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改革開放的成果
歷經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社會滄桑巨變。在群星閃耀的30年進程中,資本市場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資本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經濟學家華生在講這一句話時,平靜的語調中透著一份沉甸甸的厚重感。
循序漸進至巨變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整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層面,GDP翻了幾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更大變化則在於人們的社會觀念、生活觀念、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根本改變。「而且這種轉變具有不可逆性,從一定意義上說,這30年幾乎超過了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社會進步。」華生道出了所有中國人的感受。
經過這30年發展,中國工業化已經進入了中期,並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礎。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迅速提升,經濟實力已進入全球前四,中國近代幾百年以來的強國夢已開始實現。但是,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期間也經歷了大大小小不少風波。華生說,回顧中國改革開放30年,幾乎在每一個階段都有懷疑與批評的聲音。「其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對中國改革國內批評的聲音多,而國際上則往往是肯定的多,外部反而比內部看得更清楚。」
華生認為,正確回顧和總結改革開放30年,是為了今後30年走得更好,因為今後30年發展任務更偉大、更艱巨。目前我國人均收入接近2000美元,從東亞和拉美一些國家發展情況看,在人均收入達到2000美元後都遇到了發展瓶頸,甚至出現停滯和倒退。「今後30年,中國發展面臨的挑戰依然非常巨大。」華生說。
他認為,過去30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首先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方向選對了。「即改革堅持了市場化方向,開放堅持了國際化方向。」其次,改革開放的基本戰略正確。在中國歷史上,方向對的改革卻屢屢挫敗,從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到戊戌變法等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而現代中國改革開放30年第一次打破了這一怪圈,其中重要原因是選擇了正確戰略——「轉化存量、發展增量」。即堅持「雙軌戰略」循序漸進,通過累積效應引發巨變,使發展又穩又快。「這使在每個階段的推進中,支持改革的力量都能勝出。」
中國經濟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因為當時農村最窮最落後,變革的要求最強烈,改革阻力也最小;後來再到城市改革,包括價格改革等逐步推進。開放也是從個別特區開始,再到部分特區,然後在全國分梯度開放。
「中國改革始自經濟改革,自從中央提出『以人為本』以來,實際上進入社會改革階段。現在要建設和諧社會,以及醫療、衛生、教育等改革,都是社會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後中國還會進入政治改革階段,這種安排也是堅持了循序漸進原則。」華生表示。
資本市場是重要成果
「資本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非常重要的成就之一。」華生總結說。改革開放已經30周年,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到20年。資本市場發展歷史雖然比較短,然而其發展速度卻非常快。我國股市規模、市值佔GDP比重、交易量、交易系統的先進性等,都出現大幅躍升。「中國資本市場短短十幾年時間,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國外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
資本市場的出現和發展,是上世紀80年代股份制改革成果的推進。盡管改革開放前10年沒有股票市場,但是前10年的改革為其出現打下了基礎。「當年公司制改革、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等,為股市打下了基礎。」華生說。
另外一方面,資本市場的發展又對國企改革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當初單純的股份制改造阻力重重,而且監管體系不健全,價值很難體現。「而資本市場出現以後,大家看到了上市的好處,看到了資本市場的魅力,這推動了大型國企的股份制改造,並推動了國有資產管理體系的建立。」
過去中國經濟「血液系統」完全靠銀行,因此金融風險非常大,累計的金融壞賬數以萬億計。資本市場出現以後,逐步發展直接金融,減少了間接金融,降低了整個金融風險。「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開始發揮,有力地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應對新問題要有高超藝術
華生認為,經過30年改革開放,現在我國面臨著高速發展後出現的許多新問題。這其中一部分是原來經濟體制改革本身沒有完成的,需要繼續推進改革。如價格體制尤其是要素價格改革,以及能源、資源等重要生產資料價格改革等,就是價格雙軌制改革沒有完成的地方。「另一部分是新出現的問題,比如當前的通脹、人民幣升值壓力、國際收支雙順差、收入差距擴大、城市化、環境污染等,這些都是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新問題。」
應對上述問題,華生認為一方面需要繼續推進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宏觀經濟管理的高超藝術。「有些問題可以通過改革進行解決,有些問題則並非單純改革就能解決。如對於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問題,不能簡單地市場化、自由浮動就解決問題了,這樣反而會出大問題。」
華生表示,在經濟領域近年來出現兩種問題交織,即經濟改革的繼續推進與宏觀經濟管理藝術的問題。「尤其是後一方面問題,即使將來經濟改革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宏觀經濟管理藝術的問題也將永遠存在,就如當前的美國、歐洲國家等同樣面臨頭疼的宏觀經濟問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對宏觀經濟管理藝術要求更高。」華生坦言
❷ 國企改革取得成就 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么
濫用壟斷地位,薪酬與績效關系不匹配,天價酒事件等,曝露出國有企業現階段仍然存在重要缺陷,這說明國企治理必須以社會公平為參照系,兼顧更多相關主體的利益而非僅僅將「內部人」的利益擺平
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功不可沒,然而到目前為止,國企受到的應有尊重和它做出的貢獻相比,十分不相稱。諸如濫用壟斷地位、最牛工資單、天價酒之類的事件頻現。公眾對國企的「苛求」,屬於社會監督的一部分,是由國企的特殊身份所決定的。這就告訴我們,進一步加強國企公司治理,僅僅局限在國企、央企內部是不行的,必須「穿越」國企邊界,以社會公平為參照系,兼顧更多相關主體的利益而非僅僅將「內部人」的利益擺平。國企尤須正視四大矛盾,處理好其間似乎對立著的關系是非常必要的。
主導地位與服務民生的關系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頂樑柱」,應當能夠撐起共和國的民生大廈,這就使它同時具有了「企業性」和「公共性」。因此,國企公司治理的指向就不能僅僅是「體制」內的保值增值,而必須在服務民生方面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以有利於民生大廈的和諧。
