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實物成果盤點

實物成果盤點

發布時間:2022-01-30 11:34:49

1. 申報專用鍵盤及輸入法專利已形成相應成果,申報這個專利需提供實物鍵盤嗎

可以分開申請,專用鍵盤申請外觀設計專利,需提供該鍵盤的六面視圖和立體圖;輸入法只能申請發明專利,這個不需要實物,只需提供方法即可,但至於是否存在保護客體的問題,建議找專業的代理機構幫助處理。

2. 倉庫盤點後實物盤盈如何處理

首先需明確的是:物資盤點是嚴肅的事情,不允許「實物比帳面少的已開單計入耗用,實物比帳面多的進行了盤盈處理」行為。
如果確實盤盈,均需對實物與金額進行調整:
1)物管部門憑盤點升溢單倉庫聯,在收支存報表收方中增加「升溢」填寫升溢數;
2)財務部門憑報批了的盤點升溢單入帳。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藍字
借:管理費用紅字

3. 實物地質資料與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的關系

實物地質資料與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有著密切關系。成果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項目完成或階段性工作完成後,按一定的技術規范和格式編成,以文字、圖、表、多媒體、資料庫、軟體等形式存在的反映地質工作最終成果或階段性成果的一套科技文件材料。概括地說,成果地質資料是實物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的高度概括和理論總結;原始地質資料是在進行地質工作時直接形成或採集、反映地質現象或地質體、以各種載體類型存在的原始記錄、中間性解譯資料、最終地質工作成果原稿等。原始地質資料是實物地質資料的自然現象的描述與綜合;而實物地質資料則是成果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的物質依據。三者之間既有密不可分的相互聯系,又各自獨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實物地質資料是不能脫離原始地質資料獨立存在的,沒有原始地質資料的實物地質資料是沒有任何研究價值的。

作為資料的一種形式,實物地質資料有成果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無法比擬的特點,就是資料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唯一性。

一方面,由於地質科學研究方法、技術手段、認識問題的角度不同,即使對同一地質現象或地質體,不同的學科或不同的專家學者往往也會有不同的認識,表現為成果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認識上的不同。實物地質資料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是不受主觀認識影響的,因而也起到了良好的物證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受科學理論發展階段性的制約,與實物地質資料同時產生的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可能會因為科學認識的進一步發展而落後;而實物地質資料則可以不斷地被認識和發現,地質科學理論的發展歷史足以證明這一點。

唯一性是實物地質資料不同於成果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的另外一個特點,無論是紙介質還是電子文檔形式的成果地質資料或原始地質資料,都可以利用科學手段進行復制,而實物地質資料是一種實體,其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是不可復制的。當然,未來隨著3D列印技術等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實物地質資料被復制的可能性猶未可知。

4. 審計盤點賬面結存數不正確會對財務成果造成什麼影響

是現金還是實物盤點不正確?它們和賬面不正確至少證明你的賬實不符啦,這要根據具體情況看影響的結果啦

5. 實物地質資料利用事例及其啟示

趙曉青 趙秋玲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摘 要 本文列舉了實物地質資料利用服務的典型實例,論述了實物地質資料的獨特服務功能;分析了實物資料中心的工作任務,認為今後在採集實物資料,完善庫藏體系的同時,應把實物地質資料服務與產品開發作為工作重心,建立並不斷完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為推動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發揮更大作用。

關鍵詞 實物地質資料 利用 事例 啟示

實物地質資料是地質資料的組成部分,開發利用實物地質資料,可以提高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服務能力,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剛剛起步,還不能滿足地質找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從服務利用角度看,實物地質資料與成果地質資料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之所以如此,有許多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實物地質資料被社會了解甚少,其作用沒得到廣泛認可。筆者根據近年的調研成果,對實物地質資料利用事例進行總結,說明實物地質資料在地質找礦等方面發揮的獨特作用,進而對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以下簡稱實物資料中心)的社會服務與產品開發工作提出建議,希望對提升實物地質資料服務水平有所助益。

1 實物地質資料利用服務事例

迄今,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雖然尚沒形成完整的服務體系,但仍有不少直接服務於地質找礦與地質科研,甚至取得重大突破的典型實例。

大慶油田岩心庫每年接待來訪大約 2000 人次,通過岩心對比測試,每年可節省石油探井 3 ~ 6 口。遼寧省有色地質勘查 103 隊,20 世紀 90 年代,通過對庫藏岩心復查取樣和測試,在青城子地區先後發現高家堡子、甸南、小佟家堡子金銀鉛鋅礦,並逐步擴大為超大型礦床。江西省地礦局 912 大隊,從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在江西省貴溪市冷水坑地區開展礦產勘查,經歷了脈帶型鉛鋅礦→琉璃型鉛鋅礦→斑岩型銀礦→琉璃型金硫礦及斑岩型鉛鋅礦到層控疊加型銀鉛鋅礦的找礦過程,對礦床類型、成礦條件、分布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完善,礦床儲量和規模從礦化點到超大型礦田。之所以不斷取得突破,岩心樣品的多次開發利用發揮了重要作用。每一次觀察、測試、分析都促使找礦的一次飛躍。再如,20 世紀 80 年代,河北省地礦局地質三隊,按照原地質礦產部《關於金礦普查評價要求的通知》要求,對河北省張北縣蔡家營礦的岩心進行復查復測,重新圈定了勘查靶區,經進一步勘查發現了蔡家營大型鉛鋅銀多金屬礦床。

