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治學科如何解決某節課教學重難點相應的校本研修成果
一、依據教材定重點
教材的編排大多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加深,從中引出新知識。教學重點就是一節課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是中心,學生掌握了此項內容,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此確定教學重點要認真分析教材。
1、在一節課中,如果新舊知識都有,那麼新知識是這節課的重點。
2、在一節課中如果全都是新知識,則應按其地位分出主次,確定重中之重。
3、在一節課中如果全是舊知識,那麼這些舊知識的綜合運用就是這節課的重點。
二、根據學生定難點
教學難點是學生學習的困難點、困惑點,因此,教學難點應該由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決定,難點的確定既要分析教材,又要分析學生,所以難點一般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知識超出了學生已有知識的范圍。2、新知識與學生固有的定向思維不一致3、新知識與原有的舊知識有很大的距離,
三、明確重難點的關系
在一節課中,一般情況下既有重點又有難點,但有的課只有重點沒有難點,一節課的重點與難點間,一般存在以下幾種關系:
1.包含關系:包含關系是指難點是重點的某個部分,即重點之中包含難點;
2、同等關系:同等關系是指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一樣的,即重點就是難點、難點就是重點;
3、並列關系:並列關系是指重點和難點的知識內容不交叉。
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體現在環節安排、教法選擇、時間分配等各個方面。若重點難點是包含和同等關系時,可以統一安排,若是並列關系則應分別安排。以上確定重難點及處理相互關系的方法,只是自己的一點點淺顯的看法。教材中往往是多種情況綜合在一起,因此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採取與教材相適應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⑵ 校本研修是什麼
2、研修,《辭源》上說,研,學習、遵循;著作、撰寫。修,磨、碾;研究、探討。針對學校教育工作而言,是想通過學校管理者、學校教育科學研究、教師的研究,提高教師教育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和困難,熟練應用已有的知識,服務於教育教學,又在教學和管理中提高自已,不斷的更新自已,逐漸的構造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句話揭示「校本研修」的內涵與基本特徵。 ——「為了學校和教師的發展」 :這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校本研修」目的:是以促進學校、教師的發展為目的,實實在在、一點點、一步步、看得見的發展。表現在「改進學校的課程與教學,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高」。 ——「基於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問題。「校本研修」的問題是學校、教師實際中發現、思考、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由專家批示的問題,甚至是看起來很小、別人以為很膚淺,但必須研究與解決的問題。表現在「學生為主體,學校研修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同時,也要有促進教師發展的功能」。 ——「通過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對策。 「校本研修」對策:「在學校(以在學校為主),由教師(以教師為主),有組織、有針對性「(包括學習、培訓、進修)與」教育研究「(包括學科教研、教育科研)」統一的工作,從目的、內容、形式、活動到管理等方面有機融合在一起,實現「研與修」一體化,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以學校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依託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進行教師教育」。簡單說「學校和教師的問題,主要由學校和教師通過『研修』來解決」。 第二、關於校本研修與校本教研 前幾年在對校本教研談得比較多,什麼是校本教研呢?校本教研,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 校本研修不僅僅包括了校本教研,還包括了教師的培訓和教育。校本研修的外延比校本教研的外延更寬,包括得內容更豐富。 第三、「校本研修」三大要素 1 、教師個人:自我反思(實踐反思)。即教師對自我教學行為及結果的審視和分析過程。自我反思是建立於教學經驗基礎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動的起點,是承擔「校本研修的個人責任」的具體落實,教師只有在回顧基礎上提提出問題,才能在實踐中去解決問題。 2 、教師小組:同伴互助(共同發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師之間的合作基礎之上,力求通過合作互動,同伴之間相互影響,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研究。 3 、教育專家:專業引領(專業提升)。校本研修的實質是理念和實踐的結合,校本研修雖然基於學校,對學校問題進行研究,提升,需要專家的專業指導和學術支持。 校本研修的宗旨: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成為「內行」 —— 使教師「成為教育家」 ·促進教師主體發展 —— 培育「主體」 —— 使教師「有主體性」·促進教師自由發展 —— 提升「生命」 —— 使教師「成就人生」