如果說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使它「天然」具有自己的社會責任,那麼除了要承擔和民企一樣的法定社會責任之外,還必須將屬於民企自願承擔的那一部分社會責任作為公司治理的考核指標,以體現國企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也就是說,國企公司治理應當要求經營管理者在追求自身經營利益的同時,對利益相關者承擔責任。要從制度、機制上保證國企在追逐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正確地處理贏利功能和社會功能之間的關系,妥善處理企業利益與相關利益者之間的關系,從而保障社會整體利益不受侵害。
要完成這樣的公司治理任務,在國企的內部按照民營企業的模式進行治理是靠不住的。中石化天價酒事件曝光後所出現的查「內鬼」現象,就說明了這一點。在治理制度的設計上需要將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結合起來,使得董事會保持必要的獨立性。董事會的獨立性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沒有董事會的獨立性,就沒有它的權威性。同時要突出外部董事的作用。作為社會公眾利益的代表,外部董事介入企業的決策過程,有利於緩解、消除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企業成本外溢的問題,進而促進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還應當責成國企的經營班子建立接受中小股東、公眾、媒體質詢的窗口,答復的結果應當交由董事會核實,作為經營班子成員是否誠信的重要依據。
減員增效與擴大就業的關系
國企作為一個贏利組織,有自己的企業邊界,同時也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趨利避害的價值導向中,「減員增效」是它的一個本能。但是政府的公共職能之一是保障就業,努力解決勞動者的就業問題。國企所具有的「公共性」使它不能與政府保障就業的職能相背離,不能為了自己「增效」而將「減員」的負擔推向社會。國企應當為擴大就業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不是相反。
應當承認,國企也應當和民企一樣有用人自主權。但是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國企的經營負責人往往把企業的用人自主權當成個人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特權。另一方面,在決策失誤的情況下,減少損失比較容易的一個辦法就是「減員」,從而將經營危機轉嫁到勞動者身上。即使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需要增設勞動崗位,經營負責人也不會輕易將過去因減員而下崗的人員召回,更傾向於使用農民工,坐食人口紅利。因此就有必要通過公司治理處理好減員增效與擴大就業的關系,促使國企在用人自主權的使用上進行自我約束。
這並非不尊重市場規律,從宏觀上講,個別企業的減員不代表全社會增效,減員之後形成的人力資源的閑置,會造成宏觀效率的損失,國企應有的社會責任不允許它漠視勞動者的利益隨意「卸包袱」。從微觀上講,通過減員而減負並不會必然帶來工作效率的提高;即使確需裁員,在多餘出來的人員沒有出路、沒有被安排好的情況下,也會增加企業內部的矛盾,引發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反過來說,通過公司治理解決好減員與增效之間的關系,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薪酬優先與利潤分享的關系
在所有者缺位的情況下,國企即使出現虧損,經營負責人的薪酬也可能出現天價。國企一邊享受著高工資、高福利,一邊還聲稱經營困難,享受補貼,要求漲價,那麼無論有多麼正當的理由,單憑這一點就會遭受很多非議。而在另一方面,國企脫困之後獲得的利潤在2007年以前完全歸企業所得,此後則象徵性地上交一部分利潤,直到今年才規定利潤上繳財政15%。從這里可以看出,國企的經營者不僅負贏不負虧,而且是薪酬優先的。這不僅和國企全民所有的性質完全不相稱,而且部分地演變成了國企收益的集團化、私有化。
國企的經營負責人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掌握著國企的實際控制權,是在按照他們的意志進行「核算」,實際享有著薪酬優先權。這就有必要通過外力的介入,通過公司治理處理好薪酬優先與利潤分享的關系。在較大規模的國企中,可以考慮建立相對獨立的薪酬支付系統,參照本地區、本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確定一個國企的基本工資額度進行管理。對與經營狀況掛鉤的激勵薪酬部分,有必要通過一套必要的程序來確認,而不是聽任經營負責人自證經營狀況而套取高於本地區、本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的「激勵薪酬」。即使經營狀況好轉,激勵薪酬部分應當在利潤按既定比例上交之後支付,而不是在此之前。利潤分享的比例應當作為經營負責人任職的條件,由經營負責人上崗前作出承諾,而不是在他們掌握控制權之後再協商。
「情有獨鍾」與「移情別戀」的關系
國有企業必須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具體說來,在增長方式上要處理好科研攻關的「情有獨鍾」與規模擴張的「移情別戀」的關系。「情有獨鍾」是指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搶占科技制高點,而不是在科技攻關中淺嘗輒止,從而使國企真正能夠成為牽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火車頭。「移情別戀」一方面是指看什麼賺錢就一哄而上,與民爭利;另一方面是指到處鋪攤子,搞重復建設。比如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尖銳批評當前一些國企在汽車產業上的「高歌猛進」。在車輛生產能力過剩的情況下,到處布局,同時開工,「好像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黃市長希望國務院國資委加以約束,實際上僅僅靠行政管理很難奏效,需要通過公司治理來實現科研攻關與規模擴張的平衡。
從審計署5月20日公布的17家央企審計結果中可以看出,多家央企在投資管理方面存在問題,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和企業的虧損。比如2007年至2009年,中遠集團在已知京華高爾夫球場項目用地是採取以租代征方式取得的情況下,投入11 021.8萬元收購並改建高爾夫球場,每年經營虧損約700萬元。2007年至2009年,所屬大連遠洋等2家企業在購買辦公樓、土地等2項重大投資和進行6個建設項目中,存在違反投資決策程序、未履行完必要的核准程序即先行實施等問題。如果類似的行為不是在3—5年後的審計中才被曝光,而能夠通過公司治理及時制止,並將投資用在科技創新和實現戰略性結構調整方面,效果無疑要好得多。
❸ 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就與經驗
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對國有企業實行計劃統一下達,資金統貸統還,物資統一調配,產品統收統銷,就業統包統攬,盈虧都由國家負責,國有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讓企業有更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按照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方向,先後在國有企業推進了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利潤遞增包乾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試點,調整了國家與企業的責權利關系,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的利益主體地位,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增強了企業活力,為企業進入市場奠定了初步基礎。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明確要求國家要制定法律法規,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加強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加快建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