實物資料中心的服務工作雖然剛剛起步,但已顯示出實物資料服務利用的獨特優勢和廣闊前景。實物資料中心除了提供來館觀察、取樣外,還對全國危機礦山找礦資源勘查專項實物資料進行了採集與成果集成工作,豐富了社會服務的實物資料,創建了新的服務方式。2004 至 2011 年,國家在 230 個危機礦山實施了接替資源勘查找礦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獲得了一批資源儲量,使一批老礦山重新煥發了生機,由此穩定礦山職工約 60 萬人。除了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基地外,還在成礦理論與找礦預測方法等方面取得許多突破性進展。為了使危礦專項產生的重要實物資料得到保護和開發利用,在危礦辦領導下,實物資料中心開展了實物資料收集與成果集成工作,共收集了 118 個礦山的 252 個鑽孔、159722 米岩礦心,並採集了系列標本 4418 件、礦石大標本 207 塊。對這些實物資料進行了整理、建檔、數字化,還建設了大標本園和實物資料展廳,陳列大標本及代表性礦山的岩礦心及重要圖片。這些實物資料在下列三個方面初步發揮了作用:第一,建立了危礦專項實物成果檔案,更加充分、直觀地反映了危礦專項取得的突破進展和典型成果;第二,這些實物及其數字化成果,已開始向社會提供觀察、取樣及研究服務,開始為老礦山找礦項目提供信息支持;第三,以危礦專項實物資料為基礎,實物資料中心被批准為國土資源部科普基地,並與華北科技學院等合作,掛牌為地學教學實習基地,已接待了數千人次的學生和社會公眾,進行教學實習和科普宣傳活動,取得初步成效。

2 實物地質資料具有的特殊服務功能

實物地質資料與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相比,既有許多共同屬性,又有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徵。表現最突出的個性特徵是,實物資料是地質工作取得的最客觀的成果,成果資料和原始資料是地質工作者通過對地質體或地質現象的觀察、測試及分析研究後,得出的認識;由於受能力和技術方法等主觀因素影響,所以對同一個地質體或地質現象,可能因不同的人,或不同時間,或採用不同的技術手段與評價標准,而得出不同的認識。而岩心、標本、樣品等實物,是地質體的一部分,它的自身特徵和賦存的地質信息不會因人的主觀因素而改變,能夠最真實地代表地質現象、最客觀地反映地質工作結果。

因此,實物資料是地質工作的實物檔案,查看實物資料,是檢查地質工作程度,驗證地質工作取得的認識,評價項目進展的重要手段。另外,實物特徵和所賦存的地質信息不因人的主觀因素而改變,但會因為人的觀察條件、測試分析技術、研究手段的不同,對實物特徵和所賦存的地質信息的認識有所差異。因此,伴隨地質理論與測試技術方法的提高或評價標準的改變,可以對實物資料進行多次開發利用,取得新的認識,從而降低投資風險與成本,提高地質勘查效率和科研水平,甚至取得突破性進展。還有,系列實物資料可為專業教學和科普宣傳提供服務,因此實物資料館除了為地質勘查和地質科研提供服務外,還常常成為教學實習和科普宣傳的基地。

綜合上述,基於實物資料特殊的屬性特徵,在服務地質找礦和經濟社會方面,具有獨特的、其他地質資料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開發利用實物資料,是提高地質資料服務水平,推動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重要工作。

3 實物資料中心 10 年的工作經驗及今後時期的工作重心

2000 年成立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2004 年建成國家實物庫。10 年來,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領導下,在各省(區、市)地質資料主管部門和地勘單位的支持下,實物中心開展了實物篩選收集和保管等工作。至 2011 年底,國家實物庫共收藏了 259 份實物資料,主要包括 367 個鑽孔的 185518米岩心、9005 袋岩屑、12297 塊標本、32891 件薄片、184 件副樣和 137 塊大型礦石標本。這些實物資料主要來自:160 個典型礦山的岩心、標本,98 幅青藏高原 1∶25 萬區域地質調查標本、薄片以及江蘇東海大陸科鑽一井岩心、岩屑,浙江長興「金釘子」剖面標本等,初步形成了以典型礦山岩心和區調標本為主體、以大陸科鑽岩心岩屑和「金釘子」標本為精品的國家實物地質資料庫藏體系的雛形。

然而,實物收集保管只是館藏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其後續工作和最終目的是實物資料的開發與社會服務。正如我國地質工作的先驅翁文灝先生在 1925 年為中國地質圖書館提出的辦館宗旨—「有館尤貴有書,有書尤貴有用」一樣,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的宗旨應為「有館尤貴有物,有物尤貴有用」或「藏品至精,服務至上」,即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不僅要有豐富的、能夠代表重大地質工作成果、反映中國典型地質礦產條件的實物,還要依託這些實物研究開發豐富的服務產品,提供社會利用,實現實物地質資料館的宗旨。

