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哲學依據是什麼
一、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上層建築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定的經濟基礎必然會產生一定的上層建築為它的鞏固和發展服務。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或早或晚就會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
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發展。社會的經濟基礎發生了變化,上層建築必然或遲或早也要發生改變;經濟基礎還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發展的方向。
二、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當它沿著與經濟基礎發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發展; 當它沿著與經濟基礎發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時,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
當上層建築所服務的經濟基礎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上層建築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積極的或進步的力量;反之,就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阻礙社會前進的消極的或反動的力量。
當上層建築嚴重地阻礙經濟基礎實現變革的時候,上層建築的革新,對於經濟基礎的發展就有巨大的反作用。
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只有運用這一規律,我們才能正確地認識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實質。
1、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社會主義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既相適應又有矛盾,那末,我們就要及時地自覺地調整和改革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某些方面和環節,使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協調地向前發展。
2、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進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因此,政治體制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社會主義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矛盾的性質和運動特點決定了這一改革絕不能採取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發生激烈震盪的階級斗爭方式,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政治上層建築中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以使之不斷完善
B.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什麼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成就
改革開放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在經濟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1.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先後於1999年和2010年跨入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出口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97%的出口產品是製造業產品,成為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繼英國、美國、日本、德國之後的世界工廠。2013年,中國進出口的貿易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2017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64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978年的1.8%提高到2017年的15%左右。
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減貧事業成就顯著。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使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即將實現全面小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共有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3.未出現系統性金融經濟危機。迄今,中國是唯一沒有發生系統性金融經濟危機的新興市場國家,而且在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了重大貢獻。
C.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入。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其中心環節為增強企業活力。1985年左右,開始以實施承包經營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國有企業改革。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1992年召開黨的十四大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1992年召開黨的十四大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改革開放所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現實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探索的重要成果。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標志,我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們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1979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摸索,實施的改革方針政策實際上是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
E.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特點
1、以產權制度改革和產權關系調整為核心和主線.
改革者也許並沒有意識到最初的,以「放權讓利」為內容的改革就是產權改革,當時也沒有產權理論作為指導.但是,這場改革實質上就是權利關系的調整.這種選擇也許是制度變遷的內在力量的推動和人們的本能選擇.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關的改革,都是以責權利關系及其制度的調整為核心和主線.農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的推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鄉鎮企業的建立、發展和改革,在家庭聯產承包制基礎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農業產業化等.考察這一過程,我們發現每一步改革的實質都是「產權制度改革」或「產權關系的調整」.國有企業改革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產權制度改革,因為放權讓利、利改稅、承包經營責任制、租賃經營責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質上都是調整企業和政府的產權關系.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實質也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責權利的界定和調整.
2、以舊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強烈的環節——農業制度為突破口.
從總體上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最早是從農村的土地產權制度和生產組織制度開始的.為什麼制度變遷首先發生在農村?我們認為這是適應客觀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選擇.農產品的統購統銷制度、價格剪刀差以及戶籍管理制度,使農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損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為集體經濟,實為變相的國營經濟.與城市的集體和國營經濟不同的是,國家對農村的集體經濟基本上「管而不包」.這樣農村改革的機會成本很低,農村對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強烈.因此,農村相對於城市而言,舊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產生,自發的制度變遷發生之後,更能夠得到政府的迅速認可和支持.
3、允許舊體制外生產新體制,即體制增量調整與體制存量調整並行,而且以前者促進後者.
中國的經濟體制,在舊體制的根本性變革難度較大的情況下,確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體制外突破來改革經濟體制的結構和促進或倒逼舊體制的變革,這是漸進式改革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經驗之一,應該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認為中國漸進式改革的成功和經濟的持續增長靠的就是非國有經濟的發展.無論體制改革還是經濟增長,都是「兩條腿」走路.公有制經濟(包括集體經濟和國有經濟)的體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經濟的出現要早.對集體農業經濟體制和國有企業的改革,包括對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了.而且,在強調體制外改革的積極作用的同時,決不應當忽視國有經濟在改革和發展中的巨大作用.與非國有經濟相比,國有經濟市場化的速度較慢,這固然不利於市場化的進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經濟資源特別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部門處於政府直接控制之下,這不僅有利於維護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有利於控制轉軌過程中的各種矛盾,而且能夠在市場機制很不完善的情況下,通過政府的調節彌補市場的不足,克服市場的缺陷,充分發揮政府導向的作用,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國有經濟實際上也為中國的漸進式改革和非公有經濟的發展承擔著成本.我們假設:國有經濟體制一開始就徹底變革,那麼,非公有制經濟能否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能否順利?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改變.
