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運用語義特徵分析法分析以下所表示的語法意義是否相同,與變換分析法(是什麼)相比,漢語的語義特徵分析
這個是朱德熙先生的一項研究成果,也是一個很經典語義特徵分析的案例了。對一個句子進行語義分析的話,基本上就是看語義指向。要對多個句子進行語義特徵對比分析,首先就得要確定我們所分析的句子相互之間的確具有可比性。語義特徵分析的一個理論要點在於,語義層面的安排深刻影響到語法結構。要解釋語法意義的差別,不能夠限於語法分析(如層次分析、變換分析),而要進一步觀察其語義差異。因此,我們首先要了解這三個句子是不是在語法意義上有差異,也即它們是不是同一類型的句子,這就要藉助變換分析。(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僅僅用語義特徵分析,那麼很難准確找到我們所要分析的關鍵詞。因為每一個句子都有好幾個詞,我們如果不藉助變換分析,就要對每一個句子的每一個詞通通進行語義特徵分析,那工作量極大——甚至很多時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A 他送了一本詞典給小王。→ a 他送給小王一本詞典。
B 他取了一些錢給小王。→ b 他從銀行取了一些錢給小王。→×他取給小王一些錢。
C 他刻了一個圖章給小王。→ c 他用橡皮刻了一個圖章給小王。→×他刻給小王一個圖章。→×他從家裡刻給小王一個圖章。
(不同人對「他取給小王一些錢」這個句子的合格度有不同看法。不過如果把「給」去掉,就會發現這個句子絕對不成立,但是在A→a中,去掉「給」仍然成立。)
通過變換我們發現,A、B、C三個句子的確分別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而且很明顯問題出在動詞上,因為我們是通過變換動詞(或者與動詞相關的結構:狀語)而得到結果的。因此我們就要著重分析動詞的語義特徵。(至於為什麼我們要變換動詞及相關結構,這是通過觀察和經驗積累得出來的,盡管在我們准確找到變換結構之前我們也要進行大量的變換工作,但是比起對逐個詞進行語義特徵分析來要好得多。)
觀察A→a,我們發現雖然這個句子有兩個動詞,但是這兩個動詞可以移動到同一位置組成整個句子單獨的謂語。因此我們得出結論,這兩個動作實際上是一致的,沒有分別的。「送」的過程實際也是「給」的過程,因此這個句子實際上還可以只用一個動片語成雙賓語結構:
他送(給)了小王一本詞典。
相較之下,B→b、C→c都是兩個有區別的動作過程。不過,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認識到這兩個變換之間的不同。B→b涉及到第三方,因為我們可以加入一個狀語「從……」,除了「銀行」我們還可以加入「王大爺那」等。C→c沒有第三股力量的加入,但是有條件的限定。我們可以認為,B→b是一個東西從此處經過某人到了彼處的他人那,而C→c是一個東西被某人創造出來然後到他人那。B→b說明在「錢」最終到達「小王」手上之前,先要由「他」從「銀行」處取得;C→c說明「圖章」最終到達「小王」手上之前,先要由「他」從無到有、利用「橡皮」創造出來。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認定,所有問題的關鍵在於前一個動詞的語義特徵。
A→a中,「送」即「給」,「給」即「送」,說明「送」具有[+給予]的語義特徵。
B→b中,「取」可以搭配「從……」,說明「取」具有[+取得]的語義特徵。
C→c中,「刻」必須藉助條件,以達到從無到有的目的,說明「刻」具有[+製作]的語義特徵。
至此,我們基本上清楚了這三個句子之間的語法差異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而語義特徵分析法相較於變換分析法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可以通過它來得出句子之間為什麼會出現各種不同。通過變換分析我們只能夠知道句子之間是否有語法意義的差異、差異在哪裡,但是不能知道這種差異究竟為什麼會出現。而利用語義特徵分析我們就可以解釋這些差異,解釋更多的語言現象。
