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寫這本書的意圖是什麼
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國諷刺作家、政治家、詩人,以諷刺作品名垂青史。他是一名喬納森·斯威夫特牧師,一位政治撰稿人,一個才子。他出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一個貧困家庭,由叔父撫養成人,六歲上學,在基爾凱尼學校讀了八年。1682年進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學院學習,他除了對歷史和詩歌有興趣外,別的一概不喜歡。還是學校「特別通融」才拿到學位。之後,他在三一學院繼續讀碩士,一直到一六八六年。1688年,愛爾蘭面臨英國軍隊的入侵,他前往英國尋找出路。 接下來的十年是對斯威夫特一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時期。他通過親戚的關系,在穆爾庄園當私人秘書。穆爾庄園的主人坦普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也是位哲學家,修養極好,這無疑給斯威夫特起了積極的,甚至是導師性質的作用。這從政治或者其他較實際的角度看,對斯威夫特可能是一種失望,但就一個諷刺作家來說,近十年的時間卻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學習。他早期的兩部諷刺傑作《桶的故事》和《世紀戰爭》正是在這里寫成的。 1723年,英國政府委派政治流氓伍德為愛爾蘭鑄銅幣,弄得民不聊生。斯威夫特連續發表幾封公開信,鼓勵愛爾蘭人民起來反對鑄幣陰謀。他成了愛爾蘭民族獨立自由運動的領導者。斗爭取得勝利後,他又赴倫敦為愛爾蘭人民的利益奮斗。當他返回愛爾蘭時,無數農民自發從水陸兩路迎接他。 離開穆爾庄園後,斯威夫特回到愛爾蘭繼續做他的牧師。為了教會,他投入到政治活動中去。他在後半生寫了無數的政治小冊子,獲得了相當的聲譽。雖然他一時間名聞遐邇,可他的內心是孤獨的。他甚至一步步走到了絕望的邊緣。他經歷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於是,他寫了《格列佛游記》。 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在黑暗和孤苦中告別了人世,終年78歲。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奇書,它不是單純的少兒讀物,而是飽寓諷刺和批判的文學傑作,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一生中讀了不下六次,他說:「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游記》列入其中。」在這本書中,斯威夫特的敘事技巧和諷刺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 作品的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是個英國外科醫生,後升任船長;他受過良好教育,為祖國而自豪,在職業和政治兩方面似乎都頗有見識,可是他本質上卻是一個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這種局限達到了最充分的諷刺效果。 全書由四卷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臨常人難以想像的特殊情況。 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國啟蒙運動中激進民主派的創始人,十八世紀英國最傑出的政論家和諷刺小說家。他父親是定居愛爾蘭的英格蘭人,早在他出生前七個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撫養長大,就讀於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學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體」命名)。在當時,擔任教會的神職是窮孩子的最穩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厭惡神學和那些煩瑣的哲學課程,他的志趣在於歷史及文學。憑著一紙表示不堪深造(其實他後來還是取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的「特許文憑」,他只好到母親的遠親鄧波爾爵士家去作私人秘書,處境無異於「識字的奴僕」。不久,他便以見解精闢、諷刺犀利的文章顯示了才華。他的一篇揭露政府貪污行徑的政論,直接促成了英法停戰,以至有人稱那項和約為「斯威夫特和約」。他後來雖然成了首相的親信和女王演說詞的起草人,成為別人巴結的對象,但仍以清貧為榮。 斯威夫特沒有官銜,給報社審稿不取報酬;哈利首相給他寫文章的獎金,被他憤而退回,聲明自己不是被僱傭的文人墨客。女王及其要臣終因畏懼他的聲望和諷刺文章的影響,將他逐出倫敦。他到都柏林後積極投入愛爾蘭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斗爭,接連發表了戰斗性極強的文論,使英國的殖民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斂。斯威夫特深受愛爾蘭人民熱愛,在他因匿名作品被當局懸賞緝捕時,人們保護他;在他最後一次訪英歸來時,人們鳴鍾舉火,用儀仗隊簇擁他返回寓所。斯威夫特晚景凄涼,親人去世,頭暈耳聾,每逢清醒,仍執筆寫作,直至七十八歲逝世。 斯威夫特的傳世之作中,以《格列佛游記》Gulliver's Travels,1726)流傳最廣,也最為各國讀者所喜愛。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他是愛爾蘭民族獨立自由運動的領導者,斗爭勝利後,他又赴倫敦為愛爾蘭人民的利益奮斗。他是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家和政治家。
⑵ 奈及利亞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和其他大國的關系如何
同中國的關系
雙邊政治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於1971年2月10日建交。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展順利。2005年,中尼兩國元首就雙方建立戰略夥伴關系達成共識。2009年兩國舉行首次戰略對話。
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尼簽有貿易、經濟、技術、科技合作和投資保護等協定,並設有經貿聯委會。尼是中國在非洲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出口市場,也是中國主要投資目的地國。2011年中尼貿易額107.88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92.07億美元。2012年1-10月雙邊貿易額86.81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75.19億美元。中方出口商品主要為機電產品和建築型材等,進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氣等。截至2011年底,中國企業在尼累計簽訂承包工程合同額316億美元,居非洲第二位。中方已承攬鐵路改擴建、阿布賈體育中心運動員村、發電站、農村程式控制電話網、石油區塊開發等項目。
文化、教育和軍事合作
中尼簽有文化合作協定和高校合作議定書。尼拉各斯大學和阿齊克韋大學各建立了1所孔子學院。2009年10月,「2009中國文化聚焦非洲」活動在尼舉行。2010年,中央電視台第4套和第9套節目在尼落地。2012年3月,中尼簽署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5月,奈及利亞文化中心在北京設立。
1993年起,中方每年向尼提供獎學金名額。2010/11學年,中方向尼提供獎學金名額138個。蘇州大學和拉各斯大學已作為合作夥伴入選中國教育部「中非大學20+20合作計劃」。
中尼兩軍交往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2001年9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訪尼。同年7月,尼國防國務部長阿德拉賈率團訪華。2004年5月,尼國防部長寬庫瓦索率團訪華。2007年4月,尼國防部長伊龍西訪華。2008年6月和2009年7月,尼國防部長穆斯塔法兩次訪華。2009年4月,尼海軍司令易卜拉欣訪華。2010年11月,尼空軍參謀長烏瑪爾訪華。
同美國的關系