回顧實物資料中心近 10 年的工作,雖然大力開展了實物採集和搶救工作,使一大批重要實物資料得到有效保管,但服務和產品開發工作十分薄弱。迄今,對服務對象及其需求了解甚少,應該開發什麼服務產品,以及如何開發這些服務產品,還缺乏明確認識;服務手段單一,只能為用戶提供觀察和取樣,服務利用效率很低,實物資料作用遠未充分發揮。

基於實物資料中心的職能任務和辦館宗旨,今後時期實物資料中心的工作將從原來的以實物收集為重心,轉移到以實物收集為基礎,以服務和產品開發為重心的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說,今後在繼續加強實物篩選收集,進一步完善庫藏體系的同時,將大力開展實物資料服務與產品開發,建立並不斷完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和技術方法,推動全國實物地質資料服務與開發工作,助推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

4 今後主要工作內容

4.1 開展廣泛調研,深入了解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需求

全面而又深入地了解用戶對實物地質資料的需求,是提高服務效能、發揮實物地質資料作用的基礎。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領域包括地質勘查、地質科研及專業教學、科學普及等,因此調研對象主要包括地質勘查、地質科研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及大專院校等。調研的方法和手段除了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一般性需求外,還應採用座談研討和專題調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某些專業或重大地質專項工程(如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等)對實物地質資料的需求,進而開發有針對性的服務產品,提供更加適用的服務。

4.2 開發豐富的服務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多元需求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產品可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公共服務產品,主要包括館藏實物資料目錄、指南、科普介紹、數字化信息等,這些產品用於各類用戶的普遍需要;二是實物資料集成與專題服務產品,例如依託館藏實物,對青藏高原 1∶25 萬區域地質調查實物資料以及典型礦山實物資料、地應力測量實物資料進行集成,形成系列的專題產品;亦可針對重要成礦區帶或某些整裝勘查區實物資料進行深度開發,形成專題服務產品,為礦產勘查提供信息支持。

4.3 改變服務方式,完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效率

配合國家地質工作部署(當前主要是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主動向組織管理部門和地勘單位提供專題服務。服務方式除了接待觀察、取樣外,進一步提供檢測分析等工作。與此同時,完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網路與信息共享平台,不斷提高服務效率。

4.4 建立並不斷完善實物資料服務技術方法體系和制度體系,引領全國實物地質資料服務工作

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作為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除了承擔我國重要實物資料收集、保管和開發利用職能外,還應引領全國實物地質資料館藏管理服務工作。因此,實物資料中心通過服務研究和實踐,應全面系統地總結實物資料服務方法與工作制度,建立並不斷完善技術方法體系與制度體系,提供給各省(區、市)實物資料館藏機構借鑒、使用,從而推動全國實物資料服務工作。

6. 危機礦山勘查項目實物成果集成工作內容與主要成果

李寅等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摘要 本文介紹了危機礦山勘查實物成果集成項目的工作內容,總結了取得的主要成果,論述了成果特點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 危機礦山;勘查;實物地質資料;集成

一、前言

為了在有資源潛力和市場需求的老礦山周邊或深部,新發現並查明一批儲量,延長危機礦山服務年限,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規劃綱要(2004~2010)》,國土資源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立了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辦公室,組織實施「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工作(以下簡稱「危礦專項」)。

我國自2004年開始,至2011年,共在230個危機礦山開展了深部找礦勘查工作,累計投入資金31.9億元人民幣,完成鑽探工作量249×104m。危礦專項取得了重大成果——獲得了一批資源儲量,使礦山平均延長開采年限17年,穩定礦山職工約60萬人;危礦專項除了使一批老礦山重新煥發生機,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基地外,還在勘查技術和成礦理論、找礦預測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面提升了我國深部找礦能力。

危礦專項在取得多方面豐碩成果的同時,獲得了十分豐富而又特別珍貴的實物地質資料。這些實物地質資料不僅是危礦專項成果的實物見證,同時也是反映我國主要固體礦產礦床特徵和成礦類型的實物代表,具有重要的保存意義和開發利用價值。為了使危礦專項取得的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保管和開發利用,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以下簡稱「實物地質資料中心」)開展了「危機礦山勘查項目實物成果集成」工作。

在危礦專項辦公室領導下,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精心組織實施該項工作,並得到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危礦勘查主管部門、實施單位、礦山以及眾多專家的支持幫助,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於2012年12月提交了成果報告。該項工作成果得到危礦專項辦公室和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獲國土資源部「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先進集體」稱號;成果集成報告得到終審專家的高度評價,被評為「優秀」。

根據該項工作成果報告,筆者撰寫了此文,簡要介紹工作內容與工作方法,總結工作成果,供相關工作借鑒。

二、目標任務與主要工作內容

1.目的意義

收集典型礦山代表性岩(礦)心,同時採集系列標本和大標本,進行整理、建檔、著錄、數字化及實物展示與信息集成,使危礦專項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得到長久保管;建立危礦專項實物地質資料成果檔案,充分展示危礦專項取得的顯著成果和突破性進展;豐富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庫藏,完善全國典型礦山實物地質資料體系,為提供社會服務建立基礎。

