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代人的創新成果有什麼
其中之一:有物理學新基本理論(或物理學新基本定律),發表在《科技創新導報》2008年第12期的171頁上。該成就,在網路工作人員無私的勞作下,被定為:當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推薦答案。
Ⅱ 科技創新成果
有校科技創新和校級挑戰杯
Ⅲ 2019年中國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2019年,國家發展起得了重要成就。主要成就有克隆雜交稻種子、盾構機穿海工程、國際頂尖機場、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發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人造太陽」等。
1 、造福世界 我科學家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
1月,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首次實現雜交稻性狀穩定遺傳到下一代。該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雜志。
4 、超級裝備 最聰明盾構機挑戰穿海工程
離大連市中心不遠,有個梭魚灣,大連地鐵5號線要穿過這個海灣,考慮到巨輪出入,不能架設跨海橋梁,因此採用海底隧道。而這項工程催生出一台超級裝備。
1月18日,海宏號盾構機在大連始發,它堪稱中國研發的最聰明的盾構機。海宏號盾構機是中國中鐵專門為該工程研發、也是世界上現有功能最全的盾構機,核心部件設計全球領先。
5、 時速600公里 國產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高速磁浮列車」成為2019年點擊率頗高的關鍵詞。5月23日,我國首輛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實現了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6、 中標ITER 中國企業為「人造太陽」裝「心臟」
7月16日,中核集團收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俗稱「人造太陽」)組織中標通知書,由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工程)牽頭,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參與,攜手法國法馬通公司等單位組成國際聯合體,以工程總承包形式正式中標在法國建設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TAC1安裝標段。
Ⅳ 到底什麼是創新性成果具體寫些什麼
創新性成果,就是現在還沒有在本行業有應用,可自己有所突破或改變的成果,也可作為創新性成果。這個方面的材料挺多,至於新的發明與創造就更是了。
具體的寫法,標准,現狀,差距,改進的措施,具體的效果,來寫。
Ⅳ 現代人的創新成果有哪些
成果之一:有物理學新基本理論(或物理學新基本定律),發表在《科技創新導報》2008年第回12期的171頁上。該成就,在答網路的勞作下,被採納為:新中國的成就最佳答案;被定為:1·中國人近百年來對人類的貢獻推薦答案,2·當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推薦答案,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級的成就推薦答案。
Ⅵ 蔡志平的主要創新成果
(1)1988-1991年:率先應用密度矩陣半經典理論於稀土摻雜玻璃單摸光纖中,建立了光譜測定稀土離子摻雜光纖的受激輻射截面技術。
(2)1993-1995年:最早提出解釋摻鉺光纖激光器中反相自脈動效應和現象的雙模耦合波理論。
(3)1994-1996年:在激光二極體(LD)端面泵浦Nd:YVO4和Er:Yb:Kigre薄片激光器中,首次發現泵浦飽和效應(即泵浦自透明效應,參見'四.13'),為LD泵浦薄片激光器的激光基礎研究與器件設計提供重要特性,並被法國法國工業大學(Ecole polytechnique)G.Bourdet教授引用發表在Optics Communications. 143, 147-155(1997); Optics Communications. 149, 404-414(1998); 被法國Rouan大學F.Sanchez教授引用:J.Opt.Soc.B,16,2389-2394(1998), Optics Communications 185, 419-430(2000)。這些論文工作都是基於我們所發現的LD泵浦薄片激光晶體中飽和效應的實驗結果所開展的。
(4)1996-1999年:發現了LD泵浦薄片激光器中的輸出功率雙凹陷效應;LD端面泵浦Nd:YVO4薄片激光器實現0.01 mW超低閾值技術;非穩腔熱效應補償技術的關鍵,實現瓦級Nd:YVO4激光器穩定運行,效率達到70%;至今這些原創性工作由於技術保留原因,未公開發表,有待申請專利。不過,利用部分技術,在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997.5-2000.4)的資助下,我們利用100%國內技術條件,1999年底研製成功500 mW LD泵浦產生8 mW CW倍頻藍光激光器,至今仍為國內先進水平。
(5) 1996-1997年:首次實現LD泵浦Nd:YVO4薄片激光器雙偏振3波長同時激射,4波長同時激射。前者被美國(Optics Communications 192, 309-313(2001))和歐洲學者(Optics Communications 185, 419-430(2000))所引用。
