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潮州陶瓷與景德鎮陶瓷的不同
景德鎮是老牌瓷都,不過由於景德鎮的高嶺土就快用完了,所以當地的瓷器產業衰落得很快。潮州是新興的瓷都,其實潮州在唐宋時期已經開始做陶瓷了,但始終沒有景德鎮那麼出名。近年來,潮州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民間工藝,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全國唯一一個「中國民間工藝傳承之都」特色區域稱號。另外還獲得《中國陶瓷出口基地》稱號,是全國陶瓷企業最多、最集中,陶瓷門類最齊全的產區。
潮州和景德鎮彩繪瓷器的最大區別,體現在材質上。潮州的瓷胎比較白,比較現代化。景德鎮的主要是青綠色,比較有古典味。近年來,景德鎮的陶瓷產業之所以落後於潮州,除了高嶺土快用完,工藝技術後繼無人之外,創新水平也落後於潮州。比如潮州人懂得加入骨炭,燒制出更薄更剔透仿骨瓷(我國還沒有真正的骨瓷,因為技術水平還不夠)。而景德鎮依然只有千年不變的青白瓷,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
再看看目前瓷器產業的市場發展情況:2018年,潮州全市規模以上陶瓷工業企業達350家,A股上市陶瓷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來自潮州的日用陶瓷、陳設藝術陶瓷、建築衛生陶瓷年產銷量分別佔全國的25%、25%、40%,出口量分別佔全球的30%、40%、55%,均居全國首位,產品暢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潮州三環集團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已成為全國首家實現陶瓷後蓋市場化應用的企業,並在晶元用電子陶瓷基片、光通信用陶瓷等前沿科技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行業「隱形冠軍」。其中,光通信連接器用陶瓷插芯佔全球市場用量70%以上,被工信部評為「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
景德鎮的陶瓷產業就做得沒有潮州那麼好了,不過名氣還在,中國瓷都的品牌還在。這也是景德鎮目前僅剩的優勢。目前,廣東省是探明高嶺土儲量最多的省,保有礦石儲量超過5億t,佔全國總儲量的30.9%。其次為陝西、福建、江西、廣西和湖南等省,保有儲量分別佔全國總儲量的26.75%、11%、7.7%、7.64%和3.73%。在原材料這方面,潮州的後備資源也很充足。
B. 潮汕地區做陶瓷的鎮叫什麼
潮州陶瓷產業已有1300年的歷史,陶瓷工業成為我市首屆一指的支柱產業。作為。「中國瓷都」陶瓷是潮州的驕傲,但在這驕傲背後,我們正面臨著陶瓷垃圾所引發的各種問題如白色污染,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處理。如今,這些陶瓷垃圾已泛濫成災,給我市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據初步統計,目前潮州僅衛生陶瓷企業生產的工業垃圾每年達5萬噸以上歷年積存的陶瓷垃圾則不低於30萬噸.陶瓷垃圾數目如此龐大所堆放佔用的土地也很大,據群眾反映:工廠前、房屋後、田地里、大路旁,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就有陶瓷垃圾白花花的身影,有的公路被堆得難以通車,有的田地已被這陶瓷廢品蔓延得了一角,許多農民都抱怨,其實,有的企業賺回收成本高,難度大而叫人亂搬載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陶瓷行業在次品或廢品回收再利用上的科技水準還很低,回收的成本比重新尋找原料的成本還高,因此從
企業的現時價值來看,除非原料成本很特殊,不然一般都不會考慮回收。而寧願把次品打碎扔掉。例如:古巷鎮現有衛生潔具企業300多家,年產潔具4000多萬件.相對目前日用陶瓷和工藝陶瓷來說,衛生潔具因其體積大舊品率高而成為陶瓷垃圾的主角。按照平均廢品率50%的保守數字計算,古巷鎮每年產生的陶瓷廢品達200多萬件,但是,一些請運工人為了貪圖便直把
數量驚入的陶瓷垃圾亂倒亂放,針對這種陶瓷廢品污染環境的現象,群眾反映;政府要比較重視,在陶瓷廢品回收工作中起引導作用,同時也要加大對此項目的投資,加強管理。
