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熊躍根的主要成果
2012年,「國家、市場和家庭關系中的性別與權利配置」,《學習與實踐》,第1期
2012年,「福利的理念和中國社會政策的限制」,《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八輯
2011年,「風險社會中的大城市治理與社會政策的發展」,《探索與爭鳴》,第1期
2011年,「社會政策的比較研究:概念、方法及其應用」,《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3期
2011年,「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aging context of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4,No.2
2011年,「經濟不安全和全球化背景下變遷的中國福利體制」,載於王卓祺主編《東亞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和政府角色》,社會出版社
2011年,「轉型進程中城市社區發展和公眾參與的理論分析」,《中國民政》,第12期
2010年,「轉型時期我國福利體制的改革與社會政策的發展」,《學習與實踐》, 第1期。
2010年,「轉型經濟國家的社會變遷與制度建構:理解中國經驗」,《社會科學》, 第4期。
2010年,「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國家危機與變革的再思考」,《學海》,第4期。
2010年,「福利體制比較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對意義與真實世界的探究」,《社會福利研究》,第2輯。
2010年,「中國福利體制建構與發展的社會基礎:一種比較的觀點」,《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5期。
2010年,「地理學在社會政策研究領域中的含義和應用」,《地理學評論》,第2輯。
2010年,「轉型經濟國家的社會變遷與制度建構:理解中國經驗」,《新華文摘》,第16期。
2009年, Ku, H.B., Ip, D. and Xiong, Y.G.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on Disaster Relief and Social Work in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ol.2, No.2
2009年, 轉型過程中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化與本土化實踐的理論分析 , 載 《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報告(1988-200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年,「轉型經濟國家社會保護機制的建構:中國與波蘭的比較」,收錄於 高全喜(主編):《大國策. 全球視野中的社會轉型》,第131-14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Ku. H.B., Ip, D. and Xiong, Y.G.「 Social work in disaster intervention: accounts from the grounds of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Routledge), Vol.2, No.3, pp. 145-149.
2009年,Xiong, Y.G. A book review on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2004 , Social Work Ecation, Vol.28, No.5, pp. 577---578.
2009年,Xiong, Y.G.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Policy in China: National Adaptation to Global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 (Blackwell-Wiley), Vol.18, Issue 1, November, pp.33-44.
2008年,「志願服務發展關鍵在日常化與制度化」,《人民政協報》,6月24日。
2008年,「以自由的名義追求工作的快樂」,《中國青年》,1月。
2008年, 「 A book review on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From Confucianism to Globalizatio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ol.1, No.1
2008年, 「轉型經濟國家社會保護機制的建立:中國與波蘭的比較」,《學海》,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5期論點轉載)。
2008年,「『震』興公民社會的道德基礎」,《政工研究動態》,第13期。
2008年,「第五講社會福利制度」,《社會工作》,第11期。
2008年,「國家力量、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中國、日本和韓國福利範式的理論探索與比較研究」, 《社會政策評論》,第二輯,第83-111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年,「我國私營醫院『公營化』運行機制分析:新制度主義的視角」,《江蘇社會科學》,第3期(與王穎合著)。
2008年,「轉型經濟國家社會保護機制的建構:中國與波蘭的比較研究」,載於謝立中(主編)《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比較研究及其啟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007年,「個人努力奮斗永遠是成功的源泉」, 《中國青年》, 7月。
2007年,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ec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new policy initiatives: Issues and challenges」, Social Work Ecation,,Vol.26, No.6, pp.560-572.
2007年, 「國家力量、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中國、日本和韓國福利範式的理論探索與比較分析」,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第5期。
2007年, 「醫療救助中公民身體與國家治理關系研究---以山東省T市醫療救助為個案的研究」, 《學習與實踐》,第12期(與曾憲才合著)
2007年,「 In Search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nalyzing the Welfare Regimes in East As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Compared 」, a plenary speech at the Fourth Annual East Asian Social Policy research network (EAS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Restructuring Care Responsibility: Dynamics of Welfare Mix in East Asia 」,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ring 20-21 October, ( Invited speaker )
2007年,「 Understanding social policy in China through its reforming social assistance schem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new challenges 」, a plenary speech at the 15th ICSD Symposium 「 Seeking Harmony and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World of Conflict 」 held in Hong Kong SAR ring 16-20 July, ( Invited speaker )
2007年,「國家力量、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中國、日本和韓國福利範式的理論探索與比較分析」, 《江蘇社會科學》 ,第4期。
2006年,「勞動的價值與意義是永恆的」, 《中國青年》, 11月。
2006年,「無名者的青春與凝視的社會記憶,為攝影家黑明《走過青春》一書做的跋」, 5月。
2006年,「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pluralism in reform China: An assessment of China』s welfare regime 」, 《社會政策學會志》(日本社會政策學會 主編),法律文化社,日本東京。
2006年,「In Search of Legitimacy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Growth of NGOs in Reform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th IPS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 World Congress held in Fukuoka, Japan ring July 9-13.
2006年,「第三章 福利經濟學及其對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影響」, 載於《現代社會福利思想》,錢寧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五章社會福利制度」, 載於王思斌(主編)《社會工作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後現代主義與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反思」,《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4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年,「論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過程中的實踐邏輯與體制嵌入」,載於王思斌(主編)《社會工作專業化及本土化實踐》(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2003-2004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年,「社會責任感的終極意義在於行動」,《中國青年》, 12月。
2005年,「明星夢與精英文化的再生產」,《中國青年》,5月。
2005年,「e時代的新鄰里關系」, 《中國青年》,1月。
2005年,「論當代社會變遷中的社會資本建構與市民社會發展」,《廣東社會科學》,第5期。
2005年,「轉型時期中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的路徑與策略」,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2005年,《社會問題讀本》「導讀」,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重建社會公德的民間力量」, 《中國新聞周刊》, 7月訪談。
2004年,「The Emergence of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Compared」, Paper Presented 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World Society,Transnational Social Policy and 'New Welfare States' In Transitional Countr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a) ring 7-9 February, at the Hans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Delmenhorst, Germany.
2004年,「我國城市弱勢群體自助組織的社會資本的建構與發展」,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3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何欣合著)
2003年, 「論當代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發展中的專業性與專業自律問題」, 《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工作---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2001論文集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中國上海)。
2003年,「第三章國外社團的發展情況」、「第四章有關社團的主要理論」,載於 王思斌(主編),《社團的管理與能力建設》,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年,「市民社會向何處去」,《中國發展簡報 》冬季刊,第17卷。
2002年, 「從城市貧困問題探討中國社會政策模式和分析框架的建構」,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 》第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年,「大二分法與福利國家的性別化:西方社會工作的現代性思考」,《長沙民政學院學報》第6期。
2001年, 「轉型經濟國家中的第三部門發展:對中國現實的解釋」, 《 社會學研究 》,第1期。
2000年,「Enterprises』 contribution to social welfare in reform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Social Welfare in the Pacific Rim, 14-17 November, Tokyo, Japan. ( with Wang Sibin ).
