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保護生態的成果

保護生態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9 01:47:54

Ⅰ 武漢東湖現水下森林,這是生態修復的成果

武漢東湖現水下森林,這是生態修復的成果,近些年了我們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越發的嚴重,所以對於生態環境的修復也處在一個很緊急的階段。那麼,我們現在對於生態環境修復都是靠政府,或者是一些慈善企業去修復的,就像是我們現在的武漢東湖是政府修復的結果,水上森林和螞蟻的螞蟻森林是一樣的,那麼,我們現在對於生態的一個修復,已經到了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所以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對我們的生活環境負責。

生活中,我們所面臨的生態環境的問題,其實有很多那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問題也是比較多的,對於這些問題最基礎的就是我們是否能保持並且保護生態環境的做法,那麼如果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去保護生態環境,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話,可能再過一些年之後我們的生態環境會變得比較好,但是永遠也無法變回最原始的時候。對於武漢東湖現水下森林,這是生態修復的成果,所以我們現在要加緊對生態環境的修復。

Ⅱ 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成果(七年級生物)

http://www..com/s?ct=0&ie=gb2312&bs=%B9%D8%D3%DA%D2%BB%B7%DD%A1%B0%C4%E2%B6%A8%B1%A3%BB%A4%C9%FA%CC%AC%BB%B7%BE%B3%B5%C4%BC%C6%BB%AE%A1%B1%B5%C4%C9%FA%CE%EF%B5%F7%B2%E9%B1%A8%B8%E6&sr=&z=&cl=3&f=8&wd=%A1%B0%C4%E2%B6%A8%B1%A3%BB%A4%C9%FA%CC%AC%BB%B7%BE%B3%B5%C4%BC%C6%BB%AE%A1%B1%B5%C4%C9%FA%CE%EF%B5%F7%B2%E9%B1%A8%B8%E6

示範教案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並能在實踐中應用。

2.嘗試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

3.能夠獨立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處理信息及撰寫調查報告的基本方法。

2.通過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社交能力。

3.培養接觸社會、並從社會中直接獲取資料的能力。

4.通過在班級內做交流報告和討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目標

1.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

2.結合退耕還林還草的事例,初步形成這種觀念: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都應當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

1.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

2.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教學難點

完成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

●教學方法

調查法、分析討論法。

●課前准備

1.教師准備:(1)到當地環保部門咨詢有關生態環境狀況。

(2)通過多媒體收集一些相關資料。

(3)幫助學生分組,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調查題目,確定具體的調查方法,制定可行性的調查方案。

2.學生准備:(1)筆記本、筆。

(2)確定調查方案。

(3)調查工具:如鐵鍬、塑料袋、集氣瓶、污水取樣瓶、手套、照相機、錄像機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兩節課我們通過分析和探究活動對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有了較明確的認識,這節課,我們走出教室,走出校門,對校園周圍或家庭所在社區、鄉鎮的生態環境進行實地調查,了解一下我們生活地區的各項生態指標是否符合標准,並擬定一個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講授新課〕

教師:通過近一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調查方法,我們今天將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調查的方法及如何撰寫調查報告(也即小論文)。

同學們先閱讀課本120頁的「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和121頁的「退耕還林還草」兩部分內容。

學生:閱讀課文。

教師:我國西部地區最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麼?

學生: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沙塵暴。

教師:造成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學生:毀林毀草開荒和陡坡種糧。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書上寫的,電視里看到的。

教師:書上和電視里的信息又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的?

學生:實地調查得來的。

教師:如何改善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

學生:退耕還林還草。

教師:提出這項措施的依據是什麼?

學生: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得來的。

教師:很好。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才能保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現在,如果我們想調查本地區生態環境的狀況應該怎麼做,基本步驟有哪些?大家按小組進行討論,制定各自的調查方案。