(6) 1999-2001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9.1-2001.12)資助下,已在Nd:YAP、Nd:YVO4等雙折射激光晶體的吸收-發射偏振光譜的量子理論和光譜技術上取得最新進展,首次建立摻Nd激光材料的受激輻射截面光譜的標定。同時,創新地提出研製並以LD泵浦瓦級1080 nm Nd:YAP全固體激光替代摻Yb雙套層光纖激光,來泵浦喇曼光纖放大器和激光器,推進其實用化進程。
(7) 2000-2001年:首次發現1536 nm Er :Yb磷化物玻璃薄片激光器中激光'紅移'效應,並以頻率上轉換理論加以成功解釋。
(8) 2000-2001年:利用新的摻鉺氟化物玻璃材料:Er:ZBLALiP/ZNBA研製小球微腔,首次產生光通信波段1530-1610 nm多波長等間隔激光激射,激光線寬僅100 KHz,可用於未來高速DWDM光通信系統;同時,首次發現此類小球激光的'紅移'效應,可發展為新型點-0.05mm感測器。
Ⅶ 創新的成果有哪些
創新的成果有 產品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 管理創新 新技術創新 服務創新 等等。
Ⅷ 我國近來的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具體如下:
1、航天上的太行發動機,我國起步晚,經驗少,歷史積淀少,取得航天發動機技術的進步,證明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
2、神舟系列飛船以及天空一號,北斗系列。
3、高鐵技術,雖然不久前出現事故,但是技術還是領先的。
科技創新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環境。如果人們自覺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環境,就能激發科技創新的社會潛能,就能縮減從科技創新到產業運用的時間進程。學習各國在科技創新上的經驗,無疑是提高上述自覺性的很好方式。
從各國的經驗看,科技創新能力的形成有賴於如下因素:
一種良好的文化環境。例如,有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有熱愛科學的社會風氣,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學術教養和規范,等等。沒有一個良好的軟環境,就很難形成科技創新能力生長的土壤。當前,世界各國都出現了一些科技詐騙、學術腐敗的案例,盡管這類事在急功近利的風氣下難以避免,但必須加以有效地扼制。
一個較強的基礎條件。在科技創新的基礎條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體系。中國的傳統教育體系偏重於知識傳授,厚重有餘,活力不足,在某種意義上不利於創造能力的形成。中國的教育在課程設置、教授方式、考評方式等方面均有諸多待興待革之處。
一種有效的制度支持。國家對自主科技創新的制度支持應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有效的項目評估和資金支持體系,有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制度,有明智的產業政策,有合理的知識產權制度,有有利於科技創業的社會融資系統,等等。
在人類社會中,做成一件事的條件無非是人、財、物。在三個條件中,人是主體、是最活躍的因素。在科技創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體現得更為突出。當然,人的因素並不僅僅指個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會組織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無財、物,便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因此,所謂科技創新的環境創造,就是讓人、財、物能自然地結合、有效地結合,實現一種「人能盡其才,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和諧狀態。
Ⅸ 張克鎮的創新成果
首創「生命空間學說」,從人體空間的視角認識生命客觀運行規律、人內體結構及生理病理規律,容並將傳統中醫理論用現代科學方式進行發展與創新。在此基礎上,指出目前醫學界奉行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仍然存在缺陷,這也是導致目前醫學理論不足及診治方法錯誤的重要原因,鑒於此,首次創新提出「生命—社會—自然醫學」模式和認識生命與疾病規律的「宏科學觀」觀點。在臨床實踐方面,將生命空間學說與傳統中醫理論相結合,建立起更為安全效捷、便於操作的全新針灸模式——「元通針法」,拓展了針灸治療的理論與臨床范圍。在中醫診斷方面,創新並完善了「尺膚診斷法」,即利用前臂部位的各種變化判斷全身疾病,避免了病人因受葯物等因素干擾造成脈象診斷的誤差,提高了診斷准確率。該診法曾在2007年全軍中醫葯大比武現場演示,受到高度評價,並獲得解放軍中醫葯技
術能手榮譽稱號。該診法也是所有參賽選手中唯一自主創新的成果。
上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為張克鎮院長頒發的「軍隊中醫葯技術能手」稱號獎牌。
上圖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議會為張克鎮院長頒發的認證與榮譽證書,以表彰院長在促進人類健康與通過傳統中醫對醫學知識進行探索上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