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德國古典哲學的最高成果是什麼

德國古典哲學的最高成果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1-29 20:11:58

① 德國古典哲學的傑出代表是誰

喬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1770—1831),19世紀初德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唯心主義辯證法的集大成者。

黑格爾生於符騰堡斯圖加特城的官僚世家,父親是稅務局的書記官,母親是一個有多方面教養的人。黑格爾5歲時,就進入拉丁文學校學習,7歲進入本城中學。他是一個模範學生,每次都因學習成績優異得到獎學金。父母還請老師替他補習幾何學、希臘文、拉丁文。黑格爾從小就表現出聰敏的學習才能,受到他的老師勒夫勒的重視,還在他8歲時,就曾因品學兼優被贈與莎士比亞劇作集。但從表面上看,黑格爾為人循規蹈矩,安分守己,少年老成,看不出有什麼出眾之處。少年時代,黑格爾喜歡記日記,記載日常所見的事物;中學時代,表現出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曾付出很大精力去研究文學、歷史、數學、哲學、詩學等。他還花了很長時間去鑽研古代文化,特別是古希臘文學。

由於篤信宗教的父親的執意主張,1788年黑格爾進圖賓根神學院學習。作為神學院的學生,他卻更喜歡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著作。在神學院的生活中,黑格爾仍和中學時一樣,對其他方面的活動不感興趣,只是致力於書本學習。他忽視馬術和擊劍術的訓練。在和少女相處時,也呆若木雞。他穿著粗俗、陳舊,行動呆滯、遲緩。同學們送給他一個綽號:「老頭兒」,有的同學給他題詞寫道:「願上帝保佑這位老頭兒。」黑格爾在神學院學習了兩年哲學、三年神學,並獲得哲學學士的稱號。他還接觸了剛剛問世的康德著作,雖然還並不十分理解批判哲學的精神。在這里,黑格爾有兩個過從甚密的朋友,一個是後來成為傑出詩人的荷爾德林,另一個便是謝林。1793年,黑格爾通過考試,從圖賓根神學院畢業。

離開神學院以後,黑格爾先後在瑞士、德國的法蘭克福等地當家庭教師,以研究希臘文化和康德哲學作為業余愛好。1798年,他的第一部著作《倫理學》出版。次年,他的父親去世,留給他一筆遺產。有了這筆數目不多的財產後,1801年黑格爾辭去家庭教師的工作,應謝林的邀請來到耶拿。

耶拿是當時普魯士的大學城,是青年知識分子薈萃的地方,也是當時學生運動的中心。經過謝林的介紹,黑格爾到耶拿大學任哲學講師,並和謝林一起主編《批評的哲學》雜志。他向耶拿大學遞交了一篇用拉丁文寫的學術論文,論述行星的運行軌道,得到很高的評價。1805年,35歲的黑格爾升為教授。次年,他發表了《精神現象學》一書,記述他的哲學觀點。就在這一年,拿破崙軍隊入侵耶拿,戰爭完全打斷了學校的一切活動。36歲的黑格爾失了業,窮得一文不名。幸虧他的一位在巴伐利亞有勢力的朋友弗里德里希·尼泰摩爾的幫忙,他當上了班貝格地方報紙的編輯。黑格爾在這種如他所說的「被迫的勞作」中度過了一年半的時間,尼泰摩爾又設法讓他在紐倫堡當上了中學校長。已經41歲的黑格爾第一次覺得經濟上有了一定的保障,可以考慮婚姻大事了。他的新娘是一個20歲的漂亮姑娘,出身於一個受人尊重的家庭。黑格爾在給尼泰摩爾的一封充滿感激之情的信中寫道:「我在現世的目標達到了,有了正式的職位和可愛的妻子,這也就得到了在這個世界上所能要求的一切。」他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卡爾後來成為著名的歷史學家。他們的幸福結合持續了20年,直到後來黑格爾突然去世。

在紐倫堡期間,黑格爾完成了《邏輯學》(即《大邏輯》)一書。1816年,黑格爾受聘於海德爾堡大學,任哲學教授。1818年,他應普魯士政府的邀請,到柏林大學任哲學教授。黑格爾一生的最後13年是在柏林大學度過的。在柏林大學講授期間,他發表了《小邏輯》、《自然哲學》、《精神哲學》、《法哲學原理》等著作。1830年,他任柏林大學校長。