4、包括政府在內的多元主體聯合創新體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經濟體制變遷過程中的初始主體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差別,但是在制度的設計和變遷過程中,是多元主體聯合創新體制,並不斷進行著角色的轉換.其中,政府作為多元主體中的一員在體制創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以農村改革為例.前面已經分析,農村經濟體制變遷包括許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股份合作制和與農業產業化相適應的正在進行的制度創新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主體扮演不同角色,起著不同作用,不同階段的角色及其作用又是有所變化的.政府雖然不是在每一項改革或改革的每一個環節上都充當主角或領域者,但是,它作為重要的制度變遷主體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家庭承包責任製作為制度創新在很短時間里向全國推廣,則屬於新制度的擴散.在這一過程中,中央政府是最重要的主體.它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認可、支持極大地打消了廣大農民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顧慮,使新制度以盡快的速度擴散.當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實是:這一變革除了觸犯了少數人的既得利益外,於農民、於中央和地方政府、於城市居民都是有益的,基本上屬於帕雷托改進,所在大家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支持改革的.
家庭聯產責任制也有局限性.還是農民自己在實踐中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自然地創造了一種揚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適應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制度形式——股份合作制.毫無疑問,廣大農民自己是主角,他們是制度的設計者和實施者.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基本上是認可、順應、引導.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創新,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又拉開了帷幕.農民現在已經意識到家庭小規模經營對他們的種種不利.因此,農民們自己又在探索,他們仍然是創新的主角.
鄉鎮企業的發展既是中國農村的產業革命,又導致了整個農村經濟體制的重要創新——可以與農業中的家庭承包責任制相提並論的制度創新.這一創新有一個過程,在過程的不同階段,創新的不同主體及其相互關系是有所變化的.幾乎在家庭承包制剛剛全面實施的同時,「社隊企業」開始實行承包制,即由公社、大隊包給一些「能人」.這些「能人」都是農民,是農民中的「基層幹部」或原來就是「社隊企業」的經營者.第一步制度創新,是由「基層幹部」唱主角,集體代表——公社、大隊、生產隊及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廣大農民共同參與的,幾乎沒有反對的主體,因為它對任何一個群體或階層或國家,都是有益無害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顯然支持,但不是創新的發動者和領導者,不是主角.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經有些大膽的農民開始投資辦企業了.有些單獨辦、家庭辦,有些是農戶合夥辦,這就使鄉鎮企業自身的組織也出現了新形式——家庭企業和合夥企業.非公有的鄉鎮企業取得了超常發展.農民自己仍然是創新的主角.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起了一個「放」或「允許」的作用,即所謂「給政策」,例如國務院1984年的4號文件認可、允許個體或聯合投資.當然,「放」本身也是一種對創新的「參與」,它與阻撓或觀望是不同的,與一般的「支持」也不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也是這一制度創新的重要主體.
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體制創新,目標是與現代市場經濟接軌.最大的特點就是政府特別是縣以上的政府基本上退出了「制度創新主體」行列.因為經過第一、二步政府「放」以後,鄉鎮企業走上了自我發展、自我創新的道路.在政府跟鄉鎮企業沒有產權關系,鄉鎮企業也不再需要政府「放」什麼權、給什麼政策的情況下,政府面對鄉鎮企業的制度創新,就顯得沒有什麼可為了.進入9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從合夥制到股份合作制,甚至有些向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化的演變,都是鄉鎮企業、鄉鎮企業的投資者和廣大農民自己的事情,他們順應市嘗產業變化的需要,很自然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產權關系和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創新.這是由他們的產權及由此決定的經濟地位和經濟利益關系決定的,他們有產權,從而有談判實力,能夠左右制度變遷的方向,而且也必須左右,以維護其產權收益.
