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互聯網+」時代 扶貧怎麼更精準
推動「互聯網+」與扶貧開發跨界融合,探索「互聯網+精準扶貧」模式,為扶貧插上「飛翔的翅膀」,將互聯網思維轉化為加快發展、後發趕超、全面小康的不竭動力,不斷開辟扶貧新路子、提高扶貧精準度、開創扶貧新局面,確保讓「精準扶貧」成為中國經濟的下一個「風口」。
一、利用「互聯網+」構建大數據平台,推動扶貧由「粗放管理」向「精準管理」轉變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實施精準扶貧,首先要精準識別、精準研判、精準管理。「互聯網+」時代,應探索大數據與扶貧開發協同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建立精準扶貧大數據平台,依託大數據實施精細管理、精確瞄準、動態監測,推動扶貧政策和扶貧資源投向更精準、扶貧管理更精準,打造「精準扶貧」大格局。
一是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識別。
二是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研判。
三是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管理。
二、利用「互聯網+」開展電商扶貧,推動扶貧由「線下」向「線上」轉變
「互聯網+」不會嫌貧愛富,電商也不是大城市的專利,「互聯網+」完全可以在精準扶貧上大顯身手。貧困地區要主動對接互聯網,運用「互聯網+」開展電商扶貧,讓農民搭上「互聯網+」這班「時代快車」,變「面朝黃土」的農民為「面向互聯網」的新農民。
一是建好電商平台。
二是培養電商人才。
三是開發電商產品。
三、利用「互聯網+」開展教育扶貧,推動扶貧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一是加快農村寬頻網路建設。
二是探索創新教育扶貧模式
三是完善教育扶貧保障機制。
四、利用「互聯網+」開展產業扶貧,推動扶貧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
「互聯網+扶貧」的前提是「互聯網+產業」。要堅持因地制宜,結合扶貧對象的區域分布、生產特點等因素綜合考慮,「量身定製」特色化、專業化、接地氣的發展產業,以產扶貧、以產扭貧、以產脫貧。
一是催生產業扶貧「長尾效應」。
二是打造特色產業「龍頭力量」。
三是培育脫貧致富「智慧產業」。
B. 互聯網+精準扶貧怎麼實現,涉及哪些方面
就我個人所知的(以德生寶為例),互聯網+精準扶貧主要是通過在平台發布相關的產品需求(預購),特定的貧困幫扶對象的農戶們利用社保卡通過平台足不出村就可以查詢相關的信息,種植或生產客戶需求的產品,有針對的進行生產。到其約定時間時,將相關產品發送給客戶。客戶再將相關款項轉入農戶們的社保卡內。從而實現精準的扶貧。
C. 網路扶貧行動計劃指出網路扶貧五大工程分別是什麼
一要實施網路覆蓋工程,優先支持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網路覆蓋,加快實用移動終端、移動應用程序、民族語言語音和視頻技術研發,加快貧困地區互聯網建設應用步伐;
二要實施農村電商工程,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立扶貧網路博覽會,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特色產業發展;
三要實施網路扶智工程,開展網路遠程教育,加強幹部群眾培訓,支持大學生村官和大學生返鄉開展網路創業創新,提高貧困地區教育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
四要實施信息服務工程,通過構建統一的扶貧開發大數據平台、搭建一縣一平台、完善一鄉(鎮)一節點、培養一村一帶頭人、開通一戶一終端、建立一戶一檔案、形成一支網路扶貧隊伍、構築民生保障網路系統,建立起網路扶貧信息服務體系;
五要實施網路公益工程,開展「N+1」網路公益扶貧活動,推動網路公益扶貧行動和貧困地區結對幫扶計劃,打造網路公益扶貧品牌項目,構建人人參與的網路扶貧大格局。
D. 脫貧攻堅成果是什麼
脫貧攻堅成果是: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各級領導幹部要保持頑強的工作作風和拼勁,滿腔熱情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要建立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察制度,加強督察問責。
要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激勵各級幹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選好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
(4)互聯網扶貧成果擴展閱讀:
扶貧開發投入力度,要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央基建投資用於扶貧的資金等,增長幅度要體現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的要求。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要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
省級財政、對口扶貧的東部地區要相應增加扶貧資金投入,要加大扶貧資金整合力度。要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步伐。要加強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要從嚴懲處。
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
E. 互聯網如何為精準扶貧提供新動力
互聯網精準扶貧」分論壇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國婦女署、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組織代表,美國、迦納、尼泊爾、衣索比亞等國家政府或機構代表,20餘名中外知名企業家,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等13個貧困地區貧困縣代表,以及4位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返鄉創業青年和幫扶對象代表共同對此展開交流。