⑶ 什麼是校本研修成果
是指以學校為單位抄,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的成果展示。
校本培訓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此外,校本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領域,基於學生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驗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它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
(3)校園本研修成果擴展閱讀:
一、教學特徵
1、 立足於工作崗位是教師校本培訓的顯著特徵。
2、 針對性是校本培訓的生命。
3、 校本培訓是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統一。
二、發展情況
我國「校本培訓」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中提出的,「中小學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學都要制定本校教師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校本培訓作為一種未來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較符合我國地域分布廣,培訓任務重,經費短缺,保持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等實際情況,成為一種與離職培訓優勢互補的運作方式,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重視。
⑷ 主題研修成果怎麼寫
主題研修活動的要求與流程
(一)根據需要,選好研修主題
學員結合學習內容、教學的進度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專家發布的研修主題中任選一個開展研修活動。
(二)行為跟進,推動研修活動
圍繞「主題要求」按研修方案進行,要注意與網上同伴的交流和校本的交流,以提高研修課例的質量。
開展主題研修活動的流程如下:
1.每個學員圍繞培訓課程中的「思考與活動」,在論壇中與同伴和輔導教師進行交流討論。
2.根據學情和自身教學特點備課,完成自己的教學設計(按研修主題確定的一節課,但要有一個簡單說明,說明這一節課在單元中的位置)。
3.積極參與論壇中或線下的研討交流活動。
4.在所教班級內按照教學設計,實施教學活動。
5.每位學員都要把實施教學活動中的點滴感悟、心得、收獲及學生的反應記錄在「研修工作室」內的「研修**志」中,為形成研修成果積累素材。
6.學員在網上收集相應的資料,作為自己研修活動的支持。這些資料可放置在「研修工作室」的「研修**志」中,特別重要的可放置在「我的收藏」中。
7.形成研修成果——「我的教學故事」,並發布在「研修工作室」的「我的主題研修成果」中。
三、其它注意事項
1.在寫作「我的教學故事」中,要充分發掘和提升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要注意文章的敘事性和個性特色,切忌抄襲現象。
2.可將教案、學案等做為「我的研修成果」的附件一同提交
附件2:主題研修成果(教育敘事故事)範文
隨文舞蹈的荷花
(小學語文)
作者:王銀花 文章來源:摘自麻城附小網站
《荷花》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重點是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感受荷花的美,並讓學生投入到那種神奇的美景中。
課上,氣氛一直很活躍。當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時,學生各個深情並貌,搖頭晃腦。
讀到「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時,突然,一個學生猛地站了起來,說:「我冒出來了。」其他學生也讀起了這一句,也猛地站起來。我問:「你是怎麼冒出來的?」「挺直了身體。」「很用力的。」「很快的。」「我很想看到外面的世界,很急切的。」「不顧一切的。」
我追問:「這么急切地要出來干什麼呀?」
「看看外面美麗的世界。」
「我想快點兒開花。」
「因為我很美,我要讓大家早點看到。」
……
「多麼有生命力的『荷花』啊!」我不禁贊嘆到。
當講到「你看到了怎麼樣的荷花?」學生們讀著他們找到的句子。讀著,讀著,一隻小手高高舉起,嘴裡說「我有好方法。」我和學生們都想看看這好方法是怎樣的,於是就請她讀。只見她站起來,雙手合攏,食指、無名指微曲著往外翹開,念到:「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接著,所有的手指都翹開了,非常高興地念到:「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馬上又雙手合攏,手指向外凸出,很用力地念到:「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當我看完她的表演,心中激動不已:多麼精彩的朗讀!這是一朵舞蹈著的『荷花』。學生們看完了,紛紛模仿。這時,我看到了一池舞動的『荷花。』
……
通過前面的學習,對於「變荷花」已水到渠成了。我輕輕地讀著「看著,看著,……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學生中,有的輕輕搖晃著身體,有的輕搖著手臂,還有的站起來轉圈。我想,這時的他們真的成了荷花,在微風中舞蹈著的荷花。那麼文中省略號的補充也就豐富多彩了。「小鳥飛過來,停在我的肩膀上,唱著清脆的歌。」「小青蛙蹲在菏葉上,呱呱地對我說:「你真美。我要是白色的,那該有多好啊!」「一群小朋友跑過來,高興地叫著:「多美的荷花啊!」……
我們的學生是多麼的富有生命力啊!