學生:以小組展開討論,制定調查方案。

教師:巡視學生活動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應包括以下內容:①選擇適宜的調查題目。所選題目宜小不宜大,調查就是要「小題大做」,每個小組以一個題目(或內容)進行調查為宜,每小組之間的調查題目如能錯開最為理想。教師可投影事先經過咨詢准備的題目供學生選擇。城市學生可以側重調查大氣污染(如餐飲業、冬季取暖燒煤產生的廢氣和汽車排放尾氣、工廠排放的廢氣等)、水污染(如居民生活污水、化工廠、造紙廠、色織廠排放的廢水和賓館、飯店排放的污水等),固體廢棄物污染(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及飯盒、玻璃、金屬、廢電池、灰渣土、紙張等),雜訊污染(建築工地的機器聲、歌舞廳的音樂聲等)。農村學生可以側重調查水污染(如禽畜糞尿的排放、魚類飼料等)、土壤污染(如農葯、化肥的使用等)、水土流失和森林面積減少等。

②確定具體的調查方法。可採用實地調查法、社會調查法(到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咨詢)、文獻調查法(通過圖書館、報刊雜志社、電視台或互聯網站收集資料)、或三者相結合的方法。

③制定可行性的調查方案。調查方案一般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結果等。調查方案一定要切實可行,才能有助於調查行動的順利進行。

學生活動:各組組長匯報自己的調查方案(投影展示),各小組之間互相交流、討論,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調查方案。

教師:各小組的調查計劃基本符合要求。現在請看第二組的調查計劃,他們准備到郊區調查回民化工廠污水排放的情況,卻只寫了調查目的、調查方法和調查結果,大家思考一下,還應包括什麼呢?

學生:第二組是實地調查,必須寫明調查時間、調查路線、結果分析、結論等內容。

教師:同學們外出活動時,應注意什麼?

學生:要特別注意安全,定時與老師、家長進行聯系。

學生乙:不能什麼事都讓組長一個人干。調查時全組成員要集體行動,服從組長指揮,做到分工明確,團結合作。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希望大家以科學家的嚴謹態度對待調查工作,相信大家通過調查活動會有許多收獲的。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就外出調查活動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探討,初步學會了制定外出調查方案。調查方案一般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結果等。如採用實地調查法,還應包括調查時間、調查路線、結果分析、結論等。外出調查一定要注意安全,全組同學要集體行動,做到分工明確、團結合作。

調查活動的類型

一般地說,多數人根據「調查方式」的不同,把調查活動分為下列三類:

(1)將要調查的內容,改變成許多可以回答的問題,印成卷子,發給被調查對象作答,然後收回卷子做分析和統計,這就是「問卷調查」。

(2)自己到實際地點去考察、測量,並向當地有關人員詢問,然後根據所得到的材料分析、總結,這就是「實地調查」。

(3)通過查閱互聯網、報刊、雜志、圖書等,收集所要調查問題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總結,這就是「文獻調查」。

●活動與探究

各小組外出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並提交調查報告。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辛苦了,經過大家一段時間的努力,各小組都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圓滿結束了外出調查活動並寫好了調查報告。我在這里向大家表示祝賀。

這節課,我們就來個匯報演出。每小組選派兩名代表把你們組的活動情況、調查報告向大家匯報。其他同學做評委,對他們的匯報進行了評價,重點放在報告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上,我們看看哪組能被評上優秀報告。

〔講授新課〕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匯報活動。大家要有信心,不要緊張,自信源於雄厚的實力,你只要把你們的成果告訴大家就行啦。我們先請班裡語言表達能力最強的同學進行匯報演講。

學生:我是第五組的。我們的調查題目是:本市城區生活固體廢棄物抽樣調查。調查目的是:為了了解本市目前生活固體廢棄物的成分及今後如何利用生活垃圾等問題。調查方法採用了實地調查法,調查時間為一個月。

學生活動:接著其他小組輪流進行匯報演講。

教師:大家的匯報都很成功,我們現在開始進行評比。請大家說說哪組的調查報告最好?

學生:第五組。

教師:為什麼?請說明你的理由。

學生:第五組的調查報告寫得最詳細。他們採用的是實地調查法,報告中把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時間、調查地點、調查工具、具體操作過程及調查結果都寫明了。

教師:這說明第五組的小組成員做了大量細致而周密的工作,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學生:第五組的調查報告對調查結果採用表格表示很好。我自己認為這樣做調查數據可以一目瞭然,還有利於進行比較。