正如國家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巡視員秦海所說,現階段的扶貧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方法論和能力的問題,「利用互聯網,我們把過去傳統條件下的扶貧,放到了在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時代方位,使得全國扶貧大數據平台建設、農村電商發展等各項扶貧措施,在精準幫扶貧困人口外,還發揮了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F. 互聯網+扶貧是什麼意思
「互聯網+」的普及推廣,為傳統行業帶來無限機遇。貧困地區應搶抓這一時代先機,利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扶貧方式,推動「互聯網+」與扶貧開發跨界融合,探索「互聯網+精準扶貧」模式,為扶貧插上「飛翔的翅膀」,將互聯網思維轉化為加快發展、後發趕超、全面小康的不竭動力,不斷開辟扶貧新路子、提高扶貧精準度、開創扶貧新局面,確保讓「精準扶貧」成為中國經濟的下一個「風口」。
G. 互聯網+扶貧有什麼作用
讓貧困地區的作物價格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之前一樣,掌握在商人手中,望採納
H. 互聯網+精準扶貧 讓扶貧呈現在「陽光」之下
互聯網+精準扶貧 讓扶貧呈現在「陽光」之下
位於安徽省北部的國家級貧困縣利辛縣完成了移動精準扶貧終端的開發、測試以及人員培訓,並將其並投入使用。
I. 互聯網+精準扶貧是怎麼操作的
利用「互聯網+」構建大數據平台,推動扶貧由「粗放管理」向「精準管理」轉變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實施精準扶貧,首先要精準識別、精準研判、精準管理。「互聯網+」時代,應探索大數據與扶貧開發協同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建立精準扶貧大數據平台,依託大數據實施精細管理、精確瞄準、動態監測,推動扶貧政策和扶貧資源投向更精準、扶貧管理更精準,打造「精準扶貧」大格局。
一是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識別。摸清「貧困家底」、進行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前提。利用大數據去完成「六個精準」工作是精準扶貧的一個有效抓手,要探索創新「瞄準」機制,通過「一進二訪三聯」(「一進二訪」指進村入戶、訪困問需、訪貧問計,「三聯」指領導聯縣包鄉、單位聯村、幹部聯戶)、結對幫扶等活動,進行全面摸查,進一步把扶貧對象、貧困類型、貧困規模等「第一手資料」核實核准,識准扶貧對象、找准致貧原因、定準幫扶措施,並根據致貧原因逐一分類、識別、全面建檔立卡,通過電腦錄入「扶貧信息系統」,建立扶貧信息大資料庫,實現扶貧工作全程信息化管理,為提出符合貧困地區實際的綜合扶貧開發規劃提供科學依據,為精準扶貧夯實基礎。
二是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研判。數據及其背後所蘊含的信息是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支撐。建檔立卡資料庫僅實現了數據錄入、查詢和統計等較低層次的功能,還需要運用大數據技術深入提煉數據中存在的大量有用信息。要運用數據挖掘手段,深入分析研判扶貧信息,從中挖掘出隱含的、大量有用的元素,進一步發現信息背後潛在的現象和規律,歸納總結出各地貧困人口的不同特徵,在此基礎上為每個貧困戶量身制定可量化、看得見、能落實的幫扶措施,切實瞄準「真貧」、實施「靶向療法」,為各級政府因戶施策、對症下葯、檢驗成效的提供可靠依據。
三是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管理。科學的決策來源於大數據分析,「互聯網+管理」將是精準扶貧看得見、用得上的扶貧管理抓手。要結合精準識別、精準研判情況,運用大數據技術繪制「六個精準」「五個一批」扶貧攻堅作戰圖,做到分類施策、對症下葯、靶向治療。要建立駐村扶貧工作管理平台軟體,運用大數據對扶貧對象、扶貧信息進行精細管理,並通過駐村幹部的實時監測,及時更新脫貧動態,實現數據動態監測和貧困對象動態進出,做到動態管理、進出有序。對精準扶貧每一項工作,要明確具體目標、著力重點、措施辦法、完成時限、責任主體,上網公布,定期通報,對各類問題實行跟蹤銷號管理,形成環環相扣、可核可查、銜接緊密的推進體系、落實鏈條和考核督查機制。
J. 網路扶貧對我的影響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電 (劉亮)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網路扶貧行動有關情況。會上,多項數據顯示,互聯網對中國脫貧攻堅戰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近年來,中國網路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中共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會上回顧過去幾年裡,中國網路扶貧行動圍繞網路覆蓋、農村電商、信息服務、網路扶智、網路公益等五大工程展開工作,取得了多項成果。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貧困地區網路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貧困村通光纖比例由實施電信普遍服務之前不到70%提高到98%。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深入農村地區,實現對832個貧困縣全覆蓋,全國農村網路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
為了提升貧困地區教育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中國圍繞網路扶智工程,提出了加快學校聯網、推廣遠程教育等,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從2016年底的79.2%上升到2020年8月的98.7%。
「網路扶貧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遠程醫療實現國家級貧困縣縣級醫院全覆蓋,全國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99.2%。」楊小偉表示,加強基層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將有利於提升為貧困民眾提供精準服務的能力。此外,更多網信企業和廣大網民也可藉助互聯網將愛心傳遞給貧困民眾,擴大網路公益扶貧惠及范圍。
楊小偉說,互聯網對消除貧困的基礎性作用和可持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下一步將保持攻堅態勢,高質量打贏網路扶貧收官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