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師近年來主要教育教學和科研成果怎麼寫
教師來近年來主要教育教學和源科研成果怎麼寫法如下:
先做一個概括,近年來主要的教育教育和研究成果都怎麼樣,比如說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師必須盡快地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新課程的研究者、實話者和創造者。
然後分幾條列舉以下近年來教育教學的轉變:
一、轉變觀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圍
二、健全科研機構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證措施
三、結合實際,以本校教學中的最大問題為科研選題的契入點
四、加強學習,培養本校研究教師
五、研究實踐與課堂教學、常規教研緊密結合,以課題研究為核心開展系列活動。
最後總結以下科研成果。
❷ 企業科技檔案外文資料
我只有中文得···要嗎?
1959年,開始了對企業經濟科技檔案的管理。1962年,市屬22個工業企業,有8個建立了技術檔案室。11個建立了文書,技術檔案統一管理的綜合檔案室。到1963年底,市屬26個工業企業都已經建立了檔案工作。其中有11個單位建立了技術檔案室。15個單位建立了文書、技術統一管理的綜合檔案室;四方機車車輛工廠等企業建立健全了科技檔案管理制度。1980年12月,青島市經委、市建委、市科委、市農委和市檔案局聯合召開全市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會議,回顧了青島科技檔案工作的發展情況,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的新進展,分析了科技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恢復整頓全市科技檔案工作的任務和要求。在這次會議的推動下,青島市企業開始恢復整頓科技檔案工作。青島鋼廠恢復了以總工程師領導的技術檔案室,集中時間、人力突擊清理積存檔案,為全市企業科技檔案的恢復整頓提供了經驗。通過整頓,使企業的科技檔案工作在管理體制、機構人員、集中統一管理、業務建設等方面達到一個新的水平。1982~1983年,中共青島市委、市政府把科技檔案工作列入企業全面整頓內容,為企業科技檔案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機遇。1985年初,在青島市一些大、中型企業出現了一種集檔案資料、情報管理於一體的檔案管理機構——檔案信息資料中心(也有稱之為技術資料中心)。1985年5月,全市123個中央、省屬單位,市屬大、中型企業均有科技檔案機構,企業檔案工作綜合管理層次進一步提高。1987年《國營企業檔案管理暫行規定》公布後,企業檔案管理工作走上綜合管理的軌道。1988年,全市802個大中型企業檔案室中,32個實現了檔案、信息、資料一體化管理,實行檔案綜合管理的有300個,檔案管理人員達到2 278人。
企業科技檔案管理 企業科技檔案成分復雜、數量龐大、利用率高、專業性強,是一項科技管理的基礎性工作。隨著企業科技檔案的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和發展,出現了兩種有代表性的發展趨勢,一是企業檔案工作的網路化,二是檔案、情報、資料工作一體化。企業科技檔案工作開始建立以總工程師或生產技術廠長直接領導的以科技檔案部門為中心的,有關科室、車間的專兼職科技檔案幹部組成的科技檔案工作網路。工作網路定期布置、檢查工作,各類檔案工作人員形成職責分明、相互制約的工作體系。青島市石油化學工業公司所屬工廠普遍建立了科技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廠長任組長、技術科長任副組長,有關科室和檔案室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科技檔案的領導工作,車間和有關科室的工藝、設備技術人員兼任檔案員,形成了從廠部到車間、科室的網路管理體系。
歸檔范圍 青島市企業科技檔案的歸檔范圍分為二類,一是由專業主管局(公司)制定的本行業、本系統的通用性歸檔范圍,二是由企業自己制定的歸檔范圍。
1982年青島市化工局制定本系統《科技檔案的立卷歸檔實行辦法》,規定本系統科技檔案的歸檔范圍分為綜合、基建設計、產品工藝、設備儀器、科研、生產技術6大類,每類細分為小項目。其中,生產技術類包括:(一)生產工藝流程圖、設備管道安裝配置圖;(二)各項規程制度;(三)生產准備;(四)生產過程;(五)生產管理。
隨著工業生產、科研、管理的發展,企業科技檔案的歸檔范圍不斷擴大。青島市紡織系統在恢復整頓科技檔案工作中,建立了5大基礎圖的歸檔制度,成套保存全廠平面圖、設備布置排列圖、供水管道路線圖、污水排放管線圖、供電線路圖,徹底改變了紡織老廠因多次改建擴建而造成的基礎工程圖物不符的現象。歸檔范圍擴大到科技檔案、市場調查、產品銷售、材料供應、技術水平分析、用戶要求等方面,建立「經營檔案」和「市場信息檔案」。把每種產品的市場調查、市場預測、商標名稱、產品說明、原料檢查、原料配方、工藝設計、工藝流程、質量檢驗、生產水平、產品用途、成本預算、出廠價格、用戶意見以及有關生產技術總結和國內外同類先進產品對比材料等,列為產品檔案的歸檔范圍。
制度管理 青島市各企業主管部門注意加強科技檔案的制度建設。青島市紡織工業總公司自1981年以來,制定了7項科技檔案工作制度,即《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實施細則》、《科技檔案分類規定》、《科技檔案保密制度》、《科技檔案借閱制度》、《科技檔案室的基本任務》、《科技檔案工作人員的基本職責》、《科技檔案鑒定意見》。
在實行企業檔案管理標准化、規范化方面,青島市一些單位也進行了摸索和嘗試。青島市化學石油工業公司、市第一輕工業局在本系統統一了原始記錄報表、台賬、文字材料用紙、目錄、卡片的格式與規格,對分類編號、組卷層次、底圖規格、案卷裝訂、圖紙折疊等方面也做了統一的規定。
開發科技檔案信息 青島市企業積極開展科技檔案信息開發和利用工作。1963年,市政工程管理局組織有20位工程技術人員和檔案人員參加的普查組,在為時一年的實地測量、普查的基礎上,分別編制了排水、道路、橋梁等檔案圖集,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反映道路、排水系統的概況,方便了城市基建檔案的管理和利用。1985年前後,企業檔案部門利用檔案編寫科技檔案參考資料,提供信息服務。青島第三棉紡織廠編輯了《本廠技術經濟指標匯編》、《本廠紡紗工藝主要參數匯編》、《本廠生產設備特徵匯編》、《本廠織布工藝參數匯編》等科技檔案材料匯編,為領導決策和生產科研提供了依據。市一輕局所屬各單位編寫了《科研成果匯編》、《新產品簡介》和《科技工作大事記》。青島化學石油工業公司將1979~1985年以來該公司所屬企業獲獎的名優產品,分門別類編輯成《優制產品匯編》,為企業科技管理和新產品開發提供了依據。青島第九棉紡織廠先後編寫了引進設備、紡紗設備、織布設備主要性能及工藝參數匯編、革新改造典型實例匯編、獲獎成果匯編、科技檔案利用30例等編研材料,與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92個市縣的210個單位進行交流,擴大了科技檔案信息共享的范圍。同時又將獲得的信息,及時通過廠辦文摘、小報和目錄介紹的形式予以反饋,促成科技信息向科技成果的轉換。該廠根據生產一次邊剪裝置的情報,研製出了織機二次邊剪,獲得紡織部科技成果獎。
❸ 把一年的科研成果匯編成書,什麼書名好
《**************科研成果匯總》
❹ 張會軍的科研成果
1)專著:《中華影星》大型畫冊,15萬字,策劃、編委。
2)著作:《北京電影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集》30萬字,主編。
3)著作:《中國音樂電視》35萬字,撰稿、作者
4)專著:《電影攝影畫面創作》25萬字,獨立作者。
*該專著系國家教育部科研立項項目、國家級高等學校重點教材。
*該專著1997年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教材專項基金資助。
*該專著2000年榮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優秀教學、科研成果 一等獎。
5)論文集:《運行中的思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百期文選集)63萬字,撰稿 作者之一
6)論文集:《改革開放二十年的中國電影》--(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8萬字,作者之一。
7)專著:《銀幕創造-----與中國當代電影攝影師對話》35萬字,主編、撰稿
*該專著2005年榮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部級)優秀成果著作類 二等獎。
8)專著:《中外影視大辭典》200萬字,副主編,撰稿。
*該《辭典》獲北京電影學院董事會專項基金資助。
*該《辭典》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專項資金的資助。
*該《辭典》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人文學科科研項目專項基金的資助。
9)專著:《新世紀電影學論叢》(系列專著)12本,435萬字。
任該系列專著策劃、編委會副主任、編委、主編
10)專著:《影象造型的視覺構成------電影攝影藝術理論》32萬字;主編、撰稿作者之一
11)專著:《銀幕追求-----與中國當代電影導演對話》(1)30萬字,主編。