尼美1960年建交後,兩國關系密切。上世紀90年代,美國因阿巴查軍政府廢除大選結果和處死人權活動分子薩羅-維瓦而對尼實行制裁。奧巴桑喬民選政府上台後,兩國關系迅速改善。奧巴桑喬曾多次訪美。柯林頓和布希總統先後訪尼。2007年亞拉杜瓦總統訪美。2010年,喬納森總統赴美參加核安全峰會並與美總統奧巴馬會晤,美宣稱尼屬於美「戰略優先國」之一。兩國簽署了設立雙邊委員會的協議、可再生能源合作協定、美為尼提供防治艾滋病技術支持框架協議、培訓和部署航空安全的諒解備忘錄。2010年12月,尼美在華盛頓舉行外長級磋商。2011年,喬納森總統赴美出席聯合國艾滋病問題高級別會議期間與奧巴馬總統會晤。2012年4月,尼副總統桑博訪美;6月,尼美雙邊委員會在華盛頓召開高層會議,總結成立兩年以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8月,美國務卿希拉里訪尼。尼在美有超過100萬僑民。美是尼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尼產品的40%銷往美國。尼是美國非洲增長和機會法案框架下向美國出口最多的黑非洲國家。2011年尼美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85億美元,其中尼向美出口337億美元。美在尼石油工業中的投資占尼外資的30%,尼約50%的石油出口至美。美連續多年是進口尼石油最多的國家。2012年以來,美由於本國石油產量增加和兩座適合尼輕質油煉油廠的關閉,大量削減了從尼石油進口,降幅達70%。尼由美國的第五大石油進口來源國降至第六位,印度取代美國成為尼最大原油出口國。
同英國的關系
獨立後兩國關系密切,英國曾是奈及利亞最大投資國。尼在英約有100萬僑民。上世紀90年代,英國對尼阿巴查軍政權實行制裁,並推動英聯邦中止尼的成員國資格。奧巴桑喬當選總統後,兩國恢復合作。2002年布萊爾首相訪尼,2003年伊麗莎白女王訪尼並在阿布賈主持召開英聯邦首腦會。2005年6月,奧巴桑喬訪問英國。7月,奧巴桑喬出席在英國召開的八國集團領導人和非洲國家領導人對話會。2008年7月,亞拉杜瓦總統訪英。2011年7月,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尼。2012年2月,喬納森總統訪英。2011年尼對英出口13億英鎊,英成為尼第二大出口國。英在尼投資約占尼外資總額的20%,主要投資領域是石油。
同法國的關系
阿巴查軍政府時期,法國曾中止對尼經濟援助和軍事合作。1999年和2000年,希拉克總統和奧巴桑喬總統實現互訪。2005年5月,奧巴桑喬對法國進行工作訪問並與希拉克會晤。法國將尼列為開展南北合作和提供援助的優先國家之一。2006年11月,尼海軍總參謀長阿德克耶(Adekeye)上將訪法。2008年6月,亞拉杜瓦總統對法進行國事訪問,同薩科奇總統舉行會談。2009年5月,法國總理菲永訪尼。2010年6月,喬納森總統參加在法國尼斯舉行的法非峰會。2011年5月,法國總統薩科奇和喬納森總統在出席象牙海岸總統瓦塔拉就職典禮期間舉行了雙邊會晤。11月,喬赴法出席國際投資者榮譽理事會會議期間,會見薩科奇。2011年尼法雙邊貿易額為73億美元。
同俄羅斯的關系
1961年尼與蘇聯建交,兩國簽有軍貿、經濟和文化教育等合作協定。奧巴桑喬政府執政後,雙邊交往與合作增多。2001年3月,奧巴桑喬總統對俄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關於友好與夥伴關系聯合聲明」,決定加強兩國在軍事技術和貿易等方面的合作。2009年6月,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訪尼,雙方簽署了投資促進與保護、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和平探索外太空合作、石油合作、在押人員引渡、司法互助等6項協議或諒解備忘錄。2003年,俄為尼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2011年,俄為尼發射第二顆地球探測衛星和另一顆試驗衛星。2011年,兩國的雙邊貿易額為3億美元。
同德國的關系
尼是德國在非洲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主要石油供應國之一,德是尼第六大貿易夥伴。1993年6月德參加歐共體對尼的經濟制裁。1999年尼實現還政於民後,兩國恢復經貿合作。同年12月奧巴桑喬總統對德進行國事訪問。2000年兩國政府簽署《奈及利亞與德國投資保護和促進協定》,2001年12月簽署債務重新安排協議。2004年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訪尼。2005年,奧巴桑喬總統對德進行工作訪問。2007年6月,亞拉杜瓦總統應邀出席在德舉行的八國集團與非洲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11月,德國總統克勒赴尼出席第四屆德國-非洲論壇。2011年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尼。12月,兩國外長在柏林簽署成立雙邊委員會的協議。2012年4月,喬納森總統訪德。2011年,尼德雙邊貿易額超過30億歐元。
同南非的關系
奈及利亞曾長期支持南非人民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斗爭。兩國於1994年建交。1995年尼阿巴查軍政府處決人權活動分子薩羅-維瓦後,南非總統曼德拉呼籲對尼制裁。1999年兩國成立雙邊合作委員會,確定兩國副總統會晤機制化。 2008年6月,亞拉杜瓦總統赴南非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會議。2009年5月,亞拉杜瓦總統赴南非出席當選總統祖馬的就職典禮。2010年6月,喬納森總統赴南非出席足球世界盃開幕式。2011年5月,南非總統祖馬出席喬納森總統就職典禮;12月,祖馬總統訪尼。2012年4月,兩國副總統共同出席尼南雙邊委員會會議;6月,尼副總統桑博訪南。
同喀麥隆的關系
兩國於20世紀90年代為爭奪位於兩國邊界的巴卡西半島爆發武裝沖突,奈及利亞軍隊進占巴島大部分地區。2002年10月國際法院作出喀麥隆對巴島擁有主權的裁定。奈及利亞拒絕接受。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調解下,尼喀兩國元首同意建立後續行動委員會落實國際法院有關裁決。2006年8月,根據雙方達成協議,尼方從巴卡西半島撤軍。亞拉杜瓦當選後即訪喀,喀總統比亞出席亞就職儀式。2008年8月,尼方向喀方移交巴卡西半島管理權。2010年10月,喀總統出席尼獨立50周年慶典活動。2011年7月,尼喀混委會第28次會議在尼舉行,會議要求盡快完成兩國邊界劃定,以解決有關巴卡西半島爭端遺留問題。2012年5月,兩國宣布計劃在年內完成邊界立碑工作;10月,尼政府正式宣布放棄上訴國際法院關於半島歸屬喀麥隆的判決。
同鄰國及其他非洲國家的關系
與鄰國貝南、查德、尼日等經貿往來密切。但同貝南、查德等國在領土或領海劃分上存在爭端。在非洲和次區域事務中努力發揮主導作用,積極斡旋賴比瑞亞、蘇丹達爾富爾、獅子山和象牙海岸等熱點問題。2009、2010年擔任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共體)輪值主席國期間,推動西共體干預幾內亞軍事政變、尼日尓政治危機和象牙海岸選舉危機。2011年3月,尼作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投票贊成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7月,喬納森總統訪問賴比瑞亞期間,被利方授予最高國家特別榮譽。同月,喬出席南蘇丹獨立儀式。2012年馬里和幾內亞比索相繼發生軍事政變,尼參加西共體派遣軍隊赴幾比維和的行動,支持西共體維和部隊出兵馬里的計劃。
⑶ 誰有介紹數學家的PPT啊.發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介紹資料——他的故事——他的題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度的進展,直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著和新科學發現相作用而生成的數學革新導致了知識的加速,直至今日。
⑷ 蒙娜麗莎的賞析
500多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500多年,這個傳奇始終生氣勃勃
閉上眼睛,張開嘴唇,說出「蒙娜麗莎」這四個字,就會有那個微笑出現在你眼前。「魅力」這個詞已經不足以形容這幅我們星球上最著名的肖像畫,也許「魔力」才是一個更恰當的詞彙。每年來到盧浮宮參觀的五、六百萬人中的大部分都會直奔德農館懸掛《蒙娜麗莎》的展室,宮中的其他瑰寶相形之下都黯然無光。上個世紀後半期,《蒙娜麗莎》曾有過兩次短短的出國之旅,結果在一、兩周內她就征服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六十萬美國人和二百萬蘇聯人拜倒在她的目光之下。
《蒙娜麗莎》的魔力所及還不止於此,在任何一個文明國家的角落裡,我們都能看到她的蹤影,不管是作為裝飾,被用於商業宣傳,還是衍生成了其他的文化產品。也許我們沒看到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早生成了一幅自己的《蒙娜麗莎》,同樣的微笑、靜謐,真偽莫辨。
追問這個傳奇的源頭,當然是500多年前達·芬奇神乎其技的畫功。在當時一眾聖母和女神像中,一個衣著自然的世俗女子,束手微笑,神情泰然,所引起的震撼不亞於數百年後後現代藝術家給她添上的兩撇小鬍子。
然而,藝術上的成就能解釋她在行內人和藝術愛好者中的聲譽,卻很難解釋她如何獲得街知巷聞的知名度。更何況,達·芬奇本人另有許多傑作,遑論那些藝術水準堪與其比肩的同世或後輩大師,為什麼非典肆虐期間的中國人只給蒙娜麗莎加上了口罩,而無人念及大衛或者維納斯呢?