學生:第五組還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討論,並且提出了他們自己的建議和設想。

教師:要完成這項工作,難度不亞於去實地調查。請五組同學介紹一下你們的做法。

學生:擬定計劃中要求結合當地近年來人口數量變化、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和經濟發展等,分析當地生態環境方面出現問題的原因。所以我們跑了很多圖書館,查閱了大量圖書資料,還上網查詢了資料。我們參考的資料有《城市垃圾處理與處置》《中國環境年鑒1991》《中國人口資料手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市縣人口資料》等。我們是依據這些資料進行結果分析的。其他同學嘖嘖贊嘆,連說了不起。

教師:讓我們大家為五組成員鼓掌致謝。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僅對問題進行調查,而不進一步分析討論,那麼,這個調查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對問題的認識也就不能上升到一個較高層次,自然也就不可能提出較好的建議和設想。

現在,請各組以五組的調查報告為例,重新審視自己的調查報告,尋找不足之處,並且思考如何去完善它。

學生:重新整理,認真總結。

教師:現在,各小組以調查報告為基礎,擬定一份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注意事項:

1.計劃要抓住關鍵問題,不能主次不分。

2.計劃要切實可行,不要胡編亂造。

3.要涉及到政府有關部門和公民應盡的責任。

學生:按要求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教師:關注學生活動,及時給予指導、幫助。

請各小組展示你們的計劃(投影),其餘同學對計劃進行討論評價。

學生:集資投影各組計劃,討論評價後,選出最貼切實際、可行性高的計劃。

教師:大家的調查報告和保護計劃融匯了每個學生的心血和精力,也確實發現了本地生態環境存在的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單靠我們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全社會共同合作化來完成。那麼,大家想想看,是否需要將我們的調查報告和保護計劃遞交本地政府有關部門。

學生:議論紛紛。最後決定把寫得好的報告和計劃每次給政府有關部門。

〔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對各小組完成的調查報告和保護計劃進行了匯報、交流、評價和匯總,並且選出了有價值的、切實可行的優秀報告和保護計劃准備遞交上級部門。這是值得同學們驕傲和自豪的。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也可以實實在在地為保護生態環境作一份貢獻了。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再接再厲,為保護生態環境盡自己的責任。

〔鞏固練習〕

1.下列詩句都描述了當時的自然景觀,從中可以看出,生態環境最差的是( )

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B.探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D.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答案:C

2.某小組同學們通過調查活動,提出了若干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措施。其中一條是把人們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以便回收再利用。能夠比較好地達到這種目的的做法是把垃圾分成( )

A.可回收類,不可回收類

B.動物類,植物類,非生物類

C.食品類,外包裝類,玩具類,建材類,其他類

D.金屬類,玻璃類,塑料類,紙張、竹木類,廚余(廢棄食物)類,土石類,其他類

答案:D

3.請你對下列做法作出評價。對於有利於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在其後面的括弧中打「√」號;對於不利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在其後面的括弧中打「×」號。

(1)建立沼氣池,把人糞尿收集起來生產沼氣,供人們使用,沼氣渣做肥料。 ( )

(2)實行「封山」,禁止砍伐一切樹木。 ( )

(3)禁止一切捕撈活動,好讓江河、湖泊中的魚長得又肥又大。 ( )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禁止使用劇毒、殘留期長的農葯;禁止使用氟利昂作電冰箱、空氣調節機等電器的製冷劑。 ( )

(5)建立污水處理廠,把污水處理後再循環利用。 ( )

答案:(1)√ (2)× (3)× (4)√ (5)√

4.以舊報紙或用過的紙製造再生紙,在做紙漿時要加一些澱粉,澱粉在其中起什麼作用?

答案:粘合作用。

〔布置作業〕

利用課余時間完成「用廢舊紙張製成作再生紙」,在「校園生物角」進行展示和評比。

Ⅲ 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涉及到哪些方面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和宏偉工程。堅持不懈地搞好生態環境保護是保證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為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努力實現祖國秀美山川的宏偉目標,特製訂本綱要。