12)專著:《影片分析透視手冊》23萬字,主編、作者
*該專著2005年榮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優秀科研成果文科著作類二等獎。
13)專著:《銀幕造型-----與中國當代電影美術師對話》25萬字, 策劃、統稿。
14)論文集:《電影表演創新集》30萬 撰稿、作者之一
15)專著:《新世紀電影學論叢》(2003卷、系列專著)7本,205萬字。
擔任任該系列專著策劃、編委會主任、編委、撰稿
任該系列專著於2004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列為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教材
16)專著:《與張藝謀對話》23萬字,主要作者
17)專著:《影像本體論-作為創作的電影》(1)28萬字,編委、撰稿、作者之一
18)專著:《數字時代的電影製作》20萬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
編委、撰稿、作者之一
19)專著:《理論與批評:影像傳播中的身份政治與歷史敘事》23萬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 編委、撰稿、作者之一
20)專著:《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報告2005》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專項資助(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報告) 編委會主任、作者之一
21)論文集:《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22萬字 作者之一
22)專著:《銀幕追求-----與中國當代電影導演對話》(2)29萬字,主編。
本專著系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部級)《當代中國電影藝術家創作研究》課題組最終成果之一(項目編號:04BJDWY038;項目類別:基地項目)
23)論文集:中國電影論壇叢書《中國電影新百年:合作與發展》--(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8。5萬字,作者之一。
24)論文集:《學習與思考》(北京市高校正職領導幹部赴美教育管理培訓成果匯編)19萬字 作者之一。
25)專著:《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報告2006》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專項資助(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報告) 編委會主、作者之一
26)論文集:《中國民族文化產業的現狀與未來---走出去戰略》----2006年第三屆文化產業(國際)論壇論文)30萬字 作者之一。 1)《影視藝術教育人才素質培養模式及改革實踐研究》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人文社會學科研究項目)(部級科研項目)項目負責人
2)《電影導演創作構思的數字化呈現》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人文學科研究項目)(部級科研項目)項目主要成員
3)《影視節目製作教學法研究》
4)《中國電影攝影藝術發展史》 (國家級重點人文社會學科科研項目)項目主要成員
5)《數字背景下的電影畫面製作質量控制的研究》(論文集、實驗報告)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高等院校自然科學工科研究項目)(部級科研項目)項目主要成員、作者之一。
6)《電影市場運作中的媒體策略研究》
7)年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重大教學改革項目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課題名稱:《影視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論文集) (國家級科研項目)項目負責人、作者之一。
該科研項目(序號253)2005年9月,榮獲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頒發的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
8)《中國電影攝影藝術經典影片研究》專著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主編、作者。
9)《新世紀電影學論叢》(2003卷、系列專著7本)205萬字。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重點項目)項目負責人、編委會主任、作者。
10)《中國電影學專業發展研究》(14本學術專著),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2005年度課題立項;課題類別:國家年度課題;批准號:05BC026。
國家級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科研項目負責人
11)2004年----2006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部級)《當代中國電影藝術家創作研究》;項目類別:基地項目;課題組最終成果之一,項目編號:04BJDWY038;專著:《銀幕追求-----與中國當代電影導演對話》(2)29萬字。張會軍、薛文波。2006年中國電影出版社。
12)中國藝術研究院,全國藝術科學規劃特別委託課題,課題名稱:《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研究》資助項目;課題類別:國家年度特別委託課題;批准號:(06IG001);
國家級科研課題項目;子課題負責人、作者之一。 《實景的光線處理》
《論電影攝影畫面造型形式》
《攝影畫面造型形式美斷想》
《MTV創作談》
《中國電影攝影現狀五人談》
《光的感覺》
《音樂電視MTV創作之我見》
《關於利用社會資金辦有線廣播電視的調查報告》
《中國電影批評的幾種狀態》
《百名中國學者解答21世紀百問》-
《中國電影如何贏得先機》
《陳凱歌答問錄》
《五代精英話當年》
《影視教育如何面對WTO帶來的挑戰》
與王家衛談《花樣年華》
《銀屏創作談》
與何建軍談影片《蝴蝶的微笑》
《入世後中國電影會發生什麼變化》
《強化民族品質,引進民營機構,組建'航空母艦'》
《大腕談〈大腕〉》
《守望者的梳理與思考》
《全球化環境下的中國電影產業思考》
《把培養電影事業的接班人作為崇高的目標》
《耕耘、創新、開拓》
《美國電影高等教育掠影》
《關於電影批評的思考》
《關於電影批評的思考》
《中國電影及電影教育》(英文)美國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哈佛亞洲季刊》
《影像的精神----謝晉電影研究》
《數字電影.觀念.製作之思考》
《由數字技術引起的關於電影製作與觀念的思考》
《紀錄片《走進毛澤東》創作談》
《數字電影.觀念.製作之思考》
《大力扶持電影產業》
《政協工作》
《警惕影視教育出現泡沫》
《關於電影專業教育的對策與思路-------我們正在做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翱翔的自由-------新導演處女作電影研究》
《數字電影.觀念.製作的思考》
《選擇了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業:電影紀錄片《德拉姆》創作談》
《關注的平靜:田壯壯之《德拉姆》--茶馬古道斷想》
《沉默的遠山》---創作角度、電影形態》
《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電影專業高等教育研究》
《策略多元與務實:當代中國電影產業研究》
《十五吊水桶,七上八下萬金油地人才最沒有意思》
《高等影視專業教育的思路與對策》
《虛擬的《世界》真實的人生 》
《中國電影教育的回眸與思考》
《貢獻在那裡誰也不能磨滅》
《致敬高倉健》
《78班的故事(上)》
《78班的故事(下)》
《眾說凱歌》(陳凱歌---當代電影)
《眾說謝飛》(謝 飛---當代電影)
《回眸與思考---中國電影教育、電影產業發展研究與思考》
《眾說鄭洞天》(鄭洞天---當代電影)
《感受與思考》
《對電影的敬仰和真誠》
《電影學院的前景》---訪談錄
《規劃決定效果,細節決定質量》
《電影學院的前景》
《生命貴在相遇相知》
《感受沉默》
《對中國電影教育的研究與思考》
《民族與世界中國文化與電影思考》
譯文翻譯:
《改編現代小說成為電影》
《性躁聲》
《影片〈放大〉故事梗概》
《安東尼奧尼談影片〈放大〉的拍攝》
《美能達3F型自動測光表使用說明》
《膠片-----磁帶轉換的選擇》
《英雄-----一個奇異的神話》 《一個時代的影象》
《沙漠黑色片的攝影探索》
《電影攝影大師斯特拉羅與影片《布爾沃思》
《商業攝影思想的創新》-----關於計算機革命如何使一家設計和製作公司將目光著眼於創造性的商業廣告作品的製作
《學院派電影》
《西部片》
《美國式的喜劇》
《月光詩人》
《影片《八月聖誕節》的影象世界》
《明星制》
《漫漫回家路-----影片《冷山》的攝影創作》