維特根斯坦說,文化就是文化之外的總和。對我們的《蒙娜麗莎》來說也是如此,圍繞畫作的種種千古之謎以及她問世以來的曲折經歷也許才是吸引大部分人注意的真正要素。500年,《蒙娜麗莎》美麗的臉龐上已經被遮上了一層隱約的面紗,有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面紗之後的真容,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文化之上的附屬物。這些附屬物,就像500多年來積累在畫像上的塵污一樣,遮蓋了達·芬奇創作畫作時的真實顏色,但就像專家們對盧浮宮提出的建議一樣,不要試圖抹去這些塵污,不僅僅是因為可能損害畫作,更是因為她現在的狀貌才是我們心中的那個經典的形象,藝術不是考古,《蒙娜麗莎》不是文物,她始終生氣勃勃。
但在這個高速運轉的、文化快餐統治的世界裡,再神聖的經典也擺脫不了被解構的命運。對此我們很難做出評判,也許我們會為設計家天才的創意而贊賞有加,或因玩世者褻瀆神聖而憤慨不已;然而,這都是確實的存在,我們除了承認別無他途。幾百年來,《蒙娜麗莎》受到太多的贊譽,超出了它自身的承載力;當人們對它的推崇達到了飽和,不再有更新的創意時,歪曲、嘲弄和揶揄就應運而生。而正本清源,又有專門研究和品評《蒙娜麗莎》的文章或專著不斷問世,包括各種推斷與猜測;就這樣,一幅畫成了一門學科,許多人願意耗費畢生的精力。未來的科學研究也許會為我們解答許多關於此畫的疑問,然而神秘一旦消失,一切便如同猜破的啞謎般索然乏味。畢竟,《蒙娜麗莎》是一幅畫,一幅美麗的肖像,我們帶著虔誠,也帶著無需解答的疑問去欣賞她,這就夠了
⑸ 陌生化手法在《格列佛游記》中的具體表現,麻煩詳細說明。
格列佛游記》是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一部傑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的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另外,同名電影和動漫,也是根據該小說改編的。
小說簡介
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受到讀者喜愛,一周之內售空;三周售出一萬冊。出版兩個多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作者運用諷刺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的社會矛盾,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敗和罪惡,並抨擊了侵略戰爭和殖民主義的危害。盡管是對宮廷和政治家的諷刺,但作品卻超越了它的時代和地方的局限,尤其是前面的那兩個部分,被認為是「文學的偉大寶庫之一」。創作背景
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於1710年至1714年間,曾出任以羅伯特·哈利及亨利·聖約翰的托利黨的公共關系官員,後來政黨交替,輝格黨上台,托利黨黨員被清算。於是作者透過第一部小人國的歷險暗諷當時的政治。其次,作者後來到愛爾蘭任教,愛爾蘭當時受到英格蘭的高壓統治,於是作者通過第三部諸島國游記反映愛爾蘭農業的衰敗。
這部書完成於1726年。《格列佛游記》的構思源於與朋友的一次聚會,斯威夫特談到當時的政界種種貪婪無恥的行徑時激動萬分嬉笑怒罵間,信筆開始了第一卷的創作。成熟後經過無數次的增刪修改終於1726年匿名發表,並立刻在英國社會引起了很大的爭議。200多年來,它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編輯本段
作者簡介
喬納森·斯威夫特(英語:Jonathan Swift,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國諷刺作家、政治家、文學家、詩人,以諷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為《格列佛游記》、《一隻桶的故事》等。他是一名
喬納森·斯威夫特
牧師,一位政治撰稿人,一個才子。他出生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一個貧困家庭,由叔父撫養成人,六歲上學,在基爾凱尼學校讀了八年。1682年進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學院學習,他除了對歷史和詩歌有興趣外,別的一概不喜歡。還是學校「特別通融」才拿到學位。之後,他在三一學院繼續讀碩士,一直到一六八六年。1688年,愛爾蘭面臨英國軍隊的入侵,他前往英國尋找出路。
接下來的十年是對斯威夫特一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時期。他通過親戚的關系,在穆爾庄園當私人秘書。穆爾庄園的主人坦普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也是位哲學家,修養極好,這無疑給斯威夫特起了積極的,甚至是導師性質的作用。這從政治或者其他較實際的角度看,對斯威夫特可能是一種失望,但就一個諷刺作家來說,近十年的時間卻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學習。他早期的兩部諷刺傑作《桶的故事》和《世紀戰爭》正是在這里寫成的。格列佛游記圖書圖片(20張)
1723年,英國政府委派政治流氓伍德為愛爾蘭鑄銅幣,弄得民不聊生。斯威夫特連續發表幾封公開信,鼓勵愛爾蘭人民起來反對鑄幣陰謀。他成了愛爾蘭民族獨立自由運動的領導者。斗爭取得勝利後,他又赴倫敦為愛爾蘭人民的利益奮斗。當他返回愛爾蘭時,無數農民自發從水陸兩路迎接他。
離開穆爾庄園後,斯威夫特回到愛爾蘭繼續做他的牧師。為了教會,他投入到政治活動中去。他在後半生寫了無數的政治小冊子,獲得了相當的聲譽。雖然他一時間名聞遐邇,可他的內心是孤獨的。他甚至一步步走到了絕望的邊緣。他經歷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於是,他寫了《格列佛游記》。
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在黑暗和孤苦中告別了人世,終年78歲。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奇書,它不是單純的少兒讀物,而是飽寓諷刺和批判的文學傑作,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一生中讀了不下六次,他說:「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游記》列入其中。」在這本書中,斯威夫特的敘事技巧和諷刺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
作品的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是個英國外科醫生,後升任船長;他受過良好教育,為祖國而自豪,在職業和政治兩方面似乎都頗有見識,可是他本質上卻是一個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這種局限達到了最充分的諷刺效果。 全書由四卷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臨常人難以想像的特殊情況。
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國啟蒙運動中激進民主派的創始人,十八世紀英國最傑出的政論家和諷刺小說家。他父親是定居愛爾蘭的英格蘭人,早在他出生前七個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撫養長大,就讀於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學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體」命名)。在當時,擔任教會的神職是窮孩子的最穩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厭惡神學和那些煩瑣的哲學課程,他的志趣在於歷史及文學。憑著一紙表示不堪深造(其實他後來還是取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的「特許文憑」,他只好到母親的遠親鄧波爾爵士家去作私人秘書,處境無異於「識字的奴僕」。不久,他便以見解精闢、諷刺犀利的文章顯示了才華。他的一篇揭露政府貪污行徑的政論,直接促成了英法停戰,以至有人稱那項和約為「斯威夫特和約」。他後來雖然成了首相的親信和女王演說詞的起草人,成為別人巴結的對象,但仍以清貧為榮。
斯威夫特沒有官銜,給報社審稿不取報酬;哈利首相給他寫文章的獎金,被他憤而退回,聲明自己不是被僱傭的文人墨客。女王及其要臣終因畏懼他的聲望和諷刺文章的影響,將他逐出倫敦。他到都柏林後積極投入愛爾蘭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斗爭,接連發表了戰斗性極強的文論,使英國的殖民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斂。斯威夫特深受愛爾蘭人民熱愛,在他因匿名作品被當局懸賞緝捕時,人們保護他;在他最後一次訪英歸來時,人們鳴鍾舉火,用儀仗隊簇擁他返回寓所。斯威夫特晚景凄涼,親人去世,頭暈耳聾,每逢清醒,仍執筆寫作,直至七十八歲逝世。 斯威夫特的傳世之作中,以《格列佛游記》Gulliver's Travels,1726)流傳最廣,也最為各國讀者所喜愛。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他是愛爾蘭民族獨立自由運動的領導者,斗爭勝利後,他又赴倫敦為愛爾蘭人民的利益奮斗。他是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家和政治家。
編輯本段
小說目錄
第一卷 小人國之旅
第一章 略述格列佛自身及其家庭——出遊的最初動機——海上船隻失事,泅水逃生——利立浦特境內安全登陸——被俘,押解到內地。
第二章 利立浦特皇帝在幾位貴族的陪同下前來看在押的格列佛——描寫皇帝的儀容與服飾——學者們奉命教授格列佛當地語言——他因性格溫順搏得皇帝的歡心——衣袋受到搜查,刀、手槍被沒收。
第三章 格列佛給皇帝和男女貴族表演一種極不尋常的游戲——描寫利立浦特宮廷中的各種游樂活動——格列佛接受某些條件後獲得自由。
第四章 關於利立浦特首都密爾敦多以及皇宮的描寫——格列佛與一位大臣談帝國大事——格列佛表示願為皇帝效勞對敵作戰。
