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葯生產許可證轉讓可以收管理費
那屬於借證費用
2. 農葯登記證能轉讓嗎
不可以。
農葯登記證是國家法定機關准予農葯企業生產、銷售其農葯產品的證明文件。登記行為既是一種認可,又是一種證明,對社會公眾產生一種證明力、推定力和公示力。從法律意義上講,它屬於一種例外行政許可證件,屬於特許權。登記證花費了企業大量人力物力,其中還涉及一些專利技術,是一種帶有知識產權性質的行政許可,可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雖然知識產權作為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財產權」, 享有轉讓的權利。但是,農葯登記證不同於知識產權,是不得轉讓的。
農葯登記證不得轉讓的法律依據
1.根據農葯登記的特性,其是一種行政許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第25條規定,「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種子、農業機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經營,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登記或者許可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21條第1款規定,「對可能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獸醫器械,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許可制度」;《農葯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國家實行農葯登記制度,生產(包括原葯生產、制劑加工和分裝,下同)農葯和進口農葯,必須進行登記」。因此,農葯登記屬於行政許可。
2. 法律規定農葯登記證不得轉讓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9條規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除法律法規規定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可以轉讓的外,不得轉讓」。《農葯管理條例》不僅未規定農葯登記證可以轉讓,而且對轉讓行為設定了罰則。
但農葯生產企業因合並、分立等原因變更企業名稱,而要求變更農葯登記證上生產企業名稱的,不屬於農葯登記證轉讓行為。
非法轉讓農葯登記證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行政許可法》第80條規定,「被許可人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農葯管理條例》第42條規定「非法轉讓農葯登記證(號)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號)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280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 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農葯登記證自由轉讓造成的後果
雖然不少企業認為應參考國外的做法,建立農葯登記證的交易轉讓制度,允許證件自由轉移和流通。一方面可以這樣可以減輕企業負擔,解決企業並購後生產要素之間的整合優化,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節約社會資源。
但是,不得不考慮到,一旦農葯登記證能自由轉讓和流通,必然會引起農葯市場的混亂。因為農葯登記具有很強的屬人性,只有登記人才能夠從事相應的農葯產品生產。雖然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這些是企業取得農葯生產批準的前提條件,是農葯企業存在的基礎。如果登記人獲得農葯登記證後轉讓給未經注冊的企業,這會成為消費者認同其產品的標志,到時假冒偽劣產品橫行。而且,如果取得登記證的單位允許其他未取得登記的人從事相應農葯的生產,則由於生產環境、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差異,導致農葯質量很難得到保證。國家設置的農葯登記制度也將形同虛設。
轉自:作者 HSF中心
華測瑞歐 專業農葯境外登記 有任何登記問題可以找我
3. 農葯加工廠在哪可以進設備,進哪些設備,大約多少錢
有山東省內國家農葯定點生產企業轉讓,如有興趣可以留言聯系。
農葯加工需要根據不同的劑型特點准備不同的加工設備。如乳油等液劑 需要計量罐、調制釜、反應釜、沉降罐、灌裝機、封口機、噴碼機、封箱機等。
如有其它問題可以留言。
4. 農葯店近十年每年獲純利潤都在5萬元,不想做了,轉讓出去多少錢合適
12.5萬左右
正常來說,新店成本應該是3年回本,所以2年半的價格還可以
5. 農葯登記證能否轉讓
近日,《農葯管理條例》修訂第三次徵求意見結束。據稱,新《條例》的出台已進入倒計時。從農葯管理新政可以看出,國家對於農葯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准入門檻的要求都在提升。一個月內,業內人士紛紛獻言新《條例》修訂,一些大企業和協會人士呼籲新《條例》中加入農葯登記證轉讓的許可條款,業構人士對此看法不一,分歧較大。 企業認為,在未來行業整合的大背景下,兼並重組過程中必然涉及一些小企業的證件轉移問題,而現行法律法規不允許農葯登記證轉讓。 農葯登記證雖屬於行政許可,但登記證花費了企業大量人力物力,其中還涉及一些專利技術,是一種帶有知識產權性質的行政許可,應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應當是可以轉移的,不轉移是一種障礙。允許證件自由轉移和流通,將大大節省企業人力、物力、財力,減少環境污染,節約社會資源,同時也有利於農葯市場淘汰有序退出機制的建立,有利於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雖然允許打包轉移,但是不能拆分轉移,這點在新《條例》中並沒有明確說明。這就不利於企業的兼並重組。 此外,新《條例》應參考國外的做法,建立農葯登記證的交易轉讓制度,只要受讓方採用轉讓方進行農葯登記時相同的工藝路線和生產條件生產該產品,就可以實行轉讓。為了監控農葯登記證轉讓,須經過農業部的審批,這樣可以減輕企業負擔,解決企業並購後生產要素之間的整合優化,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規定,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種子、農業機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經營,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登記或者許可制度。 農葯登記是一種行政許可,是國家行政機關對相關單位或部門生產經營某一種產品資格上的確認和許可。登記行為既是一種認可,又是一種證明,對社會公眾產生一種證明力、推定力和公示力。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除法律、法規規定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可以轉讓的外,不得轉讓。 農葯登記具有很強的限制性,只有登記人才能夠從事相應的農葯產品生產,如果登記人獲得許可後允許其他未取得登記的人從事其取得登記的農葯的生產,則由於生產環境、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差異,農葯質量很難得到保證。國家設置的農葯登記制度也將形同虛設。 雖然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這些是企業取得農葯生產批準的前提條件,是農葯企業存在的基礎,是消費者認同其產品的標志,一旦農葯登記證能自由轉讓和流通,必然會引起農葯市場的混亂,假冒偽劣產品橫行。因此,企業對農葯登記證流轉的渴望,情有可原,但法不容情。(編輯:張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