2.目標任務

全面跟蹤危礦專項實施進展,系統收集全國主要固體礦產大中型礦山的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對所收集實物地質資料進行初步研究與成果集成,為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提供實物成果資料,服務於社會。

3.主要工作內容

(1)實物地質資料採集

主要採集危礦勘查實物地質資料。具體工作內容是:在危礦勘查項目中,選擇找礦成果突出的典型礦山(新增礦產儲量巨大,或在勘查技術方法、成礦理論、礦產預測與深部外圍找礦等方面取得突破進展的礦山),每個礦山選取1~3個代表性鑽孔,收集全孔岩心或重要孔段岩心,同時採集一套反映礦石類型、圍岩與蝕變特徵的系列標本,再採集1~3塊代表礦床主要礦石類型的大型標本;另外,為了說明實物來源及礦山地質礦產條件,收集相關的成果資料、原始資料、影像資料,形成相對完整的實物地質資料系列。

為了豐富實物地質資料類型,本項目除重點採集危礦勘查實物地質資料外,還適當開展其他實物地質資料採集工作,主要包括:中國主要含煤盆地和主要煤田代表性煤樣品;新疆阿勒泰地區的非金屬、稀有金屬礦山代表性礦物標本;湖南、貴州重點礦集區礦物晶體標本。

(2)實物地質資料庫藏管理與數字化

實物地質資料整理工作包括:核查、清潔、倒箱等。

實物地質資料庫藏工作包括:登記、上架等。

實物地質資料建檔、著錄工作包括:編號、編制目錄,著錄實物地質資料類型、數量、產出背景、相關成果資料和原始資料、摘要(說明)等。

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包括:岩心掃描、圖像處理、繪制鑽孔柱狀圖;標本照相;相關文本資料數字化等。通過該項工作,建立礦山實物地質資料檔案和數字化實物地質資料成果。

(3)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展覽展示

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展示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①開辟展廳,陳列典型礦山岩心、標本,配合圖像和文字說明,展示危礦勘查實物成果,反映危礦勘查突破性進展和顯著成績;②大標本保護與展示,即建設大標本園,對大標本進行清潔、保護和陳列,製作標本園說明和標本描述。

(4)典型礦床實物標本物性測定與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及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成果效益評估研究

A.典型礦山實物標本物性測定

選取典型礦山的代表性岩心和大標本,測定密度、磁化率、剩餘磁化強度、電阻率、極化率、波速、放射性等參數;總結物性測定和參數統計方法,制定《館藏實物標本物性測定方法與技術要求》。

B.危礦專項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研究

研究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方法和表達方式,開發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系統。

C.危礦專項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成果效益評估研究

研究實物地質資料效益評估理論方法,構建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選擇典型礦山進行實驗性評估實踐。

工作內容與工作流程見圖1。

圖1 危機礦山勘查項目實物地質資料成果集成工作內容與流程示意圖

三、取得的主要成果

1.危礦勘查專項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採集

在230個危礦勘查項目中,篩選收集了116個典型礦山的254個鑽孔125469 m岩心,採集了3811件系列標本和174塊大型礦石標本。

(1)採集實物地質資料的礦山(項目)具備的特點

1)找礦成果突出,新增礦產資源儲量達到超大型、大型、中型礦床規模的礦山。

2)在礦床區域組合、礦床分帶特徵、成礦構造與成礦地質作用、成礦流體標志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新發現、新認識的礦床。

3)在其他方面是具有典型意義的礦床。

(2)在勘查項目(礦山)中,收集下列鑽孔的岩(礦)心

1)主勘探線或礦體連續性好的勘探線上的鑽孔。

2)穿過主要礦體、能夠反映主要礦床類型及礦床特徵的鑽孔。

3)盡可能選擇礦石類型和圍岩以及主要蝕變類型齊全的鑽孔。

4)優先選擇深孔和岩心採取率高的鑽孔。

(3)根據條件採集系列標本

1)不同開采區段和開采水平段的礦石標本、岩石標本、地層標本。

2)反映礦石類型、圍岩與蝕變特徵及礦床成因、成礦方式、構造條件的標本。

(4)採集的大型礦石標本具備的特徵

1)位於主采礦層內。

2)含礦品位較高,代表該礦床主要礦石類型。

採集實物地質資料的礦種主要包括:鐵礦(共17個),成因類型包括矽卡岩型、沉積變質型等,代表性礦床有遼寧弓長嶺鐵礦、湖北大冶鐵山鐵礦等;銅礦(共25個),成因類型包括矽卡岩型、受變質型、沉積改造型等,代表性礦床有遼寧撫順紅透山銅鋅礦、湖北大冶銅錄山銅礦等;金礦(共30個),代表性礦床有山東招遠玲瓏金礦,山東萊州新城金礦等;其他礦床,如鉛鋅、鎢、錫、銻、鉬、鎳、鉻、錳、鋁、銀、磷等,成因類型包括沉積型、熱液脈型、石英脈型等,代表性礦床有雲南個舊大箐東錫礦、湖南冷水江錫礦山銻礦、廣東韶關大寶山鉬多金屬礦、西藏曲松羅布莎鉻鐵礦、雲南鶴慶小天井錳礦等(表1)。

