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試述歐美主要國家(以英、美、普為例)農業革命的動機、不同道路及其後果。
個人觀點:
1,英國國土狹小,農業的發展空間有限,所以英國的農業在工業革命時就轉移到了日不落帝國旗下的各個殖民地,為本土手工業和製造業提供原料;
2,美國國土大,資源多,農業基本是在本土發展。起初發展起來的種植業是類似殖民地性質的,在南北戰爭中,代表種植園的南方戰敗,一統而平等的農業開始發展,目的也一樣,
為本土手工業和製造業提供原料;
3,普魯士的條件比英國好一點,但是比美國差得遠,本來也要打算走英國一樣的路線,無奈崛起太晚,仇敵眾多,在一戰中灰飛煙滅,故可以認為農業改革根本沒有發生。
這就導致了幾個結果:
英國在戰爭中拚命保護殖民地,以保證原料輸入,但國力還是不敵美國,最終也沒能保住日不落帝國,淪為二流國家;普魯士則成為了老牌帝國圍堵的對象,在世界大戰中敗下陣來,德國戰後只能依賴本土的科技工業力量發展,農業受制於人也不是一天兩天的。美國的結果大家有目共睹,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啦
B. 18世紀中葉,英國為什麼發生了產業革命具體過程是怎麼樣的
國的工業革命和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工業革命的前提
1688年政變奠定了君主立憲制政體的法律基礎。輝格黨因政變有功而在1689—1714年佔有政治上的優勢,到1714—1760年,輝格黨更達到獨占統治的地位。根據王位繼承法,從1714年起,德意志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先後即英國王位。他們不懂英語,不諳英國事務,經常不參加樞密院會議。從1717年起,會議就由財政大臣沃爾波爾主持。由於樞密院大臣議事於密室,因此逐漸被稱為「內閣」,樞密院主席就被稱為「內閣首相」①。從此開創了首席大臣領導內閣,英王不參加內閣會議的先例。沃爾波爾任首相20餘年,後因喪失國會信任而下台。這又開創了內閣得不到國會信任即應辭職的先例。小威廉·皮特1783年開始擔任首相,當未得到國會支持時,血氣方剛的皮特沒有辭職,而是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結果取得了完全的勝利。這又開創了一個先例,即內閣得不到國會信任時,除辭職外,還可解散國會,重新選舉。這表明,內閣必須對國會負責,接受國會的全面監督。隨著這種責任內閣制日趨完善,就逐漸把國王排斥於決定內閣構成的權力之外。以國會為核心的政治體制一旦確立,作為上層建築的積極作用就更大地發揮出來,英國才開始了資產階級社會的巨大發展和改造。
上層建築的巨大作用,在改造農業方面得到了典型的表現。18世紀中葉起,英國從私人圈地進入了國會圈地時期。英國的農業革命正是通過這次圈地運動以及伴之而來的農業技術革新完成的。這次圈地的直接動因是由於人口的增長特別是城鎮人口的急劇膨脹所造成的對商品糧及原料的巨大需求。1760年開始的喬治三世在位時期,國會頒布圈地法令達3000個以上。從1760年到1815年共圈佔農民土地600多萬英畝。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最終確立起來,大租地農場的經營方式占據了絕對優勢。農村的階級結構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地主、租地農場主和農業工人三大階級。到19世紀中葉,英國農村的社會變革以及階級關系的演變,已基本上和城市相平衡了。英國農村的資本主義化,大租地農場的經營方式,鼓勵了對農業的投資,為農業技術的革新和機器的應用掃除了障礙。大地主和農場主在土地上紛紛實行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業革命用先進的設備武裝了農業,播種機、收割機、打穀機應運而生。在農業革新的高潮中,1793年成立了農業委員會。1838年成立了皇家農業協會。國王喬治三世還為《農業年鑒》撰稿,署名為「農夫喬治」。足見英國資本主義農業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英國的農業革命為工業革命的開展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它不僅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需的糧食和原料,造就了一支自由勞動力大軍和廣闊的國內市場,而且也為工業革命積累了雄厚的資本。按照馬克思的統計,19世紀初全國總資本中有一半來自土地。
對殖民地的掠奪和血腥的奴隸貿易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又一重要手段。七年戰爭後的55年間東印度公司從印度搜刮的財富達50億英鎊以上。海外市場的擴大使英國的出口貿易迅速發展。1697年英國的對外貿易額為350萬鎊,1770年即達1420萬鎊。從1688年到1750年,英國商船的噸位增加了兩倍以上。在對外活動中獲利最大的是奴隸貿易。18世紀末英國每年從奴隸貿易中獲得30萬鎊的驚人利潤。利物浦和普利茅斯的繁榮就是建立在萬惡的奴隸貿易之上的。