⑸ 校本研修成果類型有哪些
答:1
、「為了學校和教師的發展」;
2
、「基於學校和教師的發展」;
3
、「通過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校本研修與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的區別是,1、強調教師主體。2強調教師專業發展。聯系學校是責任主體。
⑹ 蛟河市第一中學的教研成果
兩年來,我們以教研活動為載體,把教師隊伍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有機整合。圍繞「促進和實現師生的和諧發展」這一中心,提出了「用《規范》做基礎,向管理要效益,靠創新謀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的教學管理思路,堅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全面培養,重點提高」的教學指導思想,採取「通過課堂教學解決共性問題,通過師生零距離接觸解決個性問題」的教學策略,促進了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05、06年是學校的教學質量年。我們以 「三課一考」和 「教學十星」評選兩項大型活動為載體,進行教師專業技能訓練。在「三課一考」活動中,主管領導深入教學一線,全力聽課、檢查、調研、座談,各教研組磨課、做課、議課,教研活動扎實有效。全校教師共做課88節,聽課732人次,學科知識競賽兩次。培樹和評選的「教師十星」是:聽課之星、批改之星、導師之星、優案之星、電教之星、教研之星、競賽之星、專業之星、愛生之星和質量之星,通過「教學十星」的評選,樹立典型,根據教學管理中發現的問題,為了能扎實開展此項活動,記錄詳實,軌跡材料齊全,及時溝通,進行階段性總結,同時還集中進行了教師專業知識考試,教師競賽等活動。活動中,有 人次參加考試,30多人次進行吉林市學科專業知識競賽,有160人次的教師在備課組或教研組中作課,參加評課的人數達1200人次,寫出規范的「課後反思」文章29篇。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為教師整體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06年,開展了「三高」課堂教研活動。這項活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各教研組內研究階段。以基礎年級年輕教師為主講教師,通過展示真實課堂,剖析課堂教學,努力挖掘課堂教學「三高」的成功經驗,找准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探索解決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落實困難的辦法。全校有43名青年教師提供課堂教學研究課,一些學科還聘請了骨幹教師做了示範研究課。
第二階段是將研究的結果應用於課堂教學中,稱之為匯報推廣階段。各教研組在自己申報的基礎上推薦一名教師,在「三高」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期間,做一節能反映課堂教學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並能代表本學科教學最高水平的匯報課。
各教研組積極籌備,認真推薦,精心選拔。在「三高」活動期間,全校共有120多名教師、520多人次聆聽了九名教師的精彩獻課。二高中、朝中、蛟礦一中、白林中學都派對應學科的教師參加了活動,擴大了影響,發揮了重點校的輻射作用。教育局領導也深入課堂聽了匯報課。此次活動,檢驗了我校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研究能力,展示了蛟河一中教師隊伍的精神風貌,增強了我們辦好一中重振一中雄風的決心。
老師獻課的成功,凝聚著本學科組全體教師的智慧,真切地感到了教研組在導課上、在指導教師的提高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本次教研活動,是對我校師資隊伍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一次大檢閱,是對我校教學潛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一次大檢閱。這是取勝的根本,由此我們會克難求進,一往無前。 (一)建立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機制。如建立由教師、家長、學生和領導參與的多元評價方式,始終堅持終結性評價和過程中評價相結合、以過程中評價為主的方式。05年 「教學十星」的評選就是依據多元評價結果而產生的。
(二)堅持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我們堅持以備課組為單位的每周集體備課制度,由中心發言人「說課」、大家「議課」,切磋最佳教學方案;堅持聽課制度,青年教師以匯報征詢為主、骨幹教師以示範指導為主,探討最佳課堂教學方法;堅持青年教師「先聽後改再講」或「先講再聽後反思」的備課模式;形成了濃厚的教師研究氛圍。
(三)以活動為載體,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圍繞05年的「教學十星」評選活動, 06學年度的「三高」課堂教學校本研究系列活動,旨在探討實現課堂教學「三高」的模式和途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研究活動,探索高中課堂教學中實現「三高」的途徑和方法,同時,為教師搭建同伴互助、優勢互補、展示自我、加快發展的平台。