國有企業至今為止的制度創新,盡管地方政府、企業及企業員工等主體在不同階段的角色或作用在變化,但是中央政府除了創新初期很短時期外,一直都是創新的主角,一直都是它主導,它決定創新的方向和方式,並組織試點和推廣.
5、從制度變遷的規律和中國實際出發,選擇漸進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對於體制轉軌,理論上存在多種途徑或方式.在實踐中,也有多種方式,人們把20世紀開始、持續至今還沒有完成的許多國家的改革,大體上劃分為兩種方式:漸進式改革和激進式改革或「休克式療法」.從改革的效果來看,比較多的人認為,以中國為代表的漸進式改革更加成功.主要標志是,在市場化改革推進過程中,經濟快速發展,連續20年經濟平均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物價上漲率限制在公眾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從1979年至1999年,社會零售物價上漲率平均為6.6%(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率從1985年至1999年平均為8.9%),沒有到兩位數,從而沒有危及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張卓元,2000).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物價上漲率總的來說處於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全國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有較大提高,得到改革的實惠.
所謂漸進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經濟制度不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對經濟發展過程中限制或阻礙經濟發展的經濟體制進行逐漸地改革.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體現在許多方面:從農村改革開始,然後擴展到城市;先著力發展比較適應市場經濟的非國有制經濟,而後重點推進國有經濟的改革;先發展商品市場,然後著重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價格改革先調後放,調放結合,並逐步同國際市場價格相聯系;生產、流通、價格等都出現計劃內外雙軌制,然後向市場單軌制過渡;經濟特區、沿海城市改革開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內地推開,實現全方位開放等等.在改革推進的方法上,也是這樣.先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後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實行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整體推進;還有是先易後難,先改革那些比較容易改的領域,最後搞攻堅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中國的國有企業與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有著密切關系.由於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牽涉到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社會成員的就業與福利保障,所以一直是中國經濟改革中最為復雜、最為困難的改革.為了保持社會穩定,避免對企業的迅速改革可能導致的生產下降,失去社會大眾對制度變遷的支持,同時又要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中國企業制度的變遷實際上是通過體制外變遷和體制內發展相結合的道路來推進的.也就是前面分析的「兩條腿」走路.
當然,我們只能說,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它同樣有其局限性.而且,我們也不能認為或斷定激進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長時期的時間去檢驗.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制度變遷所面臨的環境和約束條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選擇也可能不同.
F. 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改革開放所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現實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標志,我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們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1979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摸索,實施的改革方針政策實際上是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理論,盡管這一理論仍然堅持計劃經濟的總框架不變;
但是,必須按照尊重和利用價值規律的要求來進行經濟活動已開始成為人們的共識,從而現實經濟活動也逐步納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軌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的觀點。
1992年十四大正式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自黨的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以來,至今(2019年)已二十七年。這二十七年來,我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無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還是在實際改革中,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回顧這二十七年來的發展歷程,展望未來改革的前景,對於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突破了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相互對立的傳統觀念。它不僅對社會主義的理論和現實產生了巨大沖擊,而且也為人們深入認識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的關系提供了新的理論思考。
當震盪的塵埃尚未落定,面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與顯而易見並存的種種問題,由此引發出國內外的眾說紛紜。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欲想把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們有必要對其發展歷程進行較為深入細致的分析,以便今後更好地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理論背景
根據斯大林時代蘇聯教科書提出的「五段論」,歷史發展大體上要經過五個歷史階段,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認為,隨著1956年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社會已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根據這種歷史觀,此後中國一直處於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最後採用的方法是重新定義社會主義,並且力爭在黨內取得一致意見,即社會主義制度與諸如市場、自由貿易或任何可行的經濟政策是不矛盾的。當前,中共認為,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重新定義使得中國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經濟措施而不會遇到理論上的困難。
中國對社會主義的重新定義使得中國的社會主義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因此被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G. 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探索的重要成果。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舉行。大會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十四大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確定什麼樣的目標模式,是關系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十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
H.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改革開放所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現實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標志,我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們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1979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摸索,實施的改革方針政策實際上是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理論,盡管這一理論仍然堅持計劃經濟的總框架不變;