隨著改革的深入,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大多數國有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革,企業改制和產權轉讓逐步規范,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加快,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深刻變化。國有企業改革給國有企業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世紀90年代末,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影響,國企仍大面積陷入困境。但今天,我國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有大公司、大集團,放開搞活了一批國有中小企業,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經濟效益明顯,為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國企改革的成就突出表現為,國有資本逐步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影響力、控制力不斷提升。目前中央企業80%以上的資產集中在國防、能源、通信、冶金、機械等行業,承擔著我國近全部的原油、天然氣和乙烯生產,提供了所有的基礎電信服務,發電量佔全國的50%多,生產了全國超過60%的高附加值鋼材、70%的水電設備、75%的火電設備。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優化,為科技創新資源向重點企業集中提供了條件,也大大提高了其輻射、帶動能力。這些年來,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造力度加大。90%以上的國有企業實施了股份制改制,央企60%以上的營業收入、80%以上的凈利潤集中在上市公司,40多家央企實現了主營業務整體上市。通過國有控股和參股的方式,國有企業廣泛吸納非國有的社會資本,擴大了國有經濟的輻射范圍,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對公共財政的貢獻更為直接。盡管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下降,但始終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2007年起,國有企業開始向國家上繳紅利,上繳比例穩步上調,目前累計上繳國有資本收益約3000億元。2012年,117家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3萬億元,上繳稅金1.9萬億元。國有股權劃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使人民群眾擁有了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國資委統計,到2011年底,已有2119億元的國有股權轉讓收益劃歸社保基金。中央企業還劃轉到全國社保基金83.94億股,為社保基金提供長期收益。
更重要的是,國有企業成為特殊時期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依託。2008年底到2009年中,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造成了很大沖擊。面對嚴峻形勢,國企堅持社會效益第一,保供電、保供氣、保供油、保基礎設施、保基本生活資料價格穩定、保就業,不計得失,展示了關鍵時期的社會擔當。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中央企業第一時間奔赴抗災一線,搶修電網、通訊、交通設施,以最快速度打通「生命通道」。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需要開拓創新,也需要從過去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汲取好經驗、好做法。一個經驗是必須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歷程,本身就是一次次解放思想、理論創新、積極探索的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開始調整國家與企業的責權利關系,採取擴權讓利、承包經營、逐步放開市場與價格等多種方式,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試辦經濟特區到全方位對外開放,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有效競爭,使國有企業看到差距,激發改革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黨的十五大提出著眼於從整體上搞好國有經濟,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對國有經濟實施「有進有退」的戰略性調整,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戰略轉變,使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逐步形成,為國有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制度基礎。經過改革脫困、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加強管理、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等一系列積極探索,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國有經濟呈現出較強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
還有一個經驗是要始終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堅持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應該始終堅持的方向,國有企業改革也不例外。回首國有企業的改革過程,從本質上講,就是要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尋找一條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有效途徑的過程。30多年間,國有企業從政府行政機關的附屬,逐步發展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與經營者,並在國內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發展壯大,呈現出較強活力和競爭力,關鍵在於始終堅持了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自主經營,通過市場競爭,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市場主體。在市場化改革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更是從體制和機制上強化了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增強其市場化運作的適應力和自覺性。
❹ 十八大後國企改革有哪些成效