此外,從17世紀末起,英國建立了國債制度。這也是資本積累的途徑之一。過去是以國王名義借債,以補財政之不足。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成立,標志著由國王債務制度過渡到了國債制度。當時,國債增長很快,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時為5300萬鎊,到七年戰爭時即高達1.22億鎊。從1716年起政府平均每年要支付300萬鎊的利息。為償還國債本息,英國政府採取了提高消費稅的辦法。1688年的消費稅額為62萬鎊,到1755年就超過了350萬鎊。這就是說,金融資產階級所得的高額利息,來自廣大納稅人的腰包。政府起杠桿作用。
總之,英國通過農業革命、海外貿易、殖民掠奪、國債制度和稅收政策,使它的資本原始積累以超過任何國家的速度順利地進行著,為工業革命的勃起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英國發達的手工工場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為工業革命的實現准備了技術條件。到18世紀,手工工場內部已經有了比較精細的分工,生產過程被劃分為一系列的簡單操作,生產工具也實行了專門化,使手工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成為可能。通過分工和工具專門化培養出來的掌握某一專門技藝的工人,成為工業革命中的重要技術力量。另外,到17世紀中葉,倫敦已成為歐洲科學研究的中心。1662年成立的英國皇家學會倡導科學家把興趣集中於廣泛的經濟活動領域。由於殖民活動和海外貿易擴大的需要,格林尼治天文台建立起來。1666年牛頓提出力學三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1687年他的劃時代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問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解決了行星運動、落體運動、聲音和波、潮汐運動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大工業的真正科學的基礎」①。這一時期,英國實驗科學研究促使天文學、地理學、力學、數學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這些自然科學成就為英國工業革命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提供了可能的條件。
到18世紀中葉,在急劇擴大的國內外市場需求面前,英國的手工工場已走到了盡頭。手工勞動的局限性,使它無力進一步擴大生產的規模和迅速增加產品的數量。擺脫落後了的手工勞動狀態,過渡到更高的生產模式,已成為當務之急。廣闊的世界市場是英國進行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因。
二、工業革命的進程
馬克思曾提出,工具機或工作機是18世紀工業革命的出發點。英國的工業革命首先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棉織業是新興的工業部門,較少受傳統的約束,易於採用新的生產技術。1733年蘭開夏的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使織布效率提高1倍。結果棉紗供不應求,造成了長期的「紗荒」。不久,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提高工效15倍。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由手工工具發展為機器的開端。它體積小,容易普及,但要靠人力轉動。隨著所帶紗綻的增多,人力就越來越難以勝任;而且它紡的紗細而易斷,只能作緯線使用。1768年阿克萊特剽竊木匠海斯的成果,製成了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紗較為粗韌,可以作經線。用自然力代替人力作動力,是一個重大的進步。1771年阿克萊特在德比附近的克隆福德建立了英國第一座棉紗工廠。從此,英國的紡織工業開始進入了近代機器大工廠時期。1779年青年工人克隆普敦綜合珍妮紡紗機和水力紡紗機的長處,製成了騾機(意指兩種機器的綜合),標志著新一代紡紗機械的產生。棉紗機的應用,使紡紗與織布出現了新的不平衡。1785年工程師卡特萊特製成水力織布機,使織布工效提高40倍。1791年建立了第一座織布廠。隨著棉紡織工業的機械化,與紡織有關的其他行業如凈棉、梳棉、漂白、印染等也漸次採用了機器。
