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九華成果

九華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9 06:04:49

1. 到九華山求兒子成績和身體健康要拜什麼佛

當然是拜:地藏王菩薩!,,《地藏經》雲:復次觀世音: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歸依瞻禮、供養贊嘆,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

2. 九華山菩薩為什麼這么靈

講到九華山菩薩靈就要講到九華山佛教,九華山佛教徒弘通世俗,導化、融合儒道的產物,九華山就是釋儒道互動下形成的佛化自然。作為一種文化化自然,九華山千百年來承載著民間對地藏精神的信仰,這種信仰及其活動又繁衍了特定的九華山的文化。誠然,九華山佛教及其文化的形成、發展並非單純的文化現象,有著極其復雜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原因。本文試圖從文化學角度綜析現有關於九華山佛教的可信資料和研究成果,將"蓮花佛國"(微觀的宗教宇宙)及其佛教(以佛經和佛事活動為主要表現)置於東晉以來江南社會文化的歷史變遷中,通過對金地藏佛教思想和九華山佛教演變與發展的梳理,通過對九華山佛教文化與世俗文化關系的考察,揭示出九華山佛教文化所體現出的精神特質,探究其歷1600年不衰的文化底蘊,進而發掘、提升出它的當代文化意蘊。

一、歷1600年不衰的文化底蘊

九華山佛教傳播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期間它雖呈階段性地時盛時衰,潮起潮落,但跨1600年至今而未衰。這種周期性興衰交替與長程的總體上不衰現象,究其原因除了統治階級對佛教的態度與政策、社會經濟發展與階級矛盾(如戰亂)狀況等直接相關聯外,還有作為文化現象的九華山佛教文化的內在底蘊。

(一)九華山佛教的傳入及其演變

限於篇幅,不可能對各個朝代的九華山佛教做一番詳細的考證,而只能對九華山佛教做粗線條梳理。大致分為五個重要階段:

1、早期傳入(東晉末至中唐之前)。雖然佛教從西漢末就傳入中國,但因九華山地處僻壤,遠離政治經濟中心,整個九華山只是道家修真的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九地(1)。今天九華山的"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認為葛洪等人修行的遺跡。陵陽縣令竇子明,及其後的子安白日升仙等廣為流傳的神話,折射了早期九華山只是仙家修行地之一。據明代編《池州府志》,清代《九華山志》等文獻記載,"東晉隆安五年(即401年),天竺僧杯渡禪師來山傳經佈道,創立茅庵",《安徽通志》卷四十載,"晉隆安五年,杯渡禪師創寺於九華山"。百年後的503年,有僧人伏虎,居拾寶岩,建伏虎庵為道場。唐開元(713--741)末年,"有僧檀號,張姓,自郡館至,為鄉老胡彥請住,廣度男女;觸時豪所嫉,長吏不明,熒其居而廢之"。該時期,佛教憑"特異功能"(如杯渡)或憑"鄉老/舉薦(如檀號),雖播下了佛教的種子,但末能常住九華。

2、佛教立足九華(中、晚唐)。唐開元末,金地藏卓錫九華,"洞居澗飲"閉目苦修,感動諸葛節等人,買檀號舊地,建化城寺。金地藏圓寂後,肉身不壞,後人建肉身塔供奉,九華山化城寺被辟為地藏菩薩靈跡。地藏道場名聲漸播。此間,佛教靠苦行感化,靠名僧奠定根基,而李白改九子山為九華山,更增添了九華山的名氣。

3、南宋末禪宗的進入,明清"四大名山"之一。南宋末,臨濟宗、曹洞宗先後傳入九華山,為九華山佛教輸入了血液。其間有希坦等一大批詩僧組成的"九華詩社"及《九華詩集》;因反秦檜並遇迫害而名聲大振,圓寂後被尊為"定光佛"的宗杲傳經化城寺;北、南兩宋,王安石、范成大等名臣墨客游覽九華山;清初四帝弘佛,尤其是明代無瑕和尚,百歲圓寂,肉身不壞,封為"應身菩薩",遂使九華山在明末清初為"江表諸山之冠",成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此間佛教主要靠自身主動吸收新養份,名僧行持而興。文人騷客的雅助、帝王的扶助,遂使九華山佛教至於鼎盛。

4、九華山佛教"結社"護教(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前)。九華山成立佛教協會,結社護教。成立"九華山佛學院"加強佛學研究與交流,廣泛增進同朝、印、日等國外佛教界的交往。此間佛教對內主要靠自立自強、對外靠擴大交往,擴大國際影響。

5、建國後至今。從建國初"農禪兩不誤"到"文化大革命"浩劫。期間雖有佛教界鼎力支持"抗美援朝"的壯舉,但佛教的正常活動受干擾;改革開放後,九華山抓住大好機遇,成立協會、建立佛學院、保護文物、開展學術交流,九華山佛教也隨對外開放、旅遊產業的興起真正走向世界。

(二)九華山佛教文化與世俗文化關系

九華山古為"吳楚交流"(2),自遠古以來就有巫鬼原始信仰、原始圖騰崇拜。兩漢以降神仙方術及造神活動在民間廣為流行。儒家的聖賢崇拜、生殖等圖騰崇拜非常混雜。這為佛教傳入奠定了大眾基礎,加之金地藏的"至孝",甘願獻身、救度大眾的心願及其圓寂後肉身不腐等各種奇異,使得民間願意接受,並參與"金地藏"由人向神提升的造神運動。民眾甘願接受佛教的教化,誠心禮佛。佛教對世俗文化這種影響是無所不在的,如貴池儺戲"既展現著原始信仰的方方面面,也展現著後期宗教特別是宗法性宗教的滲透"(3)。再如九華山民間奇特的葷年素年,辦喪事時唱孝歌等,也無不體現佛教影響。