9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介紹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有關情況。肖亞慶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國資委和廣大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扎實推動國企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國企改革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亮點紛呈,成效十分顯著。
第三,國企改革紅利逐漸釋放,成效日趨明顯。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市場化運行機制更加完善,從中央企業看集團化管控能力不斷提升,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率、發展活力和動力不斷提升。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達到50.5萬億元,和前一個五年相比增加了80%;從效益來看,這五年效益是6.4萬億元,增加了30.6%,也是增加幅度比較高的。上交各種稅費10.3萬億元,增加了63.5%,今年1-8月份繼續保持這樣一個良好的態勢,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3%,都是歷史同期增加量最高的。
肖亞慶表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充分證明,黨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的大政方針是完全英明正確的,這些改革、這些大政方針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符合企業發展規律,贏得了國有企業廣大幹部職工的真心擁護、熱情參與。同時我們也深知,國有企業改革任重道遠,我們要落實好中央的要求,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將會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加倍努力,扎扎實實推動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入,一項一項抓落實,一個難題一個難題去攻克,堅決把國企改革進行到底,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❺ 「十三五」期間國企改革取得哪些歷史性突破成果
您好。
在2021年2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郝鵬表示,「十三五」期間,國有企業改革全面發力、破局闖關,不斷向縱深推進,解決了一批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和成果,可以概括為「三個歷史性突破」「五個實質性進展」「一個根本性加強」。
「三個歷史性突破」內容如下:
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從法律上釐清了政府與企業的職責邊界,使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得以確立;
首次實現了國有企業的功能分類,有效解決了過去工作中存在的「一刀切」問題,實現了分類改革、分類監管、分類發展;
有力解決了長期以來政企不分、社企合一等問題,使國有企業更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
以上是「十三五」期間國企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成果的內容,希望答案令您滿意,謝謝。
❻ 關於國企改革的歷程和現狀
這個題目太大,可以參考:https://wenku..com/view/.html
❼ 國企改革三大標志性成果是
摘要 三個歷史性突破」: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從法律上釐清了政府與企業的職責邊界,使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得以確立;首次實現了國有企業的功能分類,有效解決了過去工作中存在的「一刀切」問題,實現了分類改革、分類監管、分類發展;有力解決了長期以來政企不分、社企合一等問題,使國有企業更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
❽ 什麼是國企改革的四梁八柱
四梁是強國有企業活力、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提高國有資本效率、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八柱是加強黨對國企的領導,勇於創新,持續攻堅,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市場調節機制,保障和改善民生
❾ 中國國企改革經歷了哪些過程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歷程
一、1978~1992年:國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從1978年到1992年,是我國國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階段,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
1.國企改革起步於放權讓利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議公報中明確指出,我國的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嚴重缺陷就是權力過於集中,應該大膽下放,讓地方和企業有更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國企改革開始於對國有企業進行擴權讓利的改革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同時充分重視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調整國家與企業的關系;二是擴大企業自主權,並且把企業經營好壞同職工的物質利益掛起鉤來,著眼於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1979年7月,國務院先後頒布了《關於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自主權的若干規定》等五個文件。通過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改革,企業有了一定的生產自主權,開始成為獨立的利益主體,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都有所提高,並打開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缺口。
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約束機制難以規范,出現了企業為擴大自銷比例而壓低計劃指標、不完成調撥任務和財政上繳任務等問題,結果是形成了「內部人」控制,出現了「工資侵蝕利潤」和行為短期化問題。實踐效果與改革預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在這種情況下,1982年中央推廣實行工業經濟責任制,旨在解決放權讓利中暴露的問題,處理好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分配關系,解決大鍋飯問題,在硬化企業預算約束,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國家財政赤字大幅減少。但是由於企業外部環境不平等,企業內部條件也千差萬別,該政策很難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標來規范國家與企業之間的責、權、利,企業激勵不足問題十分嚴重。1983~1984年先後又兩次推出利改稅,但結果都很不理想。
2.國企改革先後出現了多種形式