黑格爾是19世紀初公認的普魯士官方哲學家,他的社會政治觀點趨於保守,極力為普魯士國家君主制度和私有財產制度作辯護。

黑格爾哲學是直接從康德、費希特和謝林等人的哲學出發,並在對他們哲學思想的批判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方面他把康德開創的、費希特和謝林發展了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推向頂峰;另一方面,又批判了他們的形而上學,系統地發揮了他們哲學思想中的辯證法思想,創立了概念的辯證法。黑格爾指出,「絕對觀念」是世界的本質和基礎,是萬物的核心和命脈;而世界上的各種事物不過是「絕對觀念」的體現。黑格爾堅持了康德、費希特和謝林的唯心主義哲學路線,把觀念或精神性的東西看作是第一性的,是本原的東西,同時,又發揮了他們哲學中關於思維的能動性的思想。「自然哲學」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第二個部分,是對「絕對觀念」表現於自然界的運動和發展過程的描述。「精神哲學」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從邏輯階段到自然階段、精神階段,是「絕對觀念」「產生其自身的、發展其自身並返回其自身的進程」。「精神哲學」是對「絕對觀念」揚棄自然而回到自身並展開自身的全部具體內容和過程的描述。「精神哲學」的三部分是「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

黑格爾哲學的最大成果是他的辯證法思想。黑格爾系統地批評了幾個世紀以來占統治地位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結束了它的統治地位,恢復了辯證法的思維形式,並把它提升為客觀真理和普遍規律。黑格爾的全部著作,都為著一個主旨,即通過對精神、理性辯證發展過程的描述,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普遍的規律。黑格爾的巨大歷史功績就在於第一次把辯證法應用於不同的各個領域,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當然,黑格爾的哲學是他那個時代的產物,與任何一種哲學一樣,帶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體系和辯證的方法是有矛盾的,他的學說中進步的、革命的一面同保守的甚至錯誤的一面摻雜在一起。黑格爾哲學中方法和體系的矛盾,反映了它所屬的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妥協雙重性格的特點。辯證法在黑格爾那裡只是在神秘的、抽象的形式下表達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要求,而沒有直接引出行動的結論。

1831年11月14日,黑格爾因染上霍亂在柏林去世,享年61歲。黑格爾病逝後,他的學生整理出版了他的《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美學》等著作。

黑格爾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傑出代表、客觀唯心主義者、辯證法大師和淵博的學者,他的影響遍及哲學、神學、歷史、法學、社會科學和政治思想等諸多領域,他的思想體系具有網路全書式的豐富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批判地改造了黑格爾哲學,得出了全新的結論,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把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結合起來,並把它運用到社會歷史領域,從而誕生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從19世紀到20世紀,黑格爾哲學都受到廣泛重視。今天東西方很少有哲學家和哲學派別不同黑格爾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黑格爾派或新黑格爾主義,成了歷史現象。但黑格爾哲學卻在發揮自己的作用,啟發當代人的思想。