另一方面,九華山佛教也不斷順隨世俗而變通,並接受儒家與道家的影響。如佛教曾借道家的"清虛無為"傳教,稱道教徒為"道士",自稱為"道人"。借儒家的"教道"傳地藏菩薩信仰。這種影響在今天九華山佛教文化中仍然有很明顯的痕跡。如所有其它佛、菩薩的護法神都是佛教的韋馱等天王,唯有金地藏護法神為"玉皇大帝"殿前的王靈宮。這種影響甚至在佛教造像藝術中也存在。如旃檀林的大雄寶殿內,就供有兩個小雕像,一個是濟顛和尚,其造型有如天仙;另一個是風波和尚,左脅下有一掃帚,手揮拂塵,要掃的是殘害忠良的秦檜(4)。這些都見證了九華山的佛教文化是儒道交融的產物。

(三)維系九華山佛教千年不變的文化底蘊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維系九華山佛教的文化底蘊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佛教自身內部不斷弘通(或融合佛教內部新的養份或結社自衛,或增加交流,或不斷變化、兼融其它異質文化),促進其自身不斷"適者生存";二是名僧或名人(如金地藏、李白、王明陽等人)所產生的名人效應;三是佛教通過廟會、禮佛法事等滿足信眾的訴求,求神與造神運動造就了佛教信眾的大眾基礎;四是佛教塑像、建築等文化藝術增添了佛教神秘庄嚴的色彩。地獄和報業說,增強人們對佛教的敬畏感。

二、"蓮花佛國"的文化特質

(一)金地藏的宗教思想及其特徵

佛教稱之為"蓮花佛國"的九華山之所以名列中國四大名山之一,並享譽海內外,並非因其佛教理論研究著名,而是以"度盡眾生"的宗教活動場所--"地藏王道場"聞名。實際上,自開山祖金地藏以降,九華山歷代眾僧重修證、行願(地藏王菩薩在中國佛教四大表法菩薩中,代表的是"大願")而疏於對佛教理論與修證經驗的著述,加之年代久遠,以至於今天關於金地藏的名字、身世仍有爭議,這給完整把握金地藏的宗教思想帶來相當的困難,我們只能據現存有關資料、遺跡及考證來推斷其宗教思想。

1、金地藏九華山佛學思想背景

據劉永智先生考證,金地藏可能就是新羅聖德王之子金守忠(5),曾被遣入唐宿衛四年,"受唐玄宗禮遇和教誨,回國時攜有文宣王,十哲、七十二弟子圖,置於大學。"這說明其深受中國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教育熏陶"。(6)金地藏生於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開元末來九華山,貞元十年(794年)圓寂(7)。其生活的八世紀正是就新羅佛教興旺時期。隨智詵(五祖弟子)、道義等禪師回國傳南宗禪,並在新羅逐漸形成九派三門。其家鄉的道義文禪師更被譽為"海東迦智山第一祖"。金地藏生長於崇佛的王族。來九華山時南陵一帶民間崇尚凈土信仰。據《九華山化城寺記》載,金地藏曾到南陵找人抄寫經書。"素願四部經,遂下山至南陵,……自此歸山,跡絕人里。"(8)據此,我們可推斷,其來華前後深受唐朝流行的"禪凈雙修"影響。

2、金地藏修行佛學特色

唐《九華山化城寺記》、宋贊寧《高僧傳》關於金地藏修證的記載,有以下幾個要點:(1)涉海,舍舟至九華山,(2)岩棲澗汲,以示高潔,(3)"端坐無念"。七十五年,(4)諸葛節等人發現時,其正"閉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5)"夏則食兼士,冬則衣半火。……禽田米薪自給。其眾請法以資神,不以食而養命"(6)"中歲領一從者,居於南台、自織麻衣,其重兼釣,堂中榻上,唯此而已。"(7)圓寂時神異。(8)後被認定為地藏菩薩應化於世。據此我們可推斷其修行:跏跌而坐(坐姿),靜心坐禪(閉目石室)苦修(穿粗布麻衣,由"白土參少米",飲澗,居洞岩)、自食其力(農禪結合)。這正是唐代禪修的重要特點。同時金地藏遵奉《華嚴經》,傳說拜經台上留下的凹痕就是金地藏長年拜經所致,足見其奉持《華嚴經》的精誠。今天九華山仍留有"華嚴洞"、"華嚴井"等華嚴遺跡。《華嚴經》以信、願、行、證為四個修行次第,華嚴禪標榜"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為華嚴境界。"金地藏拜經參禪,體現了唐代僧人的風格,也是以'教禪會一'為內容的'華嚴禪'在佛國里進一步中化的體現(9)。

3、現存金地藏佛教思想的印跡

《九華山化城寺記》記有金地藏一段話:"六籍寰中,三清術內,唯第一義與方寸合。"中國文化中將儒家經典稱"籍",六籍即儒家六經。"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為道家術語。"第一義":釋家將佛陀所宣講的"無上甚深之妙理"稱為第一義。方寸:心。這段話大意為:儒家的經義,道家的各種法術中,(沒有與我相契的),只有佛教的"無上甚深之妙理契合我心。這正是"靜慮"的心法,即禪法。陳岩《九華山詩集》中亦有金地藏談經論道的記載:"金地藏嘗攜道侶晏坐岩中,定起而還",在煎茶峰"招道侶於峰前汲泉烹茗",在羅漢峰,"昔有僧挈瓶持錫,常詣金地藏、竟日談論。"金地藏《酬米詩》中"溫飽忘思前日飢"正是當時流行的禪宗"飢來吃飯困來眠"語錄中禪味的流露。

綜合關於金地藏來九華山前後所受禪學思想的影響,修證上農禪及禪願結合的風格,及其禪學思想三個方面的引證,可大致反映金地藏宗教思想的濃厚的"禪凈雙修"、"農禪合一"、"願行合一"的特徵。