表1 危礦勘查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成果統計

採集實物地質資料的礦山分布在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遼寧、河北、山東、安徽、陝西、江西、湖南、廣東、四川、雲南等東部、中部省(區)外,還包括內蒙古、西藏、新疆等北部、西部地區。

從礦山分布特徵看,採集項目廣泛分布在主要成礦區(帶)上。

2.煤炭樣品與礦物標本採集

(1)中國主要煤田煤炭樣品採集

在我國13個煤炭基地的40個重點煤礦區採集了106件標准樣和系列樣品。系列樣品包括:反映煤化作用的煤級系列樣品;表徵煤岩基本屬性的宏觀煤岩類型系列樣品;顯示煤體構成特徵的煤的結構、構造系列樣品(表2)。

表2 採集的煤炭樣品

採集煤炭樣品的礦區覆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采樣層位包括石炭-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和新近系。

對樣品進行了整理、描述、顯微組分照相以及工業分析、顯微組分鑒定、鏡質組反射率測定。

(2)礦物標本採集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採集非金屬、稀有金屬礦物標本20 種、155塊;在湖南、貴州重點礦集區採集礦物晶體標本和富礦標本81件。

3.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與成果展示

完成42個礦山、88個鑽孔、46509.16 m岩(礦)心的掃描工作。

開辟了大約300m2的展廳,展示了55個危機礦山勘查實物成果,包括代表性岩(礦)心、系列標本及相關圖件和文字說明。

建設了佔地約30畝的大標本園,陳列了60個礦山的127塊大型礦石標本。

4.典型礦床實物標本物性測定及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與效益評估研究

完成3個典型礦山、1552個岩心標本、29件大型礦石標本的11項物性參數測定,編寫了《館藏實物標本物性測定方法及技術要求》;開發了危機礦山勘查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系統,編寫了系統管理與使用手冊;收集了30個危機礦山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成果,對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效益進行了試評估。

四、成果的突出特點與應用價值

1.突出特點

(1)系統性、完整性

本項目工作取得的成果,不僅涵蓋了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收集、館藏管理、利用服務的全部內容,而且涉及每一過程的各個環節——在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收集方面,不僅篩選收集了典型礦山的代表性鑽孔岩(礦)心,而且專門採集了系列標本和大型礦石標本,還收集了相關成果資料與原始資料,並專門編寫了採集報告,從而形成了完整的資料體系;在館藏管理方面,除了整理入庫、保管外,還進行了編目、著錄、掃描、數字化;在利用服務方面,開發了服務產品,針對地質勘查、科學研究和專業教學、科普宣傳需要,開展了全方位的社會服務。

(2)開拓性、創新性

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已有幾十年或更長歷史,但遠落後於地質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2002年國務院發布實施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08年國土資源部發布實施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成立了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建設了國家實物庫,基本落實了省級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責任及委託保管工作;但在此項目實施前,實物地質資料庫的藏品寥寥無幾,館藏管理和服務利用工作也剛剛起步。在這種情況下,本項目開啟了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業務工作的先河,因此,本項目各項工作均為開拓性工作,取得的成果均為首創性成果。

具體而言,主要包括:①首次系統採集了我國典型礦山代表性岩(礦)心和系列標本、大型礦石標本,實現了地質勘查項目實物地質資料匯交;②首次開展了實物地質資料編目、建檔、著錄、岩心掃描以及信息集成等工作,建立了首份地質勘查專項實物成果檔案;③系統總結了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採集與館藏管理工作經驗,首次建立了技術要求與工作方法。

(3)科學性、先進性

本項目開展的各項工作貫徹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採用的工作方法符合地質資料與科技檔案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特點,岩心掃描以及信息集成等工作採用的數字化、信息化技術體現了地質資料管理的最新技術。

(4)推廣性、應用性

本項目取得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在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方面,本項目實現了項目管理與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有機結合,即由危礦辦牽頭協調,通過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省級危礦勘查主管部門、危礦勘查項目(礦山)、有關專家的相互配合,順利完成了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採集工作。這種模式和機制,可推廣應用到其他地質工作(特別是大型地質專項)的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中。本項目建立的館藏管理技術方法與工作制度,可推廣應用於省級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及委託保管單位。

2.項目成果意義和應用價值

本項目成果對於危礦勘查、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建設以及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1)通過本項目,使危礦勘查取得的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保管和科學管理,而且形成了系統的實物地質資料檔案,進一步反映了危礦勘查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本項目成果成為危礦勘查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實物地質資料中心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先進集體」稱號。

2)本項目是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奠基性工作,採集的實物地質資料極大地豐富了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藏品,成為國家實物地質資料庫藏體系的基礎;本項目形成的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是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的重要信息資源,為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社會化服務提供了基礎。