面對這種現狀有的企業認為,政府應大膽運用政治手段,政策要到位在技術資金方面進行適當引導。二零零二年,市政協委員聯名提出了《切實加強管理,防止陶瓷工業影響子孫後代》的提案,市政府專門頒布實施了期州市陶瓷廢物環境管理暫行方案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陶瓷廢品對環境的影響,從二零零二年下半年起,廣東省潮州市楓溪陶瓷研究所開展了廢瓷生產瓷泥,再把瓷泥製成產品的試驗,其廢瓷利用率已達3啦5溉,目前這一科研成果—通過國家的專利初審,在此基礎上,楓溪陶瓷研究又主動聯合廣東省四通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高強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兩家企業,成立了潮州市綠環陶瓷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斥資7500萬元建設「陶瓷廢品回收利用」項目。項目分三期進行,首期已於二零零三年8月初正式動工,預計建成後,年產瓷泥8萬噸,年回受利用廢泥28萬噸,二期工程將進一步利用廢泥生產日用陶瓷,
三期工程則進入衛生潔具的生產階段。項目有關負責人楓溪陶瓷研究所所長陳史民告訴記者:用廢瓷回收利用後生產的瓷泥,在熱穩性,溫度,硬度方面,比一般的瓷泥更好。但此項目最吸引人關注的是其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陳史民高興的說,項日建成後,每年潮州近一半的陶瓷廢品可以得到有效的處理,實施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處理,有利用潮州陶瓷產業的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小調查得知,在楓溪的大多陶瓷廢料都是由一些公司來收購的,一大車廢料大約一百元至二百元這些收購公司把廢料重新利用,達到了可持續利用。
以下是一些陶瓷廢物利用的措施:
(1)用於生產磚。如裝飾市場上獨樹一幟的硬似鑽、顏如玉的綠色建材產品——金屬瓷磚。不可生產紅瓷、白瓷、灰瓷等金屬瓷磚。
(2)用於瓷磚坯料。廢棄的泥水經回收、揀去雜物、除鐵外,又可添加瓷磚中用於瓷磚坯料。
(3)用於生產多孔陶瓷。
(4)用於制備水泥。陶瓷廢料有較好的易磨性,通過陶瓷廢料的粗破的處理,然後加少量表面活性劑的溶液進行沖洗。可再通過廢料配比可生產較高強度等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5)用於開發混凝土材料。固體廢棄物混凝土材料是以固體廢棄物為主要原辯,具有普通混凝土性能的一種環保材料,用於製造建築牆材,用於道路的鋪面材料。
由於潮州市綠環陶瓷資源綜合利用公司和各企業人士、政府著手處理陶廢品的問題,使潮州的環境有所緩解,這幾年來,潮州變美了,但是,我們還得繼續將節能減耗的活動推廣下去。不然,廢品既佔用空間,又影響市的景觀。市環保局綜合科科長陳稅洪說:陶瓷廢品亂倒亂放,不僅污染環境,堆塞河道,侵佔耕地,引發有關區域的內澇,妨礙城市的生產,對中國陶瓷的形象有非常大的影響,況且這些陶瓷廢物屬於難降的物質,對整個生態環境影響非常深遠。
所以,加強資源的回收利用,是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對促進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好會起劭很大作用。
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走新型工業化路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所以要採取各種措旌加大資源的回收利用,更好地落實黨的政策,盡量做到節約能源和原材料。這樣,我們的子孫後代才能繼續發展下去,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願意看到的。
陶瓷垃圾其實也是一種資源,完全可以回收利用,把廢瓷簡單地一埋了之,不僅造成環境壓力,同時也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從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角度考慮,要解決陶瓷垃圾問題,必須雙管齊下,在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提高陶瓷產品的成品率的同時,大力推廣廢瓷回收利用技術,從根本上減少乃至徹底杜絕陶瓷垃圾。「最為關鍵的是,必須徹底改變『企業污染,政府買單』的局面」。