(二)九華山佛教的宗風:信、願、行、修合一

金地藏的"教禪合一"、"農禪合一"、"願行合一"的宗教思想與修行風格,正是"禪"的自覺自悟的"禪凈兼修。"它擺脫了經院式的講經論道,也克服了頭陀苦行又終難得解脫之累。九華山佛教強調內心反求(凈觀)回復本性(禪定),只此見性成佛無需達到彼岸,就在現實生活之中。觀聞賞知,一舉一動皆是禪機。如明代實庵和尚為旃檀林題楹聯曰:"門前青山綠水都成畫稿,檻外松聲竹韻悉是禪機"。(10)其坐化前:"歸來懸崖空撒手,溪山處處是蓮官"。(11)這使我們看到了中國式《維摩詰經》中的"自心凈土"。"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12)可見"佛是要人來做的,佛國凈土也要人自己去創立",(13)"所謂凈土、穢土之分,並非是真實的客觀存在的區別,而是人們心意差別的結果"。(14)隨南宋末臨濟宗、曹洞宗的傳入,九華山形成祗園等"四大禪林","願行合一","願禪合一"更成了九華山千百年來的宗風。金地藏"肉身不腐"。似乎成了修行圓滿與否的一大標志。明代的無瑕和尚、現代的大心、慈明和尚等高僧亦如金地藏肉身不壞。尤其是肉身不腐的比丘尼仁義師太,開了世界佛教史上"比丘尼修成肉身的先河"。(15)

(三)蓮花佛國的文化特質

金地藏傳承的九華山佛教,尤其是禪宗入九華後,不著文字,師徒間以心印心、口口相傳。這使得九華山文化大多以遺跡、文物和民間傳說方式傳承或憑信徒的佛事活動傳承,造就了九華山佛教文化的神秘、浪漫的色彩。這種文化隨名人、名僧活動足跡而不斷被神話,以致使九華山一山一水,一物一景,乃至一木一石都有著許多的傳說,它孕育成就了一部部《九華三寶三怪》、《九華山史話》等傳奇。九華山本身也不再是純自然,而變成了承載佛教、佛事活動、名人、名僧的佛化自然。一部佛學大辭典:一部記載著佛教變遷,儒釋道合融,佛事、人事活動的大辭典。

三、九華山佛教文化的當代意蘊

我們對維系九華山佛教文化的文化底蘊及其佛國文化特質的解析,旨在揭示其文化的當代的積極意蘊。如果我們推開、消解其宗教價值與宗教悲情,轉而以作為文化的九華山文化的視角,透過其形成、成長歷程的特點,就可以發掘並提升出九華山佛教文化的幾點當代的積極文化意蘊。

(一)九華山佛教文化是一種在主導價值觀導化下的消溶、兼融、創新文化。導化、消溶、兼融、創新構成了其內在成長、發展的動力機制。首先,它以自身主導價值觀導化並消溶異質文化的核心價值。在導化中消溶異質文化,在消溶異質文化中導化;其次,在消溶異物文化的同時,兼融異質文化為我所用;再次在導化、消溶、兼融中融匯貫通,創新出適應本土特徵的本土新文化;最後,它始終重視"機緣"(時機)的把握,強調"對機設教"。佛教傳入中國到禪宗的盛行,從佛教入九華到"蓮花佛國"的興盛的事實,充分顯現了佛文化在異地、異質文化中"適者生存"的生存、發展動因。這一點對於今天的文化建設尤其有著十分重大的啟示作用。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文化角度看)就是社會主義文化主導下的多元文化激盪時期。所謂文化建設,實質上就是各種文化如何在主導文化下整合,並進而創建出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新文化。作者並非要美化佛教,也無意用佛教"啟示"出新文化。但如何面對市場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條件、面對不同文化主體的利益、需求,文化地倡導(即不是簡單抽象的說教)主導價值,"對機設教"導化、消溶異質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兼融各種文化的精華,融匯貫通並創新出合乎時代主流的社會主義新文化;這正是我們必須要解決好的重大問題。

(二)九華山佛教文化是一種有約束的,可協調的生態文化。佛教以靈魂的最終解脫為訴求,它貶低物質利益乃至肉體,視慾望、需求為"無名"。這固然是對現時代的反動。"無我"的主張更是對主體的徹底消除,也與現代社會的"個性"張揚相悖。但佛教並不主張離開世間別有解脫,正所謂"佛教出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16)"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17),人之在世,肉身之累,欲求之苦,不僅無可免,而且甚至是必需的,否則何人要求解脫?可見,佛家之言生命虛幻、話"無我"是為破除世人"妄執"假我,以求般若解脫之智。然而未解脫前,身心健康是絕對必需的,無法得道。因此佛教反對自殺和殺生。只是教人看淡自我的同時正身、正語、正意、真正地善待生命:出家人要"清靜少欲",修頭陀看行要"少欲知足",菩薩"於欲而離欲",不起貪著。實際上菩薩亦多情(菩薩為菩提薩的簡稱,意為有情的覺者),只不過菩薩之悲情是無私的、廣大的,即所謂"同體之悲,無緣之情"。佛教反對殺生不只是為了不"造業",而更重要的是培養慈悲之心。至此,佛教就以消極的方式造成了一種特定的生命文化觀:生命的最終圓滿"解脫",是般若智慧的解脫。以智慧之光,透脫欲求之無名,消融人、我、他者於同一體性,人、我、眾生徹底平等。雖然這種般若智慧是神秘的,其對欲與需求的理解是片面的,更為嚴重的是這種生命文化觀導致主體的徹底失落,但是它蘊含的節制不合理的需求,協調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思想,在今天無疑仍有價值。實際上這種文化導致了對寺廟處動植物的保護、而環境的保護又吸引人們觀光游覽,擴大寺廟的影響,這樣,在不經意間形成了佛教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文化。

(三)它又是一種開放性文化。九華山文化本身就是中印、中韓文化交流的產物,是釋道儒融合的產物。也是佛教內部相互交流的結晶,這種開放性對於文化發展的價值在今天已為婦孺皆知的常識。