一、當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狀況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1.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一定成績。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採取了一系列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大舉措,加大了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使我國一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改善。主要表現在:植樹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設和國土整治等重點生態工程取得進展;長江、黃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全面實施;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開始啟動;建立了一批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生態農業試點示範、生態示範區建設穩步發展;環境保護法制建設逐步完善。
2.全國生態環境狀況仍面臨嚴峻形勢。目前,一些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破壞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現在: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源頭的生態環境惡化呈加速趨勢,沿江沿河的重要湖泊、濕地日趨萎縮,特別是北方地區的江河斷流、湖泊乾涸、地下水位下降嚴重,加劇了洪澇災害的危害和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草原地區的超載放牧、過度開墾和樵採,有林地、多林區的亂砍濫伐,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壞,生態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劇;礦產資源的亂采濫挖,尤其是沿江、沿岸、沿坡的開發不當,導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海水倒灌等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全國野生動植物物種豐富區的面積不斷減少,珍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環境惡化,珍貴葯用野生植物數量銳減,生物資源總量下降;近岸海域污染嚴重,海洋漁業資源衰退,珊瑚礁、紅樹林遭到破壞,海岸侵蝕問題突出。生態環境繼續惡化,將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生態環境安全。

(二)當前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
3.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區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維護,對資源採取掠奪式、粗放型開發利用方式,超過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一些部門和單位監管薄弱,執法不嚴,管理不力,致使許多生態環境破壞的現象屢禁不止,加劇了生態環境的退化。同時,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切實解決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與問題,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目標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4.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中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緊緊圍繞重點地區、重點生態環境問題,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區推進,加強法治,嚴格監管,堅決打擊人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保護和改善自然恢復能力,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努力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為實現祖國秀美山川的宏偉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5.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並舉。在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的同時,必須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徹底扭轉一些地區邊建設邊破壞的被動局面。
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應充分考慮區域和流域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破壞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規劃,同步實施,把城鄉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城鄉環境保護一體化。
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決策,合理開發。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經濟發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近期與長遠統一、局部與全局兼顧。進行資源開發活動必須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絕不允許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經濟利益。
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制度。要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權、責、利,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護生態環境。

(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
6.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是通過生態環境保護,遏制生態環境破壞,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科學利用,實現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期目標。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態環境破壞趨勢。建設一批生態功能保護區,力爭使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源頭區,長江、松花江流域和西南、西北地區的重要湖泊、濕地,西北重要的綠洲,水土保持重點預防保護區及重點監督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系統和生態功能得到保護與恢復;在切實抓好現有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的同時,抓緊建設一批新的自然保護區,使各類良好自然生態系統及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使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得到有效執行,重點資源開發區的各類開發活動嚴格按規劃進行,生態環境破壞恢復率有較大幅度提高;加強生態示範區和生態農業縣建設,全國部分縣(市、區)基本實現秀美山川、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遠期目標。到2030年,全面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使重要生態功能區、物種豐富區和重點資源開發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各大水系的一級支流源頭區和國家重點保護濕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部分重要生態系統得到重建與恢復;全國50%的縣(市、區)實現秀美山川、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30%以上的城市達到生態城市和園林城市標准。到2050年,力爭全國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實現城鄉環境清潔和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全國大部分地區實現秀美山川的宏偉目標。

三、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一)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環境保護
7.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的重點預防保護區和重點監督區、江河洪水調蓄區、防風固沙區和重要漁業水域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在保持流域、區域生態平衡,減輕自然災害,確保國家和地區生態環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這些區域的現有植被和自然生態系統應嚴加保護,通過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實施保護措施,防止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生態功能的退化。跨省域和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建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跨地(市)和縣(市)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建立省級和地(市)級生態功能保護區。
8.對生態功能保護區採取以下保護措施:停止一切導致生態功能繼續退化的開發活動和其他人為破壞活動;停止一切產生嚴重環境污染的工程項目建設;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區內人口已超出承載能力的應採取必要的移民措施;改變粗放生產經營方式,走生態經濟型發展道路,對已經破壞的重要生態系統,要結合生態環境建設措施,認真組織重建與恢復,盡快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9.各類生態功能保護區的建立,由各級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報同級政府批准。生態功能保護區的管理以地方政府為主,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可由省級政府委派的機構管理,其中跨省域的由國家統一規劃批建後,分省按屬地管理;各級政府對生態功能保護區的建設應給予積極扶持;農業、林業、水利、環保、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生態功能保護區管理、保護與建設的監督。