從長遠考慮,徹底解決陶瓷垃圾問題,必須大力推廣廢瓷回收利用技術,在各大陶瓷產區扶持、建立較大規模的廢瓷回收企業,滿足整個產區廢瓷回收的需要。同時要研究制定科學有效的政策措施,公平合理地向陶瓷企業收取廢瓷回收費用,用於扶持廢瓷回收產業的發展,真正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潮州「綠環陶瓷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就制出了讓廢瓷神奇再生的解決方法,他們將廢瓷、廢渣,碾成粉狀顆粒,把脊性、粘性兩種材料按不同的比例,先後用10種不同的配方進行了整整一年的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刻苦攻關,終於首次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取得科學的數據,制定出成功的方案,讓廢瓷神奇再生。
針對陶瓷廢料日益增多,環境壓力增大的實際。市綠環陶瓷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實施的「陶瓷廢渣回收利用示範工程」,年可回收廢瓷3萬噸,生產再生瓷泥6萬噸,基本解決了我市陶瓷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等問題。
據綠環陶瓷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廢瓷通過加工,加工後重新再生做成瓷泥。第一個好處就是成型的收縮率比較低。在燒成各方面強度比較好,也能夠在原來的基礎上節約原材料。
我市其他一批企業也在原料革新、設備改造節能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這些陶瓷企業代表表示,要借鑒同行業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繼續在窯爐改造、廢渣回收、原料節能等方面加大研發力度,促進潮州陶瓷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據悉,用回收利用的廢瓷生產的瓷泥,在熱穩定性、溫度和硬度方面要比一般瓷泥更好。項目建成後,每年有一半的陶瓷廢料可得到有效處理,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有利於潮州陶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綠環陶瓷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讓廢瓷神奇再生。不僅構築了陶瓷生產新的循環經濟模式,而且實現了陶瓷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在陶瓷業界引發了一場「地震」。潮州不少企業前往取經,作起了陶瓷廢渣回收利用的大文章。據有關部門估算,潮州一年的廢瓷就達10萬噸以上,綠環可消化2.8萬噸
總結起來,就是要鼓勵和支持強勢企業,起帶頭作用,積極開發陶瓷垃圾回收再利用技術,用科學技術將陶瓷垃圾變廢為寶。減少陶瓷生產各個環節陶瓷垃圾的產生,減少陶瓷垃圾的排放。
長遠來說,應該從生產的各個環節減少陶瓷垃圾的產生,而產生的廢瓷經過處理粉碎,摻入瓷土,回收率可以達到100%,生產成本可降低3%。但目前存在許多問題未解決,如陶瓷垃圾不集中,收集困難,導致成本增大,回收技術不成熟。大多屬中小陶瓷企業不願花精力在這些陶瓷垃圾上,存在著種種限制。
C. 潮州市陶瓷行業協會的主要成果
潮州市陶瓷行業協會還創辦了《中國瓷都報》和「中國瓷都--潮州網站」,構建了較版為完善的權協會宣傳網路。《中國瓷都報》發行面向各會員單位、各陶瓷產區、上下游企業及業界人士,包括了「業界新聞、人物觀點、技術管理和文化宣傳」等多個版面,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可讀性強。「中國瓷都--潮州網站」具備中英文版本,及時報道潮州陶瓷的最新動態,宣傳相關的政策法規,擴大潮州市陶瓷行業協會的影響力,讓世界認識「中國瓷都」,認識潮州。
D. 潮州陶瓷有何社會意義