但是,必須按照尊重和利用價值規律的要求來進行經濟活動已開始成為人們的共識,從而現實經濟活動也逐步納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軌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的觀點。
1992年十四大正式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自黨的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以來,至今(2019年)已二十七年。這二十七年來,我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無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還是在實際改革中,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回顧這二十七年來的發展歷程,展望未來改革的前景,對於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突破了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相互對立的傳統觀念。它不僅對社會主義的理論和現實產生了巨大沖擊,而且也為人們深入認識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的關系提供了新的理論思考。
當震盪的塵埃尚未落定,面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與顯而易見並存的種種問題,由此引發出國內外的眾說紛紜。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欲想把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們有必要對其發展歷程進行較為深入細致的分析,以便今後更好地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理論背景
根據斯大林時代蘇聯教科書提出的「五段論」,歷史發展大體上要經過五個歷史階段,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認為,隨著1956年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社會已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根據這種歷史觀,此後中國一直處於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最後採用的方法是重新定義社會主義,並且力爭在黨內取得一致意見,即社會主義制度與諸如市場、自由貿易或任何可行的經濟政策是不矛盾的。當前,中共認為,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重新定義使得中國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經濟措施而不會遇到理論上的困難。
中國對社會主義的重新定義使得中國的社會主義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因此被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當代的政治家們通常遵循下面的原則:「中國尊重世界的多樣性。全球有將近200個國家和超過50億的人口。世界上不可能只存在一種發展模式、一種價值觀或一種社會制度,因為世界各國的歷史條件不同,社會體系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文化傳統價值觀不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I.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領域指導思想的轉變過程及內容
樓主的問題提的非常好,體現了歷史的縱深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演進過程,其道路相當曲折,但總體呈上升趨勢,體現了小平同志的「摸著石頭過河」論斷。
//////////////////////////////////////////////////////////////////////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確切來說,是以1978年那個特別的會議為起點逐步開展起來的。最初的中國經濟,絕對主體還是計劃經濟,市場的成分不能說沒有,但是絕對是非常次要的,是不成體制的,隨時可以被計劃手段所扼殺。所以在這樣一個計劃經濟的全國經濟基礎上,不可能一下子就全盤改造,達到充分的市場經濟程度,從1978年到2008年,造成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繁榮,我們走過了整整30年!
//////////////////////////////////////////////////////////////////////
這個市場化的演進過程,具體來碩,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啟動了農村改革的新進程,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和成功,增添了改革的決心和信心;1979年中央設立了4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為大規模市場經濟改革積累經驗和進行必要的鋪墊。
2.80年代初制定的「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總原則。
十2大報告指出:「我國在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有計劃的生產和流通,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同時,允 許對於部分產品的生產和流通不作計劃,由市場來調節,也就是說,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由國家統一計劃劃出一定的范圍,由價值規律自發地起調節作用。這一部分是有計劃生產和流通的補充,是從屬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有益的。國家通過經濟計劃的綜合平衡和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
3.1992年的十4大正式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整個改革開放指明了新的方向。D小平的「南方談話」和D的十四大,把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對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它已不再是傳統的計劃經濟,而是市場經濟了,具有市場經濟的基本屬性。
這個決斷明確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這個指導思想的基本要求:
(1)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2)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長期共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的一條根本原則;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4.十五大提出的了新的經濟改革指導思想:
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
5.十六大仍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但更加強調對國有企業的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繼續放寬民營資本的市場准入,同時出台法律保護私人資本和財產安全。
/////////////////////////////////////////////////////////////////////
總體看來,這個演進過程也就是市場化的過程。從最開始只把市場經濟當作輔助手段,到後來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市場為基本手段輔以必要的宏觀調控,再到國有企業改革,抓大放小,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放寬民營資本參與多個領域,同時保障私人財產安全。。。。。。
這個過程,一個很清晰的脈絡,就是在保障國有企業的控制力的前提下,引導和鼓勵民營資本創造財富,繁榮市場經濟。
J. 從哲學上講,我國必須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依據是
從哲學上看,要分清楚,經濟體制屬於生產關系的范疇,經濟體制上升到法律制度,就是上層建築范疇。
改革,是解決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重要方式。
哲學原理有,人類社會兩大基本矛盾運動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這兩大矛盾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矛盾。人類社會矛盾運動構成兩個規律,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
改革,就是調整上層建築,以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