大量紡織機器的出現,動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了。以水力作動力受到地點和季節的限制,迫切需要一種方便、實用、大功率的發動機。於是瓦特的蒸汽機應運而生。瓦特綜合前人的成果,於1782年製成了可以作為機器動力的復動式蒸汽機。它與傳送機和工作機構成了機器系列。蒸汽機的發明,使機械化生產沖破自然條件的限制,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是物質生產開始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標志。到19世紀初,英國整個輕工業部門已在相當大程度上實現了機械化。
機器的大量製造,增加了對金屬原料的需求,推動了冶金和採煤工業的發展。1735年達比父子採用焦煤熔鐵,提高了生鐵鑄品的產量。1760年又加設鼓風設備,高熔點去掉了鐵礦中的硫磺和其他雜質,焦煤煉鐵獲得了成功。近代大規模的冶鐵業從此誕生。1784年科爾特發明精鍛法,用焦煤煉出了熟鐵和鋼。煤和鋼鐵的產量迅速提高,為工業革命繼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工業產量的提高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同時促使交通工具也要有大的改進。18世紀中葉英國國會制訂了開鑿和疏浚運河的計劃。1830年全國形成了水運網。至1906年英國運河全長已達4000公里。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輪後,1811年英國的第一艘輪船在克萊德河下水。隨後,英國輪船的總噸位迅速提高,從1850年的16.84萬噸提高到了1870年的111.29萬噸。1814年煤礦工人史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經過改進,1829年他又設計了「火箭式」機車,時速為29公里,1830年為利物浦、曼徹斯特公司所採用。40年代以後,英國開始了大規模鐵路建設。今天英國的鐵路網在19世紀70年代就已基本建成。
大規模的鐵路敷設和遠洋輪船的製造,都需要對堅硬的鋼材進行裁截和造型,火車、輪船上的多種金屬配件,在精度和質量上要求也很高,加上各個工業部門對機器的需求不斷增長,製造工作母機和重型機器就提上了日程。發展機器製造業已勢在必行。19世紀的最初10年,用機器製造工具機的現象逐漸增多,到30—40年代,作為一個新的工業部門——機器製造業誕生了。用機器製造機器,是英國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英國工業革命歷經80年,使英國很快取得在國際上的工業壟斷地位,並以出口機器和多種產品而成為「世界工廠」。
三、工業革命的社會經濟後果
工業革命比政治革命更加深刻地改造了英國。
機器的廣泛使用,根本改變了工業的技術面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帶來了生產力的迅猛發展。英國的棉布產量,1796—1830年增長了15.5倍;煤產量1700—1840年增長了12.8倍;生鐵產量1740—1850年增長了120多倍,其鋼鐵產量已佔資本主義各國總產量的60%以上。
工業革命使英國由農業——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轉變為工業——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即開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工業的大發展改變了英國人口的布局,大批人口向工業區集中。蘭開夏的人口中有3/4是在18世紀後半期增加的。西北部大工商業城市的興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出現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兩倍多。由於工業生產日益集中在城市工廠中進行,使城鄉和工農業人口的比重發生了重大變化。1851年城市人口已佔全國總人口的52%。1831年國家在農業方面的收入是795萬鎊,在工業方面的收入則為1171萬鎊。英國在走向城市化社會。
工業革命引起了英國社會階級結構的深刻變化。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使兩個新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誕生了。過去的中等階級,包括小企業主、小店主、手工業者、商販等等,除因機器工業的競爭而破產者外,大多數還繼續存在。他們要為自己的生存與發展而奮爭。手工工場工人也還有很多,正在面臨著社會的巨變。在工業革命的浪潮面前,一切人都在新的環境中尋找出路。於是,形成了種種社會利益集團,出現了觀念上革新與守舊並存的局面。總之,在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中,社會群體在重新組合,呈現某種「亂」的形勢。但是,大工業的發展是帶動整個社會前進的主流。