2000年,「宏觀實踐模式與當代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載於《華人社會工作本質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2000年,「社工專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第1期。
1999年,「關注『單位』研究最新動向」, 《中華讀書報》, 6月2日。
1999年,「21世紀中國社會工作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專刊。
1999年,「論國家、市場與福利之間的關系:西方社會政策理念發展及其反思」,《 社會學研究 》,第3期。
1999年,「我國城市居家老年人晚年生活滿意程度研究: 對一項調查結果的分析」,《 人口與經濟 》,第4期。
1999年,Xiong, Y.G.「 Social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the context of aging in China: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social work e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lfare for the Aged, Vol.1, No.1, pp. 107-122.
1998年,「成年子女對照顧老人的看法」, 《 社會學研究 》,第5期。
1998年,「高齡化過程中城市老年人的社區照顧: 論家庭、社區與政府之間的聯結」,《 香港老年學報 》,第12卷第2期。
1998年,「宏觀社會工作在當代中國的意義」,《 中國社會工作 》,第4期。
1998年,「需要理論及其在老人照顧領域中的應用」,《 人口學刊 》,第5期。
1998年,「中國城市家庭的代際關系與老人照顧」,《 中國人口科學 》,第6期。
1996年,「A question never ends by itself: What is happening to our social work ecation 」, Paper presented at Joint Congress of IASSW, IFSW, APASWE and HKASW, held in Hong Kong, July 26-29, . 2009年,《社會政策:理論與分析方法》(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年,《社會政策概論》(修訂版)(主編),華文出版社。
2008年,《需要、互惠和責任分擔---中國城市老人照顧的政策與實踐》(專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社會政策概論》(主編),華文出版社。
2004年,《社會工作導論》(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撰寫三章)。
2002年,《中國就業婦女社會支持網路研究:紮根理論」研究方法的應用》(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⑵ 李潤霞的研究成果
1.《從超越的飛翔到回歸的停泊——透視洛夫詩歌的思想內涵》,《台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與研究》1997年第3期。 《人大復印資料》1997年第11期轉載。
2.《反傳統:後新詩潮的語言實驗》,《天津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3.《歷史與訴說歷史——從電影<鴉片戰爭>看謝晉的歷史觀》,《徐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4.《從消解走向逍遙的無地彷徨——20世紀中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反思》,《社會科學輯刊》2000年第5期。
5.《「潛在寫作」研究中的史料問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第3期。
《人大復印資料》2001年第10期轉載。
6.《被湮沒的輝煌——論「『文革』地下詩歌」》,《江漢論壇》2001年第6期。
《人大復印資料》2001年第12期轉載。
7.《靈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讀散文集<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寫作》2001年第3期。《南方文壇》2001年第5期、《安徽文學》2002年第2期轉載。
8.《九十年代長篇小說創作的一種傾向》,《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9.《一片詩心在愛心——論韋婭詩歌的創作主題》,《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全文收入《呼喚月光》一書,【香港】21世紀人文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0.《中國新詩研究的一個新高度》,《中華讀書報》2000年9月20日。
11.《從潛流到激流——博士論文內容提要》,《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5期。
12.《熱鬧散漫的生命眉批與儀態萬方的文化解析——近二十年大陸女性散文掃描》,【香港】《香江文壇》2002年第8期。
13.《近二十年的南開詩歌寫作》,【日本】《藍·BLUE》2002年第3期。
14.《一個詩人與一個時代——論食指在文革時期的詩歌創作》,《芙蓉》2003年第2期。
《人大復印資料》2003年第5期轉載。
15.《「年代詩叢」出版的深意與第三代詩人的歸途》,《揚子江詩刊》2003年第2期。
16.《朦朧詩:一代人與一代詩的崛起》,《文藝評論》2003年第5期。
17.《歷史與生命的長歌——論李瑛20世紀90年代的詩歌創作》,《江漢論壇》2003年第9期。
《文學與文化》2003年第四輯。《人大復印資料》2003年第11期轉載。
18.《紀弦<你的名字>賞析》,《揚子江詩刊》2003年第5期。
19.《王家新<帕斯捷爾納克>賞析》,《揚子江詩刊》2003年第6期。
20.《災難與愛情——重讀<傾城之戀>》,《青春閱讀》2003年第9期。
21.《談中學語文中的詩歌教學》,《天津教育》2003年第11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學語文教與學」2004年第5期轉載。
22.《<紮根>:一個「四不像」的東西——韓東訪談》,載《天津青年報》2003年9月21日。
22.《從歷史深處走來的詩獸——論黃翔文革時期的地下詩歌創作》,【日本】《藍·BLUE》2004年第2期。
全文收入《見證》一書,【美國】紐約柯捷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3.《在喧囂中尋找詩歌的路標》,《江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2005年第1期轉載。
24.《頹廢的紀念與青春的薄奠——論多多「文革」時期的詩歌創作》,【日本】《藍·BLUE》2004年第3期。
25.《關注邊緣,重寫詩史——從「文革地下詩歌」的概念談起》,《江漢論壇》2004年第8期。
《人大復印資料》2004年第12期轉載。
26.《瀆神者的判決書——根子詩歌<三月與末日>賞析》,《揚子江詩刊》2004年第6期。
27.《新詩的「維新」與傳統的「魔咒」》,《河北學刊》2005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2005年第6期轉載。
28.《<綠衣人>:絕對的真實,絕對的虛構——王旭烽訪談》,《中文自學指導》2005年第1期。
29.《詩與哲學的起點——鄭敏訪談》,《新詩評論》2005年第1期(創刊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0.《革命詩風中的另類詩意——論文革時期上海詩人群的詩歌創作》,【日本】《藍·BLUE》2005年第1期。
31.《回歸家園中的守望靈魂——論王英琦近十年的散文精神》,《南都學壇》2005年第2期。
32.《當代詩歌編選中的問題與方法——關於<朦朧詩新編>的討論綜述》,《南方文壇》2005年第2期。
33.《以艾青與青年詩人的關系為例重評「朦朧詩論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2005年第8期轉載。
34.《歷史關結點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5年第1輯(創刊號),巴蜀書社2005年版。
35.《細讀根子詩歌作品》,《詩探索》(理論卷)2005年第1輯。
36.《平淡詩意中的歷史追憶——解讀於堅詩歌<純棉的母親>》,《詩探索》(作品卷)2005年第2輯。
37.《辛笛<風景>解析》,《海子<春天,十個海子>解析》,《揚子江詩刊》2005年第4期。
38.《論「白洋淀詩群」的文化特徵》,《南開學報》2005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2006年第1期轉載。
39.《中國新詩史寫作的問題與方法》,《文學前沿》第10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0.《聞一多<也許——葬歌>導讀》,《蔡其矯<川江號子>導讀》,《詩刊》2005年第7期。
41.《站在民刊<今天>的起跑線上——重論朦朧詩的崛起》,【日本】《藍·BLUE》2005年第4期。
42.《「文革」後民刊與新時期詩歌運動——以《啟蒙》與《今天》為例》,《新詩評論》第3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43.《一個刊物與一場詩歌運動——論朦朧詩潮中的民刊<今天>》,《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44.《頹廢的紀念與青春的薄奠——論多多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地下詩歌創作》,【台灣】《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2006年12月。
45.《現世生活的末日寓言——根子詩歌<致生活>賞析》,《名作欣賞》2007年第5期。
46.《2005-2006新詩紀事》,《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三輯,學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⑶ 劉守蘭的主要研究成果
