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7改革的成果

2017改革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28 20:01:02

『壹』 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取得了那些成就

一、經濟成就: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二、教育成就: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到2008年30年間增長了16.7倍。

三、文化成就: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四、科技成就:三十幾年間,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幾十萬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過萬項,一些領域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高能物理、計算機技術、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訊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代表作有神州系列飛船、北斗定位系統、嫦娥飛船、蛟龍號、手機通信等,最突出的是互聯網高速發展,已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

五、公路鐵路建設:到2015為止,超過8.6萬公里的國家高速公路。2015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38億元,新線投產9531公里,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兩個8000以上」(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以上,新線投產8000公里以上)的目標。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2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鐵里程達到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貳』 改革開放的成果

歷經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社會滄桑巨變。在群星閃耀的30年進程中,資本市場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資本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經濟學家華生在講這一句話時,平靜的語調中透著一份沉甸甸的厚重感。

循序漸進至巨變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整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層面,GDP翻了幾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更大變化則在於人們的社會觀念、生活觀念、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根本改變。「而且這種轉變具有不可逆性,從一定意義上說,這30年幾乎超過了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社會進步。」華生道出了所有中國人的感受。

經過這30年發展,中國工業化已經進入了中期,並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礎。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迅速提升,經濟實力已進入全球前四,中國近代幾百年以來的強國夢已開始實現。但是,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期間也經歷了大大小小不少風波。華生說,回顧中國改革開放30年,幾乎在每一個階段都有懷疑與批評的聲音。「其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對中國改革國內批評的聲音多,而國際上則往往是肯定的多,外部反而比內部看得更清楚。」

華生認為,正確回顧和總結改革開放30年,是為了今後30年走得更好,因為今後30年發展任務更偉大、更艱巨。目前我國人均收入接近2000美元,從東亞和拉美一些國家發展情況看,在人均收入達到2000美元後都遇到了發展瓶頸,甚至出現停滯和倒退。「今後30年,中國發展面臨的挑戰依然非常巨大。」華生說。

他認為,過去30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首先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方向選對了。「即改革堅持了市場化方向,開放堅持了國際化方向。」其次,改革開放的基本戰略正確。在中國歷史上,方向對的改革卻屢屢挫敗,從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到戊戌變法等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而現代中國改革開放30年第一次打破了這一怪圈,其中重要原因是選擇了正確戰略——「轉化存量、發展增量」。即堅持「雙軌戰略」循序漸進,通過累積效應引發巨變,使發展又穩又快。「這使在每個階段的推進中,支持改革的力量都能勝出。」

中國經濟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因為當時農村最窮最落後,變革的要求最強烈,改革阻力也最小;後來再到城市改革,包括價格改革等逐步推進。開放也是從個別特區開始,再到部分特區,然後在全國分梯度開放。

「中國改革始自經濟改革,自從中央提出『以人為本』以來,實際上進入社會改革階段。現在要建設和諧社會,以及醫療、衛生、教育等改革,都是社會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後中國還會進入政治改革階段,這種安排也是堅持了循序漸進原則。」華生表示。

資本市場是重要成果

「資本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非常重要的成就之一。」華生總結說。改革開放已經30周年,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到20年。資本市場發展歷史雖然比較短,然而其發展速度卻非常快。我國股市規模、市值佔GDP比重、交易量、交易系統的先進性等,都出現大幅躍升。「中國資本市場短短十幾年時間,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國外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

資本市場的出現和發展,是上世紀80年代股份制改革成果的推進。盡管改革開放前10年沒有股票市場,但是前10年的改革為其出現打下了基礎。「當年公司制改革、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等,為股市打下了基礎。」華生說。

另外一方面,資本市場的發展又對國企改革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當初單純的股份制改造阻力重重,而且監管體系不健全,價值很難體現。「而資本市場出現以後,大家看到了上市的好處,看到了資本市場的魅力,這推動了大型國企的股份制改造,並推動了國有資產管理體系的建立。」

過去中國經濟「血液系統」完全靠銀行,因此金融風險非常大,累計的金融壞賬數以萬億計。資本市場出現以後,逐步發展直接金融,減少了間接金融,降低了整個金融風險。「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開始發揮,有力地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應對新問題要有高超藝術

華生認為,經過30年改革開放,現在我國面臨著高速發展後出現的許多新問題。這其中一部分是原來經濟體制改革本身沒有完成的,需要繼續推進改革。如價格體制尤其是要素價格改革,以及能源、資源等重要生產資料價格改革等,就是價格雙軌制改革沒有完成的地方。「另一部分是新出現的問題,比如當前的通脹、人民幣升值壓力、國際收支雙順差、收入差距擴大、城市化、環境污染等,這些都是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新問題。」

應對上述問題,華生認為一方面需要繼續推進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宏觀經濟管理的高超藝術。「有些問題可以通過改革進行解決,有些問題則並非單純改革就能解決。如對於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問題,不能簡單地市場化、自由浮動就解決問題了,這樣反而會出大問題。」

華生表示,在經濟領域近年來出現兩種問題交織,即經濟改革的繼續推進與宏觀經濟管理藝術的問題。「尤其是後一方面問題,即使將來經濟改革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宏觀經濟管理藝術的問題也將永遠存在,就如當前的美國、歐洲國家等同樣面臨頭疼的宏觀經濟問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對宏觀經濟管理藝術要求更高。」華生坦言