《細節的講述》--日本影片《最後的武士》攝影創作 我是1956年出生的,導演系裡面有不少比我大的,但攝影系張藝謀最大,我老二,我們78班五個系157個人,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12歲,幾乎是兩代人了。攝影系最小的是趙非,入校的時候才17歲,年齡小的和年齡大的經歷不一樣,但也有好的地方。像我們這幫人都是十幾歲插隊或者當兵的,沒上過初中、高中,完全是在社會大學中學習的。經歷這種動盪和苦難以後,把年輕時經歷過的一些事情融入創作中,磨難出人才;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算是趕上了好時候,等我們畢業的時候,中國電影需要很多一線的創作人員。
我之前曾經在北京教育學院當過4年的老師,什麼都教。那會兒正是「文革」後期,教書也不是很規范,所以我連體育什麼的都教過,也當過團委書記,干過行政工作。但是腦子里特別明確的一點是:上大學是唯一的出路。恢復高考了,我很激動,記得當時還跟單位鬧得挺僵,因為要請假復習文化課。當時只讓我報師范類的院校,因為我在教育學院教書,不能跨學科考,由於體育類和藝術類院校提前考,我就先報了電影學院,報的是理工科,記得當時的語文題就是《我站在金水橋上》。 當時說實話還真沒有把握能考上。我又參加了統一高考,第一志願報的是復旦大學新聞系,第二志願報的是人大新聞系,結果復旦差了5分。在高考完的第三天我就接到電影學院錄取通知書了,過了幾天人大新聞系的錄取通知書也到了,最後決定人大不去了,想干攝影。
我也是經過客觀分析的,也動過腦子想考表演系或者導演系,那時候腦子也熱。後來一琢磨要考表演系得長成王心剛或唐國強那樣的,長相普通沒希望;另外在很多人面前表演自己實在有心理障礙,這跟上課不一樣。有學生對我說,「張老師,您現在幾萬人面前都敢講話。」我說這是兩碼事兒。導演系因為也要考表演,還是算了吧。而考錄音呢,我掂量了一下,我音樂不好。考攝影吧,我喜歡畫畫,但是考美術系當時自認為不行,看到招生簡章中說攝影系要求會畫畫,考進來的很多人像顧長衛、侯詠、呂樂他們畫畫都很好。繪畫和攝影是相通的,很多專用名詞都一樣。
❺ 北京大學中文系的獲獎成果匯編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4項)
1. 第一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5年/8項)
王 力(一等獎):工具書《同源字典》;
徐通鏘(一等獎):著作《歷史語言學》;
林 庚(一等獎):著作《天問論箋》;
孫欽善(一等獎):著作《中國古文獻學史》;
陳貽焮(二等獎):著作《杜甫評傳》;
蔣紹愚(二等獎):著作《古漢語詞彙綱要》;
樂黛雲(二等獎):著作《比較文學原理》;
陳平原(二等獎):著作《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2. 第二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8年/9項)
何九盈(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語言學史》;
王福堂(集體,二等獎):著作《漢語方言詞彙(第二版)》;
裘錫圭(二等獎):論文《釋殷墟卜辭中的「▲」等字》;
溫儒敏(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
袁行霈、孟二冬(二等獎):著作《中國詩學通論》;
陳保亞(三等獎):著作《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
沈 陽(三等獎):著作《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
陳平原(三等獎):著作《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
樂黛雲(集體,三等獎):著作《世界詩學大辭典》。
3.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3年/2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
陳保亞(三等獎):著作《二十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
4.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6年/6項)
袁行霈(一等獎):著作《陶淵明集箋注》;
沈 陽(二等獎):著作《生成語法理論與漢語語法研究》;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
李 楊(三等獎):著作《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
孟二冬(三等獎):著作《登科記考補正》;
夏曉虹(三等獎):著作《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
5.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009年/9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嚴紹璗(一等獎):著作《日藏漢籍善本書錄(三卷)》;
袁行霈(集體,二等獎):著作《中華文明史(四卷)》;
汪 鋒(二等獎):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s in Contact-The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of Bai》;
孔江平(二等獎):著作《Laryngeal Dynamics and Physiological Model》;
劉勇強(三等獎):著作《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
陳泳超(三等獎):著作《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
陸儉明、沈陽(普及獎):著作《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
李 零(普及獎):著作《兵以詐立——我讀〈孫子〉》。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67項)
1. 第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87年/8項)
王 瑤(榮譽獎):論文《魯迅〈故事新編〉散論》;
朱德熙(一等獎):論文《自指和轉指》、《漢語方言里的兩種反復問句》;
裘錫圭(一等獎):論文《戰國貨幣考》;
陳貽焮(一等獎):著作《杜甫評傳(上卷)》;
嚴家炎(二等獎):著作《求實集——中國現代文學論集》;
徐通鏘(二等獎):論文《寧波方言的『鴨』[e]類詞和兒化的殘跡》;
孫玉石(二等獎):著作《〈野草〉研究》;
葛曉音(二等獎):論文《論初盛唐詩歌革新的基本特徵》。
2.第二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1年/7項)
裘錫圭(特等獎):著作《文字學概要》;
袁行霈(一等獎):《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褚斌傑(二等獎):教材《中國古代文體概論》;
葛曉音(二等獎):著作《八代詩史》;
張少康(二等獎):著作《古典文藝美學論稿》;
呂德申(二等獎):著作《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展史》;
陸儉明(二等獎):論文《「V來了」試析》、《「VA了」述補結構語義分析》;
3.第三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4年/6項)
徐通鏘(一等獎):著作《歷史語言學》;
孫欽善、倪其心(集體,一等獎):古籍整理《全宋詩》;
金開誠(一等獎):著作《屈原辭研究》;
錢志熙(一等獎):著作《魏晉詩歌藝術原論》;
方錫德(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小說與文學傳統》;
張雙棣(二等獎):工具書《呂氏春秋詞典》;
4.第四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6年/5項)
何九盈(一等獎):著作《中國現代語言學史》;
商金林(一等獎):著作《葉聖陶傳論》;
沈 陽(一等獎):著作《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
蔣紹愚(二等獎):著作《近代漢語研究概況》;
夏曉虹(二等獎):著作《晚清文人婦女觀》。
5.第五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8年/9項)
張雙棣(一等獎):著作《淮南子校釋》;
錢志熙(一等獎):著作《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
孟 華(羅芃等,集體,一等獎):著作《法國文化史》;
張聯榮(二等獎):著作《漢語詞彙的流變》;
徐通鏘(二等獎):著作《語言論》;
佘樹森(二等獎):著作《中國當代散文報告文學發展史》;
馬 真(二等獎):著作《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
沈 陽(二等獎):論文《漢語句法結構中名詞短語部分成分移位現象初探》;
郭 銳(二等獎):論文《過程和非過程》。
6.第六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0年/7項)
袁行霈(集體,特等獎):著作《中國文學史》;
王洪君(一等獎):著作《漢語非線性音系學》;
張 健(二等獎):著作《清代詩學研究》;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