(二)重點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
10.切實加強對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礦產等重要自然資源的環境管理,嚴格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類自然資源的開發,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法履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手續;資源開發重點建設項目,應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否則一律不得開工建設。
11.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全流域統籌兼顧,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綜合平衡,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建立缺水地區高耗水項目管制制度,逐步調整用水緊缺地區的高耗水產業,停止新上高耗水項目,確保流域生態用水。在發生江河斷流、湖泊萎縮、地下水超採的流域和地區,應停上新的加重水平衡失調的蓄水、引水和灌溉工程;合理控制地下水開采,做到采補平衡;在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劃定地下水禁采區,抓緊清理不合理的抽水設施,防止出現大面積的地下漏斗和地表塌陷。繼續加大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大氣水資源;對於擅自圍墾的湖泊和填占的河道,要限期退耕還湖還水。通過科學的監測評價和功能區劃,規范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排污口管理制度。嚴禁向水體傾倒垃圾和建築、工業廢料,進一步加大水污染特別是重點江河湖泊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鼓勵畜禽糞便資源化,確保養殖廢水達標排放,嚴格控制氮、磷嚴重超標地區的氮肥、磷肥施用量。
12.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環境保護。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明確土地承包者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強生態用地保護,凍結徵用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草地、林地、濕地。建設項目確需佔用生態用地的,應嚴格依法報批和補償,並實行「佔一補一」的制度,確保恢復面積不少於佔用面積。加強對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建設線路和施工場址要科學選比,盡量減少佔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強非牧場草地開發利用的生態監管。大江大河上中游陡坡耕地要按照有關規劃,有計劃、分步驟地實行退耕還林還草,並加強對退耕地的管理,防止復耕。
13.森林、草原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環境保護。對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林區、草原,應劃為禁墾區、禁伐區或禁牧區,嚴格管護;已經開發利用的,要退耕退牧,育林育草,使其休養生息。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最大限度地保護和發揮好森林的生態效益;要切實保護好各類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特種用途林等生態公益林;對毀林、毀草開墾的耕地和造成的廢棄地,要按照「誰批准誰負責,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限期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蟲鼠害防治工作,努力減少林草資源災害性損失;加大火燒跡地、採伐跡地的封山育林育草力度,加速林區、草原生態環境的恢復和生態功能的提高。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減少樵採對林草植被的破壞。
發展牧業要堅持以草定畜,防止超載過牧。嚴重超載過牧的,應核定載畜量,限期壓減牲畜頭數。採取保護和利用相結合的方針,嚴格實行草場禁牧期、禁牧區和輪牧制度,積極開發秸稈飼料,逐步推行舍飼圈養辦法,加快退化草場的恢復。在乾旱、半乾旱地區要因地制宜調整糧畜生產比重,大力實施種草養畜富民工程。在農牧交錯區進行農業開發,不得造成新的草場破壞;發展綠洲農業,不得破壞天然植被。對牧區的已墾草場,應限期退耕還草,恢復植被。
14.生物物種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物種資源的開發應在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確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依法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殺、採集瀕危野生動植物的活動。嚴厲打擊瀕危野生動植物的非法貿易。嚴格限制捕殺、採集和銷售益蟲、益鳥、益獸。鼓勵野生動植物的馴養、繁育。加強野生生物資源開發管理,逐步劃定準采區,規范採挖方式,嚴禁亂采濫挖;嚴格禁止採集和銷售發菜,取締一切發菜貿易,堅決制止在乾旱、半乾旱草原濫挖具有重要固沙作用的各類野生葯用植物。切實搞好重要魚類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回遊通道和重要水生生物及其生境的保護。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建立轉基因生物活體及其產品的進出口管理制度和風險評估制度;對引進外來物種必須進行風險評估,加強進口檢疫工作,防止國外有害物種進入國內。
15.海洋和漁業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環境保護。海洋和漁業資源開發利用必須按功能區劃進行,做到統一規劃,合理開發利用。切實加強海岸帶的管理,嚴格圍墾造地建港、海岸工程和旅遊設施建設的審批,嚴格保護紅樹林、珊瑚礁、沿海防護林。加強重點漁場、江河出海口、海灣及其他漁業水域等重要水生資源繁育區的保護,嚴格漁業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加大海洋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建立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加強對海上油氣勘探開發、海洋傾廢、船舶排污和港口的環境管理,逐步建立海上重大污染事故應急體系。
16.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環境保護。嚴禁在生態功能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內采礦。嚴禁在崩塌滑坡危險區、泥石流易發區和易導致自然景觀破壞的區域採石、采砂、取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必須嚴格規劃管理,開發應選取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工期、區域和方式,把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到最低限度。礦產資源開發必須防止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在沿江、沿河、沿湖、沿庫、沿海地區開采礦產資源,必須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盡量避免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造成破壞的,開發者必須限期恢復。已停止采礦或關閉的礦山、坑口,必須及時做好土地復墾。
17.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環境保護。旅遊資源的開發必須明確環境保護的目標與要求,確保旅遊設施建設與自然景觀相協調。科學確定旅遊區的遊客容量,合理設計旅遊線路,使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加強自然景觀、景點的保護,限制對重要自然遺跡的旅遊開發,從嚴控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旅遊開發,嚴格管制索道等旅遊設施的建設規模與數量,對不符合規劃要求建設的設施,要限期拆除。旅遊區的污水、煙塵和生活垃圾處理,必須實現達標排放和科學處置。