② 德國古典哲學的成果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前,辯證法在德國古典哲學中得到了最詳盡而全面的探究,雖然這種辯證法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德國古典哲學的最大成就,是從世界觀的高度用辯證法代替了形而上學。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反對把世界看作固定不變、沒有矛盾的東西,而把它理解為具有矛盾發展的不斷變化的運動過程,這就從根本上推翻了長期以來統治人們頭腦的形而上學世界觀。這一哲學革命的帶頭人康德早在「前批判時期」所寫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中,就提出關於天體起源的「星雲假說」,認為目前所有的天體都從旋轉的星雲團產生,因此地球和整個太陽系都表現為某種在時間的進程中逐漸生成的東西。這就動搖了認為自然界在時間上沒有任何歷史的觀點,在主張宇宙永恆不變的形而上學觀念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從而為辯證的自然觀開辟了道路。後來康德主要探討了認識論中的辯證法問題,提出「先驗邏輯」作為普通的形式邏輯之上的邏輯的高級形式,含有辯證法的因素;提出了12個范疇並將其分成4組,每組3個范疇,相互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辯證聯系,他多少已經猜測到每組中第 3個范疇是前兩個對立範疇的綜合。特別是他提出的關於理性企圖去認識「自在之物」時,必然陷於自相矛盾、即所謂「二律背反」的學說,揭示出人的思想認識在一定范圍內發生內在矛盾的必然性,並且探討了象有限與無限、簡單與復雜、必然與自由等概念之間的矛盾,刺激了以後辯證思維的發展。
辯證法在費希特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費希特承認矛盾對立是發展的必然環節,「自我」必須要設立自己的對立面「非我」,才能存在和發展,並通過矛盾斗爭而達到新的更高的統一。他明確地提出了正、反、合的辯證法,作為發展的基本原則。特別是,費希特著重探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問題。他強調「行動」,認為「自我」不僅是認識著的主體,而且更重要的是行動著的主體,因為行動才是生存的目的。主體的能動作用不僅表現於「理論認識」,而且表現為「自我」憑自己主動的力量去克服「非我」的「實踐活動」,「自我」就是「理論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統一。費希特的這些思想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思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由於他的唯心主義基本立場,他所說的主觀能動作用和實踐活動,始終只是自我意識范圍內的活動,而不是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因此主體的能動的方面只是被他抽象地發展了。
謝林哲學中也有不少辯證因素,他比較明確地提出了對立統一的思想。對象本身含有內在的矛盾,正是矛盾的對立面構成對象自身的同一。例如,「自我」不是如費希特所說的那樣去設立「非我」,而是本身之中就含有自己的對立物「非我」,對立的雙方互相依存,沒有一方就沒有另一方,而「自我」的一切活動就是由這種矛盾出發的。謝林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認識到事物發展的動力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對立,這是一切運動的「最終根據」。他還用辯證的觀點去解釋象自由和必然那樣的重要哲學范疇,指出它們並不是絕對對立,而是辯證地同一的,即「自由應該是必然,必然應該是自由」。但是,謝林哲學就其總體來說以無差別的「絕對的同一性」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因而他的辯證法思想只是在整個形而上學的體系允許的有限范圍內活動。
辯證法在康德、費希特和謝林那裡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只是到了黑格爾,才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作了充分的、全面的闡述,把它作為系統的、自覺的思維方法和客觀的發展規律。黑格爾明確地指出,辯證法是推動實在世界中一切運動、一切生命、一切事業的原則,又是知識范圍內一切真正科學知識的靈魂。在哲學史上,他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闡明了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並力求給以普遍的應用。恩格斯認為,黑格爾的巨大功績就在於他第一次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描寫為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的序列,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黑格爾關於整個世界的辯證發展的思想,徹底打破了形而上學世界觀的統治,其真實意義在於它永遠結束了以為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一切結果具有最終性質的看法。黑格爾以辯證發展的思想為基礎,探討和論證了關於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和否定之否定等辯證法的基本規律,特別著重闡述了矛盾學說。他責備康德對世界採取一種「溫情主義」的態度,誤認為矛盾不屬於對象,而只屬於理性本身。矛盾是客觀的、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矛盾,「天地間絕沒有任何事物,我們不能或不必在它裡面指出矛盾或相反的規定」。沒有矛盾,就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黑格爾還強調指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在泉源,是一切運動和生命力的根源。他說,事物只因為本身之中包含著矛盾,它才會運動,才具有趨向和活動,否則它就不是活生生的統一體。矛盾和同一也不是根本對立的,毋寧說矛盾是從同一轉化而來的,同一本身就孕育著矛盾,因此在事物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黑格爾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對以往哲學家們所探討的許多哲學概念和范疇,都作了新的辯證的解釋。如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有與無、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可能性與現實性、必然性與偶然性、因果關系與相互作用、自由與必然等等。黑格爾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把辯證法應用於認識論,把真理和人的認識看做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並且提出了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的思想。關於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思想,也在黑格爾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發揮。他強調主體的積極能動作用,這表現為主體從自身中樹立起對立面,自身分裂為二,異化為客體,然後又克服和揚棄這種異化,征服客體。所以他指出,人不僅要理解世界,而且還要去「宰制」世界。在理論活動中,人研究世界,獲得知識,以糾正自己的主觀片面性;在實踐活動中,人要按自己的觀念「陶鑄鍛煉」世界,認識就是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統一。
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他所說的矛盾辯證發展的主體始終是精神,而不是物質世界。因此,他只是在觀念的辯證法中猜測到了事物的辯證法,他不是從自然界和歷史中引出辯證法規律,而是把辯證法規律強加於自然界和歷史。這就把辯證法頭腳倒置了。辯證法在本質上是革命的,它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保守的體系發生著經常的矛盾,這種體系與方法之間的矛盾構成了黑格爾哲學的基本矛盾。辯證法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根本不承認有什麼終極的絕對真理,而黑格爾的體系則要求設立一個發展的終點,似乎到了絕對精神的階段,特別是在黑格爾本人的哲學中,精神就完成了自我認識的運動而達到絕對真理,一切發展也就此完結了。這樣,在他的保守體系的重壓下,辯證法終於被窒息了。
黑格爾的辯證法在其現有的形式上是完全不適用的,需要對它進行徹底的唯物主義的批判改造。但費爾巴哈在這方面卻完全無能為力,他根本不理解黑格爾辯證法的真實意義,因此批判改造黑格爾辯證法的歷史任務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擔負起來的。