張少康(二等獎):著作《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
孫玉石(二等獎):著作《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
褚斌傑(二等獎):著作《詩經全注》。
7.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2年/7項)
張少康(一等獎):著作《文心雕龍研究史》;
沈 陽(一等獎):著作《生成語法理論和漢語語法研究》;
詹衛東(一等獎):著作《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代漢語短語結構規則研究》;
杜曉勤(張燕瑾等,集體,一等獎):著作《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張 健(二等獎):著作《元代詩法校考》;
傅 剛(二等獎):著作《文選版本研究》;
王岳川(二等獎):著作《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
8.第八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4年/7項)
袁行霈(一等獎):著作《陶淵明集箋注》;
郭 銳(一等獎):著作《現代漢語詞類研究》;
孟二冬(一等獎):著作《登科記考補正》;
董秀芳(二等獎):著作《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
胡敕瑞(二等獎):著作《〈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
李 楊(二等獎):著作《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
顧永新(二等獎):著作《歐陽修學術研究》。
9.第九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年/4項)
陳平原(一等獎):著作《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韓毓海(二等獎):論文《所謂無詞的言語》;
陸儉明、沈陽(二等獎):著作《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
楊榮祥(二等獎):著作《近代漢語副詞研究》。
10.第十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年/4項)
袁行霈(集體,特等獎):著作《中華文明史》;
嚴紹璗(一等獎):著作《日藏漢籍善本書錄》;
溫儒敏(二等獎):著作《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
汪 鋒(二等獎):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 in Contact》。
11.第十一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0年/3項)
陳平原(二等獎):著作《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
陳曉明(二等獎):著作《中國當代文學主潮》;
袁毓林(二等獎):著作《基於認知的漢語計算語言學研究》。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1.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及指導教師(5項)
孫玉文(導師郭錫良):博士論文《漢語變調構詞研究》(1999年);
詹衛東 (導師陸儉明):博士論文《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漢語短語結構規則研究》(2000年);
張 赬(導師蔣紹愚):博士論文《漢語處所介詞片語和工具介詞片語詞序變化》(2001年);
陳 劍(導師裘錫圭):博士論文《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2002年);
姜 濤(導師溫儒敏):博士論文《「新詩集」與新詩的發生研究》(2003年)。
2. 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項)
陸儉明:第一屆國家教學名師(2003年);
蔣紹愚:第二屆國家教學名師(2006年);
溫儒敏:第四屆國家教學名師(2008年)。
3.國家級精品課程(7項)
陸儉明等:《現代漢語》(2003年);
蔣紹愚等:《古代漢語》(2005年);
溫儒敏等:《中國現代文學》(2005年);
洪子誠等:《中國當代文學》(2006年);
袁行霈等:《中國古代文學史》(2006年);
商金林等:《中國現代名著導讀》(網路課程/2008年);
陳保亞等:《理論語言學》(2009年)。
4.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
陸儉明等(一等獎):「現代漢語系列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1996年);
王福堂等(二等獎):「漢語方言學系列課程」(2004年);
蔣紹愚等(一等獎):「古代漢語系列課程建設的新開拓」(2005年);
溫儒敏等(二等獎):「建立嚴格的博士生教育管理制度」(2005年)。
5.國家級教學團隊(1項)
沈 陽等:「現代漢語」國家級教學團隊(2008年)。
❻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現形式
專利,專著,軟著 評職稱專著掛名專利申請核心論文 2018-09-04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的課題立項申請書中規定課題成果的主要形式:公開發表的專著或研究論文。請根據申請的課題類別的成果要求填寫。A.專著 B.譯著 C.研究論文 D.研究報告 E.工具書 F.電腦軟體 G. 其他
全劃辦要求課題研究成果基本指論文、專著和研究報告。課題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總報告和成果公報;成果附件是指專著和已發表的研究論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學規劃辦對課題成果的界定也都源於此,大同小異。
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多樣化
對高校而言全規劃辦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規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高校也一般就認可專著和論文。但對於中小學老師,寫一本專著、發一篇文章不是那麼容易的,大部分老師都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對中小學教師而言,課題研究成果除了專著、論文之外,有多樣化的呈現形式。
此外,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對課題成果的要求也適當降低。比如,研究論文不一定要正式發表才認可,因為現在的論文發表非常混亂,假期刊、垃圾期刊滿天飛,期刊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很多老師在發表論文時上當受騙屢見不鮮。
而且,課題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為專著和論文。課題主要成果形式有: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譯著、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中小學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學軟體、教學工具、其他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和課題研究實踐效果的區別
開展課題研究、課題實驗的實踐過程中,肯定還會有一些具體的實踐效果,這些雖然不是課題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寫在結題報告的實踐成效分析里。
課題研究過程性材料和課題研究成果的區別
很多老師將過程性材料當做課題研究成果提交,這是將課題成果范圍過於擴大和成果泛化。課題研究成果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資料,更不是一般的資料匯編,否則降低課題研究的質量,導致課題研究不科學、不規范。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過程性、工作性資料,這些資料可能並沒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課題信息變更申請表、研究日誌、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而不能算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多樣化,且更應該傾向於實踐性成果,並強調成果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所產生的效果。
❼ 陸發熹的主要論著
1陸發熹.廣東重要土壤中可交換氮可交換鹽基及鹽基交換量之研究.中華土壤肥料學會,土壤與肥料(季刊),1937,1(3):58—87.
