需要突破,也對國防科技實驗室提出了新的挑戰。
為進一步加強國防科技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我們將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逐步完善防科技實驗室體系,從單一的重點實驗室序列發展成以國家實驗室為牽引、重點實驗室為核心和學科實驗室為基礎支撐的、完整的國防科技實驗室體系;
二是通過國家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和學科實驗室的建設,建設一批國內領先、國際上也獨具特色的大型科研設施,國防科研大平台逐步形成規模。
三是吸引和匯集國內外頂尖人才,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國防科技創新團隊,涌現若干大師級的科研領軍人物;
四是獲得一批原創性的重大科研成果,推動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⑺ 國防科技進步獎與國家科技進獎有什麼關系

二者之間沒有關系。

一、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

為了獎勵在推動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鼓勵自主創新,促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制定的辦法。

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之一。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

(7)國防科技工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一、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1、候選個人條件: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人應當是具備下列條件的項目主要完成人:

(1)提出並確定項目的總體方案。

(2)在解決關鍵的技術和疑難問題中做出重大技術創新和重要貢獻。

(3)在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過程做出創造性貢獻。

(4)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候選人按貢獻大小排序,並在限額內產生。如果在項目完成中僅從事協調和組織工作的領導,或是從事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能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人。

2、候選單位條件:

(1)國家科技進步獎候選單位應當是在項目研製、開發、投產、應用和推廣過程中提供技術、設備和人員等條件,並對該項目的完成起到組織、管理和協調作用的主要完成單位。

(2)如果只是提供資金,不能作為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列為獲獎候選單位。

(3)政府部門一般不應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單位。但對於技術開發類中推廣應用先進成果和高新產業化的項目,政府部門如作為組織者、實施者又確有實質性重大作用的除外。

二、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完成下列創新科技成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1)在武器裝備及其配套產品的科研、生產、試驗及相關工作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2)在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的型號工程及技術、產品開發和成果轉化中取得的因保密不能公開的科技成果。

(3)在國防基礎性技術研究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4)在為決策科學化和管理現代化而進行的國防科技工業軟科學研究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國防科技工業傑出人才獎授予在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和技術開發中做出傑出貢獻的下列科學技術工作者:

(1)在當代國防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國防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型號研製和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化等領域及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中,取得重大創新性成果,創造顯著軍事效益、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的。

(3)國防科技工業傑出人才獎的推薦、評審、授予等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⑻ 江蘇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設3個內設機構:
(一)軍民結合推進處(安全保密辦公室)
負責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等軍民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推進工作;擬訂國防科技工業的地方性配套政策;協調解決軍工科研生產和軍工核心能力建設地方條件保障等有關合同管理,協助落實軍品免稅等事項;負責軍工動員工作。
(二)軍工協調處
擬訂地方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地方軍工科研、技術基礎研究計劃;承擔對本地區軍工關鍵設備設施、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的監管;協助做好國防重點實驗室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相關工作;組織管理國防科技工業質量、計量、標准、情報、統計、成果及推廣工作;負責軍工科研、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工作;負責軍工電子行業管理;負責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工作。
(三)民爆船舶處(省船舶行業管理辦公室)
負責民爆器材生產和流通的行業管理;編制民爆行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民爆行業生產銷售許可證管理及能力布局和產品結構調整、市場治理整頓工作;負責民爆物品生產和銷售的安全監督管理;負責民爆行業技術、質量、標准、統計等工作。負責民用船舶工業行業管理,制定民用船舶行業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船舶行業生產許可、產業基地與園區建設;承擔船舶行業在建船舶抵押融資相關准入及管理工作;協調解決船舶行業技術改造、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存在的重大問題;負責民用船舶行業運行的監測分析,開展船舶行業國際合作交流。

⑼ 國防科技工業安防技術要求

創新是科技發展的源泉,是國家發展的動力,我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創新的力量。近日,從國防科工局獲悉,為提升國防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增強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國防科工局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國防科技工業科技協同創新的意見》及實施方案,對構建協同高效的國防科研體系、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完善國防科技協同創新機制、營造良好的協同創新環境等進行全面部署。

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表示,推動國防科技協同創新是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實際舉措,對於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健全國防工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到2020年,國防科技工業將基本建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具有軍民融合特徵的科技創新體系,真正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高地和高端創新人才高地,更好履行「支撐國防軍隊建設、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光榮職責。

《意見》提出,將按照建立「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要求,構建完整高效、開放融合的國防科研體系,推動各類創新主體各盡其責、協同合作,激發創新活力。謀劃設立若干國防領域國家實驗室,持續優化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布局。打造一批國防科技工業創新中心。支持工信部所屬高校和共建高校開展「雙一流」特別是一流學科建設。組建國防關鍵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技術研發、專利共享和成果轉化推廣的平台及機制。

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方面,《意見》明確,將遵循科技創新規律,聚焦科技創新活動的薄弱環節,加強總體部署和系統攻關,促進創新鏈條各環節均衡發展、有序銜接。全面實施國防科技工業強基工程,聚焦長期制約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武器裝備建設的深層次共性基礎性問題,重點在基礎工藝與高端裝備、關鍵材料、軍工行業標准計量與質量等領域,加強科研、條件、人才、政策一體化設計和協同攻關,集中突破一批需求緊迫、制約嚴重、關系長遠發展的關鍵技術。

為充分發揮政策、制度引導作用和市場基礎性作用,促進知識成果、設備設施等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意見》對完善國防科技協同創新機制進行了具體部署,將抓緊建立規劃銜接和信息共享機制、需求對接和成果轉化機制、軍工特需人才培養和應用基礎研究創新機制、率先行動計劃支持機制、計量標准協調發展機制。同時,將充分發揮民口科研力量和科技資源優勢,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或獨立承擔軍工科研任務;制定國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管理辦法,發布開放目錄清單,建立國防科技創新平台和科研設備設施開放共享的長效機制。

國防科工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防科技工業堅持以自主創新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取得了以「天宮」對接、「嫦娥」探月、「航母」入列、「蛟龍」深潛、「大運」首飛、「華龍」開工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創新成就,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截至2015年底,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共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5人、兩院院士130餘人。「十二五」期間,國防科技工業系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00多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6項,佔全國同期同等級獲獎數的25%。

據悉,近兩年來,國防科技協同創新機制不斷健全,出台實施多項改革舉措。增設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推進國防科技獎勵改革。加強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首批推動800餘項軍工重大試驗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全行業開放。與教育部、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國防特色高校,加強國防特色學科建設,拓展國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目前,已形成包括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國防科技工業創新中心構成的國防科技創新基地體系。
文章鏈接:中國安防展覽網 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47069.html

閱讀全文

與國防科技工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研究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