學術專著有《英美名詩解讀》(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3年);《狄金森研究》 (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3年)《艾米莉·狄金森》(WendyMartin著,劉守蘭導讀,上 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8年)等5部;主編和參編的教材有《英語》(全國文科統編教材,商務印書館,1989年)等10餘部;在全國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有《狄金森詩歌的影響源探索》、《弗洛斯特詩歌現代派色彩研究》等20餘篇;並有譯著《林肯傳》(三 聯書店,1979年)等2部。
⑷ 姚丹的主要科研成果
獨立完成的著作
1、《西南聯大歷史情境中的文學活動》,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34萬字,2000年。
2、《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導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3萬字,2004年。
3、《中國文學》,五洲傳播出版社,6萬字,2006年。
4、《「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徵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北京大學出版社,25萬字,2011年。
主要論文
01.《〈故事新編〉意義的建構與消解》,《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1995第3期
02.《青春的陷阱與超越》,《東方藝術》,1998年第4期
03.《沈祖棻創作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1期
04.《西南聯大中文系、外文系和校園里的新文學創造》,《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1期
05.《「第三條抒情的路」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2期
06.《「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成規審視下的「新英雄」 》,《現代中國》第2輯,2001年
07.《魯迅的兒童本位觀和文化原罪感》,《語文建設》,2002年第8期
08.《聞一多四十年代的轉變》,《語文建設》,2002年第10期
09.《「事實契約」與「虛構契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3期
10.《「無產階級文藝」理論、實踐及其成效初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3期
11.《被「樣板戲」遮蔽的歷史》,(台灣)《中國現代文學》,2006年第2期
12.《我們的時代不需要悲劇和英雄》,收《話題2006》(論文集),2007年3月
13.《〈林海雪原〉影視化研究》,《河北學刊》,2007年第3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7期
14.《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小學新文學教育——以教材為考察對象》,《魯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8期15.《80年代怎樣成為方法》,《文藝爭鳴》,2010年第1期16.《「一個人的文學史」——洪子誠學術研究的範式意義》,《南方文壇》,2010年第5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7期全文轉載。17.《「新人」想像與「民族風格」建構》,《文學評論》,2010年第3期。18.《重建「革命中國」的政治正當性》,《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年第1期。19.Revolution/Narration, The China Review, Vol.11,No.1(Spring2011)20.《「革命」敘事的「民族化」詮釋及其悖論》,《文學評論》,2011年第6期。
⑸ 閱讀課題成果具有哪些實踐指導意義
閱讀課題成果的意義是來自於團隊實踐思考的結果,具一定的研究價值和實踐價值,能專對某一領域的發展屬起到指導性和推動性的作用。
閱讀是所有課程的核心和基礎,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經我們初步調查,如今的小學生除了讀讀教材內容和課外的作文、童話故事等常見的書籍之外,很少有自主選擇閱讀其他有益書籍的嗜好和習慣,更談不上誦讀經典了。故小學生在選擇課外閱讀時顯得單一化,又特別是現今的作文書籍、童話故事等良莠不齊,粗製濫造。正是由於小學生閱讀面窄小,加之其閱讀水平和社會閱歷的局限,以及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有限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從古至今,只有博覽群書才能才華橫溢,也只有誦讀經典才能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如果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教師要引領學生廣泛閱讀,尤其是那些經久不衰的名篇佳作,才能博採眾長,收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⑹ 讀書成果怎麼寫
讀書的樂趣
讀書,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想這種享受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的到。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依我看來也需要緣分。緣深,似乎成了書獃子,愚不可及;緣淺,開卷無益,擲書而茫然。
我所說的讀書,主要是指無功利性的讀書。所謂功利讀書,一來讀書為升學;二來讀書為考試;三來讀書為交差。這幾種讀書目的是顯而易見的,我不以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為升學而讀書,這是無可奈何之事,如鄭板橋之謂敲門磚,門敲開了磚頭不妨扔掉。為考試而讀書,是上班族常常要應付的,譬如業務考試、職稱考試、學位考試等,大多數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考試,而不在乎能學到什麼東西。為交差而讀書更常見,這種讀書常常是要求寫讀書心得,我則根本沒有認真地讀過指定的必讀書,到了交差的時候上網一陣狂搜,剪貼拼湊起似通非通的文章,交上去就算大吉。
我所說的讀書,沒有特定的指向,但憑自己的興趣,依乎性靈,擇己所好,有所會意,有所感受。今天寫這篇文章與朋友交流,以為我們論壇的書友較多,其中必有同好者,以書會友,以友輔心,人生樂在遇知音,相知心,能遇知音,上此生一大賞心樂事。
我所說的讀書,不僅僅局限於報紙媒體的書刊,看過有本雜志,名為《世界博覽》,其所謂讀書就是讀天地,讀歷史,讀自然,讀人文,似乎世間沒有一樣不可以當作書來讀;有支叫做《讀你》的歌,歌詞是「讀你千遍不厭倦」,卻是讀人。我不敢給讀書下定義,況且站的角度不同,觀念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分工不同,讀著影音、圖畫、文字……心裡感覺著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受,那種感覺區別在於視角迥異。
為什麼讀書?這本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希望與各位愛讀書人能作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在此我只談點自己的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讀書是有樂趣的。這種樂趣是發自內心、無可替代的,五柳先生說:每有會意,欣然忘食,這種樂趣是吸引人的,不為外物所滯,而求於內心的樂趣。有時讀書的樂趣可以用放浪來形容,有些書讀過了以後,也許我們會手舞足蹈呢。
二、善讀書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詩書氣自華,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我相信讀書能改變人的氣質,林語堂的解釋是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善讀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而香卻在骨里。
三、讀書是為了安身立命,是為了不斷的精神追求。桃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才是自己心靈的永久歸宿。現代競爭的社會人們越來越失去自我而成為空心人,我曾體驗到冰涼徹骨的虛無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正是這種虛無感的真實寫照。帶著這種強烈的困惑,我開始讀聖賢書,從他們那兒體會到了人生的智慧。我正在修建自己的精神後花園,這個花園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人,天地間最偉大的事業在於做一個人。
四、讀書可以不斷的啟蒙自己,更新自己。有一本書曾經講過這樣一個道理,即「久假不歸論」,與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們雖然處在信息時代,但我們卻經常被蒙蔽。這種蒙蔽有時來自於外界,我們因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不自覺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自己蒙蔽了自己,因為懶惰而不想突破,不更新思想就會受蒙蔽,而廣泛的閱讀顯然有助於擺脫受蒙蔽的狀態。
以上四點,第一點是總論,後三點可以歸之於美善真,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啟蒙自己是求真。一言以蔽之,讀書就是在樂趣之中求真善美!