2陸發熹.彭縣什邡之土壤.成都:四川農業改進所土壤專報甲種第一集,1942.
3陸發熹.成都平原區土壤肥力之概性.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3,3(4):43—55.
4陸發熹.陝西中部及南部土壤概要.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6,5(4):163—175.
5陸發熹.陝西植棉土壤概述.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6,5(4):187—190.
6陸發熹.涇渭渠誘致土壤鹽漬之情況及改良建議.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7,6(1):13—17.
7陸發熹.廣東西沙群島之土壤及鳥糞磷礦.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7,6(2):67—76.
8陸發熹.廣東水稻田水稻深耕深度問題.廣州中國科學院廣州土壤研究所,土壤匯刊第一集,1959:11—13.
9陸發熹,沈梓培.中國農業土壤的熟化過程及肥力演變規律.中國農業土壤論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34—52.
10陸發熹.怎樣培養和提高廣東土壤肥力.廣東農業所,農業簡報,1962(27).
11陸發熹.紅壤的利用和改良.人民日報農業科學文選第二輯,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64:163—167.
12陸發熹,何金海,朱世清等.湛江及欽州地區土壤農業分區.中國科學院中南土壤研究室,中南土壤季報第Ⅸ號,1965.
13陸發熹.土壤肥力發生的機制和培肥關鍵.廣東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肥料資料匯總——紅壤第5期.
14陸發熹,朱世清.廣東省主要水稻土肥力狀況和培肥措施.廣東農業科學,1979(6).
15陸發熹,朱世清.廣東土壤農業分區.廣州:廣東土壤研究所,科研成果匯編(1),1981:1—105.
16陸發熹,袁煥祥,沈道英等.珠江三角洲沙圍田區水稻土養分含量狀況研究.廣州:廣東土壤研究所,科研成果匯編(1),1981:151—159.
17陸發熹,朱世清,戶家誠.珠江三角洲土壤資源評價及土壤農業利用區劃.廣州:科學普及出版社廣州分社,1984.
18陸發熹主編.珠江三角洲土壤.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8.
19Lu Fa—sxi.A Study of Soi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Soils and Their Management——A Sino—European perspective》,1989:91—108.
❽ 趙學勇的主要著述
1.《沈從文與東西方文化》,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2005年1月(修訂版);
2.《中國現代作家與東西方文化》,參著(吳小美等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歷史與現狀》,參著(王瑤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4.《沈從文名作欣賞》,參著(趙園主編),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多次再版);
5.《新文學與鄉土中國—20世紀中國鄉土文學與西部文學研究》,合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6.《生命從中午消失—路遙的小說世界》,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7.《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綱》,參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文化與人的同構——論現代中國作家的藝術精神》,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9.《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主編,教材,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多次再版);
10.《現代中國文學精品文庫》(大型文庫),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中國現當代文學通史》(教材),合編,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多次再版,高校文科通用教材);
12.《中國新時期報告文學研究資料》,主編,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13.《中國電影簡史》,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多次再版);
14.《外國電影簡史》,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多次再版);
15.《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山西教育版社,2009年2月版,中國西部文學藝術與文化研究叢書(主編)
16.《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材,主編,高等教育出版2011年7月版;
17.《中國現代文學經典》(1917—2010)精編本,參著(朱棟霖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18.《守望·追尋·創生∶中國西部小說的歷史形態與精神重構》,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版。 1.在歷史的反思中探索——近年來沈從文研究述評,文學評論,1986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2.中國新文學對自然生命形式的兩次呼喚,當代文藝思潮,1987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3.魯迅·鄉土文學·「生命」主題,蘭州大學學報,1986年第4期,1987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1993年《中國文學年鑒》對該文評述;
4.議「五四」文學創作的情緒特徵,蘭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
5.沈從文創作的哲學意識和審美選擇,中國文學研究,1989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
6.「五四」精神與當代參與意識,甘肅日報,1989年5月4日;
7.現代文化建構的一個重要命題——論沈從文的文化觀,吉首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沈從文研究專號);
8.20年代鄉土文學與現代意識,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
9.人與文化:「鄉下人」的思索——沈從文與福克納的比較研究,蘭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
10.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出路,北方論叢,1989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11.文明與傳統的交戰——論沈從文的道德觀,甘肅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推薦論文
12.論郁達夫創作的憂郁情結,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
13.文化深蘊中的藝術營造——論周作人的審美觀,蘭州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14、在配套改革中全面提高〈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教學質量,蘭州大學學報,1993年高等教育專輯;
15.沈從文創作的民俗構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4年第1期;
16.論郁達夫的藝術個性,郭沫若研究第11輯(1994年);
17.中國現代作家審美研究的突破,江漢論壇,1993年第10期,該文收入《國家八·五科研成果匯編》一書;
18.中國現代鄉土文學綜論,蘭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19.中國鄉土文學:從現代到當代西部海南師院學報,1994年第4期;
20.人與文化:鄉下人的追求——沈從文與賈平凹比較論,中國文學研究,1994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文摘報》專文評述;
21.吳立昌與沈從文研究,復旦學報,1994年第5期;
22.當代中國文化「商性」管窺,復旦《大潮》(經濟·文化論叢),1994年第3期;
23.「鄉下人」的文化意識和審美追求——沈從文與賈平凹創作心理比較,小說評論,1994年第4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24.中國現代文化人形象的自我塑造,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25.張愛玲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增刊;
26.沈從文與民俗文化,吉首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沈從文研究》專號;
27.探尋失落的生命之途,國風,1995年創刊號;
28.路遙的鄉士情結,蘭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該文多家刊物述評,延安大學《路遙研究專輯》轉載;
29.守望鄉土:經驗與悲憤,小說評論,1996年第3期;
30.文明交匯處的痛苦 ,社會科學探索,1996年第4期;
31.論新時期作家的自我意識及其演變,當代文壇,1997年第2期;
32.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探索——張承志研究評析,蘭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33.辦特色教育 抓實踐培養 創國內一流碩士點西北高等教育,1997年第1期;
34.魯迅研究中的儒學陰影,魯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該文引起廣泛注目(張夢陽《中國魯迅學通史》以較長篇幅述評);
35.反抗危機者的史學背影——前期「新寫實」批評的一種再思考,蘭州大學學報,1998 年第3期;
36.文學史意義的失構——「新寫實」與五四現實主義文學傳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1期;
37.自然·生命·歷史,讀書,1999年第第3期;
38.表現於灑脫背面的沉重——〈朝花夕拾〉與〈文化苦旅〉的精神聯系,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39.審美遇合:東方的美麗與悲鬱——沈從文與川端康成比較研究,飛天,2000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40.中國文學的本土化意義及前瞻,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第4期;
41.重讀20世紀50年代小說經典,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42.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傳統與現實處境,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43.九十年代的西北鄉土小說,光明日報,2002年5月8日;
44.「先鋒」的墮落——重讀殘雪的小說,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45.歷史的重創與現實的悲傷,甘肅社會科學,1998年第1期;
46.論張承志的精神個性,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47.全球化時代的西部鄉土小說,唐都學刊,2003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3年第5期全文轉載;