③ 德國古典哲學的線索

貫穿德國古典哲學整個發展過程的最重要的哲學問題,是關於思維和存在、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幾位哲學家對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日益深化。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提出並著重探討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以前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都各有偏頗,陷於不同的片面性,無論是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的「獨斷論」,或是D.休謨的懷疑論,都未能解決人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因此應該尋找新的出發點,即在開始認識之前,應當首先研究人的認識能力本身和認識的可能性。康德承認在我們之外有某種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東西,他稱之為「自在之物」,亦即「本體」。這是他的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但是,他又指出,「自在之物」本身究竟是怎樣,這在原則上是無法認識的,我們所能認識的只是由「自在之物」作用於我們的感官而在我們心中產生的表象,即現象;而現象界卻離不開人們的先天的認識能力。它在某種程度上是意識自己的創造物。這樣,康德就在「自在之物」和「現象」之間劃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把人的認識局限於現象界,從而把思維和存在形而上學地割裂開,陷入了不可知論。從這種觀點出發,康德建立了他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論學說。人的知識是由先天的知識形式和後天的感覺表象相結合而成的,這就是「先天綜合判斷」;哲學的真正的關鍵就在於回答「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康德把認識分為 3個階段:在感性的階段上,人藉助於先天的感性直觀的純形式,即時間和空間,把自在之物作用於感官而產生的感覺的混亂狀態整理出秩序,使之成為時空中的現象;到了知性的階段,人使用先天的知性的純概念或范疇對感覺表象進一步加工整理,使之帶有條理性和規律性,而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真正的知識;知性的范疇只能用於整理由感性所提供的現象,人也只能認識現象。所以當人們不滿足於知性所獲得的知識而進入理性的階段,試圖超越現象界去認識「自在之物」,如靈魂、世界、上帝之類的東西時,就必然陷於自相矛盾而遭到失敗。康德把思維和存在絕對地對立起來,認為理性無力去認識世界本身,人的認識不可能達到「自在之物」,認識的對象是藉助人的主觀意識、即先天的感性直觀形式和范疇而構成的。在他看來,帶有普遍性、因果性的規律並非客觀世界所固有,只是人的主觀意識的產物。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知性不是從自然界抽引出規律,而是為自然界制定規律。康德提出要根本推翻過去的一切認識都必須與對象一致的假定,而應該假定對象必須與我們的知識一致。這是用先驗唯心主義的觀點去解釋人的認識,把自然界和人分隔了開來。特別是,康德限制知識的范圍和貶低理性,為信仰留下了地盤。但是,在歷史上,康德的認識論對於推翻過去陳舊的形而上學、駁斥宗教神學的一切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來說,起了積極作用。他提出的一些重大的認識論問題,對後繼者也富有啟發性,推動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
費希特是在康德的影響下開始研究哲學的,但很快就對康德哲學感到不滿,提出了自己的所謂「知識學」的哲學體系。費希特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從右面批判康德哲學。他否認康德所說的「自在之物」,認為它是毫無意義的「幽靈」。他也反對康德把思維和存在割裂開,而主張思維創造存在,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建立二者的統一。費希特指出,哲學的第 1個要求就是:注意你自己,把你的目光從周圍收回來,回到你的內心,因為哲學所要談的不是在你外面的東西,而只是你自己。因此,費希特把「自我」作為自己哲學的出發點,知識學的第 1條基本原理就是「自我建立本身」。「自我」的存在是不證自明的,它是唯一的實在,不依賴於任何別的東西,而是自我產生、自我肯定的;第 2條基本原理是「自我建立非我」。與「自我」相對而言,周圍世界的一切事物是「非我」,「非我」以「自我」的存在為前提,歸根結柢是「自我」的創造物;第 3條基本原理是「自我建立本身和非我」。它把「自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統一起來,而達到了某種完全無條件的、不受任何東西決定的絕對主體、「絕對自我」。在這個階段,「自我」與「非我」的對立得到了解決。這樣,主客體之間的對立就被理解為由「自我」本身產生的對立,最後又在「絕對自我」中得到統一。費希特用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論克服了康德的二元論和不可知論。