1984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自覺運用價值規律的計劃體制,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改革主要是為了實行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明確國企改革的目標是要使企業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能力,成為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實行廠長(經理)責任制,並在大多數國有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對一些小型國有企業實行租賃經營,並在少數有條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中開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業集團化的改革試點。
到1987年底,全國國有大中型企業普遍實行了承包制,同年,中共十三大報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業財產的一種組織形式,試點可以繼續實行,到1988年底,全國共有3800家股份制企業,其中800家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60家發行了股票,其餘3000家原是集體企業。1988年2月國務院更加明確了企業承包制在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地位,規定了「包死基數,確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補」的承包原則。同時,全國人大頒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從而將擴權試點以來取得的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規定下來。
雖然承包制在當時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承包制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1991年9 月中央工作會議強調要轉換企業經營機制。1992年後國務院就不再鼓勵企業搞承包。1992年7月國務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該條例根據兩權分離的思路明確了企業經營權、企業自負盈虧責任、企業和政府的關系、企業和政府的法律責任等問題。但是很快人們就發現,僅靠企業內部轉換機制,難以達到改革的預期目標。
3.國企改革與價格體制改革等宏觀經濟改革同步進行
國企改革是與價格體制、投融資體制等宏觀經濟改革同步進行的。在價格體制上,國企改革的推進對價格體制提出了挑戰。1984年以後開始了對價格體制的改革,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放開價格為主。1987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現行的3種價格形式,即國家定價、國家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並規定企業在價格管理方面享有的權利,主要是賦予企業對一部分價格的定價權。
在流通體制上,1978年中國以計劃管理的商品將近400種到1990年底已經逐漸減少為9種。同時,改變原來生產資料不能成為商品的現狀,將近850種生產資料,由國家統一計劃調撥的方式轉變為市場調控,生產資料正式成為商品。由於生產資料成為商品,以它的有效和方便的運轉支持和支撐了國企改革的進行。
在投融資體制上,中央進行了「撥改貸」改革、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局。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建設項目投融資體制從撥款改為貸款,國家不再給新建企業投入資本金。在監管體制上,1988年4月,為了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理順國家與企業的財產關系,國務院直屬的國有資產管理局成立,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權、監督管理權、投資和收益權、處置權。
此外,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發行股票的企業增多,對股票交易的需求壓力相應增大。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上海(1986年)和深圳(1987年)先後建立了股票櫃台交易市場。其後,兩地先後於1990年和1991年成立了規范的證券交易所,主要在於緩解已經發行在外,且具有相當規模的股票交易需求的壓力。據中國證監會的統計,從1987年至1990年末,我國共向社會發行了可流通股47億股,籌集資金47億元。資本市場的建立不僅為國企改革提供了融資渠道,還為將來國企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礎。
4.改革的推動力量
這一階段國企改革在不斷地探索中前進,具有十分鮮明的試錯特徵,改革的推動模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
(1)國企改革是解決我國經濟短缺問題的客觀需要。改革之初,長時間的計劃經濟體制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發展路線使我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與國家對它的投資不相稱,使國家財力吃緊,生產資料和人民生活資料長期處於嚴重短缺狀態。為了擺脫這種局面,中央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作為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制結構與國有國企改革成為解決當時短缺問題的必然選擇。國有企業的放權讓利和兩權分離目的就是為了增強企業活力,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緩解緊張的產品短缺問題。此外,迫於「文化大革命」之後,國營和集體企業職位有限,無法安置上千萬的回城青年的工作,各級政府不得不鼓勵自謀職業,並大批發放個體營業證。個體經濟就這樣在政府默許下發展壯大起來,並最終成為一種合法的所有製成分。
資金、技術和經驗的嚴重匱乏要求國家必須堅定地推行對外開放政策,以吸引國外投資,引進改革所急需的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正是在這種旨在緩解短缺問題的政策推動下,三資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獲得了初步發展,為90年代外資的大規模湧入奠定了基礎。
(2)中央指導、理論研究和地方企業實踐相結合,自下而上佔主導,經濟短缺的現實迫切要求改革國企以提高產量和效益,改革所有制結構,發展個體經濟、外資經濟。改革的具體實踐過程,卻是中央指導、理論研究和地方實踐共同作用下推動的。在探索的初期,這種共同作用表現為以地方實踐為主,自下而上推進國企改革。
對國有國企改革,中央政策主要是採取「試點」的大原則,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和企業相關理論,先後推出了多種政策。從放權讓利到兩權分離的承包責任制和轉換經營機制,經歷的都是「政策—實踐—政策改進」的過程。被實踐證明不好的政策,用新政策加以取代,如用兩權分離取代放權讓利;被實踐證明有效或尚未證明的政策繼續加以推進,如股份制試點、「撥改貸」等。
與國有企業改革密不可分的是非公經濟的改革,個體和私營企業在中央的默許和「看一看」的寬容政策支持下,通過自我發展與實踐,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地方的成功實踐獲得了中央的認可,進而推動了所有制結構的巨大變革,個體和私營經濟成為所有制結構的一部分。外資經濟在政策的鼓勵下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3)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逐步調整改革的方向