48、左翼文學精神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化論綱(上)、(下) 蘭州大學學報 2003年第1、2期連載,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6、7期轉載;
49.《大漠祭》讀法幾種,小說評論,2003年第1期;
50.鄉土文學的走向與選擇,小說評論,2003年第2期;
51.重話20世紀「紅色經典」,小說評論,2003年第5期;
52.傳統批評理念的現代表現——沈從文文學批評的審美特徵,文藝研究,2003年第6期;
53.1990年代:走向敘事自覺時期的短篇創作,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54.30年代的都市想像與敘事,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55.片面的深刻――論沈從文的都市小說,吉首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56.畢飛宇論――兼談90年代文學現象,理論與創作,2004年第1期;
57.「方法」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汕頭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58.審美生成與本土化特徵,天津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59.西部小說:概念、命名及歷史呈現――當代西部小說與西北地域作家群考察之一,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60.魯迅、茅盾比較研究的重要突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3期;
61.論西部作家的文學精神,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4期,《新華文摘》輯目;
62.主體意識、「本土化」與文學超越――當代西部小說與西北地域作家群考察之二,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63,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中國考試,2005年第6期;
64.巴金的啟蒙主義思想——《隨想錄》精神指歸讀解,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12期;
65.革命敘事與史詩性追求的成功與缺失――從《創業史》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西部小說,唐都學刊 ,2006年第1期;
66.「文學中心」的轉移與當代文學「新方向」的確立,山西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67.《新青年》·新世紀·新文學,江漢論壇,2006年第1期;
68.家族文學研究的攻堅之作,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4期;
69.消費時代的文學經典,文學評論,2006年第5期;
70.消費文化語境中文學經典的處境和命運,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6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6年第21期輯目,《文學評論》2006年第5期論文述要;
71.當代文學中的非常態視角敘事研究——以《塵埃落定》《秦腔》《我的丁一之旅》為個案,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72.跨學科視域中的當代文學期刊研究,光明日報,2007年6月16日;
73.地域文化與西部小說,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新華文摘要點文章輯目;
74.魯迅雜文研究十年,魯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12期轉載;
75.新世紀文學中對失「根」者的敘事,文藝爭鳴,2007年第12期;
76.「漢學熱」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學術月刊,2008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20期輯目,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77.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研究述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8年第5期;
78.敘事學視閾中的魯迅闡釋,魯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2期;
79.路遙現象與中國當代文壇,小說評論,2008年第6期;
80.生態文明意識中的西部小說,蘭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81.書寫「無須厄運特殊撥弄的悲劇」——比較沈從文與張愛玲對「存在」的探詢,人文雜志,2009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9年第5期轉載;
82.一部近乎被遺忘的史詩——《復仇的火焰》的雙向解讀,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1期;
83.「五四」新文學的啟蒙指歸與當代底層寫作,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北京大學「紀念五四九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發言稿,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4期述評文章,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摘登(2009、6),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1期(總第73期)64-66頁轉載;
84.論中國西部電影的文學改編,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85.非抒情時代的抒情文學——30年代抒情小說論,文學評論,2010年第1期;
86.論長安文化精神對當代秦地作家的深層影響,人文雜志,2010年第2期,收錄《長安學術》第1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版),上海《社會科學報》摘錄;
87.轉折·構建·流變——論中國當代文學「新方向」的確立及歷史實踐,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88.近年來甘肅城市小說的發展現狀,小說評論,2010年第3期;
89.和而不同:論20世紀中國文學的「尋根」現象與審美取向,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90.試論陝西當代小說創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山西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91.擴展歷史文化視野 提升西部文學品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5月25日;
92.1979-2009:沈從文研究的幾個關鍵詞,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年第6期;
93.文學文化學視域中的作家研究,文學報,2010年10月21日;
94.重新認識「延安文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延安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95.地理的空間與文學的意象——以賈平凹小說創作為例,人文地理,2011年第2期;
96.「新生代」都市小說中生態美的缺失與重構——以邱華棟的都市小說為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97.新世紀:「底層敘事」的流變與省思,學術月刊,2011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2年第1期轉載;
98.「美麗總是愁人的」——《邊城》的悲劇詩學解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9期;
99.延安文藝與當代文化建設,陝西日報,2011年8月22日;
100.經典的剝蝕:「柳青現象「的文學史敘事及反思,當代文壇,2011年第4期;
101.慾望的縱情與狂歡——賈平凹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慾望敘事,蘭州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102.「老土地」的當代境遇及審美呈現——路遙與中國傳統文化,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103.延安文藝研究:歷史重評與當代性建構,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12年第16期全文轉載;
104.延安文藝的大眾化:歷史實踐與當代啟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5月28日,「全國社科規劃辦網站」五月三十號「社科文庫」「人文」一欄全文轉載,人民網「理論版」2012年5月30日全文轉載;
105.延安文藝與現代中國文學,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3年第2期轉載,中國社會科學網,2013年4月26日;
106.論新世紀延安文藝研究的進展及其趨向,江漢論壇,2012年第9期;
107.再議被文學史遮蔽的路遙,小說評論,2013年第1期;
108.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文學論綱,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新華文摘2013年第9期輯目;
109.當代西部小說的三大主潮,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110.天地之寬與女性解放——延安女作家群述論,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7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10期全文轉載,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3年第10期轉載;
111.人性的建構與解構——沈從文與張愛玲比較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9 期;
112.對「民國文學」研究視角的反思,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1月1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學壇新論」,2013年11月5日,中國社會科學在線,2013年11月1日「熱點文章」,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要覽·階段成果(2013);
113.「視角」的限制與「邊界」延展的困境——對於「民國文學」構想及其研究視角的思考,廈門大學學報 ,2013年第6期;
114.沈從文:從邊城走向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4月11日(文學版B01);
115.雷達的文學評論與中國化批評詩學建設(中國化批評詩學建構中雷達的角色),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
116.東方智慧:尋找「身體」的自由之境——老舍與村上春樹短篇小說中的「身體」意象之比較,文藝爭鳴,2014年第7期;
117.論延安文藝的現代性追求及特徵,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高等學報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1期摘錄,《文學學報》2014年第5期全文轉載;
118.延安時期文學啟蒙思潮的歷史演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9期;
119.延安文學:現代性與民族性的雙重追求,廈門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文學學報》2015年第1期全文轉載;
120.文學史書寫的魯迅「形塑」及演變——以唐弢、錢理群、嚴家炎編《文學史》為例,文藝爭鳴,2015年第1期;