謝林開始是費希特哲學的信奉者,但隨後轉而對費希特採取批判態度。謝林反對康德在思維和存在之間劃下不可超越的界線,但他指出像費希特那樣把「自我」作為哲學的出發點和至高無上的原則,主張一切從「自我」出發,把「非我」看作「自我」的產物,是一個錯誤。因為「自我」不能離開「非我」而存在,不能說「自我」產生「非我」;同樣地,「非我」也不能離開「自我」而無條件地存在,也不能說是「非我」產生「自我」。他指出,要真正解決「自我」與「非我」的關系,就必須尋找一個超出於二者之上的最高的原則,它既不能是主體,也不能是客體,更不能同時是這兩者,而只能是絕對的同一性。在這種同一性里,「自我」和「非我」、主體和客體、思維和存在都融合為一,沒有任何差別;只有這種原始的無差別的同一才是真正的絕對。這就是謝林所提出的「同一哲學」。他企圖用「同一哲學」去超越以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但實際上他所說的「絕對的同一性」仍是一個精神實體。他明確地指出,這個「絕對的同一性」仍不外乎是「自我意識」。他只是用一個更高的精神實體代替了費希特的「自我」,以其作為世界的本原。尤其是,他把「絕對的同一性」說成是某種宇宙精神的特殊的無意識狀態,認為它不是知識的對象,是「完全不能稱謂的」、「絕不能用概念來理解或言傳的」,而只能加以直觀。因此,謝林的「同一哲學」還帶有強烈的非理性主義的因素。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在黑格爾哲學中得到了完成。黑格爾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哲學思想,建立起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對思維和存在、主體和客體的關系這一哲學基本問題作了回答。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出發,指出絕對精神或絕對理念是第一性的永恆的本原,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從精神中派生出來的。絕對理念由於自身的發展而外化為自然界,又通過進一步發展克服了外化,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回到自身,最後在精神發展的最高階段絕對精神中認識了自身。他用這種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論,駁斥了康德的二元論和不可知論。由於他對康德的批判貫徹了辯證法,因此在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黑格爾首先指出,康德企圖在認識之前先考察認識能力是完全錯誤的,正如要求人們在學會游泳以前切勿下水一樣可笑。只有在認識過程中才有可能對人的認識能力進行考察,因為考察認識能力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認識活動了。人對世界的認識過程也就是思想本身的辯證發展過程,這就從更加徹底的唯心主義立場反駁了康德對思維和存在的割裂。黑格爾特別有力地批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指責它是「不真實的、空洞的抽象」,因為它擺脫了一切規定,所以就等於「無」。他反對康德把現象同「自在之物」絕對地隔離開,現象和本質之間有著辯證的聯系,而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表現在現象中,而現象則是本質的顯現。認識了現象也就可以進而認識現象的本質,因此所謂 「自在之物」 是可知的。黑格爾對康德不可知論的批判是深刻的。凡是從唯心主義觀點所能說的,對駁斥這種錯誤觀點具有決定性的東西,都已經由他說過了。黑格爾對費希特和謝林的哲學觀點也進行了批判。費希特的「自我」並不是真正地自由和自發的活動,而仍然需要來自外界的「非我」的刺激,才能達到自覺,因此並不能真正克服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爾也對謝林的「絕對的同一性」感到不滿,指出這種取消思維和存在、主體和客體的一切差別的「絕對」,只不過是「空洞無物」,正如在夜間觀牛、一切皆黑一樣。黑格爾在批判前人的基礎上建立了他自已的哲學體系,但他的體系同時又是從康德、費希特、謝林所提出和探討的問題出發的,並且吸收了他們的思想成果。
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表述了哲學體系的中心,即「實體就是主體」。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僅把「絕對」理解和表述為實體,而且同樣理解和表述為主體。作為宇宙萬物本原和基礎的絕對理念,既是實體又是主體,它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通過自我運動辯證地發展的。整個世界和人類社會無非是絕對理念的自我展開和不斷發展的產物。無論是從時間上或是從邏輯上說,都是理念、精神在先,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則是後來發展出來的。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就是對這一精神的自我發展過程的描述,它從精神、純思維開始,經過自身發展而轉化為物質世界、存在,然後又回到精神、思維。與此相應,黑格爾的體系包含「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 3部分,論述了精神發展的3個基本階段,即邏輯階段、自然階段和精神階段。