時光悠悠,歲月匆匆,好讀書,樂此不疲,不好讀書,亦無所謂。讀書只是我們所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古人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真誠地希望各位朋友,不管你們是經常來還是偶然光臨此地,希望你們在這個應該有所作為的時代來都做出一點事業來,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為人類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然而,成功並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有成功兩個字的人,心靈也許註定是殘缺不全的。因此還是盡可能多讀點兒書吧,洞察歷史,省察人生,然後有所作為。如果你不以追求成功為目的,也不以事業為人生為重心,你喜歡過一種優雅的生活,那請你選擇多讀書吧。
不論你的人生航向駛往何方,如果你有時間了,還請你拿起書本來吧,多與書接觸,多與書親近。我們只有一次人生,而讀書卻可以擴展我們的視野,體驗多種人生的可能,這才是最為廣闊的世界!
春花秋月、暮雨朝雲、泰山奇觀、南海椰林,東京灣的海浪,曼哈頓的夜景——這些都是世間的美麗。誰不願意去領略這些美麗、把握這些美麗呢?在眾多獲取美麗的方式中,最容易的是讀書。
讀書不受時間限制。喧囂的白晝可以讀書,寧靜的夜晚,更可以讀書,晨曦初照時也可以讀書,落日西垂時還可以讀書。讀書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明凈的教室、寬敞的圖書館固然可以讀書,樹蔭下、走廊上、山間小徑、大道通衢同樣可以讀書,車上、船上、枕上甚至廁上也可以讀書。只要我們
⑺ 請問現在已經出版的海子的傳記或其詩的導讀有哪些
海子傳
地址:
http://book.sina.com.cn/nzt/1081841179_haizi/
我好像是在網上看的,感覺寫得不怎麼樣哈,呵呵,讀海子感受就好了,詩沒有所謂的標准答案嘛,讀不懂也沒辦法,也許時候未到,也許志不同道不合...
另:
西川——《海子詩全編》編後記
海子在1989年春天去世以後,駱一禾和我從海子在北京昌平的家中運回了所有帶文字的紙頁。當時我們兩人分工,由他負責編輯海子的長詩,由我負責編輯海子的短詩。不幸的是海子去世七十天後,一禾亦作別人世,匆匆上路,我不得不目瞪口呆地面對了這一場命運的狂風暴雨。
編輯《海子詩全編》的工作既痛苦且漫長。翻動海子的詩稿,並將它們逐一抄寫、復印下來,是一個深入死亡與火焰的過程。當時就有朋友勸告我盡量少動海子的遺物,因為那上面遺存著太多逝者的信息。記得在抄寫海子《敘事詩》的那個晚上,我不得不五次停筆,每一次都恐懼地從「一」數到「十」,我似乎被一種異樣的感覺控制著。如果說痛苦、恐懼尚屬個人心理,還不足以妨礙我的編輯工作,那麼詩歌界一直存在的對於海子詩歌價值的懷疑則是對我判斷力和道德勇氣的考驗。剛開始著手編輯這部厚達近千頁的大書時我還缺乏對海子理性的認識,到1992年5月此書編竣,我己毫不懷疑海子作品的跨時代價值。
本書基本上反映了海子的創作歷程。海子一生自行油印過八冊詩集,它們是《小站》(1983)、《河流》(1984)、《傳說》(1984)、《但是水、水》(1985)、《如一》(1985)、《麥地之瓮》(1986,與西川合印)、《太陽·斷頭篇》(1986)、《太陽·詩劇》(1988),其中《小站》、《如一》《麥地之瓮》為短詩集。此外,海子在1988年還與《太陽·詩劇》同時油印過《詩學·一份提綱》。本書「短詩(1983-1986)」部分收入了《河流》、《傳說》中的所有短詩和《如一》、《麥地之瓮》中的大部分詩篇;由於《小站》屬少年之作,本書只收入了其中的《東方山脈》。
在為《土地》(即名《太陽·土地篇》單行本, 1990年11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所寫的序言《我考慮真正的史詩》一文中,駱一禾開列了《太陽·七部書》的目錄,它們是《詩劇》《斷頭篇》,《但是水、水》《土地篇》、《彌賽亞》、《弒》和《你是父親的好女兒》;但是本書編者根據海子各篇作品的創作年代以及海子創作思想的轉變過程(可參見海子《日記》,將《但是水、水》從一禾所稱的《七部書》里抽出,另補入《大札撒》(殘稿),依然沿用《太陽·七部書》的名目。實際上,海子原打算創作的《太陽》遠不止七部,有案可稽的便有《太陽·語言》一部,其中三篇《獻給韓波;詩歌的烈士》、《水抱屈原》和《但丁來到此時此地》曾以《水》題發表於1987年第6期《巴山文藝》。因未見《語言》其他名篇,稱「書」太短,故編者將其歸入「短詩(1987一1989)」部分。
海子本人相當看重《太陽》的寫作。他生前曾表示過他將給世界留下兩部書,其中之一便是《太陽》。另一部則是他的自傳。但他的自傳我們永遠也不會看到了。在他的遺稿中沒有任何自傳的章節。
海子作品中最為混亂的要算短詩。他雖有幾個橫格本抄錄過一部分短詩,但多數作品僅存草稿。一頁一頁不曾編碼的稿紙被他用塑料強捆成許多紙卷。我打開一卷稿紙便不敢打開另一卷稿紙,因為我害怕將不同的紙卷混在一起。海子時常有一詩數稿的情況,且未標明創作年代。因此我根據自己的記憶、作品風格與題材,以及同一紙卷其他作品的創作時間,將某些短詩作了大致的歸類。這樣,本書兩個短詩部分便沒有嚴格按照各篇作品的創作時間編排。遇一詩數稿的情況,有些作品本書僅收入一稿,有些作品則數稿並用。或有當收未收的詩篇,流傳於世而編者未見,實在編者搜集不周,希讀者海涵。
還有幾點必須說明:海子行文,「的」和「地」時常混用,我已盡量將它們區分開來。海子在標點符號的使用上相當隨意,我盡量遵從海子的本意:有時詩行末尾有句號,有時沒有;有時省略號點三點,有時點六點。由於海子晚期情緒波動較大,其行文難免存在混亂、不通之處。曾有人建議我完全保留這些混亂和不通,以真實地反映海子那時的心境,但我沒有這樣做。一來這有悖於出版原則,二來所謂「真實」並不在於文字表面的誤筆。因比在不損害海子原作詞意、語氣、風格的前提下,我在幾處做了極其有限的更動,例如刪除冗句,重新安排詩節等;這些作品包括《敘事詩》、《黎明》(之三)、《四姐妹》、《日全食》。凡我更動之處我在原稿中都一一註明,以俟將來學者研究之用。
我原打算按年代而不按體裁安排本書的目錄次序。這樣,讀者也許會在短詩、長詩、短詩、日記、長詩、文論、小說、短詩、短文、詩劇、短詩面前有零亂和應接不暇之感。盡管海子是一位綜合運用各類文學體裁的詩人,但為讀者考慮,我接受了上海三聯書店倪為國先生的意見,將短詩、長詩、文論等做了次序上的調整。惟有《太陽·七部書》部分依然保持海子綜合動用各種文學體裁的風貌。
《海子詩全編》早在1992年5月既已編竣。當初編輯此書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使海子的詩文不致佚散,所以把一份詩文稿變成多份,成了最緊要的問題。駱一禾和我都不知道此書有無出版的可能。一禾曾說在我們這里,無法指望五十年或一百年之後會有人重新發現一個過往的詩人。我記住一禾此言,所以勉力編成此書。然而此書的出版一直麻煩不斷。從1992年起,先後有幾家出版杜表示過願意出版此書,但都終因此書規模大、耗資過巨、份量過重而不了了之。由於出版的耽擱,致使有人對編者本人產生了疑心,以為我欲私有海子遺作,然而我心惟天可鑒。海子留下的精神財富不可能屬於哪一個人,它們屬於這個時代,屬於這個民族。所幸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在這樣一個重利輕義的環境中決定出版此書,使編者感佩不已。
本書的編輯工作曾得到羅洪依烏小姐的大力協助,在此致謝。當時她正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讀書,而現在我們已失去聯系。倪為國先生、徐如麒先生他們為本書的編輯工作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特此表示感謝。