3)本項目是我國實施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第一個大型地質勘查工程,建立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模式,可在其他地質工作項目中推廣應用;總結的館藏管理技術方法,可在國內外推廣應用,對提高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7. 請問市級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只寫一篇論文行嗎是否一定要有一些研究成果(實物)

是的。其實在科技比賽中,實物比論文重要的多。如果沒有實物,你的論文只是猜想和假設,必須有實物證實猜想和假設。

8. 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進展與展望

張業成 高鵬鑫 趙曉青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摘要 本文簡要地回顧了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歷程,總結了近十年來的最新進展,介紹了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今後時期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 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進展;展望

2012年是全國地質資料館建館60周年。全國地質資料館的建設發展歷程是我國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代表和縮影。實物地質資料是地質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回顧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是總結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內容。為了紀念全國地質資料館成立60 周年,筆者撰寫了本文,回顧總結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發展歷程與最新進展,展望面臨的形勢和主要任務,希望能繼往開來,再接再厲,進一步提高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服務水平,為地質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一、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地質工作,產生了大量實物地質資料。為了規范全國岩(礦)心管理工作,地質部於1962年制定發布了《岩(礦)心管理規定》,又於1979年和1990年(時改稱為地質礦產部)進一步做了修改,對岩(礦)心的整理與保管多次提出了規范要求。為了管理實物地質資料,各地質勘查單位陸續建立了岩心樣品庫,部分地質勘查單位和地質院校還建立了地質博物館,雖然保管實物地質資料的設施比較簡陋,管理技術方法比較落後,但大部分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保存,為地質勘查和地質科研發揮了重要作用。

遼寧省有色地質局103地質隊,在20世紀90年代初,通過對保存的青城子礦區數十個鑽孔岩(礦)心、副樣的重新測試分析和研究評價,實現了找礦重大突破,發現了高家堡子大型銀礦床和小佟家堡子大型銀礦床,後經連續勘探,進一步拓展為超大型金銀鉛鋅礦床,找礦成果榮獲2005年國土資源科技成果一等獎。再如河北省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1981年遵照地質部下發的《有關金礦普查評價要求的通知》規定的新的評價指標,對河北省張北縣蔡家營鉛鋅銀礦在1959~1960年和1977~1979年所做的勘查工作重新進行查驗,並對已經掩埋的岩心進行復查和補充取樣分析,證實部分礦體圍岩中鉛鋅含量達到工業品位要求,重新圈定後,大大拓展了原來零星分布的礦體長度和厚度。在此基礎上,於1982年開始部署較大規模的勘查評價工作,至1988年共施工69個鑽孔,其中62個孔見礦,估算鉛鋅礦石儲量276×104t、共生伴生金19t、銀1163t。以後又於1988~1993年進行了補充詳查,提交了《河北省張北縣三號鄉蔡家營鉛鋅銀礦Ⅲ礦帶詳查地質報告》,批准鉛鋅儲量144×104t、銀礦儲量832t、礦區鉛鋅遠景儲量490×104t。目前已開始大規模開采。

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後,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陷入嚴重困境——大部分地質勘查單位由於經費嚴重短缺,岩心庫破損倒塌,管理人員退休或轉崗,管理制度廢弛,致使管理工作有名無實,大量的實物地質資料損毀散失。

在眾多地質行業中,石油系統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最為規范,服務效能最為顯著。自20世紀50~60年代我國大規模開始油氣勘查開始,大慶油田、勝利油田、新疆油田和大港油田等各油田都建設了規模較大的岩心樣品庫,油氣勘查取得的岩心岩屑得到了很好的保管。幾十年來,盡管伴隨我國經濟改革不斷深入,油氣企業管理體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不但沒有削弱,而且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各油田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體系日益發展完善,為提高油氣勘查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最新進展

進入21世紀以後,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進入新的發展時期:①制定發布了一系列法規和制度;②2000年成立了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建設了國家實物地質資料庫,開展了國家級實物地質資料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研究等工作,不僅使一大批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保護,而且開展了越來越廣泛的社會服務,為地質找礦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作用;③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陸續落實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責任,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體系。

1.國家高度重視實物地質資料,法規與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2002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03年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將實物地質資料納入地質資料管理范圍。2008年,國土資源部發布實施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責任,提出了實物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利用要求。此後,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陸續發布了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實物地質資料清理試點等通知,部署了有關的工作。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結合本地區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需要,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為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提供了保障。

2.初步形成了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體系

按照《條例》和《辦法》的有關規定,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落實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責任和館藏管理機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初步明確了職責任務和人員編制,為實施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

3.省級實物庫建設穩步推進

近年來,省級實物庫建設陸續開始啟動——安徽、上海、天津3省(直轄市)已建成;北京、黑龍江、浙江、福建4個省(直轄市)已經開工建設或即將建成;江蘇、河南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正在論證或報批;河北、廣西等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擬通過改建、擴建或委託方式建設省級實物庫。

4.實物地質資料匯交開始啟動

地質大調查及危礦勘查等一些專項開展了或已完成實物地質資料匯交,形成了系列實物成果。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陸續開始實物地質資料匯交。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發布後,實物地質資料匯交開始走向全面化、規范化。