上面這些是我轉述的陸儉明先生轉述的朱德熙先生的成果(好吧我承認很糾結……),補充說一點我個人的看法。(一己之見,錯漏難免,敬請指正。)其實這種類型的句子還有,比如:
我寄了一個包裹給小王。
這個句子可以作上述三種變換:
A→a:我寄給小王一個包裹。
B→b:我從家裡寄了一個包裹給小王。
C→c:我用EMS寄了一個包裹給小王。
但是我們首先要排除那些不合格的變換,所謂不合格,就是說雖然看起來很想,然而表達的意義卻有變化。這就是C→c的變換,因為這里不表示從無到有的條件,而是表示事件發生的條件。但是之前的兩個變換我們無法排除,這就說明「寄」這個動詞同時具有[+給予]和[+取得]兩個語義特徵,我們可以將其綜合起來,用[+派遣]來表示。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還可以推論,[+取得]和[+製作]這兩個語義特徵應該是對立的。我覺得不可能有一個動詞,在同一個語言環境中既表示「從某處取得」又表示「自己製造出來」,這是自相矛盾的。那麼是否存在同時具備[+給予]和[+製作]兩個語義特徵的動詞呢?從理論上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到這種例子……
② (現代漢語)義素分析。。。。急急急
義素(SEME)是現代語義學術語,指語言中意義(或者說內容)的單位,又被稱為義子,與音位、音節等語言形式的單位相對應,其中包括義句、義叢、義位(meme,相當於義項的意義的最小單位)。義素又稱語義成分、語義特徵,是詞的義位的構成因子。傳統的詞義研究,只分析到詞的義位(相當於詞典學中的一個義項)。現代語言學採用義素分析的方法,對詞義做微觀層次的探索,它把本來認為是最小意義單位的義位做進一步的分解,從而發現更深層次的意義成分和結構。可以說,這種義素分析的方法為觀察語言的意義找到了新視角,為探索語言的意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作為一種舶來的語言研究法,義素分析在當下的漢語研究中還不夠成熟,很不完善。這其中有諸多理論問題需要認知,也有實踐操作需要探索。
③ 用義素分析分析法分析下列這組詞 ----- 靴子 鞋子 襪子
分析如下:
1、靴子:穿在腳上、走路時著地、有筒的穿具。
2、鞋子:穿在腳上、走路時著地的無筒的穿具
3、襪子:穿在腳上、走路時不著地、有筒的穿具。
義素是構成義位的最小意義單位,即義位的區別性特徵。它是由分解義位得到的比義位低一級的語義單位。在語義體系中它是無法被直接觀察到的,所以屬於語義的微觀層次。
如分解義位「姐姐」,可以得到如下義素:[親屬][同胞][年長][女性]。分解義位「勝利」,可以得到如下義素:[競爭][打敗對方]。
(3)成果義素分析擴展閱讀:
義素分析法過程
一、確定對比分析的義位。什麼樣的義位可以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不是隨意的,而是有條件限制的。如「電燈」和「英明」,「天」和「跑」等就不可以進行義素的對比分析,因為毫無聯系的義位之間缺乏可比性。
應該說屬於同一語義場之內的義位,因為義位之間的某種聯系性,具備義素分析的基本條件。也可以說語義場是義素分析的依據。無論何種類型的語義場,如類屬義場、關系義場、順序義場、同義義場、反義義場等都為義素分析提供可供對比的義位。
二、尋找義位之間的共性特徵和區別性特徵。確定了對比分析的義位之後,就要將該組義位進行對比,首先找出互有聯系的共性義素,然後找出互有差異的區別性義素。
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共性義素是:[直系親屬][同胞關系],區別性義素分別由是否[年長]、是否[男性]構成。這是義素分析的關鍵性的一步。
三、將尋找出的各種義素用結構式描述出來。可以是文字性的描述,也可以是符號式的標記。「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是上面所運用的描述法,也可以是符號標記法。
④ 對伯伯、叔叔、姑姑進行義素分析