潮州有《清明上河圖》,在陶瓷裝飾藝術中的輝煌史及文化意義,《清明上河圖》是我國最寶貴的一級國寶畫作, 也是北宋宮廷畫家張擇端絹本長卷的風俗畫代表作。畫卷以長 528cm 、寬 24.8cm 的全景式構圖,採用散點***的構圖法, 將復雜的人物、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多變的畫面中, 細致而真實地描繪了北宋鼎盛時期汴梁京城汴河兩岸城鄉、街市、水道及社會生活的諸多風物場景,准確而生動地表現了 12 世紀我國都市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況和社會風貌。其豐富的思想內蘊、獨特的審美取向、高超的藝術功力和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使其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的經典之作,有中華第一神品之美譽。
陶瓷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藝術符號, 帶著泥土的芬芳在民族母體中迅速發展。目前, 《清明上河圖》已成為陶瓷業備受青睞的藝術範本。特別是現代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涌現,使陶瓷行業煥發出蓬勃生機。潮州市是我國古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歷來以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近年已進入到輝煌的發展時期。 2004 年4月, 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正式授予中國瓷都的榮譽稱號。
E. 潮州陶瓷簡介
簡介
潮州陶瓷,歷史悠久。從境內陳橋村貝丘遺址中,可以看出,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和冶陶,而北關古窯址、南關古窯址和筆架山宋代窯址(同見條目)的發掘,也說明至少在唐高宗儀鳳——調露初年(公元676-679年),潮州已有較大規模的陶瓷生產,並出現了釉下點褐彩瓷器。潮州作為宋代的廣東瓷都,其中心產區就在潮州城四圍,即今湘橋區轄區。 目前,潮州已獲「中國瓷都」稱號,湘橋區也是僅次於楓榽的瓷都第二大產區。轄區內鳳新、城西、西湖、金山等地,仍有相當規模的陶瓷生產,彩瓷業主產廠潮州彩瓷總廠也在西湖之濱。
編輯本段工藝
潮州陶瓷分美術陳設瓷、日用瓷、建築衛生瓷和特種陶瓷等大類,美術陳設瓷又分人物瓷塑、通花瓷花、動物瓷和花瓶(盤)彩繪等。人物瓷雕,用料精細,釉料潔白晶瑩,造型秀美,以別具風韻而飲譽瓷壇;通花瓷花,更以雕鏤精細的鏤空技藝、配以捏制的各式瓷花,以玲瓏剔透之美而獨步瓷壇。通花瓶是在瓷坯體上雕通幾何圖紋,或各種花卉、人物、動物等圖案,經高溫燒成後,由人工彩繪裝飾花紋,再經烤花窯燒制而成。其裝飾多以鏤空幾何紋樣為底紋,底紋多為四方連續圖案,便於雕刻,適於燒制,易於表現出精工細致的藝術效果。大體上有通花與釉上彩繪結合、通花與浮雕結合、通花與瓷花結合、綜合性裝飾等類型。雕刻技法上有單層雕刻、雙層雕刻、多層雕刻且可轉動。是具有民族風格和濃厚地方特色的瓷器藝術品,也是中國首屈一指的雕塑鏤空與提花融為一體的工藝美術品。「通花瓶」也已成了瓷藝界公認的專用術語;動物瓷中以變形動物瓷塑最負盛名,它以變形誇張的手法,強調動物之某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使之神韻獨具;而花瓶、瓷盤的彩繪,也推陳出新,異彩紛呈,不但有釉下的五彩、青花,釉上彩的古彩、新彩、堆雕金,兼有釉下釉上的鬥彩,還不斷吸收引入新的形式和技法。筆法上有工筆、有意筆,有兼工帶寫,也有現代派彩繪。潮州彩瓷中的釉上彩繪,顏料豐富,構圖清新,工筆彩繪,工整細膩,色彩富麗,經歷代藝人的努力,形成了有別於其它瓷區的彩繪風格,陶瓷界譽之為「潮彩」。潮州陶瓷已有近百件作品在全國評比中獲獎。代表作有《金陵十二釵》、《友誼通花瓶》、《雙福瓷花籃》及獲得國際金獎的《天球瓶》和堆雕花瓶系列(一組5件)等。
編輯本段歷史