5.逐步落實委託保管制度

國土資源部制定了《油氣等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工作規則(試行)》,組織了地質資料委託管理系統培訓,對申請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單位的資質進行了審查,批准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公司等13個企業為首批委託保管單位,並舉行了掛牌儀式。

6.初步摸清了全國實物地質資料家底

2009年7月,國土資源部組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全國實物地質資料及管理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覆蓋了全國主要生產和保管實物地質資料的部門和系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有482個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單位、1359個實物地質資料永久庫房,保存岩(礦)心825.41 × 104m、岩屑16.59 × 104件、副樣1002.29 × 104件、標本30.15 × 104件、光(薄)片69.21 × 104件;加上其他一些保存方式,存放岩心總量達1000多萬米。

7.基本掌握了全國地質鑽孔基本信息

2011年,國土資源部組織開展了全國地質鑽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實物地質資料中心開發了全國地質鑽孔基本信息數據採集軟體,並通過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向全國發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165個單位進行了鑽孔基本清查,已查出有鑽探工作量的項目數27963個,已查出的鑽孔總數618972個,其中信息完整的鑽孔數496734個,僅有部分信息的鑽孔數80649個。在全國地質鑽孔清查的基礎上,開始啟動全國重要地質鑽孔資料庫建設。

三、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展望

1.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展望未來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形勢,既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又面臨嚴峻挑戰。

從機遇方面看,為滿足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需要,今後時期我國地質工作還將進一步發展,除了已經部署和實施的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外,地質工作領域不斷拓展,海洋地質調查、科學鑽探與深部探測、境外礦產資源勘查等工作蓬勃興起;與此同時地質找礦的難度越來越大,勘查成本和風險越來越高。在這種形勢下,一方面,人們對地質資料信息需求空前迫切,除了需要利用成果資料、原始資料外,尤其需要實物地質資料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伴隨地質工作的深入和發展,必將產生更多的特別珍貴的實物地質資料需要及時保管和開發。地質工作對地質資料的迫切需求,是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發展的基礎和機遇。

從挑戰方面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基礎薄弱,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和地質工作發展的需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包括:館藏機構不健全,保管設施和經費缺乏,管理制度與技術方法不完善,服務產品與服務手段單一,實物地質資料匯交與信息共享基礎薄弱等。

2.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1)完善工作制度與技術方法體系,為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在繼續貫徹落實《條例》和《辦法》的同時,細化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具體要求與工作方法,研究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技術標准,如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資質與分級標准;實物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制度;實物地質資料庫設計建設標准;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服務設備標准;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標准;實物地質資料埋藏規定;實物地質資料成果集成方法;實物地質資料服務要求與收費標准等。與此同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緊密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滿足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需要的管理制度,從而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和技術方法體系。

(2)完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體系

按照《條例》確定的管理體制,進一步落實分級管理和委託保管責任。與此同時,根據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資質條件,加強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的設施建設、人才建設、制度建設和經費保障機制,使館藏機構和委託保管單位能切實承擔起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工作。

(3)因地制宜地推進實物庫建設

1)國家實物庫建設:在已有基礎上,通過二期工程加以完善,主要是增設實物整理廳、觀察廳、岩心掃描室及陳列廳等。

2)省級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因需要解決土地、經費等問題,所以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建成,更不能夠按照同一模式建設。應該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實際情況,逐步推進。其建設模式可有多種選擇:一種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建一個規模較大的實物地質資料庫,集中保管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實物地質資料,或者與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質資料館、地質博物館等統籌建設,實現地質資料與實物標本管理服務的一體化;第二種是主庫加分庫的模式,即根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勘查工作分布情況,在省會和主要勘查地分別建一個綜合性的主庫和若干分庫。此外,由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實物地質資料庫需求和建設能力有很大差異,所以實物地質資料庫的建設規模、現代化水平等只宜提出基本要求,而不必強求一致;建設步伐和時間更難以同步,只能是積極推進,逐步實施。在實物庫建成之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採取其他措施,例如修建臨時實物地質資料庫,或通過委託、租賃等方式,解決保管設施,使本行政區特別重要的實物地質資料得到保管利用,遏止嚴重損毀丟失的局面。

3)地質勘查單位實物庫建設:各地質勘查單位是生產和保管、利用實物地質資料的主體,目前大部分單位沒有實物地質資料庫,或者已嚴重破損。由於各地質工作單位的需求和條件不同,對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應有不同要求:甲級資質地質勘查單位,應建設專門的實物地質資料庫,並設專門人員管理;其他地質工作單位,即便不建設專門的實物地質資料庫,但也應有規范的實物地質資料存放地,除了保證完成匯交任務外,還應該將那些對本單位有進一步利用價值的實物地質資料得到妥善保管。

(4)全面推進實物地質資料匯交

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改革實物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機制:①完善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統一匯交制度;②把地質資料匯交與項目管理相結合;③把地質資料匯交與礦業權管理、地質工作資質管理相結合;④把地質資料匯交與權益保護相結合,全面提升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的保障能力。