願本書帶給讀者一份精神的震撼。
願海子對我的工作滿意。
西 川
1996年9月22日
為海子而作
西川
你沒有時間來使一個春天完善,
卻在匆忙中為歌唱奠定了基礎。
一種聖潔的歌唱足以摧毀歌唱者自身。
但是在你的歌聲中,
我們也看到了太陽的上升,天堂的下降,
以及麥子迎著南風成熟,
以及鷹銜著黑夜飛過姐妹們的田壠。
淚水。霞光。遠遠的歌聲。
天光變暗,姐妹們回到她們賴以生存的房間。
星體向西,一個啞巴尋找知音
來到我們的世界,他所看到的
是舊火添新柴,灰燼在增加
我們一生的收獲
必將少於這一夜的喪失
一個自由而痛苦的聲音歸於靜默
一個自由而痛苦的聲音歸於靜默
匯入更大的靜默,正為黑夜所需求
萬物發展它們幽暗的本質
迎來你命中註定的年頭,這一年
大理石的面孔露水豐盈,被你觸摸
而你的死卻不是死而是犧牲
而你的靜默卻不是靜默而是歌唱
改變了!肉體所能做到的僅此而已
靈魂了結了恨而肉體渾然不知
於是半夜睡在麥地里的人
將成為糧倉里的第一顆麥粒
白天走在大路上的人
將聽到神靈在高空的交談
於是在桃花,火把的引領之下
靈魂有了飛翔的可能
攜帶著人間屈辱的雷電
於是在這一個秋雨綿綿的黎明
我又一次夢見你,一個少年
兩手空空拍打大天使骯臟的岩石
用歌唱的嘴唇親吻故鄉貧脊的泥土
而此刻,你應當回到你那焚燒著印度香的小屋
愛上一個姑娘,結婚,墮落
並在閑暇時寫作一個天才的絕望
荒涼的大海,震盪在遠方
天空深邃,望不見天堂。
一片廣闊的麥地,一個孤獨者死去
一個孤獨者的黃昏,浸透了霞光
那時是誰曾在你耳邊低語,說時間到了?
誰曾在你眼前浮現,
為你開辟了那黑夜的通途?
啊,時間到了--
在時間的盡頭,曙光向你致敬
《姐姐,我的詩章已用盡天空和海水---重讀海子<日記>》
文 /■楊雲生
《日記》是我讀到的第一首,也是幾年來最偏愛的一首海子詩作。多年來漢語詩歌經歷了多少紛繁的爭吵和謾罵,眾生喧嘩,我想我們厭倦了。於是重溫那些美麗的、高貴的、在我們的頭頂上空閃爍光華的作品就相當必要。《日記》是一首美麗得讓人心碎的詩。在這里要說的是詩中的「姐姐」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由血緣關系或年齡差異而生的那個普通的稱呼。海子詩中有很多詞語具有其特殊含義,比如 「麥子」「大地」、「村莊」、「太陽」、「海水」這些已成為一個獨立體系,並影響了二十年以來詩歌發展的意象。 「姐姐」這個簡單的詞彙在海子的詩中也有著相當深刻的含義,它包涵著母性、善良、和救贖。也有人說詩人們把生活中最重要的女性稱為「姐姐」。姐姐,是對生活的一種命名。
實際上, 海子並沒有姐姐(倒是有三個弟弟),但他卻為我們創造出「涼入骨髓的溫馨」。「姐姐」代表著塵世里百折不撓的柔情,和所有最悱惻動人的生命細節。它是一個虛構的寄託,一個烏托邦,已成為帶有宗教色彩的一種信仰。
克爾凱郭爾說處在信仰中的人,要經歷更多的精神考驗。由於承擔著諸多行而上的重負和遭遇更多的悖論,也便有了與外部世界不可通約的內在性。 90年代詩歌的在場者大抵都聽說過曾流傳過的《詩壇英雄排行榜》,用水泊梁山108將的名字比附當代詩人。海子則是榜外高人,給他的評語是:「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雖然這是一種對死者的尊重,但也似乎暗示了海子與當代詩歌的某種疏離關系。
海子與他的時代正有著深刻的不可通約性。他對詩歌的理解以及在詩歌的題材、構成和手法上,與80年代「XX主義」的狂熱是極不協調的,同時也與當時的過度實驗拉開距離,海子的詩大多以鄉村經驗為背景展開,又有相當多「泛神論」的影子,甚至於對神秘主義的鍾情,由此構造的是莊子《齊物論》中所謂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與外部世界、神明、星辰甚而萬物都平行的,遼闊的大境界。但海子又是敏感而脆弱的,海子對語言性質有特殊的敏感,並把這種敏感轉化成一種創造性。
海子造的是一種「場」,你必須有足夠的天性才能置身其間,才能感知。
《日記》中的「夜色」和「草原」是作為一個背景存在的,在這一瞬,世界只有「天空」和「石頭」(長詩《太陽•陳述》),詩人只有「美麗的戈壁」,在世間恆久的哀傷中悲痛,但卻「握不住一顆淚滴」,火車經過德令哈,無論是路過的還是居住的,都不能改變什麼,也無須改變什麼,「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這里已超越了善惡倫理的二元對立,這種境界應該是「一」,是本源。
這種本源是拒絕理性闡釋的,在詩歌讀解中過度的理性等同與肢解。詩應該是「to be to mean」,「to show 」而不是「to tell」,伊沙曾在《文友》中的世紀詩典欄目里說海子是一個「從青麥地里走出的古典浪漫主義歌者」。這樣高貴典雅的浪漫氣質與當時的先鋒性實驗相去甚遠。但這只是一個表面的印象,從內在的角度看,海子的詩歌生涯、或者說他的「殉詩」歷程,非但不是與當代詩歌的發展沒有關聯,反而是以一種劇烈的方式凝聚了當代詩歌。海子對詩歌語言、想像的揮霍性、創造性使用,在新詩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在80年代詩歌的背景中,這種形式創造性非但不是孤立的,反而與80年代詩歌的整體理想,有內在的一致性。卓而不群,海子的詩已不可避免地成為80年代詩壇的大師級文本。
海子說「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不想成為一個抒情詩人,或一個戲劇詩人,甚至不想成為一名史詩詩人,我只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的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海子把過多的任務加在詩歌和自己的頭上。於是「我註定要犧牲自己,成為時代的祭品。」但在《日記》中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海子卻似乎要放下那些大如「人類」的負擔,只想一個遠方的「姐姐」。這或可看做詩人對自己的顛覆和消解,這並沒有導致悲憫情懷的缺席。反而有了一種空靈、悲涼、天人合一的美感。艾略特在自己的形而上學院主義登峰造極之時寫了這樣的句子:
靜止,就像一隻靜止中的中國花瓶
永遠在靜止中運動
《日記》又何嘗沒有這種玄學美感呢?在《日記》中可以看出處於創作後期的海子通過超越藝術形式和言詞的努力,達到了「神聖的靜止」。而在最後一長段里,海子已把自己一分為二,即「我」和「賓我」,「我」作為德令哈的路人看著這雨水中的一座荒涼的城,而「賓我」則是在草原上,把石頭歸還給石頭/讓勝利的勝利,虔誠地跪拜青稞的另一個「我」。是海子本人移情到身外的那個觀眾。高夫曼說,主我在前台表演,賓我神秘地坐在某個角落裡看戲。高夫曼和海子都切實地知道其間的悲劇含義。抒情詩是血,海子如是說。這種超越世俗的寫作手法正是詩人內心掙扎和沖突的產物。
《日記》的意象承載了相當大的含義,當然,對於這些意象意義的理解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象者所以有意,得意而忘象」,詩無達詁時,詩其實也無須達詁。《日記》的美感是易感難知的,這就是好詩。雖然亞里士多德說一切可感覺本體均有物質,但在神性寫作中,有相當多的時候是對康德所說的「彼岸性」的迷戀,神性在詩歌寫作中,是以天性修養,世界觀為基礎,以「愛」和「畏懼」為最終緣由的。「愛」指的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愛和關懷,更是人與世界,個體與環境之間依存的融洽,這也包含著悲憫。至於「畏懼」,它包含個體的和公共的,個體自不必說,而公共的則具有群體性認同。比如面對宇宙的無限和神秘,謙恭如里爾克或狂妄如維特根斯坦都會產生畏懼。