潮州先民燒制陶器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6千年前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潮州至今發現湘橋區陳橋村、池湖村、意溪海角山,潮安縣庵埠梅林湖、金石石尾山和歸湖神山共6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和少量的完整的陶器,從這些陶片和陶器的特徵看,它與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部分陶器有許多相似之處。 1974年我市饒平縣浮濱、聯饒兩地,出土以長頸大口尊,對稱穿孔壺、豆為主要特色的147件醬黑釉陶器,這類陶器至今僅見於粵東至閩西南一個相對大的區域范圍內,但潮州饒平比較集中成套,其年代相當於商代。因有別於同期南方幾何印紋陶的文化類型,故被中國考古學界命名為"浮濱文化類型"。1982年,我市潮安縣歸湖二塘龜山發現面積約500平方米的西漢印劃紋硬陶遺址,滿山遍野暴露大量陶片,有的地段堆積層厚達30厘米,器形和紋飾多樣,製作頗精美。 潮州歷代陶窯和陶器、陶片出土點眾多,出土物不勝枚舉。 據考古調查,潮州燒制瓷器的歷史始於唐代。1954年,文博工作者在潮州市南北郊區,調查清理了唐代窯址4處窯灶35座,其中南郊洪厝埠3座,竹園墩5座;北郊窯上埔26座、北堤頭1座。從這四處唐代窯址出土的遺物有日用青瓷、建築材料和窯具匣缽3大類。日用青瓷胎質呈灰色或灰白色,胎坯較厚,火侯不高,質地較為粗松。釉色有青釉、青黃釉、醬褐釉3種,青黃釉數量較多,青釉較少,釉面一般均開片。器形有碗、碟、壺、杯、罐、盆、枕等。建築材料有磚、瓦當、板瓦、筒瓦4種。 唐代潮州窯燒制的青瓷碗分兩類,一類敞口圓餅足平底,或矮圈足,外壁一般施半截釉;另一類四花瓣口連著四條凸起直線伸向碗內底,玉壁形足或矮圈足,施滿釉,足底有用泥丸墊燒留下的露胎痕跡,通常有火石紅現象。這類碗造型美觀、釉色晶瑩,且有口徑達30厘米左右的大器,其中一件潮州市博物館珍藏的完整的四花瓣口大碗,被故宮博物院古陶瓷專家耿寶昌先生譽為"唐代潮州窯的代表作",鑒定為國家一級珍貴文物藏品。 潮州北郊窯上埔唐代窯址出土的一件青釉點褐彩直口平底盆,應是潮州彩瓷的鼻祖。浙江越窯、甌窯和江西洪州窯晉代青瓷點褐彩技藝對唐代潮州窯點褐彩裝飾,應有啟迪作用。北郊北堤頭唐代窯灶中出土的16件圓筒形凸邊平底匣缽,說明唐代潮州窯開始使用匣缽裝燒瓷器,以免產品器表被煙塵所污染,這種裝燒技術當時在廣東全省乃至全國都是領先的。1981年,在泰國曾出土唐代潮州窯生產的青釉四花瓣口碗,因此,可以說唐代潮州窯開了潮州瓷器出口外銷的先河。 唐代潮州窯中至今尚未發現絕對年代的實物資料,但根據窯址出土的青釉平底碗、青釉平底碟、青釉四系罐與潮州筆架山唐代"儀鳳四年"(公元679年)紀年墓和韶關唐代張九齡"開元廿九年"(公元741年)紀年墓出土的同類器物對比近似;蓮花瓣瓦當也與西安唐代大明宮遺址出土的基本相同,故唐代潮州窯的相對年代應在公元679年至741年之間,換言之,潮州燒制瓷器的歷史距今約一千三百年。 1922年,潮州城西羊皮崗曾出土過4件釋迦牟尼塑像,塑像底座的四面都刻有銘文,一件為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兩件為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一件為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施捨人為劉扶及其家屬,4件銘文中都明確地刻著"潮州水東中窯甲"等字,最後又都有匠人"周明"的署名。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件精美的青白釉浮雕蓮瓣爐。這5件瓷器當年被挖戰壕的國民黨軍隊挖出來後賣給古董商,被帶出香港,解放後,中國政府重金將其購回,現分別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均為國家珍貴一級文物藏品,一直被視為研究北宋潮州窯的至關重要的實物依據。故宮博物院陳萬里先生1955年首次來潮州筆架山窯調查時,發現窯址中出土青白瓷浮雕蓮瓣爐殘片數片,初步證實了水東窯的所在地和蓮瓣爐的產地即潮州筆架山窯,因其地處韓江東岸,故北宋時稱"水東窯"。後來,1972年在筆架山發掘窯址中出土刻有"周明"二字的塑像底座殘片1塊;1980年又在筆架山8號窯發掘出土"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刻款的塑像底座,從而為"水東窯"即筆架山窯找到了有力物證。
編輯本段潮州陶瓷工藝成為「世界之最」