伯伯(血親,長輩,男性,長於父)
叔叔(血親,長輩,男性,小於父)
姑姑(血親,長輩,男性,長於父或小於父)
伯伯
釋義:伯父。
引證:《儒林外史》第六回:「他伯娘聽見這個話,恨不得雙手送過來。就是他伯伯回來,也沒得說。」
漢字筆畫:
近義詞:
一、世伯
釋義:對父輩朋友中年齡大於己父者的通稱。
引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回:「世伯這話,可是先沒有告訴過我,要是告訴過我,我就是少賣點錢,也要成全了世伯這個言能踐行的美名。」
二、伯父
釋義:父親的哥哥。
引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你伯父常時說起,都說侄少爺是很明白能乾的人。」
⑤ 舉例簡要說明現代漢語中義素分析的主要步驟。
2 義素分析法的步驟
(1)明確分析的對象—確定最小的語義場
(2)進行比較
具體步驟
A、通過比較找出共同義素(中心)和區別義素(限定)
B、對義素進行歸並
C、列出義位的結構式
舉例:選擇哥哥、爸爸、弟弟喂研究對象
2.分析具體詞:
哥哥:男 長於「我」 血親 同輩
爸爸:男 長於「我」 血親 長一輩
弟弟:男 幼於「我」 血親 同輩
3。整合:
哥哥:+男 + 長於「我」 + 血親 + 同輩
爸爸:+男 +長於「我」 +血親 -同輩
弟弟:+男 -長於「我」 +血親 +同輩
⑥ 義素分析題
伯伯(+血親,+長輩,+男性,+長於父)叔叔(+血親,+長輩,+男性,-長於父)姑姑(+血親,+長輩,-男性,+ -長於父) 姑姑可以長於父 也可以比父年輕
⑦ 舉例說明義素分析的方法和步驟
第一,確定對比分析的義位。
什麼樣的義位可以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不是隨意的,而是有條件限制的。如「電燈」和「英明」,「天」和「跑」等就不可以進行義素的對比分析,因為毫無聯系的義位之間缺乏可比性。應該說屬於同一語義場之內的義位因為義位之間的某種聯系性具備義素分析的基本條件。也可以說語義場是義素分析的依據。無論何種類型的語義場如類屬義場、關系義場、順序義場、同義義場、反義義場等都為義素分析提供可供對比的義位。確定義位,這是義素分析的第一步。
第二,尋找義位之間的共性特徵和區別性特徵。
確定了對比分析的義位之後,就要將該組義位進行對比,首先找出互有聯系的共性義素,然後找出互有差異的區別性義素。這是義素分析的關鍵性的一步。
第三,將尋找出的各種義素用結構式描述出來。
可以是文字性的描述,也可以是符號式的標記。
義素分析法將義位的內容加以分解、形式化,使語義分析在擺脫傳統釋義法某種隨意性的同時,增加一定的科學性,而且對計算機信息處理提供實體化、形式化的依據,這些都是義素分析法的價值表現。但是,該種方法也並非盡善盡美,一方面,在分析的過程中仍然難以避免某種主觀性,如義素的選擇在數量和構成方面可能會出現因人而異、因分析目的而異的情形;另一方面,義素分析法目前還停留於幾種詞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詞的分析中,還無法普及到所有類型詞的分析,這是義素分析法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⑧ 請用義素分析法分析「提」和「推」
「誕辰」:就是出生的時日,是生日的敬稱。詞義以「辰」為主,是偏正型的復合式名詞。(並不是去世的人才說誕辰,只是誕辰這個詞比較正式,適合於書面語言,只是多用與追悼會之類,故此被許多人誤解而已。) 「生日」:人出生的那一天,每年滿周歲的那一天也叫生日。 「壽辰」:對尊者生日的隆重說法。
⑨ 義素分析
1 義素分析法的定義
義素分析也叫語義特徵分析或叫語義成分分析,是把同一語義場的一群詞集合在一起,從義素的角度進行分析、對比與描寫。
2 義素分析法的步驟
(1)明確分析的對象—確定最小的語義場
(2)進行比較
具體步驟
A,明確分析的對象。
B、根據所選定的詞進行詞義間的比較,找出共同特徵和區別特徵,即找出相應義素。
C、義素確定之後還需要採取種種方法進行表達。即進行概括分類,兩項對立的義素可以歸並成一個,用+,-區分。