121.追求一種有溫度的「書寫」——以路遙的寫作為例,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文學學報》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122.延安女作家創作中集體與邊緣的雙重敘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年第9期;
123.現代主義詩學理論拓展的一個重要界碑——重讀袁可嘉的「新詩現代化」理論,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5年第17輯。
❾ 科技成果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為加強集團公司(包括子公司,下同)技術成果的管理工作,促進技術成果管理的完善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加速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特製定本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技術成果的定義本辦法中的技術成果是指集團公司技術人員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作出的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等技術方案。
第三條技術成果主要內容1、列入國家、省、市及有關廳局科技計劃內的科研項目所獲得的科技技術成果;2、完成公司批准下達的科技創新計劃所獲得的科技技術成果;3、利用公司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項目所獲得的科技成果;4、集團與外單位簽訂的技術合同(橫向)項目所獲得的技術成果;5、集團公司員工在有公開出版刊號的刊物上發表的論文、論著和專著、譯著、工具書等;6、在引進、消化、吸收、開發、應用先進技術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第四條技術委員會統一負責公司技術成果管理工作。
第二章第五條技術成果管理的內容技術成果管理細則集團公司技術成果管理的內容包括技術項目的徵集與計劃、成果鑒定、成果登記、成果申報獎勵、成果匯編、成果檔案、成果保密及推廣工作。
第六條技術項目的申報與評審1、技術項目由技術委員會秘書組織技術委員會相關專家,進行項目評審。
2、技術項目評審對象:科技成果、工法、小革新等「五小」、企業標准、優秀設計、優秀標書、優秀施工方案、優秀論文、優秀作業指導書等;3、項目完成後,應及時填寫《企業級科技成果鑒定申請書》、《企業級工法申報書》、《企業級小革新等「五小」申報表》、《技術項目推薦表》、《「五小」推廣應用情況評估表》,並准備好相關附件資料,經所在單位(部門)認真、如實填寫推薦意見後報集團總經辦,總經辦在15個工作日內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評審要求的,總經辦負責組織評審和確定評審時間、地點、專家名單;不符合評審要求的,及時反饋意見並退回;4、企業級科技成果鑒定除填寫申請書外,還應具備的技術資料:
(1)研製報告(2)技術報告(3)工程運用證明(4)經濟效益分析(5)企業標准(其中(1)、(2)、(3)、(4)為各類科研項目必須提供的資料,第(5)項則根據科研項目的種類提供);5、企業級工法除填寫申請書外,還應具備的技術資料:
(1)工法的技術內容(2)工程運用證明(3)效益分析(4)工法施工過程的照片6、企業級小革新等「五小」申報與推廣(1)「五小」申報條件:
A、成果經過三個月以上的實施,證明其先進可行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B、每季度申報的成果須是近階段之內研製的成果。
C、申報資料齊全,數據詳實。包括報表、圖紙說明書、圖片、標本、模型、實物,經濟效益對比分析或社會效益依據。
(2)「五小」推廣方式:
各製造部門應在每月底及時提交「五小」成果的應用及推廣情況月度評估報告。集團總經辦每季度對各製造部門的「五小」成果進行匯總評估,由集團技術委員會對全年度「五小」應用推廣情況進行年度評審。
7、項目評審的主要內容:
A.是否完成計劃任務書要求的指標;B.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完整,並符合現實;C.應用技術成果的創新性、先進性和成熟程度;D.應用技術成果的應用價值及推廣條件和前景;E.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8、技術項目評審資料由集團總經辦整理後歸檔,交檔案室統一登記、保管。
第七條技術成果的登記1、項目立項合同書、成果鑒定證書、成果獲獎證書、工法證書、專利等有關復印件和資料,及時報集團總經辦存檔備案;2、集團總經辦每年12月對集團公司所有各部門整年度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各類著作、發表的學術論文、參與的標准規范等進行一次性收集、登記。以各部門年度技術指標為標准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供集團人力資源部參考。
第八條技術成果獎勵申報各級獎勵的技術成果,應根據評獎部門的要求和規定,各申報、實施部門應及時組織好申報材料,經集團總經辦審核後,按《安徽偉宏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成果獎勵辦法(試行)》執行。
第三章其他第九條集團公司在此制度之前頒布的與本制度相抵觸的有關規定、通知等,按此制度執行。
第十條本制度由總經理辦公會議負責解釋、補充。
第十一條本制度經總經理辦公會議通過後報董事會批准後施行。
❿ 熊德平的科研成果
(1)《農村科技咨詢》,編委,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
(2)《統計學解題分析》,參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3)論統計數字的全面質量管理,《江蘇農墾》,1990年3期。
(4)《企業經濟活動分析》,參編,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
(5)《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理論與實踐》,主編,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6)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其對統計工作的影響,《江蘇農學院學報(社科版)》1992年。
(7)論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涵義,《江蘇農學院學報(社科版)》1993年。
(8)投資項目分析成本和效益指標的含義及計算范圍淺析,《江蘇農墾科技》1993年統計專輯。
(9)論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建立與建設,《高教研究》1993年2期。
(10)揚州集貿市場發展與現狀分析,《揚州工商》1993年,揚州集貿市場研究課題專輯。
(11)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應正確認識的幾個問題,《江蘇農學院學報(社科)》1993年版。
(12)《江蘇三高農業概論》,撰稿,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13)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農業投資地位與職責,《投資經濟》1994年3期。
(14)《企業經營管理學》,副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15)《西方經濟學》,參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年。
(16)《現代農村經濟學》,副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年。
(17)優化種植結構 發展「三高一創」農業,《農業技術經濟》1997年第6期。
(18)廣陵區第三產業發展制約因素與潛在優勢及其對策建議,《理論與實踐》1996年2期。
(19)實現農業平等貿易的障礙與對策》《農業經濟問題》1997第4期。
(20)金融創新與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展,《揚州大學稅務學報》1997年4期。
(21)《企業經營管理學》,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98年。
(22)市場發育與企業組織創新,經濟體制改革》1999(S1)。
(23)論創新『創新體系』,《求是學刊》1999年1期。
(24)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本質涵義與政府職能,農業經濟》2000年10期。
(25)論農業早我國加入WTO中的地位WTO對我國農業的深層影響》《農業經濟》,2001年第5期。
(26)企業理論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與管理的幾點啟發,《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1年1期。
(27)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發展內在動力的經濟學分析,《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年1期。
(28)利率決定:馬克思利率理論與現代西方經濟學利率理論比較,《理論與實踐》2002年1期。
(29)《現代農業經濟學》,參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
(30)現代農業經濟學:涵義與構建初探,《高等農業教育》2002年10期。
(31)加快農業標准化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農業經濟》2002年11期。
(32)WTO下農業產業結構的決定因素與調整關鍵和方向》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科),2002年第4期。
(33)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因素,《農業經濟》2002年第8期。
(34)當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問題與基本對策》《農村經濟》,2002年7期。
(35)我國所有制改革歷程的制度經濟學探索》《求是學刊》2002年第2期。
(3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所有制關系探索,《揚州大學學報(人社)》2002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10期。
(37)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涵義、關鍵、問題與對策,《農業經濟問題》2002年第6期,經濟研究參考2002年第10期轉載。
(38)論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制度創新,《農業現代化研究》2002年6期。
(39)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制度經濟學的解釋、定義與建議,《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3年10期
(40)市場經濟中「法」與「德」的經濟學解釋》《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03年2期。
(41) 經濟發展中制度創新的邏輯,《財經問題研究》2003年8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同年10期全文轉載。
(42)我國金融產業誠信化發展戰略研究,《海南金融》2003年第6期。
(43)我國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戰略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44)論我國金融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戰略,《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3年10期,
(45 )金融產業規模化發展問題研究,《上海金融》2003年10期
(46) 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內涵,《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2期。
(47)《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出版 參著.