今年下半年,根據我校新聘教師比例大的特點,我們又確立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活動方案,組織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達標課」活動。僅這次活動,就有570多人次的教師參與了21名新教師的匯報課和評議討論活動。
(四)創設條件,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滿足教師自我發展的需求。教師奮斗「成名」的過程就是教師隊伍成熟的過程,也是教育質量升位的過程。今年,學校累計投入四萬多元人民幣,鼓勵教師參加了省高中教學競賽、全國英語教師技能大賽等活動、東北三省「十佳」評選、吉林市「全天候」評選等活動。並分別都在其中獲獎。下半年,學校又為每位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全面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完美整合,使教師整體素質快速提高。
(五)堅持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充分調動教師科研從教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參加學習培訓,通過印發資料,集中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的科研興趣;積極籌備「十一五」科研課題的立項工作,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搞科研;堅持召開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廣泛徵集教師論文,評出優秀論文在大會上交流並予以獎勵,同時將其向有關刊物推薦;田平老師的《擺正多媒體技術的位置》一文在中國教育報上發表。全體任課教師參加了「吉林地區網路培訓」,每位教師都做了上萬字的學習筆記。在科研活動中有2名教師被評為「蛟河市優秀科研教師」,3名教師成為吉林市「首屆科研之星「,還有3名教師獲得「吉林市優秀科研型教師」的稱號。2004年承辦吉林省科研課題現場交流會,反響很好。 班級授課制的情況下,課堂教學無論怎樣確定教學起點,學生基礎的參差不齊,都與素質教育的要義格格不入。因此我們提出的教學指導思想是: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重點培養,全面提高。按學生學習基礎和情趣愛好而進行「分層次教學」。近年,我們堅持從入學起,根據學生的主觀意願和客觀實際,進行兩個層次的「分層次教學」嘗試。
一方面,為那些學習品質好、基礎好、發展潛力大、志存高遠的學生,從視野拓寬、學科知識擴展、綜合能力培養等方面,全力創造條件,滿足他們的需要。對於其中出類拔萃的學生,我們實行了「指導教師制」,提出了「通過課堂教學解決共性問題,通過師生零距離接觸解決他們的個性問題」的原則,個別輔導,單獨出題,跟蹤指導,挖掘潛力。
另一方面,對那些升學無望、管理困難的「差生」,尊重和保護他們的精力旺盛和具有某種特長的特點,另闢蹊徑:體育特長生訓練隊、音樂美術訓練班,為這些學生創造順勢發展的機會,每年都有一批這樣的學生通過這樣的途徑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一)在教學管理環節上實現科學規范。
一是計劃管理。年初、期初和活動前。使教學工作均在計劃指導下進行,避免出現隨意和「推著干」的現象。
二是過程管理。以定期檢查、隨機抽查、問卷調查、聽課、總結等形式進行,使工作始終在學校的掌握之中,保證計劃落到實處。
教學領導和教務處定期檢查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對有出入的學科和教師要求說明原因。屬學校問題由學校進行調節,屬教師的問題,要求本人拿出調整意見和措施。堅持對教師教案、聽課記錄和教師批改情況做定期檢查和重點抽查,督促教師執行《規范》,提高備課和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領導堅持聽課:分管校長06年至今聽課190節,教務處主任178節,均超過《規范》規定的數量。
三是效果管理。方式主要是學生考試、學生問卷和學生座談。
教務處對每次考試試題提出明確的命題要求,既體現年級特點,又貼近高考,同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承受能力。學生考試結束後,對試題、對教學情況、對教師個體、教學效果、對班級整體等都要比較,還有初始成績和終結成績的比較,也有對同一時期不同年級的橫向比較,從而更客觀地了解學校內部的教學情況。堅持參加期末聯考,使教師的視野更開闊、數據更客觀。在對教學效果進行監控時,注意結果的真實性,因此,學校還組織了對考試組織和考務工作的問卷調查。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學校堅持有責必問、有錯必糾、獎優罰劣、公平公正。方式有:公布結果(問卷調查、考試分析)、談話反饋、表彰獎勵、通報批評、經濟處罰、調離崗位等。
(二)在教學管理方式上力圖有所突破。
今年的高三工作,我們突出了三個「早」、三個「實」和三個「新」。
三個「早」是開學早、對尖子生的確認和關注早、幫助尖子生確立沖擊名校的信念工作做得早;三個「實」是學生管理做得實、教學計劃落得實、教學研究抓得實;三個「新」是啟用了一批新「科頭」、重用了一批新教師、推出了幾個新舉措。
「以人為本」的理念,干群關系的和諧,發展為主的機制,形成和促進師生和諧發展的「校園文化」。教工工作熱情高,學生學習盡頭足。形成了政通人和、人心向背的良好風氣。(三)為了使2015屆高三同學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學校決定在8月17號開學當天對2015屆高三全體同學進行陽光分班,這一舉動不僅增強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使成績不好的同學上進心增強,進而達到成績上升的效果。這一行動是前無僅有的,也是需要膽量的,這一系列措施的實行體現了學校領導對學生的重視,也體現出學校領導的創新管理方法是正確的。