(四)九華山佛教文佛誠信,踐行(願)與修證合一的悲情文化。撇開其宗教悲情,地藏精神就是徹底地、無私地服務眾生的精神,並且哪裡最困苦,哪裡最需要幫助,便出現在哪裡,其表現就是累劫中所表現出的"孝道"和舍已救人的精神。金地藏"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對佛陀的教示的義理的獻身誠信與修證精神贏得各階層,尤其是就下層群眾的供奉與膜拜,也深深地影響了中國道德傳統的形成。對理想,對真理誠信與求證乃至捨身踐行對人類的進步,對社會文化建設都具有永恆的文化價值。一個民族缺乏理想,缺少對真理的信念必將盲行、若沒有文化的踐行,則理想必將落空,若無求證的勇氣與行為,則文化必定陷入僵化與迷信

3. 現在有活著的密宗大成就者嗎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4. 天涯明月刀九華隱蔽成就迴音谷在哪

迴音谷坐標為(3153,3064)。

九華之風需要跑的點:藏峰谷、雲笈水榭、甘蓬茅屋、紫陽觀、芳華谷、離魂峽、燕來鎮、朝山路、華清寺、沅江下游、得意坊、神葯峰

九華雲起需要跑的地方:礦場、朝露峰、錦燕林、嘉蔭鎮、江陰畔、七星派、孔雀山莊、送君廊、鷓鴣嶺、疊嶺、禁地、迴音谷

這其中莫過於迴音谷最難找了,相對來說太隱秘難找了。

游歷九華—九華之風坐標:

(4)九華成果擴展閱讀:

(1):天刀里的經驗不叫經驗,而是叫做閱歷!閱歷只能通過主線,或者經驗靈犀點,副本獲得,還有就是門派打坐獲得。

(2):天刀里的修為是點經脈用的。

(3):歷練=學身份技能的,通過日常獲取。

(4):沖穴點也就是點經脈需要沖穴點,光有修為有的也沒法點,本人天香就有個沖穴點,有修為,點不了,要做見聞還有特定的試煉任務完成後才能點。

(5):砭石=目前本人做試煉副本可獲得,其他組的副本也可以掉落的,右鍵包里的砭石使用,然後打開N鍵點擊砭石槽即可放入砭石,多的用不下可以合成高一級的。

(6):靈犀點打坐,分為閱歷和修為的,本人找到的大多都是修為靈犀點

(7):小伙們,還有沒趕上這次測試的小夥伴們,主線和見聞一起做,好馬不吃回頭草。省的下次回跑,比較浪費時間

(8):如果你有小夥伴一起玩,至少隊伍里有鏢師,獵戶,最穩當的收入來源就在這里了。

(9):部分見聞需要在指定的天氣和時間才可觸發,具體可以看地圖上見聞說明。

(10):門派打坐在你所在門派,可通過車夫門派傳送前往,或者神行直接傳送。[神行15分鍾一次-支持跨地圖傳送。

(11):游戲初期會出現搶怪現象,可以把附近的天香,唐門祖上,你會發現和坐飛機一樣,但是沒有經驗。

(12):可以把當前地圖所有的靈犀點跑完,儲存在後一起打坐,效率高,省時間。

(13):最後就是新進游戲的小夥伴們,可以先跑圖,把當前整個地圖點亮,不僅可以獲得大量修為,還能為你所經歷的任務點,提供很好的方便,M鍵打開地圖地圖上方有X____,Y____,點亮地圖的小夥伴們做見聞或去靈犀點的時候,可能要去的當前地圖的見聞或靈犀點的地方比較遠,

可以把滑鼠移動你想去位置區域,看到坐標值後,在上方輸入,然後點下尋路按鈕,一個像小放大鏡一樣的東西,在輸入坐標的後面,就可以解放雙手自己尋路了。但是如果騎馬的時候需要注意是否有系統規劃的最佳路線是否有河,騎馬的小夥伴們到了河邊的話,就不再自己行動了。

5. 李延祥的創造性成果

建立了以爐渣的銅硫比和渣中夾雜含銅顆粒成分判定冶煉工藝類型及產品成分、以各造渣成分的來源為線索判定渣與礦及渣與流程關系的研究方法,並建立了相應的指標體系和數學模型。利用這一研究方法,對著名的銅綠山XI礦體的等四個遺址的古爐渣進行了新的研究,認定所有XI礦體爐渣皆為冶煉冰銅的爐渣,其他三處爐渣才是冶煉氧化礦石的爐渣,進而澄清了銅綠山先秦時期就已經掌握了冰銅冶煉技術的事實;對南京九華山唐代煉銅渣的研究,發現了不同工序產出的高鈣、高鐵兩種冶煉不同品位冰銅的爐渣,從而復原了唐代低品位硫化礦煉銅的流程,把這一技術從文獻記載向前推進了500年;對新疆尼勒克奴拉賽銅礦冶遺址的爐渣研究,發現了含鋇的煉冰銅爐渣和不含鋇的煉銅爐渣,揭示了相當於中原東周時期的硫化礦冶煉成冰銅再填加砷礦物煉制高砷銅合金的技術。對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出土的冶銅爐壁殘片進行初步研究,揭示了距今3000~3500年的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以人工吹管鼓風方法煉銅的獨特技術。對內蒙古林西縣大井古銅礦冶遺址的爐渣等遺物研究顯示,該遺址在距今2500 ~ 3000年的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已大規模開采含錫、砷的硫化銅礦,經過死焙燒後還原熔煉,直接獲得含錫約20%、砷約5%的Cu-Sn-As三元合金。上述研究成果填補了不同地區和年代冶金史的空白,對進一步揭示煉銅技術在中國文明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廣西賀縣鐵屎嶺鑄錢遺址的考察研究,發現了宋代利用錫冶煉中間產物硬頭合金與鐵配合鑄造夾錫錢的技術,首次認定了夾錫錢實物,並揭示了宋代已存在有兩步煉錫法。