海子的創造力不僅是緣於天才,更是對詩歌對萬物極端虔誠的結果。海子的神性部分來源於《聖經》——連禱句式、「《雅歌》體」在他的詩中均有吸收和發展。我們還可以看出他的詩歌中還有葉賽寧、蘭波、荷爾德林等詩人的句法和抒情方式。很顯然,這是個不世出的無冕之王。然而陳嘉映說「海子高蹈他的理想走了,留下我們在歌舞昇平中消費一切,揮霍無度。」 世界上缺少了一位詩人,大地垂首默默無言。
作為八十年代後期新詩潮的代表詩人,海子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地位十分重要。駱一禾認為「海子是我們祖國給世界文學奉獻的一位有世界眼光的詩人」謝冕稱「他已成為一個詩歌時代的象徵」。在《新中國文學五十年》《中國新詩300首》等書中,對海子都有著相當高的評價。它在客觀上強調了獨創性對於一個詩人的重要性。朱大可說:所有海子與駱一禾的寫作成果,都可以納入詩歌神學的形而上框架。雖然後來造成了詩壇一窩蜂地模仿,使漢詩發展受到了嚴重傷害,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海子作為一個詩人的歷史價值和地位。
⑻ 幫我找下這些名著導讀,每篇300+字就可以了,最好能篩選
生命不僅屬於人類,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腳下的土地,哪怕是一片貧瘠的土地,那上面和下面都有無數潛藏和飛翔的生命。這些生命的創造力,遠非人類想像力所及。早在19世紀初期,一位法國中學教師走出生物實驗室,投身曠野,從此與渺小的昆蟲相伴,唱出了生命的贊歌:
你們撕裂動物而我研究活體;你們把它變成悲慘而可憐的物體,而我使它變得可愛;你們在拷問室和解剖室工作,而我在藍天下觀察,傾聽知了歌唱;你們用細胞和原形質做化學實驗,而我在昆蟲高尚的行為中研究它們的本能;你們窺探死亡,我觀察生命。
最終他成為舉世聞名的博物學家、昆蟲學家和散文家,他就是法布爾。
對於一位令人心儀的學者,他的生平會使我們親近他,從而理解他真實的思想情感和學術成就是大有裨益的。更重要的是從中獲得人生的啟迪。
法布爾(Jean-Henri Fabre 1823~1915年),1823年生於法國南部聖雷翁村一戶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由於貧窮,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47年,來到阿雅克修中學,在那裡遇到了影響了他人生選擇的兩位學者,他從此打定主意,教學之餘潛心研究昆蟲。1857年,他發表了處女作《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的昆蟲學祖師列翁·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達爾文也給了他很高的贊譽,在《物種起源》中稱法布爾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他終於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不毛之地,卻為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所鍾愛,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鍾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於荒石園。鑒於他獨特的研究成果,在他晚年時,斯德哥爾摩科學院授予他最高獎勵:林奈獎章。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科學界的詩人」。
法布爾的曠野實驗室「荒石園」是塊貧瘠荒蕪的土地。但對他而言卻是生命的「伊甸園」。
我想說說我那一小片我所珍愛的土地。長期以來,我一直計劃建立「生命昆蟲學實驗室」。終於,從一個孤零零的小村莊,我獲得了一片和諧的土地,本能地把這樣一個名字賦予了一片未開墾、多礫石、被遺棄的區域。這里太荒涼了,地上長著麝香草屬植物,不能耕作;但春天有羊群經過,這時偶爾會下幾場雨,幾棵小草冒了出來。
在我的哈馬斯,盡管地面的少量紅土被大量的石頭覆蓋,還是曾經有過初步的耕作,這里原來種過葡萄。事實上,為了種樹,我們曾四下挖掘,結果到處都翻出了以前遺留下來的樹干,它們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半炭化了。所以,三股叉是唯一能穿透這片土壤的務農工具。早先的植物已經消失,我為此惋惜。再沒有百里香,沒有薰衣草,沒有笨重的大紅櫟樹。矮櫟曾形成樹林,我穿過它時,略微加大了工作進程。因為這些植物,特別是前兩種,可能有利於向蜜蜂和黃蜂提供食物,所以,一旦用叉子挖掘出來,我就讓它們重新在地上站立起來。
這就是我所擁有的、天賜的伊甸園。我從此就要和昆蟲一起生活在這里。40年不懈的努力使我贏得了它。
伊甸園,從她對我的影響而言,這樣的稱呼一點兒也不過分。他是蜜蜂和黃蜂的樂園,而沒有人願意在這片該詛咒的土地上耕作播種。她長出薊屬植物和矢車菊,把周圍所有蜜蜂和黃蜂都吸引到我身邊。在我捕捉昆蟲的經歷中,從來沒有在一小塊地方看到過這么多昆蟲;條條大路通向這里,這里是昆蟲的集合地。匯聚的昆蟲有捕捉獵物的獵手、運作黏土的建築師、棉布廠的紡織工、花瓣和樹葉的採集者、紙板建築師、攪拌灰泥的泥瓦匠、鑽木的木匠、處理金箔皮的師傅和許多其他工匠。
就是在這樣的一塊貧瘠土地上,法布爾建立了他的「生命昆蟲實驗室」,寫出了10卷本的《昆蟲記》。
《昆蟲記》不僅是科學巨著,也是文學名著。它不僅體現了探求本真的科學理性,同時也浸潤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
大膽的黃蜂把我的住房據為己有。在我的門檻上,有一塊垃圾,那裡舒適地安置著白帶砂泥蜂。我進門時,必須小心別弄壞她的藏身之處,別碰了那些正在全神貫注於工作的「礦工」。從我上次看到這莽撞的獵蟋蟀者,已經過期了1/4個世紀。當初我跟她相識後,常常到幾英里以外去拜訪她,每次都意味著在火熱秋陽下的遠征。今天我在門檻下發現了她,我們成了親密的鄰居。我關閉窗戶為干泥蜂提供了溫度適宜的公寓,土築的巢固定在石灰石上。為了進家,這位蜘蛛女獵手總是開著一個小洞,以防窗框上發生什麼事故。在窗戶凸凹的窗欞上,一些流浪的石蜂修築了一組小室;在窗板的外部,一隻裸贏(注意:本字中「貝」應為「蟲」)築造了圓頂小土屋,在頂上修了一個短鈴鐺口狀的頸。普通黃蜂和長腳胡蜂是我的食客:她們來訪問我的餐桌,看看供應的葡萄是否像她們希望的那麼成熟。
從上面的引文中,同學們可以初步感覺到《昆蟲記》所體現的科學人文精神和文學魅力。
從文學表現手法看,《昆蟲記》的突出特點是採用了擬人手法。這種手法的運用源於作者對生命的敬畏——他把昆蟲視為自己的朋友。
從科學人文的角度看,《昆蟲記》通過對昆蟲世界的觀察,折射出對人類以及人類社會的睿智思考。
現在就讓我們來聆聽「昆蟲詩人」法布爾對於生命的吟唱吧。
⑼ 馮永剛的研究成果
1、芻議制度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功效[J].教育研究,2012,03。《教育科學文摘》2012年第4期摘編(獨立)
2、公平與均衡視域下義務教育資源有效配置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12(2/2)
3、德育敘事的異化及其改善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07,11。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08年第2期論點摘編,《教育科學文摘》2008年第1期論點摘編,《中國德育》2008年第2期摘編(獨立)