第五章 格列佛以特殊戰略阻止了敵人的侵略——被授予高級榮譽稱號——不來夫斯庫皇帝遣使求和——皇後寢宮失火;格列佛幫忙搶救了其餘的宮殿。
第六章 關於利立浦特居民的情況:他們的學術、法律、風俗和教育兒童的方法——格列佛在該國的生活方式——他為一貴婦人辯護。
第七章 格列佛得到消息,有人陰謀指控他犯有嚴重的叛國罪,只好逃往不來夫斯庫——他在那裡受到歡迎。
第八章 格列佛僥幸找到離開不來夫斯庫的辦法,經歷一些困難後,安全回到自己的祖國。
第二卷 布羅卜丁奈格游記
第一章 關於一場大風暴的描寫;船長派出長舢板去取淡水;為了看看那是什麼地方,格列佛隨長舢板一同前往——他被丟在岸上;被一個當地人捉住,隨後帶到一個農民家裡——他在那裡受到招待,接著發生了幾起事件——關於當地居民的描寫。
第二章 關於農民女兒的描寫——格列佛被帶到一個集鎮,接著被帶到了首都——旅途中的詳情。
第三章 格列佛奉召入宮——王後從他的農民主人手裡把他買下來獻給國王——他和國王陛下的大學者們辯論——朝廷為格列佛提供了一個房間——他深得王後的歡心——他為祖國的榮譽辯護——他和王後的侏儒吵嘴。
第四章 關於這個國家的描寫——修改現代地圖的建議——國王的宮殿及首都概況——格列佛旅行的方式——主要廟宇的描述。
第五章 格列佛經歷的幾件險事——一名罪犯被處決的情形——格列佛表演航海技術。
第六章 格列佛討好國王和王後的幾種方法——他表現了他的音樂才能——國王詢問關於英國的情況,格列佛就此所做的敘述——國王的意見。
第七章 格列佛對祖國的愛——他提出一項對國王極為有利的建議,卻遭拒絕——國王對政治一無所知——該國學術很不完善,且范圍狹窄——該國法律、軍事和政黨的情況。
第八章 國王和王後到邊境巡行——格列佛隨侍——格列佛詳細敘述他離開這個國家的情形——他回到英國。
第三卷 勒皮他 巴爾尼巴比 拉格奈格 格勒大錐 日本游記
第一章 格列佛開始第三次航海——為海盜所劫——一個心腸毒辣的荷蘭人——他來到一座小島——他被接入勒皮他。
第二章 勒皮他人的性格和脾氣——他們的學術——國王及其朝廷——格列佛在那裡受到的接待——當地居民恐懼不安——婦女的情形。
第三章 在現代哲學和天文學中已經解決了的一種現象——勒皮他人在天文學上的偉大進展——國王鎮壓叛亂的手段。
第四章 格列佛離開勒皮他——他被送往巴爾尼巴比——到達巴爾尼巴比首府——關於首府及其近郊的描寫——格列佛受到一位貴族的殷勤接待——他和貴族的談話。
第五章 格列佛得到許可前往參觀拉格多大科學院——科學院概況——教授們所研究的學術。
第六章 再說科學院——格列佛提出幾項改進的意見,都被榮幸地採納了。
第七章 格列佛離開拉格多——到達馬爾多納達——沒有便船可坐——短途航行到達格勒大錐——受到當地行政長官的接待。
第八章 格勒大錐概況(續)——古今歷史訂正。
第九章 格列佛回到馬爾多納達——航行至拉格奈格王國——格列佛被拘禁——被押解到朝廷——他被接見的情形——國王對臣民十分寬大。
第十章 拉格奈格人受到格列佛的贊揚——關於「斯特魯德布魯格」的詳細描寫;格列佛與一些著名人士談論這個話題。
第十一章 格列佛離開拉格奈格,坐船前往日本——又從那兒坐一艘荷蘭船到阿姆斯特丹,再從阿姆斯特丹回到英國。
第四卷 慧駰國游記
第一章 格列佛出外航海,當了船長——他的部下圖謀不軌,把他長期禁閉在艙里,後又棄他於一塊無名陸地——他進入這個國家——關於一種奇怪動物「野胡」的描寫——格列佛遇見兩只「慧駰」。
第二章 格列佛由一隻「慧駰」領到家中——關於房屋的描寫——格列佛受到接待——「慧駰」的食物——格列佛因吃不到肉而感到痛苦,但最終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在這個國家吃飯的方式。
第三章 格列佛得到「慧駰」主人的幫助和教導,認真學習它們的語言——關於這種語言的介紹——幾位「慧駰」貴族出於好奇前來看望格列佛——他向主人簡單報告他的航海經過。
第四章 「慧駰」的真假觀——主人不同意格列佛的說法——格列佛更為詳盡地敘述自己的身世和旅途經歷。
第五章 格列佛奉命向主人報告關於英國的情況——歐洲君主之間發生戰爭的原因——格列佛開始解釋英國憲法。
第六章 再談安女王統治下的英國——歐洲宮廷中一位首相大臣的性格。
第七章 格列佛對祖國的熱愛——主人根據格列佛的敘述對英國的憲法和行政發表看法,並提出類似的事例加以比較——主人對人性的看法。
第八章 格列佛關於「野胡」的幾種情況的敘述——「慧駰」的偉大品德——青年「慧駰」的教育和運動——它們的全國代表大會。
第九章 「慧駰」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大辯論,辯論結果是如何決定的——「慧駰」的學術——它們的建築——它們的葬禮——它們的語言缺陷。
第十章 格列佛的日常生活安排,他跟「慧駰」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因為他經常跟它們交談,他在道德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他們的談話——格列佛接到主人通知必須離開這個國家——他十分傷心,昏倒在地,可還是順從了——他在一位僕人的幫助下設法製成了一艘小船,冒險出航。
第十一章 格列佛的危險航程——他到達新荷蘭,打算在那兒定居——被一當地人用箭射傷——被葡萄牙人所捉,強行帶到他們的船上——船長對他的熱情招待——格列佛回到英國。
第十二章 格列佛闡明記事真實可靠——他出版本書的計劃——他譴責那些歪曲事實的旅行家——表明自己寫作並無任何險惡目的——有人反對,格列佛答辯——開拓殖民地的方法 ——格列佛贊美祖國——他認為國王無權佔領他描述的那幾個國家——征服那些國家的難處——向讀者做最後告別;談到他將來的生活方式;提出忠告;游記結束。
編輯本段
主人公大事表
時間 主要時間
1699年5月4日 乘「羚羊號」起航
1699年11月5日 漂流小人國
1701年9月24日 離開小人國
1702年4月 回國
1702年6月20日 乘「冒險號」起航
1703年6月 到達大人國
1706年6月3日 回國
1706年8月5日 乘「好望角」起航
1707年4月 到達飛島國
1709年5月6日 離開拉格奈格,去往日本
1710年6月9日 到達日本長崎
1710年4月10日 回國
1711年8月7日 以船長身份乘「冒險家號」起航
1714年5月7日 到達慧駰國
1715年2月 離開慧駰國
1715年11月5日 到達里斯本
1715年11月24日 離開里斯本
1715年12小說以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歷為線索,一共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卷 利立浦特(小人國)
外科醫生格列佛隨航程途遇險,死裡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獻給國王。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在格列佛的幫助下,利立浦特國打敗了同樣是小人國的「不來夫斯庫」帝國,但是格列佛不願滅掉不來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這時,皇後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後大為惱火。於是,小人國君臣貫通一氣准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出利立浦特,後來來到不來夫斯古帝國,最後平安回到英國。
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作者原稿中為布羅卜丁賴格)游記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個龐然大物,但一到布羅卜丁奈格,他就像田間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時,遭遇風暴,被刮到了一個陌生的陸地,那裡的居民身高猶如鐵塔,他被大人國的一位農夫當做玩物帶回。為了賺錢,農夫把格列佛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後來,他被皇後買去,得以與國王相助。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詞,誇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後,乘船回到英國。
第三卷:勒皮他(飛島國)、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
在家待了一段時間,格列佛又隨「好望號」出海。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賊船劫持,格列佛僥幸逃脫,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飛島救起.這些人的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格列佛離開飛島後,來到巴爾尼巴比進行訪問,並參觀了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
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果發現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而後,格列佛又游覽了拉格奈格王國,見到一種長生不老人"斯特魯布魯格".離開該國後,格列佛來到日本,然後乘船到荷蘭,後回到英國。
第四卷:慧駰國游記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駰國"。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慧駰"(雅胡、野胡、耶胡、野猢等多種名稱是翻譯的問題)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駰國"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駰"國決議要消滅那裡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駰國"的嚮往,一輩子與馬為友.並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污。將慧馬與列胡作對比,凸顯了理智、仁慈、友誼的人性的可貴和貪婪、無信,嫉妒的醜陋。
編輯本段
主題思想