6. 為什麼九華山的肉身菩薩這么多

佛教認為,佛菩薩或高僧大德圓寂後,可得舍利。《玄應音義》載:「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別」。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後,其身體經久不爛,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 肉身菩薩荼毗後之遺骨。我們所說的肉身菩薩,就是佛教所說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經》載:「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對肉身不爛的解釋。
修行的結晶
縱觀九華山現存的肉身菩薩,其生前無一不修持嚴謹。他們雖表現各異,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醫;有的現瘋傻顛倒相;有的治身心於一處,一站就是三年。雖然他們修行的方式不一樣,但都應機說法,利樂眾生,外現凡行,內存清凈。
由於他們嚴謹的修持,使他們的心體廣大,內心清凈。心無污染,行為自然高尚,他們的身體機能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潛能顯現,靈異顯現,有的能示現神通。這種身心的變化,是無比復雜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熏修,是佛教對肉身菩薩現象的基本解釋。嚴謹的修持,是肉身不爛的主要原因。
修行者的願心
在教內,修持嚴謹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肉身菩薩為什麼這樣少呢?這與修行者的願心有直接的關系。
許多高僧在圓寂時。囑咐將遺體火化。我曾問過一們公認的高僧,問他往坐後是否保留遺體,他說:「四大皆空,不著於相,留個臭皮囊干什麼?」這是大多數修行者的觀點。
至於這些肉身菩薩,他們在圓寂前囑咐保留遺體,完全是慈悲度生的願心。八萬四千法門度八萬四千種眾生,這些肉身菩薩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共願之中,又發下別願,留此肉身,以身弘法,以身說教,以身度塵,這是接引眾生的一種方便。因為有些人,在看到木雕泥塑的佛菩薩時,不能產生恭敬心,認為那是假的,但在看到肉身菩薩時,覺得可親可近,內心震撼,認為那是真的,願意供養皈依。所以有些高僧在圓寂之前,發願要留下肉身,順應眾生,正因為如此,從古到今。肉身菩薩不斷出現