4、兒童道德教育中家校合作偏失及其匡正[J].中國教育學刊,2011,09(獨立)
5、教師教育藝術風格:內涵、影響因素及形成過程[J].中國教育學刊,2011,04(獨立)
6、家長:警惕道德啟蒙教育中的兩個誤區[J].中國教育學刊,2006,06(獨立)
7、制度安排:道德教育不能遺失的基本向度[J].南京社會科學,2012,05。人大復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獨立)
8、多元文化背景下促進道德教育發展的制度安排[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01。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獨立)
9、對峙與融通: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制度與道德[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獨立)
10、道德教育制度供給不足及其路徑選擇[J].浙江社會科學,2012,09(獨立)
11、制度安排: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題中要義[J].外國教育研究,2011,09(獨立)
12、環境教育:英國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J].外國教育研究,2010,03。《小學德育》2010年第17期論點摘編,《中小學德育》2011年第3期論點摘編(1/2)
13、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德育課程資源開發:作用與誤解[J].外國教育研究,2008,09(獨立)
14、復雜科學視域下的德育評價[J].外國教育研究,2007,11。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文摘卡》2008年第2期論點摘編(獨立)
15、道德教育的制度資源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02(獨立)
16、對峙與整合: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兩大教育思潮之比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08(獨立)
17、「道德可教性」的限度及其制度保障[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新華文摘》2012年第19期篇目輯覽。(獨立)
18、哲學是課程研究與發展的基礎[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1/2)
19、道德教育中制度供給過剩及其補救路徑[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1。人大復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2年第6期全文轉載(獨立)
20、以制度安排促進道德教育發展的基本原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2。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文摘》2012年第2期摘編,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獨立)
21、制度:作為道德教育的一種手段[J].當代教育科學,2010,21。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11年第4期全文轉載(獨立)
22、俄羅斯家庭教育:父親「缺席」[J].教學與管理,2006,12。人大復印資料《家庭教育導讀》2007年第5期全文轉載(獨立)
23、Вопросы мораль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 воспитания дошкольников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Китае‖Этногенез и цивилизационные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в образовании России—C .2004—03(獨立)
⑽ 名著導讀是什麼
《海底兩萬里》:科學與幻想之旅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主要講述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866年,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後,生物學家正准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改弦更張,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撞,生物學家和他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最後發現「怪物」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生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主人翁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只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並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小說里,故事的主人翁阿龍納斯教授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鸚鵡螺號在海底進行了一場既趣味盎然又驚險刺激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奇幻旅行,而尼摩船長這個是最吸引人的,他博學多才,沉穩卻又內心充滿熱情的個性以及其迷一樣的身份和內心對人類主流社會的蔑視、隱恨、願乘風而去卻又不能盡釋其牽掛的復雜感情更令人久久回味而不得釋懷!作為尼摩船長的座駕鸚鵡螺號是完全超越了當時的科技水平的產物。小說中描述鸚鵡螺號為長70米,寬8米的細長紡錘型潛艇,航行性能極好,最高航速可達50海里每小時。這是一艘理想化的潛艇,船的驅動完全靠電力供給,而電力則是由海底煤礦燃燒而提取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鈉,將鈉與汞混合,組成一種用來替代本生蓄電池單元中鋅元素的合金,再轉化成電後取得的,儲存在伏打電池堆里。 食物則全部為魚類、海藻等,所以說能源和船員的生活必需品都來自於大海,它完全不需要陸地的補給,可以無限期的在海上航行。鸚鵡螺號內部有巨大的壓縮空氣儲存櫃,因此可以連續在海底潛行數天而不需浮上海面。船的內部很寬敞舒適,甚至還有博物館和圖書館!船的武器是船頭的鋼鐵沖角,憑著船自身的高速和堅固外殼,沖角的威力十分巨大,小說中最後鸚鵡螺號就是靠它反擊攻擊它的敵戰艦,鸚鵡螺號高速從戰艦的船側撞了過去,沖角穿透船身!