工業無產階級是大工業的產物,集中在大城市裡,與宗法的、自然經濟的環境割斷了聯系,而且是完全沒有財產的階級,與僱主之間只有僱傭和被僱傭的關系。機械化的生產使工人的一部分體力消耗和技能的運用被機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勞動失去了獨立的性質,成為機器的附庸。同時也使資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來排擠成年男工,從而壓低工資。使用機器進行生產又成為資本家增加工人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碼的道德標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這表明,那時資產階級追求的還是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數量,並沒有把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提高勞動生產率擺在首要位置。他們仍然是以剝削絕對剩餘價值為主,即依靠殘暴的手段壓縮必要勞動時間,延長剩餘勞動時間。對於工人來說,也就必然會造成貧困、受奴役、粗野和道德的墮落。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與它的存在同時開始的。開始時,無產階級把機器當成了攻擊的直接目標。相傳盧德是搗毀機器的首創者,因而破壞機器的運動就被稱為「盧德運動」。這是一場反飢餓、反失業的斗爭,其實質則是手工工人反對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因為機器的使用破壞了他們技術的價值並砸了他們的飯碗。這是剛剛淪為無產階級的手工工人的保守心理和不成熟的表現。開始進入19世紀初時,工人運動有了新的發展。他們試著組織職工會,舉行罷工,為改善生活狀況和維護自身權益而斗爭。罷工運動鍛煉了工人,並導致他們與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直接發生沖突,使大批工人逐漸形成了階級意識。到19世紀30年代,英國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階級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隨著工業資本的增殖,工業資產階級的財富迅速地膨脹著。工業收入超過農業收入,工業人口超過農業人口,說明工業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超過了土地貴族;機器工業排擠手工業,人口重心的轉移及工業城市的興起,說明工業資產階級的實力超過了商業金融資產階級而成為資產階級中的主體。工業資本主義發展前期出現的反對國家干涉,否定保護主義傳統,要求自由放任的傾向日益強烈。經濟上的自由主義,必然導致要求改革已經過時了的政治制度,首先是打破土地貴族對政治的壟斷。工業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成了社會上最富有的階級,也就必然要求成為政治上的第一階級。
四、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確立
工業革命造成的生產力大發展,使英國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到19世紀50至70年代,英國經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面。下面的統計表說明了英國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遙遙領先地位。
(單位:億馬克)
年份
世界貿易總額
英國
法國
德國
美國
1850
145
33.8
15
21
12.8
1870
374
91.8
45
42
34
英國出口商品額在全部產品中的比重,1851年為1/4,1861年為1/3,1871年達到了3/5,產品的銷售越來越依賴於國際市場,經濟的對外擴張性日益明顯。
在英國出口商品中,工業製品佔85%,原材料僅佔8%;在進口商品中,則原材料佔61%,工業製品僅佔6%。這就使保護貿易政策成為英國經濟發展和對外經濟擴張的障礙。於是資產階級展開了爭取自由貿易政策的斗爭並逐步取得了勝利。隨著自由貿易政策的實行,英國的對外貿易額扶搖直上,1850—1871年出口總值從7100萬鎊增加到近2億鎊,進口總值從1億鎊增至3億鎊。在出口的商品中,重工業產品特別是機器產品日漸占居重要地位,1845—1870年機器的出口量增加了4倍。歐美各國的工業革命在相當程度上是靠輸入英國的技術裝備進行的。