⑺ 什麼是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指校本培訓,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此外校本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領域,基於學生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驗對知識綜和運用的課程。它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
根據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個性專長和創造能力的要求,校本培訓要從改革傳統的課堂灌輸式傳授知識的陳舊方法入手,攻克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以此謀求學校素質教育的辦學特色。
培訓課程建構分為五大模塊:
(1)現代教學理論、教育思想、職業道德修養。
(2)現代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名家教學風格。
(3)教師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和能力。
(4)現代教育技術。
(5)學科最新的基本理論及教改信息。
⑻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成果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
「校園·生活」現狀調查
——高一(7)班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
一、課題的來源和確定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中學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是貫徹這種教育目標的一種重要方式。上個世紀以來,許多學校都對此作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課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關探究性學習的課程。
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軟硬體都相對落後,學生基本都來自於農村,他們不如城裡的同齡人見多識廣,獨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環境,使他們缺乏自信,也缺乏對周圍人事的關心。我校實行雙休日,對距家較遠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時間可以支配,作為班主任正好可以適時引導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研究性活動。
開展研究性學習,對我校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在閱讀了大量研究性學習案例後,結合我校實際和學生實際,我將課題定為「校園·生活」。營造一個文明安全的校園,需要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才能使學生關愛自己的校園,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校園主人翁的意識,自覺遵守和維護校園文明,遠離危險,參與營造「平安校園」,同時,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道德素質。
二、課題目標與方案設計
(一)課題目標
1.認識到維護和創造校園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2.讓學生學會設計、收集和處理信息,學會合作、討論以及與他人的溝通,學會基本的調查研究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校園,關愛他人。
(二)方案設計
1.子課題的確立
「校園·生活」涉及面很廣,學生也各有所長,各人興趣愛好也不一樣,又要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熱情,我和學生共同設計了以下七個課題:「校園·生活」紀律現狀與問題衛生現狀與問題校園安全現狀與問題校園水電節約情況調查教學情況調查校園飲食情況調查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情況調查2.具體方案設計
課題組成員為高一(7)班66名同學。在公布七個子課題後,由學生自由選擇研究內容,編成七個小組。每小組任命一名組長,再由組長組織成員共同討論本小組研究方案,然後進行分工實施。
三、活動實施過程
1.學習培訓:對學生進行社會學研究方法(問卷法、訪談法、信息分析、撰寫報告等)指導。
2.分組討論,制定調查問卷並各復印30份。 (調查報告www.fwsir.com) 討論確定本組研究方案並進行調查。
3.各小組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討論,並撰寫調查報告。由班主任進行整體匯整。
4.課題總結。由班主任撰寫整體報告,並利用班會課,對學生的調查活動進行總結點評。
四、學生的研究成果
(一)紀律現狀與問題調查報告
總體來說,我校大多數學生的紀律狀況良好,上課能夠認真聽講,尊敬師長,考試和作業過程中都有較強自主性。但也有11%的學生存在一些問題,如打飯插隊,上課玩手機或者睡覺現象等等。