(三)生態良好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
18.生態良好地區特別是物種豐富區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區域,要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保證這些區域的生態系統和生態功能不被破壞。在物種豐富、具有自然生態系統代表性、典型性、未受破壞的地區,應抓緊搶建一批新的自然保護區。要把橫斷山區、新青藏接壤高原山地、湘黔川鄂邊境山地、浙閩贛交界山地、秦巴山地、滇南西雙版納、海南島和東北大小興安嶺、三江平原等地區列為重點,分期規劃建設為各級自然保護區。對西部地區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物種和生態系統分布區,特別是重要荒漠生態系統和典型荒漠野生動植物分布區,應搶建一批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19.重視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在城鎮化進程中,要切實保護好各類重要生態用地。大中城市要確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綠地和生態用地,深入開展園林城市創建活動,加強城市公園、綠化帶、片林、草坪的建設與保護,大力推廣庭院、牆面、屋頂、橋體的綠化和美化。嚴禁在城區和城鎮郊區隨意開山填海、開發濕地,禁止隨意填占溪、河、渠、塘。繼續開展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和工業污染源治理,切實加強城鎮建設項目和建築工地的環境管理,積極推進環保模範城市和環境優美城鎮創建工作。
20.加大生態示範區和生態農業縣建設力度。國家鼓勵和支持生態良好地區,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發揮示範作用。進一步加快縣(市)生態示範區和生態農業縣建設步伐。在有條件的地區,應努力推動地級和省級生態示範區的建設。

四、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與措施

(一)加強領導和協調,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
21.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要把地方各級政府對本轄區生態環境質量負責、各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生態環境保護負責的責任制落到實處。明確資源開發單位、法人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實行嚴格的考核、獎罰制度。對於嚴格履行職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表彰、獎勵。對於失職、瀆職,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追究。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納入各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保證各級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審計制度,確保投入與產出的合理性和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22.積極協調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環保部門要做好綜合協調與監督工作,計劃、農業、林業、水利、國土資源和建設等部門要加強自然資源開發的規劃和管理,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在國家確定生態環境重點保護與監管區域的基礎上,地方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確定本轄區的生態環境重點保護與監管區域,形成上下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與監管體系。西部地區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搞好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放在優先位置,確保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
23.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支持能力。各級政府要把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納入科技發展計劃,鼓勵科技創新,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恢復和水土保持等重點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在生態環境保護經費中,應確定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建立早期預警制度,加強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預測預報。
24.建立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各地要抓緊編制生態功能區劃,指導自然資源開發和產業合理布局,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健康發展。制定重大經濟技術政策、社會發展規劃、經濟發展計劃時,應依據生態功能區劃,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影響問題。自然資源的開發和植樹種草、水土保持、草原建設等重大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必須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對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和不利影響的項目,必須做到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措施與資源開發和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檢查驗收。對可能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應嚴格評審,堅決禁止。

(二)加強法制建設,提高全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25.加強立法和執法,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法治軌道。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犯罪行為。抓緊有關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和監管制度。
26.認真履行國際公約,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國際濕地公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等國際公約,維護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的權益,承擔與我國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義務,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做出貢獻。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全面發展。
27.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深入開展環境國情、國策教育,分級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培訓,提高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決策能力。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教育、專業教育,積極搞好社會公眾教育。城市動物園、植物園等各類公園,要增加宣傳設施,組織特色宣傳教育活動,向公眾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進一步加強新聞輿論監督,表揚先進典型,揭露違法行為,完善信訪、舉報和聽證制度,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民間團體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為實現祖國秀美山川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Ⅳ 中國現在,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有哪些科技成果