『叄』 論述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化改革開放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表現: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人民實現了貧窮到溫飽、再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版性跨越。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權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具體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的成功發射;青蔵鐵路的建成通車;奧運會與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等。

『肆』 改革開放的成就有哪些

1、經濟發展躍上新台階

中國經濟實現巨變。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79億元,2017年站上8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達到827122億元。

2、基礎產業跨越式發展

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供給能力實現從短缺匱乏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統計顯示,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

2017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2萬億斤以上,比1978年翻一番。近年來,我國穀物、肉類、花生、茶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產量穩居世界第二位,甘蔗產量穩居世界第三位。

3、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佔世界1/5的人口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197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171元,2009年突破萬元大關,2014年突破2萬元大關,目前正向3萬元大關邁進。

4、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性全面提高。

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7年的9.6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5年。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階段快速邁進。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7%,高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5、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

2017年末,全國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02.5部/百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動寬頻網,移動寬頻用戶達11.3億戶。

『伍』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科技成就

1.嫦娥三號登陸月球、神舟十號飛船和天宮一號交會對接12月15日,「嫦娥三號」攜帶的「玉兔」月球車在月球開始工作,標志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成功,這也是人類時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開探測工作。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探月任務成為中國科技工業綜合實力的一次完美展現。准時發射,精確入軌,穩定落月,創新探索,嫦娥三號的每一步都代表著中國航天新的進步。探月工程副總指揮許達哲說:「美國和前蘇聯達到這樣一個目標,都經過了20次以上的任務,我們是用三次就實現這樣一個目標。」2013年夏天,執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任務的「神舟十號」飛船實現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應用性飛行,實施了我國首次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這標志著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的對接技術已經成熟,我國將就此進入空間站建設階段。

『陸』 2017年中國經濟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績

據報道,2017年經濟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房價不再「高溫」、物價繼續平穩、人民幣更堅挺......各個領域的改革成績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這一年,「分類調控、因城施策」政策效果顯著,房價逐漸走出高溫高熱。這一年,央企混改迎來第三批,聯通「破冰」完成,BATJ入局。這一年,A股闖關Msci勝利,人民幣匯率實現了逆襲……這一年的改變翻天覆地。

希望2018年中國經濟可以取得更加顯著的成績!

『柒』 2017年祖國取得的成就

改革開放38年我黨取得了八大成就

  1. 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中國改革開放38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中國改革開放38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主導、大力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於世界經濟增長水平。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中國GDP總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僅有的2個GDP總量超10萬億美元的國家之一。

6.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2015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749萬。

7.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15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男74歲、女77歲,增加了7.7歲。

8.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

2016年前後成就:

遼寧航母、中華神盾、預警飛機、四代重殲、大型運輸機、自造航母、歐洲野牛、雙體穿浪導彈艇、萬噸大驅、戰略核潛艇、和平方舟、北京奧運、奧運金牌前三、

中國天眼、北斗衛星、神舟飛船、載人航天、長征衛星、嫦娥一號

天舟貨運飛船、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兩彈一星、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代

、量子衛星墨子號、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大型客機(C919)、雪龍科考、

『捌』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哪些重大突破

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壓茬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局部沖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為貫徹十八大精神,黨中央召開七次全會,分別就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制定「十三五」規劃、全面從嚴治黨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部署。五年來,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



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端正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玖』 改革開放40年取得哪些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可以從以下4各方面來看:

1.從經濟發展看,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弱國向開放型全球經濟大國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依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理念,我們漸進式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鄉鎮企業發展、城市國有企業、外商投資、金融服務、科技管理體制、經濟特區等相關制度的改革。

逐漸明晰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政府與市場、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全面調動了生產者積極性,激發了經濟活力,完成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共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中國奇跡。

2.從治國理政看,實現了從單極化傳統管理向現代公共服務型治理的轉變。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對國家的政府管理體制、傳統管理理念、社會管理能力等帶來巨大的挑戰。

因此,不斷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釋放的活力、社會流動性增加、科技互聯網技術崛起、多元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等趨勢,協調推進黨的自身建設、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成為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政府邏輯與基本內容。

3.從城鄉結構看,實現了從落後的鄉村型社會向富足的城鄉融合型社會轉變。1978年,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80%的典型農業型國家。

此後,經過採取加大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單位體制、設立經濟特區、增設開放城市等改革創新,把農民從原有的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流動性,中國社會走上了現代城市化發展之路,城市活力進一步釋放。

4.從社會民生看,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整體性轉變。通過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全方位改革,為廣大民眾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和發展機會,不斷改善民生,不斷增加收入,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這是改革開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

(9)2017改革的成果擴展閱讀: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創造精神,推動優秀文化產品大量涌現,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創造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創新才華得到充分施展、文化創造活力競相進發、文化創造成果不斷涌現,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十分活躍,精品不斷涌現、市場日益繁榮。

堅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打破了長期束縛文化生產力的制度和體制藩籬,文化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超過23%,2010年突破1.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78%。

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我國已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海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逆差逐步減少,圖書版權進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l下降為2010年的3:l。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巨大成就

閱讀全文

與2017改革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