「邏輯學」是哲學知識或科學本身,是研究絕對理念本身的發展的,是「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的真正的靈魂,在某種意義上,「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則是「應用邏輯學」。在邏輯階段,自然界和人類都還沒有出現,「絕對理念」只是作為抽象的純思維、純概念而存在和發展著,它的自我運動表現為一個概念、范疇向另一個概念、 范疇的過渡和轉化,從 「有」經過「本質」 而達到 「概念」。到自然階段,「絕對理念」外化為自然,採取了感性事物的形式,依次經過「機械性」、「物理性」、「有機性」,最後出現了人,於是就進入了精神階段。在自然中,精神墮落為物質,「絕對觀念」處於同自已格格不入的外在的形式下。由於人的出現,「絕對觀念」才重新以適合於自身的精神形式表現出來。精神階段也分為3個小階段:「主觀精神」指的是個人意識;「客觀精神」是指社會意識,包括法律、道德、倫理;「絕對精神」則是精神發展的最高階段,通過藝術、宗教和哲學最後徹底認識了自己,認識到經過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道路而展現的全部豐富內容原來只是精神自身的產物。黑格爾用客觀唯心主義觀點建立的這個龐大的體系,把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的各種形態都包括在內,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思維與存在的辯證統一的過程,是主體建立客體而又把客體據為己有的過程。黑格爾以這種方式解決了康德以來的德國古典哲學所提出的問題。
19世紀20年代,黑格爾哲學在德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但是,到30年代末,黑格爾學派發生解體,分裂為右派、中派和左派。其中黑格爾左派用激進的觀點去解釋黑格爾哲學,並開始對某些原理提出懷疑。費爾巴哈是黑格爾左派中最傑出的人物,他從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對以康德和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費爾巴哈堅決反對康德的不可知論,他指出思維和存在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物質世界是客觀地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並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而人的認識、思維則是客觀世界在頭腦里的反映。物質世界在原則上是可以認識的,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費爾巴哈還有力地駁斥了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空間和時間是物質存在的根本形式,規律性和因果性也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為自然立法的產物。特別重要的是費爾巴哈批判黑格爾哲學的同時,把黑格爾哲學看作是登峰造極的唯心主義哲學,它是近代哲學的完成。因此對黑格爾的批判實際上意味著對整個唯心主義哲學的批判。他抓住哲學的基本問題,深刻地揭露黑格爾哲學的錯誤實質,認為它根本顛倒了思維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的關系。他指出,黑格爾錯誤地把精神、思維看成是一種脫離人腦而獨立自在的東西,並進而顛倒本末,把自然界和人都說成是從精神、思維中產生出來的。這種從精神推出自然、從抽象的東西推出現實東西的做法,不過是一種概念游戲,但這正是黑格爾思辨哲學的秘密所在。與黑格爾相反,費爾巴哈提出,「思維與存在的真正關系只是這樣的: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思維是從存在而來的,然而存在並不來自思維」。這樣,費爾巴哈就從堅持物質第一性的唯物主義立場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作了截然不同的回答。費爾巴哈還把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同對宗教的批判緊密地聯系起來。他用無神論的觀點揭露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之間的血緣關系,指出它們二者是互相支持的同盟者,是一對雙生子。他認為,黑格爾的 「絕對理念」 就是從虛無中創造世界的基督教神學中的上帝,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無非是轉化為哲學的神學,是「理性化了的有神論」。因此,費爾巴哈尖銳地提出,要拋棄神學,首先必須拋開黑格爾哲學,因為「黑格爾的哲學是神學最後的避難所和最後的理性支柱」。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雖然擊中要害,但卻把它連同辯證法的合理內核一起拋棄了。他自己的唯物主義學說也帶有人本主義的歷史局限性。他認為只有自然和人才是真實的存在,而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正體現為人的肉體和靈魂的統一。他的哲學以人作為核心,稱為「人本學」。但他所理解的人主要是生物學、生理學上的自然的人,是脫離具體歷史和社會關系的抽象的人,仍然未能擺脫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因此,列寧說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是關於唯物主義的不確切的、膚淺的表述。