小說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的縮影。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國計民生毫不相乾的小節上勾心鬥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時的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於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
小說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公爵地位的可恥行為等。
綜觀小說的全部情節,《格列佛游記》政治傾向鮮明。它的批判鋒芒,集中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小說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勒皮他(飛島國)和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及英國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格列佛游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評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慾、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於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過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研究,諷刺了英國當時的偽科學;有關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小說不但抨擊了社會現狀,還在更深的層面上,直接諷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關於「錢」的那段議論就是如此。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慧駰(馬)國,向他的馬主人解釋說:「我們那裡的野猢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們的人民大多數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系。並由此對人性產生了疑問。
作者在對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進行無情、辛辣的諷刺、抨擊時,有的直言相譏,有的利用異邦人的唇舌,有的隱喻挖苦,有的以獸譏諷人,凡此種種,風趣滑稽,神情皆備。
情節的幻想性與現實的真實性有機結合,也給小說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雖然作者展現的是一個虛構的童話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當時英國社會生活的真實為基礎的。由於作者精確、細膩、貼切的描述,使人感覺不到它是虛構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實事。例如,在描述小人與大人、人與物的比例關系時,一概按一與十二之比縮小或放大。小人國里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國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的一塊區區手帕,可以給小人國皇宮當地毯;大人國農婦的那塊手帕,蓋在格列佛身上,就變成一床被單了。在描述飛島的運行,宮殿的建築,城鎮的結構時,作者還有意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醫葯諸方面的知識與數據。這樣,就使人物局部細節的真實、和諧、勻稱,轉化為整個畫面、場景的真實、和諧、統一,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筆樸素而簡練。例如文中寫到格列佛在小人國抄錄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贊頌國王是「舉世擁戴」的「萬王之王」,「腳踏地心、頭頂太陽」,等等。格列佛還在括弧里不動聲色地解釋道:「周界約十二英里」。隨著這句解釋,那「直抵地球四極」的無邊領土陡然縮為周邊不過十餘里的彈丸之地。這種反差令人捧腹。括弧里的話顯示出作者樸素又實事求是的敘述風格,他似乎無意對此評論,只是在客觀忠實地為我們解釋利立浦特的尺度。他曾經聲明:「我寧願用最簡單樸素的文筆把平凡的事實敘述出來,因為我寫這本書主要是向你報道,而不是供你消遣。」盡管小人國、大人國、慧駰國的情景各異,主人公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說的布局、風格前後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後果都有詳盡的交待,復雜紛繁的情節均按時間、空間順序依次描述,文字簡潔生動,故事性強,因而數百年來,《格列佛游記》在歐洲各國雅俗共賞,婦孺皆知。
《格列佛游記》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作品熔現實與幻想與一爐,將兩者進行對比,用虛實的反差來完善諷刺的藝術效果,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作者可翻譯為約拿旦·斯威夫特、喬納森·斯威夫特、江奈生·斯威夫特,另外已有《新格列佛游記》出版。
斯威夫特以幽默豐富了作品的道德含義,以諷刺揭露荒誕,並通過人物性格和敘述框架使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成為現實,即使《魯濱遜漂流記》也難以在敘述的刻薄性和多樣性方面與其媲美。——(英)司各特
這部小說通過對格列佛到小人國等國的種種遭遇,集中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種種矛盾,辛辣的諷刺了英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格列佛每到一個國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耳聞目睹,無奇不有。作者對每一種情景都做了細致的描繪,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讀起來妙趣橫生。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小說傑作。它和18世紀歐洲眾多小說一樣,繼承了流浪漢小說的結構方法,襲用了當時流行的描寫旅行見聞的小說,尤其是航海冒險小說的模式,很好的一本書。敘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無疑在相當程度上受到笛福《魯濱遜漂流記》和其他一些游記體冒險小說的影響。然而,《格列佛游記》和他們雖然形式相似,性質卻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世紀之戰》那類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具有與十八世紀開始興起的寫實主義小說不同的若干獨特性質。——吳厚愷《簡論諷喻體小說及其文學地位》
文學史對《格列佛游記》的評價:作品假託主人公格列佛醫生自述他數次航海遇險,漂流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智馬國幾個童話式國家的遭遇和見聞,全面諷刺,揶揄了英國的社會現實.其中「大人國」和「智馬國」社會所社會理想雖然保存了宗法社會的原始特點,但卻包含著啟蒙主義的社會原則和價值觀.作者把諷刺對象誇張變形到殘酷甚至荒誕的地步,與現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處.
O(∩_∩)O~,可能太多,不過看完自己修改一下會更好,相信自己!
⑹ 談談中英合作的深遠影響
第一,中英務實合作具有突破性並將引領中歐關系發展。中英達成了長長的成果清單,總額約400億英鎊的合作協議舉世矚目,尤其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核協議,國際輿論紛紛認為具有「突破意義」。從合作協議內容看,中英、中歐關系未來發展的領域會越來越廣、形式會越來越多,在國際產能合作、第三方合作、金融合作、創新產業合作乃至高級別安全合作等方面可望不斷產生新的亮點。
中英從戰略上走近,具有引領作用,對中歐關系乃至世界經濟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第二,升級版的中英合作關系具有很強的全球示範意義。訪英期間指出,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英關系已超越雙邊范疇,越來越具有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政治上,中國和英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國際上負責任的大國,共同肩負著促進世界和平、繁榮、穩定的重任,未來合作空間廣闊。經濟上,中英雙方對推進國際貿易自由化持積極態度。中英《聯合宣言》重申,雙方支持盡早完成一份全面的中歐投資協定,雙方呼籲早日開展中歐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英方願積極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設,將積極研究同中方加強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打造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提供有益借鑒,中國與西方大國之間完全可以摒棄偏見和障礙,在務實合作上扎實拓展,在國際問題上攜手合作,譜寫了「合作共贏」的大篇章。