在中國瓷都陳列館的一樓大廳正中央,一幅由1900多塊瓷板拼砌而成、長60多米、高約3米的巨型瓷壁畫特別引人注目,這是由邱樹江主創的「清明上河圖」,是潮州市最早載入基尼斯紀錄的陶瓷作品。由蔡維傑創作的長100.80米、高1.28米、厚0.02米的《五百羅漢圖》,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浮雕瓷壁畫;由蔡光秋主創的高溫一品紅釉「盛世瓷花籃」,是世界上最大的紅釉瓷花籃;由謝兩岳創作的毛澤東瓷塑像,高達2.6米,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由林禮騰創作的直徑達215厘米的高溫彩繪大掛盤「百美圖」,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瓷掛盤,後來被他自己所創的「盛世滋生圖」刷新了紀錄;由吳瑞深製作的高約6毫米、寬約10毫米、重僅2克的「富貴」朱泥壺,是世界上最小的手拉朱泥壺;一次性注漿成型、並施以紋片釉一次燒制而成、長達528厘米的「祭鱷文」瓷板畫,也曾被載入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編輯本段潮州陶瓷現狀分析
潮州陶瓷企業做內銷,這原本就不是潮州陶瓷企業的強項,既缺人才,又缺品牌;做外銷,有了訂單卻沒了利潤,可是不做又不行;關門停業,放棄多年苦心經營的事業又不甘心。這就是目前潮州大部分陶瓷企業所面臨的尷尬境地。 從目前潮州陶瓷產業的優勢來看,政府的重視、產業的規模、產品的豐富、企業閑散的資金存量、設備技術的完善、悠久的產業文化、人才的聚集、原材料的充足、交通的便利等都是潮州陶瓷產業升級的良好基礎。從目前潮州陶瓷產業的劣勢來看,政府的產業規劃欠科學、政府的整合政策粗放、產業研究機構功能不完善、國內外渠道不暢通、企業品牌意識差、缺少專業的營銷人才、行業組織功能缺失、企業融資困難、單個企業的信用等級偏低、市場信息不對稱、龍頭企業的影響力小、產品價格混亂、產品同質化嚴重等都是制約潮州陶瓷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要擺脫目前潮州陶瓷產業的困境並不難,關鍵是看潮州地方政府對陶瓷產業的重視程度。其實,潮州當地政府一味鼓勵企業上市的動機是好的,但如果過於追求數量可能就會出問題。我們經過近一個月的調研發現,潮州的陶瓷產業目前主要是缺乏一個完整的產業引擎,整個產業呈現出一種群龍無首的狀態。這是導致潮州陶瓷產業對外缺少競爭力的根本原因。 從解決潮州陶瓷產業發展的實際困難出發,當地政府可牽頭分別組建中國潮州日用陶瓷有限公司、中國潮州工藝陶瓷有限公司、中國潮州衛生陶瓷有限公司。這三家公司可為正式的股份有限公司,其發起股東可由政府下屬的一些國資機構、當地的陶瓷企業、當地的原材料供應商、當地的各種配套供應商、陶瓷經銷商等共同組成。三家公司分別承擔著當地相關企業的市場開拓、產品銷售、人才培訓、企業融資擔保、產品規劃設計、信息化管理、上市融資、爭取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終端價格監管、市場調研、品牌推廣等任務。在公司組建過程中,首先要導入第三方服務機構,以保證公司的規范操作。比如:品牌營銷顧問、財務顧問、投資顧問、法律顧問等。 三家公司組建後,可在國內每個省會城市設立一個「中國潮州陶瓷直銷基地」,每個基地均可由當地擁有大店的商家投資組建(日用、工藝和衛生陶瓷可分別找一個代理商),該基地主要承擔潮州陶瓷在當地的分銷任務。對於投資直銷基地的商家來說,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下列優惠政策:品牌在當地的獨家代理權、可優先作為公司發起股東、可幫助提供流動資金貸款擔保、可幫助提供人才培訓、可享受公司的信息化服務、可享受政府的產業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而各基地必須做到:公司統一配貨、店面風格統一、終端價格統一、服務理念統一、對外形象統一、品牌名稱統一、信息管理統一等。對於上游的製造企業來說,可根據自己的產品類別來選擇公司,並與公司簽訂長年的供貨協議。製造企業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下列服務:產品銷售、品牌推廣、生產所需的流動資金擔保、產品規劃設計、人才培訓、信息化服務、品牌規劃包裝、信用擔保、技術服務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對於這三家公司來說,它們都可以發展為幾年後的上市公司。公司的利潤來源便是從產品的供銷價中提取15%—20%作為營銷管理費,這種提價決不會影響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其中10%可作為企業利潤,5%—10%可作為企業的宣傳、稅收、管理、培訓、客戶接待等成本。