④ 德國古典哲學的一般特徵是什麼

在哲學史上,通常把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中期的德國哲學稱為德國古典哲學。這里的「古典」(claLssic)主要指的是一種風格,正如18世紀在歐洲流行的巴羅克建築風格也被稱為古典風格一樣。建築藝術上的古典風格的特點是恢弘而典雅,富麗堂皇的結構配以精雕細琢的裝飾。這一風格也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整體形象。這一時期的德國哲學家建立了一個個宏偉的哲學體系,包含著眾多的細致的分析、周密的概念、復雜的論辯和宏大的話語。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德國古典哲學的特點,這句話就是:它是德國民族精神和啟蒙時代精神的精華。雖然現在人們普遍承認哲學是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精華,但並非歷來如此;只是在經歷了德國古典哲學的階段之後,這樣的判斷才普遍被人們所接受。這是因為,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哲學像德國古典哲學那樣充分地展示了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德國古典哲學首先是德意志民族的。德國哲學的最初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紀的大阿爾伯特、艾克哈特和庫薩的尼古拉那裡,萊布尼茨被認為是近代第一個德國哲學家;但是,他們使用拉丁文這一當時國際通用的語言寫作(萊布尼茨還用法文),並未能表達出德國人思維的特殊性。沃爾夫是第一個用德文寫作的哲學家,但他表達的思想內容屬於經院哲學,也不是德國特有的。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些哲學家不是德國人,而是因為當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德國民族精神。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德國的形成比英國和法國晚得多。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反映德國民族精神的哲學會在英國的經驗論和歐陸唯理論之後姍姍來遲。

德國古典哲學不僅僅是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它在哲學史上具有超越時空的理論價值,這就是集大成的思想。康德的批判哲學對經驗論和唯理論的總結,黑格爾對以往的哲學體系的總結,都標志著西方哲學一次大飛躍。德國古典哲學達到西方哲學史上的高峰,它固然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但站在上面向後看去,又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德國古典哲學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一方面與德國民族追求綜合統一的精神氣質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哲學史研究積累的成果。到19世紀時,西方哲學史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史料,但只是在德國古典哲學家按照一定的邏輯線索,在一定的理論體系中,對這些哲學史料做出選擇和綜合,哲學史研究才真正成為一門科學。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可以說是第一部科學的哲學史著作;這里所說的科學,指史論結合這樣一種科學的方法。人們可以不同意黑格爾的體系和方法,也可以不贊成他對以前哲學家的評價,但卻不能不採用他所主張的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來撰寫哲學史。在此意義上,本書是德國古典哲學開創的哲學史觀的一個結果,這也是為什麼本書要以德國古典哲學為終結點的一個原因。

⑤ 德國古典哲學多選題]1.德國古典哲學的最高成果是( )。

BD
德國古典哲學從康德開始到費爾巴哈終結。黑格爾是辯證法的集大成者,費爾巴哈是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
A,斯密是英國的,研究的是經濟學;C柏拉圖就早得多了,是古希臘的。都不選。