一是重大科研項目推進有序,前一段時間我給大家介紹了國家大氣攻關專項,專門針對京津冀區域霧霾成因給大家作了詳細,這就是非常具體的科技支撐的例子。同時在水環境領域,也有水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專項。「十三五」期間,國家在生態環境科技投入方面,僅中央財政投入就超過100億元。
二是科技體制改革進展順利。先後制定了《關於深化生態環境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的實施意見》,《關於落實深化科技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實施辦法》等文件,大力推動生態環境科技管理「放管服」。
三是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明顯。
四是科研組織實施組織不斷創新。以「1+X」模式組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國家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這兩個中心聯合全國500多家優勢科研單位、8000名科研人員,形成「大兵團聯合作戰」的協作攻關模式。把分散在不同部門、不同地方、不同領域的優勢學科和優勢專家組織起來,形成高水平的聯合攻關團隊,從運行效果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期間,通過廣大生態環境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環境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在水環境領域,形成重點行業水污染全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與應用等八大標志性成果,建成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環境管理和飲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術體系,有效支撐了太湖、京津冀、三峽庫區、淮河、遼河流域的水環境質量改善,助力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建設和世園會、冬奧會高標准水質目標實現。在土壤環境領域開展了鉻、砷重金屬污染地塊修復工程示範,為土壤生態環境、人居環境、農產品質量安全有效提升多重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在生態保護領域,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方法體系,支撐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制建立。在固廢領域,大宗工業固廢建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重金屬安全處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關鍵技術突破,支撐了無廢城市建設。在環境基準領域,首次發布了我國保護水生生物鎘和氨氮水質基準,實現了我國在該領域零的突破。

Ⅳ 市民保護環境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義

污染治理,是《珠三角規劃綱要》的重要內容,市環保局作為治理污染的重要組成部門,積極落實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各項舉措,推廣河長制、涌長制等措施加強水污染治理,使我市的空氣質量更好,天更藍,水更清。

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根據環保部門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84.6%,較去年的70.2%上升14.4個百分點。2016年1月份,全市整體空氣質量更呈現大幅度改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70,達標天數30天,其中優的天數14天,良的天數16天,輕度污染1天,無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數。1月份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7位,珠三角內排名第4位,大氣污染防控工作取得了開門紅。

今年重點突出臭氧污染治理

根據年度考核初步認定結果,2015年我市能夠順利完成上級下達的減排目標任務。而今年,我市將重點突出臭氧污染治理

市環保局水氣科科長 陳豪華:「影響臭氧的話,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氮氧化物,還有voc的產生,所以說我們重點就在,我們會在這兩方面加大力度,特別是voc整治。」

13條內河涌已完成整治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2015年度,我市著手整治37條內河涌,投入資金8.8億元,整治長度82.2公里。目前,13條內河涌已完成整治,剩餘內河涌由於前期手續、工程量大等原因,目前仍在施工階段,需要跨年度完成整治目標。

市環保局規劃與生態科科長 黃柱樑:「我們已經制定統籌全市的,水污染治理的行動計劃,簡稱就是東莞的水十條,下來的話,我們延伸到從這個河長制,到涌長制,到庫長制,實際上就是考核也要全覆蓋。」

石馬河水質有改善

另外,跨域河流石馬河水環境治理也取得初步成效。與2014年相比,石馬河COD和氨氮分別下降17.4%和22.3%。目前,市環保局已制定了2016年度石馬河治理方案,並委託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編制了《東莞市石馬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達標方案(2015~2020年)》,目前《達標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即將報省環保廳審查。

Ⅵ 保護青海湖工作初見成效,保護青海湖,有什麼作用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世界第二大醎水湖,中國最大的內陸醎水湖,水鳥重要繁殖地和遷徙通道的主要節點,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稱為中國西北部的「氣候調節器」「空氣加濕器」和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保護和自然教育價值重要而特殊。

青海湖水域面積達到4588.81平方公里,恢復至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水環境重要指標多年來保持穩定。濕地指示性物種(水鳥)多樣性實現增量,五年增加4種,整體種群數量多年保持穩定,總體資源量達到40萬余只,青海湖裸鯉蘊藏量較保護初期增長了38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努力中,生態保護成效正在日益凸顯。