這一階段,國企改革沒有明確的方向和路線指引,除了有一點改革之前的一些教訓外,也沒有可以借鑒的發展經驗,走的是一條完全陌生的道路。通過不斷的試探性改革措施,尋求改革的正確方向和路徑,也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逐步調整改革的方向。為了調動國有企業的積極性,推出了放權讓利,但是「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的出現,使改革調整為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於是又調整為轉換經營機制。
二、1993~2003年:國企改革的制度創新
20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主義制度下計劃和市場的關系問題使改革陷入發展的僵局。同時,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解體對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巨大沖擊。觸及計劃體制本身的改革勢在必行,國企改革由此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1.逐步明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
計劃與市場關系的明確,使國企改革從政策調整階段進入了制度創新階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要求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加快經濟改革步伐。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和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企改革實踐的重大突破,具有劃時代得意義,為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2.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與國有經濟布局調整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著眼於搞好整個國有經濟,通過存量資產的流動和重組,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這種改組要以市場和產業政策為導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優化國有資產分布結構、企業結構同優化投資結構有機結合起來,擇優扶強、優勝劣汰」。截至1997年底,在抓大方面,國家集中抓的1000 家重點企業,確定了分類指導的方案。在放小方面,各地堅持「三個有利於」標准,不搞一刀切,採取改組、聯合、兼並、股份合作、租賃、承包經營和出售等多種形式,把小企業直接推向市場,使一大批小企業機製得到轉換,效益得到提高。山東諸城、四川宜賓、黑龍江賓縣、山西朔州、廣東順德、河南桐柏、江蘇南通、福建寧德等許多地區在探索搞活小企業方面先行一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此外,一大批新型的民營企業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通過兼並、收購、投資控股、承包、租賃、委託經營等改革舉措,將非公有制經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融入國有經濟運行中,盤活了大量的國有資產。特別是中共十五大肯定股份合作制和提出調整所有制結構後,各地國有中小國企改革的步子加快,改制企業的比重迅速上升。
中共十五大的報告中進一步強調要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明確指出,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
3.國企解困始終是20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的主題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與非公經濟迅速發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國有企業由於高負債率、冗員多、社會負擔重、攤派嚴重、員工積極性不高等原因,陷入了發展的困境,效益逐年下滑,虧損面逐年增大的。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上半年虧損的國有企業達到43.3%,1998年第一季度出現了全國性的虧損,國有資產的損失數額也逐年上升。1997年,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將國企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在三年內在大多數國企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並使大多數國有虧損企業走出困境。
為了給國有企業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項政策,包括兼並重組、主輔分離及債轉股等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結合國有商業銀行集中處理不良資產的改革,成立四家專門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部分符合條件的重點困難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改革。到2000年,最後確定了對符合條件的58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涉及債轉股總金額4050億元。已實施債轉股的企業,資產負債率明顯下降,由原來的70%以上下降到50%以下,這些企業每年減少利息支出200億元。
此外,國務院還採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努力解決企業冗員過多、企業辦社會等問題,主要是將國有大中型企業的附屬普通中小學校和醫院等社會負擔逐步分離或獨立出來,轉移到地方,由當地教育和衛生部門進行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股份制和公司制試點的推進
股份制試點在1986年就被提出了,但當時是為了增強企業活力,僅針對少數有條件的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業。1992年國務院頒布了《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股份制試點企業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等11個法規,引導股份制試點走向規范化。1994年,為了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精神,國家經貿委、體改委會同有關部門,選擇100戶不同類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隨後,全國各地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先後選定了2500多家國有企業參與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本著「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這些試點企業在清產核資、明確企業法人財產權基礎上,逐步建立了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1997年中試點企業普遍進行了公司制改造,經過一年的實施,全國2343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共有84.8%的企業實行了不同形式的公司制,法人治理結構已初步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有540家,佔23%,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的909家,佔38.8%;尚未實行公司制的國有獨資企業有307家,佔13.2%,其他類型企業有47家,佔2%。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優勢企業,宜於實行股份制的,要通過規范上市、中外合資和企業互相參股等形式,改為股份制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重要的企業由國家控股。