問題存在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自律,同時和部分老師要求不嚴格也密切相關。
(二)學校衛生現狀調查報告(大磊、李政策、蘇敏、紀沈琴等19人)
對於寢室衛生,有一半同學認為寢室衛生間設計不合理。59%的同學認為寢室區有異味、不衛生。但同時,同學也坦承各班寢室垃圾能夠及時清理。
對於教室衛生,高中部有近五成的班級達不到清潔要求。從調查結果來看,普遍原因是少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對於校園衛生區衛生,絕大多數同學能夠將垃圾倒在指定場所,對校園衛生間衛生也基本滿意,但近七成的學生認為校園整體不是很清潔。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同學都有較強的衛生意識,能夠自覺維護校園和教、寢室衛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希望生活在一個清潔的校園環境中,並承認這對學習有影響。學生們對良好衛生環境的普遍心理需求,是學校能徹底改善衛生的希望所在,只要學校適當調整衛生間布局,改善部分設施,加大宣傳,班級進一步加強對衛生管理,並實施有效的監督機制,一個清潔美麗的校園一定會展現在我們面前。
(三)我校安全情況調查(楊玲、陸玉娟、尹星、吳小知、許榮等8人)
圍繞安全問題,我們作了七個方面的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用電安全、運動安全和實驗安全整體較好,分別只有7%和3%的同學出現過意外(原因不詳)。
同學們意見較為集中的安全隱患有三個方面,一是校園丟失物品的情況較為嚴重,近一半學生承認丟失過物品或者有失竊經歷。二是在校園一些監控死角,學生聚集吸煙情況普遍,有一半學生都知道這種情況存在;三是教學樓樓道照明情況有重大安全隱患,絕大多數同學對此表示不滿。只有1/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
為此,小組建議學校為教學樓樓道裝聲控或者光控的照明燈。同時,對極少數學生攀爬圍牆的行為,進行監督和制止。
(四)校園水電節約情況調查(陳彥宇、紀蓓蓓、桂盈盈、汪麗、吳青青、陳華等6人)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本校87%的高中生都同意並提倡節約水電,並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如利用洗臉水灑地、洗衣服;減少手機的使用,保持長期待機狀態等。但仍有少數同學在冬天用熱得快燒水現象,這既不安全,也不環保。希望學校加強環保宣傳,並制定相關的制度,讓高中生為社會、校園的和諧發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五)教學情況調查(組長:田浩然)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85%的學生認為本校教師教學嚴謹,輔導認真,對學生較熱情。多數學生認為學校硬體設施配套齊全。但對老師的教學行為,仍有個別小問題存在。一是有部分老師經常在上課期間接聽手機;二是極少數老師在上課期間吸煙;三是有1/4的高中生反映自己受過老師的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另外,也有學生反映教學樓漏雨,體育器材缺乏等問題。
建議學校對教師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力創和諧文明校園。
(六)校園飲食情況調查(查文寶、高志、許濤、陳秋霞、桂佳、桂蜜棗等9人)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調查顯示,只有2%的同學對學校食堂滿意。91%的學生都有吃零食的習慣,還有少數學生有節食的不良習慣。
建議學校食堂適當調低飯菜價格,用黑板或者公告等形式進行飲食健康知識宣傳,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七)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情況調查(張晟、劉超2人)
調查顯示,在課余時間選擇運動的學生只有11%,60%的學生選擇休息,還有21%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
從調查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相當一部分同學不懂得勞逸結合。調查結果還顯示,對於學生課余活動,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導致很多學生對這段時間的安排處於茫無頭緒的狀態。
希望各班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宣傳,學校和班主任要對學生課余時間安排進行科學引導。
五、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感受
1.許榮:我們從事任何事情,都要有團隊精神,相互合作,聽從隊長的指揮與安排,切不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只樣只會拖累集體。
2.尹星:在這次活動中,我收獲了很多。它讓我了解了怎樣開展一項研究性活動,讓我知道了怎樣製作一份調查問卷,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使我學會了大膽與別人交流。
3.小蕾:平時在報刊上看到調查報告總是不以為然,只是隨意看上一眼,有時還會說:「什麼嘛!不感興趣!」然後將它丟在一邊,卻沒有發現在這簡單的調查報告背後凝聚著多少人的汗水!今天才體會到一份調查報告的誕生是多麼的不容易!