⑥ 德國古典哲學的特點

基本特點
德國古典哲學廣泛吸收了以前哲學家們的思想成果,對它有直接影響的主要是:以R.笛卡爾和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學派、17~18世紀英法經驗主義學派和啟蒙運動學派、德國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和以G.E.萊辛為首的啟蒙運動學派。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在總結前人哲學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並探討了一些新的重大哲學問題,把哲學思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但是,德國古典哲學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學派。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康德是二元論者,費希特是主觀唯心主義者(另有一種意見認為費希特後來已傾向於客觀唯心主義),謝林和黑格爾是客觀唯心主義者,費爾巴哈則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然而德國古典哲學又有其內在的首尾一貫的發展規律,康德開始了德國哲學的革命,經過費希特和謝林的努力,最後由黑格爾集德國唯心主義之大成,完成了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到了費爾巴哈,德國哲學開始向另一個方向發展。費爾巴哈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進行了批判和清算,重新確立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但同時也充分暴露出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表明它在原有的基礎上已不可能繼續前進了。這樣,德國古典哲學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宣告終結。

⑦ 德國古典哲學的最高成果是

BD
德國古典哲學從康德開始到費爾巴哈終結.黑格爾是辯證法的集大成者,費爾巴哈是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
A,斯密是英國的,研究的是經濟學;C柏拉圖就早得多了,是古希臘的.都不選.

⑧ 德國古典哲學的基本特點

德國古典哲學廣泛吸收了以前哲學家們的思想成果,對它有直接影響的主要是:以R.笛卡爾和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學派、17~18世紀英法經驗主義學派和啟蒙運動學派、德國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和以G.E.萊辛為首的啟蒙運動學派。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在總結前人哲學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並探討了一些新的重大哲學問題,把哲學思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但是,德國古典哲學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學派。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康德是二元論者,費希特是主觀唯心主義者(另有一種意見認為費希特後來已傾向於客觀唯心主義),謝林和黑格爾是客觀唯心主義者,費爾巴哈則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然而德國古典哲學又有其內在的首尾一貫的發展規律,康德開始了德國哲學的革命,經過費希特和謝林的努力,最後由黑格爾集德國唯心主義之大成,完成了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到了費爾巴哈,德國哲學開始向另一個方向發展。費爾巴哈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進行了批判和清算,重新確立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但同時也充分暴露出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表明它在原有的基礎上已不可能繼續前進了。這樣,德國古典哲學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宣告終結。

⑨ 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

德國古典哲學指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的德國資產階級哲學,創始人為康德,黑格爾為集大成者,費爾巴哈為最後的代表,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之一。德國古典哲學是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哲學舞台上的主角,主要組成是黑格爾辯證法中的「合理內核」與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德國古典哲學提出了包括認識論、本體論、倫理學、美學、法哲學、歷史哲學以及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各種重大問題和范疇,標志著近代西方哲學向現代西方哲學的過渡。德國古典哲學最為重要的代表哲學家有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

⑩ 誰能具體介紹下德國的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指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的德國哲學。

創始人為康德,黑格爾為集大成者,費爾巴哈為第一個走出德國古典哲學的人,而不是最後的代表。德國古典哲學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之一更是在哲學史占據著樞紐的位置,將傳統形而上學推向頂峰的同時,黑格爾又是第一個對現代性展開批判的哲學家,為現代西方哲學的興起奠定基礎。

德國古典哲學是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哲學舞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認識論、本體論、倫理學、美學、法哲學、歷史哲學以及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各種重大問題和范疇,標志著近代西方哲學向現代西方哲學的過渡。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哲學家有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

德國古典哲學廣泛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成果,並對其產生了直接影響,主要有:以笛卡爾、斯賓諾莎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學派、17~18世紀的英法經驗主義學派和啟蒙運動學學派。德國古典哲學家在總結前人哲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並討論了一些重要的新哲學問題,將哲學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10)德國古典哲學的最高成果是什麼擴展閱讀:

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

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宣告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直接繼承者,已步入世界歷史舞台。

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就,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把辯證法從神秘哲學體系的束縛中解救出來,批判了費爾巴哈的人文主義,吸收了他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核心。

他們把辯證法與唯物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開創了哲學史的新紀元。德國古典哲學的重大歷史意義在於,它為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提供了理論前提,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淵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古典哲學

閱讀全文

與德國古典哲學的最高成果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