(5)扎實組織實施全國實物地質資料清理

在推進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的同時,盡快對歷年積存的實物地質資料進行清理。由於積存的實物地質資料數量巨大,所以清理工作難度很大。盡管如此,也必須組織清理,否則,不僅幾十年的「陳年舊賬」不能了卻,而且新產生的實物地質資料,除極少一部分得到入庫保管外,其他大量實物地質資料也會變成「陳年舊賬」。實物地質資料清理工作宜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具體條件,分步組織實施,通過典型示範,在組織管理及篩選匯交、處置埋藏等方面建立規范和經驗,在全國推廣。

(6)建立並不斷完善服務體系,促進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共享

第一,提高服務意識,拓展服務領域,豐富庫藏產品,提高服務效果;第二,研究建設全國實物地質資料資料庫,整合全國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推進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共享;第三,構建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一體化服務體系,在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指導下,構建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和共享平台,全面提高地質資料信息對經濟社會和地質工作的信息支持能力。

(7)進一步加強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建設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今後時期的工作方向是:在進一步加強實物採集,完善國家實物庫藏體系的同時,加大實物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圍繞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和其他重大部署,開展服務產品開發與集成工作;與此同時,完善實物地質資料館藏管理服務技術方法,引領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

A.完善服務設施

做好實物館二期工程,建設實物地質資料電子閱覽室以及實物觀察廳、教學實習標本室,維護完善實物地質資料展廳和大標本園。

B.豐富館藏資源,完善庫藏體系

跟蹤整裝勘查和「358」等重大地質工作進展,繼續開展全國著名礦山重要標本採集;完成10個「金釘子」剖面及重要建階地層剖面標本專項採集工作;開展深部探測項目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收集100個科學參數井的岩心和大陸科學鑽探的岩心;開展境外礦產勘查項目實物地質資料採集工作。完善庫藏體系,為實物地質資料服務奠定堅實基礎。

C.豐富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產品,建立並不斷完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體系

繼續開展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每年完成40000m岩心掃描、1000件標本照相、2000件薄片照相工作。

結合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需求,在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指導下,加強編研與專題服務產品開發。重點開展下列工作:

1)典型礦床信息資源整合:以19個重點成礦區帶和47個整裝勘查區為單元,整合各類信息,包括地質背景、成礦模式、找礦模型、鑽孔信息、岩心信息、岩心圖像、標本信息和標本照片等,形成專題服務產品。

2)青藏高原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發布資料目錄(案卷目錄)、實測剖面目錄(文件級目錄)、標本與薄片目錄;發布標本描述和薄片鑒定報告;針對重大地質問題,編寫專題資料目錄。

3)教學與科普產品開發:依託庫藏資源,建設與完善專業教學與科普基地,針對專業教學和科普需要,開發教學實習產品和地學知識科普產品,充分發揮實物地質資料的社會效益。

D.完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手段與技術方法

開展館藏實物三維信息採集工作和數字展廳建設工作,建設實物地質資料電子閱覽室和國家數字化實物地質資料館,實現實物地質資料數據服務的電子化和網路化。完善中國實物地質資料信息網,及時發布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向社會提供權威的查詢服務,為用戶提供在線瀏覽服務。開展岩心表面彩色圖像掃描、標本照相、光(薄)片顯微照相、岩心多參數綜合採集等工作,豐富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資源,同時為全國的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提供示範。借鑒國外經驗,探索國家虛擬岩心庫建設,促進全國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共享。

9. 實踐成果形式包括哪些

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形式包括但不限於活動報告、調查報告、調查表、實物標本、畫圖、攝影、活動日記、活動記錄、手抄報和展板等等多種方式。

社會實踐活動是一種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走出校門,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教育方式。旨在提高思想認識,陶冶情操,培養為人民服務的良好思想品德。

實踐觀: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實踐是指人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是人所特有的對象性活動。對實踐本質的這一理解和規定,包含了兩層相互聯系的含義。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社會實踐活動

10. 地質資料成果匯交

地質資料是指在地質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圖表、聲像、電磁介質等形式的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和岩(礦)心、各類標本、光(薄)片、樣品等實物地質資料。

根據《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家對地質資料實行統一匯交制度。國土資源部負責全國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

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機構:全國地質資料館,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地質資料館和地質資料保管單位,依法保存、管理匯交的地質資料,為全社會提供地質資料服務。

地質資料匯交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探礦權人或者采礦權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前述規定以外的地質項目,由出資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由國家出資的,承擔有關地質工作項目的單位為地質資料匯交人;中外合作開展地質工作的,中方為地質資料匯交人,外方承擔匯交資料的連帶責任。

地質資料匯交范圍:區域地質調查資料;礦產地質資料;石油、天然氣、煤層氣地質資料;海洋地質資料;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資料;地震地質資料;物探、化探和遙感地質資料;地質、礦產科學研究成果及綜合分析資料;專項研究地質資料。

除國家規定需要匯交的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細目外,其他的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只需匯交目錄。

地質資料匯交期限:探礦權人應當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30日前匯交;采礦權人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90日前匯交;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自該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180日內匯交;其他的地質資料,自地質工作項目結束之日起180日內匯交。

閱讀全文

與實物成果盤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