對外貿易的發展,促使英國工業生產出現了新的高漲。「過去應用蒸汽和機器獲得的驚人成果和1850—1870年這20年間的巨大產量比起來……就微不足道了。」1850—1870年僅棉花的消耗量就由5.88億鎊增加到11億鎊。這一時期不僅輕工業發展迅速,而且生產資料的生產在工業生產中的比重不斷增加,由1812年的31%上升至1851年的40%,再升至1881年的47%。煤產量從1850年的4900萬噸增至1870年的1.1億噸。鑄鐵產量由1840年的140萬噸增至1860年的380萬噸。鋼產量1870年達到22萬噸。動力機械由1840年的35萬馬力增至1870年的90萬馬力。英國工業的總產值在1850—1870年間大約翻了一番。此時,英國的城市人口已佔全國總人口的60%。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各國的公債和證券在這里進行交易。英國還向歐美及殖民地輸出大量資本,至1870年達14億鎊。
英國的鐵路建設和遠洋航運也有了很大的發展。1863年倫敦建成第一條地下蒸汽鐵路。1850—1870年全國鐵路從1萬公里增加到2.4萬公里。這一時期,英國開始使用金屬造船,並逐漸用汽船代替了帆船。英國壟斷了國際的航運業,它的裝備了大炮的商船隊借著廉價的商品和海上優勢,打著「自由貿易」的旗號,滿載著工業製品,在海洋上縱橫無阻,強行打開了亞、非、拉美許多國家的大門,瓦解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把它們捲入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漩渦。
C. 第一次農業革命的條件與成果是什麼
世界力量對比的乾坤大轉移
——公元11~12世紀西歐的第一次農業革命11世紀中葉,當外來入侵暫告一段落,西歐人終於可以集中精力來發展他們的經濟。到了1300年,他們就已經超越了兩個對手——伊斯蘭世界和拜占廷帝國,全球范圍內只有繁榮的古老中國可與之相媲美。從此歐洲開始其對外擴張的進程,並最終主宰了世界。這種格局直到現在也沒有多少改變。究其原因是復雜的,但西歐第一次農業革命所起的作用之大是毋庸置疑的。
1.第一次農業革命——條件與成果
在11世紀中期以前,中世紀農業革命的許多先決條件就已經具備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歐洲文明重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北大西洋的英國、法國西北部、低地國家和德意志等地。只有到這時候,歐洲北部從英國南部到烏拉爾山脈的那片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也才完全有能力被開墾。
另一個先決條件是適宜的氣候。從公元700年持續到1200年,西歐出現了一個最適於作物繁殖生長的氣候好轉時期,平均氣溫轉暖,氣候變得乾燥。而和平的環境、持續的好氣候以及不斷擴大的投資都為技術的進步提供了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突破是重犁的使用。這種犁適用於歐洲北部更為肥厚、潮濕的土壤,既有利於灌溉,又節省了勞力。與重犁的使用密切相連的是莊稼輪作的三圃制的引入,這種新的耕作制度有利於合理分配勞動力,增加產量,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農業奇跡。許多夏季作物因此得以種植,進而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第三項重要革新是磨坊的使用。從1050年起,歐洲出現了一個建設高效率的水力磨坊的熱潮。水力磨坊技術又啟發了風力磨坊的出現。從1170年歐洲建造了第一批風磨開始,風磨在一些低地國家迅速普及開來。其他的技術突破還包括鐵馬掌的出現以及雙馬前後拉纖的挽具的使用,這時的馬取代牛成為耕畜,效率得到提高。此外還有輪車和耙的發明。
伴隨著技術進步而來的是可耕地數量的大幅增加和已開墾土地的更為精細的耕作。始於1050年並在12世紀大大加速的開墾土地運動,改變了加洛林時代無數小塊耕地被森林、沼澤和荒野所孤立分割的局面,清除森林和排干沼澤的工作加速了耕地的逐漸擴張和彼此相連。隨著這一進程的加快,到了13世紀,農民們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開始更有效、更精細的開墾他們的全部土地,結果使土地的肥力大大增加。
以上這些變化導致了農業產量的巨大增加。下播的穀物種子的平均產量從加洛林時代的最多兩倍增加到1300年前後的三至四倍。磨坊的出現又大幅度的提高了碾磨效率,節省了人力。結果,歐洲人開始第一次依靠定期的、穩定的食物供應生活。當更多的土地可以被用來種植其他的經濟作物而不再為了維持生存而僅僅局限於穀物,大規模的農業經營的多樣化和專業化便隨之產生,許多地區專門養羊,而另一些地區則專門栽培葡萄,有的種植棉花和染料作物,這些新的產業有些用作本地消費,但相當多的用作長途貿易。
這一時期,農村的畜牧業作為農民的重要副業仍在發展,牲畜數量增多,畜產品更多的進入市場,具有專業化、市場化傾向的畜牧業在少數地區發展起來了,主要是為毛紡織業加工羊毛。
D. 西歐第一次農業革命的條件與成果是什麼