7. 天涯明月刀隱藏成就奇峰亂石怎麼看自己去沒去過

部分在npc傢具商購買 還有就是神秘商人處隨機刷新

還有部分就是玩家挖寶和挖伶花寶藏獲得的 還有就是海河州 內隨機刷新的寶箱可能開出

8. 彭蘇萍的研究成果

彭蘇萍院士主要從事工程地質和工程物探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他作為負責人承擔了12項國家重大科研和產業化項目、38項省部級科研和重大工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出版專著三本,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擁有國家軟體版權2項和發明專利5項,1項科研成果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定為全國瓦斯綜合治理技術重點推廣項目,培養了37名博士和27名碩士。
截止2009年,承擔了國家「973」專題(100萬)、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2400萬)和國家技術創新項目(4200萬)等30餘項科研項目。
彭蘇萍教授在工程科技方面取得以下主要成就和貢獻:
(1)建立了煤礦采區小構造高分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體系
近十多年發展起來的綜合機械化採煤技術當遇到斷距3-5m的斷層時,便要停工搬家,一次損失超過3000萬元,因此查明斷距≥3米的斷層十分重要。以鑽探為主的勘察技術只能查明斷距≥30米的斷層,精度遠不能滿足生產的要求。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在國家能源投資公司支持下,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開展煤炭高分辨地震勘探技術研究,達到查明斷距≥15米斷層的水平。1995年中國礦大張愛敏教授等與安徽煤炭物測隊、淮南礦務局合作在謝橋煤礦開展采區三維地震勘探研究,達到查明500米深度斷距≥5-7米斷層的水平。彭蘇萍等針對煤礦埋深淺(多1000米以淺),地震探測中各種因素干擾大,為實現高精度探測,借鑒石油地震勘探先進技術,結合煤礦特點進行了研究和技術創新。開發出兼顧接收縱波和轉換波的三維三分量觀測系統設計及評價軟體、地表一致性振幅、頻率、相位補償、面波壓制和靜校正軟體,研究發展了煤礦三維地震可視化解釋和反演技術,開發出具有自主版權的地震解釋軟體(見附件),提高了地震技術解決小構造的能力,在淮南等條件好的地區達到查明700米深度斷距≥3米斷層的勘探精度,在條件較差的礦區達到查明斷距≥5米斷層的勘探精度,突破了國際上煤炭三維地震勘探精度只能查清500米深度斷距≥8米斷層的技術記錄,為煤炭開采提供了可靠的地質保障。這一技術在全國47個工程項目中推廣應用,取得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在淮南、永夏等礦區查明斷層一萬多條,經驗證吻合率>80%。《煤礦高分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體系及在煤炭工業中的應用》成果被評為2001年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和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均排名第一)。
(2)探索出煤礦頂板災害源探測技術與地質預測方法
煤礦頂板事故發生與對煤礦頂板災害源分布掌握不清有密切關系。彭蘇萍等採用采礦工程、地球物理探測、礦井地質等多學科綜合研究方法,開展了煤礦頂板災害源探測技術研究。發現煤層砂岩頂板變薄尖滅帶是頂板冒落災害易發區,建立了以鑽探資料與三維地震勘探資料為基礎的煤層頂板岩性綜合反演解釋技術,准確預測了老頂砂岩的變薄尖滅帶、沖刷帶和復合頂板分布區,實現了煤礦巷道和采場頂板穩定性地質預測預報的信息化、科學化。這一成果被科技部列為1999年國家科研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在全國31個煤礦推廣,14年來為企業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達數億元。因此,《煤層頂板穩定性地質預測技術與方法》成果獲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同時,彭蘇萍等以瓦斯和礦井水災害源探測為目標,探索煤礦三維三分量地震勘探及縱橫波聯合解釋技術,對瓦斯突出煤體結構、煤層裂隙與瓦斯富集關系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並在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煤礦瓦斯突出部位高分辨探測技術及其應用》成果2006年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全國煤礦瓦斯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在利用三維地震探測確定礦井突水構造方面也開展了一定研究,在淮南、淮北等礦區多次發現陷落柱等突水構造,為保障礦區的安全生產提供了可靠的地質保障。
(3)研製開發出礦井復雜地質構造探測裝備與技術
煤礦生產對地質構造的預測精度要求高,地面探測不能滿足生產的要求,必須在礦井內進一步探測。由於礦井環境復雜,探測裝備除地面探測裝備要求的技術指標外,還必須防爆、屏蔽、抗干擾強,因此適合礦井探測的裝備研製難度大。彭蘇萍等為解決這一難題,又開展了礦井探測裝備的研究。研製出了以前端信號調理電路、網路分布式控制和全數字、三分量檢波一體化技術為核心,體積小、重量輕(主機≤3Kg)的攜帶型礦井防爆多波地震儀裝備,可在井下探測出150米范圍內斷距≥1.5米的斷層和地質異常體。為進一步提高探測精度和實時判別預警能力,他們又在國外地面地質雷達基礎上,研製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實時處理、精度高的礦井地質雷達,並在高功率天線防爆技術、地質雷達快速採集技術和礦井環境下天線屏蔽技術上取得突破,使研製裝備具探測距離遠(≥35米,以前的<20米)、精度高(0.5米,以前的為1.5米)和方向性強的特點。上述兩套探測裝備在全國30多個煤礦和隧道工程中推廣,在導彈基地圍岩探測中得到應用,並獲4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軟體版權和2005年中國煤炭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4)組建了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
針對煤炭工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在學校部署下,牽頭組織相關學科學術帶頭人共同規劃,成功申報和組建了以煤炭資源勘查評價、煤炭開采地質保障、開采中地應力場變異規律、綠色開采理論與技術、煤礦重大災害防治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並擔任主任,為煤炭工業的科技創新建立了一個基礎平台。
永葆激情 不懈追求
「激情是一種生活態度,激情是一種人生境界。我們要激情地面對事業,激情地面對工作,激情地面對人生……」這是彭蘇萍院士在中國礦業大學一次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與學生們分享的一段人生感悟,更是他言行的宗旨。
正是源於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彭院士在科學的領域里不懈努力,孜孜以求。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較完善地建立復合型三角洲聚煤模式,並結合岩石力學特徵,采礦工程學和相似模擬實驗的研究,建立了沉積不連續介質地質力學模式,用來預測煤炭開采過程中的頂板冒落事故;他提出了頂板災害沉積控制論觀點,在此基礎提出了煤層頂板穩定性綜合地質評價方法,並將該研究成果在十餘個煤炭企業推廣應用。他還在復雜礦區精細構造地震探測技術與理論研究中,引入路徑積分和廣義射線理論,並編制新的處理模塊,使探測水平在淮南等地達到能識別700米深度、斷距≥3米斷層的精度,超過英國500米深度識別斷層能力≥8米的技術水準。
彭蘇萍院士研究方向是礦井地質和礦井工程物探,同時他也是我國進行礦井工程物探研究的第一批一線人員。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但是煤炭行業卻是危險性較高的一個行業,對科技進步的依賴性很強。彭院士表示:「我現在只掌握了一點點,還有很多問題不了解,院士只是個符號,今後還要拓寬方向,要跟實際更加緊密地結合。」
身居高處 不忘師恩
把彭蘇萍領進工程這扇門的是我國礦井地質的老前輩柴登榜教授。「柴先生提出礦井地質工作要工程化、物探化,鼓勵我們把技術研究和煤礦需求結合在一起,讓我往工程物探方面發展,所以我從地質理論到工程物探就是這么開始的」,彭蘇萍說。彭蘇萍是地球與環境學院煤田地質78級學子。樹高不忘千尺恩,盡管工作繁忙,彭院士仍一有機會便拜訪母校,感謝師恩。考入中國礦業大學,彭蘇萍的博士生導師是韓德馨院士。彭蘇萍說:「我最感謝韓老師的是他沒有『門戶之見』,雖然他自己的方向是煤田地質,但非常支持我在礦井地質方面繼續發展。正是煤炭系統內外的很多專家的關心和幫助,我才能堅持下來。我自己現在也是教授,在培養年輕人方面,要向這些老先生學習。」
承擔的代表性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復合型三角洲聚煤模式及其在礦山開采中的應用,已結題。該項目已作為《中國東部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中幾種濱岸沉積模式及聚煤規律》項目的主要組成部分獲1992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負責人:彭蘇萍。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煤層頂板穩定性的地層控制。已結題。該項目的主要組成部分已與煤炭部重點科研項目《煤層頂板穩定性地質預測技術與方法》一起獲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負責人:彭蘇萍。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煤層氣開發後煤炭開采模型的研究,已結題。負責人:彭蘇萍。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防爆地質雷達的研究與開發,即將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的驗收,負責人:彭蘇萍。
5. 國家973項目二級課題:煤層氣藏高解析度探測的地球物理響應,正在進行。負責人:彭蘇萍。
6. 國家973項目子專題:煤中硫富集特徵及其侵入環境的動態規律,正在進行。負責人:彭蘇萍。
7. 國家973項目子專題:煤中有害重金屬賦存特徵及其侵入環境的動態規律,正在進行。負責人:彭蘇萍。
8. 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應用三維地震信息和地質預測技術對煤層頂板控制與管理。負責人:彭蘇萍。
9. 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高產高效礦井采區地質狀況探測技術與裝備的研究。該項目重點是研究一套探測復雜礦區採煤工作面前方50米范圍內地質構造的完整技術與與相關儀器設備。2003年2月已通過安徽省計委組織的驗收。總負責人:彭蘇萍。
10. 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專題:煤礦瓦斯富集部位地震探測技術與方法研究,正在進行,負責人:彭蘇萍。
11.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專題《三軟不穩定特厚煤層煤厚探測技術與儀器研究》,專題已初步完成,即將組織驗收。負責人:彭蘇萍。
12. 國家「九五」攻關項目專題《煤層氣開發後對煤炭開采影響及防治措施》,已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驗收。負責人:彭蘇萍。
13.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東部煤礦高產高效礦井地質保障系統。正在進行,負責人:彭蘇萍。
14. 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煤礦深部開發誘發的地質災害及預測方法研究,正在進行,負人: 彭蘇萍。
15. 煤炭工業部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基金項目:煤礦頂板災害事故的地質預測技術研究,負責人:彭蘇萍。
代表性學術專著:
1. 彭蘇萍 孟召平,《礦井工程地質理論與實踐》2002 地質出版社,
2. 彭蘇萍 王金安,《承壓水體上安全採煤》,2001 煤炭工業出版社
3. 彭蘇萍、邵龍義,《塔里木盆地巴楚-阿瓦提地區碳酸鹽岩儲層研究》2001 地質出版社