外銷可適當地增加一些管理成本。而這三家公司的操盤手必須在社會公開招聘,董事會認可後授其企業的經營自主權,並充分採用現代企業的管理手段。 總之,要確保這三家公司一兩年內引進風險投資,三年後掛牌上市。從產業理論上講,這三家公司的出現,將直接解決目前潮州陶瓷產業存在的官、產、銷、學、研的嚴重脫節問題,也為潮州陶瓷產業製造了三個大引擎。它不僅使產業分工更加明晰,同時也使潮州的陶瓷產業增強了免疫力和對外競爭力。漢高祖劉邦說,沒將請將,沒勢造勢。如今,夾江、晉江、德化、淄博、法庫、高安、景德鎮等陶瓷產業基地也都像潮州一樣存在著產業引擎缺失的問題。如果各地政府或行業協會能及時為當地產業裝上一個引擎,中國陶瓷產業的發展前景絕對是一片光明。
F. 潮州弘揚瓷為什麼沒在四大名瓷里
四大名瓷、五大名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項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它是瓷器愛好者必須了解的。
五大名窯中「汝、官、哥、鈞」為官窯,「定」為民窯。
四大名瓷:青花瓷、琺琅彩、粉彩、高溫顏色釉瓷亦稱中國四大名瓷。
潮州弘揚瓷跟四大名瓷最大的區別在於歷史底蘊跟工藝技法。
元青花聞名海內外,琺琅彩以清為鼎盛……
而潮州弘揚瓷不過是近些年來的工藝創新,所以從底蘊已經無法列入四大名瓷。
不過近些年的潮州弘揚瓷發展得不錯,在展會表現還可以。
而且潮州被評為中國瓷都,楓溪陶瓷也開始聞名海內外了。
如果能夠將新技術結合老工藝,再加上輸出文化內涵,也許可以成為未來的四大名瓷呢~
手打不易,求採納。
G. 古時的潮州陶瓷文化有怎樣的發展
潮州的楓溪陶瓷,植根於潮汕的沃土。在潮州古城的北、西郊,明清時代稱北廂、西廂,而西廂就以楓溪為中心,這里先後發現了陳橋村、池湖村鳳地兩處新石器時代的貝A遺址。
在這兩處遺址,分別發現一批石器、骨器、陶瓷及殘片。前者為粗砂陶、胎質有灰、紅、黑,紋樣有螺旋紋、繩紋;後者多為夾砂陶,據研究為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而且,它不局限於城郊地帶,此外,還有桑浦山默林湖貝丘遺址、饒平浮濱遺址等。陶瓷文化,在潮州燃起燦爛之光。
到了兩晉、南北朝,逐步趨向瓷化。歸湖神山山岡遺址,海角山、石尾山貝丘遺址的發現,一批粗砂紅陶、夾砂陶、印紋陶和二塘龜山西漢印紋陶遺址,歸湖「黃峰採花」晉「泰元十一年十月一日」紀年墓的青釉陶碗、盂、紡輪等,無一不脈絡清楚地「記載」了潮州陶瓷發展的歷程。
早在1000多年前,楓溪人便利用當地蘊藏量豐富、品味上乘的飛天燕瓷土生產各類陶瓷器皿,並逐步遠銷東南亞、非洲、美洲等地。
H. 潮州陶瓷的簡介
潮州陶瓷,歷史悠久。從境內陳橋村貝丘遺址中,可以看出,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和冶陶,而北關古窯址、南關古窯址和筆架山宋代窯址的發掘,也說明至少在唐高宗儀鳳——調露初年(公元676-679年),潮州已有較大規模的陶瓷生產,並出現了釉下點褐彩瓷器。潮州作為宋代的廣東瓷都,其中心產區就在潮州城四圍,即今湘橋區轄區。 目前,潮州已獲「中國瓷都」稱號,我表哥住在的湘橋區也是僅次於楓榽的瓷都第二大產區。轄區內鳳新、城西、西湖、金山等地,仍有相當規模的陶瓷生產,彩瓷業主產廠潮州彩瓷總廠也在西湖之濱。
潮州陶瓷工藝成為「世界之最」
在中國瓷都陳列館的一樓大廳正中央,一幅由1900多塊瓷板拼砌而成、長60多米、高約3米的巨型瓷壁畫特別引人注目,這是由邱樹江主創的「清明上河圖」,是潮州市最早載入基尼斯紀錄的陶瓷作品。由蔡維傑創作的長100.80米、高1.28米、厚0.02米的《五百羅漢圖》,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浮雕瓷壁畫;由蔡光秋主創的高溫一品紅釉「盛世瓷花籃」,是世界上最大的紅釉瓷花籃;由謝兩岳創作的毛澤東瓷塑像,高達2.6米,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由林禮騰創作的直徑達215厘米的高溫彩繪大掛盤「百美圖」,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瓷掛盤,後來被他自己所創的「盛世滋生圖」刷新了紀錄;由吳瑞深製作的高約6毫米、寬約10毫米、重僅2克的「富貴」朱泥壺,是世界上最小的手拉朱泥壺;一次性注漿成型、並施以紋片釉一次燒制而成、長達528厘米的「祭鱷文」瓷板畫,也曾被載入大世界基尼斯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