Ⅶ 三江源生態保護初現成效了嗎

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實施5年來,國家在這一地區投入的資金累計超過100億元。目前,當地生態正穩步恢復,保護成效初顯。

截至目前,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累計投入已達104.11億元。據最新遙感監測結果顯示,二期工程實施至今,當地沙化土地植被蓋度由33.36%提高到近40%,濕地植被蓋度增長超4%,草地植被覆蓋度達到74%,產草量達3082千克每公頃,喬木、灌木林的郁閉度及蓄積量均呈增長態勢。青海省發改委副主任李曉南介紹,目前三江源地區各生態系統正穩步恢復,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功能明顯提升。隨著生態環境向好,當地生物多樣性也逐年增加,一度蹤跡難覓的雪豹、歐亞水獺等珍稀野生動物近年開始在當地頻頻現身。來源:新華網

Ⅷ 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舉一些典型的示例

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淮河、海河、遼河,太湖、滇池、巢湖,二氧化硫和酸
雨控制區等重點流域和區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是我國歷史上規模
空前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經過國家和流域四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實現國務院要求1997年全流域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的目標,幹流水質趨於好轉。
國家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和《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正在積極推進。截至98
年年底,已開工項目700
多個,占項目總數的一半,累計落實資金868.9
億元,已竣
工項目180個,完成投資106.6億元。如此規模的污染和環境治理工程,在中國歷史
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見。
城市環保工作和工業污染防治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工作呈現新的局面。上海、
南京、北京等28個城市通過新聞媒體定期發布本城市的空氣質量周報。作為世界上生物多
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中國已建立了900多個自然保護區和200多個動植物引種繁育中
心。國家環保局首次評出6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結合產品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各地克服重重困難,共取締、關閉污染嚴重、浪
費資源的小造紙、小印染、小製革、小土焦等「十五小」企業65244
個,有20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基本完成了關停任務,共削減工業廢水20億噸,工業廢氣423億立方米,
工業廢棄物8124
萬噸。下決心關閉這么多企業,引起世界關注,在國際環保會議上外國
人連連稱贊。
在50
個國家生態農業試點縣的帶動下,全國又建立了100個省級試點縣。
造林綠化和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一些風沙危害嚴重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
改善。國家環保局還批准建立100多個全國生態示範區。
全國人大環資委和國務院環委會,自1993
年開始,連續5
年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了重點檢查。國務院環委會四下淮河,進行現場辦公。修改後的《刑法》增加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實現了國家立法中的一項重大突破。「中華環保世紀行」等新聞宣傳活動,連續5年在神州大地上展開。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的要求,我國正在認真執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跨世紀綠色工程計劃,全面實施「三河」(淮河、海河、遼河)、
「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兩區」(二氧化碳、酸雨污染控制區)、「一市」(北京)的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力爭在2000年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

Ⅸ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哪些成效

一是思想觀。作為發展中大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為誰發展、怎樣發展,以什麼樣的自然觀來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是重大的指導思想問題。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探尋新的發展路徑,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最新理念,集中體現了我們黨長期執政的強烈責任擔當,深刻反映了我們黨以人為本、增進民生福祉的偉大情懷,全面展示了我們黨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二是實踐觀。統籌好發展與保護關系,應以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基本路徑,把節約環保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實現兩者的內在統一、相互促進和協調共進。用制度落實責任,通過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構建與權力相匹配的責任擔當或問責制度,落實黨委政府保護生態環境責任。
三是系統觀。要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陸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
四是全球觀。我國是可持續發展理念與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實踐者,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出重大貢獻,已經實現或基本實現消除貧困與飢餓、普及初等教育、荒漠化治理等13項目標指標,樹立了負責任大國形象,生態文明建設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認同,並成為引領未來全球發展的理念和行動。

Ⅹ 中國現在,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有哪些科技成果

http://www.zhb.gov.cn/tech/cgyzl/cggb/200804/t20080414_121120.htm
這里有很多,不過是表格,復不過來了
--------------------------------------------------------------------
這里有6個比內較詳細容的
http://www.gzb.ac.cn/system/Upjpeg/200855945993192.doc

閱讀全文

與保護生態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