4. 彭蘇萍 張建華,《烏達礦區含煤地層沉積環境及其對礦山開採的影響》,1995 煤炭工業出版社
5. 彭蘇萍、程樺主編,煤礦安全高效開采地質保障體系,煤炭工業出版社,2001
代表性論文:
6. 彭蘇萍、王世瑞、勾精為,淮南煤田東2孔VSP測井及其應用,煤炭學報,2002,NO。6
7. 彭蘇萍、楊峰、蘇紅旗,高速採集地質雷達的研製及應用,地質與勘探,2002,NO。5
8. 彭蘇萍、羅立平、王金安,承壓水體上對拉工作面開采合理錯距的確定,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NO。1
9. Peng Supping. Funder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stomosing Fluvial System On Complex Delta Plain. 1990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35, no.10,835:839
10.彭蘇萍.復合型三角洲平原網狀河的基本特徵,1989,科學通報, Vol.34, no.17, 1326: 1328
11.彭蘇萍.淮南煤田二疊系第四含煤段網狀河系的沉積建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中國科協首屆青年學術年會執行委員會編,428:433
12.彭蘇萍.淮南煤田二疊系第四含煤段中花斑狀泥岩的特徵及成因,1990,地質論評,Vol.36,№3, 326:332
13. 彭蘇萍.淮南煤田二疊系三、四含煤段的古水系特徵,1991,沉積學報,Vol.9,№3,1:9
14. 《英漢沉積學解釋詞典》,1991,北京大學出版社, 編委
15. 彭蘇萍, Strata Control of Roof Stability in Mining Workings. 1993, Proc.for the Inter. Congr. on Mining Sci., Applied Geology & Tech. St. Petersburg
16. 彭蘇萍.復合型三角洲平原網狀河的沉積建造,1993,中國科協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特邀發言稿),科學技術出版社
17. 彭蘇萍.我國煤田地質學十年(1993-2003)來的研究現狀及今後的發展趨勢,1993,青年學術文集, 煤炭工業出版社
18. 彭蘇萍.中國東部某些地區含煤岩系沉積學,1994,見:《中國沉積學》(馮增昭等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
19. 彭蘇萍.復合型三角洲的沉積特徵與沉積模式,1994,煤炭學報,Vol.19,№1,89:98
20. 《中國沉積學》,1994 石油工業出版社, 作者之一
21. Suping Peng & Flores, M., Modern Pearl River and Permian Huainan Coalfield,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1994 The Proceedings of TSOP annualmeeting, 1994,Jackson., Wyoming,
22. 彭蘇萍、凌標燦等,綜采放頂煤工作面地震CT探測技術應用,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2, NO.12
23. 彭蘇萍、凌標燦等,采場彎曲下沉帶內巷道變形與岩層移動規律研究,煤炭學報,2002,NO。1
24. 彭蘇萍、霍全明、勾精為,基於模型的3D3C採集設計與評價,煤田地質與勘探, 2002,NO.5
25. Suping Peng & Yuzhao Zhang, Geological Modeling Techniques For Longwall Mining Roof Stability: A Case Study. 1995,Proc. for Rock Mechanics and Strata Control in Mining and Geotech. Eng., Beijing,26. Suping Peng & Yangbin Li, Wedge-shaped sandstone roof strata and Roof Stability, Examples From Seam 13-1 in Huainan Coalfield, China. 1996 The Proc. for Rock Mechanics and Strata Control in mining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Xi』an
27. Suping Peng & Guoling Yang, Longwall Chain Pillars Design For Weak Floor Conditions, 1996 《Rock Mechanics, tools and Techniques》, A. A. Balkema.
28. 《煤炭網路全書》(地質卷),1996,煤炭工業出版社, 撰稿人,
29. Suping Peng & Pengfei Zhang, Lake Sedimentatoin of the Shitouhezi Formation,Upper Jurassic, Hegang District,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1988, Beijing.
30. Suping Peng & Flores, M., Modern Peral River Delta and Permian Huainan Coalfield, China: a comparative sedimentary facies study. 1996,《Organic Geochem》 ,Vol.24, No.2: 159-179.
31. Suping Peng, Mining-inced Stress Redistrubution and Roof Hazard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Channel-Filled Sandstone Roof: A Physical Modeling Study. 1996 《Rock Mechanics, tools and Techniques》, A. A. Balkema. 1995
32. 彭蘇萍,中國煤礦高產高效礦井地質保障系統,1996,中國科協第十四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報告文集,煤炭工業出版社,
33. 彭蘇萍,中國深部煤炭開發誘發的工程災害調查報告,1997年,國家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地質分會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島
34. 彭蘇萍,建立與完善我國煤礦高產高效礦井地質保障系統的幾個問題,1998,《中國科協第31次「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煤炭工業出版社,北京,獨立
35. 彭蘇萍,碎屑岩力學與微結構之間關系的初步探討,1998,《中國煤炭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煤炭工業出版社
36. Suping Peng & Yi Liao, A high resolution 3D-seismic technique for distinguishing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the complex coalfield, 1999,<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9>, Balkema,
37. Suping Peng ,Influence of stratigraphic facies variations on the roof stability by physical modeling study,1999,<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9>, Balkema
38. Suping Peng , Pha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llular concrete curied in autoclared and natural condition,1999,清華第三屆國際煤燃燒會議論文集
39. Suping Peng , The gathering mechanism of associated elements in coal and their partition trends towards the environment, 1999,清華第三屆國際煤燃燒會議論文集
40. 彭蘇萍、孟召平,煤層頂板穩定性的岩性-結構分類方案,1999,《中國科協第44次「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中國科技出版社
41. 彭蘇萍,礦區生態環境控制及改善的幾個基本問題,全國生態會議論文集,1999,北京
42. 彭蘇萍、唐修義等,中國東部深部安全高效開發中的地質難題及研究方向。〈全國采礦會議論文集〉冶金工業出版社,1999
43. 彭蘇萍,張鵬飛等.潮下砂坪上泥炭沼澤的形成條件及發育特徵,1999,煤炭學報, Vol.24,No.4
44. 彭蘇萍,孟召平.長壁工作面頂板穩定性數值模擬,1999,《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Vol.28,No.1,41:45
45. 彭蘇萍等,中國煤炭深部開發中的工程災害及今後的研究方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與工程科學部《工程與災害學術討論會》,1999,九華山莊
46. 彭蘇萍,中國煤礦高產高效礦井地質保障體系中的幾個關鍵問題,首屆全國煤礦總工程師研究會學術年會特約發言,1999.3,柳州47. 彭蘇萍,中國煤礦復雜地質構造探測技術與儀器的現有水平及今後的主攻方向,第四屆中國礦井地質學術年會特約發言,1999,西安
48. 彭蘇萍.中國煤礦高產高效礦井地質保障系統(河北省科技周特約發言),1999,〈河北煤炭〉,增刊(ISSN 1007-1083),1:4
49. 彭蘇萍,屈洪亮,羅立平,王磊,段延娥.沉積岩全應力應變過程的滲透性試驗研究,2000,煤炭學報, Vol.25,No.2,113:116
50. 彭蘇萍,淮北礦務局楊庄煤礦263采區承壓水體上開采方法研究,2000,研究報告
51. 彭蘇萍,王希良,劉咸衛,趙森林.「三軟」煤層巷道圍岩流變特性試驗研究,2001,煤炭學報, Vol.26,No.2 149:152
52. 彭蘇萍,孟召平,李玉林. 斷層對頂板穩定性影響相似模擬試驗研究,2001, 煤田地質與勘探, Vol.29,No.3, 1:4
53. 彭蘇萍,王立剛.承重型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物料相界形貌分析,1999,煤炭學報, Vol.24,No.3,284:288
54. 彭蘇萍,王希良,肖建華,王磊,杜木民. 軟岩巷道圍岩損傷破壞范圍的地震探測研究,2001,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Vol.30,NO.1,23:26
55. 彭蘇萍,凌標燦,鄭高升等.采場彎曲下沉帶內巷道變形與岩層移動規律研究,2002,煤炭學報, Vol.27,No.1 21:25
56. 彭蘇萍,孫連英,張德政.基於XML的設計模式描述和復用系統的研究,2002,《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Vol.38,No.1 58:61
57. 彭蘇萍,孫連英,馬春麗.地下開采岩體變形綜合分析方法及應用[J],2002,《中國礦業大學學報》,Vol.33,No.1 80:83
58. 彭蘇萍,王磊,孟召平,段延娥,卞建玲,王英坡. 遙感技術在煤礦區積水塌陷動態監測中的應用——以淮南礦區為例,2002, 煤炭學報, Vol.27,No.4 374:378
59. 彭蘇萍,何宏,邵龍義,時宗波,高雲峰.塔里木盆地寒武奧陶系碳酸岩鹽碳同位素組成特徵, 2002,《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Vol. 31,No. 4 353:357
60彭蘇萍,王宏偉,杜文鳳, 勾精為.HTI煤層AVO響應特徵及其影響因素,煤炭學報,2013年第10期
61彭蘇萍,楊峰,許獻磊.GPR城市道路病害檢測應用技術研究綜述,辦公自動化,2014(S 1)
62冀瑞君,彭蘇萍,范立民,趙雅楠,李成. 神府礦區採煤對地下水循環的影響——以窟野河中下游流域為例[J]. 煤炭學報, 2015, 40(04): 938-943.
63杜文鳳,彭蘇萍,師素珍. 深部隱伏構造特徵地震解釋及對煤礦安全的影響[J]. 煤炭學報, 2015, 40(03): 640-645.
64杜文鳳,彭蘇萍,勾精為,何登科,盧勇旭. 煤田地震勘探轉換波觀測系統設計與評價[J]. 煤炭學報, 2015, 40(06): 1428-1434.