1994年,在進行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的同時,國家經貿委在18個城市進行「優化資本結構」的配套改革試點。試點的主旨為以市場為依託,在整體推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前提下,採取多種政策,通過破產、兼並探索建立國有企業優勝劣汰機制,在補充企業資本金、減輕企業債務負擔,分離社會服務功能,分流富餘人員,資產多元化等方面實現了重點突破,尤其是在企業破產、兼並和職工再就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務院逐步擴大了「優化資本結構」試點范圍,1996年增加到58個城市,1997年擴大到111個城市。「優化資本結構」試點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於國有企業虧損面太大,虧損額太高,無法從根本上為國企解困。
5.利用與發展資本市場
投融資體制實行「撥改貸」之後,隨著國有企業經營虧損日益增加,銀行對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率不斷攀升,間接融資渠道很難滿足國有企業改革資產重組、規模擴張等的融資需求,此外,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的過度負債和財產損失需注入龐大的資金,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僅靠銀行的間接融資已難以滿足其巨大的資金需求。因此,通過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是必然的出路。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的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利用資本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債券、股票融資。同時,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因為企業為了自己的股票能夠上市,利用直接手段來融資,必須按照《公司法》要求,對企業進行公司制的改造,並完成上市公司的規范操作。在利用資本市場解決國企改革的融資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大力發展國內的資本市場,另一方面讓一些企業走出去,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截至2001年初,我國境內上市公司從1990年的14家增加到1063家,其中包括114家境內上市外資股公司和52家境外上市公司,境內上市公司市價總值達46061.78億元,流通市值達15492.49億元,投資者開戶數達到5683.88萬戶。
6.國企改革與整個國民經濟改革相結合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國企改革是與國家宏觀經濟改革結合進行的。在所有制結構上確立了非公經濟的重要地位;在分配製度上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並存的分配方式;價格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的目標;改革外貿、外匯管理體系;在社保制度改革方面,紛紛出台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制度等政策,為企業解除後顧之憂;企業富餘人員、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政策給解困工作創造條件;國債補貼技改,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等。
7.本階段國企改革的動因
國企改革在本階段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改革的推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點:
(1)鄧小平南方談話為改革解放了思想,指明了方向。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理論界和社會各界圍繞計劃與市場的爭論愈演愈烈,姓「資」和姓「社」的問題嚴重製約著國企改革的推進。國企改革因為無法跳出計劃體制的框框而舉步維艱。已經迅速發展起來的個體和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由於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名不正」而「言不順」,發展壯大的阻力越來越大。在此關頭,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指出了計劃和市場的關系,明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談話完全消除了人們的疑慮和擔心,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徹底解除了長期以來困擾理論界和社會各界的姓「資」和姓「社」的問題,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2)國企改革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客觀需求。本階段國企改革較20世紀80年代為解決短缺問題而實行的改革有較大的區別。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的推進及集體經濟和非公經濟的迅速發展,短缺現象在90年代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國有企業面臨的生存困境成為國企改革新的客觀原因,其背後隱藏的是企業制度上的問題。基於兩權分離理論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和只承認國有企業有經營權,而不承認企業作為法人應該有財產權,認為所有權全部屬於國家經營機制轉換,決定了國有企業不可能真正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制約,即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狀況不斷惡化,使對企業制度的改革成為必然要求。
(3)理論探索與實踐經驗總結的共同作用
20世紀90年代後,理論界關於企業制度探討不斷深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此外,20世紀80年代的國企改革的實踐經驗證明不涉及產權和計劃體制本身的國企改革,只能是停留在經營管理層面,不能觸及企業的核心,因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水到渠成的選擇。同時,改革實踐還證明,改革不僅要注重每個具體企業的改革,更要注重全局性的調整。因此,理論探索和實踐經驗明確了國有國企改革的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國有企業成為真正的企業。另一方面,是要處理好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把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改變為主導地位,改變國有企業范圍過寬、數量過多、比重過大的局面。
三、2004年至今:國企改革的縱深推進