《海底兩萬里》有幾處寫得引人入勝: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著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而告一段落。
《海底兩萬里》贊美了那深藍的國度、史詩般壯麗的海、一個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地方。「諾第留斯號」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一部不朽的神話。是它揭開了海洋中無限神秘的一切,是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成果,對於船長尼摩來說,更是精神的家園。
練習:
1、《海底兩萬里》是法國生物學家凡爾納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兩部作品是《格蘭特船長的女兒》 、 《神秘島》 。
2、《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凡爾納的小說之所以擁有廣大的讀者,原因在於(構思巧妙、情節驚險),小說如此動人,還在於它們是(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成果),小說廣為流傳,還因為他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凡爾納被公認為是「(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3、(尼摩船長)是一名(反抗壓迫)的戰士,這一形象正是凡爾納(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的體現。
4、《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 法 )國人。 5、阿龍納斯的僕人叫(康塞爾),故事中,阿龍納斯曾經在法國出版過的一部書叫(《海底的秘密》),「魚叉手之王」指的是(尼德•蘭)。
6、鯨魚用(肺)進行呼吸,《海底兩萬里》中的潛艇叫(鸚鵡螺號)。
7、潛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長),他會說(四)種語言,分別是(法、德、英、拉丁)。
8、潛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葉藻)材料做的, 潛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貝殼類的足絲)做成的。潛艇上的人用來寫字的筆是用(鯨的觸須)做成的。潛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墨魚或烏賊的分泌物)做的。
9、 鸚鵡螺號上的藏書量有(12000)冊, 鸚鵡螺號的造價是(200)萬法郎。
10、請舉例說出海底的三種植物。(裙帶菜、海帶、紫菜、石花菜、石花菜、鵝掌菜)
《名人傳》: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
1.作者
羅曼•羅蘭,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指出人生是艱苦的,生活里充滿了貧困、憂慮、孤獨和辛勞,人們卻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要寫作《名人傳》,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2.內容簡介
《名人傳》又稱《英雄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其中,貝多芬是音樂家,米開朗琪羅是雕刻家兼畫家,托爾斯泰是小說家。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了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與正義,為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和對人類的信心,作者把他們稱為「英雄」,只因為他們是「人類的忠僕」,具有偉大的品格,能傾心為公眾服務。
羅曼•羅蘭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他的心靈和品格。貝多芬、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天才竟終身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愛情;而托爾斯泰夫妻之間持續數十年的互不理解,則是他的悲劇的最直接的根源。他們在社會上更是受到了最冷酷的對待。貝多芬面對的是懷著敵意的城市維也納,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他的困難卻無人問津。米開朗琪羅除了被迫為教皇服務之外,他每從事一項工程,都有一批卑鄙小人處於嫉妒和怨恨,對他進行惡毒的污衊和攻擊。托爾斯泰面對的則是整個貴族上流社會,以至於被教會宣布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開除教籍。他們面對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會的排斥,進行不屈不撓地抗爭。真實的苦難使他們直面人生,而與苦難的搏鬥,則造就了他們的偉大。一個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會排斥的人,要麼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要麼不屈不撓地抗爭,這三位偉人正是屬於後者。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於留下了傳世的傑作;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成就,畢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馬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名人傳》告訴我們:人生難免會遇到磨難,生活也並非充滿了鮮花和歡樂;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克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評價人物要看人的品質和價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3.三位天才所遭受的憂患
①貝多芬——耳聾、與琪麗哀太和勃侖斯維克的愛情先後受挫、在維也納他的天才受到冷遇甚至厭惡。 ②米開朗琪羅——受教皇勢力左右,而又從未完成一件教皇工程的雕塑;遇到了美麗的加伐麗麗和虔誠的維多利亞•高龍納,卻終身未婚。 ③托爾斯泰——與妻子持續數十年互不理解;被教會宣布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開除了教籍。
4.三位天才的抗爭
①貝多芬——生命的末日里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②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於留下傳世的傑作。 ③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5.三位天才的代表作品
①貝多芬——《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② 米開朗琪羅——《大衛》雕像、西斯廷禮拜堂壁畫;③ 托爾斯泰——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
練習:
1、《名人傳》的作者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
2、《名人傳》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國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崇高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3、《貝多芬傳》是羅曼•羅蘭的得意之作,在文學領域內一直被奉為經典,從首次出版到現在,其具有的獨特價值讓「人們似乎從中找到了新的支撐點」,因此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的30本最佳書」之一。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貝多芬為原型的小說。
4、《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作品中最為深刻和雄偉的,凝聚著音樂家畢生的心血。
5、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 《復活》)
6、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請以其中一個人為例,說說他是如何在行動中體現孟子這句話的。(要求寫出人名和具體事例,不少於30字) 示例: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醜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後來發展到耳朵失聰。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他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從事音樂的創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
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傳記作家,人們首先舉出的是古代希臘史學家布呂達克,著有《名人傳》,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偶然翻閱此書,從中找到了可以幫助他忍受疾病痛苦並戰勝痛苦的精神安慰。羅曼•羅蘭由此得到啟發,他計劃編寫一組大人物傳記,以安慰和鼓勵那些不幸的人們,使他們振作起來,和命運作斗爭,從(精神)和(道德)的角度,改造社會。
8、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包括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部傳記。其中,(貝多芬)飽受耳聾折磨。
9、請你根據《教學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內容。 示例:讀《名人傳》,我了解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苦難,但他卻把苦難鑄成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奉獻給了世人。
10、請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個典型事例。
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舉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當高度耳聾的貝多芬出場時,他受到觀眾五次熱烈地鼓掌歡迎。貝多芬在終場後感動得暈了過去。
11、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是為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文學家(托爾斯泰)寫的三部傳記。這三人共同的特點是 :三人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
12、貝多芬在致艾爾多迪夫人的心中有兩句話成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銘,它們是(「唯其痛苦,才有快樂」)。
13、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圖很早就畫出來,但一直無人敢接手,米開朗琪羅成功的完成了這偉大的作品,它是(《大衛》)。
14、米開朗琪羅至死還留在佛羅倫莎畫室里的惟一作品是:(《勝利者》)
15、《貝多芬傳》還附有:(醫囑、書信集、和思想集)。
16、「臉又長又厚又粗獷,頭發很短,向前蓋著,使額頭顯低,兩只小眼睛深陷在陰暗的眼眶裡,嚴峻地盯著別人,鼻子扁闊,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這是對(托爾斯泰)的外貌描寫。
17、腦袋滾圓,額頭方方,凸出,布滿皺紋,頭發呈黑色„„又小又憂傷但有很敏銳的眼睛,顏色深褐,但有點藍褐和黃褐的斑點,色彩常常變化。「是對(米開朗琪羅)的外貌描寫。
18、「矮小粗壯,一副運動員的結實骨架。一張土黃色的闊臉龐„„額頭凸起、寬大„„雙眼閃爍著一種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為之震懾。」是對(貝多芬)的外貌描寫。
19、貝多芬第一首真正為革命而創作的音樂是(《第五交響曲》)
20、托爾斯泰最喜歡的中國古代哲人是:(老子)。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