9. 九華鎮的招商引資成果

該鎮在發展工業經濟中,大力招大引強,項目投入呈現出新的亮點,已簽約蘇州客商投資8億元的商貿綜合體等重大項目3個;正在跟蹤洽談的有投資1億元的電子揚聲器項目等4個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與此同時,項目投入加速推進,星球石墨公司擴建工程導熱油爐等設備已安裝完畢,二季度全面投產;永大化工機械擴建工程三期已完成基礎工程,預計8月份竣工;翔鷹彈簧廠房及辦公用房已完工,正在安裝設備,本月底投產;電子工業園已簽約落戶3D平板電視、顯示器背光源、電子電路板和特種注塑四個項目,全面達產後產能將達到10億元左右;鼎傑鋼業礦山預熱器1.6萬平米廠房主體已竣工,預計4月份建成投產;糧食物流基地搬遷工作正在進行,3月底可全面交地。
在強化要素保障工作中,該鎮組建了工業園區、鎮區、村莊土地整理、糧食物流基地4個搬遷組,班子全體成員和鎮村幹部70人走村入戶,以保障群眾利益為前提,以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為手段,以尊重群眾意願進鎮去村的安置為保障,取得了較好成效。共簽訂協議109戶,占搬遷計劃的60%以上。
九華鎮面對村莊土地整理的新課題大膽探索先行,他們在16個村召開先後有9219名群眾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宣傳村莊土地整理和村莊布點調整的目的、意義,廣泛徵求群眾對村莊布點和居住房型的意見、建議,確立了以「拆亂撤散去小庄,舊庄逐步進新莊,統規集居向上住,鎮村同步建新莊」的基本原則,在搬遷上做到「規劃引領,動態適度,合理補償,購補分開」。

閱讀全文

與九華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