(48)農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及其形成《華東經濟管理》2004年第6期 。
(49)農業核心競爭力的涵義及其培育《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科)》2004年第3期 。
(50)農戶信用評估系統的設計與運用研究《運籌與管理》2004年第5期 。
(51)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金融約束與支持《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年4期 。
(52)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內涵《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
(53)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2期。
(54)農村小額信貸:模式、經驗與啟示《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2期 。
(55)中國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經濟研究》2005年9期。
(56)《農村金融學》參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
(57)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理論-調研-實踐——揚州市社會科學課題成果集》黃山出版社2005年。
(58)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機制與模式研究 《重慶社科規劃要報》2005年第1期,總第1期。
(59)政府與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轉移:關系、機制與行為選擇,2006年1期《農村經濟》。
(60)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制度變遷比較及關系,《農村經濟》2006年2期。
(61)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區域差異,《中國軟科學》2006年2期。
(62)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制度分析,《經濟體制改革》2006年2期。
(63)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考,江蘇省委政策研究室內部刊物《參考》(秘密)2006年3期。
(64)推進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2006年3期(機密)。
(65)對中國農村金融制度變遷的制約因素與基本特徵的思考,《生產力研究》 2007年2期。
(66)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原因:發展戰略與思想認識,《開發研究》,2007年1期。
(67)農村金融與農村金融發展:基於交易視角的概念重構,《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年2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農業經濟導刊》2007年12期。
(68)中國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關系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7年9期。
(69)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關系的協整檢驗和因果分析,《經濟地理》2008年5期。
(70)「十五」期間各地區農村資金配置效率比較,《統計研究》2008年4期。
(71)《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72) 論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經營創新——基於形象與流程再造的視角,《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9年3期。
(73)加快產業組織創新,深化農村金融改革,《軟科學要報》2010 年1期,總168期
(74)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中國農村經濟》2010年第6期
(75)安徽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社科)》2010年第2期
(76) 中國農業投資與農產品對外貿易——基於1983-2008年時序數據的分析與檢驗,《世界農業》2010年11期,P29-33
(77)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促進農民增收的區域差異,《經濟地理》2010年12期;
(78)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國際收支——基於1983-2009年數據鄒檢驗基礎上的格蘭傑因果分析,《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2期P61-67
(79)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機制與模式研究《國家社科基金成果匯編(第二集)》2006年,社科文獻出版社
(80)財政直接補貼政策對糧食數量安全的效果評價《農業經濟問題》2010年12期p84
(81)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對中國產出影響的實證研究《世界經濟研究》ISSN1007-6964;CN31-1048/F 2011.6p16-22
(82)農村新型金融機構:治理困境與解決對策《農業經濟問題》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8p57-61
(83)地理標志保護、特色優勢產業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基於閩浙兩省的調查分析《農業經濟問題》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9p47-52
(84)尹成傑主編《加大城鄉統籌力度 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1第一版。促進農業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篇:中國農村資金配置效率的時序變化和地區差異。2/2
(85)中國農村金融效率與農產品對外貿易——基於1982-2009年的實證。中國軟科學,1/3;2011.10。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農業經濟研究》2012年第2期全文轉載。
(86)財政科技投入對經濟貢獻的綜合估計。科學學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2;2011,11p1651-1658
(87)中國地區科技效率的組合測度研究。科學學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3 2011,08p1141-11147
(88)我國取消農業稅的政策背景與效應——基於制度分析框架的回顧與總結。稅務經濟研究(CN-1824/F),2011,04p75-81,2/2.
(89)企業融資交易的契約安排——一個交易費用經濟學的分析框架 。 審計與經濟研究,ISSN1004-4833 CN32-1317/F 2012年第2期(雙月刊,三月)P89-97,2/2
(90)台灣農民創業園:三化同步戰略的重要實踐與策略選擇。閩台關系研究,內部資料,季刊,2011年3期,3/3
(91)無效率損失下信息化對經濟增長的理論貢獻。現代財經。ISSN1005-1007 CN12-1387/F,2012年2期,2/2
(92)黃祖輝主編《中國三農問題解析:理論述評與研究展望》《中國農村金融產業組織問題:研究述評與展望》(p212-228)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93)程剛編著《新城發展路徑選擇》的《第22章財政發展戰略與體制機制》《第23章金融發展戰略與體制機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
(94)程剛主編《中國撤縣建區的新探索:寧波鄞州模式實證研究(2002-2012)》的《第16章撤縣建區的金融體制機制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95)台灣農民創業園:兩岸農業合作的重要實踐與策略選擇《台灣研究》2012年第2期,3/3
(96)中國金融發展的漁業經濟增長效應——基於人均GDP和勞動生產率的視角《農業技術經濟》2014年第3期
(97)中國農村金融產業組織問題研究述評與展望《金融發展研究》2013年第1期
(98)金融規模、金融調控與經濟增長——基於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證《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8期
(99)地理標志保護視角下的山區特色產業現代化研究——以衢州椪柑為例《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2012年6期
(100)人力資本、就業狀況對農民工儲蓄行為的影響 《金融監管研究》2013年11期
(101)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產品對外貿易研究——1982-2009年數據的協整檢驗和格蘭傑因果分析《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期。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