4.陳香香: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安全是生命的基礎。
5.楊玲:我們每進一個班級首先找班長,解釋此次活動的原因、目的,並自我介紹,他們都很樂意幫我們。
6.吳小知:當我們進行走訪這一步驟時,成效不怎麼明顯。有些被調查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或名譽,不願意據實相告,答案與事實背道而馳,所以,這次調查結果不怎麼准確。
⑼ 校本研修對學校教學有何好處
1.促進教師發展
A、教師群體發展,提升教師隊伍水平。這里要從學校發展目標中去研修教師群體。 B、教師個體發展促進教師群體發展。這里要區別對待。
2.推進學校的發展
A、教師專業化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因此校本研修是學校組織發展的重要目標。 B、以校為本的高質量教師隊伍是校本研修實效性的惟一體現,對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最具實際意義。 C、校本研修有助於校本教育行動研究,學校在此基礎上更具有發展活力。
⑽ 什麼是校本研究
校本教研的理論基點是,學校是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教學研究只有基於學校真實的教學問題才有直接的意義。校本教研旗幟鮮明地強調三個基本理念:第一,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第三,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是教學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第一、學校應該是教學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研強調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這意味著要把教學研究的重心置於具體的學校教學情境中,因為教學研究的問題是從學校教學實踐中歸納和匯集的,而不是預設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學校的教學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對於許多教學問題,如果脫離了具體的教學情境抽象談論是容易做到的,但意義不大。比如,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三級課程管理政策對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不僅要創造性地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還有權力和責任開發適合本校特點的校本課程,這樣就會出現與以往任何時候都很不相同的教學情境,再加上各個學校的情況差異較大,對於具體學校而言,解決所謂面上的教學問題就顯得不那麼真實,總有一種隔離感,不能對學校的教學實踐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校本課程如何開發?綜合實踐活動如何開展?大班額背景下如何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類的問題,只有把它們置於學校的具體教學情境中才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如果教師持續地關注某個或某些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想方設法(設計)在教學行動中解決問題,並且不斷地回頭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那麼教師的教學工作就同時具備了教學研究的性質,教學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高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強調教學研究的基地是學校,這意味著教學研究的工作方式將發生很大變化。一方面,學校內部的教學研究要立足於學校自身的真實教學問題,另一方面,校外教學研究機構不僅要採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還要更多地採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傾聽和反映學生、教師和校長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問題。教學研究除了研究教材、教參和教法之外,還要重視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學校、研究課程。如果只是傳達指示和分派任務,即使天天在學校,也不能說教學研究的基地在學校。
第二、教師應該是教學研究的主體
校本教研強調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認為教學研究不能只是少數專職研究人員的專利,還應該是所有教師的權力和責任。只有當越來越多的教師以研究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工作,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解決實際教學問題能力的時候,學校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以教師為主體所從事的教學研究不同於以倡導思想觀念和理論流派為己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應該是問題解決式的行動研究,自覺和主動地致力於探索和解決自身教學實際中的教學問題,從而達到改進教學實踐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強調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就應該對中小學在教學研究中的一些誤區加以澄清。例如,在一些學校,教學研究項目僅由學校個別科研能人乃至校外專家代勞,或者教育科研項目越做越大,甚至動輒就要形成某某理論,這不僅讓廣大教師對教學研究望而卻步,也否定了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權力和責任,而且這樣的研究游離於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之外,脫離教師的經驗范圍,對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起不到應有的支持作用。這些現象的存在和蔓延,會使教學研究越來越遠離學校的教學實踐,這與校本教研機制方面的制度建設跟不上有密切關系。加強校本教研,必須提高教師教學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成為教學研究的主體是整個教育創新的活力所在。
第三、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應該是教學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校本教研,無論作為一種教學研究活動,還是作為一種教學研究機制,其直接目的都是為了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身心健全發展,這是體現學校辦學水平的主要內容。丟掉了這個直接目的,以校為本就會變成一句空話。
考察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於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是否與學校日常教學行為的改善聯結起來。而且,評判的最終主體應該是學校的校長、教師和學生,不應該是學校之外的其他主體。這一點,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說,當學校認為教學研究沒有直接指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時,他們應該在制度上能夠很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這並不是否定校外評價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確認校內評價的應有地位和作用。校本教研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應該由學校師生自己確認,這一點在制度上應該獲得更多的鼓勵和肯定。教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為研究而研究、為裝門面而研究的現象,是與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