第三,有效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當下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走向有一些雜音,「唱衰」「唱空」聲音不斷。訪英期間以詳實的數據、實例回擊了這種不和諧之音,讓世人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目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之內,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中國將繼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⑺ 格列佛游記各國特點
第一卷寫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國(利立普特)的遭遇,格列佛與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為十二比一,那裡的居民身高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起先他被小人們捆了起來,但後來由於他表現溫順並答應接受某些條件,小人國國王同意恢復他的自由。此時,該國正遭到另一小人國(布萊夫斯庫)入侵,格列佛涉過海峽把敵國艦隊的大部分船隻擄來,迫使敵國遣使求和。盡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後來因在幾件事情上得罪了國王,國王決定刺瞎他的雙眼,將他活活餓死。格列佛得知消息,倉皇逃向鄰國,修好一隻小船,起航回家。小人國誣告成風
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國的遭遇。在這一卷里,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時,遭遇風暴,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陸地。這陸地叫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那裡的居民身高有如鐵塔。格列佛一到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變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國,自己彷彿變成了一個利立普特(小人國)人,比例倒了過來,成了一比十二。在大人國的農夫面前,格列佛像鼴鼠般大小,被農夫當作玩物帶回家。為了賺錢,農夫竟把他帶到市鎮,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後來他被王後買去,得以與大人國的國王相處。逐漸地,格列佛思鄉之情日益濃烈,在一次隨國王巡視邊境時佯稱有病,去海邊呼吸新鮮空氣。當他在岸邊鑽進小木箱睡覺時,一隻大鷹將木箱叼走。後來木箱落入大海,被路過的船隻發現,裡面的格列佛獲救,終於又回到英國。大人國是理想居住地
第三卷寫的是飛島國。這一卷比較鬆散,鋪得較開,寫格列佛以勒皮他(飛島)游歷為中心,兼及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和日本四個地方的游記。
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賢馬國(「慧駰國」)的所見所聞。這是歷來最為爭議的部分。在那裡,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駰的放逐,滿心悵惘地回到那塊生他養他如今卻叫他厭惡的故土,憤怒而又無可奈何地與一幫「野胡」在一起度過自己的餘生。
在這些虛構的國度里可以找到當時英國社會的痕跡。作品集中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種種矛盾,對英國政治制度作了辛辣的諷刺。如小人國里的高跟鞋代表的是當時的輝格黨,而低跟鞋代表的是托利黨,關於打破雞蛋是從大的一頭打還是從小的一頭打的爭論反映了宗教戰爭。主人公格列佛勤勞、勇敢、機智、善良。作品想像豐富,構思奇特,勾畫出一個五彩繽紛的神奇世界。幻想與現實的有機統一是這部作品的最大特點。首版在一周內售完,並立即被譯成法文和荷蘭文。18世紀末葉出現了改編的小冊子。倫敦塔巴特出版社於1805年首次出版了專門的兒童版本,並附有三幅彩色銅板插畫。迄今的兒童版本一般只涉及格列佛在小人國和大人國的奇遇。《格列佛游記》對英國和世界兒童文學產生過重要影響,尤其是其勾想手法、離奇描寫在英國兒童文學史上有開拓意義。
格列佛游記〉用「大人國」「小人國」(國名)諷刺了英國18世紀的資本主義統治,頗具喜劇的色彩
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第一次出遊,發現小人國是用(跳繩比賽)來選拔官員的,她第四次出遊來到了(慧駰國)
格列佛游記 的主要內容
喬納森·斯威夫待(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國啟蒙運動中激進民 主派的創始人,十八世紀英國最傑出的政論家和諷刺小說家。他父親是定居愛爾蘭 的英格蘭人,早在他出生前七個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撫養長大,就讀於著 名的都柏林三一學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體」命名)。在當時,擔任教會的神職 是窮孩子的最穩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厭惡神學和那些煩瑣的哲學課程,他的志趣 在於歷史及文學。憑著一紙表示不堪深造(其實他後來還是取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 的「特許文憑」,他只好到母親的遠親鄧波爾爵士家去作私人秘書,處境無異於 「識字的奴僕」。不久,他便以見解精闢、諷刺犀利的文章顯示了才華。他的一篇 揭露政府貪污行徑的政論,直接促成了英法停戰,以至有人稱那項和約為「斯威夫 特和約」。他後來雖然成了首相的親信和女王演說詞的起草人,成為別人巴結的對 象,但仍以清貧為榮。
斯威夫特沒有官銜,給報社審稿不取報酬;哈利首相給他寫文章的獎金,被他 憤而退回,聲明自己不是被僱傭的文人墨客。女王及其要巨終因畏懼他的聲望和諷 刺文章的影響,將他逐出倫敦。他到都柏林後積極投入愛爾蘭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 斗爭,接連發表了戰斗性極強的文論,使英國的殖民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斂。斯威大 特深受愛爾蘭人民熱愛,在他因匿名作品被當局懸賞緝捕時,人們保護他;在他最 後一次訪英歸來時,人們鳴鍾舉火,用儀仗隊簇擁他返回寓所。斯威夫特晚景凄涼, 親人去世,頭暈耳聾,每逢清醒,仍執筆寫作,直至七十八歲逝世。
斯威夫特的傳世之作中,以《格列佛游記》(Gulliver's Travels,1726)流 傳最廣,也最為各國讀者所喜愛。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 四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 的理想。
雖然格列佛起初以為小人國與英國毫不相像,但實際上小人國卻是英國的寫照。 透過那似是荒謬的邏輯,我們看到的是:國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個指甲,卻狂妄 地自命為頭頂天的宇宙統治者,以其無常的喜怒決定老百姓的命運。官吏們也無需 德才兼備,只要跳繩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祿。
小人國的兩黨以鞋跟高矮為區分標志,這里影射的是當年英國的托利黨(即保 守黨的前身)和輝格黨(後來發展成自由黨)兩黨政治;而吃雞蛋時是從大頭敲開 還是從小頭敲開,則指的是天主教與新教(亦稱清教,即加爾文教派)之間關於教 會儀式的無稽之爭。為了這一區區爭端,竟導致了小人國的內戰,甚至殃及鄰國。 由於小人國里的警察制度和誣告成風,格列佛不得不逃離那裡。
大人國的人無論體力還是理智都超過了那群「小人」;大人國里實行的是理想 化的、有教養的君主政體,國王賢明而正直,經常關懷臣民,法律也是自由和福利 的保障。
在大人國國王的要求下,格列佛向他介紹了英國的社會及制度,他的溢美之詞 在國王的追問下破綻百出。國王對英國存在的營私舞弊、侵略戰爭和法律不公大加 指責,並指出其原因就在於人心的卑劣自私。
飛島國的科學家脫離人民與實際,從事不著邊際的「科學研究」,尤其是對屬 地的居民,更採取殘暴的手段:稍有叛逆,就將飛島駕臨上空,阻隔陽光,或降落 到其國土上,將居民碾壓成粉。這里揭露的正是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統治。
格列佛還到了一個魔術家的國度,在那裡回溯了古羅馬的政治,對比了英國的 制度。此時,他的思想已從支持君主政體變為擁護共和了。不過,他還只是贊美處 於「自然狀態」下的宗法社會。
如果這種看法還屬於「浪漫的倒退」的話,格列佛對智馬國的描述,則指出了 文明社會對於人類的腐蝕,表明只有生活在自然狀態下的人,才是純潔高尚的。這 一觀點後來被法國的盧梭發揚光大,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發端。
智馬國的居民分為狀似野獸的「雅虎」和有智慧、會說話的智馬兩類。「雅虎」 代表了人類的貪欲和敗壞,而智馬則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會。不言而喻,如果人類 墮落下去,將與動物無異,那是多麼可悲啊!
斯威夫特生活的時代是由培根開創的實驗科學和牛頓奠定的古典力學方興未艾 之際。他筆下的小人國和大人國雖是虛構的,但其居民身高分別是正常人類的十二 分之一和十二倍。那裡的一切建築和器物,都具有數學比例的准確性,全書結構勻 稱而明顯,這都符合理性思維的要求。
斯威夫特是在古典主義的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作家,他的文字功底極深,表現手 法新穎,盡管隔著一層翻譯,仍有許多值得我國青少年朋友學習和借鑒之處。
⑻ 幫我找一些名人事跡(最好是150個字左右,老師留的作業.呵呵)先謝謝拉!!
華羅庚。初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先後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多篇論文。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贊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
2.