在11世紀中期以前,中世紀農業革命的許多先決條件就已經具備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歐洲文明重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北大西洋的英國、法國西北部、低地國家和德意志等地。只有到這時候,歐洲北部從英國南部到烏拉爾山脈的那片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也才完全有能力被開墾。
另一個先決條件是適宜的氣候。從公元700年持續到1200年,西歐出現了一個最適於作物繁殖生長的氣候好轉時期,平均氣溫轉暖,氣候變得乾燥。而和平的環境、持續的好氣候以及不斷擴大的投資都為技術的進步提供了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突破是重犁的使用。這種犁適用於歐洲北部更為肥厚、潮濕的土壤,既有利於灌溉,又節省了勞力。與重犁的使用密切相連的是莊稼輪作的三圃制的引入,這種新的耕作制度有利於合理分配勞動力,增加產量,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農業奇跡。許多夏季作物因此得以種植,進而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第三項重要革新是磨坊的使用。從1050年起,歐洲出現了一個建設高效率的水力磨坊的熱潮。水力磨坊技術又啟發了風力磨坊的出現。從1170年歐洲建造了第一批風磨開始,風磨在一些低地國家迅速普及開來。其他的技術突破還包括鐵馬掌的出現以及雙馬前後拉纖的挽具的使用,這時的馬取代牛成為耕畜,效率得到提高。此外還有輪車和耙的發明。
伴隨著技術進步而來的是可耕地數量的大幅增加和已開墾土地的更為精細的耕作。始於1050年並在12世紀大大加速的開墾土地運動,改變了加洛林時代無數小塊耕地被森林、沼澤和荒野所孤立分割的局面,清除森林和排干沼澤的工作加速了耕地的逐漸擴張和彼此相連。隨著這一進程的加快,到了13世紀,農民們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開始更有效、更精細的開墾他們的全部土地,結果使土地的肥力大大增加。
以上這些變化導致了農業產量的巨大增加。下播的穀物種子的平均產量從加洛林時代的最多兩倍增加到1300年前後的三至四倍。磨坊的出現又大幅度的提高了碾磨效率,節省了人力。結果,歐洲人開始第一次依靠定期的、穩定的食物供應生活。當更多的土地可以被用來種植其他的經濟作物而不再為了維持生存而僅僅局限於穀物,大規模的農業經營的多樣化和專業化便隨之產生,許多地區專門養羊,而另一些地區則專門栽培葡萄,有的種植棉花和染料作物,這些新的產業有些用作本地消費,但相當多的用作長途貿易。
這一時期,農村的畜牧業作為農民的重要副業仍在發展,牲畜數量增多,畜產品更多的進入市場,具有專業化、市場化傾向的畜牧業在少數地區發展起來了,主要是為毛紡織業加工羊毛。
E. 19世紀後期英國農業經濟變化的原因及影響
其結果是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被認為是後來工業革命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國(英格蘭地區為主)16世紀至18世紀的農業革命。包括圈地運動。影響,由圈地運動以及技術的革新產生的農業變革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封建專制統治:隨著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資本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機械化,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以支持人口的增長,英國加強了對海外殖民地的爭奪; 經濟。英國農業革命。 ,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家,建立了「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國、四輪作,指17世紀至19世紀英國農業生產方式發生巨大變革的過程。18世紀晚期開始了工業革命,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良種培育等,令一方面又分流出大量農業剩餘勞動力
F. 3. 試述歐美主要國家(以英、美、普為例)農業革命的動機、不同道路及其後果。
1,英國國土狹小,農業的發展空間有限,所以英國的農業在工業革命時就轉移到了日不落帝國旗下的各個殖民地,為本土手工業和製造業提供原料;
2,美國國土大,資源多,農業基本是在本土發展。起初發展起來的種植業是類似殖民地性質的,在南北戰爭中,代表種植園的南方戰敗,一統而平等的農業開始發展,目的也一樣,
為本土手工業和製造業提供原料;
3,普魯士的條件比英國好一點,但是比美國差得遠,本來也要打算走英國一樣的路線,無奈崛起太晚,仇敵眾多,在一戰中灰飛煙滅,故可以認為農業改革根本沒有發生。
這就導致了幾個結果:
英國在戰爭中拚命保護殖民地,以保證原料輸入,但國力還是不敵美國,最終也沒能保住日不落帝國,淪為二流國家;普魯士則成為了老牌帝國圍堵的對象,在世界大戰中敗下陣來,德國戰後只能依賴本土的科技工業力量發展,農業受制於人也不是一天兩天的。美國的結果大家有目共睹,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啦
G. 18至19世紀歐洲發生「農業革命」的主要原因及對歐洲帶來的影響
原因:輪作制使農業產量提高;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對牲畜品種的改良和農業技術的改革;程式化帶來了人們對食品需求而定大增。
影響:食物增加,缺糧情況得到緩解;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在西歐逐漸消失;農業人口的減少為工業革命提高了自由勞動力;「農業革命」為工業提供原料和資本。
(7)英國農業革命成果擴展閱讀:
16世紀後期到18世紀初是歐洲飢荒的高發時期,英國也未能倖免。1587—1588年、1597—1598年、1622—1623年英國都曾發生過飢荒。1623年,英國西北部飢荒最嚴重的坎伯蘭郡和威斯特摩蘭郡有餓死人的現象。同年在東密德蘭的林肯郡,窮人因為市場價格太高買不起糧食,不得不屠狗宰馬充飢。
即使英國的「糧倉」諾福克郡也受到影響,窮人不得不吃替代食物。當地治安法官報告說,窮人製作麵包不得不在大麥麵粉里加進蕎麥,但因「不適,厭食之」。但是,安德魯·B.阿普爾比對都鐸和斯圖亞特王朝飢荒的開創性研究表明,同歐洲其他國家特別是法國相比,英國率先走出了飢荒的陰影。
H. 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英國工業革命抄從棉紡織業開始襲。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1765年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手搖的「珍妮紡紗機」,1769年鍾表匠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1779年工人克隆普頓發明「騾機」,這三個發明提高了紡紗的速度和質量;1785年工程師卡特萊特發明水力織布機,把織布速度提高40倍。1785年,徒工出身的機械師瓦特發明了復動式蒸汽機,為紡織機器提供了方便、實用、大功率的動力;蒸汽動力的使用是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成就。新的運輸工具也被發明出來,1807年美國發明家富爾頓發明了汽船,提高了水上運輸能力;1814年英國煤礦工人出身的工程師史蒂文孫發明了火車機車,1825年試車成功,30年代英國開始了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到19世紀4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基本完成,大機器生產代替了工場手工業,機器製造業也已出現,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
I. 簡述1760-1830年期間歐洲的農業革命
歐洲的農業革命,農歐洲的農業革命確實是非常嚴重的,因為60到80年代間確實是一個革命改革時期。
J. 農業革命帶來了什麼後果
這一事實反過來對歐洲歷史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最為深遠的後果。首先,這意味著更多的土地可以用於生產穀物以外的用途。與此相應,隨著中世紀盛期的發展,農業有了更大的分工和專門化。大片地區用於養羊,其他地區生產葡萄釀酒,或者種植棉花和染料作物。這些新的項目所出產的產品有不少是在當地消費的,但也有不少用於遠距離貿易,或用作新型工業部門——尤其是織布業——的原料。如下文將要看到的那樣,商業和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產生並為城市提供了支柱。農業的繁榮還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城市的生長,即人口因此劇增。由於食物增多、飲食改善(尤其是蛋白質的增加),人的預期壽命由加洛林時代歐洲窮人的平均30歲左右增加到中世紀盛期的40至50歲。人們身體更健康了,出生率也就提高了。由於這些原因,自約1050年到1300年間,西方的人口增加了大約三倍。人口增多和更節省人力的裝置的使用,意味著無需所有人都呆在農莊裡:一些人可以遷到新興的鎮子或城市,在那裡去過一種新的生活。
農業革命還有其他一些後果。它增加了領主的收入,從而使他們可以過上更講究的貴族生活;君王的收入也有所增加,這為國家的成長進一步奠定了物質基礎。歐洲的普遍繁榮還促進了教會的發展,從而為學校和知識事業的蓬勃發展鋪平了道路。最後一個更難以捉摸的結果是,歐洲人與其世界舞台上的任何對手相比,顯然更為樂觀、更富於活力、更願意進行嘗試和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