中共十六大之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繼續深化、國有資產管理方式的變化和資本市場的改革使我國的國企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中的深層次改革,是利益的調整和權力的重新分配,涉及政治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困難和阻力可想而知。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深化國有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明確要求中央和省、直轄市、自治區,兩級政府設立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成立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改變部門分割行使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2003年3月,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分別成立,統一了管人、管事和管資產的權力。此後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體制,國資委成立後明確所管轄的大型國有企業要吸引外資和社會資金,實行產權多元化,可以上市募集資金,而且鼓勵整體上市,以保持和增加企業的整體實力,許多大型企業正在剝離社會職能部分,過去一階段是剝而不離,仍由企業自己管理,現在有的正逐步移交社會;在企業內部實行主輔分離,使各部門面向社會,成為獨立經營的實體,企業同國資委分別簽訂責任書,對領導班子進行考核。
2.國企改革以大企業、以產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為中心
本階段,國企改革依然是以抓大放小為主,同時以產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建設為中心。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包括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等各類財產權。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有利於維護公有財產權,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有利於保護私有財產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於各類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有利於增強企業和公眾創業創新的動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決定》第一次把產權制度提到如此的高度,提出「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是對「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重大創新和歷史突破,進一步明確具體了國企改革的任務和目標。
3.各種所有制企業關系的處理
這一階段,如何處理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問題成為了理論探討和政策制定的重點。非公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壯大起來,在許多領域佔有絕對優勢,非公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中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出現了個體、私營、外資與公有制經濟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趨勢,如非公經濟在行業分布上從以製造、建築、運輸、商貿和服務業等領域為主,已經開始向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領域拓展。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之間的沖突時有發生,如石油行業的民營資本問題。此外,外資企業在我國的發展也迅速膨脹,外資的並購問題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熱點。非公經濟遇到了重新定位和判斷的問題,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為了正確處理非公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2005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非公36條」)。該政策一定程度上給予了非公經濟更大的發展空間,並掃除了人們對非公經濟去向問題的擔憂。
4.國企改革與資本市場的改革同步進行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重組,迫切需要資本市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與有效的金融服務。資本市場對於國企改革而言非常重要。一方面,改革開放的深入,非公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推動的國際資本的流動,使民間積累了大量資本。另一方面,「撥改貸」之後,國企直接融資渠道越來越窄,資本市場是國有企業理想的融資平台。此外,資本市場有利於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有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但是,我國資本市場中股權分置的先天缺陷嚴重製約其健康發展,投資、融資、定價和資源配置的功能逐漸被弱化,面臨邊緣化的危機。對資本市場先天缺陷的改革對於國有經濟改革越來越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4月中國證監會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到2006年末,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資本市場的功能逐漸回歸。資本市場的功能回歸,吸引了大量沉睡已久的民間資本,強烈的投資需求必然會引來更多的優質資產和公司進入資本市場,以獲取資本,實現資本的增值。因此,股權分置改革成功後,隨著資本市場體制的逐漸完善,資本市場將成為一個全國優質資產的吸納器,為國企改革提供了一個全國范圍的資源配置平台,企業之間的大額換股並購有了可能。這對於國有經濟的戰略性結構調整,非公資本參與國企改制,產業整合以及上市公司做優做強,都有積極的影響。而且,國有資本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可以在資本市場獲得公允的定價,股價有條件成為新的績效考核標准。一直以來無論是考核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還是進行國有資產轉讓,最重要的參考指標都是凈資產。但這一指標並不能反映國有資產的真實價值。因此,資本市場的巨大變革,將非常有利於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
❿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取得了哪些成果
中大咨詢官網中曾發過一篇文章對雙百行動的成果進行了總結。
自前年8月份「雙百行動」正式啟動以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持續加強分類指導和統籌協調,逐級落實改革目標和改革責任,有序推進「雙百企業」深化綜合性改革。
具體來看,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更加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持續健全,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優化,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有序推進、黨的建設成效顯著。
總體上看,「雙百行動」在中央企業內部和各地國資國企系統內部都已經產生了明顯的「輻射」效應。不少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都按照「雙百行動」的思路和要求,在本企業、本地區同步指導和推動其他所出資企業對標「雙百企業」,找差距、補短板、抓落實,共同深化綜合性改革。「雙百行動」以點帶面、星火燎原的改革態勢已經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