1914年12月深夜,愛迪生的製造設備被一場大火嚴重毀壞,他損失了約100萬美元和絕大部分難以用金錢來計算的工作記錄。第二天早晨,他在埋葬著他多年勞動成果的灰燼旁散步。這位發明家說:「災難有災難的價值,我們的錯誤全部燒掉了,現在可以重新開始。」
愛迪生的成就實在令人佩服,但更讓人佩服的是他面對挫折的勇氣。人生旅途,難免會有困難、坎坷抑或是沉重的打擊。面對這些,你可以傷心,你可以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喪失面對它的勇氣,要有勇氣戰勝自己。
⑼ 在逆境能成就人才的辯論賽中,我正方能給反方提出怎樣的尖刻問題
一、人才成長逆築的成因分析
(一)特定歷史條件與社會政治制度使然
時勢可以造英雄,也可以扼殺和阻滯某些特定人才的進步與出現,造成人才成長的逆境。太平盛世對軍事人才需求不足,便不利於人們軍事才能的發揮,這是軍事人才成長的社會「逆境」;而在社會革命、武裝斗爭或天下分崩離亂之時,具有軍事才能的人應運而生,一展抱負,但這種時代,對於具有科學技術才能和文學藝術特長的人才來說,往往面臨求學無路、報國無門的不利境遇。可見,「時勢」對特定人才的成長也有逆境的一面。
從人類經歷的五種社會形態看,封建制度和神權統治最不利於人才成長,對人才摧殘最嚴重。在歐洲中世紀,軍隊人事制度以封建門第為核心,軍官身份是少數貴族的世襲特權,這就堵塞了大量平民及其子弟成為軍官並展現和發揮其軍事才能的渠道。我國隋唐後實行.的科舉制,實際上是限制人們發揮才能的一個圈套,廣大勞動者因生活所迫失去了學習的機會,根本不可能參加科舉走人仕途。明清時期以八股文取士,應考者只能依葫蘆畫瓢,替古人立言,不得有獨立之思想,科舉製成為束縛人們成才的一道枷鎖。這種制度性逆境不知埋沒了多少人才。
(二)落後的陳腐觀念和舊習慣勢力使然
我國歷史上的一些陳腐觀念和舊習慣勢力已經製造了種種逆境,至今仍然束縛著人才的成長進步。一是論資排輩的習慣性逆境。德高才隆之士能不能進身其位,要在資歷上排次序,「愚賢一概,必與格合」,晉職晉級都要「按照資歷往下排,一茬一茬順著來」。.資歷淺者只好服從安排,苦熬年頭,甚至長埋土中。二是嫉賢妒能的人際逆境。充滿嫉妒的環境,人才難以出頭,即使有成就,也不會有成就感,反而感到「窩心」受制。有的人容不得人才脫穎而出,甚至個別領導也缺乏應有的雅量,,寧可有才之士徒然荒廢,也不能讓他「冒尖」、「露臉」,以至造成潛人才「是龍得盤著,是虎得卧著」。三是封閉保守的社會文化心理逆境。中國傳統文化把保守、內向的心理品格作為一種自尊的美德,「弄巧不如藏拙」、「切莫班門弄斧」等處世哲學,就是.出於所謂「自尊」的需要。比如,青年才俊對工作有建議、有點子,在學術上有研究、有見地,甚至對一些權威定論產生懷疑,但是不露半點痕跡,因為一旦「班門弄斧」鬧出笑話,豈不丟人現眼,遭人輕薄,失掉「自尊」……。如此這般,使多少真知灼見化為烏有,又有多少創造才能胎死腹中?不適當地強調自尊,無異於為自己製造精神桎梏與心理逆境。
(三)人才發展中的不平衡使然
長跑比賽中,沖在前面的人往往承受更大的風阻力,或逆風力。人才的發展進步有著同樣的道理,某人一旦功成名就,甚至由此成了公眾人物,社會和周圍的人們對其關注就比較多,對其期望也-比較高,對其要求就會更加苛刻,這無形中就形成一種壓力,也可稱為一種「幸福的逆境」。
還有一種「馬太效應」造成的逆境:由於人才成長的進度不同,走在前面的顯人才,容易得到組織和社會承認,獲得榮譽和獎勵;那些未出名的潛人才,則難以得到承認,常常陷於「馬太效應」的困擾和逆境中。「馬太效應」往往以犧牲潛人才的發展為代價,來促進顯人才的發展,從而剝奪了潛人才的發展機會與發展可能。「馬太效應」通過這種「剝奪」機制對潛人才成長製造人為的逆境,起到障礙作用,這不僅壓制人才,而且埋沒人才。
(四)人才個性特質使然
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在《論自由》中說:「有天才的人,在字義的命定下就是比任何人有較多個性的,唯其如此,也就比任何他人都更不能適應社會為了省去其成員形成個人性格之麻煩而准備下的那些少數模子而不感到有傷害的壓束。」人才的這種鮮明個性常常為舊的傳統觀念、腐朽社會制度和落後習慣勢力所不容,越是卓越的人才越要承受更多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阻力。所以,個性鮮明的人才常常要面臨社會逆境的嚴峻考驗,尤其那些立志破壞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更是如此,他們要反叛於腐朽的社會制度,其個性必然為當時的社會所不容。而假若歷史上的思想巨人和政治巨人都那麼安分守己,順時聽命,那麼其所處的社會制度環境對他們就不構成逆境,但如果那樣的話,他們也就不成其為歷史巨人了。同時,那些個性鮮明、鋒芒畢露的人才,有時難免會在有意無意之間傷害與其發生聯系的一些人,容易樹敵積怨,加之自身才華出眾,樹大招風,又常遭人嫉恨,如果再有一些執拗和倔強,就會與周圍環境難以協調。人才獨特的個性往往在自身所處的逆境形成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五)客觀條件和人才所處地位使然
逆境常常是由社會客觀條件、人才自身條件、人才在其成長中所處的地位等共同決定的。家庭出身貧寒,生存生活條件惡劣,是父輩的社會地位造成的,不可更改;天災人禍,突如其來,令人束手無策,非人力可抗拒;重大疾病、意外傷殘、先天不足,生理缺陷,是人生的一種不幸,誰也無能為力;人微言輕,懷才不遇,只能默等時機;初來乍到,環境不利,人際生疏,工作尚不能打開局面,只能從頭做起……。種種險、災、窮、困、厄造成的逆境,絕非人的意志可以使之轉移,有時人們確實無法選擇自己的地位處境。這正是人在客觀世界中的受動性的體現。
二、全面認識和辯證分折逆境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逆境確實對某些人才的成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但並非任何人都能在逆境中成才,也不能以逆境成才現象來否定順境對人才成長的積極作用。因此,對逆境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有必要進行全面客觀的認識和辯證具體的分析。
(一)逆境充滿荊棘但也蘊藏著成才成功的機遇
逆境對人才成長的確有諸多不利,然而如培根所說,「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的」。逆境中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奇跡和成才成功的機遇。
古人說,禍兮福之所倚。有犀利眼光和創新意識的智者,總能打破常規,在危機中窺見機遇,找到轉危為安、反敗為勝的對策。1791年深秋法軍進兵荷蘭,荷蘭掘開運河,以為退兵之計。猶豫之間,拿破崙得知樹上蜘蛛大量吐出結網,根據知識和經驗,他判斷馬上將有寒潮來臨,於是發出停止撤退、准備進攻的命令。不久果然寒風勁吹,一夜之間河水冰封,法軍踏過瓦爾河,一舉攻佔荷蘭要塞烏得勒支城,避免了功虧一簣。這正是拿破崙在形勢不利的逆境中發現機遇的成功範例。黎明前特別黑,成功前格外難。人才成長過程中,只要在危機時刻再堅持一下,挺過最難熬的一段,那麼緊接著可能就是機遇的光顧,奇跡的出現。
(二)逆境壓抑人才但也激發人才成長的強勁動力
逆境給人才成長製造困難,形成壓力和壓抑,使人才成長備受挫折。但是,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居逆境.中,周身皆針貶葯石,石氏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時,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糜骨而不知。」久處順境,易生驕奢淫逸和惰性。而人在身陷逆境時,資源匾乏,精神壓抑,成功慾望迫切,成才動機強烈,因此常常能夠取得在順境中難以取得的巨大成功。事實正是如此,豪門子弟多不成器。而出身貧寒者始終處於憂患之中,逆境使人別無選擇,逆境給人很大壓力,而壓力能激發出強勁動力。當然,這種動力作用,主要還取決於身處其中的成才者所採取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逆境磨難人才但也磨礪人才的優良個性
樹木受過傷的部位,往往變得最硬。人才成長也一樣,經歷逆境的傷痛和苦難之後,能磨礪出優良的個性。立志成才的青年如果能經歷一段逆境的磨難為自己的人生「墊底」,那麼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意外和困苦之境遇,都能應對和承受。
少時苦難磨礪性情,可抑濁揚清成大業。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年輕時因反對種族隔離制度被捕人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小島上整整27年,3名看守總是尋找借口欺侮他。1991年曼德拉出獄並當選南非總統,當年在監獄看管他的3名看守也應邀參加他的就職典禮,曼德拉還恭敬地向他們致敬。如此博大的胸襟讓所有到場的各國政要和貴賓肅然起敬。後來,曼德拉解釋說,他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漫長牢獄歲月的悲慘遭遇給了他思考的時間,讓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的痛苦。磨難使他清醒,使他克服了個性的弱點,也成就了他最後的輝煌。
傅雷曾經說:「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這句話至為深刻。逆境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使人學會駕馭自己的個性,適度地張揚自己的個性,而不淪為個性的奴隸,並消除個性中的不良傾向,成為一個自身發展和諧的、與社會相融的有用之才。
(四)逆境由不幸造成但也使人才獲得升華性補償
生理學中的「補償功能」認為,人身的某一器官如果發生病變或殘缺,另一些器官的功能就會相應加強,以補不足。如盲人的耳朵特別靈敏,手和足的觸覺也特別精銳,他甚至可以通過聲音、觸覺去辨別人的面貌和形象。
補償原理同樣適用於身處逆境者。斯蒂芬·霍金二十多歲就癱瘓,後來連話都說不成,但他創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史鐵生患嚴重腎病,但最後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作家。楊小凱飽受十年牢獄之苦,但他也因此而成為聞名海內外的經濟學家。貝弗里奇說:「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人們把這種現象總結為:因禍得以成功,因福歸於平庸。
三、逆境成才現象的現實啟示
(一)對青少年人才進行有益的逆境培養
人才成長初期,少年得志,未必是好事。宋朝神童方仲永,5歲就能作詩,傳為奇聞,但12歲時卻變得「泯然眾人矣」,就是因為優裕的環境害了他。有時,環境太好並不利於人才的成長。「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明朝宰相張居正,從小聰明過人,13歲參加鄉試的試卷令考官拍案叫絕,時任湖廣巡撫的顧玉麟卻建議讓張居正落第。他解釋說:「居正年少好學,吾觀其文才志向,是個將相之才,如過早讓他發達,易叫他自滿,斷送了他的上進心。如果讓他落第,雖則遲了三年,但能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更加清醒,促其發奮圖強。」這位巡撫的遠見的確令人折服。後來張居正果然成為中興明朝的傑出政治家,他在險惡的環境中堅持革新政治,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韌精神,這不能不說與他少年「落第」的逆境有關。
對青年人才進行逆境培養,並不是刻意製造「逆境」,而是讓青年人到條件艱苦的環境中去磨煉,實際上是給青年人創造鍛煉成長的更多機會和條件。
(二)提高人才在逆境中奮進搏擊的逆境商數
同樣面臨逆境,有的人跨了過去,功成名就;有的人乃至有些高智商人才,卻陷了進去,被淘汰出局。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缺少應對逆境、解決現實難題的能力。換言之,他們的逆境商數AQ比較低。
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也就是將不利局面轉化為有利條件的能力。如果-逆境無法避免,危局不可挽回,那麼面對現實就是惟一正確的選擇。初陷逆境,人的腦海里會出現一連串的惱怒,也會產生驚慌,這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是,AQ低的人容易陷人其中不能自拔,反復抱怨,憤憤不平,卻忘記了去尋求解決辦法。而AQ高的人稍事之後則會冷靜下來,審時度勢,理智分析和判斷,從逆境中走出。這就是應對逆境的能力。逆商之所以為人推崇,是因為它體現了一種積極的價值取向。
逆境(AQ)跟情商(IQ)一樣,並非先天帶來,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AQ 。按照AQ的發明人保羅·斯托茨博士的觀點,應對逆境的能力可分解為四個關系因素—控制、歸屬、延伸和忍耐。控制就是認清自己改變局面的能力;歸屬是指承擔後果的能力;延伸是對問題嚴重程度及對工作、生活影響的評估;忍耐是指意識到問題可能會長久存在,需要堅持一段時間。培養逆商,主要應當在這幾個方面提高應對逆境的能力。
(三)講究逆境成才的策略
一是在等待和忍耐中轉逆為順。身處逆境要忍耐,沉得住氣,受得起委屈,坐得住冷板凳。這時,沒有機會,需要冷靜觀察,韜光養晦。如果在逆境中錯判情勢,急於求進,就可能招致更大災難和禍患。在逆境中只要坦然自處,奮發有為,就有可能在時機成熟時,化不利為有利,成其大才。
二是以樂觀心態超越逆境。這心態來自於對事業的沉迷和追求所產生的快樂,這種快樂不為任何逆境所掠奪、所壓制。因為逆境已經存在,不必急於改變現實,但可以在精神上超然現實,繼續在對事業的執著中尋找最大快樂。只有這樣,逆境消除之日,可能就是功成業就之時。
三是積蓄力量待機突圍。面對逆境,還應當注意運用頑強而靈活的反「埋沒」策略,要為破障突圍進行長期艱苦的力量積累和精神准備,待條件基本具備時,以沖天之勢突破逆境的羈絆,成就一番事業。比如當自己確已獲得突破性成就和創新成果,而又身處逆境的壓制和封殺時,要有「突圍」的勇氣,披發盤腸,大膽一搏—或跳出圈子爭取外界權威的支持,或爭取有效的「組織保護」,或跳槽流動、遠走高飛。
(四)對人為逆境進行組織干預
逆境能夠使人成才,但並不必然使人成才。逆境本身不賜於人們任何成就,在通常情況下,常常會摧殘、扼殺、毀滅人才。
對於組織一方來講,斷不可以逆境成才為名,置人才於逆境或陷人才於困境而不顧。不能把「逆境成才」當教條,搞盲目的「逆境崇拜」。畢竟,逆境中的成才是壓制性的,它不利於人才認知系統和身心性情的健康發展。任何組織和領導者都應對人才成長中的各種人為逆境進行必要的行政干預和思想教育工作,以消除產生逆境的不利因素,通過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諧的內部環境與適當的物質待遇,為人才的社會角色成熟和德識才學體全面發展提供更良性的空間,使人才遠離逆境的折磨與推殘。這也是社會和諧、民主、進步和發展的客觀要求。
⑽ 丹尼爾·韋伯斯特的三屆國務卿
美英關系一直是美國外交戰略的重心。1839年,韋伯斯特受命訪英,參與解決美國東北部邊界問題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
在1840年大選中,韋伯斯特支持輝格黨人威廉·亨利·哈里森競選總統,取得成功,並被任命為國務卿。但韋伯斯特尚未開展工作,哈里森就病逝了。繼任總統約翰·泰勒是一個自尊而固執己見的人,他希望內閣成員無條件地服從他的旨意,結果內閣很快就解體了,韋伯斯特雖然留任,但被告之:必須服從總統的指揮。
此時期,美國同英屬加拿大不斷發生邊界糾紛。1837年,許多美國志願者參加了威廉·麥肯齊領導的加拿大人的反英暴動,英加軍隊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製造了卡羅琳號事件。雖然美英雙方進行了談判,但沖突仍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兩國關系。
到韋伯斯特出任國務卿時,形勢出現了轉機:新任英國外交大臣阿伯丁伯爵主張與美國和解,而他派來談判的使節阿什伯頓勛爵的妻子是一個美國人,勛爵本人則與韋伯斯特相識多年;而韋伯斯特的處事原則是盡力避免戰爭,其原因之一是他本人與英國的商界關系密切。經過漫長而輕松的談判,雙方於1842年8月簽署了《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該條約確定了美國緬因州與加拿大之間的邊界,美加之間和平解決了當地存在爭議的土地。此外,雙方還確定了對大部分暴力罪行的引渡手續等。該條約體現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妥協精神,對兩國關系產生了很大影響。
《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的簽訂過程是比較輕松的,但由於利益方面的原因,要說服緬因和馬薩諸塞兩州支持條約卻困難重重。韋伯斯特充分利用了他的外交特長,巧妙游說,終於使兩州的領導人接受了條約。韋伯斯特在國務卿任內還同葡萄牙、墨西哥等國進行了談判,調整了雙邊關系。由於與總統在一些重要外交問題上的意見分歧無法調和,他在1843年5月辭去國務卿一職。
兩年後,韋伯斯特又被選入聯邦參議院。他同輝格黨人一起,反對政府在得克薩斯問題上的態度和對墨西哥的戰爭政策。在圍繞如何處理從墨西哥獲得的土地的斗爭中,他反對南方奴隸主集團的偏激主張,但不希望由此引發全國性的爭論。
1850年7月,韋伯斯特又被米勒德·菲爾莫爾總統任命為國務卿。在此時期,美國國內圍繞奴隸制問題的斗爭愈演愈烈,分裂傾向已日益明顯,而韋伯斯特對待奴隸制的態度也逐漸趨於保守。1850年亨利·克萊的妥協案出籠後,得到他的支持,因為他認為只有妥協才能拯救聯邦,否則聯邦就會分裂。為了落實妥協案的相關內容,他協助總統在立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古巴問題上,韋伯斯特反對歐洲列強的介入。
韋伯斯特的個人生活極其不幸。夫人早在他進入參議院時就已撒手人寰,墨西哥戰爭期間,他的一個兒子和唯一的女兒相繼去世。他以繁忙的公務來消解孤獨寂寞和負債累累的痛苦。1852年10月24日,韋伯斯特病逝,終年七十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